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人]焚香祭酒——积羽成扇(5)
乔姬道:公子许是忘了,这药饮完不能服用他物,否则会影响药性。
崔颂脸色更青。
乔姬目不斜视地收走碗碟。
公子可要歇了?
他只想找个地方把胃里的黑暗药水吐出来,哪里睡得着。
你下去吧,我再阅一会儿书。
乔姬行礼退下。
崔颂忍了忍,还是没做出抠喉咙这种不雅的事。
等到门外的脚步声远去,他从袖中掏出一片丝帛。
白净的细绢上染着一圈深灰色的污渍,那是刚才在喝药的时候被他偷偷倒进袖口的少许药汁。
他将这块丝帛折好,塞进衣襟内侧。
第二天,崔颂起了个大早,以出去散心为借口,拒绝了家仆和侍女的陪同,一个人在洛阳城的集市上晃悠。
世道将乱,洛阳城内却依旧热闹繁华。
垆铺与摊贩沿街而设,错落有致,叫卖声不绝于耳。
所有的纷扰与穷苦仿佛都被那一道城郭关在了墙外。
谁又能想到,过不了几年,这里便会化作断壁颓垣,片瓦不存。
崔颂随意闲逛,看似自在实则好奇地观察四周,在一处卖小吃的摊位前停下。
摊主正在摆弄一团花花绿绿的东西,搓圆拉扁,还时不时用筷子戳一下,放在小炉子上加热。
那东西一挨近炉子,便有融化的倾向,散发着一股引人涎水的香味。
崔颂奇道:这是何物?
摊主憨厚笑道:饴和麦粉罢了,值不得一提。
饴应该指的是糖?
毕竟有个词叫甘之如饴,饴不就是甜水的意思吗。
崔颂不确定地想着,再看那摊主的动作,脑中倏然灵光一闪。
捏糖人?
人?不不不,敝人只是随意捏些好玩的物什,并不像丹青大师那般替人塑像。摊主用一部分麦粉搓好一根空心圆杆,剩下的另外和了糖水,做了一只奇怪的,好似两片竹叶连结的糖片,将中心的小孔套在圆杆上。
公子只要这样,摊主搓动圆杆,糖片顿时从杆尖飞起,被摊主一口衔住,咀嚼几下吞吃入腹,就能吃到饴饼,是不是很有意思?
古人真会玩。
见到这简易版的糖片式竹蜻蜓,崔颂不觉莞尔,认真夸了摊主几句,掏出五铢钱,让摊主为他再做一个。
等热乎乎的竹蜻蜓到手,崔颂在摊主的指导下搓动麦饼棒子,但见嗖的一下,上面的糖片成功飞了出去。
只不过这飞的方向不太对,不是向上飞,而是向侧边飞,而且去势凶猛,不但飞出好几米远,还不偏不倚地撞在一人的绀色长袍上。
刚出炉,热腾腾黏糊糊的糖片,牢牢地粘住了那件华服。
崔颂嘴角一抽,认命地过去赔罪。
还未靠近,就听到一个伏小做低的声音,正忙不迭地朝那人道歉。
这位公子,小人无状,用这秽物污了您的衣裳,小的罪该万死
隐约听了一耳朵,崔颂的表情有些微妙。
原来弄脏这件长袍的不止他一个人。
也不知这穿绀色衣服的人今天倒了什么霉,竟叫自己的衣服三番两次的遭难
作为施难的其中一方,崔颂立即收心,眼观鼻口观心地上前。
无妨,一件衣服罢了,老人家莫要如此。纵然一身狼狈,那绀衣男子依旧从容自若,他尤待再说什么,却在这个时候注意到了崔颂的接近,仁兄有何指教?
这位兄台,崔颂一脸沉痛,万分抱歉,在下亦弄脏了你的衣服。
绀衣男子:
第6章 财大气粗?
