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世贸,时间刚刚好,地铁口正对着步行街入口,隔着一条行车道,还有川流不息的人群,他一眼就看到宝绽,褪了色的牛仔裤,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T恤,挎着一个大帆布包,独自坐在路边的石阶上。
盛世繁华中一道寂寞的侧影。
匡正快步过去:嗨!
宝绽见到他,笑了,拍拍屁股从地上起来,亲热地叫了一声:哥。
匡正喜欢听他叫哥,特别真,没有一点套近乎的世故:哪家店?
宝绽指着前面:小店,你别嫌弃。
匡正跟他过去,真的是小店,在步行街尽头一个蹩脚的旮旯,客人倒不少,门口摆着好几张桌子,坐着左青龙右白虎的膀爷。
宝绽,匡正不想进去,衬衫已经湿透了,捂在西装里很难受,换一家吧,我请。
屋里有空调,宝绽有些难堪,我跟老板说好了,给我们留了座儿。
匡正瞥一眼周围的客人,那些人也看着他,双方格格不入。
他家的烧鸽子挺好吃的宝绽说不下去了,局促地低下头。
烧鸽子,匡正一听就饱了,加上是路边摊,他只能联想到禽流感,换了别人他扭头就走,亚洲小姐都不行,也就是宝绽,他硬着头皮进去。
屋里还可以,算是干净,老空调嗡嗡响,老板是个女的,有股快手主播的豪爽劲儿,宝绽点了菜,从帆布袋里掏出一个信封,郑重递过来。
什么?匡正打开一看,是一沓钱。
刚才去请假,正好赶上发工资,宝绽不太好意思,我抽了两百出来。
匡正没数,看样子有七八千:那两百是这顿饭钱?
他当面拆穿,宝绽的脸微红:先还你这些。
匡正了解他,没推辞,刚把信封揣进西装内袋,宝绽敞开帆布口袋:哥,你热吧,西装脱下来,我特地带了兜子。
他心很细,匡正有点被暖到,但架不住天生嘴损,他边脱西装边说:刚给的钱,这就要回去啊?
回家就还你!宝绽瞪他,接过西装叠好放进口袋,这回要是真能拿到赞助,以后经济宽裕了,我一定请你去吃好的!
他走心了,匡正后悔自己刚才没绷住。
我现在只能请得起这里,宝绽挤出一个笑,那么灿烂,却掩不住自卑,我尽我最大的能力谢你。
哥,他倒满啤酒,一口干了,谢谢你对我的照顾。
匡正怕这种真情实感,做他们这行的,真心早让钱烧没了。
认识你,我看到了另一个世界,宝绽端着空杯,感慨地说,世界那么大,有那么多没见过的东西,我想努力,变得更好。
说完,他又笑:可我没能耐,这辈子也不成了你那样的人。
我这样的人?匡正眯起眼睛,开好车、住大房子、挥金如土的人?原来宝绽想要的不过是
你能用英语打电话,宝绽回忆他们认识以来的点滴,从没瞧不起我,还借我钱,你帮助我,用一种默不作声的方式。
匡正愣住了。
你半夜三点在翡翠太阳等我,什么都不问就到派出所来接我,还有每天吃的那些东西,都是钱支撑的,但你从来不提钱。
我操!匡正的眼眶有点热,赶紧低下头,摆弄桌上的塑料碟子。
哥,我不会总让你照顾我的,等我好了,我也给你买恐龙蛋,请你吃腓力和那什么鹅肝。
匡正的心开始跳,不,不是跳,是热得要从胸膛里烧起来,他给宝绽的不及过去给那些小女朋友的十分之一,换来的,却是宝绽的念念不忘。
不说这个了他给自己倒酒,根本不管那是不是劣质假酒。
哥,宝绽握住他的手,我喝,你还得开车呢。
匡正大学毕业十年,总是被物化成一个符号,投行的,有钱,即使在亲戚眼里,他也是个没有面目的标签。但宝绽看到了他最真实的自我,在行业里凶猛如野兽,会算计对手,必要时也用骗术,但他骨子里是个普通人,也有同情、善意,会向人施以援手。
烧鸽子和烤串上来了,准确地说叫黄土泥烧鸽子,匡正一看,面前四个大黑疙瘩,他两个,宝绽两个,突兀地横在盘子里,完全不知道怎么下手。
哥,你不会不知道怎么吃吧?宝绽有点取笑的意思,精彩的眼睛投过来,像一道月光,似曾相识。
匡正有些愣,宝绽向他倾身,两手捏着那个黑疙瘩,从中间一掰,炭泥的气味混着鲜美的肉香最先飘散,烧得板硬的泥土下是淡粉色的嫩肉,有蒸腾的热气和淋漓的汁水。
世贸一绝。宝绽忍着烫,把鸽子给他扯碎,指尖红了,惹人的眼。
匡正觉得饿,不知道是鸽子、泥土,还是那些疼痛的指尖,有一种说不清的东西从体内苏醒,像是兽性,或者爱,在这个暑夏的夜晚,在这间不起眼的小店,伴着老板娘爽朗的笑声,猝不及防打进心间。
第29章
八月的最后一个星期, 梁叔介绍的文化基金会来到如意洲。
一共三个人, 两个三四十岁, 一个二十出头, 都穿着成套西装,戴眼镜。宝绽看他们的西装比匡正差远了, 派头却十足。
您好, 宝绽领着大伙在剧团门口迎接,我是如意洲的当家,这是我们团员。
您好, 他们依次伸手, 冷淡地寒暄, 就是这个楼?这么老了,怎么还没拆迁?
