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律处置。元乔道。
元乔对豫王的袒护,朝堂上几乎无人不知,苏闻担忧又像之前那般轻拿轻放,到时白忙碌一场。
陛下既然下旨,臣立即去办。苏闻道,他临走之际将陈砚带走,事情都是他所查,证据都在他的手里,两人回政事堂商议。
手中的证据尚显不足,苏闻不敢打草惊蛇,欲伺机而动,到时不容豫王反驳。
至于除夕夜的行动,元莞是不会参加,今岁答应魏国长公主去府上赴宴,到时永安侯夫妇也会去。
除夕前一日,元莞就搬出宫,住进莘国公主府,正门处的匾早就换了,堂而皇之地挂着元府二字。
在一片皇亲贵族的府邸中,二字太过显眼,府门前的兵士与元乔在时只多不少,刀剑煌煌,也无人敢来滋事。
世人都不知皇帝的心思,好端端地将废帝留下,还赐府邸,恩宠不断。
元乔入宫后,府内就没有动过,就连库房都是用钥匙锁着,待元莞搬入后,钥匙就交给落霞。
落霞打开门后,见到不亚于皇帝私库的库房后,惊得说不出来话,拉着元莞来查看。
元莞不以为意,戳她脑门:莫要忘了,我的私库可是在她手里。
落霞未曾反应过来,直言道:她这是与您换了?
随她去了,钥匙你拿着就成。元莞懒得多想,元乔的心思多变,她自认是斗不过,搬出宫外来住,也是自在。
除夕清晨之际,宫人将她遗留在福宁殿内的物什带来,顺势将白纱灯送给她。
丢不掉的灯,元莞看着厌烦,让落霞收起来,眼不见为净。
黄昏后,魏国长公主府遣马车来请她赴宴,落霞一路跟着,宫内却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那名内侍被抓了起来,以及方入宫的豫王还未曾见到皇帝,就被苏闻抓住,直接丢入牢里,皇帝的面都没有见到。
与此同时,名单上的人都在入宫后被拿下,就连魏律在内都被这场变故吓得不知所措,没有豫王叫嚣,宫宴上安静如无人。
鲜血后的筵席,哪里有人吃得下,朝臣惶恐不安,人人不宁,恨不得早些散席出宫。
群臣噤若寒蝉,元乔也未曾多加挽留,匆匆散席。
而魏国公主府却是一片温馨,席上人多,多是晚辈,元莞靠着魏国长公主坐下,对面则是被请来的陆连枝。
众人觉得单饮无趣,提议玩酒令,元莞不知这种游戏,既来之则安之,也未曾拒绝,反是对面的陆连枝显得兴致勃勃,亲自让人去做了酒令筹和骰子。
席上周暨未曾与元莞说一句话,碍着苏英在,元莞也未曾搭话。
待人取来,才发现酒令筹器不过状似抽签之物的,魏国长公主为尊,担任录事,即位仲裁。
她摇动骰子,抽出抽筹者,签上所写都是陆连枝而为,不过是如何饮酒、饮多少,诗词风月,她最擅长。
第一个被抽中的就是周暨,她苦着脸看着上面的要求,当着众人的面不好赋诗,便喝了婢女手中的酒。
转过一圈后,元莞才渐渐明白,这样的行酒令就是换着花样劝酒罢了。
或许是她的运气好,竟一次没有没抽到,反是陆连枝,自己害了自己,饮了数杯。她觉得有趣,今日女客所饮不过是果酒,虽说醉不了人,可饮多了也不好受。
近子时之际,有人终于发现元莞从头至尾,没有被抽中,嚷着质问魏国长公主这个仲裁。
魏国长公主笑吟吟道:我只是摇了几次,其他都是你们抽中者摇骰子。
众人不服气,灯下的元莞眸色盈盈,笑意温润,让人想不起她是废帝,一个个举杯过来,同她一道饮酒。
陡然成了众矢之的,周暨有些心急,欲上前替她解围,苏英拦住她:你要做什么?
