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狗的纨绔梦 作者:神经不正常
第24节
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
尤太后坐在镜前,任后面的婢女帮她打点青丝,“几时了?”
“回太后,卯时了。”婢女小心翼翼的梳顺尤太后垂在后面的乌发。
尤太后摆弄着台子上的臂钏,心情尚好,虽说昨夜浅眠,但今日却醒了个早。
“紫檀。”
一旁立着的大宫女闻声,便自然而然替过了婢女手上的活计,使使眼色,示意婢女可以下去了。
见婢女躬身退下,尤太后用簪子挑着胭脂,“平日里,圣上这时候可是起了?”
“回太后,起了。”紫檀温顺的低着头,梳理着尤太后的头发。
听闻秦符一般是这个时候起,尤太后停下手上的动作,“坚儿起了么?”
“这……”紫檀顿了顿,“怕是,怕是还在榻上。”
“怎可如此懒散?”尤太后闻言,脸上有了几分不悦,坚儿如今已是八岁有余,早已有了夫子,自己为他图着大业,显着贤名,他怎可如此不成气?
“会太后。”紫檀打量着尤太后的脸色,“殿下,殿下说,他不爱识文断字,那蒋夫子太,太……”
“太什么?”
“太迂腐……”
“迂腐?那他要如何?比起刘家那大公子,蒋老不是已经足够德高望重了么?”
“是……应是殿下年龄太小……太后莫急,大了便好了……”
听着紫檀的安抚,尤太后想着自己的孩儿确实还年幼。
可是,不能再等了,朝中局势瞬息万变,夜长梦多。
自己如今虽才“嗯。”尤太后拢拢刚刚梳好的发髻,映映镜中年华尚好的面容,“昨日派去的人回来了?”
“回太后,昨个儿夜里回来了,但太后已经歇着,便未打搅。”紫檀的手抖了一下。
“如何?”尤太后察觉紫檀有异。
“据报,圣上,圣上只是练箭罢了。”紫檀斟酌了一下。
“练箭?”
“是。校武场的人都被撵了出去,就留一个随身侍候的太监,不过,一会儿就出去了。”紫檀给尤太后上了一根金簪。
“金簪去了。”尤太后递上一根木簪 ,“太沉。”
“是。”紫檀慢慢取下金簪 换上一支木簪。
“你们是如何得的消息?可靠吗?””有宫婢自做主张,强行献果。虽被圣上所伤,但消息却应是属实的。”紫檀打理完毕,站到一旁。
“哪来的婢女?”尤太后皱皱眉头。
紫檀给太后奉了一杯茶,“是太后当年是皇后的时候在圣上那边留的暗桩。”
“暗桩?”尤太后丝毫不记得有过这件的事情。
“靠得住吗?”
“应是靠的住的,毕竟她的父母还在太后手里。”
“父母?”
“是。”紫檀记忆颇好,“太后两年前不是在揽云宫前救了一名贱奴么?事后还帮她的父母在尤府找了份杂事。”
为什么会帮一个贱奴?
尤太后听到两年前,忽得想起那时候自己刚刚被封后。
那时自己不过二十六岁,先帝不过也才四十余。自己十五岁进宫,在宫中熬了两年才得见天颜。自己见先帝时,先帝正值壮年,那时,先帝正陪着恭敏皇后赏花,如此鹣鲽情深,让情窦初开的自己一不留心,铁了心,也想要得此般待遇。谁知之后,自己虽说与先帝有了一夕之欢,却被逼服下避子汤。之后自己废了九牛二虎之力,吐出了汤药,留下了一子。
想到一子,尤太后脸上又浮过一丝愤恨。
自己爬上皇后的位子,可是吃了不少苦头!