宝绽尴尬地笑笑:这附近有不少文物保护单位,拆不了。
他们互相对视, 然后打官腔:先面试吧,我们需要个小房间。
宝绽请他们进去,楼里前几天就打扫好了,但因为断电, 整个一楼黑洞洞的,什么也看不清。
怎么不开灯?他们问。
停电。宝绽带他们上二楼。
他们想不到这个剧团穷得连电费都交不起:真不巧。
时阔亭他们跟着上去, 邝爷在最后, 老爷子没经过这个,拉着应笑侬说:小侬啊,那个什么试, 你们先上。
放心,应笑侬搀着他,我和老时先进去,您老和宝处殿后。
到宝绽那屋,桌子已经摆好了,在烟波致爽中堂下,桌上放着三瓶矿泉水,基金会的人入座,闲聊了两句,他们一个是学艺术史的,一个学艺术品投资和管理,还有一个是金融专业,搞了半天没一个懂戏的。
大伙的心不禁沉了几分。
一个一个来,他们领头的说,其他人先回避。
时阔亭走上来:我第一个。
宝绽他们出去把门带上,时阔亭挺胸抬头,在老木椅上坐下。
怎么称呼?
时阔亭。
基金会手里有个表,之前宝绽提供的,在时阔亭那栏打上勾:你在剧团做什么?
我是琴师。
他们是真不懂,居然问:什么琴?
时阔亭有一种被侮辱了的感觉,拉了半辈子琴,却要被一帮棒槌(1)判断够不够专业:京胡,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
哦,他们懂了,乐队的。
我们行话叫场面,时阔亭解释,有一把胡琴,角儿就能吊嗓子。
他们点头:
那你和如意洲是什么关系,或者说,你为什么到这个剧团来?
时阔亭想了想,照实答:如意洲是我家的剧团。
那些人意外,推着眼镜问:那怎么当家的是宝绽?
他也是我家的,时阔亭骄傲地说,我师弟。
那你们这样他们笑了,没钱的时候还好,一旦资金进来,不怕剧团内部不稳定吗?
我的钱就是他的钱,我们一家子,没什么不稳定。
那些人不理解传统戏班子的生存模式,和学校里教的现代管理概念相去甚远:那你对剧团的未来有什么愿景?
愿景,说得跟电视剧台词儿似的,时阔亭觉得好笑:有戏演,有观众,活下去。
那三个人同时抬头,似乎被这九个字镇住了,有戏演,有观众,活下去,当代京剧演员最卑微的愿望,也是最狂妄的雄心。
他们提笔记录,然后让时阔亭叫下一个进来。
下一个是应笑侬,风华绝代的脸,拔群的气势,将将往椅子上一坐,自报家门:应笑侬,青衣,怕你们不懂,就是戏里的女主角。
那几个人是见人下菜碟,看他这范儿,改了尊称:您是男旦?
应笑侬微微颔首。
现在这个时代,他们交换一个眼神,您觉得男旦和女旦相比还有什么优势吗,或者说,男旦存在的价值是什么?