语气不善,周暨低声道:她会醉的。
你的身份本就尴尬,贸然前去,旁人如何想你,如何想她?苏英好生提醒她,那厢的元莞笑着饮酒,眉眼如画,肤色粉妍。
周暨想了想,确实如此,只好坐下不谈,苏英也一道坐下,两人似是都不大高兴。
须臾后,周暨先出声解释:我同她没有关系了。
你想有关系,也是不成。元莞确实很美,不过她这样的身份很尴尬,陛下愧疚才这般宠着,但看祖母的做法,就可知她或许还是先帝的子嗣。苏英道。她知晓祖母的心思,这些年来对这位废帝念念不忘,想着将人带回公主府,就当对得起先帝了。
今上高兴,元莞才可活着。若是不高兴,一杯毒.酒赐死,也无人敢说什么。
周暨不言了,也不知元莞的打算。元莞喜欢陛下的心思,或许也就淡了,再过些时日嫁人,就没有眼前这么多复杂的事。
酒令行至子时,陆连枝早就醉了,被婢女扶着回客房休息,路过元莞之际,她伸手拦住她:我们一道去休息?
周暨眼皮子一跳,忙将元莞拉往一侧,拒绝道:县主自己去休息就成。
陡然出现一人,陆连枝不悦,看向苏英。
苏英叹息,将周暨拉回府:时辰不早了,我们先回侯府。
周暨拗不过她,被她直接拉走了。瞧着周暨受气小媳妇的模样,元莞不觉发笑,眼前光影一闪,眼帘里映入陆连枝的醉态。
她后退半步,陆连枝反走近半步,眸色染着醺意,拉着她的袖口,非要同她一块去休息。
我要回府的,不在这里休息。元莞抽了抽自己的袖口,发觉抽不出来,陆连枝虽醉,可力气不小,她无奈地看向魏国长公主:大姑母,她醉了。
魏国长公主在婢女的搀扶下要回院子,闻言后看向两人,道:你回府也是一人,不如将她送回去客房,今夜你歇在我处。
元莞不同意,她没有在外留宿的习惯,掰开陆连枝的手,这才脱身。
手劲太大,陆连枝疼得不行,哀怨地看着她:温柔些。
元莞:
第62章 鲫鱼汤
元莞不知何谓温柔, 当着魏国长公主的面不好多言,想了想,陆连枝借游记给她, 两人也算有些情分, 不好太过绝情, 便道:我送你回客房, 再回府。
陆连枝这才满意, 先走一步,时不时地还回头看一眼, 出了筵席的庭院, 落霞提着灯火,远远走来一人,她蓦地踩了一脚石子,整个人踉跄一下,幸好元莞扶住她。
陛下来了。落霞提醒,她认识元乔的身影,远远走来的模样很像。
黑灯瞎火,脚下都在摸着走, 今夜无月无星, 显得十分黯淡。
元乔走近后, 看到一行人往后院走, 又兼光色不明,也未曾看到陆连枝,见到元莞后就道:回府, 我有话同你说。
回府?不回。走了几步的陆连枝又折了回来, 见到突如其来的人,语气冷了几分, 要说话之际,婢女将她拉至一旁。
元乔淡淡扫她一眼,忽而伸手拉着元莞往正门处走去,不忘低声开口:豫王已下狱。
元莞恍惚其神,被她这么一说,脚动得比脑子更快,顺势就跟着元乔走了。后面的陆连枝见她走了,抬脚就要追,又被婢女捞了回来,扶着回客房休息。
上了马车的元莞才醒过神来,不善地看着元乔:大半夜你出宫做什么?
元乔被问及心事,有些尴尬,纵车内视线不明,还是不觉侧身:同你说豫王之事。
你遣人来就成,何必半夜而来。
好在车厢里看不清,元乔面红耳赤,元莞也未曾看见,她只是不明白元乔怎地这么悠闲。玩闹了半夜,她有些疲惫,靠着车厢休憩。
两府离得不远,小半个时辰就到了,陈砚候在府门口,见到两人下车,忙迎了过去。
入府后,元莞要回院子,元乔在府内也是有自己的庭院,并未跟着她,两人各自去休息。
元莞到底喝了数杯果酒,没有常日里清醒,躺榻上就睡着了,一觉至巳时。
悠悠醒来之际,元乔恰好也在,落霞守着她,见她睁眼就道:我给你守着,她没有进来。
元莞先是一怔,而后想起曾说过,睡觉的时候不能让元乔进来,她会心一笑,揉揉眼睛,起来更衣洗漱。
元乔手畔放着连夜得来的证词,那名内侍至今没有开口,反是其他人都已经开口,尤其是那名花娘,被恐吓之后,甚事都招了。
元莞先看到的就是花娘的供词,上面事无巨细地将花娘的底细都写得清楚,证词很全,与她所想,也是符合。
看过之后,供词递还给元乔:既然人证物证都在,你预备如何处理豫王?
