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非王孙贵胄,又非三老五更,这蹇硕,好大的排场!
    崔颂有听却没有懂。在便宜侄子那旁敲侧击了几句,才知道刚刚蹇硕坐的叫安车,是给王孙贵胄或是德高望重的年老高官坐的,还是最高规格的四马安车就算是皇帝坐的金根车,所驾也不过才六匹马。
    在这个儒学盛行、礼制分明、仪仗即代表身份的年代,蹇硕的行为算是非常出格了。
    区区一个宦官,再怎么被皇帝宠幸,也不该如此逾礼。
    难怪崔琰会气成这样。
    然而崔琰接下来的话让崔颂有些发懵。
    崔琰竟和蹇硕想的一样,以为他刚刚那一箭是故意的。
    毕竟经历了两次党锢之祸[1],士人们对宦官的仇恨不是一般的深,互相找茬也不是一次两次。
    这蹇硕又是其中最嚣张的一个,看不过去想套他麻袋的人可以绕洛阳城一圈。
    再加上原主箭术高绝,素来推崇自家叔父的崔琰觉得:失误什么的都是场面话,自家叔父定是对蹇硕的猖狂看不过眼,所以故意找蹇硕的茬,拿箭吓他,看他出丑。
    可崔颂表示自己真是冤的不行。
    什么觉得宦官嚣张啊,士人与宦官的世仇啊,看不顺眼就是要教训那厮啊他只是不小心射歪了箭,不用给他加这么多戏的。
    说句心里话,崔颂对宦官没什么太大的偏见,人家也不是自愿那啥,难道少了个部件就不是人了么?
    不过是不同势力之间的博弈罢了,宦官和外戚,还有世家,每一方都在为自己谋求利益,谁也不比谁高贵。
    我刚才确非有意为之,崔颂坦然道,他想起《后汉书》中的一句话,在那句话的基础上略作改动,表示自己真的没有教训蹇硕的意思,天下愦愦,独宦官之罪耶?[2]
    这天下的纷扰,难道是宦官一个人的罪过吗?
    他说得很慢,原本清越的声音因此低沉下来。
    若是细听,其中似蕴藏着淡淡的无奈与叹息。
    当然崔颂的无奈是为了自己,为这地狱难度的角色扮演而心累,来自现代的他可没有这个时代士人那些高大上的情怀。但听在旁人耳中,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尚未走远的曹校尉忽然勒马,回头往崔氏叔侄的方向看了一眼。
    崔颂被这一眼看得有些莫名,但还是镇定地抬手,并袖行了一礼。
    曹校尉在马背上回了一礼,驾马远去,没有再作停留。
    直至这时,不知为何沉默了许久的崔琰慨然长叹:
    叔父说的是,是琰浅薄了。
    崔颂:?
    不知道便宜侄子又脑补了什么的崔颂不想再纠结这个话题。他坦然表示这次的比试是自己输了,虽然便宜侄子好像不是很赞同的样子,可那不是他需要在意的。
    二人打道回府,身后跟着小小的一车猎物。
    崔颂借口自己略感疲乏,把自己关在原主的卧室,不准闲杂人等打扰。
    他这才有时间审查原主的情况。
    都说一个人的起居室最能体现他的性情。崔颂绕着卧房晃荡了一圈,初步弄清房里的布局。
    卧房很大,由三个小套间组成。最里面是睡觉的地方,摆着一张矮矮的床榻,被月白色的帷帐包围。床榻的旁边有一方坐塌,还有案几、橱柜、箱笼等物,崔颂没有细看,只觉那些东西虽说摆放得尚算整齐,但总体构局十分随意,亏得他不是什么强迫症患者,不然铁定别扭。
    再看外间,这里是一处小书房,矮矮的桌案配着矮矮的坐垫。墙角摆着几个梯形的小书架,上面摞满了竹简。最里面的书架上,摆着少量的纸质书。
    崔颂翻了翻第一个书架的竹简。
    《尚书》、《黄石公三略》、《公羊》都是历史、策谋、文学类的书籍,晦涩难懂,崔颂只看了个标题就果断放下。
    再看第二个书架。
    《九章算术》,《氾胜之书》数学书就算了,怎么连农业著作都有?
