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务之急,先填饱肚子。
他撑着床板站起来,可脚底突然传来钻心的疼。嘶,他腿一软,堪堪撑住木板,冬哥儿可以的。
可越来越疼,他颓然坐回。
鼻尖微酸,眼底氤氲出泪花。他胡乱地擦干,紧抿着唇脱掉自己的鞋子。弯腰看去,足衣底下透着血色,料像是脚底的水泡被磨破了。
他心肝哆嗦着,狠心闭眼,咬着唇,一点点将足衣脱掉。足衣与血肉早就粘在一起,他这行为不易于硬生生撕下一层皮。
呜呜细碎的泣声从口中传出,纤细的睫毛再次被沾湿。
微弱的阳光自茅屋四周的洞□□入,一缕一缕,但抵不住洞口灌入的冷风。叶忍冬从疼痛中回神,看着足衣上有几个细小的破洞,还有他自己缝的补丁。
要割茅草盖住洞口,不然下雨没法住。他心想。
他盯着破了的门眨眼,将泪水收回之后,他抓着脚看去。因常年将脚遮住,脚瘦弱却白皙,但衬着血肉模糊的脚底,就更显得可怖。
他忍着疼打开包袱,将里面干净的足衣拿出。几下套在脚上。他边穿边念:白爷爷说过,伤口要保持干净。
穿好后,他将木棒拿着,重新撑着出去。
路过门,是茅草满布的院子,院子一角是破烂得剩半个底的大水缸。他杵着过去,见半个水缸中还积攒些水。边上还有个倾斜的陶罐。
他弯腰将手放在陶罐口,将清水倒出来清洗了下手。
接着将陶罐立起,所剩不多的水就沿着陶罐底下渗出来了。他黑白分明的眼珠不动,长睫轻颤几下,一抹遗憾自心底划过。
原来是漏的。
收拾好心情,叶忍冬杵着木棍往院门去。
昨晚他看见外面有乱石滩,里面应该能找到些小鱼小虾。走着走着,肚子又是一叫,他轻轻拍拍。马上就好了。
路过丛丛干枯的野草,草上的浮毛站在他身上,他跌跌撞撞出了木门。
看清门外的金色,他欣喜地站在原地,险些将手里的木棍扔下。
昨晚周围太黑,没看得清。原来茅屋前种着果树,几颗枣树一棵老桃树。叶忍冬一瘸一拐走到枣树下,看着上面红了一半的枣子。
肚里打鼓。
他轻轻按了下平坦的肚子,状似安慰。接着,黑琉璃似的眼珠转动,打量着自己是否能够到。
但手即使伸着,他也摸不到。脚底下钻心的疼还在,他想了想,干脆靠在树干。双手扬起木棍,闭着眼网上打去。
书剑,大的小的枣子掉落在地,浅浅地铺着。
他如获至宝。
在白家,自从白爷爷去世之后,他就再没吃饱过,更别提解馋的枣子。白家婶子平日里防备得紧,吃的从来不放在厨房。即便是自己做饭,也只每次留下一顿的量。但凡他偷吃一点,就能被发现。
看到满地的枣子,头一次,他觉得自己富足了。
欢喜地将木棍靠在树上,他双手扒在枣树树干,将身体的重量靠上去。控制着力道,才慢慢蹲下,捡拾地上的枣子。
或许是地肥,一个枣有他两个拇指般大。他迫不及待地在衣服上蹭蹭,急急地塞进嘴里。囫囵嚼几下,就咽进肚子。
枣有点干瘪,但清香浓郁,吃了一个,嘴里全是甜丝丝的。
他半眯着眼解决完手中的五个,才慢慢停下速度。神情是前所未有的放松。于他而言,有吃的,有睡的,就是最好的生活了。
五个枣子吃得半饱,他将地上的枣子收拢在一起,近的用手扒拉,远的用木棍。
不一会儿,小小的一堆枣耸立在他面前。
谢谢你们。他抿唇笑,像偷腥的小猫,糯糯的。
因着几年来没人跟他说话,他习惯了自说自话。将草木当做伙伴,将大黄当做朋友。