按律处置。元乔道。
按律?元莞细细回想大宋律法,她自幼熟读律法,几乎倒背如流,脑海里略一回想就道:若按律,豫王最轻也是革除王爵,成为庶人。
她细细打量元乔的反应,毕竟豫王是她的兄长,这么多年来费尽心思保全这一脉,如今被迫着处置他,心里可想而知,也是很难受的。
元乔的改变,她亦看在眼中,为帝与摄政不同,尤其是那日的谈话,以地方军代替临安城内的城防军,这点非一日可成。能够放豫王,也是明智之举。
她想了想,试探道:大可弃卒保车。
元乔笑了笑,不自信道:你与德惠太后的想法很相似。当年她放弃老豫王一人,保下整座豫王府。
德惠太后的手段和政治能力是常人难以比拟的,就凭着亲自毒死自己最宠爱的儿子这件事上,就令人震惊。或许正是因为愧疚,才令元乔护住这一脉。
奈何豫王自己不成器,三番两次觊觎皇位,哪怕今日依旧不改本性,逼着元乔过继他的子嗣。
对于旧事,元莞都是从太后口中得知,再次听元乔说起,不禁好奇:德惠太后是为了整座豫王府的性命,而并非是因为你?
元乔落寞摇首,这么多年首次与旁人提起不堪的事:保我是因为杜贤妃有言在先,她并非是血崩,而是产后自尽,将所有的肮脏事都掩盖住了。
她是个好母亲。元莞叹道,母亲二字实在太过遥远,纵贤妃做了不堪的事,最后想的还是如何保全自己的孩子,她恍惚明白一件事,德惠太后并非是真心保下元乔的。
乃至于后来令元乔帮助豫王,于一女子而言,实属不易,若真的疼爱她,哪里会说出这样嘱咐。
她想通后,也觉得元乔有些可怜,与她倒有些相似之处,想到这些也不好戳及伤处,复又问起豫王之事,那你如何想处置这件事?豫王世子早过弱冠之龄,能担当一方,另外豫王不可留。
豫王知晓元乔的身世,恐今后遭到他的要挟,不如趁机结束此事,免得夜长梦多。
元乔笑意微敛,凝视案上的供词,豫王所为,确实可恨,可罪不致死,
她优柔寡断,元莞道:德惠太后令你保的是豫王一脉的荣耀,而非豫王一人的性命,比起杀子,她比你更果断些。
说完,她也不再劝了,如何做是元乔自己的事,虽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该说的都已经说了。
案上证词看过之后,陈砚送至苏闻处,此事是他一力为之,证词自然需给他,如何定罪、如何处置,都有政事堂来商议定夺。
眼下是休沐日,无法开朝,还需等上几日。
午时后,陆家送来帖子,邀请元莞后日初三去府上做客,陆家设宴,邀请了些临安城内的贵妇,苏英与魏国长公主亦在列。
陆连枝是县主,家中又有财,几次出入宫城,正是炙手可热的人物,她设宴,自然有许多人愿意去。
帖子经过落霞的手,递到元乔手中,看着上面略带风骨的字,不觉夸道:陆连枝的字是颜体。
嗯。元莞探头看了一眼,想起昨夜的事,又道:她挺爱饮酒的。每回见面都会醉,昨夜醉得更加离谱,拉着她,让她温柔些。
醉态毕现,更似要吃糖的孩子,着实难缠。
她漫不经心,元乔凝视她,略有些不安:你与她相处很好?
