香江旧事[娱乐圈](174)
没等苏韵忍不住笑出声来,对面窗口那个电线总是失灵的邻居又在这大清早的高声吆喝起来了:哎!帮帮忙插一下电!
张榷嵘利落地应了一声,放下手上的水桶然后手往背心上随便擦了两下,随即就用那双半干不湿的手接过了邻居的电线,用力地给插到了这边墙上的插座里。
不但是用力,甚至还因为这个插座的插座孔做得比较小的原因,插头插了一大半后剩余的那一小截很是难入为了避免没有插完全而出现电传导不好的情况,最后那一小截还是被张榷嵘使劲地往插头的背面拍了两下,这才给大力出奇迹地拍进去的
苏韵目瞪口呆地看着他和前几日完全相反的态度和操作:这可真是学好需得年复年,学坏仅仅只一天的真实写照了。
插完电张榷嵘的转头看到苏韵这个微微张嘴的惊讶模样,玩心一起,便走过来伸手拍了一下苏韵的脸:喂,醒啦!虽然这里看不到太阳,但是外面已经是日光日白的状态了
岂有此理,你都知道现在日光日白,你还这么玩我?!苏韵察觉到不对,随手拿了一个工具瞄了一眼倒影,立刻就发现了自己被他拍过的那半边脸是连畸变倒影都藏不住的精彩。
俗语里日光日白的意思除了大白天之外,还有光天化日之下你竟然敢这样做的意思,因此苏韵看着自己一边脸上那红灰白黑等色彩混作的一团,脸当即就拉了下来。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担水路程遥远,有时就把手放在墙壁上借力张榷嵘很是光棍地一摊手,便使得他手里那些红油漆黑碳粉灰墙皮碎等混合而成污糟痕迹更显清晰数分,我那么诚实地解释了,你应该不会怪我的吧?
苏韵嗤笑一声:你这样倒是让我想起华盛顿的故事了他当年拿着新斧头误砍了他老豆心爱的樱桃树,因为现场坦诚认错,所以他老豆并没有责怪他。
哦,你是想表示,为了我的诚实而原谅我了吗?张榷嵘脸色一喜。
不,我只是认为,当初华盛顿老豆没有责怪他的原因,是因为华盛顿手里还拿着那把斧头。苏韵越说,语气越发柔和,但如果拿着斧头的人,不是华盛顿的话
那模样,不需言语也能传递出你应该知道他会有什么下场的细思恐极。
张榷嵘微微一愣,随后目光下意识地在苏韵脚边的工具箱上落了一眼,随后又陆续游移过地上那摆了一地的钳子、矬子、剪刀、螺丝刀
艰难地咽了一口口水,张榷嵘瞬间如李莲英上身一般,飞快地去拿了一小块新毛巾浸入他新拿回来准备洗漱的那桶水里,再拿起来拧得半干,语气还恭敬得不得了:大人不记小人过,还请容许小人替你老人家梳洗
苏韵长长地唔了一声,放下手里的螺丝刀再侧了侧身,微扬起头,准备接受这番带着歉意和恐惧的服侍。
却不料,这不经意的转头仰视间,就撞入了一双倒映着在晨光里更显朦胧多情的桃花眼。
那桃花眼之上似乎覆着一层泪膜,看起来时总是带着一种水汪汪亮闪闪的光泽,但因为此刻的带笑微眯,又仿佛因为笑起来时眼角的微微上挑,而混和了几分凤眼的凛冽魅惑,如同带着冷意的冬夜明星,那么近又那么远地俯视世间一切。
直到这时候,方才发现,诸如此时的动作,无论是哪一方,都是过分亲密了些许。
但现在骑虎难下。
想要驱走初夏清晨热气的冰凉湿水毛巾,已经覆盖在了脸上。
带点肉感的修长手指与如粉腻似脂凝的脸上,就仅仅只隔着一块薄薄的毛巾。
门锁发出一声清响,同样提着一桶水的梁嘉威侧着身体走进来,随手把水放在地上,嘴里还诉起了苦:今日我去的那边好多人等水啊,等了好久才排到我
