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养猫-(5)
她从前不知情,便觉得只要谢锦好就一切都好,如今顿悟,才陡然生出了一些令自己都胆寒,并且难以启齿的心思。
这种心思,名为得到。
她爱慕谢锦,不想谢锦有别的心上人,只想她属于自己。
姜照想要得到谢锦。
阿姐。
姜照慢慢开口,从唇齿之间缠绵出两个字。
她本来毫无表情的脸上,突然露出些似笑非笑的意思,又把那两个字念叨了几遍,她咬住下唇,小心翼翼的换了个称呼。
锦娘。
第7章 私会
一连半个多月,谢锦都没有再见到姜照。
她为她绣的并蒂莲荷包已经完成,时时带在身上,想着等再见面时就送给她,姜照却如同人间蒸发,再未出现在她面前。
其实在以前,这本是常事,可大约是上次分开时姜照的情绪不太对,谢锦心里总有些担忧,再加上长时间见不到她,就更是心事重重。
在这期间,倒是又与长宁郡主见过几面。
谢锦没有再去过揽月轩,是郡主闲时在宫内游走,不知怎么想起她,就带人绕来宫正司同她说了几句话。
陆昭寒虽然出身高贵,但为人并不跋扈,她似是和谢锦挺聊得来,埋怨陛下政务繁忙没空搭理她,就经常过来找谢锦闲谈。
谢锦虽然对陆昭寒有事相求,但她亦知直接开口未免过于功利,如今与郡主虽有些交集,却也并不到能开口相求的地步,就把一些话还是憋在心里。
再加上心里惦念着阿照,就也没什么心思去推进这件事。
与陆昭寒相处时,谢锦也并不多话,只是在她说话的时候经常应和几声,陆昭寒大约觉得她是个极好的倾听者,偶尔也会说一些关于别人的事。
比如说关于陛下。
宫正司隶属后宫官署,今上未曾大婚,就少有踏足后宫,一切事务都由赵太妃掌管。
今上已登基三年,谢锦从未见过天颜。
她从前对于陛下的唯一了解,只是听旁人谈起,但擅自议论陛下是重罪,大家也只敢偷偷说两句,大多时间都是讳莫如深,相较于其他人而言,更多的反而是从阿照口中听来,不过也只是只言片语。
但长宁郡主显然并不避讳,会嫌弃陛下让她入宫小住,却没时间陪她,也会感叹于做皇帝的不容易,心疼她皇姐五更天就要起来上早朝。
因着这些缘由,陛下的形象在谢锦心里倒是有了些变化,不单再只是一个尊贵的身份,更多了些同样为人的真实感。
这日谢锦在宫正司处理一些档案,一个在她手下做事的小宫女雅兰进来盈盈一礼,笑道:谢司正,外面有人找你呢。
谢锦本以为又是郡主来了,但按照陆昭寒的性格,大概是不会管她是否在忙,还要让人禀报,都是直接自己进来找人的。
再看雅兰捂嘴偷笑,她更确定了不是陆昭寒。
她心里隐约明白了是谁找她,走出去一看,果然是袁启。
袁启的父亲是陆苍玉麾下的左将军,虽然不比皇亲国戚,但也是正儿八经的高门子弟。
而且袁启长兄做了文臣,他自幼爱舞刀弄枪,受了陆帅青眼,如今虽然只是在禁卫军内做个侍卫长,但明眼人一看便知他定然是前途无量的。
袁启与谢锦同岁,一直未曾娶亲,却在宫内巡逻时偶然遇见谢锦,对她一见倾心,从此心里有了牵挂,才动起要成家的念头。
他生的人高马大,虽然不如文人风流,但也是一表人才。
加上他身上并无纨绔之气,反而待人有礼,一番接触之下,谢锦虽然没有明说,但也算是接受了他。
锦娘。
袁启本来靠在墙角,见她出来,就笑着迎上来。
他好似就没有过消沉的时候,总是那么神采奕奕,精神百倍。
谢锦见他笑得开心,就也跟着笑了起来,问道:你怎么来了,不用当值吗?
