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而立(6)
一听柳烟寒还要继续,急得何青青嗓门都拔高了三分。
不要
不知是为了掩饰尴尬还是因为愠怒,何青青背过身去不再搭理柳烟寒。
睡了?
见人没动静。
那好吧,我不打扰你了,好好休息。柳烟寒说着给她掖了掖被子角,准备起身离去。
见人要走,何青青又突然扭头问。
你你去哪儿?
回隔壁厢房睡觉啊!柳烟寒有些诧异地回答。
不准走,讲了那么个破故事,还还叫人怎么睡?你留下来陪我。
知道自己听了那个让人后怕的故事,晚上铁定睡不着,可又不愿意承认害怕,何青青语气强硬的命令柳烟寒留下。
看着眼前人故作镇定又有些别扭的样子,柳烟寒不想和一个小姑娘争论,只是了然一笑,没再说什么。
二人就如此嘀嘀咕咕的窝在一起睡着了。
奇怪的是,那天夜里何青青觉得睡的很安稳,有生以来从没有过的安稳,几乎一夜无梦。
但她又似乎感觉做了一个很美的梦,梦里很温暖,她能感觉到一种温暖的情愫绽放在心头。
第九章 冬至汤圆
时光荏苒。
柳烟寒一直在何员外府上替何青青调养,身体终是慢慢康健起来。
一天清晨,何青青看见李管家忙前忙后,追问道:李管家,您这一大早忙活什么呢?
李管家回说:今儿不是冬至了嘛,得备办一桌家宴,好生庆祝庆祝。
经此一提,何青青才恍然发觉日子过得飞快,不知不觉间已经冬至了。
今天晌午吃什么?
李管家一边忙着手里的活计一边回话说:常言道,冬至饺子夏至的面,老祖宗留下的规矩,今天当然是吃饺子。
哦何青青应和一声,转而又问:对了,柳姑娘呢?最近白天府里总是看不见她。
哦!柳姑娘说此次出山为修行医术,不敢耽误了义诊,最近看小姐你已经无大碍了,她白天都要回东郊城隍庙义诊的。李管家回答说。
这样啊何青青似是有些失落,略一沉吟连忙又问道:对了,李管家,你知道川蜀之地的人,冬至一般吃什么吗?
李管家仔细想了想,说道:川蜀之人与北方人饮食差异巨大,我隐约记得他们那边是吃一种叫汤圆的东西,好像是糯米粉之类的东西做的,那玩意儿甜丝丝的,北方人吃不习惯的。
李管家你会做汤圆吗?
李管家不知自家小姐做何故突然问起这些事情,讶异道:啥?
何青青并未多做解释,只是连连追问:您老到底会不会啊?
李管家被扰嚷得无奈,干脆放下手里的活计。
回答道:做倒是能做,不过小姐你问这干什么?
今天冬至,柳姑娘一个川蜀人背井离乡滞留此地,应该会想念家乡的吃食吧!所以我想给她煮一碗汤圆。
万没想到何青青会这么说,李管家笑呵呵打趣道:哎呦,小姐长大了,懂得关心人了,难得难得。
知恩不报非君子,柳姑娘这些时日滞留府上,费心为我诊治,这么做也是应该的。
李管家招招手,对何青青道:好说,那小姐就跟我来后厨吧!包教包会。
何青青欣然前往。
有人天生煮菜好吃,有人则好似上辈子得罪过灶王爷,八字与后厨不合,显然何青青属于后者。
在李管家的教导下,何青青是几番周折。
在差点没烧了厨房的前提下,终于赶在晌午时分,将一锅浑圆饱满、热腾腾的汤圆捞出了锅。
好生装进瓷盅保温,何青青就要亲自给柳烟寒送去。
女儿啊,你就别忙活了,让李管家帮你送去就成。
何夫人阻止着不让她出门。
娘,没事,我身体已经好多了,还是亲自去一趟吧,再说东郊城隍庙也没多远,不碍事的。
何夫人终是拗不过何青青的决定,可又不太放心,于是遣了李管家驾着马车一路护送她过去。
很快,二人来到城隍庙前。
何青青同李管家一道下了马车,只见庙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龙,男女老幼,什么样子的人都有。
她朝李管家疑问道:这庙门口,如何聚集了这般多人?