此刻他带着满心的愉悦与畅快,蹦出这么句喃喃。
吃的暂且不愁,脚上的伤才要好好处理。
他靠坐在树下,侧身望去。透过丛丛杂草小灌木,看到不远处就是河岸。
布满老茧的手撑在树干,他伸长脖子。
河水在流动,撞击河岸与水里的石头,畅快得高喝,哗啦作响。
葡萄珠子落在岸边绵延不绝的植物。叶子呈锯齿状,有些灰白的毛,层层堆叠,还能见着些深绿。
他一喜,黑瘦的小脸上漾出两个梨涡。
他跟着爷爷十年,也识得些草药。那边的叶子不就是艾草吗?艾叶止痛止血再好不过了。
叶忍冬来了些力气,杵着棍子重新站起。磕磕绊绊地慢慢靠近。
河边的艾草生得有他腰那么高,越是靠近,艾叶的味道越浓。
等到岸边,丛生的艾草中间,还有有几层被覆盖住的台阶,通往河滩。想来是这里之前的人家用来洗衣取水的。
他眉眼舒展,粗糙的手逮住尖上嫩叶薅下,几下就满了一把。
他将多的放在衣兜,等到衣兜装不下,才梨涡盛着清酒,酿好满心的醉意与欢喜,步步挪回家。
对,这里以后就是他暂时的家了。
身后橘黄的阳光不知何时冲破薄雾,散落大地。远处山林的叶子红的黄的绿的交错,寥寥绘成了幅初冬彩墨画。画中下方是宽阔河滩,其上鹅卵石密布。河床并未完□□露,中间的河水仍在流淌,清澈见底。
而画的一角,残破的茅草边。果树,弯腰拾起果子的人,还有他那被风掀起的粗布衣角,都给这方寂静许久的天增了一抹活气。也让画灵动了起来。
鉴于自己的脚受伤不便,叶初冬返回时,拿着木棍又在树上打了几杆子,枣子噗噗落地。
他收归好后,拢在衣摆抓得紧紧的,运回睡觉的板子上。
忙完了这一道,他坐回木板上,有些苍白的唇轻微抿了下。
手心摸摸肚子,再次拿起一个最小的枣往嘴里塞。牙齿慢慢磨着,边吃边想。
茅草屋很破,一共三间房。但只有他这一间还有个顶,其余的都不能住。
可他睡的这个也好不到哪儿去。只看屋里四散的光线就知道,这间屋同样残破,要是来个风雨,这屋子准是不能睡。
但也不是没有好的发现。这座茅屋单家独户,其余的房子离这约莫三四里地远。站外面就只能瞧见个屋影儿。瞧着这模样,应当是没人会过来。
他细长瘦弱的手指抓着果核,细细地将果肉啃干净。
心里打算这就当做自己暂时的落脚地。
眼前要立马做的就是修缮房子,除此之外,还要多找些吃的存着,不然冬天不好过。
想好了安排,忽略的脚疼又袭来。
他取下足衣。抓起边上的艾草,放在手心揉搓。随着叶片被揉烂,绿色的草汁沾满双手。他盘着腿,将绿糊糊一点点盖在血肉模糊的脚底。
轻微的凉意接触到脚掌,刀割般的疼凝滞片刻。
他忍不住抓紧脚背,掌心的粗糙磨得脚背有些痒。他瑟缩下,又抿嘴将手上的全部盖上去。
接着,他将自己洗得抽丝的中衣拿出来放到膝盖上,一手抓住衣摆沿着衣角私下两条。撕拉的声音拉长,他重新将中衣放回,此刻已经少了小半截。
穿在里面的,怎么样都无所谓。
将两只脚挨个敷好草末再包起来,他才重新穿好开口的布鞋,继续忙碌。当务之急是遮盯上的漏洞。至于草料,岸边的芦苇倒是挺多,还有周围随处可见的茅草。
但他需要能割草的。菖蒲好扯,但茅草不好断。
撑着棍子,叶忍冬一间一间屋子找去。他这个屋是睡觉的,除了两边石头搭起的木板床,就剩个没了门、瘸了脚的衣柜。里面空空荡荡,只有几颗老鼠屎。
再转去隔壁的屋,应当是厨房。顶梁塌了一半,斜着靠在地上,留出供一人弯腰进去的小口。