袁启道:我刚交接换班,与宫正司离得不远,就顺道来看看你。
他得陆帅青眼,禁卫军统领卓昀就十分看重他,是以袁启平日里也很忙,并没有太多时间来找谢锦,这一点倒是和阿照一样。
谢锦陡然想起阿照,脸上的笑淡了下来。
袁启问她:你最近好吗?我瞧着怎么清减了一些。
谢锦道:一定是你看错了。我能有什么不好的地方?每日里吃好喝好,休息的也好。倒是你,风雨匆匆,千万要仔细身体。
得了她的关心,袁启更是心情大好,柔声道:我也很好。
谢锦素来低调,无论是生活琐事还是穿着打扮都是如此,袁启很少在她身上看到其他女儿家的小心思,这次却见她腰间挂了个亮色的荷包,不由觉得稀奇,便道:很少见锦娘佩戴首饰挂件,这个荷包倒是很漂亮。
袁启虽然不懂女红,但是那个荷包的确精致好看,他便也不吝夸奖。
谢锦惯穿浅色衣裳,那个荷包却是用的孔雀蓝,料子大概也不是特别好,尤其显得扎眼一些,虽然好看,但并不是谢锦的风格。
果然听谢锦道:这是我做给别人的。
原来如此。
袁启说着,再看那荷包,就觉得有些眼馋。
顾及男女大防,二人谈话时中间留了挺大的距离,袁启忽然向前跨了一步,谢锦下意识就要后退,却被他拉住了手。
锦娘。他低声唤了一声,深情款款道:我也想要你亲手做的东西。
谢锦从未与男子如此亲近的接触,面上染了一丝薄红,先左右看了一下,才低声道:我知道了,你快放开,让人看见了不好。
袁启印象里的谢锦,是温柔端方,成熟稳重的。
但此时的谢锦,白净的脸上浮现出一些娇羞之色,眼神躲闪甚至不敢与他对视,袁启喉头动了两下,若不是顾及到这并不是合适的地点,真想伸手把她揽进怀里。
趁他不备,谢锦自己挣脱了他的手,连续后退了两步,与他拉开了一个绝对完全距离,低声道:我还没忙完,没时间和你说话,你快走吧。
知道她害羞了,袁启虽然不想走,但也怕因此吓到了她。
心里想着来日方长,袁启深深看了她一眼,低声道:那我就先走了。
谢锦点点头,袁启又看了她几眼,就转身离开了。
等他的身影消失在视线之内,谢锦抬手捂住有些发烫的脸颊,轻轻吐出一口气。
我都看到了哦!
一个熟悉的嗓音突然响起,谢锦吓了一跳,抬眼望向声音来源处,就见陆昭寒正扒着墙角,只露出一个脑袋来,笑着望向她。
郡主。谢锦喊了一声。
陆昭寒跳出来,嘻嘻哈哈的笑着走到她身前,揶揄道:我来的太不是时候了,正好看到有情人谈话,生怕打扰到你们。
所以就躲起来偷听是吗?