说着话的同时,他也缓缓抬起头。
对不起!我什么也没看到!你们继续、继续!冷不丁地抬头看到电影男二号在给导演擦脸,两人的距离还近得几乎是随便一方低个头或者抬个头就能亲吻到,自觉无意中撞破了奸情现场的梁嘉威顿时就慌了。
好巧不巧地,慌了手脚的他在自以为进也不是退也不是的情况下,失足又踢翻了自己跟前的水桶。
手忙脚乱地扶起倒了一半水的水桶,梁嘉威低着头就要转身出门:今日天气热肯定要更多的水,我再过去担两桶水,可能要一两个钟头之后才能回来
你在乱讲些什么?苏韵皱了一下眉。
梁嘉威此时的表情都快要哭了,慌慌张张地又把客厅里能装水的脸盆、水瓶以及茶几上装水果的镂空竹篮都一股脑拿上后,方才语无伦次地说:又要排队又有那么多水要装,不到中午吃饭那时我都是回不来的了
那迫不及待落荒而逃的背影,依稀都透着三分害怕被灭口的惊恐,活脱脱就是一个看到了潜规则现场之后生怕也被盯上的可怜良家妇男
被大门那重重的一拍惊了一下,苏韵倒是隐约明白到他到底误会了什么了。
中午吃饭之前都不回来?苏韵看了一眼墙上才七点半的挂钟,又看了一眼帮她擦完脸后顺手就拿这小块毛巾继续擦手的张榷嵘,表情和语气里都带上了点揶揄的味道,他可真是看得起你。
换做是丹尼仔那样的纯情少男,估计就得被苏韵的这句话给闹个大红脸。
可惜现在苏韵对上的是个无论情场职场都是早早就进去爬摸打滚过的老司机,因此他便先是愣了一下,随后就无比淡定地、慢条斯理地擦完手,方才用干净的手指戳了一下苏韵的额头:未成年的妹妹仔暂时还不准想这些东西。
啧。还有大半年才算是正式十八岁的妹妹仔苏韵没再多作纠缠,转头继续投入理线大业。
随着室内另一人亦提着水桶重新出门,这个清晨那些意外的迷离悸动,便仿似不过只是一场无意中惊动了风的短暂梦境。
第232章 概念海报
这个早晨的误会, 在中午吃饭的时候还被苏韵当作枯燥拍摄生涯里的一个小趣闻,而给说了出来。
而在饭桌上得知苏韵这个导演和作为男二号的张榷嵘如此亲近的原因,是因为两人是认识近十年的老友之后, 梁嘉威那是臊得脸红了好大一片。
毕竟都是本地数得出名字的年轻一代佼佼者,又是相貌人品都上佳的青年男女, 报纸杂志时不时就会写他们的绯闻来搏销量他之前做的那本少女时装杂志, 为了跟得上后生女仔的潮流, 因而也会对群体里流行的明星做点关注写点东西, 自然便是知道苏韵的几个绯闻对象。
特别是张榷嵘年初的时候才和苏韵合作过《我的三个死鬼前夫》, 之前也有着《青春之歌》, 两部里面都是演的情侣,因戏生情这种绯闻是绝对少不了的。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目前星运不太顺的张榷嵘, 显然是不如他那个早已经在歌坛打下一片天的朋友陈柏杨红火, 但苏韵却是接连给了他几部电影资源不说, 甚至在《红楼迷梦》里还是找了陈柏杨给他作配这在当今谁红谁资源多的圈内潜规则下, 就显得是那么的突兀。
当然, 如果这个不合常理的资源分配的原因, 是因为张榷嵘是苏韵的自己人的话, 那倒是合理得让人无话可说。
始终现在只能算是半个圈内人的梁嘉威, 那就免不得胡思乱想了一通:从来只听闻说娱乐圈对女艺人有危险, 没想到原来男艺人也一样是有危险的
哪怕是苏韵这样年轻貌美多金的富婆,不喜欢的话,那也是徒添烦恼。
