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旧事[娱乐圈](173)
可惜的是,苏韵这种暂时被掏空了手头上绝大部分活动资金的穷法,只在圈内人里是心照不宣的资金短缺期;而在大部分不明真相的人眼中,那就是一个到处撒钱、说不定自己也能从她身上扒拉到钱的新一代阔佬目标
很快的,在苏韵签约的第二日大清早,全港的小报都登了她斥巨资购下山顶豪宅的事情,连同先前在好莱坞连投两部科幻电影新项目的消息,便硬生生是把苏韵这个仍然被香江人摆在神枱上拜的财女,给塑造成了一条壕气万千的新水鱼。
而且还因《我的三个死鬼前夫》里合作的四个男主演都是风靡万千香江少女的偶像实力派之故,再加上新郎大战里的男颜盛宴,不少年轻人也开始学着拜苏韵来祈求桃花了
反正呢,现在只要出门,不管怎么躲,苏韵始终都是能碰到带着剧本上来自荐的自信小编剧和自傲小导演了就这种讲艺术的都还算可以了,多半还要脸,不会纠缠得太过分。
至于那些拉投资的、推荐楼盘推销各种各样奢侈品和奇怪商品、甚至是推销自己这个人或者亲戚朋友的这才是防不胜防也烦不胜烦。
这不,难得在周末和苏阿婆、梅家姐妹她们在一家老字号茶楼吃早茶的时候,就有一个戴着眼镜的年轻人找过来了。
因为之前已经出现过捡漏了《终结者》的事情,苏韵对这种看着二十大几岁、看着还满腔抱负的年轻人就多了一分耐心虽然也就捡漏了那么一部,其它那些自荐上来的看着都很有扑街潜质,但机会这东西总是有杀错没放过最好。
更何况年轻人那文质彬彬的模样看着就是个鶸,还戴着眼镜,脸色也是TBB特有的高强度通宵加班后而出现的那种看起来精神亢奋实则脚步都发飘的虚;就这随时能倒地的状态,别说是她这个功夫之王的亲传弟子,说不定连有点武术功底的梅家姐妹或者身体依然很硬朗的七十岁老太婆苏阿婆都打不过
不过苏韵欺软怕硬的属性一如既往,所以对看着很弱鸡的自荐者,反而是更多一些耐性特别是这人还自称叫做杜利锋。
但是尽管是以后导演奖拿到手软的未来大导,萌新时期也还是TBB一个籍籍无名的小编导之一:严格来说他倒是在80年时已经拍出了电影处女作《碧水寒山夺命金》,不过电影上映后又自觉经验不足学无止境,于是便回了TBB拍电视剧积累经验。
接过剧本看了看之后,苏韵摇了一下头,把剧本推了回去:城寨这个题材赵氏已经拍过一部了,而且还在排期等上映,没有什么必须的原因,六叔是不会一下子投拍同样题材的片子。
赵日赋在他那辈人里排行第六,所以不止是台里的员工,大多数人都一般被称其为六叔,只有是在相对正经的场合才会称其为赵生或者赵爵士。
就连未来将能疯狂捞金的《终结者》和《回到未来》赵日赋都给拒了,城寨这种容易踩线又敏感还不容易赚钱的题材,想要得到其肯定那是相当的困难。
他做出品人的那部《城寨出来者》,可不就是因为题材敏感和剧情问题,拍完之后一直被按着整改不能如期上映?
