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姑娘追妻攻略(GL)——三月春光不老(145
沈大将军可安好?
说书先生轻抚胡须,神情哀伤:幸得【道门】姜道长、棠道长出手,保住大将军一条命,只是大将军武功尽废,筋脉受损,从今往后唯有坐在木椅,再也站不起来了!
英雄末路,诸人心内凄凄。
靖州城百姓当日亲眼目睹真龙落在帝星头顶,是以比其他地方的百姓对帝星更多了一种难以言表的狂热。
拥帝的狂热还没褪去,甚而愈演愈烈时,被他们拥护的帝星已经踏上前往盛京的长路。
各州府城门广开,官员热切恭迎真龙诛邪凯旋。
浩浩荡荡的队伍齐整有序地穿过一座座城,官道之上,气势如虹。
四月的暖风拂过一张张笑脸,等真龙天子入主帝都,坐上那把椅子,到时候论功行赏,人人有份。
越靠近那座都城,池蘅心绪愈发平静。
她知道,这会是另一个开始,是她人生充满传奇色彩的巨大转折。
她下意识望向马车,盼望姐姐能掀开车帘看她一眼,没看到人,她徐徐叹气。
她怎么忘了,岳父有伤在身心情郁郁,姐姐护送他前往镇州住几天镇州山明水秀,是岳母生前最喜欢的地方。
大将军此举颇有放权退位之意,她懂他的意思,无非是为了给年轻一代的让路。
老一辈的人不愿再挡在小辈前面,岳父这一生,看似花团锦簇,其实没多少如意之事。
池蘅收回目光,遗憾姐姐不能与她并肩进城。
妹妹。池英、池艾驾马走到她身侧,笑道:开心点,咱们打了胜仗呢。
池蘅莞尔,年轻的脸庞朝气明朗,眼底透着这个年纪很难磨砺出的锐气。
盛京。
池矜鲤得天下的消息大街小巷都在传。
女帝!她真是预言中的女帝!飞龙天降,上苍证明她帝星的身份,可惜没亲眼见到!
当今真是伪帝吗?
还喊什么当今?那是龙润!是龙门的小魔头!他一死,真容才显现出来,咱们都被他们父子骗了!还有那劳什子国师,是被天雷轰杀,魂飞湮灭!
这天要变了,眼瞅着就要易主了。
到处都有人在议论,不多时,禁军首领领着人前来驱赶妄议国事的民众,人群四散,身在其中的孙逐月听闻池蘅取了天下,快步往家赶。
去!把我义结金兰的姐妹们都喊来,我有大事相商!
管家听命去请人,不到半个时辰,将门各家的嫡女齐聚孙家墨竹堂。
孙逐月开门见山:诸位都晓得,那伪帝祸国,大军启程前将咱们的父兄和吴将军等人关入地牢,反抗的时候到了!
反抗?柳家小姐问道:可现在盛京还在伪帝拥趸的掌控下
正是因为盛京城尚在伪帝拥趸掌控下!
孙逐月取出一枚锦囊,当众拆开:这是沈姐姐出城前秘密派人交给我的,说是等真龙得了天下再拆说得便是此时了。
一听是沈姐姐所赠,她们身子前倾,做出一副恭听状。
锦囊拆开,两指宽的纸条被展开,孙逐月清声念道:大势所趋,龙门伪帝不足为惧,女帝临朝乃天意使然,阿池做得了女帝,吾等同为将门种,怎就做不了那从龙之臣?
从龙之臣四字一出,在场众人呼吸一紧。
青史留名正在当下,我有一计,可助姐妹大展拳脚
孙逐月念完最后一字,眼睛明亮,问众人:干不干?敢不敢赌一把?
盛京排得上号的将门贵女都在这,她们左思右想,数息之后,眼里的迟疑化作坚定。
柳小姐道:沈姐姐用心良苦,未雨绸缪,若什么都不做,岂不是辜负她的心意?