嗨这些人都是冲着柳姑娘义诊来到,你想啊,有这么医术精湛的神医坐诊,而且不花银子,谁会平白无故放任这么好的治病机会,有病没病的都恨不得能让大夫给号上一脉,有病治病,没病求安心。
那她这一天天的也够忙的。何青青见状感慨不已。
嗨,可不是嘛,有时候柳姑娘忙得都顾不上喝口水。
闻言,何青青有些担忧,面色一沉,转而说:咱们进去看看吧。
两人步入城隍庙中,只见柳烟寒坐于看诊台前,一身青白衣衫,在一众病患的簇拥下,正在仔细地给一位衣襟袖口赘着补丁的老婆婆号脉。
咳、咳、咳那老婆婆时不时地掩口轻咳。
大夫啊,老太婆我这次是不是不中用了,这几日浑身上下怎生地如此难受,咳、咳、咳
说着又咳了起来。
好容易喘过一口气,她自顾自地念叨:若是太严重了,大夫你也不用给我瞧了,那些昂贵的药草,老太婆我也受用不起啊!
好赖的就这么着吧!反正一把老骨头了,不能拖累家人,咳、咳、咳
想来这老婆婆是贫寒之人,此番说辞,无不让四周听者觉得心酸。
没想到柳烟寒只是微微笑了笑,宽慰老婆婆道:婆婆,莫要胡思乱想了,你这次只是感染了普通伤寒,没有大碍。
我给你个便宜方子,不花什么钱的,你回家照着服用,保证你药到病除。说着提笔汲墨,很快就成了方子。
末了,还贴心地询问:对了,婆婆,你认不认识字啊!
不认得,不认得。
老婆婆摇摇头,有些为难地看着手里白纸黑字的方子。
这样啊,那我说给你听,方子简单得很,你记到脑子里啊!千万不要忘记了。
就是平时家里煮菜用的大葱,你捡三段大葱顶头白色的那部分葱白,再加入两瓣拍碎的大蒜,加两碗水煎开了,睡前趁热服用,出一身汗就可以了。
这样就行了?真的不用去药铺花钱抓药?
老婆婆有些诧异这方法如此简单。
对,就是这些,不复杂,好记得很,这个方子记住了,平时家里感染个头痛脑热,就不用跑药铺花钱抓药了。
要是你实在忘记了,找个识字的人帮你看一下这方子,就可以了。柳烟寒细心嘱咐说。
何青青在旁默默看着眼前一幕,这女人对面前的每一个病患都极尽耐心,温和且专注,有种说不出的柔软溢满心头,竟不自觉地笑了。
不好了,大夫,救命啊
快点,快让开
突然,庙门口传来一阵骚动。
众人闻声一看,只见一个妇女怀抱一个约摸三四岁的孩子,在几个人的簇拥下,着急火燎地跑了过来。
这些人挤过庙门口排队的人群,推推搡搡间引发了人们的一些不满。
哎,怎么回事啊!挤什么挤!没看见大家都侯着呢吗?
后面排着去。
各位街坊邻居对不住对不住,麻烦让一让,我我家孩子情况危急先让我们看诊吧!
怀抱小孩的妇女面色苍白,额角挂着冷汗急切地说着,因为紧张说话都有点打哆嗦。
看这话说的,谁情况不急啊,没看见都病着呢吗?
不明情况的百姓,没人愿意让步。
情急之下那个怀抱小孩的妇女脚下一软跌坐在地,连身旁跟着的亲属都没能搀扶住。
她开始放声号啕大哭起来。
呜呜呜我可怜的孩子啊!救命啊!呜呜
人们被这阵仗弄懵了:咿怎么了,这是?
不会真出啥事了吧!
人群中正混乱,柳烟寒径直走了出来查探情况,何青青在李管家的陪伴下,也拨开人群默默跟了过来。
一眼就瞅见瘫坐在地上痛哭的妇女,她连忙上前询问。
这位夫人,发生什么事了?我是此处坐诊的大夫,有什么事同我说吧!