谢锦自然不敢问出口,脸上变了几个颜色,张开嘴却不知该说什么。
还是陆昭寒看她实在尴尬,就开口道:郎情妾意,天作之合,你不要紧张嘛,我今天是一个人过来的,也不会把这件事胡乱说出去的。
在陆昭寒看来,谢锦这个年纪有个相好的意中人并没什么惊奇的,但她也知道在后宫里这种事终究是不光彩的,更有甚者如果闹大,就是私相授受,淫乱宫闱的大罪。
多谢郡主。
谢锦向陆昭寒行礼道谢,低声道:那此事就还请郡主保密了。
说来也是她大意了,以为在宫正司门口,与袁启保持着距离,纵然有人看见,也不会传出什么风风雨雨。
但她却没有料到,袁启会突然靠近。
谢锦心里懊悔,把陆昭寒请进门,本以为此事就算过去了,没想到陆昭寒好奇心极重,见四下无人了,竟还向她打听起袁启来。
陆昭寒刚及笄不久,正是情窦初开的年纪,但陆帅对她管得严,并不让她与外男多加接触,陆昭寒只偷偷在一些话本子里见过男女情事,今日难得目睹一回,好奇的不行。
谢锦觉得无奈,却也无法推脱,便大致讲了下她和袁启的事。
其实她和袁启相识不过一年,平日里也没有太多相处的机会,更别提什么缠绵悱恻了,但陆昭寒还是听的津津有味。
于是很难得的,陆昭寒变成了一个倾听者。
讲完了袁启,谢锦就不再想开口,但郡主显然听故事还没听够,谢锦犹豫了一下,就试探性讲起自己的身世和入宫的缘由。
不过她心里有分寸,知道要徐徐图之,并没有直接让郡主帮她出宫。
所以陆昭寒暂时还不知道她不能出宫,只是感叹道:原来你是这样入宫的,怪不得我觉得你气质非凡,不似一般宫女。
谢锦道:郡主谬赞了。
陆昭寒笑道:我可是诚心夸赞你的,大家闺秀我见过不少,你若在其中,也必然是出尘绝艳的。
只是可惜你入宫了,要是早些在宫外相识,我们就早都成为朋友了。
她这话说的天真,谢锦却感觉到她对自己实在很友善,就笑道:我比郡主大上许多岁,若是没有入宫,想必我早就嫁人生子了。
陆昭寒想了一下,若是谢锦嫁了人,还生了孩子,那即便是她们在宫外相识,陆昭寒大概也不会和她做什么朋友。
她于是叹道:这大概就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注定吧。
谢锦笑了笑,不置可否。
陆昭寒又和谢锦说了会儿话,揽月轩的一个小太监过来寻她,说是陛下今日要和郡主一块儿用晚膳,陆昭寒就和谢锦告了辞,回到了揽月轩。
姜照已经在揽月轩等着了,陆昭寒看见她就扑上去撒娇。
在这个表妹面前,姜照还是端着些身为长辈的威仪,只是她对陆昭寒这个唯一的表妹还是很疼爱的,陆昭寒也并不真的怕她。
你去哪儿了?身边也不带着人。
姜照把抱着自己手臂的陆昭寒推开,嫌弃的看着她。
陆昭寒早就习惯了她对自己的态度,随意摆了摆手道:我去宫正司玩儿了,又不是不认得路,不想时刻被人跟着。
她转了身去倒茶喝,并没有看到姜照脸色微变,仍自顾道:我又不是皇姐,走哪儿都得带着一群人,太威风了我不习惯。
陆昭寒小口喝着温茶,听见姜照在身后问道:你去宫正司做什么?
之前宫正司的谢司正来给我送宫女,我瞧她很合眼缘,正好我在宫里除了皇姐也无人相熟,就去找了她几次,果然觉得她很适合和我做朋友。
陆昭寒放下茶杯,回头看着姜照道:这些和皇姐都没什么关系啦,你整天日理万机忙得很,肯定不认识什么谢司正。
姜照没接这话,只是眸色幽深,不知在想什么。
陆昭寒觉得奇怪,试探问道:皇姐不会是觉得她身份低贱,不让我同她来往吧?