同为女子,沈姐姐常伴帝侧,柔弱之躯也曾为帝星做了不少事。池沈两家一心拥帝,甚而沈姐姐为了大义嫁给池家那位,说起来同她做姐妹我郑秋实在汗颜。
帝星现世,伪帝伏诛,留在帝都的拥趸不过秋后的蚂蚱,跳梁小丑。这若不干,十年之后,盛京哪还有我将门郑家立足之地?
改朝换代,新旧势力更迭,上好的功劳沈姐姐已经递到她们眼前,即便不为自身,为家族,为将门二字,她们也得咬牙向前冲。
那就说好了?
说好了!
干!
四月二十三,帝王之师兵临城下。
盛京之内,以孙逐月为首的将门女子,智劫天牢放出被囚禁的诸将,而后诛灭禁军首领,劝降意欲顽抗之辈,大开城门,风风光光恭迎帝星归来!
天下易主,山呼万岁。
这一年,也被称为【回春之年】,意指寒冬真正过去,春回大地,天降正统。
五月十五,万里无云。
池蘅顺应民意登基,【佑朝】初立,改年号至元。
至元一年,涌现不少新贵。
新贵与老牌世家相制衡,新君胸襟广阔,行事不拘一格。
前朝降臣畏惧天威,每日战战兢兢,暂且不表。
六月,女帝率领群臣虔诚祭天,当年大获丰收,百姓无不为此欢呼。
更有人献言朝有明主,盛世将至,池蘅听听而已,并不为此骄矜。
千里之外,镇州。
沈延恩看着窗外盛开热烈的芍药花,整个人老了不止十岁。
他满头白发,无奈道:你连她的登基大典都不去,陪着我有何用?她又是第几次写信来催了?
清和悉心收好书信,一袭艳丽的牡丹凤凰长裙,竹簪挽发,有着与素日不同的尊贵气派:您答应我不再自戕我才放心归去。或者我们一起回京。
沈延恩不语。
当日毒发,累【道门】出手救下他一命,然他早就不想活了,几次寻死都被女儿拦下。
他以袖掩面,清和面容清减,脸色不大好:你死了一了百了,我已经没了娘,还要我没了爹吗?
柳瑟见不得他们父女俩说话弯弯绕绕,急道:大将军可不能死,咱们小姐还没当成皇后呢!
现在外面都在传沈家大义,高帽子一戴,大有不认池沈两家婚事的架势,为的不就是奏请陛下册立后君?
他们都盯着后君一位,可他们哪里知道小姐对陛下有情呢?您去了,谁来为小姐撑腰?大将军,事关小姐终身幸福,您莫要做糊涂事啊!
夏日炎炎,一场雨水降下,空气湿润,沈延恩沉思良久,总算不再想着求死。
他已成废人,可他的女儿还有好多年好活。
他一手按在木椅:回盛京,咱们回去!
柳琴朝柳瑟偷偷竖起大拇指,柳瑟朝自家小姐投去佩服的一瞥。
这番话果然被他听进心坎去,清和微微一叹,视线穿过窗子看向外面淋漓不绝的细雨,似乎预想到回京后要面临的局势。
天命所归,世人能接受一位女帝已是不易,再让他们接受一位皇后,怕是少不了波折。
再有人推波助澜一门心思将两府旧时婚事推作为大义舍身,逢场作戏。
什么逢场作戏,她们是真的。
她爱阿池,爱得坦坦荡荡,光明磊落。
她的情是真,她许给她也是真,有人混淆视听,颠倒黑白,这是她不能容忍的。
凤位,她要定了!