这妇人抱着孩子是又惊又怕,瘫软在地,哭得口不能言,搀着她的亲属见了,忙七嘴八舌地替她说明情况:女菩萨喂,求求你快救命啊
我们家小孩石头,才三岁,年幼无知,今天晌午不知这孩子从哪里寻来一枚钉鞋用的铁钉在堂屋里玩耍,他娘在厨房张罗着做午饭,一个闪神没看住他
随后发现这孩子憋得面红耳赤,口不能言,他娘亲这才发现那枚铁钉不见了,料想,定是被孩子含在嘴里玩耍,一个不慎吞进嗓子眼里了
她掰开孩子嘴巴往里一瞧,果然喉咙眼里有东西,这枚鞋钉位置比较深,夹又夹不出,抠又抠不着。
他娘亲一下慌了神,情急之下便倒提小孩两足,欲把那铁钉倒出来,哪知适得其反,孩子反而口鼻喷血,痛得是嗷嗷直哭啊,情况十分骇人。
我们已经带着孩子接连跑了三家医馆,可那儿的郎中们都是束手无策,只怕治死人砸了招牌,是死活不肯收治这孩子。
听街坊邻居说,东郊城隍庙最近来了位神医,我们才紧赶慢赶带着孩子过来求诊,请女菩萨无论如何也要救救孩子,他实在是太小了,可怜见的,求你了
说着,这妇人的亲属连连向柳烟寒作揖求救。
一听孩子口鼻喷血,柳烟寒断定是被那枚铁钉扎破咽喉所致,而后又能嚎啕大哭,说明钉子已落入胃,否则咽喉受阻一定哭不出来。
可无论哪种情况都不容耽搁,于是直接拨开人群,去察看那妇人怀里抱着的孩子。
石头娘亲,您先别急,待我看看孩子情况。
妇人早已吓得六神无主,只是一边哭一边茫然地点头配合。
只见她怀中抱着的小孩精神萎靡,面色苍白,脸上沾满泪痕,口鼻间还隐隐约约有殷红的血迹。
柳烟寒先抬手探了探孩子脉象。
还不待细查,突然这孩子双目圆睁,呼吸急促,嗓子眼里似乎梗着一口气,欲下不下,嘴里鼻腔中发出呜噜噜的声音。
不好,夫人快把孩子给我。
料定这孩子又要呕血,如果被人窝着抱在怀里很有可能会被呛进肺腔,搞不好会没命的。
柳烟寒顾不得许多,一把将孩子从那妇人怀里抱出来,侧揽在怀里,又从怀里掏出一方洁白的帕子帮忙捂住嘴角。
哇
果不其然,一口鲜血自小孩口角鼻腔中汩汩涌出,只将柳烟寒手中洁白的帕子染得通红。
呜、呜、呜
小孩显然是被自己的异状吓到了,呕血之后开始撕心裂肺地哭起来。
哦!小石头,别害怕,不哭了
柳烟寒耐心温柔地用帕子将孩子口鼻间的血迹擦干净,安慰说:你嗓子被扎破了,有伤不能这么使劲哭,越哭充血越厉害,还会流血的,听大夫的话,保准一会儿就没事了,知道吗?
突然见血了,孩子的亲属们越发慌乱起来:哎呀,怎么办啊!吐血了。石头啊!你可千万坚持住啊!
石头娘亲被吓得瑟瑟发抖,连哭都哭不出来了。
一旁围观的人群也被这骇人的场面吓到了,发出阵阵惊呼。
哎哟,见血了,这可怎么办?
不会出人命吧!
孩子太小了,真可怜。
一直默默在旁观看的何青青哪里见过这种场面,心都要跟着提到嗓子眼了。
她焦急地扯着李管家追问:太吓人了,这孩子都见血了,可怎么办啊?咱们快想点法子帮帮柳姑娘吧!
说着就要挺身相助。
第十章 妙手取铁钉
不想被李管家一把拉住:哎哟,小姐啊!咱们两个门外汉能帮上什么忙啊?
那怎么办呢?柳姑娘万一应付不来呢?
