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前放了几排椅子,前三排坐着林家族老长辈。二木和木木坐在第四排,正在为翻跟斗的老生喝彩,旁边坐着抱着三木的大哥,再旁边大哥夫和赵娘子一人抱着四木,一人抱着小石头不知道在交流什么。
    二木太矮,坐着看不见,站起来又要被父亲训斥,看见林方旭过来,连忙起身讨好道:小叔,您坐这儿,我把椅子让给你,你抱我好不好,抱高一点。
    说完还用袖子帮林方旭擦擦椅面,林方旭忍不住一乐,勉为其难地坐下,将他抱到腿上。
    林方旭坐下过后,戏台外围陆陆续续围满了邻近一些小村庄跑来看热闹的人。
    戏班来自金华府,本来是受豪绅邀请到五仪县城唱年会,成桂叔和班主认识,嫡支三房一起凑钱,才请到他们来林家村唱半天。
    唱到天色渐暗,月亮升起时,才慢慢散了场。
    却说艾晓雅这边,昨晚子时,被迎新年的鞭炮声吵醒,好不容易睡着,一大早又被祭祀的锣鼓鞭炮声吵得睡下去,只得跟着一早起来。
    哎,万恶的封建社会!
    女人和哥儿都不能进祠堂。艾晓雅其实无所谓,现代人信唯物主义,对这种大张旗鼓祭祀先人的仪式没什么认同感。
    好不容易挨到祭祀结束,艾晓雅一早就跟着大哥夫他们兴致勃勃地去听戏了,可惜实在听不懂台上的人在唱什么,咿咿呀呀,无聊得很。没听几分钟,跟大哥夫他们打了招呼,就兴致缺缺地回去了。
    艾晓雅到家时,林方旭和林方明都在自己书房。
    艾晓雅从原身的记忆里看得出来,艾杏花不是很待见林方旭,原因居然是当家大哥在两个弟弟中更加偏爱幼弟,自己丈夫却经常被训斥。
    艾晓雅不屑于大哥的偏爱,和林方旭这个放到现代,估计就刚念初中的半大少年也没什么共同语言,直接朝林方明的书房走去。
    林方明的书房门没关严,透过门缝可以看见他好像在看什么书,艾晓雅打算和这位名义上的相公聊聊,但怕他又敷衍躲着自己,便直接推门进去。
    林方明躲着看闲书,看得正入神,被开门声吓了一跳,手上的书被人抽走,一看竟然是自己娘子,便恼火道:你进门怎么不出个声!把书还我,不许告诉其他人
    艾晓雅心里嗤笑,也不怕他,一边翻书,一边笑道:我还当你不怕大哥呢,你县试准备好了,还有时间看这个。
    林方明皱眉道:你一个妇道人家,管那么多干嘛。
    薄薄一本书,就看个开都结尾,艾晓雅很快就翻完,是个才子邂逅佳人的故事,无聊的很。
    艾晓雅随手将书仍在桌上,说道:这书上的故事,我一个妇道人家都觉得无聊得很,相公居然还偷着看。
    艾晓雅却不知道,这本书其实是林方明自己写的,本来打算卖给说书先生,可是说书人嫌故事老套没要。
    林方明被艾晓雅戳到伤疤,也不知是气的还是羞的,面色通红道:真是大言不惭,都不知道你是不是真的看懂了。
    艾晓雅也没生气,说道:不就是才子佳人那么回事,要不我给你讲个比这有趣故事怎么样。
    林方明翻个白眼,靠在椅背上,拿个扇子假模假样扇两下,漫不经心地说道:嗤,行啊,爷就听听你不无聊的故事。
    艾晓雅先前还在想得找个机会和林方明混熟,看!机会不是来了。
    她打算给林方明讲个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反正原主记忆里,这个时空好像也没有。
    艾晓雅自顾自坐到书房卧榻边上,缓缓说道:越州有一女子祝英台,喜欢吟读诗书,一心想出外求学,但是当时的女子不能在外抛头露面,于是就和丫头银心乔装成男子,前往杭州读书
    林方明刚开始不以为然,慢慢竟然听得入迷,刚讲到马文才上门提亲,艾晓雅却不讲了。
    林方明着急道:接下来呢,祝英台总不可能真的嫁了马文才吧?!