虽然觉得姜照并不是这种人,但实在君心难测,陆昭寒只觉得她眼神表情,无一处不奇怪,只是却不知是为何。
姜照闻言也并不生气,只是深深看了她一眼,淡淡道:去净手用膳吧。
陆昭寒还想说话,姜照已经转身走了。
第8章 说破
用完晚膳姜照没急着走,和陆昭寒下起了棋。
陆帅喜爱手谈,陆昭寒自幼受他影响,琴棋书画里,最善于此道。
她有过一个堪称国手的师父,认真起来陆苍玉都下不过她,更别提姜照是个臭棋篓子,陆昭寒只用了三分心神,还是把她吃的节节败退。
姜照倒是不嫌丢人,漫不经心落下一子,突然道:舅舅今日和朕说了一件事。
陆昭寒随意应了一声,显然没放在心上。
姜照又落一子,抬眼看她,淡淡道:是关于你的事。
我能有什么事?陆昭寒不解。
自你及笄之后,便有人向舅舅求娶你。姜照捡起一枚棋子,却不知该往哪里下,蹙起眉心道:舅舅本想多留你几年,可大抵是已经有了好人选,就想着先为你订了亲,过两年再过门,特意让朕问一下你的意思。
突然谈到自己的婚事,陆昭寒顿时不大高兴了,苦着脸眼巴巴地看着她道:爹也真是的,我才离家几天,就想着把我嫁出去了。
她显然不大乐意,姜照笑道:兴许是嫌你在家太烦了。
那我就不在家烦他。陆昭寒道:我在宫里陪皇姐不好吗?而且皇姐不愿成亲,爹就说你还年轻不用着急,我比你还小几岁呢,他那么着急做什么?
姜照缓缓落下一子,挑起眉看着她道:你就不好奇要和谁定亲?
陆昭寒撇撇嘴,落子堵了她的路,捧着脸道:从小到大我就没认识几个男人,不管是谁对我而言都是陌生人,有什么可好奇的。
舅舅既然同意,必然是能配得上你的。
那可不一定。
陆昭寒抓了几个棋子在掌心把玩,有些愤愤道:在我爹眼里,家世清白,武艺高强,就是人中龙凤,如果再能吟诗作赋,那就是文武全才。
他才不会管什么样貌啊,性格啊,说不定会让我嫁一个大块头丑八怪!
原来在她眼里,舅舅竟然是这样的。
姜照有些忍俊不禁,屈肘在棋盘上撑起下巴,眸中带笑道:能得舅舅青眼的年轻人,朕也认识几个,的确都是出类拔萃的人物。
陆昭寒道:那大概是我爹把最拔尖儿的都献给皇姐了,剩下的更是歪瓜裂枣。
姜照有些无奈,伸手点了下她的额头,道:你惯是口无遮严,当心日后吃大亏。
不过既然你是这么以为的,那便从朕这边来挑人,想必舅舅也不会不同意。
她想了一下,脑海中浮现出几个合适的人来,就一一说给陆昭寒听。
演武堂左校尉常东岭,今年刚加冠,武艺高强,模样也不差,绝非丑八怪。
我认得他,从前给我爹做过前锋,五大三粗的。
翰林院学士韩宣,文采斐然。
听起来是个弱不禁风的书呆子,不喜欢。
禁卫军郎将何元盛,只比你年长一岁,文武双全,当得上一句年少有为。
我阿姐说男子太年轻不会疼人呢。
姜照提一个陆昭寒否决一个,她就心知这丫头是故意的,摇摇头道:禁军中有个侍卫长,也是舅舅推荐给朕的,为人的确不错,长得也是一表人才。
虽然尚未娶妻,但年纪比你要大的太多,就算是你同意舅舅大概也不会同意。
她越是这么说,陆昭寒反而来了兴趣,问道:皇姐说的是谁?
姜照道:左将军袁正毅的次子,名叫袁启。
袁启?陆昭寒大惊,瞪圆了眼睛连连摆手道:不行不行,这个绝对不行!
她反应过大,姜照有些好奇,就问道:男未婚女未嫁,虽然年纪差距略大了些,但你若真能看中,也不是绝对不可以,你反应这么大做什么?