先帝一直不许后宫留子,只许得恭敏皇后宠冠三千佳丽,后生子秦符。
自己虽说是使尽了手段,才保住了秦坚孩儿。但先帝闻此事后直接派人领走了孩子,并把自己贬入浣衣局,委实也太过分。
尤太后的脸有些扭曲。
虽说因此事自己被贬入浣衣局,但六年后,自己不是又爬上来了?
而且,自己在先帝死前终于知晓先帝情之所钟也不是恭敏皇后……
尤太后眉头舒展开了。
自己最终还不是熬死了恭敏皇后,虽说自己虽然没有得到帝王的情,有些不甘心,但得到权势也不错!
自己没得到的情,恭敏皇后没得到,自己得到了的权势,恭敏皇后也没得到。自己不算输。
且传言帝王所爱之人已故,活人毕竟争不过死人,没什么好遗憾的。
只是,虽然先帝遗书给了自己太后之位,如何又许了太子帝位?
尤太后皱皱眉,难道先帝死后的遗书有蹊跷?
尤太后忘不掉先帝临死前对自己恨恨的眼神,也忘不掉先帝那个时候一直催着去找刘尚书。
自己没去,谁又会知晓?
想要托孤?
呵呵,刘尚书现在不是在自己这边么?
虽然,最后,养心殿着火了。但幸而遗诏还在。真不晓得为何遗诏会被封在铁盒子里……
不对,为什么遗诏会在铁盒子里?尤太后突然觉得,自己仿佛被什么给绕进去了……
“紫檀!”尤太后有些惊慌失措。
紫檀低声试问,“太后?”
“那日,那日,先帝去的那日,是谁,是谁陪哀家去的……”尤太后一把拉住紫檀。
“回太后,那日,那日应是是红拂陪的太后去得养心殿……”紫檀想了想,背脊发凉,红拂那日被送回来的时候可是面目全非……
“红拂,红拂……”尤太后喃喃了几遍,脸色惨白,红拂已经,已经跟着先帝去了……那,那日,那日养心殿内,到底,到底发生了什么……
也许,是先帝赐死了太子?让自己做了太后,而坚儿做了皇帝?
尤太后有些不甘心。
但想到那日姚老听完先帝死讯,看到两张遗诏不可置信的样子,尤太后不敢想……
也许,先帝是让自己陪葬了?
第45章 名利
天长,天长,这冬日到了,天不是变短了么?还要过什么天长节。
刘慎言打着呵欠,睡眼惺忪的摸索着套官服。
皇帝要想天长,好好干活,认真吃饭便是,过个劳神子节有什么用。
哎,本来能去浪的时间还得小皇帝的生日宴会上去凑个数。刘慎言系上腰带,这还真是上面的动动嘴,下面的跑断腿,颇有些劳命伤财的味道。不过皇帝过生日,大家都开心,各地官员能借着寿礼再在地方上捞一笔,平头小百姓乐呵着,说不定能减点税,至于大狱里那群半死不活的死囚,说不定还能轮上个大赦天下。
皇帝过生日嘛,自然就是过个‘普天同庆,天下大赦’。
看着天长节,回忆到上辈子清朝那取义万寿无疆的万寿节,刘慎言嘴角抽搐,吉祥话要是有用,大家都去拜佛烧香好了,还干什么活?
只是,联想到马斯洛需求理论,刘慎言又觉得小皇帝要过个天长节还是挺有道理。人活在世上,有五种需求: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小皇帝过个天长节,生理上是主观没需求,安全上是客观没需求,只要江山稳稳的,这两个都可以忽略不计。那尊重的需求呢?从上次笃行那件事来看,小皇帝明显没有获得实际上的尊重,作为一个君主,本应是高高在上的,最后却是四处掣肘。不过这也没办法不是?谁让那小子点背,亲娘不是太后,朝里没有属于亲娘家的外戚,也没混到个权倾朝野的太监靠山,更没有一群鞍前马后,心似比干大臣……
所以,过个生日有利于延年益寿啊!
好吧!