作者有话要说:
清和送出去的那个锦囊,其实就是未雨绸缪为自己封后做准备啦,得有越来越多说话管用的人支持她才行。
第162章 拜见陛下
至元一年,七月,蝉鸣不绝。
御书房内一应摆设古朴素雅,完全按照女帝的喜好来。
御前总管刚被提拔上来那会战战兢兢唯恐哪点没做好惹了女帝恶。
后来常伴君侧,渐渐发现这位女帝陛下行事风格与前朝两位皇帝大不一样,一颗心放进肚子里,再没了那么多胡思乱想,只管用心伺候。
天热,树上的蝉热,人也热。
宋大监轻手轻脚换好冰鉴,瞧着四角金兽内飘出冷淡白气,又悄摸摸吩咐内侍端来冰镇的酸梅汤。
陛下
池蘅伏案批阅奏折的动作一顿,扬起清亮的眸子看着大监。
大监小声道:陛下批阅奏折一个时辰了,喝碗酸梅汤解解渴。
都一个时辰了?池蘅微微讶异,低头再去看堆在御案小山那么高的折子,苦笑:放着,过会再喝。
大监垂首低眉不再劝。
改朝换代,江山易了主,然前朝遗留不少烂摊子。
陛下一上位,烂七八糟的事都凑了过来。
这还是朝臣分拣出来的要务,每日送来御书房的奏折摞起来两三尺。
处理了今天,还有明天。
夏蝉一声又一声,叫声如浪,此起彼伏。
两刻钟后,池蘅合好手上的奏折,毛笔搁在笔山,揉揉手腕,抬手又捏捏后颈。
大监捧着酸梅汤献到她眼前,汤水一直拿冰镇着,表层漂浮淡淡冷气,炎热夏日看起来格外讨喜。
阿娘那里如何了?
哪怕登基后她也一直没改口,喊了二十多年的阿爹阿娘,冷不丁喊什么太后太上皇的,太生疏,她不喜欢。
宋大监道:太后一早和太上皇去梨园听戏了。
池蘅尝了口酸梅汤,汤水喝到嘴里酸酸甜甜的,像极了她此刻的心情。
辛苦半生,她是巴望爹娘能享清福。
可一想到大哥去找李姑娘谈情说爱,二哥最近也在议婚,连一向疼她的爹娘都撒手不管想法子去寻快活,就她一人被囚在这御书房。
她砸了咂舌,一口气喝完小半碗酸梅汤,燥气压下去,她忍不住想:姐姐若在这就好了。
陛下这是怎么了?是这汤滋味不好么?
池蘅淡淡瞥他,宋大监自知失言,暗道自己脑子犯抽竟敢打探帝王心事。
陛下待宫人虽多数时候好言好语,可那股不怒自威的气势看起来可真是天生的凛然不可侵犯。
奴该死!
池蘅烦闷地轻揉太阳穴,被他这诚惶诚恐的模样逗笑:朕可没怎么你,你怎么就该死了?
宋大监嘴笨不知如何回话,跪在那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
想他也是三十好几的人被问话傻乎乎愣在这,池蘅扬起眉:好了,起来罢,朕又不是暴君,你这么胆小做甚?
她看中的是宋大监行事体贴能力出众,可体贴归体贴,这人胆子忒小了,不知早前受过怎样的惊吓。
宋大监觑着陛下神色站起身,视线落在那空碗,问道:陛下还要再来一碗么?
不了。
她还有小一半折子没处理呢。
真坐到这位子,帝王的职责委实不好教人懈怠,再者做了皇帝,站到那至高处,不到两月池蘅便品出高处不胜寒的真意。
君君臣臣,有了君臣之别,就注定有了距离。
这是无可奈何的。
即便她有心与旧时同袍把酒言欢,吴有用、孙逐日他们却不敢再像以前那样随意尽兴。
说是不分君臣,谁又敢和她不分君臣?
池蘅坐回御座,执笔批阅。
其间几封奏请充盈后宫,早立后君的奏折被她翻出来丢到一角,瞅了眼是哪个臣子递上来的,默默记在心里。
沈家的马车一路从镇州赶来,耗时大半月才于今日申初抵达盛京。
长街两旁叫卖声不绝于耳,百姓们说说笑笑肆意谈论着家长里短,茶楼酒肆亦有书生谈论国事。
当今鼓励民众畅所欲言,设立万民墙,言之有理被采纳能领到十两到五百两不等的赏银。
新主当政,万象更新。
申时二刻,镇国大将军府大门敞开,柳琴柳瑟搀扶自家小姐从马车下来。
沈延恩坐在木制轮椅抬头仰望府门前的匾额,管家领着一众仆从而出,热泪盈眶:恭迎大将军,恭迎大小姐归来!