墙壁随时能倒,他在外站着看了几眼,里面倒着个木柜,好些个破碗摔碎在地。其余的就被房梁挡着,没什么东西。再边上,就是柴房。这里不缺木柴,柴房里还堆积着木头棍子,满满当当的。
他用棍子在放量底下捣鼓,没碰到什么可用的东西。不过那碎了的碗倒是可以用用。他又返回厨房门口,用棍子将看得见的瓷片掏出来。
居然还有个完好的碗。虽缺了一角,但能装吃的。
他就像一无所有的人陡然发现了惊喜,有些高兴地将地上的碎片捡起,堆到外面的大水缸边。
第03章 扔下个人
他抓着缺口的碗,在破了的水缸里清洗干净。接着,他将院子里的干草全部撤出来,往唯一好着的屋里堆。
等他刚将院子里的杂草清理完,天边的太阳就被层层乌云笼罩,风筝吹来的水汽多了些。
要下雨了。
他紧咬着唇,又不停歇地将岸边的芦苇、茅草尽可能地多割。
汗水凝结成珠,落到他眼睛里,有些刺痛。
他的手被草叶割出数道血痕。可他没敢停歇,又将割了一下午的草用草绳绑成一张张小毯子。
接着挨个抱到倾斜的厨房,将草毯卷成一团,扔到顶上。他肚子再次发出咕咕叫,可他在跟雨抢时间,要是不把房子补上一点,他怕是没地方呆。
吸着鼻子,他忍者脚底的疼。双手扣住隔壁屋的房梁,一步步网上爬。
踩这木梁,他脚底的神经就抽搐下。
到爬上屋顶,几乎是满脸泪痕。
他抓过草毯,将靠近木板床的一边打上补丁。为以防万一,还专门挪了些厨房顶上的草。虽说腐败了不少,但也能用。
等将收割来的草毯子挪完。
天空忽然飘起了细雨,没几吸,雨点像吸饱了喝水,越下越大。
叶忍冬心里咯噔一下,手指紧扣住房梁,从屋顶下去。
雨点打在叶子上,声音越来越急促。像敲鼓的队伍,驱赶着人进屋。
雨一下,寒风肆虐。风绕过树木,呜咽拉长的声音如鬼哭狼嚎。潜藏在心底的恐惧骤然被唤醒,叶忍冬瞳孔一缩。手脚止不住地颤抖,他紧紧低着头,只想立马下了房梁。
大风将瘦弱的人几乎要吹着走,他死死扣住木头,脸上被硕大的雨点打得生疼。
不知道是泪水还是雨水,顺着他小脸往脖颈涌去。
下房子的最后一步,几乎是摔下来的。他右手撑在地上,挡了一部分冲击。来不及多想,他抓着棍子就往屋里跑。
呜呜爷爷仓皇的泣音溢出,他逃进屋。
噼里啪啦的雨点打在屋顶,柜子那边已经湿了一片。
寒意顺着湿透的衣服渗入骨子里,他手脚冰凉。
不能着凉。
他在屋里用干草绕着木板搭了个草垛。小小一个,但能给他前所未有的安全感。
他绕过木板边被他堆积起来的干草,找到进入木板的小洞,将自己塞了进去
四周都暗淡下来,草垛里的木板上铺满了软一点的草。他的全身家当就在木板一角。
摸索着从包袱里扯出剩下的唯一一套衣服,他几下将身上的换下来。
用湿了的衣服擦了擦头发,接着展开,盖在草垛外。也能顺便挡风。
望着外面的雨幕发了会儿呆,冷风将他吹醒。
他环顾四周,木板对面正在啪嗒啪嗒地漏水。他惊觉,这屋子也不牢靠。
怕这间屋子塌了,自己睡梦中被压死。叶忍冬又挪着步子,将对面的柜子推到木板边。
等干完这一切,他才又藏进草垛里。
安心的将包袱里的枣子掏出来几个,抓着慢慢啃着。
树上的枣子还没打完呢,不知道要掉多少下来。他自己悄悄念叨。嗓音是糯糯的,像撒满了糖霜的糯米糍,甜软甜软的。