直到中午忐忑不安地回出租屋吃饭时,梁嘉威方才放下了心:还好, 原来是自己想太多了。
被这个小插曲一打岔, 第一次担正男主角、并且还是进入城寨这种地方实地拍摄的梁嘉威, 仿佛也放松了一直紧绷着的精神,在拍摄的时候明显也显得自然了不少。
正好符合了男主角在城寨里面待了一段时间后的逐渐适应状态。
对梁嘉威这种天赋高又努力而且还老实的主演,苏韵用得那是一个放心又顺手:虽然梁嘉威是能在访谈节目里勇于自爆地说出我年轻时为人也不怎么样的访谈界泥石流,但事实上在港圈那关系混乱黑料频出的黄金时代一辈里,他是少有的没有什么瓜的大牌男艺人了。
而且他不但感情婚姻专一,工作起来也敬业得很与前面提过的绝不浪费一丝演技的五五开男星不同,梁嘉威是无论什么片子都保质保量地交出了十足十的功课。
因此,他经常都能成为各种参演烂片里为数不多的亮点,是典型的不管项目多烂,我也得做好自己那份工作的爱岗敬业打工人
也就是在合作里发现了梁嘉威这个敬业的性格,张榷嵘方才完全理解了苏韵为何会捧他这个新人上位担正的原因:除去合作编导的杜利锋大力推荐之外,梁嘉威和男主角的契合度要比他更高一些。
不是说他不能演男主角,而是男主角的角色人设之复杂和明暗交织,不适合他现在的青春偶像路子;哪怕这演好了会是极有可能拿奖的角色,也必然得因为剧情而被人骂,不比男二号的情义两难全人设更吸粉。
这年头人们对正角、反角还是有着泾渭分明的先天好感度和区别对待,演过一个经典反派就和被人记上好久,因此艺人一般都不愿意接反派角色,以免会对以后的演艺道路造成影响。
特别是如张榷嵘这种早前才靠着正气阿Sir形象和梅妍霜成为荧屏情侣、歌坛形象也是劲歌热舞的青春偶像款,哪怕他愿意挑战自我接反派,那也得是情有可原为爱痴狂的偶像型。
而不能是梁嘉威现在的好心办坏事、过分影射真实的艺术型。
也就是更偏爱艺术还有点文青性格的梁嘉威,不介意这种角色反而觉得有挑战性,愿意跟着苏韵和杜利锋天天早晚不停地跑出去拍外景。
鉴于城寨的特殊空间构造,下雨都是很多人不知道的,那么就更别说打光的问题了杜利锋从确认大部分场景实地拍摄后,可是为了光线这个问题而苦恼许久。
甚至他还想借苏韵和库布里克的关系,想要借用库布里克当年拍《巴里林登》那个传奇神头f/0.7镜头,来保证城寨实地拍摄时的低照度场景拍摄:在六十年代,这个神头乃是曾经被NASA征用来进行探月任务、拍摄过月球背面照片的,乃是世界上光圈最大的镜头之一。
当这个神头光圈全开时,在仅仅只用蜡烛、自然光等作为光源的低照度场景里,那拍摄效果和噪点控制就绝不是寻常镜头可以比拟。
而拍出来的景深和焦外,更是美得没边《巴里林登》那被称之为仿似油画一般的画面,大部分就是来自于这个神头的贡献。
然后终于有机会使用系统自带黑科技摄影机的苏韵果断拒绝了他的请求,只言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她刚好研制了一个新型的摄影机也能满足低照度场景拍摄需求,所以不需要千里迢迢地借用0.7镜头了。
面对这个回复,杜利锋倒也没啥好说的:除了苏韵是主他是副,而且苏韵的黑科技新技术一直都很让人有信心之余;这种级别的神级镜头冒险带入城寨要是出了点什么问题,那是真的卖了他全家都赔不起。