不应该对一个小鬼使用这样的词。不过那小鬼已经是朝着面瘫的道路上狂奔而去,一去不返了……
真不可爱!
不过一个皇帝要什么可爱。
刘慎言唾弃自个儿的脑抽。
但那倒霉孩子,过个生日,还是能满足一下情感和归属的需求的。毕竟往那高台子上一站,看着下面一群平时人五人六的大臣跪成一列,挨个献礼也是不错的心理体验。这样想着,刘慎言又觉得自己心态真是屌丝,做皇帝的,天下的一切都是他的,这些小头算什么,收来收去,估计也赶不上国库里的一星半点。
那过个生日还能干什么?
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
自我实现是什么鬼?
一个皇帝能有什么样的抱负?
如何才算是自我实现?
……
君子疾没世而无名。
自个儿老是觉得人生在世,吃喝二字。所谓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但刘慎言清楚的记得当年在大学时,各路白发苍苍的导师都是一面教导他们要淡泊名利,另一面又一遍一遍的提醒他们要多多写论文,要发表到核心期刊,然后又用某某某教授写过某某某告诉着学生们,什么东西是合理的,什么东西是正确的。
其实没有什么能证明什么是正确的。
实践也不行。
真理只有在它诞生那刻是真理。
它受着各种条件的制约。
……
有时候,淡定的回想,导师们只是让他们把金钱看得淡一些,名声什么看得可能比其他人还重。人活在世上,很大程度上是来寻找认同感的。
一个人很难强大到一个人面对所有的过错,所以人们需要从历史中揪出一个又一个的‘名人’,‘事例’来论证他的正确性。
人生在世,名利二字。
刘慎言觉得有些可笑了,一个“名”字,真是堪堪熬白了多少少年头,熬干了多少英雄泪。 抱着石头投了汨罗江的屈老爷子留下了是“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的恐慌。 而那劳什子“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闻”的科举志向,用当年赵老爷子的话说就是‘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但无论什么怎么说就是满足了五种基本需求,名利双收。这是科举时代读书人的最高理想和精神慰安。再想想什么“不能流芳百世,宁可遗臭万年。”这种把“名”的追求推向极端的行为,刘慎言只能摊摊手,人各有志。
不过就算那儒家说过’富贵于我如浮云‘的孔老爷子,不也是一边“人不知而不愠”,一边又感叹“没有人知道我啊!”
刘慎言清晰的记得,孔子作《春秋》的目的为了“自见于后世”。
说穿了,还是名利二字在作祟。
大概,皇帝也逃不过这些。
……
想着想着,刘慎言感觉自个儿是在自相矛盾,有些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一遍吐槽着别人喜欢引经据典的说服自己,一遍又作茧自缚的拿着陈芝麻烂谷子的破事来佐证自己。
自个儿也算不得是个心理上强大的人。
懒得要死还怕事。
多亏这辈子投了个位高权重的爹。
不过小皇帝不也有个位高权重的爹么?
刘慎言莫名的想到个物极必反,祸福相依。显赫到了极点,卑贱到了极点都会受制于形式。
不过,自个还不是天天受制于自己的老爹?
……
想来想去都是无意义的,因为他是刘慎言,不是那个小鬼,更不是皇帝。
……
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是最愚蠢也是无聊的事情。
……
听着外面打更的梆子声,刘慎言知道时间不早了。
小皇帝怎么样,办寿宴为了什么也不是自己该操心的事。
人闲情多。
刘慎言推开门,接过门口立着的小厮手上的面巾,抹了一把脸,迷迷糊糊的朝着宫门晃过去……
应该不会迟到吧!