小小的声音里带着可惜,像没屯够粮食的小馋猫。让人听了,恨不能将他按着揉搓肚皮。然后摸着他发丝安慰,咱家有粮。
*
古梁镇上,一辆牛车在雨中吱呀吱呀地走着。
牛车上有个棚子,里面躺着个面容俊朗的男人。穿着棉袄,外层棉被还裹得紧紧的。
但他此时嘴角苍白,眉头紧蹙,呼出的气微不可闻。
显然情况是不怎么好。
车夫戴着斗笠,披着蓑衣,尽职尽责地赶车。他边上坐着个满身血气的男人,光看那一脸横肉,就知道不好惹。
车夫甩着鞭子,牛吭吭哧哧地走着。他想,里面那个男人生得是真的好,可惜就是这命啊,也快没了。不知道能不能撑着跟家里人说上最后一句。
*
雨声的架势还没减小,叶忍冬将脚底的草叶弄下,重新抓了些艾草捏碎,抹在脚底。虽然只能缩在这方寸间,但他已经满足不少。
困意袭来,叶忍冬躺在草窝。将布展开盖在自己身上,再堆上干草,迷迷糊糊睡了去。
而一个时辰后,上华村村口。
慢悠悠的牛车驶入,窝在家里的村里人听到哞哞叫的牛声,忍不住探出脑袋去看看。
这是谁家来客了啊。有老汉笼着袖子,看着门前的牛车驶过。
他身边走来个妇人,也跟着看去:怕不是程家老大回来了。
来咱们村送信的那人不是说程家老大回来了嘛,看下雨还这么着急,多半也是活不成了。妇人叹息着道。
四年前,朝廷征兵打仗,每家有十五以上四十以下的男人,都要出人。当年上华村的娃子可被征走了好些个。
也不知道能回来多少。
雨幕中,村里程家的门被敲得啪啪作响。
程郎玉家有人吗?程郎玉回来了。是那蛮汉子敲的门。
他像不知道疼似的,怕打着木门,发出闷闷的响声。
门里尖锐的妇人声响起:来了来了,叫魂啊叫。
杜秋红抓着木门打开,见到的是个熊腰虎背的男人。她吓得后退,伞都掉在地上。大兄弟,我们
男人不等她说完,道:是程郎玉家吗?
杜秋红一噎。程郎玉?那天杀的不是当兵去了吗?
是也不是?男人像不耐烦,虎目横道。
杜秋红连忙点头,脸上是止不住的害怕:是是是。
我奉命将程郎玉送回,现在人送到了,婶子将他接应进去吧。那男人得了准信,转身回牛车,打算将里面的男人抬出来。
什么?!杜秋红惊喝。
那鳖孙子回来了!
杜秋红急急地跟在他身后,问道:等等,大兄弟,我家郎玉是个什么情况,哪里用得着人送回来啊!
男人几句说明白,示意杜秋红抬住另一边的担架。他在战场上挨了几刀,看在他有功的份上,将军让我将他送回来,见见家人最后一面。
要死了!杜秋红脸上一喜。但很快收敛下去。
但要死怎么能死在自个儿家,忒不吉利。
不过这话她不敢说,只能帮着将人抬进去。
车夫见雨大,接过杜秋红的伞,打在躺着的男人身上。
杜秋红嘴角一撇。跟着壮汉身后进去。
我任务完成,先走一步。男人抱拳,转身就入了雨幕。
家里的三个小孩见人走了,也跑了出来。大的胖成山的是程富至,小的两个一个五岁的哥儿,一个两岁的女儿,分别叫程韶儿跟程宝儿。
胖得不见眼的程富至道:娘,这是程郎玉?程富至今年十五,比程郎玉小五岁。
他最是看不惯这个大哥,恶劣地扬起笑,脚踢在男人腿上。油腻的脸上肥肉直抖。
杜秋华最是怂这个名义上的大儿子。
程郎玉是程安华跟前头那个媳妇生的,她进门的时候,程郎玉已经十五了。仗着读了几年书,那双眼睛深沉得她都不敢看。
她一把抓过自己胖儿子。将后来的丫头哥儿驱赶走。
看什么看,小心他起来把你们眼珠子挖了。
她紧抓着自己儿子的手,觑着程郎玉的脸。