这是个下马威,应笑侬笑了:如果你们看过坤旦戏,也看过乾旦戏,自然会明白。
他怼回去了,这些人什么戏都没看过:怎么说?
第一,男人的小嗓儿天生比女人宽高亮,气息也足,听戏谁不想听漂亮的?第二,同样是水袖、剑舞,女人的力量能跟男人比吗?
说到这儿,他停了,引得那些人问:还有第三吗?
当然,应笑侬翘起二郎腿,眉目一动,有种阴阳莫测的冷艳,女人永远不知道自己真正美在哪儿,只有男人知道。
嚯!基金会的笑了,气氛顿时轻松下来:您为什么到这个剧团来?
应笑侬不假思索:因为宝绽在这儿。
他们诧异。
在我没路走的时候,宝绽拉了我一把,应笑侬是个旦角演员,说这话时却很爷们,现在他有难了,我肝脑涂地也得给他撑着。
传统戏曲演员之间有种用金钱难以衡量的情义,基金会的几个人心生敬佩,亲自送他出去,请下一位进来。
邝爷颤颤巍巍,深鞠一躬,在椅子上坐下。
老人家,怎么称呼,您在剧团里具体做什么?
邝有忠,七十多啦,鼓师。
那些人皱眉:鼓师能解释一下吗?
邝爷合计合计,整了个洋词儿:就是乐队指挥!
那些人笑:您和刚才那位琴师,哪个重要?
当然是我了,邝爷伸着脖子,过去鼓师坐的地方叫九龙口,现在角儿上台都得在那儿站一下,亮个相,你们说鼓师重不重要?
那些人一听,立刻在表格上邝爷那栏里打了个9.5分:那老人家,您为什么到这个剧团来?
我就长在如意洲,邝爷说,打小学戏唱老生,后来倒仓了,干了两年二路(2),还是不行,只能去掂鼓槌,这一掂就是四十多年。
那您对剧团的未来有什么愿期望吗?
哎呀,邝爷一双苍老的手摸了摸膝盖,说实话,没啥希望,现在戏不好唱,我看年轻人都追星听演唱会,可那些明星唱的也不好,跳两下舞就没气儿了,哪像我们唱戏的,翻个跟斗起来还得满宫满调不说了,没意思,我就希望我们宝绽开开心心的,别再为了如意洲发愁!
老人家的话不掺假,听得基金会的人有些黯然,他们去请宝绽,见他施施进来,蓬勃得像一棵树,有青葱的枝桠,枪杆儿似的正襟危坐。
宝绽,文武老生,如意洲第五代当家。
一句话,就让那些人肃然起敬,关于宝绽,他们在其他人那里听了太多,似乎没什么可问的了,短暂交流一下意见,只问了一个问题:宝先生,您对如意洲的未来有什么希望吗?
宝绽沉默良久,苦笑:惭愧,你们来之前,我只想着这栋楼的租金怎么办,水电费怎么办,大伙的生活费怎么办,至于未来没敢想。
基金会的人哑然。
如果非要说,宝绽抬眸,可能不是如意洲的未来,而是京戏的未来吧。
京戏好了,如意洲自然就好了。
可是宝先生,那些人不得不泼冷水,京剧艺术的未来有专业院团去弘扬,和市京剧团、国剧院这样国家扶持的专业机构相比,如意洲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这个问题宝绽反复想过,当即回答:一种可能性。
基金会的人不解。
据我所知,市京剧团已经没有文武老生了,他们的老生只能唱不能打,唱也只是那几出,他们和我们不一样,不是挨着板子登台的,他们的身子、脸面都比我们金贵,在他们那个玻璃罩子里拼出来的戏,和我们这种野路子不是一个味儿。
他嘴上说野路子,其实是暗示如意洲这样非院团的师承才真正保留了京剧的原汁原味:如果有一天我们这种私人团不在了,恐怕翻遍全城,再也找不到一个文武老生。
基金会的人认真记录:好的,我们明白了,宝先生,请准备一下你们的表演,他们翻开资料,技艺展示那一栏写着,坐宫。
《坐宫》是传统戏《四郎探母》的一折,说的是杨四郎大战不死后流落番邦,改名换姓做了辽国铁镜公主的驸马,十五年后,佘太君押送粮草来到边疆,杨四郎请求公主盗取令箭,乔装改扮出关见母的故事。
展示地点在二楼大排练厅,北墙正中挂着一块裂了缝的老木匾,写着龙筋凤骨的如意洲三个大字。
恋耽美
盛世繁华中一道寂寞的侧影。
匡正快步过去:嗨!