尚可,她很会说话,还会夸人,让人很愉快。元莞也不骗人,陆连枝说话很好听,她想听什么,就说什么,这点与元乔就差了很多。
元乔说话不好听,政事是口若悬河,私下里说起什么事,就是支支吾吾的,听得人干着急。
两人有一句、说一句,豫王的事解决了,元莞心情好,拿起自己丢了不知多久的刺绣在绣,这次不绣牡丹花蕊,反而绣起鸳鸯。
鸳鸯比起花蕊更难绣,哪怕落霞打了底子,她也绣不好,零零散散绣了几个月,也还是老样子。一侧看完帖子的元乔见她扎针劲道太重,似要将绣面戳破了,扶额道:你轻些。
陛下该回宫去了,莫要扰我。元莞不耐烦,收了手中的针线,瞧着外间阴沉沉的天色,推测不是落雨就是下雪,催促道:你快些回宫,免得染了风寒。
元乔不理会,反指着她手中的绣面:你绣鸭子做什么?
元莞顿时被她转移注意力了,看着绣面上的鸭子,语气不善道:春江水暖鸭先知,自然绣几只鸭子,你莫要管我。说完,就将自己的绣面藏了起来,斜眼看着她。
元乔也不在意,也看向外间的天气,淡淡道:似要下雨,约莫着未到宫城就会下雨了。
所以就不走了?元莞几乎想戳穿她正经淡然温婉的假面孔,道:不走回你自己的庭院。
你后日去陆府赴宴?元乔又拿起帖子看了看。
避重就轻,元莞夺回自己的帖子,难不成你也去?
我不去,过几日可以御街走走。元乔也不恼,睨她一眼愤恨的神色,抬手拍了拍她的脑门,叮嘱道:莫要喝酒。
元莞不应,精致的五官满是抵触,她又拍了两下:我让落霞盯着你。
落霞虽说也不喜元乔,可触及元莞的身体,还是会听话的。
好似为了故意说给元莞听,元乔走到门口就唤来落霞,当着她的面吩咐:盯着她,不许饮酒,无论什么菊花酒、梅花酒。
落霞呆了呆,她耐心道:身体不好,饮酒容易伤身。
奴明白。落霞这才凝重起来,屋内的人元莞冷漠地盯着元乔,起身道:元乔,这是我的府邸。
恋耽美
元乔对豫王的袒护,朝堂上几乎无人不知,苏闻担忧又像之前那般轻拿轻放,到时白忙碌一场。
陛下既然下旨,臣立即去办。苏闻道,他临走之际将陈砚带走,事情都是他所查,证据都在他的手里,两人回政事堂商议。
手中的证据尚显不足,苏闻不敢打草惊蛇,欲伺机而动,到时不容豫王反驳。
至于除夕夜的行动,元莞是不会参加,今岁答应魏国长公主去府上赴宴,到时永安侯夫妇也会去。
除夕前一日,元莞就搬出宫,住进莘国公主府,正门处的匾早就换了,堂而皇之地挂着元府二字。
在一片皇亲贵族的府邸中,二字太过显眼,府门前的兵士与元乔在时只多不少,刀剑煌煌,也无人敢来滋事。
世人都不知皇帝的心思,好端端地将废帝留下,还赐府邸,恩宠不断。
元乔入宫后,府内就没有动过,就连库房都是用钥匙锁着,待元莞搬入后,钥匙就交给落霞。
落霞打开门后,见到不亚于皇帝私库的库房后,惊得说不出来话,拉着元莞来查看。
元莞不以为意,戳她脑门:莫要忘了,我的私库可是在她手里。
落霞未曾反应过来,直言道:她这是与您换了?
