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何命运捉弄了他们。万历初年选秀,恭妃被其父送入宫中,最后中选,被分配入慈宁宫做宫女。而正在准备乡试的方铭,却不幸遭遇到了其父外迁江南的调令,举家搬迁杭州,至此他与王恭妃相隔天涯。他咬着牙,憋着一股劲,要爬回京中。但参加杭州这里的乡试,却落第不举,后其父病故。他父亲的军职是不能继承的,家中没了经济来源,穷困潦倒,他不得已只能在西湖边卖字画谋生,却在湖边被同窗奚落嘲弄,受尽屈辱。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但方铭等不及,他想要用最快的速度爬回京中。他最终放弃了科举,甚至放弃了所有的清高坚持和德行底线,靠着幼年一直随父习练的武艺,考取了武举。后通过游说和贿赂,补了锦衣卫南镇抚司的缺。而他贿赂用的钱,是从那些曾经在西湖边奚落过他的富家子弟家中偷盗而来的。
    他是个贼人,卑鄙无耻,但只有这样他才能爬回去。可当他真的爬回去了,却不曾想他朝思暮想的女人已被皇帝临幸,再也没有了出宫的机会,彻底成了宫中的妃嫔。而她那般的委曲求全,却仍旧得不到皇帝的欢心,在宫中抑郁度日。
    方铭的心死了,自此以后他只有一个念想钱与权,对昔年情人的感情被消磨殆尽,他只想凌驾在王恭妃和她的家人之上,嘲讽他们当年的选择。他背叛王恭妃,欺骗利用她,若是回到十年前,他根本无法想象自己竟会做出这样的事来。但如今的他,却做得面不改色,心中也没有起一丝波澜。
    他望了一眼身旁的汪道明,心想自己这辈子算是与这个人绑在了一起。这是个很有本事的人,他的图谋乃是成为第二个陆炳。如今他周旋在张诚、张鲸和潞王、唐福安三方之间,他究竟在玩什么把戏,自己都有些摸不清。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不停地搅混水,一定是想从中谋利。
    方铭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汪道明想要的,就是张居正留下的遗产。但他是个聪明人,知道自己不能明着拿到手,否则会成为众矢之的,便促使多方角逐争夺。今夜他会见潞王、唐福安和张鲸,不知又要谋划些什么。
    只听汪道明笑道:潞王殿下,二爷爷、唐中官,我这里有一个非常好的情报,不知你们是否感兴趣。若是能利用这个情报做点事,将来在朝中不仅平步青云,还能拿到圣上心中的丹书铁券,自此高枕无忧。
    什么情报?潞王和张鲸均未回答,唐福安则出声问道。
    关于失踪的张居正第五子张允修的情报。汪道明露出了狡黠的笑容。
    第132章 侵朝危(四)
    六月十二日,夜,杭州城中一家小客栈的某间客房内,孟子修与罗道长正围烛夜谈。牖窗半开,有夏夜温暖的晚风吹拂入屋内,摇动了烛火,二人投射在身后墙面上的影子摇曳浮动。孟子修抬手遮挡住烛火,并顺手将灯罩罩了上去。
    我本打算帮阿晴一把,先入城打听一下倭寇的消息。没想到郭大友来的这般快,阴差阳错,差一点暴露身份,这一次很危险。孟子修说。
    这郭大友现在有郡主帮忙,郡主又是个商人,在杭州城中消息来路极广,可不比你那位朋友杜豫桓差。
    孟子修与罗道长先众人一步入杭州城,第一件事就是去寻了昔年南下杭州时,在玉岑诗社认识的好友杜豫桓打听倭寇的消息。杜豫桓有功名在身,是举人,家中是做瓷器的商行,杜氏瓷器行恰巧也是这回倭寇买办采买到的七家商行中的其中一家,杜家的窑厂卖了不少硝石给了倭寇买办,后来因为这事儿,杜父一直提心吊胆,因而这件事杜豫桓印象深刻。他还在城中四处打听那买办的下落,却只知道他曾在白云客栈住宿过。没想到孟子修千里迢迢来打听倭寇的消息,听闻是朝廷正鼓励发动民众查找、举报沿海存在的倭寇,过往之事概不追究,放下心来的杜豫桓便知无不言地告诉了孟子修。
    郭大友恐怕还是发现我们了。罗道长忧心道。
    不怕,他不会知道我们是谁的。但咱们的出现,会促使他加速他的动作,他应当会抓紧时间赶往嘉兴平湖去查倭寇。这反倒给我们查出黎老三的行踪创造了机会。孟子修思忖道。
    我到现在摸不清黎老三要做什么,长荣,你可有头绪?
