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人]焚香祭酒——积羽成扇(68)
江遵怕李儒看出什么,不愿李儒盯着他,遂出言挑衅道李先生怎么沉默了,不是你口口声声指责我说谎吗怎么,我要求找人来对质,你反而不敢了
李儒没理他,一双狼目一错不错地对着他的脸,直看得江遵心头发渗。
意识到自己非但被李儒牵着走,如今还慑于他的气势,江遵又恼又恨。似是为了证明自己未曾胆怯,他上前一步,厉声道若找来崔颂对质,证明我不曾说慌,你当如何
李儒敷衍地反问你想如何
江遵冷笑李先生与我,非同道中人。遵不可能与意图陷害我的人共同谋事,你与我,只能有一人留下为太师效命。
如果不是时机不对,李儒还真想拍拍江遵的肩膀,跟他说算了我直接认输把效忠董卓的机会让给你吧。可惜,就算李儒这么做了,董卓也不会放过他。
他知道董卓太多太多秘密,若不能为董卓用,必定会被董卓杀死。
所以,李儒若想另投明主,首先要做的事便是
弄死董卓。
董卓尚且不知道自己的作会给自己带来怎样的死,更不知道他不得不器重同时又有心压制的第一幕僚此刻正在心里琢磨着该怎么弄死他。
董卓只看着眼前的事。眼见江遵胸有成竹,如果能证明江遵所言为真,李儒的话只是错误的猜测与无礼的构陷,那么,便能借题发挥,拿住李儒的错处,顺势打压他的声望。
因此,董卓即刻道
我觉得这是个好主意,文优你觉得呢清河崔颂为人端方磊落,想来是不会随意说谎的。
你也知道人家是不会随意说谎,而不是不会说谎
李儒一见董卓这模样就腻味得很,董卓心里在打什么小九九他一看便知。
他李儒为董卓鞠躬尽瘁,劳苦功高,以前董卓虽然对他有些防备与猜忌,但至少明面上十分尊重,现在竟连装都懒得认真去装,还为了个不知所谓的黄毛小子算计他
如何不叫人齿冷
李儒的怒火节节攀升,他对董卓的最后一点情面被磨了个精光。
或许下毒事件是董卓疏远他的导火索,可董仲颖此人,本就是只可共患难,不可同富贵的草莽
李儒最终怒极反笑那便依太师所言。
第93章 当面对质(上)
当董卓的卫兵找到崔颂的时候, 已是子时, 折合成现代计时约莫是十二点。
刚从暖烘烘的被窝里被挖出来的崔颂格外地不爽,将董卓从头发根问候到了脚趾头。
同榻的郭嘉一样睡眼惺忪,困乏地呼了个哈欠,套上长袍我与你同去。
董卓的卫兵生硬地道对不住, 太师只请了崔士子一人。
郭嘉有礼地反问你们太师大半夜地请崔士子过去, 可有说过不许他带上护卫
卫兵闻言一愣倒是不曾。
郭嘉轻笑那不就是了,我是崔颂的贴身护卫,同去有何不可
如果崔颂现在正在喝水,估计会一口喷出。
那卫兵有些无语你是贴身护卫,怎么会和崔士子共睡一榻
郭嘉道不时刻贴身相伴,怎么称得上是贴身护卫敢问军长,可有哪条律法规定贴身护卫不可以与主君共睡一榻
见卫兵答不上来, 又道, 何况这间农舍地方狭小,我们在此借宿,只得委屈江士子与我一间了。
卫兵哑口无言。他们明知对方是在睁着眼睛说瞎话,却半句都反驳不得。更可怕的是,待仔细咀嚼对方刚刚说的话后, 他们竟然觉得挺有道理。如果不是这人懒得掩饰行止气质,他们差点就信了。
罢了,把他一起带上。卫兵什长不想在这细枝末节上纠缠, 痛快地做了决定。
他们戌时三刻收到命令, 去驿舍找崔颂的时候扑了个空, 花了好长时间才在这里找到人。卫兵什长不敢再做耽搁,在他看来郭嘉的要求只是小事,应了也就应了,能请走崔颂、回去复命才是正理。
等到崔颂出门的时候,他特意往貂蝉与戏志才的落榻处看了一眼。