既然苏韵保证说效果只好不差,就是材质问题之故,大概只能坚持一两个月就得报废这对香江制作的速度来说,勉强也够用了。
而香江制作的速度之快,很大程度上就是来自于剧组人事的配合,以及追求多快好省的心理。
也得感谢城寨里这种污水横流、滴水无处不在的场景现象,不少人在走街串巷时即使是夏天也会穿长袖长裤和戴帽子,正好能在最大程度上掩护他们的偷拍行为。
是的,没错,偷拍。
《天台邮差》的男主角作为日日奔走在城寨之中送信的邮差角色,除了能借他的视角来展示城寨这个堪称奇迹的建筑群之外,自然也是能从侧面展现出大部分城寨普通居民的日常生活。
为了追求最大化的真实,苏韵便提出采用偷拍的方式,将邮差这部分的剧情拍成偏纪实的风格。
这种做法在十年后的《秋菊打官司》里也出现过,兼且还因这种纪实风格和曲折剧情,而一举夺下第49届的威尼斯最佳影片金狮奖。
苏韵尝试着让曾经他们的领路人、参与过商业电台城寨节目拍摄的雷伯试了试,然后又在找了个地点隐匿着用固定机位拍了半天之后,回到出租屋里和杜利锋对比查验过最后,双方都是同意了部分写实剧情采用偷拍现实的模式。
不过,尽管她和杜利锋两人各藏身一处,采取双机拍摄,但暗中固定机位偷拍的这种方式,始终还是不能如正经拍摄那样便利。
为了追求多角度多机位的素材,在日常伪装做义工和梁嘉威拍摄个人戏份时,苏韵和杜利锋基本都是无时无刻不在跟拍着的:早晨和黄昏的光线最好,可以拿来拍天台和需要光线的室外戏;而这两个时间段之外的时间,又正好能以走街串巷伪装做义工的方式,去进行对现实生活的偷拍。
一天的拍摄工作完毕后,一行人就陆续回到出租屋里聚首:他们倒是也想分头回家掩人耳目的,可惜租住的那个新楼的无良开发商,实在太过脑洞清奇。
为了省钱,地基没怎么打也算了,反正城寨里面楼挨楼的,就起到了一种奇异的互相支撑作用。也不至于沦落到风吹就倒的地步。
问题是,它这么一栋11层的高楼,楼梯都舍不得做,直接就挂靠在隔壁楼旁边,蹭隔壁楼的楼梯用
住了一段时间发现这个真相之后,哪怕是见惯了后世地产开发商诸多骚操作的苏韵,也是为此而风中凌乱了好一阵。
不过呢,凌乱归凌乱,活还是得干。
回到出租屋之后,苏韵等人级从整理素材开始,到查看工程师陈长存的绘制地图,然后再安排明天的拍摄计划,日复一日,基本没有什么大变化。
而偷拍的这个问题居民这边还好,等以后拍完了电影,再让福利会牵头出面解释和赔礼道歉,基本就没什么问题了;至于那些仿佛随机掉落一般的城寨内非日常混乱戏码,那就是可遇不可求和富贵险中求了
一般在遇到这种碰到就算赚到的情况,苏韵和杜利锋的分工都是很明确:杜利锋带着赵氏的摄影机在高处、远处拍,苏韵则带着系统出品的黑科技隐形遥控摄影装置,躲在更近一些的室内地方拍摄。
反正系统的黑科技足够给力,哪怕站到更远的地方,她也能通过实时反馈而进行遥控操作。
至于苏韵躲得近些的原因,为的却是掩杜利锋这个自己人的耳目了。
等把实地实景拍摄这个最高难度的大工程搞定之后,大部分对戏的室内戏,就能借用之前《城寨出来者》那还没拆的布景了这部兄弟戏说来也是惨,仍然还在被勒令这改那改的,时不时就得为修改的剧情而补拍一些镜头素材,因此一直都没能拆那几个搭好的仿城寨棚屋布景。
正好,也便宜了苏韵这个要拍同题材的同事:潜入城寨拍摄的人越少越好、也越安全,他们这几个实在躲不掉的乔装进去,已经是够了。