【一】
崔颂看了眼绀色华服上的污渍,一道在前襟,似是什么油腻的东西;另一道在后衣摆,黏糊糊的一团,正是他的杰作。
这一前一后,竟有几分对称。
崔颂收回发散的思维,此时受害的正主已然转过身,正面与他相对:衣裳既已不洁,上面的污渍是一道还是两道,于攸而言并无区别。由于发现崔颂未着冠,对方及时改了称呼,倒未因为年龄差距而轻忽于他,君既已致歉,实不必再挂怀于心。
这一番话言简意赅,体贴周全。且他目含认真,其中诚意几何,一看便知。
再加上轩然霞举的外表,崔颂不由对对方升出几分好感。
同样是衣着显贵,这人与那趾高气昂的蹇硕,简直天差地别。
崔颂遂不再说场面话。见绀衣男子安之若素,却是数次无意识地扫向衣裳的污垢,他猜想对方应是喜好整洁之人,衣裳上多了两团污渍的感觉必定很不好受。
于是崔颂开口道:兄台此刻不便行动,不若让在下代劳,唤车送兄台回去?
这个时代没有成衣店,时人弄脏了衣服,要么回家更换,要么到亲戚朋友家救急。
他跟绀衣男子不熟,邀请对方到自家换衣服反而冒昧,只能帮忙叫辆马车了。
绀衣男子也不和他作无谓的客套,大大方方地束袖一揖:有劳。
然而崔颂很快发现这个时代并没有出租(马)车这样的东西,牛车也没有。所幸这里就是集市,最东边的那条街分别设有马市与车市,他便一路晃荡过去,自掏腰包组了辆马车出来。
崔颂捏了捏快速干瘪的佩囊,在马市找了位据说诚信可靠、且愿意帮贵人驾车赚点外快的马夫,跟他描述了具体位置与绀衣男子的外貌,让他驾车过去。
适才买马的时候,他听到集市要关门的消息,这才想起古代的集市有营业时间的限制。
这会儿开的是早市,一会儿商贩们就要收拾东西回家,等到午后开大市的时候再出来摆摊。
原打算优哉游哉在集市晃一天的崔颂:
社会大环境他无法更改,只能认命地抓紧时间,选无人的时候摸进一家药铺。
劳药师看看,这帕子上的究竟是何药。
崔颂递出的,正是昨夜沾上黑暗药汁的那一块锦帕。
发须洁白的老者道了句不敢,接过那方丝绢,用手捻了捻干硬的污渍,将锦帕浸在水中,舀起一小勺,置于鼻翼下方嗅了嗅。
其后,老者往竹篓里取了几根药草,浸入水中,观察水色的变化。
其他的老朽辨别不出,只知这药方中有酸枣仁、远志二味,皆是温平养心的药物。想来此药剂应是宁心安神,温补五脏之用。
长期服用,可有殆害?
无。只一月停一次药,不过量即可。
崔颂又让药师帮自己把脉,得出身强力壮的结论。这才完完全全地安下心,留下诊费离开。
他撩开药铺的垂帘,正值早市结束,各商贩收摊回家,崔颂便沿着街道一路走回。在经过食肆的时候,一侍从模样的人见着他,拱手行了一礼。
赠我家主子良车宝马的可是公子?
崔颂有些惊讶,仔细一问,方知这人的主子就是那名绀衣男子。
扯天扯地地寒暄了几句,那侍从转入正题,先是朝他表示感谢,而后取出一块雕刻精美的暖玉,表明是其主人所赠。
崔颂有点懵。他和那绀衣男子不过是萍水相逢,又弄脏了他的衣服,怎么就赠了一块名贵的玉过来。
见他迟迟不接,眉眼间好似有推辞之意,那侍从讲明原委,这才让崔颂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在这个时候,马和马车乃是贵重的东西,虽然没有汉初那样珍贵,但也不是一般人能负担得起的。
绀衣男子本以为崔颂的马车就在附近,所以才提出用车送他的建议却没想到崔颂一声不吭,直接财大气粗地给他定了辆新车。
这就好比在现代,一个人不小心弄脏了另一个陌生人的鞋子,结果买了辆法拉利送他一样。
何等的土豪与粗暴!
由于对这个时代的金银价值毫无了解,以至于被土豪与财大气粗的崔颂在得知真相的那刻差点捂胸口倒下。
他能想象绀衣男子在见到崭新发亮还散发着漆味的马车时,脸上的表情有多么懵逼。
因为他此刻就挂着同样的表情。
无怪人家要送他金贵的玉佩。对方与他既不认识,又无交情,收到一辆昂贵的车,自然要想办法送还。
直接还车的行为太过生硬,送钱又显得庸俗计较,于是只能回之以礼,以同样贵重的美玉相赠。
想通这一节,崔颂接过玉佩。
预计自己可能已在对方那贴上人傻钱多标签,他小心地问道:不知贵主人姓甚名谁?