放心吧!小姐,柳姑娘医术高明,你且安下心来,老朽相信她自有妙招。
这时候,柳烟寒在簇拥的人群中发话了:各位街坊邻居,这孩子情况紧急,需要先行治疗,大伙搭把手把孩子抬到庙里去诊治
一声令下,热心肠的百姓无不七手八脚地上前来帮忙,有眼力见儿的已经将庙里的长桌取来,铺上块毡布做成临时诊台。
大伙将那小孩抬到长桌上躺下,柳烟寒吩咐说:稍微小心些,这孩子嗓子被铁钉划破了,不能让他仰卧,如果呕血呛到嗓子眼里可就麻烦了,一定要保持侧卧。
孩子的娘亲在亲属的搀扶下,步履蹒跚地跟着进了庙里,依旧是一副吓得瑟瑟发抖的模样,其状甚是可怜。
围观百姓都在用期待的眼神看着这位女大夫,孩子家人用恳求的目光盯着她,大家都把生的期望寄托在了柳烟寒身上。
这种气氛之下,何青青不禁替她捏了一把冷汗,真不知道接下来会怎么样。
又不是普通头痛脑热,吃两剂药就过去了,那可是根铁钉子进了血肉之躯啊!怎么办呢!难不成得开膛破肚?
小石头啊,知道你现在很难受,很害怕,不过要勇敢一点啊
柳烟寒一边语气轻柔地和孩子说话,一边解开孩子身上的衣物,用手指在其食道、胸腔、腹腔等部位左右按压。
这里痛吗?
嗯孩子小脸委屈地摇了摇头。
这儿呢?
不痛。
这。
不痛。
如此,在身上仔细探查一个来回,孩子皆自述感觉不到疼痛。
咻柳烟寒长舒一口对其家属说:万幸,如此看来,那枚铁钉只是落入胃部,暂时并未伤及内脏,若是伤了脏器可就要遭些罪了,这种情况下只需开剂方子,吃点药就能将铁钉取出。
真真的嘛!孩子有救?吃药就行?方才石头娘亲被吓坏了,此时听到事情有转机,自是转悲为喜。
真好,孩子有救了。
这柳大夫,医术真行啊!
看到此处,连一旁围观的百姓都无不为之松了一口气,对柳烟寒的仁心仁术赞叹不已。
恋耽美
不要
不知是为了掩饰尴尬还是因为愠怒,何青青背过身去不再搭理柳烟寒。
睡了?
见人没动静。
那好吧,我不打扰你了,好好休息。柳烟寒说着给她掖了掖被子角,准备起身离去。
见人要走,何青青又突然扭头问。
你你去哪儿?
回隔壁厢房睡觉啊!柳烟寒有些诧异地回答。
不准走,讲了那么个破故事,还还叫人怎么睡?你留下来陪我。
知道自己听了那个让人后怕的故事,晚上铁定睡不着,可又不愿意承认害怕,何青青语气强硬的命令柳烟寒留下。
看着眼前人故作镇定又有些别扭的样子,柳烟寒不想和一个小姑娘争论,只是了然一笑,没再说什么。
二人就如此嘀嘀咕咕的窝在一起睡着了。
奇怪的是,那天夜里何青青觉得睡的很安稳,有生以来从没有过的安稳,几乎一夜无梦。
但她又似乎感觉做了一个很美的梦,梦里很温暖,她能感觉到一种温暖的情愫绽放在心头。
第九章 冬至汤圆
时光荏苒。
柳烟寒一直在何员外府上替何青青调养,身体终是慢慢康健起来。
一天清晨,何青青看见李管家忙前忙后,追问道:李管家,您这一大早忙活什么呢?
李管家回说:今儿不是冬至了嘛,得备办一桌家宴,好生庆祝庆祝。
经此一提,何青青才恍然发觉日子过得飞快,不知不觉间已经冬至了。
今天晌午吃什么?
李管家一边忙着手里的活计一边回话说:常言道,冬至饺子夏至的面,老祖宗留下的规矩,今天当然是吃饺子。
哦何青青应和一声,转而又问:对了,柳姑娘呢?最近白天府里总是看不见她。
哦!柳姑娘说此次出山为修行医术,不敢耽误了义诊,最近看小姐你已经无大碍了,她白天都要回东郊城隍庙义诊的。李管家回答说。
这样啊何青青似是有些失落,略一沉吟连忙又问道:对了,李管家,你知道川蜀之地的人,冬至一般吃什么吗?