    崔颂默默走到第三个书架旁。
    《神农本草经》、《广陵散》、《围棋赋》、《杜夫子弈论》
    崔颂差点给原主跪下。
    若单单只是书的种类繁多、内容高深难懂也就罢了,原主竟还给每一本书都做了密密麻麻的笔记。且辞藻华美,笔迹风流,哪怕崔颂没怎么看懂,也能从中嗅到不明觉厉的味道。
    再结合原主的才名与便宜侄子的态度,崔颂觉得自己已经不是压力山大,而是压力宇宙大了。
    他原本想着自己和原主也就是文盲与硕士生的差距,现在看来,这特么简直是未开化的猩猩和超级电脑之间的差距啊。
    崔颂倒在塌上葛优瘫,瘫了一会儿,又爬起来继续翻找书架,看看原主有没有写日记或是自传之类的东西。
    找了半天,日记没找到,家书倒是看到几封,附赠一张家谱。
    于是崔颂从中得知了原主父母的信息。
    父亲叫崔温,字复觉,曾官拜九卿之一的大司农,因党锢之祸辞官归隐,目前在江东某个地方定局,和好友一起提前过上老年人的喝茶生活。
    母亲姓周,名和小字未知,江东庐江人士,作为崔夫人的她自然是丈夫在哪她在哪,晚上和丈夫喝茶,白天和闺蜜喝茶。
    本以为自己父母双亡的崔颂默默将家书丢到一边。
    他得庆幸原主的父母现在在遥远的南方,不然他早就露馅了。
    压力倍增的崔颂继续在书房晃悠。
    唯一值得高兴的是,他试着在竹简上写字,字迹和原主一模一样,风流大气,玉姿凤骨。不仅白捡了一手好字,以后也不必担心会在书写上穿帮。
    毕竟字这种东西,十年也不一定能练到大成。更别说模仿他人,形似且神似何其之难。
    再者,这字迹既然都已经成为身体的本能,可见原主练字有多么刻苦,绝不是一朝一夕能达成的成就。
    现在倒是便宜了他。
    再看那字。都说字如其人,崔颂观书案上的笔帖,只觉上面的字迹龙飞凤舞,仿若要挣脱竹简,振翅远飞。
    顿时,一个阔达洒脱、骨子里还透着点散漫与矜傲的形象出现在他的脑中。
    崔颂心里有了点底,回到塌上继续葛优瘫。
    豁达和矜傲另说,现在他要好好散漫一把。至于那些烦心事,等他醒了再说吧。
    崔颂枕着菽麦枕头,不消一会儿便沉沉地睡了过去。
    第5章 如何生存
    崔颂是被有节奏的敲门声弄醒的。
    公子,天黑了。厨房已经准备好餔食。公子是要在房内用,还是在堂屋用?
    门外,一个柔柔的声音响起。
    崔颂仔细回忆,通过声音辨认出门外的是之前穿湘色衣裙,为他奉酒的侍女乔姬。
    他从塌上坐起,抚平衣服上的皱痕。
    虽然不知道餔食是什么,但既然提到天黑与厨房,大概是晚饭的意思?
    就在房里用吧。
    崔颂来到最外面的隔间,在案几前坐下。
    另一个侍女身穿月白襦裙的甘姬端来一只铜盆,示意他净手。
    直到看到实物,崔颂才知道古代的青铜并不是青色的。后世出土的青铜器是因为氧化和生锈才会变绿,这个时候的青铜,金光灿灿,和黄金比也不差多少。
    由于这青铜脸盆十分的锃亮,崔颂竟能通过脸盆中的水看清自己的面容。
    眉目如画,英姿凛凛。和前世的自己有五分相似,但整个人就像是从PS美图软件中捞出来一样,360度无死角的优化。
    这张脸,哪怕减去东汉名士的气质,回现代也绝对是天天被人堵家门口的节奏。
    崔颂不想再看,借洗手的动作打散了水中的倒影。
    乔姬姑娘端来了他的伙食。
    一碗麦饭,一碟煎肉,一盘茄子,一盏葱花豆腐羹,还有一小串葡萄。
    看到葡萄,崔颂眼睛一亮。
    他还以为自己要啃窝窝头了没想到伙食还不错?
    也是,据说曹丕很喜欢葡萄,这个时候葡萄显然已从西域传到了中原。
    亏得他穿的是世家子,要是普通百姓,在这个动荡的时代别说吃得好了,能不能吃饱还是一个问题。
    想到这个,崔颂发现自己一直以来都忽视了一件事。
    他急需担心的,不止是扮演好原主的角色而不穿帮,还有生存。
    如今虽已现出乱世的景象,世家大族犹有余力保全自己;可再过不久,灵帝死,董卓入京,天下大乱,群雄割据,到时任凭你是百年还是千年的世家,都逃不过颠沛流离、说灭亡就灭亡的命运。
    崔颂凝视着精致华美的玉碗,想起史书中战火兵燹,全民饥荒,汉献帝啃野菜,袁绍吃桑葚,袁术捞河蚌的记载顿觉自己应该去抱一只粗大腿,以解决日后的伙食问题。
    只是,该抱哪根大腿?