宝绽见到他,笑了,拍拍屁股从地上起来,亲热地叫了一声:哥。
匡正喜欢听他叫哥,特别真,没有一点套近乎的世故:哪家店?
宝绽指着前面:小店,你别嫌弃。
匡正跟他过去,真的是小店,在步行街尽头一个蹩脚的旮旯,客人倒不少,门口摆着好几张桌子,坐着左青龙右白虎的膀爷。
宝绽,匡正不想进去,衬衫已经湿透了,捂在西装里很难受,换一家吧,我请。
屋里有空调,宝绽有些难堪,我跟老板说好了,给我们留了座儿。
匡正瞥一眼周围的客人,那些人也看着他,双方格格不入。
他家的烧鸽子挺好吃的宝绽说不下去了,局促地低下头。
烧鸽子,匡正一听就饱了,加上是路边摊,他只能联想到禽流感,换了别人他扭头就走,亚洲小姐都不行,也就是宝绽,他硬着头皮进去。
屋里还可以,算是干净,老空调嗡嗡响,老板是个女的,有股快手主播的豪爽劲儿,宝绽点了菜,从帆布袋里掏出一个信封,郑重递过来。
什么?匡正打开一看,是一沓钱。
刚才去请假,正好赶上发工资,宝绽不太好意思,我抽了两百出来。
匡正没数,看样子有七八千:那两百是这顿饭钱?
他当面拆穿,宝绽的脸微红:先还你这些。
匡正了解他,没推辞,刚把信封揣进西装内袋,宝绽敞开帆布口袋:哥,你热吧,西装脱下来,我特地带了兜子。
他心很细,匡正有点被暖到,但架不住天生嘴损,他边脱西装边说:刚给的钱,这就要回去啊?
回家就还你!宝绽瞪他,接过西装叠好放进口袋,这回要是真能拿到赞助,以后经济宽裕了,我一定请你去吃好的!
他走心了,匡正后悔自己刚才没绷住。
我现在只能请得起这里,宝绽挤出一个笑,那么灿烂,却掩不住自卑,我尽我最大的能力谢你。
哥,他倒满啤酒,一口干了,谢谢你对我的照顾。
匡正怕这种真情实感,做他们这行的,真心早让钱烧没了。
认识你,我看到了另一个世界,宝绽端着空杯,感慨地说,世界那么大,有那么多没见过的东西,我想努力,变得更好。
说完,他又笑:可我没能耐,这辈子也不成了你那样的人。
我这样的人?匡正眯起眼睛,开好车、住大房子、挥金如土的人?原来宝绽想要的不过是
你能用英语打电话,宝绽回忆他们认识以来的点滴,从没瞧不起我,还借我钱,你帮助我,用一种默不作声的方式。
匡正愣住了。
你半夜三点在翡翠太阳等我,什么都不问就到派出所来接我,还有每天吃的那些东西,都是钱支撑的,但你从来不提钱。
我操!匡正的眼眶有点热,赶紧低下头,摆弄桌上的塑料碟子。
哥,我不会总让你照顾我的,等我好了,我也给你买恐龙蛋,请你吃腓力和那什么鹅肝。
匡正的心开始跳,不,不是跳,是热得要从胸膛里烧起来,他给宝绽的不及过去给那些小女朋友的十分之一,换来的,却是宝绽的念念不忘。
不说这个了他给自己倒酒,根本不管那是不是劣质假酒。
哥,宝绽握住他的手,我喝,你还得开车呢。
匡正大学毕业十年,总是被物化成一个符号,投行的,有钱,即使在亲戚眼里,他也是个没有面目的标签。但宝绽看到了他最真实的自我,在行业里凶猛如野兽,会算计对手,必要时也用骗术,但他骨子里是个普通人,也有同情、善意,会向人施以援手。
烧鸽子和烤串上来了,准确地说叫黄土泥烧鸽子,匡正一看,面前四个大黑疙瘩,他两个,宝绽两个,突兀地横在盘子里,完全不知道怎么下手。
哥,你不会不知道怎么吃吧?宝绽有点取笑的意思,精彩的眼睛投过来,像一道月光,似曾相识。
匡正有些愣,宝绽向他倾身,两手捏着那个黑疙瘩,从中间一掰,炭泥的气味混着鲜美的肉香最先飘散,烧得板硬的泥土下是淡粉色的嫩肉,有蒸腾的热气和淋漓的汁水。
世贸一绝。宝绽忍着烫,把鸽子给他扯碎,指尖红了,惹人的眼。
匡正觉得饿,不知道是鸽子、泥土,还是那些疼痛的指尖,有一种说不清的东西从体内苏醒,像是兽性,或者爱,在这个暑夏的夜晚,在这间不起眼的小店,伴着老板娘爽朗的笑声,猝不及防打进心间。
第29章
八月的最后一个星期, 梁叔介绍的文化基金会来到如意洲。
一共三个人, 两个三四十岁, 一个二十出头, 都穿着成套西装,戴眼镜。宝绽看他们的西装比匡正差远了, 派头却十足。
您好, 宝绽领着大伙在剧团门口迎接,我是如意洲的当家,这是我们团员。
您好, 他们依次伸手, 冷淡地寒暄, 就是这个楼?这么老了,怎么还没拆迁?
