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团后我成了科研大佬免费阅读(58)
虽然国内现在还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本土病例,但境外输入的病例已经足够让所有人紧张起来了。
因此陈颂也非常谨慎,完全不去公共场所,出门一定带着口罩,回来就消毒清洁,考完试给家里打了个电话说明可能无法回去过年的情况之后,就又回到了研究所里继续闭门搞研究。
其实研究所春节是有时间放假的,只是因为这段时间疫情又严重了起来,陈颂出来之后就听到疾控专家提倡大家尽量就地过年,想想觉得还是不回去了。
和外界的纷扰比起来,人员流动性低,管控严格的研究所要平静许多,也没有什么疫情传播的风险。
不过过年的事情,因为外界的疫情形势变得更加严峻,研究所经过讨论并征询研究员们的意见之后,决定过年就不放假了,大家一起在研究所里过年。
说是不放假,就是就是不让大家离开研究所而已,除夕当天并没有安排工作,研究员们很有生活情趣地一起准备年夜饭。
当然,考虑到他们其实不像擅长科研一样擅长做饭,掌勺的还是食堂的大师傅,他们只是负责做一些简单的工作,增加一点参与感而已。
虽然如此,同小组的研究员们围坐在吃年夜的时候,还是津津乐道的指出了哪道菜有自己的贡献。
童一淮和陈颂被安排一起洗青菜,吃着自己洗出来的青菜,陈颂觉得味道特别不一样,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
他以前倒是也帮父母打过下手,可是感觉和这次就是不一样的,可能是因为这是集体活动的缘故吧。
因为研究员们都决定明天就继续工作,所以年夜饭也没有安排酒,厨房就给他们准备了一些鲜榨的果汁,大家以果汁代酒,气氛也是相当热烈。
相对来说陈家就有些冷清了,今年因为疫情的原因,亲戚都不上门串门了,家里只剩下陈献夫妇和陈新雨三个人,看着春晚也感觉少了点气氛。
不过这只是陈献夫妻的感觉,除了有些遗憾哥哥不能回来之外,陈新雨感觉非常快乐。
谁能够拒绝过年放假,还没有亲戚问东问西,不用到处走动的快乐呢?
反正陈新雨不能。
即便陈新雨是那种很讨长辈喜欢,也不排斥和长辈走动的小孩儿,也不太能接受被一群人反反复复地问学习成绩,更不喜欢几天时间到处拜访不同的亲戚长辈,太累了,比上学还累。
现在这样只需要呆在家里休息的假期,实在是难得的快乐。
陈献夹了一筷子青菜,忍不住叹了口气,说道:也不知道小颂现在怎么样。
陈新雨一听,理所当然地说道:爸,我哥他在研究所过年耶,肯定是很多人一起过年,比我们热闹多了。而且我哥的情商你还不知道嘛?研究所里的很肯定都很喜欢他的。
陈献:
刚刚升起的惆怅顿时消失了,并且觉得女儿说得很有道理,搞不好还真是这样。
王华凝给他夹了一筷子菜,多吃点,别想太多,别让小颂在外面工作还担心我们。
此时他们不会知道,接下来的两个春节,陈颂也都没有能够回来过年。
大三那年的春节,还是因为疫情的原因,而大四那年,虽然疫情已经结束,但小行星防御系统的设计也已经完成,接下来到了选址建造的阶段,童一淮和陈颂因为年轻被派了出去到其中一个地基系统的备选地点进行考察。
而中间的两个暑假,虽然陈颂并不是完全没有回去过,但每次回去也并不能呆多长时间,很快就赶回了研究所。
甚至于这几年,他连回学校的时间都很少,基本上每次回去都是为了考试,他在京华大学已经成为了一个传说。
传说京华大学有个神出鬼没的学长,听说特别厉害,才本科阶段就参与了重要的研究工作,忙得没时间回学校上课,但每年都能拿到国家奖学金。
和他一起成为传说的,还有陈颂,这个刚刚入职就玩失踪的学校老师,原本说好的课程也开了天窗。
陈颂听到这些传说的时候,还和童一淮笑说着:我本来想说,以后说不定能上你的课,你一定是个很好的老师,没想到我都要毕业了,你还没开课。
童一淮也笑了,学弟这你就说错了,我可不是什么好老师,能教出你这样的学生,只是因为你是个好学生而已。
和他们同行的老教授马教授听着他们的玩笑,说道:小陈,你本科要毕业了吧?考虑好将来的安排吗?是读研究生还是直接读博士?准备跟着谁?