    我有一个猜测,这个猜测玉吟、穗儿和阿晴她们应该心里也有谱。黎老三应当是在利用孟旷和郭大友等人钓鱼,此前他花功夫抓穗儿,收效甚微,还会得到穗儿和孟旷的激烈反弹,情况难以控制。他当是改变了策略,放长线钓大鱼。他不知道从什么渠道得知了孟旷等人南下的目的,知道他们要到余杭来。他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到孟旷等人抵达余杭后,可能会接触到什么人,也许就能利用这一点,达到他的目的。我初步判断,他还是想要穗儿掌握的那个万兽百卉图之秘,但他心中应当清楚,万兽百卉图并非是什么藏宝图,而更可能涉及到朝政势力分布,更像是一本判官手中的生死簿。拿到了手,就等于抓住了整个大明各种重要势力的命脉。
    难道说黎老三认为孟旷等人南下余杭,会遇见张允修不成?罗道长蹙眉道。
    孟子修一时没答话,蹙着眉似乎在思索些什么。片刻后他突然道:你觉得潞王和唐福安为何遭到了袭击也不逃回封地去,反倒要冒险南下杭州?
    来寻张鲸?罗道长半是疑问半是猜测道。
    道长,你再顺着往下想,张鲸当初就想抓穗儿,一样是想得到张居正留下的遗产,如今潞王、唐福安在南京阻拦抓捕白玉吟不成,反倒突然南下杭州来寻张鲸。这意味着什么?
    罗道长脑中轰然,不由得站起身来:他们果真发现了穗儿就在孟旷、郭大友身边,他们现在不仅要抓白玉吟了,更要抓穗儿!
    孟子修点头,并补充道:不仅如此,潞王、唐福安与张鲸之间必然有牵线人,本来他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派人马,而且彼此还有矛盾。如今是这个牵线人将这两派在杭州撮合在一起,他们是要达成合作了。穗儿就在郭大友和孟旷手里这件事,可能并不是潞王和唐福安自己发现的,而是这个牵线人告知的。这个牵线人我推测,很有可能是一直若隐若现,但与诸多事情都有关系的那位南镇抚司镇抚使汪道明。
    汪道明,原来是这个人说起来,当初郭大友、阿晴和穗儿她们在京中时,阿晴好像还当着南镇抚司一个锦衣卫的面救过穗儿,这件事恐怕就暴露了阿晴和穗儿不寻常的关系,此后南镇抚司只需严加监视侦查,不难发现穗儿其实一直都被郭大友和孟旷藏在身边。
    孟子修摇头道:是啊,唉,一步差步步差,眼下情况有些被动,咱们的当务之急,一是寻找黎老三的行踪,二是寻找潞王等人的踪迹。前者很困难,但后者恐怕会简单很多,似潞王这种养尊处优的王爷,其吃穿用度是节省不下来的,必然会留下很明显的痕迹。咱们不如从后者着手,尽快找到潞王等人的踪迹,然后通知给阿晴她们。我想阿晴之后应该会想办法潜入侦查潞王等人的谋划,届时是将计就计还是离间亦或直接开杀戒,咱们都能获得主动,事情就会好办很多。
    说的是。罗道长点头赞同。
    同一时间,信阳郡主滨湖宅邸,车把式老李小心翼翼拉开了宅院门,有些惊讶地看见匆匆赶回的郭大友与邱白。
    出甚么事了?他问。
    郭大友不答,直接道:一会儿再说,先去见郡主,还有孟十三,也一起叫来。
    一边说着,他和邱白一边快步往宅内行去。片刻后,郡主和闻讯赶来的孟旷在宅中书房内与郭大友、邱白落座而谈。古仲文亦陪坐在侧,他午后带吕景石与韩佳儿入城安排商行工作,顺便帮他们把住处都安排好了,吕韩夫妻俩就留在了城中未与他一起回来,他回来后就一直在郡主处,陪着郡主对弈谈事,贴身侍女赵苏之在旁服侍。此外还有穗儿和白玉吟也到场了,穗儿是与孟旷一起来的,白玉吟则是她们在半路上遇见的。而此时此刻,孟暧正在为班如华做针灸治疗。
    也不知是不是巧合,宅中所有人就这样迅速到齐,集中在了书房之中。
    查到了,那个倭人的买办去了嘉兴平湖,我们在城中还遇到了打听此事的人,不知道是什么来路。我感觉来者不善,咱们最好动作快,要抢先找到那个倭人买办,控制住他,不能让他落到别人手里了。郭大友一点废话也无,直接切入主题,三两句话就交代了下午的事。
    郡主随即问:打算什么时候走?
    最迟天亮就要走,今晚先做准备。要备快马,争取明日直接赶到嘉兴。郭大友回答。
    古仲文笑道:郭千户,你是北方人,不了解江南这里的情况。在浙江这地界,骑快马不如坐快船,我一会儿去安排,明日一早就出发,走水路,小半日后就能到嘉兴。
    郭大友点头,随即对孟旷道:十三,这回你得一起来,这是正经出任务,不知道会不会直接遭遇倭寇,咱们要做好完全的准备。
    孟旷当即点头,却没想到身边的穗儿突然道:
    我能不能也一起去?
    众人顿时齐刷刷望向她,穗儿解释道:我自幼长在嘉善,家住嘉善南面,距离平湖很近,经常往来于平湖和嘉善之间,我对那一带很熟悉,也许我能帮上忙。
    孟旷抓住她的手,摇头,她不想穗儿跟着她去冒险。但穗儿却很坚持,安抚了一下孟旷的手背,她道:你们需要向导,古先生,敢问你在平湖那里是否有人脉可以做向导?