我知道的,所以我的这个剧本和《城寨出来者》有所不同,里面结合了我不少童年的经历,是那种表达在黑暗中亦有人性温暖的故事杜利锋从前就是住城寨的,早前《城寨出来者》的剧本创作据说还找过他帮忙提意见,这一来二去的,他自己也有点想要拍一部关于这个题材的电影了。
但不同的是,他这一版的故事比之黑暗血腥的《城寨出来者》要温和得多,与之相对的话大概就是外面的人看城寨和里面的人看城寨的区别:外人觉得是龙潭虎穴罪恶之城,但住在里面的人,却是觉得它是曾经为自己遮过风挡过雨的庇护所。
最重要的是,苏韵一贯以来的电影风格,都是这种偏商业化的、从故事的开始到结局都透露着希望和温暖的调调因此他在攒写这一版剧本时,也就按照苏韵的风格大幅度弱化了这个题材的黑暗之处,转而又大大地强化了从自身感悟出发的、所积累下来的温情和回忆。
说实话,城寨这个题材是不少电影人的梦想,而你所挑选的天台邮差这个角色也是相当出彩苏韵点了点主角小资料的那一栏,叹了一口气,但是,似乎所有想拍这个题材的人,都只在着眼于与城寨有关的人物角色,而忽略了最有话题性的那个关键点。
仿佛来一趟港娱黄金年代,不拍一下九龙城寨这个题材就算白来似的。
但就苏韵看过的那些不管是文抄、融梗、借鉴抑或是原创的城寨题材故事,大多都是城寨里的人和事,添上底层逆袭、兄弟反目、暴力、性以及社团等剧情点,看起来就能成为一部另类经典而事实上,这种故事换一个地点,照样也能拍。
真正城寨里特有的东西,却是难得一见:例如杜利锋所选用来叙述故事的人物角色天台邮差,就是因为城寨的特殊空间构造而出现的神奇职业,在送信时往往不走寻常路,甚至不需要脚踏实地,天台、巷道、楼梯、居民违建的木板跳板、竹竿绑成的脚手架以及各处大小窗户这些的谜之道路,远比走正经大路小路要便捷得多
可惜的是,纵然这个特有角色让人眼前一亮,但苏韵却是被它启发出了更多的灵感。
长年不见天日的城寨之中,大概也就只有天台邮差这个角色,能真正看到过、感受到整个城寨的真正面目了。
而要拍城寨这个题材,为什么只拍里面的人和事,而不去拍整个城寨建筑群呢?
特别是还碰到了它即将要被断定为必须拆除的前奏之时。
你是想看着苏韵三两笔勾勒出来的新故事大纲,杜利锋俨然变色:这个故事线,看起来并没有多少血腥暴力,但那透骨冻髓的黑暗和阴冷,却更胜直描三分。
这个题材无论怎么拍,都是很难获得商业上的大成功的苏韵十分认真地看着他,但是,其艺术性却是少有与之匹敌者与其为了妥协而不伦不类,倒不如深挖其中真意,使其成为一部永远都不可复制的经典之作。
所拍的虽然是人,但真正的主角,只有九龙城寨这个被资本剥削的血肉而堆砌起来的、集畸形和猎奇之大成的奇迹作品运作得好,这将会是明年横扫颁奖季各大奖项的最终赢家。
第231章 潜入
听得苏韵这番说话, 又被苏韵分析了修改后的剧情获奖几率和风险,杜利锋思索了好一会,这才咬牙回答道:好, 我决定搏一搏!
倒也不用那么心急,这个电影还是得上报给上面的。苏韵按住他就要拿着新剧本大纲回家开写的起身动作, 进入城寨拍摄以及演员人选、剧组人身安全等问题, 这些都需要作进一步的细谈。
杜利锋闻言, 当即拍胸口保证道:这个你不用太担心, 商业电台前两年也进去城寨拍过, 前段时间我们的电影公司也进去拍过虽然城寨里面的确是有乱的地方, 有社团,有恶人,但我可以和你保证, 里面绝大多数的居民都只不过是普通人而已。
外面的人的偏见太严重了, 城寨76年的时候就有军装警察进去巡逻维持治安了, 再往前, 据说还有便衣潜入, 根本就不是传闻中的三不管地带。
而且因为大家都基本认识, 熟口熟面, 哪个做了什么坏事都一目了然, 出现撩是斗非的, 一般都是外边进来的人更多。
苏韵皱眉:既然是这样的话,外人不是更不好混入其中了?