宝绽尴尬地笑笑:这附近有不少文物保护单位,拆不了。
他们互相对视, 然后打官腔:先面试吧,我们需要个小房间。
宝绽请他们进去,楼里前几天就打扫好了,但因为断电, 整个一楼黑洞洞的,什么也看不清。
怎么不开灯?他们问。
停电。宝绽带他们上二楼。
他们想不到这个剧团穷得连电费都交不起:真不巧。
时阔亭他们跟着上去, 邝爷在最后, 老爷子没经过这个,拉着应笑侬说:小侬啊,那个什么试, 你们先上。
放心,应笑侬搀着他,我和老时先进去,您老和宝处殿后。
到宝绽那屋,桌子已经摆好了,在烟波致爽中堂下,桌上放着三瓶矿泉水,基金会的人入座,闲聊了两句,他们一个是学艺术史的,一个学艺术品投资和管理,还有一个是金融专业,搞了半天没一个懂戏的。
大伙的心不禁沉了几分。
一个一个来,他们领头的说,其他人先回避。
时阔亭走上来:我第一个。
宝绽他们出去把门带上,时阔亭挺胸抬头,在老木椅上坐下。
怎么称呼?
时阔亭。
基金会手里有个表,之前宝绽提供的,在时阔亭那栏打上勾:你在剧团做什么?
我是琴师。
他们是真不懂,居然问:什么琴?
时阔亭有一种被侮辱了的感觉,拉了半辈子琴,却要被一帮棒槌(1)判断够不够专业:京胡,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
哦,他们懂了,乐队的。
我们行话叫场面,时阔亭解释,有一把胡琴,角儿就能吊嗓子。
他们点头:
那你和如意洲是什么关系,或者说,你为什么到这个剧团来?
时阔亭想了想,照实答:如意洲是我家的剧团。
那些人意外,推着眼镜问:那怎么当家的是宝绽?
他也是我家的,时阔亭骄傲地说,我师弟。
那你们这样他们笑了,没钱的时候还好,一旦资金进来,不怕剧团内部不稳定吗?
我的钱就是他的钱,我们一家子,没什么不稳定。
那些人不理解传统戏班子的生存模式,和学校里教的现代管理概念相去甚远:那你对剧团的未来有什么愿景?
愿景,说得跟电视剧台词儿似的,时阔亭觉得好笑:有戏演,有观众,活下去。
那三个人同时抬头,似乎被这九个字镇住了,有戏演,有观众,活下去,当代京剧演员最卑微的愿望,也是最狂妄的雄心。
他们提笔记录,然后让时阔亭叫下一个进来。
下一个是应笑侬,风华绝代的脸,拔群的气势,将将往椅子上一坐,自报家门:应笑侬,青衣,怕你们不懂,就是戏里的女主角。
那几个人是见人下菜碟,看他这范儿,改了尊称:您是男旦?
应笑侬微微颔首。
现在这个时代,他们交换一个眼神,您觉得男旦和女旦相比还有什么优势吗,或者说,男旦存在的价值是什么?
这是个下马威,应笑侬笑了:如果你们看过坤旦戏,也看过乾旦戏,自然会明白。
他怼回去了,这些人什么戏都没看过:怎么说?