清和远山眉舒展,俏脸扬起,露出恬淡的笑。
内侍与大监低声私语几句,宋大监朝门内望了眼,见陛下恰好放下御笔,忙不迭赶去禀告。
陛下,镇国大将军父女今日回城了。
池蘅还没从繁重的国事缓过神,闻言一怔:你说什么?
镇国大将军和
姐姐回来了?!池蘅眼睛顿亮,浑身焕发出截然不同的色彩。
一瞬间,看着她,宋大监像是看见养在家中的猫儿,猫儿见了鱼大抵就是如此。
可陛下九五之尊,哪是他能编排的?他在心底告了一声罪过。
得知姐姐来京,池蘅巴不得长翅膀早点飞过去,可为皇就这点不好,屁大点的事后面都得跟着乌泱泱的人。
不过去见岳父和见自家媳妇是天大的事,她耐着性子试穿常服,等衣衫穿好,宫人捧了铜镜给她看,她拧着眉左看右看觉得哪里不对劲。
大监,你看朕这样子,可稳妥?
宋大监睁着眼睛看来看去,摇摇头。
他没觉得陛下有哪里不妥,陛下天潢贵胄,模样一等一的好,披着麻袋都好看。
但陛下眉头皱着想来是真觉哪里出了问题。
池蘅眨眨眼,视线停在那身莲青色长袍,福至心灵:去拿一套女子常服来,今时不用再女扮男装,朕要去见姐姐,哪能再穿这样的衣服污了她的眼?
说是拿一套女子常服,宋大监一声招呼,宫人捧着十套八套今夏新制好的衣裙近前来。
女帝素日不重打扮,衣服做好了少见她穿,如今肯换这五颜六色的鲜艳衣裳,御衣坊的绣娘们总算有用武之地。
池蘅念着和清和聚少离多,如今天下既定总算不用再承受生离之苦,她心里欢喜,从中择了一套石榴红的绣金凤凰曳地长裙,任由宫人为她梳妆挽发。
恋耽美
说书先生轻抚胡须,神情哀伤:幸得【道门】姜道长、棠道长出手,保住大将军一条命,只是大将军武功尽废,筋脉受损,从今往后唯有坐在木椅,再也站不起来了!
英雄末路,诸人心内凄凄。
靖州城百姓当日亲眼目睹真龙落在帝星头顶,是以比其他地方的百姓对帝星更多了一种难以言表的狂热。
拥帝的狂热还没褪去,甚而愈演愈烈时,被他们拥护的帝星已经踏上前往盛京的长路。
各州府城门广开,官员热切恭迎真龙诛邪凯旋。
浩浩荡荡的队伍齐整有序地穿过一座座城,官道之上,气势如虹。
四月的暖风拂过一张张笑脸,等真龙天子入主帝都,坐上那把椅子,到时候论功行赏,人人有份。
越靠近那座都城,池蘅心绪愈发平静。
她知道,这会是另一个开始,是她人生充满传奇色彩的巨大转折。
她下意识望向马车,盼望姐姐能掀开车帘看她一眼,没看到人,她徐徐叹气。
她怎么忘了,岳父有伤在身心情郁郁,姐姐护送他前往镇州住几天镇州山明水秀,是岳母生前最喜欢的地方。
大将军此举颇有放权退位之意,她懂他的意思,无非是为了给年轻一代的让路。
老一辈的人不愿再挡在小辈前面,岳父这一生,看似花团锦簇,其实没多少如意之事。
池蘅收回目光,遗憾姐姐不能与她并肩进城。
妹妹。池英、池艾驾马走到她身侧,笑道:开心点,咱们打了胜仗呢。
池蘅莞尔,年轻的脸庞朝气明朗,眼底透着这个年纪很难磨砺出的锐气。
盛京。
池矜鲤得天下的消息大街小巷都在传。
女帝!她真是预言中的女帝!飞龙天降,上苍证明她帝星的身份,可惜没亲眼见到!
当今真是伪帝吗?