街坊福利会经常会招揽义工,又有我这个老街坊带着,以义工的身份混进去保证万无一失。杜利锋早早就想好了潜入方式, 不过一次就不能进太多人, 可能到时进去的这几个人都需要身兼多职了。
这一点倒是没问题。都是赵氏旗下出身的, 无论是电影公司还是TBB的职员,都是习惯了高强度工作和身兼数职的工作要求;而苏韵更是被号称一个人能搞定一部电影所有工作的库布里克手把手启蒙带出来的,面对这个问题是绝对不虚。
既然确定了任务内容,苏韵和杜利锋就开始兵分两路开始干活:苏韵拿着项目策划案去获取高层的拍摄许可,杜利锋则是去修改剧本并且翻找自己的人脉,务求寻找出合适的跟工作人员。
收到苏韵这个题材,赵日赋面色不算很好直到仔细地翻完了全本,看清楚最后的预估投资额是一个相当让人心动的小数目后,这面色总算是变好了不少。
又等苏韵明确表示这部电影就是拿来冲欧洲地区奖项之后,确定了这个敏感题材不但很难赔钱、还有可能小赚一笔的赵日赋,方才拿起笔给签下了名。
尽管赵日赋钟爱商业片大制作而且投资绝不选看起来会赔钱的,但是考虑到赵氏被《银翼杀手》拖得实在太久,再加上顾及到科幻片一向是能赚票房却不得奖项垂青的情况,赵日赋便终是高抬贵手地允许了苏韵投拍这一部赚名气的新电影。
你们到时注意安全,其他的事情,我会尽量解决。临出门前,赵日赋关心地叮嘱了一句。
我知道的了,多谢六叔。苏韵点点头:不比另外两部即使被赵日赋拒了还能自己投资开拍的科幻电影,城寨这个题材没有足够档次的大佬看顾着,那么就算是再一本万利也不能碰。
毕竟有钱还需有命花
快手快脚地搞定了前期的部分事宜,在春末夏初的某个上午,苏韵便和其余几人一起来到了城寨的外围。
这最外围,倒还像是现代的高层建筑:因为被旁边机场限制了最高高度不能超过80米,所以这些外围商品新楼大多都是十四、五层的层数,每家每户都满满当当地住满了人,哪怕不是夜晚灯火闪烁,日间那些晾晒在阳台上随风飘扬的衣服也足够成为一道亮丽鲜艳的风景线。
坐在驾驶座上充当司机的陈柏杨看了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几人一眼,目光牢牢锁在打扮成电工的苏韵身上:小心。
我知道的了,你不用太担心,等你回来之后,我们一起看首映。陈柏杨过几天就得代表香江年轻一代去外国做音乐交流和进修,苏韵拉下口罩给了他一个放心的笑容后,又赶紧把口罩拉上遮住了脸。
福利会的义工偶尔还得帮忙清理各种乱七八糟的垃圾,而且城寨里面的线路是出了名的逼死电工的乱,义工们不戴口罩的反而是少数。
等到越过外围的新楼,进入里面那些旧棚屋交汇形成的黑窄小道后,那种贫民窟脏乱差的真相,方才缓缓在众人眼前展开。
所幸的是,这里的人都是可以接受这种环境的作为导演等多职合一在身的杜利锋本身是城寨出身、合作进来描绘城寨地图的工程师兼打杂人员陈长存幼年时常就跟朋友从城外进来里面玩耍、导演加女配的苏韵和男二号张榷嵘咬咬牙能顶住、男主角演员梁嘉威下定决心为了艺术而献身