随她去了,钥匙你拿着就成。元莞懒得多想,元乔的心思多变,她自认是斗不过,搬出宫外来住,也是自在。
除夕清晨之际,宫人将她遗留在福宁殿内的物什带来,顺势将白纱灯送给她。
丢不掉的灯,元莞看着厌烦,让落霞收起来,眼不见为净。
黄昏后,魏国长公主府遣马车来请她赴宴,落霞一路跟着,宫内却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那名内侍被抓了起来,以及方入宫的豫王还未曾见到皇帝,就被苏闻抓住,直接丢入牢里,皇帝的面都没有见到。
与此同时,名单上的人都在入宫后被拿下,就连魏律在内都被这场变故吓得不知所措,没有豫王叫嚣,宫宴上安静如无人。
鲜血后的筵席,哪里有人吃得下,朝臣惶恐不安,人人不宁,恨不得早些散席出宫。
群臣噤若寒蝉,元乔也未曾多加挽留,匆匆散席。
而魏国公主府却是一片温馨,席上人多,多是晚辈,元莞靠着魏国长公主坐下,对面则是被请来的陆连枝。
众人觉得单饮无趣,提议玩酒令,元莞不知这种游戏,既来之则安之,也未曾拒绝,反是对面的陆连枝显得兴致勃勃,亲自让人去做了酒令筹和骰子。
席上周暨未曾与元莞说一句话,碍着苏英在,元莞也未曾搭话。
待人取来,才发现酒令筹器不过状似抽签之物的,魏国长公主为尊,担任录事,即位仲裁。
她摇动骰子,抽出抽筹者,签上所写都是陆连枝而为,不过是如何饮酒、饮多少,诗词风月,她最擅长。
第一个被抽中的就是周暨,她苦着脸看着上面的要求,当着众人的面不好赋诗,便喝了婢女手中的酒。
转过一圈后,元莞才渐渐明白,这样的行酒令就是换着花样劝酒罢了。
或许是她的运气好,竟一次没有没抽到,反是陆连枝,自己害了自己,饮了数杯。她觉得有趣,今日女客所饮不过是果酒,虽说醉不了人,可饮多了也不好受。
近子时之际,有人终于发现元莞从头至尾,没有被抽中,嚷着质问魏国长公主这个仲裁。
魏国长公主笑吟吟道:我只是摇了几次,其他都是你们抽中者摇骰子。
众人不服气,灯下的元莞眸色盈盈,笑意温润,让人想不起她是废帝,一个个举杯过来,同她一道饮酒。
陡然成了众矢之的,周暨有些心急,欲上前替她解围,苏英拦住她:你要做什么?
语气不善,周暨低声道:她会醉的。
你的身份本就尴尬,贸然前去,旁人如何想你,如何想她?苏英好生提醒她,那厢的元莞笑着饮酒,眉眼如画,肤色粉妍。
周暨想了想,确实如此,只好坐下不谈,苏英也一道坐下,两人似是都不大高兴。
须臾后,周暨先出声解释:我同她没有关系了。
你想有关系,也是不成。元莞确实很美,不过她这样的身份很尴尬,陛下愧疚才这般宠着,但看祖母的做法,就可知她或许还是先帝的子嗣。苏英道。她知晓祖母的心思,这些年来对这位废帝念念不忘,想着将人带回公主府,就当对得起先帝了。
今上高兴,元莞才可活着。若是不高兴,一杯毒.酒赐死,也无人敢说什么。
周暨不言了,也不知元莞的打算。元莞喜欢陛下的心思,或许也就淡了,再过些时日嫁人,就没有眼前这么多复杂的事。
酒令行至子时,陆连枝早就醉了,被婢女扶着回客房休息,路过元莞之际,她伸手拦住她:我们一道去休息?
