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太后也算看着奚明仲长大的,这些年奚明仲待在边关,许久不见,自然要问上几句。既问奚明仲一切可好,也问他婚娶之事,以长辈身份敦促两声,奚明仲一一恭敬应答。如是客客气气聊过一会儿,王太后允奚明仲与贺知余先行退下,留李妩与她说话。
    宋嬷嬷,你也退下。奚明仲同贺知余出去后,王太后又吩咐道。
    是以,宋嬷嬷很快领着殿内的宫人们齐齐退到正殿外,殿内只余下李妩与王太后两人。
    单独面对李妩的王太后脸上再无之前的和蔼。
    她眉头紧拧,似忧心不已,看着李妩问:你带了个孩子来?
    李妩应声道:是。
    王太后眉头皱得更深:哪来的孩子?
    李妩寻常的语气答:我的孩子。
    如是态度却将王太后触怒,王太后脸色骤变,压着声音质问她:你尚无驸马,哪来的孩子?
    李妩说:我可以生育,想要孩子便自然能有孩子。
    荒唐!
    白瓷茶盏碎裂在李妩脚边的刺耳声音伴着王太后的话响起。
    你身为长公主,未尚驸马,却有个两岁大的孩子,传出去,皇家的名声还要不要?你的名声,你的贞洁,还要不要?从前你做些混账事,哀家当你年纪小,爱胡闹,长大自会收敛,你竟越来越放肆!哀家怎会有你这种女儿?
    这天底下哪个正经的小娘子会做出这等浪荡事?!
    你不要脸面哀家还要!
    李妩平静听着王太后的斥责,慢慢弯唇。
    她伸手扶一扶鬓发间一支嵌红宝石鸾凤衔珠金钗:母后,您这样说我,皇兄会难过的。
    您也别纠结为何有我这种女儿。
    总之便是有了,你喜欢不喜欢、高兴不高兴,我都是您的女儿。
    你!
    王太后气结,看李妩的一双眼满是厌弃。
    李妩依旧一脸平静道:时辰已晚,母后早些休息。
    明日我再带孩子来给您请安。
    她转身往外走去。
    王太后视线落在李妩身上,终是忍不住问:阿妩,我是你的母后,你为何要这样对我?
    李妩听言,停下脚步。
    她没有回过身,只偏过脸淡淡一笑道:我待母后向来敬重。
    王太后逼视着李妩:你是不是恨我?
    母后为何会这样想?李妩轻笑中反问,抑或母后认为,我确实有恨您的理由?
    王太后身形一僵,藏在烛火光亮下的一双眼,眼神躲闪了一下。
    李妩不再停留,抬脚步出殿内。
    在殿外听候吩咐的宋嬷嬷见李妩出来,与她行了个礼。
    李妩喊了个宫女为她引路,去她今晚的住处。
    宫女提着六角琉璃宫灯走在前面。
    不紧不慢跟随其后的李妩打量着被夜色笼罩的行宫,看不出王太后的那些话对她有何影响。
    快要到地方时,远远见廊下贺知余负手而立,似乎在等她。
    李妩看着贺知余,嘴角扬了扬。
    她走上前,笑问:贺大人深夜怎在此处?继而一贯不正经道,难道是想邀我同赏月色?
    第16章 撑腰 贺知余发现什么了?