当初杜利锋把从朋友李学祥大导演那里抢来的梁嘉威带过来时,苏韵当然是很惊讶的:尽管以后有千面影帝之称的梁嘉威早年也是TBB的艺训班出身并且成绩优异,但他嫌TBB的合约太长所以就中途退学办少女时装杂志去了,为此还被作为追到了他那个作为封面女郎的女朋友。
搞笑的是,他把女朋友拐到手后,他那酷似咸丰帝的外形也被正在筹拍清宫题材电影的岳父李学祥看上,哄骗着给拐到了首都拍电影,而且说的是配角打杂,拍着拍着就加戏成了男主角
但也因为这两部电影在内陆拍摄,在让他登上了金像奖影帝宝座的同时,也获得了来自台岛的封杀。
苏韵和台岛那边正面开干也不是第一次了,况且这部电影志在冲奖和捞外国人的钱,因此即使是播出后被因为梁嘉威的缘故可能会被台岛连带着一起封了这部电影,苏韵也是不怕。
可惜的是,梁嘉威现在虽然天赋已经出来了,但因为久未接触这一行,表演起来时有点生涩和做作的感觉没关系,前面第一个月里是九龙城寨的探索期,拍摄任务不重,可以让大家一起互相调整。
而且,虽然看得出他在尝试自行调整着,但苏韵却是要他尽量保持这种和环境略有不合的做作感:男主角最初回到城寨接替爷爷天台邮差的工作时,需要表现的就是这种被迫的感觉因为受不了公司的剥削愤而辞职、最后发现生活受限只得硬着头皮进入城寨,照顾摔伤腿的爷爷和暂时以此糊口,男主当然不会是心甘情愿的模样。
城寨里面的生活自然是不太好的,即使是透过福利会里专门负责收拾垃圾的老义工雷伯的关系,租借了他亲戚的一个十一楼的新楼单位不至于全部租棚屋,但是这种无良地产商连地基都不打纯粹靠周边楼房互相支撑搭积木般出来的新楼,照样也是没有水管和下水道的
要用水,就得去全城寨共用的八个水龙头之一处排队担水;要上厕所,就得去全城寨公用的两个公厕,还特么是明渠为此,除了杜利锋和陈长存这两个见识过那恶劣环境之外,另外三人都是缓了两三天才勉强适应了这个问题。
倒是电这个问题方便点儿:水管不好加造和改造,但也可以拿水桶担回家储存使用;唯独电这个东东,却是现代人无法离开的。
于是乎,在经历了城寨人想方设法接驳外面路灯、商户、住户家的电线偷电回来,从而发生的大大小小用电事故后,政府最终还是给城寨接了电就是在这些年下来,新楼和新人接连不断的出现,曾经整齐的线路也被这些私自接驳的人弄成了一团乱麻。
即便是昔日亲手整理过不少凌乱线路的前图吧垃圾佬苏韵,看到那一墙的乱线,都是眼前黑了一阵。
没办法,进来就是打着的电工身份,而且不弄好这些总线的话以后也不好在出租屋里给机器充电,于是苏韵愣是蹲在总线路墙那里足足三个白天,这才是把线路从繁琐难辨的旧线路给整理修复成了简单清晰的新线路。
打个比方说,就是没整理前是燚龘,整理之后是火龙
累是累了点,但看着整整齐齐的一面墙,确实还是让蹲得头昏眼花的苏韵颇有成就感。
整理好了总线,那么出租屋那边的分线就好弄多了因为线路太乱导致的供电时有时无,使得这里的人用电很是不讲究,第一天过来时,隔壁邻居家就拿着插头在窗户边招呼说,他家没电想要借点电用,赶着熨烫衣服。