他拒绝听到任何熟悉的名字。
那侍从犹豫片刻,似乎因为不曾受过吩咐,不知要不要将主人的名讳透露给他。
而后婉转地道:家主黄门郎[1],颍川颍阴人士。
完全不知道黄门郎乃是官职的崔颂:???
黄萌(蒙?)郎?
以那人的衣着与谈吐,必定出自士族之家,而这个时期的士族不可能给后代起双字之名,这萌郎(蒙郎?),约莫是某个代号,或者是那人的字。
#不知为何,这两个字莫名的戳中笑点#。
总之,对于黄萌郎这个称呼,崔颂毫无印象,也不记得三国颍川名士中有姓黄的人。
这多少令他宽心了些。虽说不小心犯了二,但总归是以后不会再碰上的不相干之人,这段黑历史就让它随风而去吧。
崔颂心情松快地辞别侍从,回到家,正值中午,便唤来乔姬,让她给自己准备点吃食。
虽说古时的人大抵只吃两顿,然而上层阶级向来是有特权的。不说皇帝一日四餐,像崔家这样的簪缨世族,明着不敢违制享受皇帝的待遇,私下里弄些点心开个小灶还是没问题的。
乔姬端来一盘炙肉与一碟子胡饼,轻轻地搁在案前。
公子可要喝茶?
喝茶?吃饭时喝茶对胃不好吧。
崔颂正想摇头,但一看那炙肉上的油光与焦皮,觉得还是应该泡杯茶,等饭后半小时再喝。
他遂让乔姬先准备好茶具。
乔姬低声应诺,在厨房佣工的帮助下端来了一只小鼎?
但见乔姬打开鼎的下格,往里面加了点薪草,然后点燃,合上格子,往鼎中注水。
过了一会儿,水烧开了,她依次往里面丢入橘皮、葱、姜等物。
每丢入一样,崔颂的眼角就不受控制地狂跳一下。
直到侍女把盐也倒进去的时候,崔颂终于忍不住开口道:罢了,这茶暂且别煮了。你去取一壶桂花琼浆来。
崔颂这才想起来,他那考古学的爷爷曾经说过,中国最早的茶都是煮着喝的,即把茶饼揉碎,加入葱、姜、薄荷、枣、盐等物,或者把茶沫弄成米糊状
#何等可怕的黑暗料理#。
虽然明白浪费粮食是件可耻的事,可崔颂实在说服不了自己去喝那又咸又甜还有点辣的茶。
他正想让侍女把这黑暗料理倒了,却见崔琰在这时候穿廊而来,进入厅堂,见着煮茶的小鼎眼光一亮。
叔父好兴致,琰正想煮杯茶喝,不料叔父这儿已经备上了。
崔颂:归你了。
崔颂抿着琼浆,不能直视那边吃茶跟吃罐头一样的崔琰。
各自吃完午饭(茶),崔颂这边正饱腹思睡欲,便宜侄子那竟是饱腹思情操。
在崔琰的示意下,他的女侍搬来了一架外表似琴,但是有25根弦的乐器。
瑟。
崔颂脑中拉起了八级警报。
君子之近琴瑟也[2],崔琰餍足地叹道,对他发出邀请,左右无事,不如叔父与琰共奏一曲,倒也不负这满园的春色?
崔颂:
又来?!
崔季珪啊崔季珪,你知道琴瑟和鸣是什么意思吗?
【二】
然而这不是元朝,琴瑟和鸣还不是夫妻关系的代名词,崔琰更不会知道这一点。
他只知道,弹琴鼓瑟,音律和绝能够与琴艺超凡的叔父共奏一曲,是何等快意之事!
崔颂要是知道他的想法,绝对会把灌进口中的琼浆如数喷出。
讲道理,对上崔琰的这个邀请,他是很想拒绝的。
可他实在找不到拒绝的理由。
昨天才蒙混了弹琴的事,今天若是贸然回绝,会不会让便宜侄子起疑?毕竟原主可是爱琴之人,一天不弹就浑身不舒坦,突然拒绝弹琴,怎么看都不对劲
恋耽美
崔颂脸色更青。
乔姬目不斜视地收走碗碟。
公子可要歇了?