那可是谢司正的
陆昭寒有时候说话就是不经过大脑,姜照问了,她就答了,答到一半想起来自己答应过谢锦不会告诉别人,就赶紧捂住了嘴。
可却已经晚了。
姜照对谢司正三个字尤为敏感,眼神一下子锐利起来。
恋耽美
这种心思,名为得到。
她爱慕谢锦,不想谢锦有别的心上人,只想她属于自己。
姜照想要得到谢锦。
阿姐。
姜照慢慢开口,从唇齿之间缠绵出两个字。
她本来毫无表情的脸上,突然露出些似笑非笑的意思,又把那两个字念叨了几遍,她咬住下唇,小心翼翼的换了个称呼。
锦娘。
第7章 私会
一连半个多月,谢锦都没有再见到姜照。
她为她绣的并蒂莲荷包已经完成,时时带在身上,想着等再见面时就送给她,姜照却如同人间蒸发,再未出现在她面前。
其实在以前,这本是常事,可大约是上次分开时姜照的情绪不太对,谢锦心里总有些担忧,再加上长时间见不到她,就更是心事重重。
在这期间,倒是又与长宁郡主见过几面。
谢锦没有再去过揽月轩,是郡主闲时在宫内游走,不知怎么想起她,就带人绕来宫正司同她说了几句话。
陆昭寒虽然出身高贵,但为人并不跋扈,她似是和谢锦挺聊得来,埋怨陛下政务繁忙没空搭理她,就经常过来找谢锦闲谈。
谢锦虽然对陆昭寒有事相求,但她亦知直接开口未免过于功利,如今与郡主虽有些交集,却也并不到能开口相求的地步,就把一些话还是憋在心里。
再加上心里惦念着阿照,就也没什么心思去推进这件事。
与陆昭寒相处时,谢锦也并不多话,只是在她说话的时候经常应和几声,陆昭寒大约觉得她是个极好的倾听者,偶尔也会说一些关于别人的事。
比如说关于陛下。
宫正司隶属后宫官署,今上未曾大婚,就少有踏足后宫,一切事务都由赵太妃掌管。
今上已登基三年,谢锦从未见过天颜。
她从前对于陛下的唯一了解,只是听旁人谈起,但擅自议论陛下是重罪,大家也只敢偷偷说两句,大多时间都是讳莫如深,相较于其他人而言,更多的反而是从阿照口中听来,不过也只是只言片语。
但长宁郡主显然并不避讳,会嫌弃陛下让她入宫小住,却没时间陪她,也会感叹于做皇帝的不容易,心疼她皇姐五更天就要起来上早朝。
因着这些缘由,陛下的形象在谢锦心里倒是有了些变化,不单再只是一个尊贵的身份,更多了些同样为人的真实感。
这日谢锦在宫正司处理一些档案,一个在她手下做事的小宫女雅兰进来盈盈一礼,笑道:谢司正,外面有人找你呢。
谢锦本以为又是郡主来了,但按照陆昭寒的性格,大概是不会管她是否在忙,还要让人禀报,都是直接自己进来找人的。
再看雅兰捂嘴偷笑,她更确定了不是陆昭寒。
她心里隐约明白了是谁找她,走出去一看,果然是袁启。
袁启的父亲是陆苍玉麾下的左将军,虽然不比皇亲国戚,但也是正儿八经的高门子弟。
而且袁启长兄做了文臣,他自幼爱舞刀弄枪,受了陆帅青眼,如今虽然只是在禁卫军内做个侍卫长,但明眼人一看便知他定然是前途无量的。
袁启与谢锦同岁,一直未曾娶亲,却在宫内巡逻时偶然遇见谢锦,对她一见倾心,从此心里有了牵挂,才动起要成家的念头。
他生的人高马大,虽然不如文人风流,但也是一表人才。
加上他身上并无纨绔之气,反而待人有礼,一番接触之下,谢锦虽然没有明说,但也算是接受了他。
锦娘。
袁启本来靠在墙角,见她出来,就笑着迎上来。
他好似就没有过消沉的时候,总是那么神采奕奕,精神百倍。
谢锦见他笑得开心,就也跟着笑了起来,问道:你怎么来了,不用当值吗?