恋耽美
张榷嵘利落地应了一声,放下手上的水桶然后手往背心上随便擦了两下,随即就用那双半干不湿的手接过了邻居的电线,用力地给插到了这边墙上的插座里。
不但是用力,甚至还因为这个插座的插座孔做得比较小的原因,插头插了一大半后剩余的那一小截很是难入为了避免没有插完全而出现电传导不好的情况,最后那一小截还是被张榷嵘使劲地往插头的背面拍了两下,这才给大力出奇迹地拍进去的
苏韵目瞪口呆地看着他和前几日完全相反的态度和操作:这可真是学好需得年复年,学坏仅仅只一天的真实写照了。
插完电张榷嵘的转头看到苏韵这个微微张嘴的惊讶模样,玩心一起,便走过来伸手拍了一下苏韵的脸:喂,醒啦!虽然这里看不到太阳,但是外面已经是日光日白的状态了
岂有此理,你都知道现在日光日白,你还这么玩我?!苏韵察觉到不对,随手拿了一个工具瞄了一眼倒影,立刻就发现了自己被他拍过的那半边脸是连畸变倒影都藏不住的精彩。
俗语里日光日白的意思除了大白天之外,还有光天化日之下你竟然敢这样做的意思,因此苏韵看着自己一边脸上那红灰白黑等色彩混作的一团,脸当即就拉了下来。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担水路程遥远,有时就把手放在墙壁上借力张榷嵘很是光棍地一摊手,便使得他手里那些红油漆黑碳粉灰墙皮碎等混合而成污糟痕迹更显清晰数分,我那么诚实地解释了,你应该不会怪我的吧?
苏韵嗤笑一声:你这样倒是让我想起华盛顿的故事了他当年拿着新斧头误砍了他老豆心爱的樱桃树,因为现场坦诚认错,所以他老豆并没有责怪他。
哦,你是想表示,为了我的诚实而原谅我了吗?张榷嵘脸色一喜。
不,我只是认为,当初华盛顿老豆没有责怪他的原因,是因为华盛顿手里还拿着那把斧头。苏韵越说,语气越发柔和,但如果拿着斧头的人,不是华盛顿的话
那模样,不需言语也能传递出你应该知道他会有什么下场的细思恐极。
张榷嵘微微一愣,随后目光下意识地在苏韵脚边的工具箱上落了一眼,随后又陆续游移过地上那摆了一地的钳子、矬子、剪刀、螺丝刀
艰难地咽了一口口水,张榷嵘瞬间如李莲英上身一般,飞快地去拿了一小块新毛巾浸入他新拿回来准备洗漱的那桶水里,再拿起来拧得半干,语气还恭敬得不得了:大人不记小人过,还请容许小人替你老人家梳洗
苏韵长长地唔了一声,放下手里的螺丝刀再侧了侧身,微扬起头,准备接受这番带着歉意和恐惧的服侍。
却不料,这不经意的转头仰视间,就撞入了一双倒映着在晨光里更显朦胧多情的桃花眼。
那桃花眼之上似乎覆着一层泪膜,看起来时总是带着一种水汪汪亮闪闪的光泽,但因为此刻的带笑微眯,又仿佛因为笑起来时眼角的微微上挑,而混和了几分凤眼的凛冽魅惑,如同带着冷意的冬夜明星,那么近又那么远地俯视世间一切。
直到这时候,方才发现,诸如此时的动作,无论是哪一方,都是过分亲密了些许。
但现在骑虎难下。
想要驱走初夏清晨热气的冰凉湿水毛巾,已经覆盖在了脸上。
带点肉感的修长手指与如粉腻似脂凝的脸上,就仅仅只隔着一块薄薄的毛巾。
门锁发出一声清响,同样提着一桶水的梁嘉威侧着身体走进来,随手把水放在地上,嘴里还诉起了苦:今日我去的那边好多人等水啊,等了好久才排到我
说着话的同时,他也缓缓抬起头。