而这里的神奇借电方式,包租婆雷师奶也是给他们当场来了一个现场展示:从打开不能超过45度的窗户里,伸手接过邻居家的电线插头,拉过来给插到自己家窗户边墙壁的插座上
这一点,愣是让第一次见识这种野蛮原始借电方式的张榷嵘连呼三声大开眼界。
又是新的一天,苏韵依旧在理线的时候,出门接水的张榷嵘提着刚刚接好的满满一桶水开门进来。
用的就是那个城寨标配大红色塑料水桶,衬着他这个上面老汉背心下面大裤衩的样子,那个徐徐升起的青春偶像便在这一瞬间,超进化成为了贫民窟小老头一般的存在
恋耽美
很快的,在苏韵签约的第二日大清早,全港的小报都登了她斥巨资购下山顶豪宅的事情,连同先前在好莱坞连投两部科幻电影新项目的消息,便硬生生是把苏韵这个仍然被香江人摆在神枱上拜的财女,给塑造成了一条壕气万千的新水鱼。
而且还因《我的三个死鬼前夫》里合作的四个男主演都是风靡万千香江少女的偶像实力派之故,再加上新郎大战里的男颜盛宴,不少年轻人也开始学着拜苏韵来祈求桃花了
反正呢,现在只要出门,不管怎么躲,苏韵始终都是能碰到带着剧本上来自荐的自信小编剧和自傲小导演了就这种讲艺术的都还算可以了,多半还要脸,不会纠缠得太过分。
至于那些拉投资的、推荐楼盘推销各种各样奢侈品和奇怪商品、甚至是推销自己这个人或者亲戚朋友的这才是防不胜防也烦不胜烦。
这不,难得在周末和苏阿婆、梅家姐妹她们在一家老字号茶楼吃早茶的时候,就有一个戴着眼镜的年轻人找过来了。
因为之前已经出现过捡漏了《终结者》的事情,苏韵对这种看着二十大几岁、看着还满腔抱负的年轻人就多了一分耐心虽然也就捡漏了那么一部,其它那些自荐上来的看着都很有扑街潜质,但机会这东西总是有杀错没放过最好。
更何况年轻人那文质彬彬的模样看着就是个鶸,还戴着眼镜,脸色也是TBB特有的高强度通宵加班后而出现的那种看起来精神亢奋实则脚步都发飘的虚;就这随时能倒地的状态,别说是她这个功夫之王的亲传弟子,说不定连有点武术功底的梅家姐妹或者身体依然很硬朗的七十岁老太婆苏阿婆都打不过
不过苏韵欺软怕硬的属性一如既往,所以对看着很弱鸡的自荐者,反而是更多一些耐性特别是这人还自称叫做杜利锋。
但是尽管是以后导演奖拿到手软的未来大导,萌新时期也还是TBB一个籍籍无名的小编导之一:严格来说他倒是在80年时已经拍出了电影处女作《碧水寒山夺命金》,不过电影上映后又自觉经验不足学无止境,于是便回了TBB拍电视剧积累经验。
接过剧本看了看之后,苏韵摇了一下头,把剧本推了回去:城寨这个题材赵氏已经拍过一部了,而且还在排期等上映,没有什么必须的原因,六叔是不会一下子投拍同样题材的片子。
赵日赋在他那辈人里排行第六,所以不止是台里的员工,大多数人都一般被称其为六叔,只有是在相对正经的场合才会称其为赵生或者赵爵士。
就连未来将能疯狂捞金的《终结者》和《回到未来》赵日赋都给拒了,城寨这种容易踩线又敏感还不容易赚钱的题材,想要得到其肯定那是相当的困难。
他做出品人的那部《城寨出来者》,可不就是因为题材敏感和剧情问题,拍完之后一直被按着整改不能如期上映?