    贺知余转过身正对着李妩。
    白天在驿站发生的事情,令他认真揣测起婉婉亲生父亲的真实身份。
    不是奚明仲,可能是他也可能是其他人,但在此之外,更有可能,婉婉并非李妩亲生。
    离开京城三年时间,两岁的女儿,乍看之下没有问题。
    偏偏当初接连发生过太多的事。
    他未对任何人提起过。
    但李妩不在京城的这几年,他曾暗中查过大皇子的那一桩案子。
    大皇子谋逆案当初由吕相经手,结案以后,大理寺也存放着相关卷宗,却非任何人都可以查阅。他入大理寺,为大理寺少卿,一样没资格,只能暗中小心查探。
    卷宗上记载的内容不十分详尽。
    其中关于大皇子妃畏罪自缢、葬身火海一事也不过留下了只言片语。
    纵有疑虑,也无处寻真相。
    到底事情已被盖棺定论,容不得任何人质疑。
    自认识李妩起,京城中与李妩有关的流言从未消停过。真真假假的传闻里,他经历过其中的真,也见识过其中的假,但却觉得,李妩不会随随便便把一个孩子带到这世上,不会任由那么小的孩子便不得不承受闲言碎语。
    而今回想起来,联系李妩的一举一动,他不由生出这般猜测
    婉婉会不会是大皇子与大皇子妃的孩子?
    譬如,大皇子妃那时有孕在身,畏罪自缢、葬身火海是障眼法,实则与腹中胎儿一起逃离京城。
    李妩与大皇子、大皇子妃关系亲近。
    大皇子出事那个时候,以李妩的性子是不是其实曾做过些什么?
    倘若婉婉其实是大皇子与大皇子妃的孩子,而她的身世秘密绝不能暴露。
    李妩的许多举动便也说得通了。
    当想到这样一种可能性,贺知余生出与李妩见一面的念头。
    当真同她见面,又知那些揣测不应提起。
    贺知余静静看她。
    李妩也看着不言不语的贺知余,平静吩咐宫人们退下。
    贺大人。
    慢悠悠走到廊下,李妩又一次开口,却被终于出声的贺知余截断她的话。
    贺知余问道:婉婉究竟是谁的孩子?
    明明这样问偏似无须李妩回答,略顿一顿,他道,也不重要,从今往后,她便是我的女儿。
    李妩抬眸,似笑非笑:贺大人终于愿意认了?
    贺知余看她一眼,然再无旁的话,只是径自离开廊下大步而去。
    李妩偏头望向贺知余的背影,若有所思。
    她脸上的笑淡下去,想着贺知余刚刚那一句婉婉究竟是谁的孩子,总觉得有一些别的意味。
    贺知余发现什么了?
    年纪轻轻却能稳坐大理寺少卿之位,有此洞察力与敏锐心思倒也不稀奇。
    可是不论谁好奇、谁质疑都不会变。
    婉婉是她的孩子,今天是,往后一直是。
    但方才贺知余还说过什么?
    他又似宣誓又似承诺说:从今往后,她便是我的女儿。
    李妩微皱的眉在回想贺知余的话时舒展开来。
    她垂眸,几息时间,禁不住低低地笑了一声,笑声里满是愉悦。
    在行宫休息过一夜。
    翌日清早,李妩带着婉婉去向太皇太后请安。
    老祖宗年事已高,记性大不如前。
    连同过去许多事、许多人,如今也有些记不清楚了,但瞧着精神头不错。
    看见李妩,太皇太后很高兴,冲她招手喊她到自己身边坐。
    李妩牵着婉婉走上前。
    她在老祖宗旁边坐下来,婉婉乖乖倚在她身边,太皇太后注意到婉婉,笑眯眯说:延儿的孩子也这么大了,真是个漂亮的小姑娘。延儿怎么没来?是不是在帮你们父皇处理朝事?