李管家仔细想了想,说道:川蜀之人与北方人饮食差异巨大,我隐约记得他们那边是吃一种叫汤圆的东西,好像是糯米粉之类的东西做的,那玩意儿甜丝丝的,北方人吃不习惯的。
李管家你会做汤圆吗?
李管家不知自家小姐做何故突然问起这些事情,讶异道:啥?
何青青并未多做解释,只是连连追问:您老到底会不会啊?
李管家被扰嚷得无奈,干脆放下手里的活计。
回答道:做倒是能做,不过小姐你问这干什么?
今天冬至,柳姑娘一个川蜀人背井离乡滞留此地,应该会想念家乡的吃食吧!所以我想给她煮一碗汤圆。
万没想到何青青会这么说,李管家笑呵呵打趣道:哎呦,小姐长大了,懂得关心人了,难得难得。
知恩不报非君子,柳姑娘这些时日滞留府上,费心为我诊治,这么做也是应该的。
李管家招招手,对何青青道:好说,那小姐就跟我来后厨吧!包教包会。
何青青欣然前往。
有人天生煮菜好吃,有人则好似上辈子得罪过灶王爷,八字与后厨不合,显然何青青属于后者。
在李管家的教导下,何青青是几番周折。
在差点没烧了厨房的前提下,终于赶在晌午时分,将一锅浑圆饱满、热腾腾的汤圆捞出了锅。
好生装进瓷盅保温,何青青就要亲自给柳烟寒送去。
女儿啊,你就别忙活了,让李管家帮你送去就成。
何夫人阻止着不让她出门。
娘,没事,我身体已经好多了,还是亲自去一趟吧,再说东郊城隍庙也没多远,不碍事的。
何夫人终是拗不过何青青的决定,可又不太放心,于是遣了李管家驾着马车一路护送她过去。
很快,二人来到城隍庙前。
何青青同李管家一道下了马车,只见庙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龙,男女老幼,什么样子的人都有。
她朝李管家疑问道:这庙门口,如何聚集了这般多人?
嗨这些人都是冲着柳姑娘义诊来到,你想啊,有这么医术精湛的神医坐诊,而且不花银子,谁会平白无故放任这么好的治病机会,有病没病的都恨不得能让大夫给号上一脉,有病治病,没病求安心。
那她这一天天的也够忙的。何青青见状感慨不已。
嗨,可不是嘛,有时候柳姑娘忙得都顾不上喝口水。
闻言,何青青有些担忧,面色一沉,转而说:咱们进去看看吧。
两人步入城隍庙中,只见柳烟寒坐于看诊台前,一身青白衣衫,在一众病患的簇拥下,正在仔细地给一位衣襟袖口赘着补丁的老婆婆号脉。
咳、咳、咳那老婆婆时不时地掩口轻咳。
大夫啊,老太婆我这次是不是不中用了,这几日浑身上下怎生地如此难受,咳、咳、咳
说着又咳了起来。
好容易喘过一口气,她自顾自地念叨:若是太严重了,大夫你也不用给我瞧了,那些昂贵的药草,老太婆我也受用不起啊!
好赖的就这么着吧!反正一把老骨头了,不能拖累家人,咳、咳、咳
想来这老婆婆是贫寒之人,此番说辞,无不让四周听者觉得心酸。
没想到柳烟寒只是微微笑了笑,宽慰老婆婆道:婆婆,莫要胡思乱想了,你这次只是感染了普通伤寒,没有大碍。
我给你个便宜方子,不花什么钱的,你回家照着服用,保证你药到病除。说着提笔汲墨,很快就成了方子。
末了,还贴心地询问:对了,婆婆,你认不认识字啊!
不认得,不认得。
老婆婆摇摇头,有些为难地看着手里白纸黑字的方子。
这样啊,那我说给你听,方子简单得很,你记到脑子里啊!千万不要忘记了。
就是平时家里煮菜用的大葱,你捡三段大葱顶头白色的那部分葱白,再加入两瓣拍碎的大蒜,加两碗水煎开了,睡前趁热服用,出一身汗就可以了。
这样就行了?真的不用去药铺花钱抓药?