我知道的,所以我的这个剧本和《城寨出来者》有所不同,里面结合了我不少童年的经历,是那种表达在黑暗中亦有人性温暖的故事杜利锋从前就是住城寨的,早前《城寨出来者》的剧本创作据说还找过他帮忙提意见,这一来二去的,他自己也有点想要拍一部关于这个题材的电影了。
但不同的是,他这一版的故事比之黑暗血腥的《城寨出来者》要温和得多,与之相对的话大概就是外面的人看城寨和里面的人看城寨的区别:外人觉得是龙潭虎穴罪恶之城,但住在里面的人,却是觉得它是曾经为自己遮过风挡过雨的庇护所。
最重要的是,苏韵一贯以来的电影风格,都是这种偏商业化的、从故事的开始到结局都透露着希望和温暖的调调因此他在攒写这一版剧本时,也就按照苏韵的风格大幅度弱化了这个题材的黑暗之处,转而又大大地强化了从自身感悟出发的、所积累下来的温情和回忆。
说实话,城寨这个题材是不少电影人的梦想,而你所挑选的天台邮差这个角色也是相当出彩苏韵点了点主角小资料的那一栏,叹了一口气,但是,似乎所有想拍这个题材的人,都只在着眼于与城寨有关的人物角色,而忽略了最有话题性的那个关键点。
仿佛来一趟港娱黄金年代,不拍一下九龙城寨这个题材就算白来似的。
但就苏韵看过的那些不管是文抄、融梗、借鉴抑或是原创的城寨题材故事,大多都是城寨里的人和事,添上底层逆袭、兄弟反目、暴力、性以及社团等剧情点,看起来就能成为一部另类经典而事实上,这种故事换一个地点,照样也能拍。
真正城寨里特有的东西,却是难得一见:例如杜利锋所选用来叙述故事的人物角色天台邮差,就是因为城寨的特殊空间构造而出现的神奇职业,在送信时往往不走寻常路,甚至不需要脚踏实地,天台、巷道、楼梯、居民违建的木板跳板、竹竿绑成的脚手架以及各处大小窗户这些的谜之道路,远比走正经大路小路要便捷得多
可惜的是,纵然这个特有角色让人眼前一亮,但苏韵却是被它启发出了更多的灵感。
长年不见天日的城寨之中,大概也就只有天台邮差这个角色,能真正看到过、感受到整个城寨的真正面目了。
而要拍城寨这个题材,为什么只拍里面的人和事,而不去拍整个城寨建筑群呢?
特别是还碰到了它即将要被断定为必须拆除的前奏之时。
你是想看着苏韵三两笔勾勒出来的新故事大纲,杜利锋俨然变色:这个故事线,看起来并没有多少血腥暴力,但那透骨冻髓的黑暗和阴冷,却更胜直描三分。
这个题材无论怎么拍,都是很难获得商业上的大成功的苏韵十分认真地看着他,但是,其艺术性却是少有与之匹敌者与其为了妥协而不伦不类,倒不如深挖其中真意,使其成为一部永远都不可复制的经典之作。
所拍的虽然是人,但真正的主角,只有九龙城寨这个被资本剥削的血肉而堆砌起来的、集畸形和猎奇之大成的奇迹作品运作得好,这将会是明年横扫颁奖季各大奖项的最终赢家。
第231章 潜入
听得苏韵这番说话, 又被苏韵分析了修改后的剧情获奖几率和风险,杜利锋思索了好一会,这才咬牙回答道:好, 我决定搏一搏!
倒也不用那么心急,这个电影还是得上报给上面的。苏韵按住他就要拿着新剧本大纲回家开写的起身动作, 进入城寨拍摄以及演员人选、剧组人身安全等问题, 这些都需要作进一步的细谈。
杜利锋闻言, 当即拍胸口保证道:这个你不用太担心, 商业电台前两年也进去城寨拍过, 前段时间我们的电影公司也进去拍过虽然城寨里面的确是有乱的地方, 有社团,有恶人,但我可以和你保证, 里面绝大多数的居民都只不过是普通人而已。
外面的人的偏见太严重了, 城寨76年的时候就有军装警察进去巡逻维持治安了, 再往前, 据说还有便衣潜入, 根本就不是传闻中的三不管地带。
而且因为大家都基本认识, 熟口熟面, 哪个做了什么坏事都一目了然, 出现撩是斗非的, 一般都是外边进来的人更多。
苏韵皱眉:既然是这样的话,外人不是更不好混入其中了?