    艾晓雅笑眯眯道:你想知道后面啊,我还没去县城好好逛过,你陪我去县里住两天,到时候再给你讲后面的。
    林方明其实也不想呆在林家村,可还是迟疑道:去县城住?可是,初三还要去岳家拜年啊,二姐明天也要回娘家,走不成吧。
    艾晓雅却说道:洗三的时候,母亲就说四木底子弱,要好好养,让正月不用去了,至于二姐,哥夫他们都在,你还怕没人招待么。
    林方明本来就想开溜,很容易就被说服了,让艾晓雅去收拾东西,自己去套车。
    等两人坐到车上时,他才想起要给家里说一声,便大声叫着林方旭,没等他出来就大声说道:旭哥儿,我带你嫂子去县城看花灯,可能要住两天,你跟大哥他们说一声啊。说完便赶着车出了大门。
    林方旭听到他喊名字,就搁了笔出来,见二哥说完就急急驾车走远,忙大声问道:那你们什么时候回来?
    林方明不知道是真没听见,还是装没听见,总之没有回答。
    林方旭斜倚在书房门框上,面色淡淡,上一世二哥和二嫂关系可没这么好。
    自己重生回来到现在,并没有刻意去改变谁,只在四木的事上多了一句嘴,没想到却能让别人走上和上一世截然相反的路。
    林方旭非但不惶恐,反而很兴奋,他要是个现代人可能就会知道,蝴蝶效应嘛,若是自己在大门口挥挥手,半个月后就会引起倭国的一场龙卷风,谁不兴奋呢?!
    第十四章
    艾晓雅和林方明到县城时离天黑还早,两人随便收拾了一下房间间,便出了门。
    初一,栖霞湖边的坊市大多数铺子都关了门,只有零星几家开着,两人随便买了些吃食,就回了梧桐巷。
    晚上艾晓雅洗漱完回房时,林方明穿着白色中衣,翘着脚躺在卧室床上。见艾晓雅进来,一下子坐起来说道:快点,快过来,咋们接着讲,梁山伯知道马文才已经下了聘礼吗?
    艾晓雅穿越过来,两人还是第一次共处一室,本来还有点紧张,结果看到林方明急着听故事的猴急样,心里没好气的翻了个白眼。
    艾晓雅也不吊他胃口,坐到床上,靠着床头,接着讲道:等到梁山伯欢欢喜喜赶到祝家时,才知道马文才已经抢先一步提亲、并且下了聘礼,梁山伯只得心碎地离开,祝英台沿路相送、难舍难分坟墓马上又合起来,不久,便从坟墓里飞出一对形影相随的蝴蝶。
    艾晓雅睡前故事讲完,便自顾自睡着了,却不知道林方明久久不能入眠。
    艾晓雅早上起床时,林方明已经不再卧室。在书房里找到他时,人正坐在书案后握笔急书,走近一看,原来他正在写梁祝的故事,刚写了个开头。
    艾晓雅心中一亮,她刚穿越过来时,不是没想过学穿越前辈,把《红楼梦》、《梁祝》等,这里没有的文学作品抄过来卖钱的。
    可是后来才发现,自己只记得大概的故事情节,估计只能用白话文写出个故事大纲,更没有本事用这个世界的书面语写个鸿篇巨著。但是现在不同了,她可以让林方明写啊。
    艾晓雅想到这里,眼珠转了转,走上前惊讶道:咿~~!你写的是梁祝的故事吗,可是写下来做什么呀?