    陪在一旁服侍的宫人听见太皇太后的话,慌忙低下头。
    太皇太后口中的延儿乃从前的大皇子李延,而李延早已不在人世,与他有关的所有事情也变得讳莫如深。
    没有觉察任何不对的太皇太后自顾自拉着李妩的手,又殷殷切切说:阿妩是不是快要及笄了?皇祖母记着呢,到时候定然给咱们阿妩备一份厚厚的礼。
    在老祖宗眼里,李妩仍是豆蔻年华。
    李妩安静听着太皇太后的话,不忙着指正,待老祖宗念叨完,她才反握住老祖宗的手。
    皇祖母,阿妩早便及笄了。
    李妩扬声对太皇太后道,您送了我一套南珠的头面首饰,我很喜欢的。
    太皇太后听罢李妩的话反应过来自己又犯起糊涂。
    她哦、哦两声,脸上的笑淡下去,忽听李妩温声道:皇祖母,这是我的孩子,叫婉婉。
    太皇太后一怔。
    李妩把倚在自己身侧的婉婉牵到老祖宗面前。
    婉婉看着太皇太后,在李妩的帮助下,奶声奶气喊:曾祖母
    好、好。老祖宗又笑起来。
    太皇太后问婉婉几岁啦,也问起她爹爹。
    婉婉不假思索,笑吟吟指着殿外方向:爹爹,在。
    太皇太后便笑着问李妩:阿妩的驸马也来了?怎得不见人?
    李妩微笑,握一握老祖宗的手问:皇祖母,我若说没有驸马,您会不会怪我?会不会训我?
    老祖宗有些没听清楚。
    李妩又重复一遍自己的话,惹得太皇太后一脸惊奇:咱们阿妩没驸马?
    没有呢。李妩正经回答道。
    好,好,挺好。老祖宗反倒笑起来,咱们阿妩便该这般潇洒,什么驸马不驸马的,他们没那个福气。
    阿妩别怕,也别担心,有皇祖母在,皇祖母给你撑腰。
    谁来都别想为难咱们阿妩。
    李妩也忍不住笑。
    即使皇祖母忘记许多事,即使连她的年纪都记不清,可对她的那一份疼爱却是不变的。
    从小到大,便数皇祖母最疼她。
    祖孙两个高高兴兴聊得一盏茶时间,王太后也过来了。
    她脸上看不出前一晚与李妩之间那场不愉快。
    大约因为在大皇太后这儿,见到婉婉,也表现得态度温和,未恶言相向。
    一整天的时间,李妩留在太皇太后这儿。
    陪她用膳、陪她喝茶、陪她午休,没有见贺知余,也没有见奚明仲。
    是以,在行宫又多待过一日,一行人才启程回京。
    回去时太皇太后、王太后与她一道,路上不敢走得太快,待送太皇太后与王太后入宫已然夜深。
    皇后陆霜筠带着宫人候在宫门处。
    之后,奚明仲与贺知余同他们分开去向李深复命,李妩与皇嫂陆霜筠则送两位长辈去休息。
    服侍太皇太后歇下,再送王太后回去永宁宫,李妩这担子才算卸下。
    她同陆霜筠从殿内出来了。
    陆霜筠温声道:阿妩,这次辛苦你。
    不妨事。李妩微微一笑,握了下陆霜筠的手说,皇嫂回去歇息罢,我也出宫去了。
    陆霜筠问:婉婉呢?先让人护送回长公主府了吗?
    她在路上睡着了,便没带她进宫。李妩道,明日一早我再带婉婉进宫来请安。
    陆霜筠看一看左右的宫人,示意他们退远些,方才压低声音问:阿妩,婉婉的生辰是什么时候?我记得你之前提过一句,说婉婉是秋天出生,想来不太远?
    李妩点头:确实快了。
    到时候给婉婉办一场生辰宴罢。陆霜筠握住李妩的手,我来帮你。
    李妩明白陆霜筠话里面的意思。
    借着生辰宴,遍邀京城的夫人与小姐们,让她们认可婉婉身份。
    陆霜筠作为皇后,自有薄面,这些人定然会给她面子。
    皇嫂,多谢你的一番好意。
    李妩轻声应道,我回去以后认真想一想,再给你答复。
    好。
    陆霜筠颔首,同李妩说过这件事,不多留她。
    两个人各自上得软轿。
    一个回凤央宫,一个出宫回长公主府去。
    李妩没有告诉陆霜筠的是,她之前考虑过给婉婉办生辰宴,只未想过麻烦陆霜筠这位皇嫂。
    且既要办生辰宴,她也不希望仅仅是一场生辰宴而已。
    因而这件事须得多想一想。
    倒是明日,她有另外一件必须去做的事。
    李妩乘软轿回到长公主府,沐浴梳洗过便躺下歇息了。到得第二日清早,她带婉婉进宫与两位长辈请安,直到和陆霜筠、李滢溪一起陪老祖宗用过早膳才出宫。
    回府之后,李妩让清芷照顾好婉婉,又令管家召集长公主府的侍卫。
    清芷惊疑不定:殿下为何召集府中侍卫?