应该不会。
作者有话要说:
有点私货过多的样子……看着乐一乐呗,就当看一傻逼自得其乐……呀呀哟,要是有高中的孩子们看,也许写作文能用用,哈哈哈哈,不要版权费……好吧,这本质还是一本……这本书看上去正经一点的标题应该都是我的私货……不支持考据党考据,不过支持辩论……
第46章 乞丐
刘慎言顶着风,尾随着一干大臣走到了珑宇台下看小皇帝祭天。
站在最后面就是舒坦。前面都是站得直直的重臣,后面都是一群歪歪扭扭的小吏。
刘慎言觉得偷点小懒什么,真是令人开心。
……
看看高台上的仪式。
童子,妖道,银光闪闪的服饰道具刺得刘慎言眼睛疼。
这画风明明就是个走过场的节奏。
刘慎言闭着眼睛吸口气,架空的地方到底不靠谱,官制混乱不说,节日混搭,现在连拜天这种事儿也不伦不类……但,话说回来,这旮旯也寻不出个泰山来。
……
刘慎言提溜着耳朵听太监们吆喝着“天长永吉”,顺带杂着些不知名的乐器。
背景音乐还是不错的,嗯,催眠不错。
……
就在刘慎言感觉自个儿三魂七魄飘得渣都不剩的时候,刘慎言感觉肩头一重。
……
“刘太傅!跟咱家来,宫里有主邀。”一个老太监对着刘慎言耳朵小声说。
“不知是宫中哪位主?”刘慎言低声问道。
“这……太傅来了便知……”老太监翘起个兰花指震得刘慎言浑身起疙瘩。
“这怕不合适……”刘慎言连连推辞。
小皇帝年龄还小,宫中大多数妃嫔都被先帝陪葬了,剩下的多是太后的心腹……
去了真真是招揽是非……
“太傅怕是信不过咱家……”老太监在宫里摸爬滚打多年,有几分眼色,“刘太傅莫要猜疑,往外移几步即可。”
“那……”刘慎言拢拢袖子,“公公带路吧!”
“请太傅这边行……”老太监见刘慎言同意,喜上眉梢,堆满褶子惨白的脸显得喜气洋洋。
……
站队站后面的好处不就是可以溜吗?
第24节
恋耽美
第24节
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
尤太后坐在镜前,任后面的婢女帮她打点青丝,“几时了?”
“回太后,卯时了。”婢女小心翼翼的梳顺尤太后垂在后面的乌发。
尤太后摆弄着台子上的臂钏,心情尚好,虽说昨夜浅眠,但今日却醒了个早。
“紫檀。”
一旁立着的大宫女闻声,便自然而然替过了婢女手上的活计,使使眼色,示意婢女可以下去了。
见婢女躬身退下,尤太后用簪子挑着胭脂,“平日里,圣上这时候可是起了?”
“回太后,起了。”紫檀温顺的低着头,梳理着尤太后的头发。
听闻秦符一般是这个时候起,尤太后停下手上的动作,“坚儿起了么?”
“这……”紫檀顿了顿,“怕是,怕是还在榻上。”
“怎可如此懒散?”尤太后闻言,脸上有了几分不悦,坚儿如今已是八岁有余,早已有了夫子,自己为他图着大业,显着贤名,他怎可如此不成气?
“会太后。”紫檀打量着尤太后的脸色,“殿下,殿下说,他不爱识文断字,那蒋夫子太,太……”
“太什么?”
“太迂腐……”
“迂腐?那他要如何?比起刘家那大公子,蒋老不是已经足够德高望重了么?”
“是……应是殿下年龄太小……太后莫急,大了便好了……”
听着紫檀的安抚,尤太后想着自己的孩儿确实还年幼。
可是,不能再等了,朝中局势瞬息万变,夜长梦多。
自己如今虽才“嗯。”尤太后拢拢刚刚梳好的发髻,映映镜中年华尚好的面容,“昨日派去的人回来了?”
“回太后,昨个儿夜里回来了,但太后已经歇着,便未打搅。”紫檀的手抖了一下。
“如何?”尤太后察觉紫檀有异。
“据报,圣上,圣上只是练箭罢了。”紫檀斟酌了一下。
“练箭?”