恋耽美
他撑着床板站起来,可脚底突然传来钻心的疼。嘶,他腿一软,堪堪撑住木板,冬哥儿可以的。
可越来越疼,他颓然坐回。
鼻尖微酸,眼底氤氲出泪花。他胡乱地擦干,紧抿着唇脱掉自己的鞋子。弯腰看去,足衣底下透着血色,料像是脚底的水泡被磨破了。
他心肝哆嗦着,狠心闭眼,咬着唇,一点点将足衣脱掉。足衣与血肉早就粘在一起,他这行为不易于硬生生撕下一层皮。
呜呜细碎的泣声从口中传出,纤细的睫毛再次被沾湿。
微弱的阳光自茅屋四周的洞□□入,一缕一缕,但抵不住洞口灌入的冷风。叶忍冬从疼痛中回神,看着足衣上有几个细小的破洞,还有他自己缝的补丁。
要割茅草盖住洞口,不然下雨没法住。他心想。
他盯着破了的门眨眼,将泪水收回之后,他抓着脚看去。因常年将脚遮住,脚瘦弱却白皙,但衬着血肉模糊的脚底,就更显得可怖。
他忍着疼打开包袱,将里面干净的足衣拿出。几下套在脚上。他边穿边念:白爷爷说过,伤口要保持干净。
穿好后,他将木棒拿着,重新撑着出去。
路过门,是茅草满布的院子,院子一角是破烂得剩半个底的大水缸。他杵着过去,见半个水缸中还积攒些水。边上还有个倾斜的陶罐。
他弯腰将手放在陶罐口,将清水倒出来清洗了下手。
接着将陶罐立起,所剩不多的水就沿着陶罐底下渗出来了。他黑白分明的眼珠不动,长睫轻颤几下,一抹遗憾自心底划过。
原来是漏的。
收拾好心情,叶忍冬杵着木棍往院门去。
昨晚他看见外面有乱石滩,里面应该能找到些小鱼小虾。走着走着,肚子又是一叫,他轻轻拍拍。马上就好了。
路过丛丛干枯的野草,草上的浮毛站在他身上,他跌跌撞撞出了木门。
看清门外的金色,他欣喜地站在原地,险些将手里的木棍扔下。
昨晚周围太黑,没看得清。原来茅屋前种着果树,几颗枣树一棵老桃树。叶忍冬一瘸一拐走到枣树下,看着上面红了一半的枣子。
肚里打鼓。
他轻轻按了下平坦的肚子,状似安慰。接着,黑琉璃似的眼珠转动,打量着自己是否能够到。
但手即使伸着,他也摸不到。脚底下钻心的疼还在,他想了想,干脆靠在树干。双手扬起木棍,闭着眼网上打去。
书剑,大的小的枣子掉落在地,浅浅地铺着。
他如获至宝。
在白家,自从白爷爷去世之后,他就再没吃饱过,更别提解馋的枣子。白家婶子平日里防备得紧,吃的从来不放在厨房。即便是自己做饭,也只每次留下一顿的量。但凡他偷吃一点,就能被发现。
看到满地的枣子,头一次,他觉得自己富足了。
欢喜地将木棍靠在树上,他双手扒在枣树树干,将身体的重量靠上去。控制着力道,才慢慢蹲下,捡拾地上的枣子。
或许是地肥,一个枣有他两个拇指般大。他迫不及待地在衣服上蹭蹭,急急地塞进嘴里。囫囵嚼几下,就咽进肚子。
枣有点干瘪,但清香浓郁,吃了一个,嘴里全是甜丝丝的。
他半眯着眼解决完手中的五个,才慢慢停下速度。神情是前所未有的放松。于他而言,有吃的,有睡的,就是最好的生活了。
五个枣子吃得半饱,他将地上的枣子收拢在一起,近的用手扒拉,远的用木棍。
不一会儿,小小的一堆枣耸立在他面前。
谢谢你们。他抿唇笑,像偷腥的小猫,糯糯的。
因着几年来没人跟他说话,他习惯了自说自话。将草木当做伙伴,将大黄当做朋友。
此刻他带着满心的愉悦与畅快,蹦出这么句喃喃。
吃的暂且不愁,脚上的伤才要好好处理。