因为这里只是戏志才临时养病的地方,院子不大,房屋也有限。为了照顾姑娘家,他与郭嘉让貂蝉在唯一的空房歇下,自己二人则是找了附近的农户寄宿。
许是崔颂二人与貂蝉、戏志才的院落离得较远,貂蝉二人又睡得很熟,他们并没有听到这边的动静,仍然户门紧闭,窗屉一片漆黑,不见灯亮。
崔颂松了口气,悄悄加快脚步,将卫兵们往反方向带离。
等崔颂抵达董卓府邸的时候,厅堂内的几人早已昏昏欲睡。
董卓正打着小盹,肥嘟嘟的胖手稳稳地撑着下巴,即将熟睡之际,他的头往下重重一点,立即醒了过来谁敢造次
这一吼把厅里的其他人都吓醒了。
董卓怒目圆睁,威武地往下扫了一圈,假装什么都没发生什么时辰了
站在一旁,因为困倦而神游的侍卫早被董卓的那一声惊雷喝醒,此刻听到董卓的询问,忙看向墙角的滴漏,回答道回太师,现在是子时三刻。
董卓木愣了一会儿,突然愤怒地拍打桌案混账去找崔颂的兵子都是干什么吃的,临近深夜了还不过来复命
刚刚带崔颂进门的什长尴尬地上前行礼。
刚刚才发作过一遍,若是高高拿起,低低放过貌似有点说不过去,想到这,董卓严厉斥道
你们好大的胆,如此怠慢我的命令,是不是也想怠慢我
这一队卫兵仓惶不安,忙躬身认错。
什长解释了其中缘由我们去驿舍的时候,扑了个空颇费了一番功夫才找着人。
停顿片刻,又道,
崔士子还有一贴身护卫,我们夜一并带来了,正在门口候着
董卓毫不在意地道那就让他在门口候着。
却是不肯在听什长的汇报,转而将目光移向了崔颂你大半夜不在驿舍歇着,跑那么远干嘛
崔颂不答反问敢问太师找我前来,所为何事
董卓也就是随口一问,崔颂不回答他他也不在意,心道这清河崔颂果真没有逢迎自己的意思。
他觉得兴趣恹恹,又想早点去睡觉,索性开门见山,说出了请崔颂来的理由。
崔颂
诶,不是就这点破事,大半夜把人从被窝里刨出来过来面圣
崔颂在心中默默泼了董卓和江遵一盆洗脚水,泼完后不解气,又往江遵脑门上多泼了两盆。
江遵不知道自己在崔颂脑内剧场里的凄惨模样,他站起身,笑容可掬
便有劳崔兄弟了
崔颂颇有些无语。
这江遵做了缺德事后,一声不吭地拖自己下水他到底哪来的自信,觉得自己会替他遮掩马脚
崔颂温吞道江士子这话,倒叫我为难了。
江遵脸色一变。他反应极快,整袖走到崔颂身边,躬身一揖
不知道遵何时得罪了崔兄弟,遵在这里赔礼了只这件事关乎遵的名誉,还请崔兄弟仗义执言,不要因为个人喜恶而刻意与遵为难。
话一说完,他稍稍放下作揖的手,露出泛着寒光的眼与无声蠕动的唇。
那无声的二字,正是何休。
崔颂觉得十分可笑。这江遵自己德行有亏在先,竟然还倒打一耙,说他因为个人私怨而不愿作证。临了最后,又拿何休威胁他。
他是不想何休因为这些小人的卑劣行径而步上商鞅的后尘,但这江遵似乎没有意识到,此刻最迫切想要遮掩何休之言的,不是他崔颂,而是江遵他自己。
李儒虽然没有瞧见江遵威胁崔颂的小动作,但以李儒的心智,能把事情猜到八九不离十。
他见江遵明面上言辞凿凿,细听之下却有几分不合理的生硬,嘲弄道这又成了崔士子的不是了这好的坏的都让江士子你一个人说了。
见江遵想要反驳,李儒话锋一转,不过,我看江士子你倒是真有几分可怜。被友人贺维负心,被府主刘曜拖累,如今,竟然连同门师兄弟崔颂都要找你的不快嗯,可怜,真可怜。连我这等铁石心肠的人都生出了几分怜惜呢,更不用说我们仁慈的太师了。
李儒被董卓埋汰这么久,也不是吃素的,在讥讽江遵的同时顺带不轻不重地刺了董卓一下,可见,这说话的技巧尤为重要。说得好了,东施也能成为惹人怜爱的西施呢。
崔颂差点没忍住笑场,他一直以来对李儒的印象都是心狠手辣、冷血无情,没想到也是个妙人。