这对陈颂来说还真是个问题,他的优秀有目共睹,已经有很多教授对他伸出了橄榄枝,除了唐院士之外,崔院士和王院士也邀请过他。
不过现在陈颂倒是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了,他说道:马教授,我已经跟唐院士说好读他的直博了。
马教授对于这个选择倒不是很意外,虽然有些遗憾陈颂选择高能物理领域,但还是祝福他学业顺利。
童一淮却也是刚知道这件事情,惊讶了一笑,随后笑道:这么说来,以后我们就是同门师兄弟了?
陈颂笑着看他,是呢,那我先叫一声师兄了,师兄以后记得要好好照顾我哦。
童一淮摸了摸他的脑袋,意味深长地说道:放心吧师弟,不管是哪方面,师兄都会好好照顾你的。
陈颂脸微微一红,轻咳了一声假装没听出来,转头看着车窗外的景色。
这两年多的时间里,两人同吃同住,思想又契合,感情也有了一些发展,虽然因为忙于工作,至今也没有挑明那些暧昧。
车窗外是荒山野岭,整条路上也只有他们考察队的两辆车一前一后的开着。
因为是在南方,且今天是个晴天,山上依然还是一片葱茏之色。
车子开了很久,才终于抵达了目的地附近唯一的村落。
来之前考察队已经和村里的干部沟通过了,村长提前给他们准备居住的房子,虽然房子有些破旧,但打扫地干净整洁。
马教授客气地说道:麻烦你们了,其实我们自己在附近扎营也可以的。
村长是个有些黑瘦的中年男人,听到马教授的话,说道:没什么麻烦的,这些年村子里的人大多都搬出来了,本来就有很多房子空着没人住,我跟他们沟通了一下他们也同意把房子借给村子里。你们都是有学问的人,能为国家做大贡献的,我们做不了什么,只是提供住处而已,也算是我们的一份贡献。
村长的话简单朴实,却让考察队的众人都有些触动。
考察队里除了马教授和童一淮、陈颂,以及负责护送他们的军方人员之外,还有地质队的人,地质队的人主要负责考察备选位置负责是否适合工程修造。
在住处安顿下来,放好测绘的仪器设备之后,第二天早上考察队就请了一个村子里的向导带着他们山上,备选地址就在村子附近的山顶上,上山顶没有路,只能自己背着仪器设备爬上去,幸好村子里给他们提供了马匹充当运输工具,运输一些比较笨重的设备,依然这段路会更难走。
幸好这两年陈颂被童一淮带着,利用各种空余时间每天都有运动,体力还算不错。
倒是马教授有些体力不支,时不时得停下来休息一下,而地质队的另外一位老教授赵教授,因为工作原因时常要翻山越岭,看起来比他带的两个年轻人体力都好。
看着气喘吁吁的马教授,陈颂有些担忧地说道:马教授,要不您还是别上去了,我和学长会把详细的数据带回来的。
马教授喘了口气,说道:不行我得上去亲自看一眼,之后我就不上去了,交给你们年轻人。
陈颂倒也能理解马教授的心情,只是有些担心他的身体,既然马教授这样说,他也没有再劝。
马教授休息的时候,赵教授正带着他的两个博士生在研究附近的地形地貌和岩石结构,他们采了石头的样本,放进了密封袋里,准备回头送到山下的研究所里去进行岩石成分的分析。
看到赵教授他们回来,马教授锤了锤自己酸痛的腿,不好意思地说道:我这身体不行,不好意思耽误你们时间了。
赵教授笑着说道:老哥你和我们搞地质的不一样,别说你这年纪了,就算是年轻人,平时不锻炼的爬这种野山也不行。不过也不耽误什么时间,我们本来就要考察山上整体的岩石结构,顺便的事。
马教授知道他是客气,有和他说了几句话,感觉好像好一些了,才爬起来重新出发。
这样走走停停,到山顶的时候已经是大中午了,他们在山顶上吃了一顿简单的午餐,就直接开始工作了。
马教授果然说到做到,第一天上去看了大致情况做到心里有数之后,后面就都没有逞强要上去,留在村子里分析童一淮和陈颂采集的数据。
而没有了马教授,陈颂他们每次上山下山的时间也短了很多,工作之余还有空拍些山上的照片,不过因为保密的需要,这些照片都好好地存在手机里没有发出去。
虽然陈颂喜欢能够尽快顺利地完成工作,说不准还能有时间回家看看,但可惜树欲静而风不止。
这天早上,陈颂和童一淮起床洗漱之后正准备上山,就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喧闹的声音。
这个村子因为留下的基本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所以平时都很安静,童一淮和陈颂对视一眼,穿上外套往外面走去,就看到村子和村子里少有的年纪小一些人的男人压着一个神色闪躲的年轻男人在和军方的人说话。
马教授和地质队的人也出来了,正在观望的样子。
童一淮和陈颂走到了马教授的身边,低声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马教授一副习以为常的样子,说道:那个年轻人偷偷摸摸在村子外面,对着我们这儿拍照,被村长他们发现抓住了。
马教授说完,两人就听到了那个年轻人大声辩解:我不知道你们在说什么,我就是个驴友,这有不是什么军事禁区,我怎么还不能拍照了?