他靠坐在树下,侧身望去。透过丛丛杂草小灌木,看到不远处就是河岸。
布满老茧的手撑在树干,他伸长脖子。
河水在流动,撞击河岸与水里的石头,畅快得高喝,哗啦作响。
葡萄珠子落在岸边绵延不绝的植物。叶子呈锯齿状,有些灰白的毛,层层堆叠,还能见着些深绿。
他一喜,黑瘦的小脸上漾出两个梨涡。
他跟着爷爷十年,也识得些草药。那边的叶子不就是艾草吗?艾叶止痛止血再好不过了。
叶忍冬来了些力气,杵着棍子重新站起。磕磕绊绊地慢慢靠近。
河边的艾草生得有他腰那么高,越是靠近,艾叶的味道越浓。
等到岸边,丛生的艾草中间,还有有几层被覆盖住的台阶,通往河滩。想来是这里之前的人家用来洗衣取水的。
他眉眼舒展,粗糙的手逮住尖上嫩叶薅下,几下就满了一把。
他将多的放在衣兜,等到衣兜装不下,才梨涡盛着清酒,酿好满心的醉意与欢喜,步步挪回家。
对,这里以后就是他暂时的家了。
身后橘黄的阳光不知何时冲破薄雾,散落大地。远处山林的叶子红的黄的绿的交错,寥寥绘成了幅初冬彩墨画。画中下方是宽阔河滩,其上鹅卵石密布。河床并未完□□露,中间的河水仍在流淌,清澈见底。
而画的一角,残破的茅草边。果树,弯腰拾起果子的人,还有他那被风掀起的粗布衣角,都给这方寂静许久的天增了一抹活气。也让画灵动了起来。
鉴于自己的脚受伤不便,叶初冬返回时,拿着木棍又在树上打了几杆子,枣子噗噗落地。
他收归好后,拢在衣摆抓得紧紧的,运回睡觉的板子上。
忙完了这一道,他坐回木板上,有些苍白的唇轻微抿了下。
手心摸摸肚子,再次拿起一个最小的枣往嘴里塞。牙齿慢慢磨着,边吃边想。
茅草屋很破,一共三间房。但只有他这一间还有个顶,其余的都不能住。
可他睡的这个也好不到哪儿去。只看屋里四散的光线就知道,这间屋同样残破,要是来个风雨,这屋子准是不能睡。
但也不是没有好的发现。这座茅屋单家独户,其余的房子离这约莫三四里地远。站外面就只能瞧见个屋影儿。瞧着这模样,应当是没人会过来。
他细长瘦弱的手指抓着果核,细细地将果肉啃干净。
心里打算这就当做自己暂时的落脚地。
眼前要立马做的就是修缮房子,除此之外,还要多找些吃的存着,不然冬天不好过。
想好了安排,忽略的脚疼又袭来。
他取下足衣。抓起边上的艾草,放在手心揉搓。随着叶片被揉烂,绿色的草汁沾满双手。他盘着腿,将绿糊糊一点点盖在血肉模糊的脚底。
轻微的凉意接触到脚掌,刀割般的疼凝滞片刻。
他忍不住抓紧脚背,掌心的粗糙磨得脚背有些痒。他瑟缩下,又抿嘴将手上的全部盖上去。
接着,他将自己洗得抽丝的中衣拿出来放到膝盖上,一手抓住衣摆沿着衣角私下两条。撕拉的声音拉长,他重新将中衣放回,此刻已经少了小半截。
穿在里面的,怎么样都无所谓。
将两只脚挨个敷好草末再包起来,他才重新穿好开口的布鞋,继续忙碌。当务之急是遮盯上的漏洞。至于草料,岸边的芦苇倒是挺多,还有周围随处可见的茅草。
但他需要能割草的。菖蒲好扯,但茅草不好断。
撑着棍子,叶忍冬一间一间屋子找去。他这个屋是睡觉的,除了两边石头搭起的木板床,就剩个没了门、瘸了脚的衣柜。里面空空荡荡,只有几颗老鼠屎。
再转去隔壁的屋,应当是厨房。顶梁塌了一半,斜着靠在地上,留出供一人弯腰进去的小口。