还喊什么当今?那是龙润!是龙门的小魔头!他一死,真容才显现出来,咱们都被他们父子骗了!还有那劳什子国师,是被天雷轰杀,魂飞湮灭!
这天要变了,眼瞅着就要易主了。
到处都有人在议论,不多时,禁军首领领着人前来驱赶妄议国事的民众,人群四散,身在其中的孙逐月听闻池蘅取了天下,快步往家赶。
去!把我义结金兰的姐妹们都喊来,我有大事相商!
管家听命去请人,不到半个时辰,将门各家的嫡女齐聚孙家墨竹堂。
孙逐月开门见山:诸位都晓得,那伪帝祸国,大军启程前将咱们的父兄和吴将军等人关入地牢,反抗的时候到了!
反抗?柳家小姐问道:可现在盛京还在伪帝拥趸的掌控下
正是因为盛京城尚在伪帝拥趸掌控下!
孙逐月取出一枚锦囊,当众拆开:这是沈姐姐出城前秘密派人交给我的,说是等真龙得了天下再拆说得便是此时了。
一听是沈姐姐所赠,她们身子前倾,做出一副恭听状。
锦囊拆开,两指宽的纸条被展开,孙逐月清声念道:大势所趋,龙门伪帝不足为惧,女帝临朝乃天意使然,阿池做得了女帝,吾等同为将门种,怎就做不了那从龙之臣?
从龙之臣四字一出,在场众人呼吸一紧。
青史留名正在当下,我有一计,可助姐妹大展拳脚
孙逐月念完最后一字,眼睛明亮,问众人:干不干?敢不敢赌一把?
盛京排得上号的将门贵女都在这,她们左思右想,数息之后,眼里的迟疑化作坚定。
柳小姐道:沈姐姐用心良苦,未雨绸缪,若什么都不做,岂不是辜负她的心意?
同为女子,沈姐姐常伴帝侧,柔弱之躯也曾为帝星做了不少事。池沈两家一心拥帝,甚而沈姐姐为了大义嫁给池家那位,说起来同她做姐妹我郑秋实在汗颜。
帝星现世,伪帝伏诛,留在帝都的拥趸不过秋后的蚂蚱,跳梁小丑。这若不干,十年之后,盛京哪还有我将门郑家立足之地?
改朝换代,新旧势力更迭,上好的功劳沈姐姐已经递到她们眼前,即便不为自身,为家族,为将门二字,她们也得咬牙向前冲。
那就说好了?
说好了!
干!
四月二十三,帝王之师兵临城下。
盛京之内,以孙逐月为首的将门女子,智劫天牢放出被囚禁的诸将,而后诛灭禁军首领,劝降意欲顽抗之辈,大开城门,风风光光恭迎帝星归来!
天下易主,山呼万岁。
这一年,也被称为【回春之年】,意指寒冬真正过去,春回大地,天降正统。
五月十五,万里无云。
池蘅顺应民意登基,【佑朝】初立,改年号至元。
至元一年,涌现不少新贵。
新贵与老牌世家相制衡,新君胸襟广阔,行事不拘一格。
前朝降臣畏惧天威,每日战战兢兢,暂且不表。
六月,女帝率领群臣虔诚祭天,当年大获丰收,百姓无不为此欢呼。
更有人献言朝有明主,盛世将至,池蘅听听而已,并不为此骄矜。
千里之外,镇州。
沈延恩看着窗外盛开热烈的芍药花,整个人老了不止十岁。
他满头白发,无奈道:你连她的登基大典都不去,陪着我有何用?她又是第几次写信来催了?
清和悉心收好书信,一袭艳丽的牡丹凤凰长裙,竹簪挽发,有着与素日不同的尊贵气派:您答应我不再自戕我才放心归去。或者我们一起回京。
沈延恩不语。
当日毒发,累【道门】出手救下他一命,然他早就不想活了,几次寻死都被女儿拦下。
他以袖掩面,清和面容清减,脸色不大好:你死了一了百了,我已经没了娘,还要我没了爹吗?