周暨眼皮子一跳,忙将元莞拉往一侧,拒绝道:县主自己去休息就成。
陡然出现一人,陆连枝不悦,看向苏英。
苏英叹息,将周暨拉回府:时辰不早了,我们先回侯府。
周暨拗不过她,被她直接拉走了。瞧着周暨受气小媳妇的模样,元莞不觉发笑,眼前光影一闪,眼帘里映入陆连枝的醉态。
她后退半步,陆连枝反走近半步,眸色染着醺意,拉着她的袖口,非要同她一块去休息。
我要回府的,不在这里休息。元莞抽了抽自己的袖口,发觉抽不出来,陆连枝虽醉,可力气不小,她无奈地看向魏国长公主:大姑母,她醉了。
魏国长公主在婢女的搀扶下要回院子,闻言后看向两人,道:你回府也是一人,不如将她送回去客房,今夜你歇在我处。
元莞不同意,她没有在外留宿的习惯,掰开陆连枝的手,这才脱身。
手劲太大,陆连枝疼得不行,哀怨地看着她:温柔些。
元莞:
第62章 鲫鱼汤
元莞不知何谓温柔, 当着魏国长公主的面不好多言,想了想,陆连枝借游记给她, 两人也算有些情分, 不好太过绝情, 便道:我送你回客房, 再回府。
陆连枝这才满意, 先走一步,时不时地还回头看一眼, 出了筵席的庭院, 落霞提着灯火,远远走来一人,她蓦地踩了一脚石子,整个人踉跄一下,幸好元莞扶住她。
陛下来了。落霞提醒,她认识元乔的身影,远远走来的模样很像。
黑灯瞎火,脚下都在摸着走, 今夜无月无星, 显得十分黯淡。
元乔走近后, 看到一行人往后院走, 又兼光色不明,也未曾看到陆连枝,见到元莞后就道:回府, 我有话同你说。
回府?不回。走了几步的陆连枝又折了回来, 见到突如其来的人,语气冷了几分, 要说话之际,婢女将她拉至一旁。
元乔淡淡扫她一眼,忽而伸手拉着元莞往正门处走去,不忘低声开口:豫王已下狱。
元莞恍惚其神,被她这么一说,脚动得比脑子更快,顺势就跟着元乔走了。后面的陆连枝见她走了,抬脚就要追,又被婢女捞了回来,扶着回客房休息。
上了马车的元莞才醒过神来,不善地看着元乔:大半夜你出宫做什么?
元乔被问及心事,有些尴尬,纵车内视线不明,还是不觉侧身:同你说豫王之事。
你遣人来就成,何必半夜而来。
好在车厢里看不清,元乔面红耳赤,元莞也未曾看见,她只是不明白元乔怎地这么悠闲。玩闹了半夜,她有些疲惫,靠着车厢休憩。
两府离得不远,小半个时辰就到了,陈砚候在府门口,见到两人下车,忙迎了过去。
入府后,元莞要回院子,元乔在府内也是有自己的庭院,并未跟着她,两人各自去休息。
元莞到底喝了数杯果酒,没有常日里清醒,躺榻上就睡着了,一觉至巳时。
悠悠醒来之际,元乔恰好也在,落霞守着她,见她睁眼就道:我给你守着,她没有进来。
元莞先是一怔,而后想起曾说过,睡觉的时候不能让元乔进来,她会心一笑,揉揉眼睛,起来更衣洗漱。
元乔手畔放着连夜得来的证词,那名内侍至今没有开口,反是其他人都已经开口,尤其是那名花娘,被恐吓之后,甚事都招了。
元莞先看到的就是花娘的供词,上面事无巨细地将花娘的底细都写得清楚,证词很全,与她所想,也是符合。
看过之后,供词递还给元乔:既然人证物证都在,你预备如何处理豫王?
按律处置。元乔道。
按律?元莞细细回想大宋律法,她自幼熟读律法,几乎倒背如流,脑海里略一回想就道:若按律,豫王最轻也是革除王爵,成为庶人。
她细细打量元乔的反应,毕竟豫王是她的兄长,这么多年来费尽心思保全这一脉,如今被迫着处置他,心里可想而知,也是很难受的。
元乔的改变,她亦看在眼中,为帝与摄政不同,尤其是那日的谈话,以地方军代替临安城内的城防军,这点非一日可成。能够放豫王,也是明智之举。
她想了想,试探道:大可弃卒保车。
元乔笑了笑,不自信道:你与德惠太后的想法很相似。当年她放弃老豫王一人,保下整座豫王府。
德惠太后的手段和政治能力是常人难以比拟的,就凭着亲自毒死自己最宠爱的儿子这件事上,就令人震惊。或许正是因为愧疚,才令元乔护住这一脉。
奈何豫王自己不成器,三番两次觊觎皇位,哪怕今日依旧不改本性,逼着元乔过继他的子嗣。
对于旧事,元莞都是从太后口中得知,再次听元乔说起,不禁好奇:德惠太后是为了整座豫王府的性命,而并非是因为你?