老婆婆有些诧异这方法如此简单。
对,就是这些,不复杂,好记得很,这个方子记住了,平时家里感染个头痛脑热,就不用跑药铺花钱抓药了。
要是你实在忘记了,找个识字的人帮你看一下这方子,就可以了。柳烟寒细心嘱咐说。
何青青在旁默默看着眼前一幕,这女人对面前的每一个病患都极尽耐心,温和且专注,有种说不出的柔软溢满心头,竟不自觉地笑了。
不好了,大夫,救命啊
快点,快让开
突然,庙门口传来一阵骚动。
众人闻声一看,只见一个妇女怀抱一个约摸三四岁的孩子,在几个人的簇拥下,着急火燎地跑了过来。
这些人挤过庙门口排队的人群,推推搡搡间引发了人们的一些不满。
哎,怎么回事啊!挤什么挤!没看见大家都侯着呢吗?
后面排着去。
各位街坊邻居对不住对不住,麻烦让一让,我我家孩子情况危急先让我们看诊吧!
怀抱小孩的妇女面色苍白,额角挂着冷汗急切地说着,因为紧张说话都有点打哆嗦。
看这话说的,谁情况不急啊,没看见都病着呢吗?
不明情况的百姓,没人愿意让步。
情急之下那个怀抱小孩的妇女脚下一软跌坐在地,连身旁跟着的亲属都没能搀扶住。
她开始放声号啕大哭起来。
呜呜呜我可怜的孩子啊!救命啊!呜呜
人们被这阵仗弄懵了:咿怎么了,这是?
不会真出啥事了吧!
人群中正混乱,柳烟寒径直走了出来查探情况,何青青在李管家的陪伴下,也拨开人群默默跟了过来。
一眼就瞅见瘫坐在地上痛哭的妇女,她连忙上前询问。
这位夫人,发生什么事了?我是此处坐诊的大夫,有什么事同我说吧!
这妇人抱着孩子是又惊又怕,瘫软在地,哭得口不能言,搀着她的亲属见了,忙七嘴八舌地替她说明情况:女菩萨喂,求求你快救命啊
我们家小孩石头,才三岁,年幼无知,今天晌午不知这孩子从哪里寻来一枚钉鞋用的铁钉在堂屋里玩耍,他娘在厨房张罗着做午饭,一个闪神没看住他
随后发现这孩子憋得面红耳赤,口不能言,他娘亲这才发现那枚铁钉不见了,料想,定是被孩子含在嘴里玩耍,一个不慎吞进嗓子眼里了
她掰开孩子嘴巴往里一瞧,果然喉咙眼里有东西,这枚鞋钉位置比较深,夹又夹不出,抠又抠不着。
他娘亲一下慌了神,情急之下便倒提小孩两足,欲把那铁钉倒出来,哪知适得其反,孩子反而口鼻喷血,痛得是嗷嗷直哭啊,情况十分骇人。
我们已经带着孩子接连跑了三家医馆,可那儿的郎中们都是束手无策,只怕治死人砸了招牌,是死活不肯收治这孩子。
听街坊邻居说,东郊城隍庙最近来了位神医,我们才紧赶慢赶带着孩子过来求诊,请女菩萨无论如何也要救救孩子,他实在是太小了,可怜见的,求你了
说着,这妇人的亲属连连向柳烟寒作揖求救。
一听孩子口鼻喷血,柳烟寒断定是被那枚铁钉扎破咽喉所致,而后又能嚎啕大哭,说明钉子已落入胃,否则咽喉受阻一定哭不出来。
可无论哪种情况都不容耽搁,于是直接拨开人群,去察看那妇人怀里抱着的孩子。
石头娘亲,您先别急,待我看看孩子情况。
妇人早已吓得六神无主,只是一边哭一边茫然地点头配合。
只见她怀中抱着的小孩精神萎靡,面色苍白,脸上沾满泪痕,口鼻间还隐隐约约有殷红的血迹。
柳烟寒先抬手探了探孩子脉象。
还不待细查,突然这孩子双目圆睁,呼吸急促,嗓子眼里似乎梗着一口气,欲下不下,嘴里鼻腔中发出呜噜噜的声音。
不好,夫人快把孩子给我。
料定这孩子又要呕血,如果被人窝着抱在怀里很有可能会被呛进肺腔,搞不好会没命的。
柳烟寒顾不得许多,一把将孩子从那妇人怀里抱出来,侧揽在怀里,又从怀里掏出一方洁白的帕子帮忙捂住嘴角。
哇
果不其然,一口鲜血自小孩口角鼻腔中汩汩涌出,只将柳烟寒手中洁白的帕子染得通红。
呜、呜、呜
小孩显然是被自己的异状吓到了,呕血之后开始撕心裂肺地哭起来。
哦!小石头,别害怕,不哭了
柳烟寒耐心温柔地用帕子将孩子口鼻间的血迹擦干净,安慰说:你嗓子被扎破了,有伤不能这么使劲哭,越哭充血越厉害,还会流血的,听大夫的话,保准一会儿就没事了,知道吗?
