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子,张御医不敢再隐瞒,提到是格尔芬让他制造实验者死亡事件。
    不过,他没有提起八福晋针对武格格,这话是打死也不会说了。
    得罪了太子,得罪了四爷家,也就不能再得罪八爷。只有这样才能留有一条退路,哪怕自己会被处死或流放,但好歹也要给家里人留下退路。
    事情牵扯到了索额图,也就是牵扯到了太子。
    康熙将张御医与吴医员先下狱,却在处置幕后黑手时有了一些犹豫。翻来覆去,几天之后做出决定,对外隐瞒了此事的主谋。
    他给自己的做法找了一个理由。牛痘研究是利国利民的善举,而给索额图定罪很容易让人认为太子残暴无情,根本不顾百姓死活。
    即使如此,也以其他罪名将格尔芬先革职了。
    不是不办索额图,而是稍微等一等,将他与太子切割开来。
    不只于此。
    康熙还继续深挖,不放过任何的可疑痕迹。
    和张御医接触的,仅仅是格尔芬吗?或是还有别的人?
    哪怕找不到确凿证据也无妨,该给的警告是绝不会少的。太子都被牵连其中了,其他人别想逃过。
    这一头,查办着下毒案。
    另一边,牛痘实验的进度并没有停止。某些人即使内心不安与恐惧,也必须坚持下去。
    郭络罗氏怎么都没想到张御医胆子大到那种地步,竟然利用朱三太子的名义行事。
    而且她也没让张御医下致命毒物,说的是要给武格格制造混乱,那是不能闹出人命。闹得太大了,延误了整个实验进度也对她与胤禩不利。
    万万没想到张御医有此操作,而且他的背后还站着一个索额图,这人居然是两头通吃。
    不幸中的万幸,张御医知道要留退路,没把她给供出去。
    没被供出,不意味着万事大吉。
    郭络罗氏提心吊胆,反复回忆当时的情况。
    她是以正当理由借着种人痘联系张御医,除了自己这方与张御医没对第三方提过,更没留下任何证据。
    康熙应该查不到她针对武氏的证据,哪怕是蛛丝马迹也不会有。
    郭络罗氏不敢再生事,而全力投入了管理实验者之中。
    事到如今,她一定要做得出色,哪怕皇上有所怀疑,也能看在她的功劳上不降罪。
    于是,端午节的下毒事件后,整个牛痘实验区反而进入了空前的平和状态。
    直至五月底实验结束,一直风平浪静,没有再掀起过一丝波澜。
    好消息随之而来,实验结果出炉了。
    参与实验的一共有两百零二人,在接种牛痘后,所有人都顺利免疫了天花病。不论男女老少,身体强壮或虚弱,都没有对牛痘出现不良反应。
    这代表着以牛痘取代人痘是有理有据,推广应该要提上日程了。
    六月初,实验者拿着补贴金,欢欢喜喜地各回各家。
    康熙也在朝会上对此次实验的负责人给予了高度赞扬,毫不吝啬是将四阿哥与八阿哥从贝勒进封,一为雍郡王,一为廉郡王。
    封赏却未到此为止。
    这天,太后很少见地发出了两道懿旨。
    一道是加封四贝勒府的武氏为侧福晋,另一道却是给八贝勒府指了一位侧福晋张氏。
    前朝与后宫都知道太后向来不管事。
    偏偏后宫没有皇后与皇贵妃,如今最高的位份就是惠、宜、德、荣四妃。
    这回看似是太后下旨,其实就是皇上的意思。
    如果说武格格被封侧福晋,是凭着她英勇参与首批试种的勇气,那么突然冒出一个张氏,以侧福晋的位份被被指入八爷府就耐人寻味了。
    张氏去年参加选秀,被留了牌子,但一直没有指婚。
    其父张之碧目前做着知州,按理说他的女儿不可能被直接指为侧福晋。
    在往下挖,张之碧与张御医是出了五服的亲戚。
    双方并不怎么往来,可现在因为这个指婚让人产生了联想。
    张御医因为阻碍牛痘实验一事被问罪,张之碧的女儿却被抬举成了侧福晋嫁给胤禩。
    皇上究竟是朝谁的脸上扇巴掌呢?