墙壁随时能倒,他在外站着看了几眼,里面倒着个木柜,好些个破碗摔碎在地。其余的就被房梁挡着,没什么东西。再边上,就是柴房。这里不缺木柴,柴房里还堆积着木头棍子,满满当当的。
他用棍子在放量底下捣鼓,没碰到什么可用的东西。不过那碎了的碗倒是可以用用。他又返回厨房门口,用棍子将看得见的瓷片掏出来。
居然还有个完好的碗。虽缺了一角,但能装吃的。
他就像一无所有的人陡然发现了惊喜,有些高兴地将地上的碎片捡起,堆到外面的大水缸边。
第03章 扔下个人
他抓着缺口的碗,在破了的水缸里清洗干净。接着,他将院子里的干草全部撤出来,往唯一好着的屋里堆。
等他刚将院子里的杂草清理完,天边的太阳就被层层乌云笼罩,风筝吹来的水汽多了些。
要下雨了。
他紧咬着唇,又不停歇地将岸边的芦苇、茅草尽可能地多割。
汗水凝结成珠,落到他眼睛里,有些刺痛。
他的手被草叶割出数道血痕。可他没敢停歇,又将割了一下午的草用草绳绑成一张张小毯子。
接着挨个抱到倾斜的厨房,将草毯卷成一团,扔到顶上。他肚子再次发出咕咕叫,可他在跟雨抢时间,要是不把房子补上一点,他怕是没地方呆。
吸着鼻子,他忍者脚底的疼。双手扣住隔壁屋的房梁,一步步网上爬。
踩这木梁,他脚底的神经就抽搐下。
到爬上屋顶,几乎是满脸泪痕。
他抓过草毯,将靠近木板床的一边打上补丁。为以防万一,还专门挪了些厨房顶上的草。虽说腐败了不少,但也能用。
等将收割来的草毯子挪完。
天空忽然飘起了细雨,没几吸,雨点像吸饱了喝水,越下越大。
叶忍冬心里咯噔一下,手指紧扣住房梁,从屋顶下去。
雨点打在叶子上,声音越来越急促。像敲鼓的队伍,驱赶着人进屋。
雨一下,寒风肆虐。风绕过树木,呜咽拉长的声音如鬼哭狼嚎。潜藏在心底的恐惧骤然被唤醒,叶忍冬瞳孔一缩。手脚止不住地颤抖,他紧紧低着头,只想立马下了房梁。
大风将瘦弱的人几乎要吹着走,他死死扣住木头,脸上被硕大的雨点打得生疼。
不知道是泪水还是雨水,顺着他小脸往脖颈涌去。
下房子的最后一步,几乎是摔下来的。他右手撑在地上,挡了一部分冲击。来不及多想,他抓着棍子就往屋里跑。
呜呜爷爷仓皇的泣音溢出,他逃进屋。
噼里啪啦的雨点打在屋顶,柜子那边已经湿了一片。
寒意顺着湿透的衣服渗入骨子里,他手脚冰凉。
不能着凉。
他在屋里用干草绕着木板搭了个草垛。小小一个,但能给他前所未有的安全感。
他绕过木板边被他堆积起来的干草,找到进入木板的小洞,将自己塞了进去
四周都暗淡下来,草垛里的木板上铺满了软一点的草。他的全身家当就在木板一角。
摸索着从包袱里扯出剩下的唯一一套衣服,他几下将身上的换下来。
用湿了的衣服擦了擦头发,接着展开,盖在草垛外。也能顺便挡风。
望着外面的雨幕发了会儿呆,冷风将他吹醒。
他环顾四周,木板对面正在啪嗒啪嗒地漏水。他惊觉,这屋子也不牢靠。
怕这间屋子塌了,自己睡梦中被压死。叶忍冬又挪着步子,将对面的柜子推到木板边。
等干完这一切,他才又藏进草垛里。
安心的将包袱里的枣子掏出来几个,抓着慢慢啃着。
树上的枣子还没打完呢,不知道要掉多少下来。他自己悄悄念叨。嗓音是糯糯的,像撒满了糖霜的糯米糍,甜软甜软的。
小小的声音里带着可惜,像没屯够粮食的小馋猫。让人听了,恨不能将他按着揉搓肚皮。然后摸着他发丝安慰,咱家有粮。
*
古梁镇上,一辆牛车在雨中吱呀吱呀地走着。