柳瑟见不得他们父女俩说话弯弯绕绕,急道:大将军可不能死,咱们小姐还没当成皇后呢!
现在外面都在传沈家大义,高帽子一戴,大有不认池沈两家婚事的架势,为的不就是奏请陛下册立后君?
他们都盯着后君一位,可他们哪里知道小姐对陛下有情呢?您去了,谁来为小姐撑腰?大将军,事关小姐终身幸福,您莫要做糊涂事啊!
夏日炎炎,一场雨水降下,空气湿润,沈延恩沉思良久,总算不再想着求死。
他已成废人,可他的女儿还有好多年好活。
他一手按在木椅:回盛京,咱们回去!
柳琴朝柳瑟偷偷竖起大拇指,柳瑟朝自家小姐投去佩服的一瞥。
这番话果然被他听进心坎去,清和微微一叹,视线穿过窗子看向外面淋漓不绝的细雨,似乎预想到回京后要面临的局势。
天命所归,世人能接受一位女帝已是不易,再让他们接受一位皇后,怕是少不了波折。
再有人推波助澜一门心思将两府旧时婚事推作为大义舍身,逢场作戏。
什么逢场作戏,她们是真的。
她爱阿池,爱得坦坦荡荡,光明磊落。
她的情是真,她许给她也是真,有人混淆视听,颠倒黑白,这是她不能容忍的。
凤位,她要定了!
作者有话要说:
清和送出去的那个锦囊,其实就是未雨绸缪为自己封后做准备啦,得有越来越多说话管用的人支持她才行。
第162章 拜见陛下
至元一年,七月,蝉鸣不绝。
御书房内一应摆设古朴素雅,完全按照女帝的喜好来。
御前总管刚被提拔上来那会战战兢兢唯恐哪点没做好惹了女帝恶。
后来常伴君侧,渐渐发现这位女帝陛下行事风格与前朝两位皇帝大不一样,一颗心放进肚子里,再没了那么多胡思乱想,只管用心伺候。
天热,树上的蝉热,人也热。
宋大监轻手轻脚换好冰鉴,瞧着四角金兽内飘出冷淡白气,又悄摸摸吩咐内侍端来冰镇的酸梅汤。
陛下
池蘅伏案批阅奏折的动作一顿,扬起清亮的眸子看着大监。
大监小声道:陛下批阅奏折一个时辰了,喝碗酸梅汤解解渴。
都一个时辰了?池蘅微微讶异,低头再去看堆在御案小山那么高的折子,苦笑:放着,过会再喝。
大监垂首低眉不再劝。
改朝换代,江山易了主,然前朝遗留不少烂摊子。
陛下一上位,烂七八糟的事都凑了过来。
这还是朝臣分拣出来的要务,每日送来御书房的奏折摞起来两三尺。
处理了今天,还有明天。
夏蝉一声又一声,叫声如浪,此起彼伏。
两刻钟后,池蘅合好手上的奏折,毛笔搁在笔山,揉揉手腕,抬手又捏捏后颈。
大监捧着酸梅汤献到她眼前,汤水一直拿冰镇着,表层漂浮淡淡冷气,炎热夏日看起来格外讨喜。
阿娘那里如何了?
哪怕登基后她也一直没改口,喊了二十多年的阿爹阿娘,冷不丁喊什么太后太上皇的,太生疏,她不喜欢。
宋大监道:太后一早和太上皇去梨园听戏了。
池蘅尝了口酸梅汤,汤水喝到嘴里酸酸甜甜的,像极了她此刻的心情。
辛苦半生,她是巴望爹娘能享清福。
可一想到大哥去找李姑娘谈情说爱,二哥最近也在议婚,连一向疼她的爹娘都撒手不管想法子去寻快活,就她一人被囚在这御书房。
她砸了咂舌,一口气喝完小半碗酸梅汤,燥气压下去,她忍不住想:姐姐若在这就好了。
陛下这是怎么了?是这汤滋味不好么?