突然见血了,孩子的亲属们越发慌乱起来:哎呀,怎么办啊!吐血了。石头啊!你可千万坚持住啊!
石头娘亲被吓得瑟瑟发抖,连哭都哭不出来了。
一旁围观的人群也被这骇人的场面吓到了,发出阵阵惊呼。
哎哟,见血了,这可怎么办?
不会出人命吧!
孩子太小了,真可怜。
一直默默在旁观看的何青青哪里见过这种场面,心都要跟着提到嗓子眼了。
她焦急地扯着李管家追问:太吓人了,这孩子都见血了,可怎么办啊?咱们快想点法子帮帮柳姑娘吧!
说着就要挺身相助。
第十章 妙手取铁钉
不想被李管家一把拉住:哎哟,小姐啊!咱们两个门外汉能帮上什么忙啊?
那怎么办呢?柳姑娘万一应付不来呢?
放心吧!小姐,柳姑娘医术高明,你且安下心来,老朽相信她自有妙招。
这时候,柳烟寒在簇拥的人群中发话了:各位街坊邻居,这孩子情况紧急,需要先行治疗,大伙搭把手把孩子抬到庙里去诊治
一声令下,热心肠的百姓无不七手八脚地上前来帮忙,有眼力见儿的已经将庙里的长桌取来,铺上块毡布做成临时诊台。
大伙将那小孩抬到长桌上躺下,柳烟寒吩咐说:稍微小心些,这孩子嗓子被铁钉划破了,不能让他仰卧,如果呕血呛到嗓子眼里可就麻烦了,一定要保持侧卧。
孩子的娘亲在亲属的搀扶下,步履蹒跚地跟着进了庙里,依旧是一副吓得瑟瑟发抖的模样,其状甚是可怜。
围观百姓都在用期待的眼神看着这位女大夫,孩子家人用恳求的目光盯着她,大家都把生的期望寄托在了柳烟寒身上。
这种气氛之下,何青青不禁替她捏了一把冷汗,真不知道接下来会怎么样。
又不是普通头痛脑热,吃两剂药就过去了,那可是根铁钉子进了血肉之躯啊!怎么办呢!难不成得开膛破肚?
小石头啊,知道你现在很难受,很害怕,不过要勇敢一点啊
柳烟寒一边语气轻柔地和孩子说话,一边解开孩子身上的衣物,用手指在其食道、胸腔、腹腔等部位左右按压。
这里痛吗?
嗯孩子小脸委屈地摇了摇头。
这儿呢?
不痛。
这。
不痛。
如此,在身上仔细探查一个来回,孩子皆自述感觉不到疼痛。
咻柳烟寒长舒一口对其家属说:万幸,如此看来,那枚铁钉只是落入胃部,暂时并未伤及内脏,若是伤了脏器可就要遭些罪了,这种情况下只需开剂方子,吃点药就能将铁钉取出。
真真的嘛!孩子有救?吃药就行?方才石头娘亲被吓坏了,此时听到事情有转机,自是转悲为喜。
真好,孩子有救了。
这柳大夫,医术真行啊!
看到此处,连一旁围观的百姓都无不为之松了一口气,对柳烟寒的仁心仁术赞叹不已。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