虽然说得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但是他们可以明显看到年轻人的眼神闪躲,看起来并不想是他说的那么有底气。
负责保护他们的军人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从村长他们手里接手了那个年轻人,声音冷硬地说道:你有没有问题我们自然会调查清楚。
另外一个军人从他的身上搜出了一台长焦镜头的相机,相机里面存了很多照片,有村子附近的地形情况,还有考察队居住的房子和考察队的人的照片,甚至还有一些仪器设备,看起来已经在附近蹲了挺久了。
看照片的军人把相机的存储卡拆了下来,对战友做了个手势,说道:先关起来!
那个抓着年轻人的军人干脆利落地把人给敲晕了,然后五花大绑地关了起来,另外一个军人则去打了个电话,大概是向上报告这件事情去了。
等沟通完,那人才走到陈颂他们身边,说道:这人可能是国外派来的间谍,他拍摄了不少附近地形和你们使用的一起的照片,还有你们六个人的照片,目前不知道他有没有把这些照片发出去。马教授、赵教授,我想知道,就你们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来看,这里到底适不适合作为地基设备的建造地址?
马教授和童一淮、陈颂互相看了看,然后点点头,说道:虽然还不知道其他备选地点的情况,无法进行横向比对,但就这里的自身条件来看,是相对比较适合的。
赵教授也说道:这里的地质结构相对比较稳定,条件也很适合尽信工程建造。
那人点点头,说道:我明白了,那请你们放心继续工作,其他事情我们会安排好。
马教授和赵教授都点头,他们本来也是准备继续工作的,至于怎么反谍,那不是他们擅长的领域,还是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吧。
当天,和他们一起来的四个军人,分了两个陪童一淮他们一起山上,剩下的两个守在村子里。
到了第二天,就有军方的武装直升机停在了这个村子的广场上,他们留下了一队人负责保护考察队,顺便把那个间谍和他带过来的所有装备都带走了,可以想象他必然会遭受最严格的审查。
有了这些保护的军人之后,考察队再也没有遇到过什么意外事件,也可能不是没有,而是在他们知道之前,已经被军人们给处理完了,甚至没让他们知道。
他们在山上呆了一个月的时间,把所有的数据全部采集分析完,才下山返回研究所,返程的路依然是由这些军人一路护送回去,回到研究所之后这些保护的人才离开。
童一淮和陈颂一直有些紧绷的神经此时也从放松了下来,他们到不是害怕什么,只是因为身边一直有这么多人保护,总觉得好像随时会有危险出现,无法彻底放松。
回到研究所提交了报告之后,两人回到宿舍好好睡了一觉,睡醒正好是饭点就一起去食堂吃饭。
食堂的饭菜一如既往地种类丰富荤素搭配得当,童一淮和陈颂都打了很多素菜,至于肉,他们这个月在山上吃得够多了,就不那么想吃。
在一般人的印象里,好像农村是不缺菜吃的,一般情况也确实是如此,但问题是他们去的时间是冬天,那个村子又没有什么大鹏种植,冬天基本没什么蔬菜,倒是肉因为考察队跟村子里买了一些农家自己养的家禽家畜,完全不缺肉吃,甚至吃的有些腻了。
第057章 准备毕业 三合一
坐在熟悉的食堂里, 夹了一块西红柿炒鸡蛋的西红柿放入口中轻轻咀嚼,陈颂第一次觉得原来西红柿这么好好吃,他上次产生这种感觉还是从疫情封城的情况中解放出来的时候。
看到童一淮和陈颂来食堂吃饭, 有和他们熟识的研究员也端着自己的餐盘坐过来,然后还没开口就看到了陈颂吃一块西红柿吃得津津有味仿佛在吃什么绝世美味的样子,看的他也不由对自己盘子里的西红柿产生了极大的食欲。
当然, 真正入口之后他就发现,西红柿还是原来的西红柿,并没有变的更好吃,食堂大师傅的手艺也没有突然进阶。
张博士咽下嘴里的西红柿, 疑惑地抬头,看到童一淮又津津有味地吃起了青菜, 不由失笑道:你们这一个月在外面是都吃什么啊?