对不起!我什么也没看到!你们继续、继续!冷不丁地抬头看到电影男二号在给导演擦脸,两人的距离还近得几乎是随便一方低个头或者抬个头就能亲吻到,自觉无意中撞破了奸情现场的梁嘉威顿时就慌了。
好巧不巧地,慌了手脚的他在自以为进也不是退也不是的情况下,失足又踢翻了自己跟前的水桶。
手忙脚乱地扶起倒了一半水的水桶,梁嘉威低着头就要转身出门:今日天气热肯定要更多的水,我再过去担两桶水,可能要一两个钟头之后才能回来
你在乱讲些什么?苏韵皱了一下眉。
梁嘉威此时的表情都快要哭了,慌慌张张地又把客厅里能装水的脸盆、水瓶以及茶几上装水果的镂空竹篮都一股脑拿上后,方才语无伦次地说:又要排队又有那么多水要装,不到中午吃饭那时我都是回不来的了
那迫不及待落荒而逃的背影,依稀都透着三分害怕被灭口的惊恐,活脱脱就是一个看到了潜规则现场之后生怕也被盯上的可怜良家妇男
被大门那重重的一拍惊了一下,苏韵倒是隐约明白到他到底误会了什么了。
中午吃饭之前都不回来?苏韵看了一眼墙上才七点半的挂钟,又看了一眼帮她擦完脸后顺手就拿这小块毛巾继续擦手的张榷嵘,表情和语气里都带上了点揶揄的味道,他可真是看得起你。
换做是丹尼仔那样的纯情少男,估计就得被苏韵的这句话给闹个大红脸。
可惜现在苏韵对上的是个无论情场职场都是早早就进去爬摸打滚过的老司机,因此他便先是愣了一下,随后就无比淡定地、慢条斯理地擦完手,方才用干净的手指戳了一下苏韵的额头:未成年的妹妹仔暂时还不准想这些东西。
啧。还有大半年才算是正式十八岁的妹妹仔苏韵没再多作纠缠,转头继续投入理线大业。
随着室内另一人亦提着水桶重新出门,这个清晨那些意外的迷离悸动,便仿似不过只是一场无意中惊动了风的短暂梦境。
第232章 概念海报
这个早晨的误会, 在中午吃饭的时候还被苏韵当作枯燥拍摄生涯里的一个小趣闻,而给说了出来。
而在饭桌上得知苏韵这个导演和作为男二号的张榷嵘如此亲近的原因,是因为两人是认识近十年的老友之后, 梁嘉威那是臊得脸红了好大一片。
毕竟都是本地数得出名字的年轻一代佼佼者,又是相貌人品都上佳的青年男女, 报纸杂志时不时就会写他们的绯闻来搏销量他之前做的那本少女时装杂志, 为了跟得上后生女仔的潮流, 因而也会对群体里流行的明星做点关注写点东西, 自然便是知道苏韵的几个绯闻对象。
特别是张榷嵘年初的时候才和苏韵合作过《我的三个死鬼前夫》, 之前也有着《青春之歌》, 两部里面都是演的情侣,因戏生情这种绯闻是绝对少不了的。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目前星运不太顺的张榷嵘, 显然是不如他那个早已经在歌坛打下一片天的朋友陈柏杨红火, 但苏韵却是接连给了他几部电影资源不说, 甚至在《红楼迷梦》里还是找了陈柏杨给他作配这在当今谁红谁资源多的圈内潜规则下, 就显得是那么的突兀。
当然, 如果这个不合常理的资源分配的原因, 是因为张榷嵘是苏韵的自己人的话, 那倒是合理得让人无话可说。
始终现在只能算是半个圈内人的梁嘉威, 那就免不得胡思乱想了一通:从来只听闻说娱乐圈对女艺人有危险, 没想到原来男艺人也一样是有危险的
哪怕是苏韵这样年轻貌美多金的富婆,不喜欢的话,那也是徒添烦恼。
直到中午忐忑不安地回出租屋吃饭时,梁嘉威方才放下了心:还好, 原来是自己想太多了。