牛车上有个棚子,里面躺着个面容俊朗的男人。穿着棉袄,外层棉被还裹得紧紧的。
但他此时嘴角苍白,眉头紧蹙,呼出的气微不可闻。
显然情况是不怎么好。
车夫戴着斗笠,披着蓑衣,尽职尽责地赶车。他边上坐着个满身血气的男人,光看那一脸横肉,就知道不好惹。
车夫甩着鞭子,牛吭吭哧哧地走着。他想,里面那个男人生得是真的好,可惜就是这命啊,也快没了。不知道能不能撑着跟家里人说上最后一句。
*
雨声的架势还没减小,叶忍冬将脚底的草叶弄下,重新抓了些艾草捏碎,抹在脚底。虽然只能缩在这方寸间,但他已经满足不少。
困意袭来,叶忍冬躺在草窝。将布展开盖在自己身上,再堆上干草,迷迷糊糊睡了去。
而一个时辰后,上华村村口。
慢悠悠的牛车驶入,窝在家里的村里人听到哞哞叫的牛声,忍不住探出脑袋去看看。
这是谁家来客了啊。有老汉笼着袖子,看着门前的牛车驶过。
他身边走来个妇人,也跟着看去:怕不是程家老大回来了。
来咱们村送信的那人不是说程家老大回来了嘛,看下雨还这么着急,多半也是活不成了。妇人叹息着道。
四年前,朝廷征兵打仗,每家有十五以上四十以下的男人,都要出人。当年上华村的娃子可被征走了好些个。
也不知道能回来多少。
雨幕中,村里程家的门被敲得啪啪作响。
程郎玉家有人吗?程郎玉回来了。是那蛮汉子敲的门。
他像不知道疼似的,怕打着木门,发出闷闷的响声。
门里尖锐的妇人声响起:来了来了,叫魂啊叫。
杜秋红抓着木门打开,见到的是个熊腰虎背的男人。她吓得后退,伞都掉在地上。大兄弟,我们
男人不等她说完,道:是程郎玉家吗?
杜秋红一噎。程郎玉?那天杀的不是当兵去了吗?
是也不是?男人像不耐烦,虎目横道。
杜秋红连忙点头,脸上是止不住的害怕:是是是。
我奉命将程郎玉送回,现在人送到了,婶子将他接应进去吧。那男人得了准信,转身回牛车,打算将里面的男人抬出来。
什么?!杜秋红惊喝。
那鳖孙子回来了!
杜秋红急急地跟在他身后,问道:等等,大兄弟,我家郎玉是个什么情况,哪里用得着人送回来啊!
男人几句说明白,示意杜秋红抬住另一边的担架。他在战场上挨了几刀,看在他有功的份上,将军让我将他送回来,见见家人最后一面。
要死了!杜秋红脸上一喜。但很快收敛下去。
但要死怎么能死在自个儿家,忒不吉利。
不过这话她不敢说,只能帮着将人抬进去。
车夫见雨大,接过杜秋红的伞,打在躺着的男人身上。
杜秋红嘴角一撇。跟着壮汉身后进去。
我任务完成,先走一步。男人抱拳,转身就入了雨幕。
家里的三个小孩见人走了,也跑了出来。大的胖成山的是程富至,小的两个一个五岁的哥儿,一个两岁的女儿,分别叫程韶儿跟程宝儿。
胖得不见眼的程富至道:娘,这是程郎玉?程富至今年十五,比程郎玉小五岁。
他最是看不惯这个大哥,恶劣地扬起笑,脚踢在男人腿上。油腻的脸上肥肉直抖。
杜秋华最是怂这个名义上的大儿子。
程郎玉是程安华跟前头那个媳妇生的,她进门的时候,程郎玉已经十五了。仗着读了几年书,那双眼睛深沉得她都不敢看。
她一把抓过自己胖儿子。将后来的丫头哥儿驱赶走。
看什么看,小心他起来把你们眼珠子挖了。
她紧抓着自己儿子的手,觑着程郎玉的脸。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