“是。校武场的人都被撵了出去,就留一个随身侍候的太监,不过,一会儿就出去了。”紫檀给尤太后上了一根金簪。
“金簪去了。”尤太后递上一根木簪 ,“太沉。”
“是。”紫檀慢慢取下金簪 换上一支木簪。
“你们是如何得的消息?可靠吗?””有宫婢自做主张,强行献果。虽被圣上所伤,但消息却应是属实的。”紫檀打理完毕,站到一旁。
“哪来的婢女?”尤太后皱皱眉头。
紫檀给太后奉了一杯茶,“是太后当年是皇后的时候在圣上那边留的暗桩。”
“暗桩?”尤太后丝毫不记得有过这件的事情。
“靠得住吗?”
“应是靠的住的,毕竟她的父母还在太后手里。”
“父母?”
“是。”紫檀记忆颇好,“太后两年前不是在揽云宫前救了一名贱奴么?事后还帮她的父母在尤府找了份杂事。”
为什么会帮一个贱奴?
尤太后听到两年前,忽得想起那时候自己刚刚被封后。
那时自己不过二十六岁,先帝不过也才四十余。自己十五岁进宫,在宫中熬了两年才得见天颜。自己见先帝时,先帝正值壮年,那时,先帝正陪着恭敏皇后赏花,如此鹣鲽情深,让情窦初开的自己一不留心,铁了心,也想要得此般待遇。谁知之后,自己虽说与先帝有了一夕之欢,却被逼服下避子汤。之后自己废了九牛二虎之力,吐出了汤药,留下了一子。
想到一子,尤太后脸上又浮过一丝愤恨。
自己爬上皇后的位子,可是吃了不少苦头!
先帝一直不许后宫留子,只许得恭敏皇后宠冠三千佳丽,后生子秦符。
自己虽说是使尽了手段,才保住了秦坚孩儿。但先帝闻此事后直接派人领走了孩子,并把自己贬入浣衣局,委实也太过分。
尤太后的脸有些扭曲。
虽说因此事自己被贬入浣衣局,但六年后,自己不是又爬上来了?
而且,自己在先帝死前终于知晓先帝情之所钟也不是恭敏皇后……
尤太后眉头舒展开了。
自己最终还不是熬死了恭敏皇后,虽说自己虽然没有得到帝王的情,有些不甘心,但得到权势也不错!
自己没得到的情,恭敏皇后没得到,自己得到了的权势,恭敏皇后也没得到。自己不算输。
且传言帝王所爱之人已故,活人毕竟争不过死人,没什么好遗憾的。
只是,虽然先帝遗书给了自己太后之位,如何又许了太子帝位?
尤太后皱皱眉,难道先帝死后的遗书有蹊跷?
尤太后忘不掉先帝临死前对自己恨恨的眼神,也忘不掉先帝那个时候一直催着去找刘尚书。
自己没去,谁又会知晓?
想要托孤?
呵呵,刘尚书现在不是在自己这边么?
虽然,最后,养心殿着火了。但幸而遗诏还在。真不晓得为何遗诏会被封在铁盒子里……
不对,为什么遗诏会在铁盒子里?尤太后突然觉得,自己仿佛被什么给绕进去了……
“紫檀!”尤太后有些惊慌失措。
紫檀低声试问,“太后?”
“那日,那日,先帝去的那日,是谁,是谁陪哀家去的……”尤太后一把拉住紫檀。
“回太后,那日,那日应是是红拂陪的太后去得养心殿……”紫檀想了想,背脊发凉,红拂那日被送回来的时候可是面目全非……
“红拂,红拂……”尤太后喃喃了几遍,脸色惨白,红拂已经,已经跟着先帝去了……那,那日,那日养心殿内,到底,到底发生了什么……
也许,是先帝赐死了太子?让自己做了太后,而坚儿做了皇帝?