    郭络罗氏接到懿旨后整个人如遭雷击,就像是按在地上给打昏了。
    宫内来传旨时,还特意叮嘱了她一番话。
    此前,八福晋忙着管理实验事宜,八爷府中又没有其他女眷,怕是没人照顾胤禩生活起居。
    太后体恤八爷与八福晋的辛苦,特意选了一个善解人意的好姑娘。让郭络罗氏务必要善待张氏,能尽快让张氏有孩子是最好不过了。
    此时,郭络罗氏内心明白,康熙怀疑她也是唆使张御医下毒的主使者之一。
    哪怕没有任何实质证据,但也照样可以往她最痛苦的地方狠狠扎一刀。不似前几年给她与胤禩拒绝的机会,这次直接指一个人下来,让她不要也得要。
    郭络罗氏等到传旨太监一离开,就把满屋子的瓷器都给砸烂了。
    对这道旨意的第一反应,她真想冲去宫内抗旨,但脚步刚刚到房门口就缩了回来。一旦出了门,她还能保住福晋的头衔吗?
    顺治帝废过皇后,康熙废了她这个儿媳也不无可能。
    再多痛苦与不甘,也只能往肚子里咽下。
    郭络罗氏不得不认了此次竹篮打水一场空,非但没捞着功劳,而且还被皇上狠狠羞辱了一番。
    如今,她只能自我安慰,张氏入府也就是多一副碗筷,只要胤禩不去就可以了。她可以相信胤禩的,对吗?
    *
    *
    几家欢喜几家愁。
    胤禛也没想到侧福晋的封号来得这样快。一下子就从武格格,变成武侧福晋。他以为还要奋斗一阵子的,汗阿玛此次倒是过于大方。
    我没记错的话,前几个月你以侧福晋为目标奋斗着。
    武拂衣将加封的旨意带来了北郊庄子,武氏被封侧福晋是要上玉碟的。
    依照如今的规矩,虽然与嫡福晋无法相提并论,但也算是正儿八经的皇家媳妇了。
    得到想要的,就一定能高兴吗?
    胤禛在接旨时,没有多少奋斗成功的喜悦。除了荒唐感,更意识到一件事,汗阿玛是真的偏爱太子。
    从太医院被清理到格尔芬被革职,有心人不难发现索额图在其中掺和一手。皇上却没有明确降罪,就是在力保胤礽的太子形象。
    惩戒不了太子相关的索额图,却不会放过其他人。
    太后的两道懿旨封了的两个侧福晋,就是康熙狠狠向郭络罗氏的脸上狂扇巴掌。
    很可能是没有找到确凿证据,表明郭络罗氏唆使张御医下毒,否则就是直接降罪了。没证据又如何,皇上能力保太子,也就能把气撒到别的地方。
    这样一圈绕下来,武氏被封侧福晋,不过是皇上权衡利弊后下的一步棋。
    武拂衣见胤禛一直不说话,故意问,位份到手,你怎么不笑一个?
    胤禛怒目瞪了回去,他想明白封赏里的弯弯绕绕,得多缺心眼才会开心?
    当成为武氏,得了进封,但清醒的思考一遍遍提醒他,自始至终,他都不是被父母偏爱的孩子。这老鬼居然还让他笑一个,简直就是哪壶不提哪壶!
    武拂衣瞧着胤禛憋气的样子,今天的心情又好了一些。你气什么呢?笑一笑十年少,我明明是为你好。
    胤禛:他不瞎,没有信了鬼的邪。
    武拂衣看着胤禛贯彻着沉默**,就爆出一件事。
    今天下朝,我遇上直郡王了。这次四贝勒变成了雍郡王,是彻底点燃了他憋了许久了怒意。去年,就传出四阿哥骁勇善战力压大阿哥的流言。
    你也推测过胤禔会找四阿哥比斗。这事终是成真了,三天后,约战皇家演武场。估计明天吧,整个京城就会都知道了。
    什么?!你同意了?和大哥打一架?!