袁启道:我刚交接换班,与宫正司离得不远,就顺道来看看你。
他得陆帅青眼,禁卫军统领卓昀就十分看重他,是以袁启平日里也很忙,并没有太多时间来找谢锦,这一点倒是和阿照一样。
谢锦陡然想起阿照,脸上的笑淡了下来。
袁启问她:你最近好吗?我瞧着怎么清减了一些。
谢锦道:一定是你看错了。我能有什么不好的地方?每日里吃好喝好,休息的也好。倒是你,风雨匆匆,千万要仔细身体。
得了她的关心,袁启更是心情大好,柔声道:我也很好。
谢锦素来低调,无论是生活琐事还是穿着打扮都是如此,袁启很少在她身上看到其他女儿家的小心思,这次却见她腰间挂了个亮色的荷包,不由觉得稀奇,便道:很少见锦娘佩戴首饰挂件,这个荷包倒是很漂亮。
袁启虽然不懂女红,但是那个荷包的确精致好看,他便也不吝夸奖。
谢锦惯穿浅色衣裳,那个荷包却是用的孔雀蓝,料子大概也不是特别好,尤其显得扎眼一些,虽然好看,但并不是谢锦的风格。
果然听谢锦道:这是我做给别人的。
原来如此。
袁启说着,再看那荷包,就觉得有些眼馋。
顾及男女大防,二人谈话时中间留了挺大的距离,袁启忽然向前跨了一步,谢锦下意识就要后退,却被他拉住了手。
锦娘。他低声唤了一声,深情款款道:我也想要你亲手做的东西。
谢锦从未与男子如此亲近的接触,面上染了一丝薄红,先左右看了一下,才低声道:我知道了,你快放开,让人看见了不好。
袁启印象里的谢锦,是温柔端方,成熟稳重的。
但此时的谢锦,白净的脸上浮现出一些娇羞之色,眼神躲闪甚至不敢与他对视,袁启喉头动了两下,若不是顾及到这并不是合适的地点,真想伸手把她揽进怀里。
趁他不备,谢锦自己挣脱了他的手,连续后退了两步,与他拉开了一个绝对完全距离,低声道:我还没忙完,没时间和你说话,你快走吧。
知道她害羞了,袁启虽然不想走,但也怕因此吓到了她。
心里想着来日方长,袁启深深看了她一眼,低声道:那我就先走了。
谢锦点点头,袁启又看了她几眼,就转身离开了。
等他的身影消失在视线之内,谢锦抬手捂住有些发烫的脸颊,轻轻吐出一口气。
我都看到了哦!
一个熟悉的嗓音突然响起,谢锦吓了一跳,抬眼望向声音来源处,就见陆昭寒正扒着墙角,只露出一个脑袋来,笑着望向她。
郡主。谢锦喊了一声。
陆昭寒跳出来,嘻嘻哈哈的笑着走到她身前,揶揄道:我来的太不是时候了,正好看到有情人谈话,生怕打扰到你们。
所以就躲起来偷听是吗?