街坊福利会经常会招揽义工,又有我这个老街坊带着,以义工的身份混进去保证万无一失。杜利锋早早就想好了潜入方式, 不过一次就不能进太多人, 可能到时进去的这几个人都需要身兼多职了。
这一点倒是没问题。都是赵氏旗下出身的, 无论是电影公司还是TBB的职员,都是习惯了高强度工作和身兼数职的工作要求;而苏韵更是被号称一个人能搞定一部电影所有工作的库布里克手把手启蒙带出来的,面对这个问题是绝对不虚。
既然确定了任务内容,苏韵和杜利锋就开始兵分两路开始干活:苏韵拿着项目策划案去获取高层的拍摄许可,杜利锋则是去修改剧本并且翻找自己的人脉,务求寻找出合适的跟工作人员。
收到苏韵这个题材,赵日赋面色不算很好直到仔细地翻完了全本,看清楚最后的预估投资额是一个相当让人心动的小数目后,这面色总算是变好了不少。
又等苏韵明确表示这部电影就是拿来冲欧洲地区奖项之后,确定了这个敏感题材不但很难赔钱、还有可能小赚一笔的赵日赋,方才拿起笔给签下了名。
尽管赵日赋钟爱商业片大制作而且投资绝不选看起来会赔钱的,但是考虑到赵氏被《银翼杀手》拖得实在太久,再加上顾及到科幻片一向是能赚票房却不得奖项垂青的情况,赵日赋便终是高抬贵手地允许了苏韵投拍这一部赚名气的新电影。
你们到时注意安全,其他的事情,我会尽量解决。临出门前,赵日赋关心地叮嘱了一句。
我知道的了,多谢六叔。苏韵点点头:不比另外两部即使被赵日赋拒了还能自己投资开拍的科幻电影,城寨这个题材没有足够档次的大佬看顾着,那么就算是再一本万利也不能碰。
毕竟有钱还需有命花
快手快脚地搞定了前期的部分事宜,在春末夏初的某个上午,苏韵便和其余几人一起来到了城寨的外围。
这最外围,倒还像是现代的高层建筑:因为被旁边机场限制了最高高度不能超过80米,所以这些外围商品新楼大多都是十四、五层的层数,每家每户都满满当当地住满了人,哪怕不是夜晚灯火闪烁,日间那些晾晒在阳台上随风飘扬的衣服也足够成为一道亮丽鲜艳的风景线。
坐在驾驶座上充当司机的陈柏杨看了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几人一眼,目光牢牢锁在打扮成电工的苏韵身上:小心。
我知道的了,你不用太担心,等你回来之后,我们一起看首映。陈柏杨过几天就得代表香江年轻一代去外国做音乐交流和进修,苏韵拉下口罩给了他一个放心的笑容后,又赶紧把口罩拉上遮住了脸。
福利会的义工偶尔还得帮忙清理各种乱七八糟的垃圾,而且城寨里面的线路是出了名的逼死电工的乱,义工们不戴口罩的反而是少数。
等到越过外围的新楼,进入里面那些旧棚屋交汇形成的黑窄小道后,那种贫民窟脏乱差的真相,方才缓缓在众人眼前展开。
所幸的是,这里的人都是可以接受这种环境的作为导演等多职合一在身的杜利锋本身是城寨出身、合作进来描绘城寨地图的工程师兼打杂人员陈长存幼年时常就跟朋友从城外进来里面玩耍、导演加女配的苏韵和男二号张榷嵘咬咬牙能顶住、男主角演员梁嘉威下定决心为了艺术而献身
当初杜利锋把从朋友李学祥大导演那里抢来的梁嘉威带过来时,苏韵当然是很惊讶的:尽管以后有千面影帝之称的梁嘉威早年也是TBB的艺训班出身并且成绩优异,但他嫌TBB的合约太长所以就中途退学办少女时装杂志去了,为此还被作为追到了他那个作为封面女郎的女朋友。