江遵皱眉李先生,你纵然不信我说的话,又何必如此羞辱于我
江士子误会了。李儒此刻又露出平易近人的模样,显得格外地好说话。但他吐出口的话语,与好说话一词搭不上半点关系,我只是奇怪清河崔颂的君子之名闻名遐迩,你江遵到底有何德何能,能让这样一个渊渊君子因为厌恶你而做出蓄意污蔑之事
江遵道正是因为不解,所以我才直言相问。事无不可不对人言,或许这当中有什么误会
言辞间颇为自信,好像他真的身正不怕影子斜似的。
李儒打量了他两眼,又看向另一边老神在在,看他们两个互掐的崔颂,暗道希望江遵等会儿还能这么自信这崔颂至今没有多说一句话,分明是在蓄势。他可没有丝毫要帮江遵的意思。
董卓只想这件事早点结束。他不去理会李儒的发言,径直问崔颂崔家小郎,你可要想清楚了。如果你因为个人恩怨而构陷另一个士子,不仅会让你的名声染上瑕疵在我府上扯谎,我也是不会轻饶的。
李儒诧异地抬头,看向董卓的目光仿佛在看一个傻子。
然而董卓其实并不是真的傻了。他之所以神来一笔给崔颂增压,是因为在他看来,一个是即将被他重用,似乎很有才干,但声名不显的年轻文士;而另一个,则是才名远播,但未必有握筹布画之能,也不会被他所用的年轻君子。
一个触手可及,一个不能为他所用,要怎么做要偏袒谁,不是一目了然的事
至于若是江遵当真的没有才能,是一个滥竽充数之人
董卓冷哼。
等确定他真的滥竽充数的庸才,再收拾他不迟。
他董卓能将一个人捧上天,自然也能将他狠狠摔下,从云端丢进泥里。
对于董卓的威胁,崔颂有过耳,没有入心。
他横任他横,反正明日乱葬岗见。
崔颂眼也不眨地道太师和江士子误会我的意思了。
几人朝他看来。但见崔颂神态自若,毫无遮掩地丢下一枚重磅炸弹。
几位不知,颂于几个月前伤着了头,有些往事记得不甚清晰他歉然一笑,是以,江士子要我作证一事,确实有些为难。
江遵先是一愣,随即便是一喜。
不管崔颂说的是正是假,这事都对他有利
李儒狐疑地打量崔颂,不知道他是真的失忆,还是改变了主意,向江遵做出了妥协
崔颂当然没有向江遵做出妥协。他之所以不直接公布江遵的恶行,一来,时机未到,二来,就这么揭破他的谎言,给他个痛快,未免也太便宜他了。
第94章 当面对质(下)
如果在这个时候揭露江遵的恶行, 董卓或许会因为被愚弄而恼羞成怒, 把江遵处以极刑,但也仅限于此。同时,失去新欢的董卓,极有可能再一次地把目光投回戏志才的身上, 这不是崔颂想要看到的。
何况, 打老鼠怕碰倒了瓷瓶。此时公布真相,江遵势必会狗急跳墙,攀扯他与何休,惹来麻烦。不如先把老鼠赶进另一个没有瓷器的房间,这样便不会束手束脚,陷入被动。
崔颂索性顺水推舟,先给江遵判个死缓。要他给江遵作伪证, 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江遵误解了崔颂的意思, 以为他改变主意,决定帮助自己。
在暗自松了口气的同时,他故作沉痛道没想到竟是这样,崔兄弟你
崔颂不想看他的表演,也不想让他太过轻松愉快, 转折道
不过,若要证明这份策言是江士子所作,倒也不难。
如何证明
真金不怕火炼, 崔颂故意停顿了一瞬, 见几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他的身上, 才继续道,这份策言微言大义,想必,写下此篇奇策的乃是一个博古通今的命世之才,具有常人无法企及的治国之能。
江遵忙道崔兄弟过奖了
崔颂忍住呸他的冲动既如此,这份策言对于他而言,既是学识的精华,也是高山的一角。