尤太后有些不甘心。
但想到那日姚老听完先帝死讯,看到两张遗诏不可置信的样子,尤太后不敢想……
也许,先帝是让自己陪葬了?
第45章 名利
天长,天长,这冬日到了,天不是变短了么?还要过什么天长节。
刘慎言打着呵欠,睡眼惺忪的摸索着套官服。
皇帝要想天长,好好干活,认真吃饭便是,过个劳神子节有什么用。
哎,本来能去浪的时间还得小皇帝的生日宴会上去凑个数。刘慎言系上腰带,这还真是上面的动动嘴,下面的跑断腿,颇有些劳命伤财的味道。不过皇帝过生日,大家都开心,各地官员能借着寿礼再在地方上捞一笔,平头小百姓乐呵着,说不定能减点税,至于大狱里那群半死不活的死囚,说不定还能轮上个大赦天下。
皇帝过生日嘛,自然就是过个‘普天同庆,天下大赦’。
看着天长节,回忆到上辈子清朝那取义万寿无疆的万寿节,刘慎言嘴角抽搐,吉祥话要是有用,大家都去拜佛烧香好了,还干什么活?
只是,联想到马斯洛需求理论,刘慎言又觉得小皇帝要过个天长节还是挺有道理。人活在世上,有五种需求: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小皇帝过个天长节,生理上是主观没需求,安全上是客观没需求,只要江山稳稳的,这两个都可以忽略不计。那尊重的需求呢?从上次笃行那件事来看,小皇帝明显没有获得实际上的尊重,作为一个君主,本应是高高在上的,最后却是四处掣肘。不过这也没办法不是?谁让那小子点背,亲娘不是太后,朝里没有属于亲娘家的外戚,也没混到个权倾朝野的太监靠山,更没有一群鞍前马后,心似比干大臣……
所以,过个生日有利于延年益寿啊!
好吧!
不应该对一个小鬼使用这样的词。不过那小鬼已经是朝着面瘫的道路上狂奔而去,一去不返了……
真不可爱!
不过一个皇帝要什么可爱。
刘慎言唾弃自个儿的脑抽。
但那倒霉孩子,过个生日,还是能满足一下情感和归属的需求的。毕竟往那高台子上一站,看着下面一群平时人五人六的大臣跪成一列,挨个献礼也是不错的心理体验。这样想着,刘慎言又觉得自己心态真是屌丝,做皇帝的,天下的一切都是他的,这些小头算什么,收来收去,估计也赶不上国库里的一星半点。
那过个生日还能干什么?
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
自我实现是什么鬼?
一个皇帝能有什么样的抱负?
如何才算是自我实现?
……
君子疾没世而无名。
自个儿老是觉得人生在世,吃喝二字。所谓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但刘慎言清楚的记得当年在大学时,各路白发苍苍的导师都是一面教导他们要淡泊名利,另一面又一遍一遍的提醒他们要多多写论文,要发表到核心期刊,然后又用某某某教授写过某某某告诉着学生们,什么东西是合理的,什么东西是正确的。
其实没有什么能证明什么是正确的。
实践也不行。
真理只有在它诞生那刻是真理。
它受着各种条件的制约。
……
有时候,淡定的回想,导师们只是让他们把金钱看得淡一些,名声什么看得可能比其他人还重。人活在世上,很大程度上是来寻找认同感的。
一个人很难强大到一个人面对所有的过错,所以人们需要从历史中揪出一个又一个的‘名人’,‘事例’来论证他的正确性。
人生在世,名利二字。
刘慎言觉得有些可笑了,一个“名”字,真是堪堪熬白了多少少年头,熬干了多少英雄泪。 抱着石头投了汨罗江的屈老爷子留下了是“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的恐慌。 而那劳什子“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闻”的科举志向,用当年赵老爷子的话说就是‘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但无论什么怎么说就是满足了五种基本需求,名利双收。这是科举时代读书人的最高理想和精神慰安。再想想什么“不能流芳百世,宁可遗臭万年。”这种把“名”的追求推向极端的行为,刘慎言只能摊摊手,人各有志。
不过就算那儒家说过’富贵于我如浮云‘的孔老爷子,不也是一边“人不知而不愠”,一边又感叹“没有人知道我啊!”