陈颂喝了口汤, 满足地叹息一声, 说道:肉, 各种肉, 几乎没有新鲜的蔬菜。
张博士陷入了沉思,这到底算是吃得好还是吃得不好呢?
童一淮问道:张博士, 其他选址的考察队都回来了吗?
张博士回过神来,说道:大部分都回来了, 还有一开始就发现了选择不妥, 就回来的比较早。现在大家都在考虑另外一个问题呢,你们有空的话也可以帮忙想想。
什么问题?陈颂还以为是又遇到了什么技术上的问题, 但想想在选址完成之前, 好像也没什么重要的工作了, 不由有些奇怪的问道。
张博士嘿嘿一笑, 说道:取名啊。我们这小行星防御系统总得有个响亮的名字吧, 不能比国外那个什么星链差,大家集思广益呢,你们也想想,说不定就被采纳了呢。
陈颂:
张博士继续说道:其实我给想了一个特好的名字,可惜王院士说太长,直接给我驳回了。
他一脸失望,还有些不忿,显然对自己想的那个名字非常得意。
看他这样,陈颂不免有些好奇他到底取了个什么名字,便问了出来。
张博士一脸得意地说道:周天星斗大阵!
陈颂愣了愣,感觉倒是还挺应景,但这是什么?
恋耽美
因此陈颂也非常谨慎,完全不去公共场所,出门一定带着口罩,回来就消毒清洁,考完试给家里打了个电话说明可能无法回去过年的情况之后,就又回到了研究所里继续闭门搞研究。
其实研究所春节是有时间放假的,只是因为这段时间疫情又严重了起来,陈颂出来之后就听到疾控专家提倡大家尽量就地过年,想想觉得还是不回去了。
和外界的纷扰比起来,人员流动性低,管控严格的研究所要平静许多,也没有什么疫情传播的风险。
不过过年的事情,因为外界的疫情形势变得更加严峻,研究所经过讨论并征询研究员们的意见之后,决定过年就不放假了,大家一起在研究所里过年。
说是不放假,就是就是不让大家离开研究所而已,除夕当天并没有安排工作,研究员们很有生活情趣地一起准备年夜饭。
当然,考虑到他们其实不像擅长科研一样擅长做饭,掌勺的还是食堂的大师傅,他们只是负责做一些简单的工作,增加一点参与感而已。
虽然如此,同小组的研究员们围坐在吃年夜的时候,还是津津乐道的指出了哪道菜有自己的贡献。
童一淮和陈颂被安排一起洗青菜,吃着自己洗出来的青菜,陈颂觉得味道特别不一样,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
他以前倒是也帮父母打过下手,可是感觉和这次就是不一样的,可能是因为这是集体活动的缘故吧。
因为研究员们都决定明天就继续工作,所以年夜饭也没有安排酒,厨房就给他们准备了一些鲜榨的果汁,大家以果汁代酒,气氛也是相当热烈。
相对来说陈家就有些冷清了,今年因为疫情的原因,亲戚都不上门串门了,家里只剩下陈献夫妇和陈新雨三个人,看着春晚也感觉少了点气氛。
不过这只是陈献夫妻的感觉,除了有些遗憾哥哥不能回来之外,陈新雨感觉非常快乐。
谁能够拒绝过年放假,还没有亲戚问东问西,不用到处走动的快乐呢?