他只想找个地方把胃里的黑暗药水吐出来,哪里睡得着。
你下去吧,我再阅一会儿书。
乔姬行礼退下。
崔颂忍了忍,还是没做出抠喉咙这种不雅的事。
等到门外的脚步声远去,他从袖中掏出一片丝帛。
白净的细绢上染着一圈深灰色的污渍,那是刚才在喝药的时候被他偷偷倒进袖口的少许药汁。
他将这块丝帛折好,塞进衣襟内侧。
第二天,崔颂起了个大早,以出去散心为借口,拒绝了家仆和侍女的陪同,一个人在洛阳城的集市上晃悠。
世道将乱,洛阳城内却依旧热闹繁华。
垆铺与摊贩沿街而设,错落有致,叫卖声不绝于耳。
所有的纷扰与穷苦仿佛都被那一道城郭关在了墙外。
谁又能想到,过不了几年,这里便会化作断壁颓垣,片瓦不存。
崔颂随意闲逛,看似自在实则好奇地观察四周,在一处卖小吃的摊位前停下。
摊主正在摆弄一团花花绿绿的东西,搓圆拉扁,还时不时用筷子戳一下,放在小炉子上加热。
那东西一挨近炉子,便有融化的倾向,散发着一股引人涎水的香味。
崔颂奇道:这是何物?
摊主憨厚笑道:饴和麦粉罢了,值不得一提。
饴应该指的是糖?
毕竟有个词叫甘之如饴,饴不就是甜水的意思吗。
崔颂不确定地想着,再看那摊主的动作,脑中倏然灵光一闪。
捏糖人?
人?不不不,敝人只是随意捏些好玩的物什,并不像丹青大师那般替人塑像。摊主用一部分麦粉搓好一根空心圆杆,剩下的另外和了糖水,做了一只奇怪的,好似两片竹叶连结的糖片,将中心的小孔套在圆杆上。
公子只要这样,摊主搓动圆杆,糖片顿时从杆尖飞起,被摊主一口衔住,咀嚼几下吞吃入腹,就能吃到饴饼,是不是很有意思?
古人真会玩。
见到这简易版的糖片式竹蜻蜓,崔颂不觉莞尔,认真夸了摊主几句,掏出五铢钱,让摊主为他再做一个。
等热乎乎的竹蜻蜓到手,崔颂在摊主的指导下搓动麦饼棒子,但见嗖的一下,上面的糖片成功飞了出去。
只不过这飞的方向不太对,不是向上飞,而是向侧边飞,而且去势凶猛,不但飞出好几米远,还不偏不倚地撞在一人的绀色长袍上。
刚出炉,热腾腾黏糊糊的糖片,牢牢地粘住了那件华服。
崔颂嘴角一抽,认命地过去赔罪。
还未靠近,就听到一个伏小做低的声音,正忙不迭地朝那人道歉。
这位公子,小人无状,用这秽物污了您的衣裳,小的罪该万死
隐约听了一耳朵,崔颂的表情有些微妙。
原来弄脏这件长袍的不止他一个人。
也不知这穿绀色衣服的人今天倒了什么霉,竟叫自己的衣服三番两次的遭难
作为施难的其中一方,崔颂立即收心,眼观鼻口观心地上前。
无妨,一件衣服罢了,老人家莫要如此。纵然一身狼狈,那绀衣男子依旧从容自若,他尤待再说什么,却在这个时候注意到了崔颂的接近,仁兄有何指教?
这位兄台,崔颂一脸沉痛,万分抱歉,在下亦弄脏了你的衣服。
绀衣男子:
第6章 财大气粗?