刘慎言清晰的记得,孔子作《春秋》的目的为了“自见于后世”。
说穿了,还是名利二字在作祟。
大概,皇帝也逃不过这些。
……
想着想着,刘慎言感觉自个儿是在自相矛盾,有些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一遍吐槽着别人喜欢引经据典的说服自己,一遍又作茧自缚的拿着陈芝麻烂谷子的破事来佐证自己。
自个儿也算不得是个心理上强大的人。
懒得要死还怕事。
多亏这辈子投了个位高权重的爹。
不过小皇帝不也有个位高权重的爹么?
刘慎言莫名的想到个物极必反,祸福相依。显赫到了极点,卑贱到了极点都会受制于形式。
不过,自个还不是天天受制于自己的老爹?
……
想来想去都是无意义的,因为他是刘慎言,不是那个小鬼,更不是皇帝。
……
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是最愚蠢也是无聊的事情。
……
听着外面打更的梆子声,刘慎言知道时间不早了。
小皇帝怎么样,办寿宴为了什么也不是自己该操心的事。
人闲情多。
刘慎言推开门,接过门口立着的小厮手上的面巾,抹了一把脸,迷迷糊糊的朝着宫门晃过去……
应该不会迟到吧!
应该不会。
作者有话要说:
有点私货过多的样子……看着乐一乐呗,就当看一傻逼自得其乐……呀呀哟,要是有高中的孩子们看,也许写作文能用用,哈哈哈哈,不要版权费……好吧,这本质还是一本……这本书看上去正经一点的标题应该都是我的私货……不支持考据党考据,不过支持辩论……
第46章 乞丐
刘慎言顶着风,尾随着一干大臣走到了珑宇台下看小皇帝祭天。
站在最后面就是舒坦。前面都是站得直直的重臣,后面都是一群歪歪扭扭的小吏。
刘慎言觉得偷点小懒什么,真是令人开心。
……
看看高台上的仪式。
童子,妖道,银光闪闪的服饰道具刺得刘慎言眼睛疼。
这画风明明就是个走过场的节奏。
刘慎言闭着眼睛吸口气,架空的地方到底不靠谱,官制混乱不说,节日混搭,现在连拜天这种事儿也不伦不类……但,话说回来,这旮旯也寻不出个泰山来。
……
刘慎言提溜着耳朵听太监们吆喝着“天长永吉”,顺带杂着些不知名的乐器。
背景音乐还是不错的,嗯,催眠不错。
……
就在刘慎言感觉自个儿三魂七魄飘得渣都不剩的时候,刘慎言感觉肩头一重。
……
“刘太傅!跟咱家来,宫里有主邀。”一个老太监对着刘慎言耳朵小声说。
“不知是宫中哪位主?”刘慎言低声问道。
“这……太傅来了便知……”老太监翘起个兰花指震得刘慎言浑身起疙瘩。
“这怕不合适……”刘慎言连连推辞。
小皇帝年龄还小,宫中大多数妃嫔都被先帝陪葬了,剩下的多是太后的心腹……
去了真真是招揽是非……
“太傅怕是信不过咱家……”老太监在宫里摸爬滚打多年,有几分眼色,“刘太傅莫要猜疑,往外移几步即可。”
“那……”刘慎言拢拢袖子,“公公带路吧!”
“请太傅这边行……”老太监见刘慎言同意,喜上眉梢,堆满褶子惨白的脸显得喜气洋洋。
……
站队站后面的好处不就是可以溜吗?
第24节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