反正陈新雨不能。
即便陈新雨是那种很讨长辈喜欢,也不排斥和长辈走动的小孩儿,也不太能接受被一群人反反复复地问学习成绩,更不喜欢几天时间到处拜访不同的亲戚长辈,太累了,比上学还累。
现在这样只需要呆在家里休息的假期,实在是难得的快乐。
陈献夹了一筷子青菜,忍不住叹了口气,说道:也不知道小颂现在怎么样。
陈新雨一听,理所当然地说道:爸,我哥他在研究所过年耶,肯定是很多人一起过年,比我们热闹多了。而且我哥的情商你还不知道嘛?研究所里的很肯定都很喜欢他的。
陈献:
刚刚升起的惆怅顿时消失了,并且觉得女儿说得很有道理,搞不好还真是这样。
王华凝给他夹了一筷子菜,多吃点,别想太多,别让小颂在外面工作还担心我们。
此时他们不会知道,接下来的两个春节,陈颂也都没有能够回来过年。
大三那年的春节,还是因为疫情的原因,而大四那年,虽然疫情已经结束,但小行星防御系统的设计也已经完成,接下来到了选址建造的阶段,童一淮和陈颂因为年轻被派了出去到其中一个地基系统的备选地点进行考察。
而中间的两个暑假,虽然陈颂并不是完全没有回去过,但每次回去也并不能呆多长时间,很快就赶回了研究所。
甚至于这几年,他连回学校的时间都很少,基本上每次回去都是为了考试,他在京华大学已经成为了一个传说。
传说京华大学有个神出鬼没的学长,听说特别厉害,才本科阶段就参与了重要的研究工作,忙得没时间回学校上课,但每年都能拿到国家奖学金。
和他一起成为传说的,还有陈颂,这个刚刚入职就玩失踪的学校老师,原本说好的课程也开了天窗。
陈颂听到这些传说的时候,还和童一淮笑说着:我本来想说,以后说不定能上你的课,你一定是个很好的老师,没想到我都要毕业了,你还没开课。
童一淮也笑了,学弟这你就说错了,我可不是什么好老师,能教出你这样的学生,只是因为你是个好学生而已。
和他们同行的老教授马教授听着他们的玩笑,说道:小陈,你本科要毕业了吧?考虑好将来的安排吗?是读研究生还是直接读博士?准备跟着谁?
这对陈颂来说还真是个问题,他的优秀有目共睹,已经有很多教授对他伸出了橄榄枝,除了唐院士之外,崔院士和王院士也邀请过他。
不过现在陈颂倒是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了,他说道:马教授,我已经跟唐院士说好读他的直博了。
马教授对于这个选择倒不是很意外,虽然有些遗憾陈颂选择高能物理领域,但还是祝福他学业顺利。
童一淮却也是刚知道这件事情,惊讶了一笑,随后笑道:这么说来,以后我们就是同门师兄弟了?
陈颂笑着看他,是呢,那我先叫一声师兄了,师兄以后记得要好好照顾我哦。
童一淮摸了摸他的脑袋,意味深长地说道:放心吧师弟,不管是哪方面,师兄都会好好照顾你的。
陈颂脸微微一红,轻咳了一声假装没听出来,转头看着车窗外的景色。
这两年多的时间里,两人同吃同住,思想又契合,感情也有了一些发展,虽然因为忙于工作,至今也没有挑明那些暧昧。
车窗外是荒山野岭,整条路上也只有他们考察队的两辆车一前一后的开着。
因为是在南方,且今天是个晴天,山上依然还是一片葱茏之色。
车子开了很久,才终于抵达了目的地附近唯一的村落。
来之前考察队已经和村里的干部沟通过了,村长提前给他们准备居住的房子,虽然房子有些破旧,但打扫地干净整洁。
马教授客气地说道:麻烦你们了,其实我们自己在附近扎营也可以的。
村长是个有些黑瘦的中年男人,听到马教授的话,说道:没什么麻烦的,这些年村子里的人大多都搬出来了,本来就有很多房子空着没人住,我跟他们沟通了一下他们也同意把房子借给村子里。你们都是有学问的人,能为国家做大贡献的,我们做不了什么,只是提供住处而已,也算是我们的一份贡献。
村长的话简单朴实,却让考察队的众人都有些触动。
考察队里除了马教授和童一淮、陈颂,以及负责护送他们的军方人员之外,还有地质队的人,地质队的人主要负责考察备选位置负责是否适合工程修造。
在住处安顿下来,放好测绘的仪器设备之后,第二天早上考察队就请了一个村子里的向导带着他们山上,备选地址就在村子附近的山顶上,上山顶没有路,只能自己背着仪器设备爬上去,幸好村子里给他们提供了马匹充当运输工具,运输一些比较笨重的设备,依然这段路会更难走。