【一】
崔颂看了眼绀色华服上的污渍,一道在前襟,似是什么油腻的东西;另一道在后衣摆,黏糊糊的一团,正是他的杰作。
这一前一后,竟有几分对称。
崔颂收回发散的思维,此时受害的正主已然转过身,正面与他相对:衣裳既已不洁,上面的污渍是一道还是两道,于攸而言并无区别。由于发现崔颂未着冠,对方及时改了称呼,倒未因为年龄差距而轻忽于他,君既已致歉,实不必再挂怀于心。
这一番话言简意赅,体贴周全。且他目含认真,其中诚意几何,一看便知。
再加上轩然霞举的外表,崔颂不由对对方升出几分好感。
同样是衣着显贵,这人与那趾高气昂的蹇硕,简直天差地别。
崔颂遂不再说场面话。见绀衣男子安之若素,却是数次无意识地扫向衣裳的污垢,他猜想对方应是喜好整洁之人,衣裳上多了两团污渍的感觉必定很不好受。
于是崔颂开口道:兄台此刻不便行动,不若让在下代劳,唤车送兄台回去?
这个时代没有成衣店,时人弄脏了衣服,要么回家更换,要么到亲戚朋友家救急。
他跟绀衣男子不熟,邀请对方到自家换衣服反而冒昧,只能帮忙叫辆马车了。
绀衣男子也不和他作无谓的客套,大大方方地束袖一揖:有劳。
然而崔颂很快发现这个时代并没有出租(马)车这样的东西,牛车也没有。所幸这里就是集市,最东边的那条街分别设有马市与车市,他便一路晃荡过去,自掏腰包组了辆马车出来。
崔颂捏了捏快速干瘪的佩囊,在马市找了位据说诚信可靠、且愿意帮贵人驾车赚点外快的马夫,跟他描述了具体位置与绀衣男子的外貌,让他驾车过去。
适才买马的时候,他听到集市要关门的消息,这才想起古代的集市有营业时间的限制。
这会儿开的是早市,一会儿商贩们就要收拾东西回家,等到午后开大市的时候再出来摆摊。
原打算优哉游哉在集市晃一天的崔颂:
社会大环境他无法更改,只能认命地抓紧时间,选无人的时候摸进一家药铺。
劳药师看看,这帕子上的究竟是何药。
崔颂递出的,正是昨夜沾上黑暗药汁的那一块锦帕。
发须洁白的老者道了句不敢,接过那方丝绢,用手捻了捻干硬的污渍,将锦帕浸在水中,舀起一小勺,置于鼻翼下方嗅了嗅。
其后,老者往竹篓里取了几根药草,浸入水中,观察水色的变化。
其他的老朽辨别不出,只知这药方中有酸枣仁、远志二味,皆是温平养心的药物。想来此药剂应是宁心安神,温补五脏之用。
长期服用,可有殆害?
无。只一月停一次药,不过量即可。
崔颂又让药师帮自己把脉,得出身强力壮的结论。这才完完全全地安下心,留下诊费离开。
他撩开药铺的垂帘,正值早市结束,各商贩收摊回家,崔颂便沿着街道一路走回。在经过食肆的时候,一侍从模样的人见着他,拱手行了一礼。
赠我家主子良车宝马的可是公子?
崔颂有些惊讶,仔细一问,方知这人的主子就是那名绀衣男子。
扯天扯地地寒暄了几句,那侍从转入正题,先是朝他表示感谢,而后取出一块雕刻精美的暖玉,表明是其主人所赠。
崔颂有点懵。他和那绀衣男子不过是萍水相逢,又弄脏了他的衣服,怎么就赠了一块名贵的玉过来。
见他迟迟不接,眉眼间好似有推辞之意,那侍从讲明原委,这才让崔颂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在这个时候,马和马车乃是贵重的东西,虽然没有汉初那样珍贵,但也不是一般人能负担得起的。
绀衣男子本以为崔颂的马车就在附近,所以才提出用车送他的建议却没想到崔颂一声不吭,直接财大气粗地给他定了辆新车。
这就好比在现代,一个人不小心弄脏了另一个陌生人的鞋子,结果买了辆法拉利送他一样。
何等的土豪与粗暴!
由于对这个时代的金银价值毫无了解,以至于被土豪与财大气粗的崔颂在得知真相的那刻差点捂胸口倒下。
他能想象绀衣男子在见到崭新发亮还散发着漆味的马车时,脸上的表情有多么懵逼。
因为他此刻就挂着同样的表情。
无怪人家要送他金贵的玉佩。对方与他既不认识,又无交情,收到一辆昂贵的车,自然要想办法送还。
直接还车的行为太过生硬,送钱又显得庸俗计较,于是只能回之以礼,以同样贵重的美玉相赠。
想通这一节,崔颂接过玉佩。
预计自己可能已在对方那贴上人傻钱多标签,他小心地问道:不知贵主人姓甚名谁?