    林方明闻言,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也只是觉得这个故事哀婉凄美,忍不住写了几笔,没想过要做什么。
    艾晓雅看他一脸懵懂,心里有了打算,便叹口气道:哎~~!我幼时在家,看过哥哥偷买的话本,觉得里面故事无聊,就喜欢自己瞎编着玩儿。可惜才学有限,不能将其写成话本,要是能让大家都看看我编的故事该多好啊。
    林方明看她一脸遗憾,眉目间透着淡淡地轻愁,想到故事中求而不得的祝英台,脑袋一热便说道:这有什么,我帮你编写成话本不就好了,到时候将话本卖给书斋,就算书斋不要,我们也可以自己出钱印嘛。
    艾晓雅内心鄙视,还自己出钱印,你有钱吗,脸上却惊喜道:真的吗,那就先把梁祝的故事写成话本,送到书斋试试。要是成的话,我这还要好多故事呢,到时候就要麻烦相公了。
    两人商量好后,一起去巷子口粥铺吃了早饭,林方明回书房继续写话本,艾晓雅去坊市买些生活用品。
    接下来的日子,艾晓雅除了做做饭,就是看看林方明写好的稿子,不时给林方明提点建议,傍晚两人又一起去看花灯、听戏、或者逛逛栖霞湖。
    艾晓雅将林方明糊弄到县城的目标有三个:一、再熟悉熟悉五仪县城,为开店做准备。二、和林方明处好关系,为分家做准备。三、结识曲双双,多个朋友。
    县城也已经熟悉的差不多,和林方明一起写书,一起出游,还在床上滚了两回,现在颇有点蜜里调油的感觉。
    三个目标完成了两个,至于去鸿鹄楼结识曲双双,大过年的也不能上赶着去,不矜持也掉价,等等再说吧。
    林家村的林方勤并不知道二弟还在写话本。当然,即使知道了,他现在一腔期望都付在小弟身上,也懒得管他。
    说起来也是因为年龄太小,大伯父等族中长辈知道林方旭今年要下场,也只当小孩儿要去练练胆,没多在意。
    林方勤本来是正月二十就要去茶铺,结果十八那天,林方启过来找旭哥儿看文章时带话说,大伯父有事找他。
    林方勤到大伯家时,大伯父将他领去了书房,其他人似乎并不知道是什么事,都满脸好奇。
    大伯父让他坐下,然后说道:勤哥儿,我叫你过来也没什么事,就是问问旭哥儿下场要准备的东西准备好没,银钱上够不够。
    林方勤心里一动,回答道:都已经准备好了,不知大伯还有什么吩咐?
    林成文闻言,笑着说道:你这孩子就是心思通透,我还真有事要嘱咐你。
    林成文转身拿过几页手稿,递给林方勤,接着说道:昨日启哥儿将旭哥的写的几篇程文拿过来参考,我看看了,没想到旭哥居然已经有这般功底了。
    林方勤大概看了一遍,也觉得写得不错,但到底没考过,并不是很清楚,便问道:大伯父觉得旭哥儿这次下场能走到什么程度?
    林成文抚须笑道:这就是我要嘱咐你的,我看以旭哥的水品就是参加明年乡试也是有几分把握的!
    林成文面带红光,满脸欣慰道:我们林家说不定又要出一个进士了,所以你不要光顾着铺子的事,多看着点,到时候去杭州的盘缠也要早做准备,银钱若是周转不开就告诉我,我给你凑。
    林方勤回家到家时,还有些恍惚,看到林方启和小弟还在书房里讨论着什么,回过神来大步走向卧室,他得问问夫郎家中还有多少银钱,还得给小弟再准备一些笔墨,考篮、考帘也得再准备一份。
    林方旭这时候并不知道大哥和伯父对他充满期望,却又怕给他压力的纠结心里。
    林母娘家已经没人,林方旭还没成亲,正月间也不用走姥姥拜岳父,除了去县衙报名外,林方旭便一直呆在家里解许先生押的题。
    林方启受他影响,正月间也没有出门,每天一早就过来,跟着他一起做题,还经常缠着林方旭给自己讲讲怎么破题。
    这一日,林方启给大堂哥传完话后,进了书房就一直神不思蜀,憋了半天终于忍不住道:旭哥儿,你觉得成亲好么?