第一,男人的小嗓儿天生比女人宽高亮,气息也足,听戏谁不想听漂亮的?第二,同样是水袖、剑舞,女人的力量能跟男人比吗?
说到这儿,他停了,引得那些人问:还有第三吗?
当然,应笑侬翘起二郎腿,眉目一动,有种阴阳莫测的冷艳,女人永远不知道自己真正美在哪儿,只有男人知道。
嚯!基金会的笑了,气氛顿时轻松下来:您为什么到这个剧团来?
应笑侬不假思索:因为宝绽在这儿。
他们诧异。
在我没路走的时候,宝绽拉了我一把,应笑侬是个旦角演员,说这话时却很爷们,现在他有难了,我肝脑涂地也得给他撑着。
传统戏曲演员之间有种用金钱难以衡量的情义,基金会的几个人心生敬佩,亲自送他出去,请下一位进来。
邝爷颤颤巍巍,深鞠一躬,在椅子上坐下。
老人家,怎么称呼,您在剧团里具体做什么?
邝有忠,七十多啦,鼓师。
那些人皱眉:鼓师能解释一下吗?
邝爷合计合计,整了个洋词儿:就是乐队指挥!
那些人笑:您和刚才那位琴师,哪个重要?
当然是我了,邝爷伸着脖子,过去鼓师坐的地方叫九龙口,现在角儿上台都得在那儿站一下,亮个相,你们说鼓师重不重要?
那些人一听,立刻在表格上邝爷那栏里打了个9.5分:那老人家,您为什么到这个剧团来?
我就长在如意洲,邝爷说,打小学戏唱老生,后来倒仓了,干了两年二路(2),还是不行,只能去掂鼓槌,这一掂就是四十多年。
那您对剧团的未来有什么愿期望吗?
哎呀,邝爷一双苍老的手摸了摸膝盖,说实话,没啥希望,现在戏不好唱,我看年轻人都追星听演唱会,可那些明星唱的也不好,跳两下舞就没气儿了,哪像我们唱戏的,翻个跟斗起来还得满宫满调不说了,没意思,我就希望我们宝绽开开心心的,别再为了如意洲发愁!
老人家的话不掺假,听得基金会的人有些黯然,他们去请宝绽,见他施施进来,蓬勃得像一棵树,有青葱的枝桠,枪杆儿似的正襟危坐。
宝绽,文武老生,如意洲第五代当家。
一句话,就让那些人肃然起敬,关于宝绽,他们在其他人那里听了太多,似乎没什么可问的了,短暂交流一下意见,只问了一个问题:宝先生,您对如意洲的未来有什么希望吗?
宝绽沉默良久,苦笑:惭愧,你们来之前,我只想着这栋楼的租金怎么办,水电费怎么办,大伙的生活费怎么办,至于未来没敢想。
基金会的人哑然。
如果非要说,宝绽抬眸,可能不是如意洲的未来,而是京戏的未来吧。
京戏好了,如意洲自然就好了。
可是宝先生,那些人不得不泼冷水,京剧艺术的未来有专业院团去弘扬,和市京剧团、国剧院这样国家扶持的专业机构相比,如意洲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这个问题宝绽反复想过,当即回答:一种可能性。
基金会的人不解。
据我所知,市京剧团已经没有文武老生了,他们的老生只能唱不能打,唱也只是那几出,他们和我们不一样,不是挨着板子登台的,他们的身子、脸面都比我们金贵,在他们那个玻璃罩子里拼出来的戏,和我们这种野路子不是一个味儿。
他嘴上说野路子,其实是暗示如意洲这样非院团的师承才真正保留了京剧的原汁原味:如果有一天我们这种私人团不在了,恐怕翻遍全城,再也找不到一个文武老生。
基金会的人认真记录:好的,我们明白了,宝先生,请准备一下你们的表演,他们翻开资料,技艺展示那一栏写着,坐宫。
《坐宫》是传统戏《四郎探母》的一折,说的是杨四郎大战不死后流落番邦,改名换姓做了辽国铁镜公主的驸马,十五年后,佘太君押送粮草来到边疆,杨四郎请求公主盗取令箭,乔装改扮出关见母的故事。
展示地点在二楼大排练厅,北墙正中挂着一块裂了缝的老木匾,写着龙筋凤骨的如意洲三个大字。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