他拒绝听到任何熟悉的名字。
那侍从犹豫片刻,似乎因为不曾受过吩咐,不知要不要将主人的名讳透露给他。
而后婉转地道:家主黄门郎[1],颍川颍阴人士。
完全不知道黄门郎乃是官职的崔颂:???
黄萌(蒙?)郎?
以那人的衣着与谈吐,必定出自士族之家,而这个时期的士族不可能给后代起双字之名,这萌郎(蒙郎?),约莫是某个代号,或者是那人的字。
#不知为何,这两个字莫名的戳中笑点#。
总之,对于黄萌郎这个称呼,崔颂毫无印象,也不记得三国颍川名士中有姓黄的人。
这多少令他宽心了些。虽说不小心犯了二,但总归是以后不会再碰上的不相干之人,这段黑历史就让它随风而去吧。
崔颂心情松快地辞别侍从,回到家,正值中午,便唤来乔姬,让她给自己准备点吃食。
虽说古时的人大抵只吃两顿,然而上层阶级向来是有特权的。不说皇帝一日四餐,像崔家这样的簪缨世族,明着不敢违制享受皇帝的待遇,私下里弄些点心开个小灶还是没问题的。
乔姬端来一盘炙肉与一碟子胡饼,轻轻地搁在案前。
公子可要喝茶?
喝茶?吃饭时喝茶对胃不好吧。
崔颂正想摇头,但一看那炙肉上的油光与焦皮,觉得还是应该泡杯茶,等饭后半小时再喝。
他遂让乔姬先准备好茶具。
乔姬低声应诺,在厨房佣工的帮助下端来了一只小鼎?
但见乔姬打开鼎的下格,往里面加了点薪草,然后点燃,合上格子,往鼎中注水。
过了一会儿,水烧开了,她依次往里面丢入橘皮、葱、姜等物。
每丢入一样,崔颂的眼角就不受控制地狂跳一下。
直到侍女把盐也倒进去的时候,崔颂终于忍不住开口道:罢了,这茶暂且别煮了。你去取一壶桂花琼浆来。
崔颂这才想起来,他那考古学的爷爷曾经说过,中国最早的茶都是煮着喝的,即把茶饼揉碎,加入葱、姜、薄荷、枣、盐等物,或者把茶沫弄成米糊状
#何等可怕的黑暗料理#。
虽然明白浪费粮食是件可耻的事,可崔颂实在说服不了自己去喝那又咸又甜还有点辣的茶。
他正想让侍女把这黑暗料理倒了,却见崔琰在这时候穿廊而来,进入厅堂,见着煮茶的小鼎眼光一亮。
叔父好兴致,琰正想煮杯茶喝,不料叔父这儿已经备上了。
崔颂:归你了。
崔颂抿着琼浆,不能直视那边吃茶跟吃罐头一样的崔琰。
各自吃完午饭(茶),崔颂这边正饱腹思睡欲,便宜侄子那竟是饱腹思情操。
在崔琰的示意下,他的女侍搬来了一架外表似琴,但是有25根弦的乐器。
瑟。
崔颂脑中拉起了八级警报。
君子之近琴瑟也[2],崔琰餍足地叹道,对他发出邀请,左右无事,不如叔父与琰共奏一曲,倒也不负这满园的春色?
崔颂:
又来?!
崔季珪啊崔季珪,你知道琴瑟和鸣是什么意思吗?
【二】
然而这不是元朝,琴瑟和鸣还不是夫妻关系的代名词,崔琰更不会知道这一点。
他只知道,弹琴鼓瑟,音律和绝能够与琴艺超凡的叔父共奏一曲,是何等快意之事!
崔颂要是知道他的想法,绝对会把灌进口中的琼浆如数喷出。
讲道理,对上崔琰的这个邀请,他是很想拒绝的。
可他实在找不到拒绝的理由。
昨天才蒙混了弹琴的事,今天若是贸然回绝,会不会让便宜侄子起疑?毕竟原主可是爱琴之人,一天不弹就浑身不舒坦,突然拒绝弹琴,怎么看都不对劲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