被这个小插曲一打岔, 第一次担正男主角、并且还是进入城寨这种地方实地拍摄的梁嘉威, 仿佛也放松了一直紧绷着的精神,在拍摄的时候明显也显得自然了不少。
正好符合了男主角在城寨里面待了一段时间后的逐渐适应状态。
对梁嘉威这种天赋高又努力而且还老实的主演,苏韵用得那是一个放心又顺手:虽然梁嘉威是能在访谈节目里勇于自爆地说出我年轻时为人也不怎么样的访谈界泥石流,但事实上在港圈那关系混乱黑料频出的黄金时代一辈里,他是少有的没有什么瓜的大牌男艺人了。
而且他不但感情婚姻专一,工作起来也敬业得很与前面提过的绝不浪费一丝演技的五五开男星不同,梁嘉威是无论什么片子都保质保量地交出了十足十的功课。
因此,他经常都能成为各种参演烂片里为数不多的亮点,是典型的不管项目多烂,我也得做好自己那份工作的爱岗敬业打工人
也就是在合作里发现了梁嘉威这个敬业的性格,张榷嵘方才完全理解了苏韵为何会捧他这个新人上位担正的原因:除去合作编导的杜利锋大力推荐之外,梁嘉威和男主角的契合度要比他更高一些。
不是说他不能演男主角,而是男主角的角色人设之复杂和明暗交织,不适合他现在的青春偶像路子;哪怕这演好了会是极有可能拿奖的角色,也必然得因为剧情而被人骂,不比男二号的情义两难全人设更吸粉。
这年头人们对正角、反角还是有着泾渭分明的先天好感度和区别对待,演过一个经典反派就和被人记上好久,因此艺人一般都不愿意接反派角色,以免会对以后的演艺道路造成影响。
特别是如张榷嵘这种早前才靠着正气阿Sir形象和梅妍霜成为荧屏情侣、歌坛形象也是劲歌热舞的青春偶像款,哪怕他愿意挑战自我接反派,那也得是情有可原为爱痴狂的偶像型。
而不能是梁嘉威现在的好心办坏事、过分影射真实的艺术型。
也就是更偏爱艺术还有点文青性格的梁嘉威,不介意这种角色反而觉得有挑战性,愿意跟着苏韵和杜利锋天天早晚不停地跑出去拍外景。
鉴于城寨的特殊空间构造,下雨都是很多人不知道的,那么就更别说打光的问题了杜利锋从确认大部分场景实地拍摄后,可是为了光线这个问题而苦恼许久。
甚至他还想借苏韵和库布里克的关系,想要借用库布里克当年拍《巴里林登》那个传奇神头f/0.7镜头,来保证城寨实地拍摄时的低照度场景拍摄:在六十年代,这个神头乃是曾经被NASA征用来进行探月任务、拍摄过月球背面照片的,乃是世界上光圈最大的镜头之一。
当这个神头光圈全开时,在仅仅只用蜡烛、自然光等作为光源的低照度场景里,那拍摄效果和噪点控制就绝不是寻常镜头可以比拟。
而拍出来的景深和焦外,更是美得没边《巴里林登》那被称之为仿似油画一般的画面,大部分就是来自于这个神头的贡献。
然后终于有机会使用系统自带黑科技摄影机的苏韵果断拒绝了他的请求,只言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她刚好研制了一个新型的摄影机也能满足低照度场景拍摄需求,所以不需要千里迢迢地借用0.7镜头了。
面对这个回复,杜利锋倒也没啥好说的:除了苏韵是主他是副,而且苏韵的黑科技新技术一直都很让人有信心之余;这种级别的神级镜头冒险带入城寨要是出了点什么问题,那是真的卖了他全家都赔不起。
既然苏韵保证说效果只好不差,就是材质问题之故,大概只能坚持一两个月就得报废这对香江制作的速度来说,勉强也够用了。