    李妩笑:要去抢人,自然要拿出点气势和阵仗来。
    虽然贺知余在她皇兄面前答应搬来长公主府,但旁人不知他们的那些话。如此唯有她亲自上门一趟,外人自当明白,贺大人在此事上纯属被逼无奈。他们会对贺知余多几分同情,少几分探究。
    清芷记起去行宫前李妩说贺知余会来长公主府小住的那一桩事。
    房间已然备下,是擎等着住进来了。
    婉婉不懂话里的意思。
    她小手揪住李妩大红的裙摆,仰着小脸眼巴巴看李妩。
    李妩伸手捏一捏她的脸:婉婉乖乖在府里等着,我去接你爹爹。
    婉婉眨巴眨巴眼睛,慢吞吞用力点了下小脑袋:好呀!
    于是,早朝散后又被李深召去商议过朝事的贺知余,甫一从宫中出来,便从小厮当归的口中得知
    李妩带侍卫闯进宣平侯府,在等他。
    第17章 对峙 李妩倾身上前,手指轻抬贺知余的
    贺知余回到宣平侯府。
    他住的那一处院子被长公主府的侍卫围了个水泄不通。
    穿过重重侍卫进去,贺知余入得院子,遥遥望见在檐下的李妩。
    她正微微俯下身欣赏着一盆紫菊,淡定闲适。
    贺知余抬脚快步朝李妩走过去。
    待他走近,李妩已站直身子不再欣赏那盆菊花,视线落在他的身上。
    贺大人的东西可收拾妥当?
    李妩扯了下嘴角,漫不经心地发问。
    他们去行宫接太皇太后与皇太后之前,当着皇帝陛下的面,李妩说过从行宫回来之后让他搬入长公主府。这件事,贺知余虽然没有忘,但也不曾收拾东西。
    只无从预料李妩会急吼吼般带上这么多侍卫闯进宣平侯府。
    贺知余眉心紧蹙,看着她。
    李妩仍笑,负手在身后,越过他往外走:想来贺大人没来得及收拾东西,我先去马车里等。
    我今日有些忙,希望贺大人不要让我等得太久了。
    人要走,侍卫却一个不撤。
    且说让这些人留下来帮他收拾行李。
    李妩带这么多侍卫出现在宣平侯府,定又要引得蜚短流长。
    可以提醒他搬去长公主府的法子分明有许多,她偏要选择对自己声名最不利的那一种。
    是,不仅对她自己声名不利,同时对他有利。
    传出去,外人必定同情他被长公主威压,可怜他迫不得已向长公主低头。
    他倒是当真被迫承她的情。
    如同在他面前摆着一个明晃晃的圈套,却由不得他不钻进去,这让贺知余心中十分的不快。
    紧跟在贺知余身后的小厮当归见他黑了脸,觉出他此刻的心情糟糕。
    然而却不得不硬着头皮低声问:大人,收拾行李吗
    贺知余一张脸愈阴沉。
    当归连忙噤声,埋着脑袋老老实实听候吩咐。
    李妩却没有在马车里等得太久。
    在长公主府侍卫的护送下,两刻钟后,贺知余从宣平侯府出来。
    恋耽美

章节目录


长公主的旧情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作者:寒花一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作者:寒花一梦并收藏长公主的旧情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