李儒立即意会,笑眯眯地转向江遵崔士子说的是,江士子既然有此大才,不如针对如今朝中的弊病再写几篇策论,也好为太师分忧解难。
恋耽美
李儒没理他,一双狼目一错不错地对着他的脸,直看得江遵心头发渗。
意识到自己非但被李儒牵着走,如今还慑于他的气势,江遵又恼又恨。似是为了证明自己未曾胆怯,他上前一步,厉声道若找来崔颂对质,证明我不曾说慌,你当如何
李儒敷衍地反问你想如何
江遵冷笑李先生与我,非同道中人。遵不可能与意图陷害我的人共同谋事,你与我,只能有一人留下为太师效命。
如果不是时机不对,李儒还真想拍拍江遵的肩膀,跟他说算了我直接认输把效忠董卓的机会让给你吧。可惜,就算李儒这么做了,董卓也不会放过他。
他知道董卓太多太多秘密,若不能为董卓用,必定会被董卓杀死。
所以,李儒若想另投明主,首先要做的事便是
弄死董卓。
董卓尚且不知道自己的作会给自己带来怎样的死,更不知道他不得不器重同时又有心压制的第一幕僚此刻正在心里琢磨着该怎么弄死他。
董卓只看着眼前的事。眼见江遵胸有成竹,如果能证明江遵所言为真,李儒的话只是错误的猜测与无礼的构陷,那么,便能借题发挥,拿住李儒的错处,顺势打压他的声望。
因此,董卓即刻道
我觉得这是个好主意,文优你觉得呢清河崔颂为人端方磊落,想来是不会随意说谎的。
你也知道人家是不会随意说谎,而不是不会说谎
李儒一见董卓这模样就腻味得很,董卓心里在打什么小九九他一看便知。
他李儒为董卓鞠躬尽瘁,劳苦功高,以前董卓虽然对他有些防备与猜忌,但至少明面上十分尊重,现在竟连装都懒得认真去装,还为了个不知所谓的黄毛小子算计他
如何不叫人齿冷
李儒的怒火节节攀升,他对董卓的最后一点情面被磨了个精光。
或许下毒事件是董卓疏远他的导火索,可董仲颖此人,本就是只可共患难,不可同富贵的草莽
李儒最终怒极反笑那便依太师所言。
第93章 当面对质(上)
当董卓的卫兵找到崔颂的时候, 已是子时, 折合成现代计时约莫是十二点。
刚从暖烘烘的被窝里被挖出来的崔颂格外地不爽,将董卓从头发根问候到了脚趾头。
同榻的郭嘉一样睡眼惺忪,困乏地呼了个哈欠,套上长袍我与你同去。
董卓的卫兵生硬地道对不住, 太师只请了崔士子一人。
郭嘉有礼地反问你们太师大半夜地请崔士子过去, 可有说过不许他带上护卫
卫兵闻言一愣倒是不曾。
郭嘉轻笑那不就是了,我是崔颂的贴身护卫,同去有何不可
如果崔颂现在正在喝水,估计会一口喷出。
那卫兵有些无语你是贴身护卫,怎么会和崔士子共睡一榻
郭嘉道不时刻贴身相伴,怎么称得上是贴身护卫敢问军长,可有哪条律法规定贴身护卫不可以与主君共睡一榻
见卫兵答不上来, 又道, 何况这间农舍地方狭小,我们在此借宿,只得委屈江士子与我一间了。
卫兵哑口无言。他们明知对方是在睁着眼睛说瞎话,却半句都反驳不得。更可怕的是,待仔细咀嚼对方刚刚说的话后, 他们竟然觉得挺有道理。如果不是这人懒得掩饰行止气质,他们差点就信了。
罢了,把他一起带上。卫兵什长不想在这细枝末节上纠缠, 痛快地做了决定。
他们戌时三刻收到命令, 去驿舍找崔颂的时候扑了个空, 花了好长时间才在这里找到人。卫兵什长不敢再做耽搁,在他看来郭嘉的要求只是小事,应了也就应了,能请走崔颂、回去复命才是正理。
等到崔颂出门的时候,他特意往貂蝉与戏志才的落榻处看了一眼。
因为这里只是戏志才临时养病的地方,院子不大,房屋也有限。为了照顾姑娘家,他与郭嘉让貂蝉在唯一的空房歇下,自己二人则是找了附近的农户寄宿。
许是崔颂二人与貂蝉、戏志才的院落离得较远,貂蝉二人又睡得很熟,他们并没有听到这边的动静,仍然户门紧闭,窗屉一片漆黑,不见灯亮。