谢锦自然不敢问出口,脸上变了几个颜色,张开嘴却不知该说什么。
还是陆昭寒看她实在尴尬,就开口道:郎情妾意,天作之合,你不要紧张嘛,我今天是一个人过来的,也不会把这件事胡乱说出去的。
在陆昭寒看来,谢锦这个年纪有个相好的意中人并没什么惊奇的,但她也知道在后宫里这种事终究是不光彩的,更有甚者如果闹大,就是私相授受,淫乱宫闱的大罪。
多谢郡主。
谢锦向陆昭寒行礼道谢,低声道:那此事就还请郡主保密了。
说来也是她大意了,以为在宫正司门口,与袁启保持着距离,纵然有人看见,也不会传出什么风风雨雨。
但她却没有料到,袁启会突然靠近。
谢锦心里懊悔,把陆昭寒请进门,本以为此事就算过去了,没想到陆昭寒好奇心极重,见四下无人了,竟还向她打听起袁启来。
陆昭寒刚及笄不久,正是情窦初开的年纪,但陆帅对她管得严,并不让她与外男多加接触,陆昭寒只偷偷在一些话本子里见过男女情事,今日难得目睹一回,好奇的不行。
谢锦觉得无奈,却也无法推脱,便大致讲了下她和袁启的事。
其实她和袁启相识不过一年,平日里也没有太多相处的机会,更别提什么缠绵悱恻了,但陆昭寒还是听的津津有味。
于是很难得的,陆昭寒变成了一个倾听者。
讲完了袁启,谢锦就不再想开口,但郡主显然听故事还没听够,谢锦犹豫了一下,就试探性讲起自己的身世和入宫的缘由。
不过她心里有分寸,知道要徐徐图之,并没有直接让郡主帮她出宫。
所以陆昭寒暂时还不知道她不能出宫,只是感叹道:原来你是这样入宫的,怪不得我觉得你气质非凡,不似一般宫女。
谢锦道:郡主谬赞了。
陆昭寒笑道:我可是诚心夸赞你的,大家闺秀我见过不少,你若在其中,也必然是出尘绝艳的。
只是可惜你入宫了,要是早些在宫外相识,我们就早都成为朋友了。
她这话说的天真,谢锦却感觉到她对自己实在很友善,就笑道:我比郡主大上许多岁,若是没有入宫,想必我早就嫁人生子了。
陆昭寒想了一下,若是谢锦嫁了人,还生了孩子,那即便是她们在宫外相识,陆昭寒大概也不会和她做什么朋友。
她于是叹道:这大概就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注定吧。
谢锦笑了笑,不置可否。
陆昭寒又和谢锦说了会儿话,揽月轩的一个小太监过来寻她,说是陛下今日要和郡主一块儿用晚膳,陆昭寒就和谢锦告了辞,回到了揽月轩。
姜照已经在揽月轩等着了,陆昭寒看见她就扑上去撒娇。
在这个表妹面前,姜照还是端着些身为长辈的威仪,只是她对陆昭寒这个唯一的表妹还是很疼爱的,陆昭寒也并不真的怕她。
你去哪儿了?身边也不带着人。
姜照把抱着自己手臂的陆昭寒推开,嫌弃的看着她。
陆昭寒早就习惯了她对自己的态度,随意摆了摆手道:我去宫正司玩儿了,又不是不认得路,不想时刻被人跟着。
她转了身去倒茶喝,并没有看到姜照脸色微变,仍自顾道:我又不是皇姐,走哪儿都得带着一群人,太威风了我不习惯。
陆昭寒小口喝着温茶,听见姜照在身后问道:你去宫正司做什么?
之前宫正司的谢司正来给我送宫女,我瞧她很合眼缘,正好我在宫里除了皇姐也无人相熟,就去找了她几次,果然觉得她很适合和我做朋友。
陆昭寒放下茶杯,回头看着姜照道:这些和皇姐都没什么关系啦,你整天日理万机忙得很,肯定不认识什么谢司正。
姜照没接这话,只是眸色幽深,不知在想什么。
陆昭寒觉得奇怪,试探问道:皇姐不会是觉得她身份低贱,不让我同她来往吧?