搞笑的是,他把女朋友拐到手后,他那酷似咸丰帝的外形也被正在筹拍清宫题材电影的岳父李学祥看上,哄骗着给拐到了首都拍电影,而且说的是配角打杂,拍着拍着就加戏成了男主角
但也因为这两部电影在内陆拍摄,在让他登上了金像奖影帝宝座的同时,也获得了来自台岛的封杀。
苏韵和台岛那边正面开干也不是第一次了,况且这部电影志在冲奖和捞外国人的钱,因此即使是播出后被因为梁嘉威的缘故可能会被台岛连带着一起封了这部电影,苏韵也是不怕。
可惜的是,梁嘉威现在虽然天赋已经出来了,但因为久未接触这一行,表演起来时有点生涩和做作的感觉没关系,前面第一个月里是九龙城寨的探索期,拍摄任务不重,可以让大家一起互相调整。
而且,虽然看得出他在尝试自行调整着,但苏韵却是要他尽量保持这种和环境略有不合的做作感:男主角最初回到城寨接替爷爷天台邮差的工作时,需要表现的就是这种被迫的感觉因为受不了公司的剥削愤而辞职、最后发现生活受限只得硬着头皮进入城寨,照顾摔伤腿的爷爷和暂时以此糊口,男主当然不会是心甘情愿的模样。
城寨里面的生活自然是不太好的,即使是透过福利会里专门负责收拾垃圾的老义工雷伯的关系,租借了他亲戚的一个十一楼的新楼单位不至于全部租棚屋,但是这种无良地产商连地基都不打纯粹靠周边楼房互相支撑搭积木般出来的新楼,照样也是没有水管和下水道的
要用水,就得去全城寨共用的八个水龙头之一处排队担水;要上厕所,就得去全城寨公用的两个公厕,还特么是明渠为此,除了杜利锋和陈长存这两个见识过那恶劣环境之外,另外三人都是缓了两三天才勉强适应了这个问题。
倒是电这个问题方便点儿:水管不好加造和改造,但也可以拿水桶担回家储存使用;唯独电这个东东,却是现代人无法离开的。
于是乎,在经历了城寨人想方设法接驳外面路灯、商户、住户家的电线偷电回来,从而发生的大大小小用电事故后,政府最终还是给城寨接了电就是在这些年下来,新楼和新人接连不断的出现,曾经整齐的线路也被这些私自接驳的人弄成了一团乱麻。
即便是昔日亲手整理过不少凌乱线路的前图吧垃圾佬苏韵,看到那一墙的乱线,都是眼前黑了一阵。
没办法,进来就是打着的电工身份,而且不弄好这些总线的话以后也不好在出租屋里给机器充电,于是苏韵愣是蹲在总线路墙那里足足三个白天,这才是把线路从繁琐难辨的旧线路给整理修复成了简单清晰的新线路。
打个比方说,就是没整理前是燚龘,整理之后是火龙
累是累了点,但看着整整齐齐的一面墙,确实还是让蹲得头昏眼花的苏韵颇有成就感。
整理好了总线,那么出租屋那边的分线就好弄多了因为线路太乱导致的供电时有时无,使得这里的人用电很是不讲究,第一天过来时,隔壁邻居家就拿着插头在窗户边招呼说,他家没电想要借点电用,赶着熨烫衣服。
而这里的神奇借电方式,包租婆雷师奶也是给他们当场来了一个现场展示:从打开不能超过45度的窗户里,伸手接过邻居家的电线插头,拉过来给插到自己家窗户边墙壁的插座上
这一点,愣是让第一次见识这种野蛮原始借电方式的张榷嵘连呼三声大开眼界。
又是新的一天,苏韵依旧在理线的时候,出门接水的张榷嵘提着刚刚接好的满满一桶水开门进来。
用的就是那个城寨标配大红色塑料水桶,衬着他这个上面老汉背心下面大裤衩的样子,那个徐徐升起的青春偶像便在这一瞬间,超进化成为了贫民窟小老头一般的存在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