崔颂松了口气,悄悄加快脚步,将卫兵们往反方向带离。
等崔颂抵达董卓府邸的时候,厅堂内的几人早已昏昏欲睡。
董卓正打着小盹,肥嘟嘟的胖手稳稳地撑着下巴,即将熟睡之际,他的头往下重重一点,立即醒了过来谁敢造次
这一吼把厅里的其他人都吓醒了。
董卓怒目圆睁,威武地往下扫了一圈,假装什么都没发生什么时辰了
站在一旁,因为困倦而神游的侍卫早被董卓的那一声惊雷喝醒,此刻听到董卓的询问,忙看向墙角的滴漏,回答道回太师,现在是子时三刻。
董卓木愣了一会儿,突然愤怒地拍打桌案混账去找崔颂的兵子都是干什么吃的,临近深夜了还不过来复命
刚刚带崔颂进门的什长尴尬地上前行礼。
刚刚才发作过一遍,若是高高拿起,低低放过貌似有点说不过去,想到这,董卓严厉斥道
你们好大的胆,如此怠慢我的命令,是不是也想怠慢我
这一队卫兵仓惶不安,忙躬身认错。
什长解释了其中缘由我们去驿舍的时候,扑了个空颇费了一番功夫才找着人。
停顿片刻,又道,
崔士子还有一贴身护卫,我们夜一并带来了,正在门口候着
董卓毫不在意地道那就让他在门口候着。
却是不肯在听什长的汇报,转而将目光移向了崔颂你大半夜不在驿舍歇着,跑那么远干嘛
崔颂不答反问敢问太师找我前来,所为何事
董卓也就是随口一问,崔颂不回答他他也不在意,心道这清河崔颂果真没有逢迎自己的意思。
他觉得兴趣恹恹,又想早点去睡觉,索性开门见山,说出了请崔颂来的理由。
崔颂
诶,不是就这点破事,大半夜把人从被窝里刨出来过来面圣
崔颂在心中默默泼了董卓和江遵一盆洗脚水,泼完后不解气,又往江遵脑门上多泼了两盆。
江遵不知道自己在崔颂脑内剧场里的凄惨模样,他站起身,笑容可掬
便有劳崔兄弟了
崔颂颇有些无语。
这江遵做了缺德事后,一声不吭地拖自己下水他到底哪来的自信,觉得自己会替他遮掩马脚
崔颂温吞道江士子这话,倒叫我为难了。
江遵脸色一变。他反应极快,整袖走到崔颂身边,躬身一揖
不知道遵何时得罪了崔兄弟,遵在这里赔礼了只这件事关乎遵的名誉,还请崔兄弟仗义执言,不要因为个人喜恶而刻意与遵为难。
话一说完,他稍稍放下作揖的手,露出泛着寒光的眼与无声蠕动的唇。
那无声的二字,正是何休。
崔颂觉得十分可笑。这江遵自己德行有亏在先,竟然还倒打一耙,说他因为个人私怨而不愿作证。临了最后,又拿何休威胁他。
他是不想何休因为这些小人的卑劣行径而步上商鞅的后尘,但这江遵似乎没有意识到,此刻最迫切想要遮掩何休之言的,不是他崔颂,而是江遵他自己。
李儒虽然没有瞧见江遵威胁崔颂的小动作,但以李儒的心智,能把事情猜到八九不离十。
他见江遵明面上言辞凿凿,细听之下却有几分不合理的生硬,嘲弄道这又成了崔士子的不是了这好的坏的都让江士子你一个人说了。
见江遵想要反驳,李儒话锋一转,不过,我看江士子你倒是真有几分可怜。被友人贺维负心,被府主刘曜拖累,如今,竟然连同门师兄弟崔颂都要找你的不快嗯,可怜,真可怜。连我这等铁石心肠的人都生出了几分怜惜呢,更不用说我们仁慈的太师了。
李儒被董卓埋汰这么久,也不是吃素的,在讥讽江遵的同时顺带不轻不重地刺了董卓一下,可见,这说话的技巧尤为重要。说得好了,东施也能成为惹人怜爱的西施呢。
崔颂差点没忍住笑场,他一直以来对李儒的印象都是心狠手辣、冷血无情,没想到也是个妙人。
江遵皱眉李先生,你纵然不信我说的话,又何必如此羞辱于我
江士子误会了。李儒此刻又露出平易近人的模样,显得格外地好说话。但他吐出口的话语,与好说话一词搭不上半点关系,我只是奇怪清河崔颂的君子之名闻名遐迩,你江遵到底有何德何能,能让这样一个渊渊君子因为厌恶你而做出蓄意污蔑之事