    林方旭一脸懵逼,心想:娶一个跟你不一条心的媳妇儿,再生一个跟你反着来的儿子,成亲真没什么好的。
    嘴上却只能说:启哥,你是不是忘了我才十三岁,离成亲还有好几年呢。
    林方启恍然大悟道:是啊,你毛还没长齐呢,这种事问你也是白问。
    林方旭噎了一口气,转过身继续看书。
    我毛没长齐关你屁事!
    林方启见他不理自己,又厚着脸皮凑过去,傻笑着道:旭哥儿,我母亲去年不是写信给舅母,让帮忙给我寻摸亲事么,昨天我偷听到母亲跟父亲说好像有合适的了,据说是个聪明持家的小哥儿,嘿嘿
    林方旭看他一脸傻样,便怼道:嗤,我看你还是赶紧看书吧,要是考不上秀才,那聪明持家的小哥儿没准儿就成别人夫郎了。
    林方旭纯粹是看不惯他八字还没一撇呢,就在那里瞎乐呵,只是没想到,后来却差点成了真。
    时间过得很快,二月初书院就要开课,林方旭和大哥回了县城,艾晓雅和二哥一直呆在县城没回来,大哥夫只好带着三木留在林家村照顾一家老小。
    林方旭兄弟回到书院,将自己在家写的文章交给先生批阅,许昭挨个单独教导了一番,细细嘱咐了考试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第十五章
    转眼就到了县试的日子,即便是最忙碌的人家,若是家里有考生,其它事都要先放一放的,因为科举正途才是头等大事。
    林家往年考生少,只是各家亲戚送贺礼,今年考试前一日,林方勤亲自去书院将林方旭三兄弟接回了梧桐巷。
    原来是,二月初的时候,大爷爷问大伯父:几个孙子县试准备的怎么样。
    大伯便说道:这次旭哥儿多半能中秀才,启哥儿若是发挥得好的话也有几分把握,明哥儿就不好说了。
    林炳光听,有两个孙子都有可能过,一高兴就自掏腰包,在梧桐巷的宅子里摆了八桌席面,说是长房这次参加县试的就有三人,怎么着也得摆宴席庆贺一下,为考生践行。
    酒席上大爷爷多喝了两杯,满面自豪的追忆道:我林家从汉末就迁来,虽然有家谱可查的只到前朝,可也算是耕读世家,前朝进士就有过三位,更是有人高中一甲榜眼。林方旭心想:可惜榜眼过后就连考场的大门都进不去了
    大爷爷讲完后,亲戚朋友纷纷举杯,预祝林方旭三人取得好成绩,二木端着自己的甜汤小碗,跑到林方旭跟前大声说道:小叔叔,二木敬你一杯,预祝你榜上有名。席上诸人被逗得哈哈大笑。
    第二天一早,天还只有蒙蒙亮,林方旭三人就被亲人们簇拥着赶往考场,不只是林家,整个武义县城,满大街都是或长或短的送考队伍。
    一行人来到县学前街,送行的亲人被街口口守备森严的兵丁难下。林方旭手持考牌,提着考篮越过警戒线时,还能听到大哥在叮嘱他不要紧张。
    林方旭心口泛起一阵暖意,心想:我正要踏出改写命运的第一步,一点也不紧张。
    若说紧张,林方明才是真的很紧张,他考试前两天才偷着将梁祝写完,老师布置的文章就写了一篇,虽然老师没说什么,可是现在心里没底得很。
    恋耽美

章节目录


封建士大夫重生之娶夫娶贤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螺髻山下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螺髻山下客并收藏封建士大夫重生之娶夫娶贤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