    古仲文突然被问到,一时愣住,半晌摇了摇头道:若说嘉兴府我是有人脉的,但具体到平湖县当地,确实没有。
    既然如此,你们要在当地找向导,不如直接让我来做向导。平湖县并不大,有外来人过来探听消息,必然会很快传开,你们在当地找向导很容易打草惊蛇。
    孟旷眉头蹙得紧紧的,郭大友思索了片刻,道:可以,穗儿姑娘你也一起来吧。十三,保护穗儿姑娘就是你的任务了。
    孟旷顿时无语,但上司发话了,她也不好再反驳。
    而此时白玉吟突然问道:你们可有人懂倭语?
    众人顿时面面相觑,郭大友道:我倒是懂个一两句,但再多就不行了。
    古先生可有头绪?郡主问道。
    这郡主,您也知道,咱们不和倭人做生意,我自然也不认识懂倭语的人。
    白玉吟道:那我也跟着去吧,我懂倭语,至少一般对话没问题。
    白姑娘你竟然懂倭语?!郡主万分吃惊,其余人也是一般反应。
    我没有提过,我在添香馆时,照顾我的侍女就是倭人的女儿。这个倭人是嘉靖时期在东南沿海被抓到京中服刑的,不是倭寇,是个逃难而来的海民。后来在京中定居,娶妻生女,这个女子是罪犯后人,身份低微,只能在妓院中做低等的侍女。我的倭语是与她学的,打发时间罢了。白玉吟解释道。
    孟旷不禁看向郭大友,那意思很明显,这一趟行动,若是要带上穗儿和白玉吟,他们行动的能力就受到限制了,郭大友和孟旷必须抽出手来保护穗儿和白玉吟,她们都是身处在危险中的目标人物,本该藏在郡主宅中不外出的。
    但郭大友无视了孟旷的目光,思索片刻却仍然给出了肯定的答复:好,既然如此,白姑娘也随我们去吧。
    孟旷心里犯起嘀咕,穗儿和白玉吟跟不跟来其实影响不大,出这个任务,他们不一定非要向导和翻译。孟旷心里清楚,穗儿是不想离开自己,担心自己受伤乃至丢了性命,而且她可能也是想回家乡看看。白玉吟则可能是为了找机会离开郡主宅邸,以求寻到机会与二哥见面。但郭大友却还是带上了她们,莫非他的考虑是不希望穗儿和白玉吟脱离开他的监视范围?
    也罢,这样也好,她暗道。孟旷今天午后就有些心神不宁的,总感觉有事要发生,若是能将穗儿和白玉吟带在身旁,也能安心一些。
    邱白提议道:那我也随着一起去罢,有两位姑娘随行,多我一个人手没坏处。
    郭大友拱手感激道:多谢邱兄援手。
    事不宜迟,商定细节后,众人这便散去,各做准备。孟旷、穗儿与白玉吟房间都靠在一起,故顺道一起回房。先到了白玉吟门口,孟旷见四下无人,这才开口轻声道:
    白姐姐,我会想办法让你和二哥见一面的。
    白玉吟笑道:我并不是为了与你二哥见面才有此提议,你不必为难,一切要以大局为重。我只是单纯觉得,留在郡主宅邸可能不安全,不如跟着你们走。
    孟旷道:没想到白姐姐你也有此担忧,我这会儿心中也有种不安的感觉。
    一旁的穗儿也道:我也有这种感觉,所以故意提议要随你们一起出任务。此番我们离开郡主宅邸,最好也让宅中人趁机入城中避一避,虽然追兵追的就是我和白姐姐,但难保他们不会控制住宅中人作要挟。
    谁会这么快得知我们的行踪?难道说是黎老三?可黎老三按理说不该如此做事,他的目的是要放长线钓大鱼。到底是什么人?孟旷感觉背后渗出了冷汗。
    三人均未言语,沉默了半晌。孟旷道:小心驶得万年船,我晓得了,一会儿我去寻郡主商议一下。
    她话音刚落,突然宅邸前门又传来了拍门的声音,三人顿时悚然一惊,精神紧绷。只听有人在门外喊道:
    开门,是我,吕景石!有官兵来了,快离开!
    第133章 锦衣卫(一)
    吕景石怎会突然回到了城外郡主宅邸?孟旷一头雾水,但却绷紧了全身的肌肉。她反应极快地对穗儿和白玉吟道:
    你们立刻回去收拾行李,顺便把我的行李也带上,刀拿出来。我去找暧儿。
    穗儿和白玉吟当即点头,孟旷则返身穿过客院中庭,往班如华所在的屋子行去。没走两步,斜刺里两道人影跑出,往前院赶去,正是邱白和郭大友。郭大友见到了孟旷,立刻道:
    十三,你去通知女眷们,让她们立刻至后门集中,随古仲文从后院水道上船,入湖躲避。记住,除了班如华、郡主和郡主手底下的人,咱们带出来的三个女人都要跟古仲文上船。送走她们你就回来,这回咱们去会会那帮人。
    恋耽美

章节目录


锦衣泪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书自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书自清并收藏锦衣泪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