虽然觉得姜照并不是这种人,但实在君心难测,陆昭寒只觉得她眼神表情,无一处不奇怪,只是却不知是为何。
姜照闻言也并不生气,只是深深看了她一眼,淡淡道:去净手用膳吧。
陆昭寒还想说话,姜照已经转身走了。
第8章 说破
用完晚膳姜照没急着走,和陆昭寒下起了棋。
陆帅喜爱手谈,陆昭寒自幼受他影响,琴棋书画里,最善于此道。
她有过一个堪称国手的师父,认真起来陆苍玉都下不过她,更别提姜照是个臭棋篓子,陆昭寒只用了三分心神,还是把她吃的节节败退。
姜照倒是不嫌丢人,漫不经心落下一子,突然道:舅舅今日和朕说了一件事。
陆昭寒随意应了一声,显然没放在心上。
姜照又落一子,抬眼看她,淡淡道:是关于你的事。
我能有什么事?陆昭寒不解。
自你及笄之后,便有人向舅舅求娶你。姜照捡起一枚棋子,却不知该往哪里下,蹙起眉心道:舅舅本想多留你几年,可大抵是已经有了好人选,就想着先为你订了亲,过两年再过门,特意让朕问一下你的意思。
突然谈到自己的婚事,陆昭寒顿时不大高兴了,苦着脸眼巴巴地看着她道:爹也真是的,我才离家几天,就想着把我嫁出去了。
她显然不大乐意,姜照笑道:兴许是嫌你在家太烦了。
那我就不在家烦他。陆昭寒道:我在宫里陪皇姐不好吗?而且皇姐不愿成亲,爹就说你还年轻不用着急,我比你还小几岁呢,他那么着急做什么?
姜照缓缓落下一子,挑起眉看着她道:你就不好奇要和谁定亲?
陆昭寒撇撇嘴,落子堵了她的路,捧着脸道:从小到大我就没认识几个男人,不管是谁对我而言都是陌生人,有什么可好奇的。
舅舅既然同意,必然是能配得上你的。
那可不一定。
陆昭寒抓了几个棋子在掌心把玩,有些愤愤道:在我爹眼里,家世清白,武艺高强,就是人中龙凤,如果再能吟诗作赋,那就是文武全才。
他才不会管什么样貌啊,性格啊,说不定会让我嫁一个大块头丑八怪!
原来在她眼里,舅舅竟然是这样的。
姜照有些忍俊不禁,屈肘在棋盘上撑起下巴,眸中带笑道:能得舅舅青眼的年轻人,朕也认识几个,的确都是出类拔萃的人物。
陆昭寒道:那大概是我爹把最拔尖儿的都献给皇姐了,剩下的更是歪瓜裂枣。
姜照有些无奈,伸手点了下她的额头,道:你惯是口无遮严,当心日后吃大亏。
不过既然你是这么以为的,那便从朕这边来挑人,想必舅舅也不会不同意。
她想了一下,脑海中浮现出几个合适的人来,就一一说给陆昭寒听。
演武堂左校尉常东岭,今年刚加冠,武艺高强,模样也不差,绝非丑八怪。
我认得他,从前给我爹做过前锋,五大三粗的。
翰林院学士韩宣,文采斐然。
听起来是个弱不禁风的书呆子,不喜欢。
禁卫军郎将何元盛,只比你年长一岁,文武双全,当得上一句年少有为。
我阿姐说男子太年轻不会疼人呢。
姜照提一个陆昭寒否决一个,她就心知这丫头是故意的,摇摇头道:禁军中有个侍卫长,也是舅舅推荐给朕的,为人的确不错,长得也是一表人才。
虽然尚未娶妻,但年纪比你要大的太多,就算是你同意舅舅大概也不会同意。
她越是这么说,陆昭寒反而来了兴趣,问道:皇姐说的是谁?
姜照道:左将军袁正毅的次子,名叫袁启。
袁启?陆昭寒大惊,瞪圆了眼睛连连摆手道:不行不行,这个绝对不行!
她反应过大,姜照有些好奇,就问道:男未婚女未嫁,虽然年纪差距略大了些,但你若真能看中,也不是绝对不可以,你反应这么大做什么?
那可是谢司正的
陆昭寒有时候说话就是不经过大脑,姜照问了,她就答了,答到一半想起来自己答应过谢锦不会告诉别人,就赶紧捂住了嘴。
可却已经晚了。
姜照对谢司正三个字尤为敏感,眼神一下子锐利起来。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