江遵道正是因为不解,所以我才直言相问。事无不可不对人言,或许这当中有什么误会
言辞间颇为自信,好像他真的身正不怕影子斜似的。
李儒打量了他两眼,又看向另一边老神在在,看他们两个互掐的崔颂,暗道希望江遵等会儿还能这么自信这崔颂至今没有多说一句话,分明是在蓄势。他可没有丝毫要帮江遵的意思。
董卓只想这件事早点结束。他不去理会李儒的发言,径直问崔颂崔家小郎,你可要想清楚了。如果你因为个人恩怨而构陷另一个士子,不仅会让你的名声染上瑕疵在我府上扯谎,我也是不会轻饶的。
李儒诧异地抬头,看向董卓的目光仿佛在看一个傻子。
然而董卓其实并不是真的傻了。他之所以神来一笔给崔颂增压,是因为在他看来,一个是即将被他重用,似乎很有才干,但声名不显的年轻文士;而另一个,则是才名远播,但未必有握筹布画之能,也不会被他所用的年轻君子。
一个触手可及,一个不能为他所用,要怎么做要偏袒谁,不是一目了然的事
至于若是江遵当真的没有才能,是一个滥竽充数之人
董卓冷哼。
等确定他真的滥竽充数的庸才,再收拾他不迟。
他董卓能将一个人捧上天,自然也能将他狠狠摔下,从云端丢进泥里。
对于董卓的威胁,崔颂有过耳,没有入心。
他横任他横,反正明日乱葬岗见。
崔颂眼也不眨地道太师和江士子误会我的意思了。
几人朝他看来。但见崔颂神态自若,毫无遮掩地丢下一枚重磅炸弹。
几位不知,颂于几个月前伤着了头,有些往事记得不甚清晰他歉然一笑,是以,江士子要我作证一事,确实有些为难。
江遵先是一愣,随即便是一喜。
不管崔颂说的是正是假,这事都对他有利
李儒狐疑地打量崔颂,不知道他是真的失忆,还是改变了主意,向江遵做出了妥协
崔颂当然没有向江遵做出妥协。他之所以不直接公布江遵的恶行,一来,时机未到,二来,就这么揭破他的谎言,给他个痛快,未免也太便宜他了。
第94章 当面对质(下)
如果在这个时候揭露江遵的恶行, 董卓或许会因为被愚弄而恼羞成怒, 把江遵处以极刑,但也仅限于此。同时,失去新欢的董卓,极有可能再一次地把目光投回戏志才的身上, 这不是崔颂想要看到的。
何况, 打老鼠怕碰倒了瓷瓶。此时公布真相,江遵势必会狗急跳墙,攀扯他与何休,惹来麻烦。不如先把老鼠赶进另一个没有瓷器的房间,这样便不会束手束脚,陷入被动。
崔颂索性顺水推舟,先给江遵判个死缓。要他给江遵作伪证, 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江遵误解了崔颂的意思, 以为他改变主意,决定帮助自己。
在暗自松了口气的同时,他故作沉痛道没想到竟是这样,崔兄弟你
崔颂不想看他的表演,也不想让他太过轻松愉快, 转折道
不过,若要证明这份策言是江士子所作,倒也不难。
如何证明
真金不怕火炼, 崔颂故意停顿了一瞬, 见几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他的身上, 才继续道,这份策言微言大义,想必,写下此篇奇策的乃是一个博古通今的命世之才,具有常人无法企及的治国之能。
江遵忙道崔兄弟过奖了
崔颂忍住呸他的冲动既如此,这份策言对于他而言,既是学识的精华,也是高山的一角。
李儒立即意会,笑眯眯地转向江遵崔士子说的是,江士子既然有此大才,不如针对如今朝中的弊病再写几篇策论,也好为太师分忧解难。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