    胤禛终于不再沉默,宛如看着好战分子一般看着武拂衣。
    你这是什么眼神,我能不答应吗!直郡王当着皇上面提出的比武要求,他说这是大哥庆祝四弟升为郡王的方式,进行一场友好的比赛。
    武拂衣非常无辜,又不是她主动挑事。
    她说得理直气壮:当时,直郡王表态,亲兄弟,打是亲,骂是爱。就是与四弟切磋一下,很久没有切磋了。
    皇上当场点头了,认为可以有友谊赛。那种情况下,我能说不打?我和某人不一样,某人不善骑射,心里退怯。我不怂,肯定同意了。
    武拂衣其实明白康熙为什么会同意。
    可能是借着胤禔的提议告诫四阿哥,让老四不要因为晋升郡王就忘了脚踏实地。
    胤禛其实也明白康熙为什么点头应允两个儿子打一架。
    但,他有一个好问题。谁是某人?谁怂了?
    作者有话要说:①康熙三十八年,康熙在南京拜祭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召谕天下,访察明室后裔,授以职衔,俾其世守祀事。
    第三十六章
    听说了吗?明天直郡王与雍郡王就要打起来了!
    嘘!你小声点, 生怕别人听不到我们在议论皇家的事情吗?
    哎呦,别慌,大家不都在说嘛。反正我们也就只能说说, 比试在皇家演武场进行, 我们都是瞧不着的。
    你难道不好奇究竟谁会赢?众位阿哥之中, 当属直郡王武功最胜, 我觉得他会赢。
    是吗?我倒是觉得青出于蓝胜于蓝,我想押雍郡王。万岁爷把牛痘研究交给雍郡王负责, 想必是看出他为人可靠。
    茶馆中, 胤祯身着便服,听着茶客们的热闹讨论。
    以往他不会来这种市井茶馆, 但最近两个月出宫的话,一有时间就会来坐坐。
    起因?
    绝不会告诉别人, 最初是来听说书先生讲牛痘故事的。
    十四阿哥怎么可能喜欢听市井故事, 绝对没有可能,除非那些故事是他写的。
    胤祯回想起元宵节之后的生活,真是要抹一把辛酸泪。
    不知不觉,他教导四哥家的三个混世魔王已经五个多月了。
    从一开始天真地以为教孩子很容易, 到充分认识到再乖巧的孩子都能把教书先生逼疯。
    日子一天天过去, 非常可悲的情况发生了。
    胤祯在为孩子们答疑的过程中,翻得古书越来越多, 从神话传说到经文典籍。
    可是渐渐发现了一个可怕的真相,宫内搜集的书籍没有办法解答孩子们看起来天真的问题。
    比如弘晖问人与鸟的构造究竟有何不同?
    鸟会飞,人为什么不可以?究竟是什么力量把人固定在地面上?
    比如茉雅奇问花朵颜色不同是什么决定的?又是什么给了花朵营养?她能不能让两种不同的花合成一朵?
    哪怕弘昐提出看似最正常的英吉利翻译疑问, 却也让没系统学过洋文的人抓耳挠腮。
    原来自己竟然如此无知。
    胤祯备受打击,这种感受却只能憋着,怎么好意思和其他人讲。
    他倒是想找四哥聊一聊, 把那些稀奇古怪的问题一股脑地抛给四哥,看看四哥能有什么高见。
    无奈四哥忙着牛痘研究,在皇城的日子很少。就连督办府邸建造的事宜,也都是工部差人去北郊汇报进度。
    等啊等,没想到四哥居然主动找上来。
    胤祯企图让四哥见识他家三只混世魔王的奇怪问题,但一堆问题尚未向对方砸出去,就被委派了一个任务。
    四哥要他写小故事,让百姓能明白牛痘的好处,而且汗阿玛有意推广牛痘。
    写作要求:通俗易懂、风趣幽默、引人入胜又简洁明了。
    胤祯很想强调,他的心愿是成为大将军,而不是写什么小故事给人听。
    只不过,四哥颇有理由。十四弟为给三个孩子答疑,积累了某种风格的写作经验。
    给孩子写的答疑段落,与正确宣传牛痘的小短文有异曲同工之秒。如果拒绝这份差事,岂不是对不起前期的付出。
    好家伙!