元乔落寞摇首,这么多年首次与旁人提起不堪的事:保我是因为杜贤妃有言在先,她并非是血崩,而是产后自尽,将所有的肮脏事都掩盖住了。
她是个好母亲。元莞叹道,母亲二字实在太过遥远,纵贤妃做了不堪的事,最后想的还是如何保全自己的孩子,她恍惚明白一件事,德惠太后并非是真心保下元乔的。
乃至于后来令元乔帮助豫王,于一女子而言,实属不易,若真的疼爱她,哪里会说出这样嘱咐。
她想通后,也觉得元乔有些可怜,与她倒有些相似之处,想到这些也不好戳及伤处,复又问起豫王之事,那你如何想处置这件事?豫王世子早过弱冠之龄,能担当一方,另外豫王不可留。
豫王知晓元乔的身世,恐今后遭到他的要挟,不如趁机结束此事,免得夜长梦多。
元乔笑意微敛,凝视案上的供词,豫王所为,确实可恨,可罪不致死,
她优柔寡断,元莞道:德惠太后令你保的是豫王一脉的荣耀,而非豫王一人的性命,比起杀子,她比你更果断些。
说完,她也不再劝了,如何做是元乔自己的事,虽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该说的都已经说了。
案上证词看过之后,陈砚送至苏闻处,此事是他一力为之,证词自然需给他,如何定罪、如何处置,都有政事堂来商议定夺。
眼下是休沐日,无法开朝,还需等上几日。
午时后,陆家送来帖子,邀请元莞后日初三去府上做客,陆家设宴,邀请了些临安城内的贵妇,苏英与魏国长公主亦在列。
陆连枝是县主,家中又有财,几次出入宫城,正是炙手可热的人物,她设宴,自然有许多人愿意去。
帖子经过落霞的手,递到元乔手中,看着上面略带风骨的字,不觉夸道:陆连枝的字是颜体。
嗯。元莞探头看了一眼,想起昨夜的事,又道:她挺爱饮酒的。每回见面都会醉,昨夜醉得更加离谱,拉着她,让她温柔些。
醉态毕现,更似要吃糖的孩子,着实难缠。
她漫不经心,元乔凝视她,略有些不安:你与她相处很好?
尚可,她很会说话,还会夸人,让人很愉快。元莞也不骗人,陆连枝说话很好听,她想听什么,就说什么,这点与元乔就差了很多。
元乔说话不好听,政事是口若悬河,私下里说起什么事,就是支支吾吾的,听得人干着急。
两人有一句、说一句,豫王的事解决了,元莞心情好,拿起自己丢了不知多久的刺绣在绣,这次不绣牡丹花蕊,反而绣起鸳鸯。
鸳鸯比起花蕊更难绣,哪怕落霞打了底子,她也绣不好,零零散散绣了几个月,也还是老样子。一侧看完帖子的元乔见她扎针劲道太重,似要将绣面戳破了,扶额道:你轻些。
陛下该回宫去了,莫要扰我。元莞不耐烦,收了手中的针线,瞧着外间阴沉沉的天色,推测不是落雨就是下雪,催促道:你快些回宫,免得染了风寒。
元乔不理会,反指着她手中的绣面:你绣鸭子做什么?
元莞顿时被她转移注意力了,看着绣面上的鸭子,语气不善道:春江水暖鸭先知,自然绣几只鸭子,你莫要管我。说完,就将自己的绣面藏了起来,斜眼看着她。
元乔也不在意,也看向外间的天气,淡淡道:似要下雨,约莫着未到宫城就会下雨了。
所以就不走了?元莞几乎想戳穿她正经淡然温婉的假面孔,道:不走回你自己的庭院。
你后日去陆府赴宴?元乔又拿起帖子看了看。
避重就轻,元莞夺回自己的帖子,难不成你也去?
我不去,过几日可以御街走走。元乔也不恼,睨她一眼愤恨的神色,抬手拍了拍她的脑门,叮嘱道:莫要喝酒。
元莞不应,精致的五官满是抵触,她又拍了两下:我让落霞盯着你。
落霞虽说也不喜元乔,可触及元莞的身体,还是会听话的。
好似为了故意说给元莞听,元乔走到门口就唤来落霞,当着她的面吩咐:盯着她,不许饮酒,无论什么菊花酒、梅花酒。
落霞呆了呆,她耐心道:身体不好,饮酒容易伤身。
奴明白。落霞这才凝重起来,屋内的人元莞冷漠地盯着元乔,起身道:元乔,这是我的府邸。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