幸好这两年陈颂被童一淮带着,利用各种空余时间每天都有运动,体力还算不错。
倒是马教授有些体力不支,时不时得停下来休息一下,而地质队的另外一位老教授赵教授,因为工作原因时常要翻山越岭,看起来比他带的两个年轻人体力都好。
看着气喘吁吁的马教授,陈颂有些担忧地说道:马教授,要不您还是别上去了,我和学长会把详细的数据带回来的。
马教授喘了口气,说道:不行我得上去亲自看一眼,之后我就不上去了,交给你们年轻人。
陈颂倒也能理解马教授的心情,只是有些担心他的身体,既然马教授这样说,他也没有再劝。
马教授休息的时候,赵教授正带着他的两个博士生在研究附近的地形地貌和岩石结构,他们采了石头的样本,放进了密封袋里,准备回头送到山下的研究所里去进行岩石成分的分析。
看到赵教授他们回来,马教授锤了锤自己酸痛的腿,不好意思地说道:我这身体不行,不好意思耽误你们时间了。
赵教授笑着说道:老哥你和我们搞地质的不一样,别说你这年纪了,就算是年轻人,平时不锻炼的爬这种野山也不行。不过也不耽误什么时间,我们本来就要考察山上整体的岩石结构,顺便的事。
马教授知道他是客气,有和他说了几句话,感觉好像好一些了,才爬起来重新出发。
这样走走停停,到山顶的时候已经是大中午了,他们在山顶上吃了一顿简单的午餐,就直接开始工作了。
马教授果然说到做到,第一天上去看了大致情况做到心里有数之后,后面就都没有逞强要上去,留在村子里分析童一淮和陈颂采集的数据。
而没有了马教授,陈颂他们每次上山下山的时间也短了很多,工作之余还有空拍些山上的照片,不过因为保密的需要,这些照片都好好地存在手机里没有发出去。
虽然陈颂喜欢能够尽快顺利地完成工作,说不准还能有时间回家看看,但可惜树欲静而风不止。
这天早上,陈颂和童一淮起床洗漱之后正准备上山,就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喧闹的声音。
这个村子因为留下的基本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所以平时都很安静,童一淮和陈颂对视一眼,穿上外套往外面走去,就看到村子和村子里少有的年纪小一些人的男人压着一个神色闪躲的年轻男人在和军方的人说话。
马教授和地质队的人也出来了,正在观望的样子。
童一淮和陈颂走到了马教授的身边,低声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马教授一副习以为常的样子,说道:那个年轻人偷偷摸摸在村子外面,对着我们这儿拍照,被村长他们发现抓住了。
马教授说完,两人就听到了那个年轻人大声辩解:我不知道你们在说什么,我就是个驴友,这有不是什么军事禁区,我怎么还不能拍照了?
虽然说得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但是他们可以明显看到年轻人的眼神闪躲,看起来并不想是他说的那么有底气。
负责保护他们的军人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从村长他们手里接手了那个年轻人,声音冷硬地说道:你有没有问题我们自然会调查清楚。
另外一个军人从他的身上搜出了一台长焦镜头的相机,相机里面存了很多照片,有村子附近的地形情况,还有考察队居住的房子和考察队的人的照片,甚至还有一些仪器设备,看起来已经在附近蹲了挺久了。
看照片的军人把相机的存储卡拆了下来,对战友做了个手势,说道:先关起来!
那个抓着年轻人的军人干脆利落地把人给敲晕了,然后五花大绑地关了起来,另外一个军人则去打了个电话,大概是向上报告这件事情去了。
等沟通完,那人才走到陈颂他们身边,说道:这人可能是国外派来的间谍,他拍摄了不少附近地形和你们使用的一起的照片,还有你们六个人的照片,目前不知道他有没有把这些照片发出去。马教授、赵教授,我想知道,就你们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来看,这里到底适不适合作为地基设备的建造地址?