而香江制作的速度之快,很大程度上就是来自于剧组人事的配合,以及追求多快好省的心理。
也得感谢城寨里这种污水横流、滴水无处不在的场景现象,不少人在走街串巷时即使是夏天也会穿长袖长裤和戴帽子,正好能在最大程度上掩护他们的偷拍行为。
是的,没错,偷拍。
《天台邮差》的男主角作为日日奔走在城寨之中送信的邮差角色,除了能借他的视角来展示城寨这个堪称奇迹的建筑群之外,自然也是能从侧面展现出大部分城寨普通居民的日常生活。
为了追求最大化的真实,苏韵便提出采用偷拍的方式,将邮差这部分的剧情拍成偏纪实的风格。
这种做法在十年后的《秋菊打官司》里也出现过,兼且还因这种纪实风格和曲折剧情,而一举夺下第49届的威尼斯最佳影片金狮奖。
苏韵尝试着让曾经他们的领路人、参与过商业电台城寨节目拍摄的雷伯试了试,然后又在找了个地点隐匿着用固定机位拍了半天之后,回到出租屋里和杜利锋对比查验过最后,双方都是同意了部分写实剧情采用偷拍现实的模式。
不过,尽管她和杜利锋两人各藏身一处,采取双机拍摄,但暗中固定机位偷拍的这种方式,始终还是不能如正经拍摄那样便利。
为了追求多角度多机位的素材,在日常伪装做义工和梁嘉威拍摄个人戏份时,苏韵和杜利锋基本都是无时无刻不在跟拍着的:早晨和黄昏的光线最好,可以拿来拍天台和需要光线的室外戏;而这两个时间段之外的时间,又正好能以走街串巷伪装做义工的方式,去进行对现实生活的偷拍。
一天的拍摄工作完毕后,一行人就陆续回到出租屋里聚首:他们倒是也想分头回家掩人耳目的,可惜租住的那个新楼的无良开发商,实在太过脑洞清奇。
为了省钱,地基没怎么打也算了,反正城寨里面楼挨楼的,就起到了一种奇异的互相支撑作用。也不至于沦落到风吹就倒的地步。
问题是,它这么一栋11层的高楼,楼梯都舍不得做,直接就挂靠在隔壁楼旁边,蹭隔壁楼的楼梯用
住了一段时间发现这个真相之后,哪怕是见惯了后世地产开发商诸多骚操作的苏韵,也是为此而风中凌乱了好一阵。
不过呢,凌乱归凌乱,活还是得干。
回到出租屋之后,苏韵等人级从整理素材开始,到查看工程师陈长存的绘制地图,然后再安排明天的拍摄计划,日复一日,基本没有什么大变化。
而偷拍的这个问题居民这边还好,等以后拍完了电影,再让福利会牵头出面解释和赔礼道歉,基本就没什么问题了;至于那些仿佛随机掉落一般的城寨内非日常混乱戏码,那就是可遇不可求和富贵险中求了
一般在遇到这种碰到就算赚到的情况,苏韵和杜利锋的分工都是很明确:杜利锋带着赵氏的摄影机在高处、远处拍,苏韵则带着系统出品的黑科技隐形遥控摄影装置,躲在更近一些的室内地方拍摄。
反正系统的黑科技足够给力,哪怕站到更远的地方,她也能通过实时反馈而进行遥控操作。
至于苏韵躲得近些的原因,为的却是掩杜利锋这个自己人的耳目了。
等把实地实景拍摄这个最高难度的大工程搞定之后,大部分对戏的室内戏,就能借用之前《城寨出来者》那还没拆的布景了这部兄弟戏说来也是惨,仍然还在被勒令这改那改的,时不时就得为修改的剧情而补拍一些镜头素材,因此一直都没能拆那几个搭好的仿城寨棚屋布景。
正好,也便宜了苏韵这个要拍同题材的同事:潜入城寨拍摄的人越少越好、也越安全,他们这几个实在躲不掉的乔装进去,已经是够了。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