    不得不怀疑四哥是早有预谋,环环相扣就在这里等着他。
    拒绝,显得他傻;接受,又总有一股说不出的憋屈。在傻与憋屈之间,终是选择了后者。
    痛苦的日子不会因为选择接受就结束。
    给孩子们答疑是一种痛苦,不断改稿是另外一种痛苦。
    牛痘宣传小故事的数量要求是三十篇不重样的,最好能让人觉得是三十个人写的。
    每一篇要通过五道审核,汗阿玛、四哥以及三位匿名的听书人。
    四哥特意叮嘱,听书常客的意见很重要。牛痘故事是说给百姓听的,能否听懂、喜欢去听才最重要。
    胤祯把稿件改了一遍又一遍,真的体会到什么叫做改到要吐了。
    这才开始庆幸,亏得四哥呆在北郊搞实验,没有办法随时随地来阿哥所找他。否则,他随时要提心吊胆,四哥对文稿有新要求。
    终于,三十篇小故事定稿,由各大酒楼与各家茶馆开始放送。
    辛苦那么长时间,肯定要去现场验证听众们的反应。可喜可贺,百姓的耳朵都很好使,对牛痘小故事很是追捧。
    胤祯长舒一口气,之前的憋屈与改稿痛苦一扫而空,是打心底里开心起来。
    也是奇怪,这种被肯定,竟是超过了以往被汗阿玛赏赐的喜悦。更是不由自主地感谢四哥给了他这样的机会。
    心底很感谢,但嘴上不说。
    对此,找到了借口,不说是不能让四哥过度压榨他。
    至于怎么表达感谢?
    明天,四哥与大哥要比试拳脚,也不知道从哪里传出了风声,一夜间就有地下赌场开盘了。
    胤祯偷偷摸摸找了一个盘口,出了十两银子押四哥赢。
    摸着良心,他真是觉得大哥的赢面更大。但谁让他要支持一母同胞的亲哥哥,只能违背自己的判断押四哥了。
    会不会有奇迹发生,让他赢一笔钱?
    普通百姓围观不了,但康熙批准了,明天皇室宗亲可以去演武场围观。是赢是输,当场就能见分晓。
    **
    **
    武拂衣也听说了地下赌庄开盘口的事,但她没有去押注。
    且不说谁输谁赢,赌博不是值得提倡的事。哪怕很多时候人生不得不搏,却不是任性地去赌场搞一把。
    如今,需要的是仔细思考。
    比如思考是谁放出风声两个皇子要友谊赛?
    这一点至少能肯定有索额图的手笔。
    因为根据常理判断,输的那一方会觉得面上无光,也就容易对赢家不满,想要诚心与对方握手言和几乎不可能。
    太子既然出不了风头,那么至少也让直郡王与雍郡王结仇。
    希望兄弟俩关系别太亲近的人肯定不只索相。有个简单的道理,臣子都团结一致了,还有皇上什么事。
    武拂衣从不怀疑康熙的帝王心术。由此引发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这场迟到的比赛究竟要怎么打?
    是碾压胤禔?还是故意藏拙?是控制成平局,还是有意露出破绽让对方赢得漂亮?
    理智与情绪在相互拉扯。
    理智认知到输好,情绪则问凭什么不能赢。
    在理智与情绪中反复横跳的还有胤禛。
    胤禛本来就不希望这样的比斗发生,他客观地分析了雍郡王刚刚获得封号,正是该低调行事的时候。
    奈何一大堆理性的分析之后,关键性的那句「应该故意输掉比赛」被卡在了喉咙口。
    都是康熙的儿子,都是凭本事去比试,为什么就要四阿哥伏低做小!
    你看着办吧。
    胤禛最终憋出这一句,把决定权留给了武拂衣。
    不论老鬼选择是输或赢,他都认了。即便被康熙猜忌,大不了陪着一起过段苦日子。
    这场比赛,胤禛却无法亲眼见证结果。
    皇上根本没说让女眷前往,另外敢去围观的宗亲与官员们也要动动脑子,见证某一位郡王输了真的是好事吗?
    比试前一天,胤禛决定留在北郊庄子。
    虽然武氏被册封为侧福晋应该回府聚一聚,但他一点也不想搞庆祝晚宴。庆祝什么?一桌子吃饭,有几个是为武侧福晋真心高兴的?
    恋耽美

章节目录


我和四爷互穿后[清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作者:山海十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作者:山海十八并收藏我和四爷互穿后[清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