    刘备就算了,起家太迟,前期一直颠沛流离,跟着他大概得饿死。
    公孙瓒据说人品有问题,又记仇,而且炮灰得早,果断不作考虑。
    东吴和益州倒是可行,一个鱼米之乡一个天府之国,虽然势力复杂了些,但前期离主战场远,不少流亡北士都选择到这两个地方避难不过这个时代的南方貌似瘴气比较多,又相对荒凉,兼之路途遥远,一个水土不服说不定就病死在那了。
    其他的诸如桥瑁、刘虞、王匡等人,死得太早,更不在选择范围之内。
    思来想去,最适合投靠的就只有曹操和刘表。
    曹操那虽然也缺粮食,但好歹早期就实行了屯田,混一口饭吃不难。
    刘表外宽内忌、优柔寡断,可抵不住他治地能力一流,民生发展得好。平世三公才不是白说的,在他那可安定生活二十年。
    然而构思很美好,现实很骨感。他崔颂现在只是一个没文化没特长的渣渣,哪轮得到他来挑挑拣拣?就算主动倒贴上门,人家也不一定会接纳他。
    果然当务之急,还是得提高自身的能力与文化素养.一来减少露馅的可能,二来更好地适应这个时代,三来也增加混饭吃的资本。
    崔颂用最快的速度解决晚餐,根据前世的时间管理法,以重要性和紧迫性为尺度,罗列出今后的学习计划。
    1、骑马,射箭,剑术重中之重。身在乱世,自保能力是最重要的。任你妖孽天才无人能敌,要没有强大的逃命技术与一定的武力值,再灵光的脑袋瓜也要在乱军中被马蹄踩烂。
    2、常识,谋略,情商重要且紧急。在有一定武力值的前提下,必须保证头脑清醒。倒不是说一定要成为谋士,但好歹要有看清局势的能力,注意不要得罪人,否则怎么死的都不知道指路吕布和祢衡。
    3、文学,琴艺,其他.一般且不紧急。这几项有一定露马脚的危险,但不是不可化解,可以暂时延后。
    等侍女撤走饭桌,关上房门,崔颂先是做了近百个俯卧撑与仰卧起坐,然后摸进书房,借着青铜宫灯上的烛光开始挑灯夜读。
    不得不说,和现代亮若白昼的电灯相比,这点火光简直和没有差不多。
    而且古文没有标点符号,用语生涩,阅读起来非常吃力。
    崔颂几度想摔书走人,可一想到接下来的乱世,想到今后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状,他咬咬牙,硬着头皮读了下去。
    文王将田,史编布卜
    勉强翻完半本书,崔颂掩了个哈欠。
    或许是原主曾背过这本书的缘故,也可能这具身体的记性本就极好,他只草草浏览一遍,便将内容全部记下。可单纯地记住并没有用,很多地方他都没有读懂,更别提有什么深刻的反思。
    正愁眉不展间,乔姬姑娘又来了。
    还带来了一碗臭气熏天的汤汁。
    崔颂:这是何物?
    乔姬笑得温柔:公子又来了。便是公子假装不识此物,这药也是要喝的。
    崔颂面上表情不变,心中却是无比惊愕。
    喝药?
    因为担心露出破绽,他不敢问是什么药。乔姬约莫看出了他的抗拒,愈加放柔了声音。
    不过强身健体的东西罢了,家主南下前特意交代,要我们每日一次看着公子饮下。公子莫要叫我们为难。
    一听到是便宜老爹的要求,崔颂不再犹豫,接过药碗,忍着捏鼻子的冲动,动作潇洒地一饮而尽。
    然后他差点吐了。
    这味道简直反人类啊!
    难怪乔姬话里话外都透出原主不想喝药的意思。要是早知道这药这么一言难尽,他也绝对不喝。
    崔颂捂住唇,脸色铁青。
    可有蜜饯?
    恋耽美

章节目录


[三国同人]焚香祭酒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积羽成扇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积羽成扇并收藏[三国同人]焚香祭酒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