马教授和童一淮、陈颂互相看了看,然后点点头,说道:虽然还不知道其他备选地点的情况,无法进行横向比对,但就这里的自身条件来看,是相对比较适合的。
赵教授也说道:这里的地质结构相对比较稳定,条件也很适合尽信工程建造。
那人点点头,说道:我明白了,那请你们放心继续工作,其他事情我们会安排好。
马教授和赵教授都点头,他们本来也是准备继续工作的,至于怎么反谍,那不是他们擅长的领域,还是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吧。
当天,和他们一起来的四个军人,分了两个陪童一淮他们一起山上,剩下的两个守在村子里。
到了第二天,就有军方的武装直升机停在了这个村子的广场上,他们留下了一队人负责保护考察队,顺便把那个间谍和他带过来的所有装备都带走了,可以想象他必然会遭受最严格的审查。
有了这些保护的军人之后,考察队再也没有遇到过什么意外事件,也可能不是没有,而是在他们知道之前,已经被军人们给处理完了,甚至没让他们知道。
他们在山上呆了一个月的时间,把所有的数据全部采集分析完,才下山返回研究所,返程的路依然是由这些军人一路护送回去,回到研究所之后这些保护的人才离开。
童一淮和陈颂一直有些紧绷的神经此时也从放松了下来,他们到不是害怕什么,只是因为身边一直有这么多人保护,总觉得好像随时会有危险出现,无法彻底放松。
回到研究所提交了报告之后,两人回到宿舍好好睡了一觉,睡醒正好是饭点就一起去食堂吃饭。
食堂的饭菜一如既往地种类丰富荤素搭配得当,童一淮和陈颂都打了很多素菜,至于肉,他们这个月在山上吃得够多了,就不那么想吃。
在一般人的印象里,好像农村是不缺菜吃的,一般情况也确实是如此,但问题是他们去的时间是冬天,那个村子又没有什么大鹏种植,冬天基本没什么蔬菜,倒是肉因为考察队跟村子里买了一些农家自己养的家禽家畜,完全不缺肉吃,甚至吃的有些腻了。
第057章 准备毕业 三合一
坐在熟悉的食堂里, 夹了一块西红柿炒鸡蛋的西红柿放入口中轻轻咀嚼,陈颂第一次觉得原来西红柿这么好好吃,他上次产生这种感觉还是从疫情封城的情况中解放出来的时候。
看到童一淮和陈颂来食堂吃饭, 有和他们熟识的研究员也端着自己的餐盘坐过来,然后还没开口就看到了陈颂吃一块西红柿吃得津津有味仿佛在吃什么绝世美味的样子,看的他也不由对自己盘子里的西红柿产生了极大的食欲。
当然, 真正入口之后他就发现,西红柿还是原来的西红柿,并没有变的更好吃,食堂大师傅的手艺也没有突然进阶。
张博士咽下嘴里的西红柿, 疑惑地抬头,看到童一淮又津津有味地吃起了青菜, 不由失笑道:你们这一个月在外面是都吃什么啊?
陈颂喝了口汤, 满足地叹息一声, 说道:肉, 各种肉, 几乎没有新鲜的蔬菜。
张博士陷入了沉思,这到底算是吃得好还是吃得不好呢?
童一淮问道:张博士, 其他选址的考察队都回来了吗?
张博士回过神来,说道:大部分都回来了, 还有一开始就发现了选择不妥, 就回来的比较早。现在大家都在考虑另外一个问题呢,你们有空的话也可以帮忙想想。
什么问题?陈颂还以为是又遇到了什么技术上的问题, 但想想在选址完成之前, 好像也没什么重要的工作了, 不由有些奇怪的问道。
张博士嘿嘿一笑, 说道:取名啊。我们这小行星防御系统总得有个响亮的名字吧, 不能比国外那个什么星链差,大家集思广益呢,你们也想想,说不定就被采纳了呢。
陈颂:
张博士继续说道:其实我给想了一个特好的名字,可惜王院士说太长,直接给我驳回了。
他一脸失望,还有些不忿,显然对自己想的那个名字非常得意。
看他这样,陈颂不免有些好奇他到底取了个什么名字,便问了出来。
张博士一脸得意地说道:周天星斗大阵!
陈颂愣了愣,感觉倒是还挺应景,但这是什么?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