池蘅淡淡瞥他,宋大监自知失言,暗道自己脑子犯抽竟敢打探帝王心事。
陛下待宫人虽多数时候好言好语,可那股不怒自威的气势看起来可真是天生的凛然不可侵犯。
奴该死!
池蘅烦闷地轻揉太阳穴,被他这诚惶诚恐的模样逗笑:朕可没怎么你,你怎么就该死了?
宋大监嘴笨不知如何回话,跪在那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
想他也是三十好几的人被问话傻乎乎愣在这,池蘅扬起眉:好了,起来罢,朕又不是暴君,你这么胆小做甚?
她看中的是宋大监行事体贴能力出众,可体贴归体贴,这人胆子忒小了,不知早前受过怎样的惊吓。
宋大监觑着陛下神色站起身,视线落在那空碗,问道:陛下还要再来一碗么?
不了。
她还有小一半折子没处理呢。
真坐到这位子,帝王的职责委实不好教人懈怠,再者做了皇帝,站到那至高处,不到两月池蘅便品出高处不胜寒的真意。
君君臣臣,有了君臣之别,就注定有了距离。
这是无可奈何的。
即便她有心与旧时同袍把酒言欢,吴有用、孙逐日他们却不敢再像以前那样随意尽兴。
说是不分君臣,谁又敢和她不分君臣?
池蘅坐回御座,执笔批阅。
其间几封奏请充盈后宫,早立后君的奏折被她翻出来丢到一角,瞅了眼是哪个臣子递上来的,默默记在心里。
沈家的马车一路从镇州赶来,耗时大半月才于今日申初抵达盛京。
长街两旁叫卖声不绝于耳,百姓们说说笑笑肆意谈论着家长里短,茶楼酒肆亦有书生谈论国事。
当今鼓励民众畅所欲言,设立万民墙,言之有理被采纳能领到十两到五百两不等的赏银。
新主当政,万象更新。
申时二刻,镇国大将军府大门敞开,柳琴柳瑟搀扶自家小姐从马车下来。
沈延恩坐在木制轮椅抬头仰望府门前的匾额,管家领着一众仆从而出,热泪盈眶:恭迎大将军,恭迎大小姐归来!
清和远山眉舒展,俏脸扬起,露出恬淡的笑。
内侍与大监低声私语几句,宋大监朝门内望了眼,见陛下恰好放下御笔,忙不迭赶去禀告。
陛下,镇国大将军父女今日回城了。
池蘅还没从繁重的国事缓过神,闻言一怔:你说什么?
镇国大将军和
姐姐回来了?!池蘅眼睛顿亮,浑身焕发出截然不同的色彩。
一瞬间,看着她,宋大监像是看见养在家中的猫儿,猫儿见了鱼大抵就是如此。
可陛下九五之尊,哪是他能编排的?他在心底告了一声罪过。
得知姐姐来京,池蘅巴不得长翅膀早点飞过去,可为皇就这点不好,屁大点的事后面都得跟着乌泱泱的人。
不过去见岳父和见自家媳妇是天大的事,她耐着性子试穿常服,等衣衫穿好,宫人捧了铜镜给她看,她拧着眉左看右看觉得哪里不对劲。
大监,你看朕这样子,可稳妥?
宋大监睁着眼睛看来看去,摇摇头。
他没觉得陛下有哪里不妥,陛下天潢贵胄,模样一等一的好,披着麻袋都好看。
但陛下眉头皱着想来是真觉哪里出了问题。
池蘅眨眨眼,视线停在那身莲青色长袍,福至心灵:去拿一套女子常服来,今时不用再女扮男装,朕要去见姐姐,哪能再穿这样的衣服污了她的眼?
说是拿一套女子常服,宋大监一声招呼,宫人捧着十套八套今夏新制好的衣裙近前来。
女帝素日不重打扮,衣服做好了少见她穿,如今肯换这五颜六色的鲜艳衣裳,御衣坊的绣娘们总算有用武之地。
池蘅念着和清和聚少离多,如今天下既定总算不用再承受生离之苦,她心里欢喜,从中择了一套石榴红的绣金凤凰曳地长裙,任由宫人为她梳妆挽发。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