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是安慰他,但贬低小宋哥季椽可不高兴:谢谢老师,但小宋哥并不差,他得到A市理工大学特招实至名归。
    被反驳的班主任安慰不下去了,季椽看起来也不需要他的安慰:呃你们感情真好总之季椽你心里没想法就行,大家都知道你很优秀的。
    但有了特招名额,让学校又升起了再弄几个保送生名额的想望。
    第129章 %第三届大赛
    保送生很难申请,目前要求的是至少要获得全国奥数,全国物理,全国化学,全国生物学等竞赛的前三名,或者奥运健将,英烈子女,才有申请保送的资格。之后申请要通过省招办,教育部的几重审核。
    尽管季椽很优秀,但他并没有参加过这些比赛,而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虽然也是全国性的比赛,但只举办过两届,目前教育局并没有提过参加这项比赛也能获得保送资格。
    一高仍旧给几名曾参加过全国比赛的优秀学生写了保送生申请,季椽是所有学生参与的全国比赛中名次最高的,学校不愿意放弃这么一个好学生,还是向上提交了他的保送生申请。
    不巧季椽的外公李润就在省教育局工作,虽然他主管的是教育综合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保送生的审核与他无关。但他经常带着乖外孙去朋友家蹿门,教育局不少老干部都认识季椽。看到他的名字,立即有人问李润:李部长,这是不是你外孙?
    我看看嗯,是缘缘李润拿着季椽的资料看了又看,重点翻看他的在校评语,在校成绩,获得的奖项和名次等,怎么看怎么满意,乐得频频点头:好,好,嗯,不错不错!
    同事见李润那么高兴,尴尬的开口:这李部长这名学生的条件可能不太符合保送生资格
    李润抬头,脸色微沉,不高兴是自然的,但他也只是把资料放回去,摆摆手:该怎样审核就怎么审吧,孩子们都不容易
    那人见他没打算干涉,这才放下心,只是看着季椽的资料,他忍不住摇摇头:可惜呀,这学生成绩那么好,还拿了机器人大赛的全国冠军,但是机器人大赛并不在保送资格里,不然他肯定能通过。
    李润一听坐不住了:让我看看,哪里不合格?
    季椽的资料中显示他各方面都很优秀,单从成绩来看,他比大多数学生都有资格。但很遗憾,唯独最重要的奖项那一条,他的全国大赛冠军并不属于教育部指定的比赛项目,也因此失去了保送资格。
    李润是老一辈教育系统过来的人,虽然很想让季椽获得保送资格,但本人的品德又不允许他徇私。心里难免矛盾至极,待季椽周末来看外公时,他才歉疚的向季椽道歉。
    保送生名额?季椽满脸疑惑:那是什么?
    到季椽读高中的时候,保送生制度已经被取消了,他并不知道教育部还有这么一项名额,更不知道学校给他写了保送申请。待李润解释之后,季椽笑着安慰外公:没关系啊,外公,不需要保送,高考我自己就能考,也绝对有把握能考上理想大学,外公还不相信我的成绩吗?
    外婆张燕秋也在一旁搭腔:就是,我都说缘缘不会为这种事生气的,我们缘缘最懂事了。
    季椽立即抱着外婆撒娇:那当然,保送生名额哪有外公外婆重要!
    虽然面上笑着,其实季椽心里一直在叹气。
    不知道是否因为接近高考,大家都太紧张了,因为特招的事,季椽已经接了好几通电话。季勇的,季勇父亲的,父母的,大家都想确定真的要把名额给季勇吗?你自己参加高考没问题吗?
    在不知道有特招之前,根本没人考虑过他考不上大学的问题,现在却一个个开始担心起来。
    季椽这时候就特别怀念朋友圈了,能一次性把想说的话发出去,就不必一个一个解释得口干舌燥了。
    好在已经说通了小宋哥,不然天天在一起,他能把人烦死。
    尽管没有保送生名额,但全国机器人大赛仍旧如火如荼的展开着,尤其宋冀宁得到特招的消息使它名声更响,参赛学校更多了。
    一高这次仍旧挑选了高三学生参加,高三(1)班的学生占多数,因为是熟识的同班同学,跟季椽和宋冀宁合作起来,比前两届更有默契。
    有前两届的经验,加上配合默契,不管是带队老师还是同学们都表现得极为优秀,加上老练的季椽和宋冀宁,一高的比赛成绩仍旧遥遥领先。
    由于上次做出的陆基中段防御系统,季椽被特别关注,有外媒打着交流采访的名义跟拍季椽,暗中观察的人更多,包括打算栽培季椽两人的中科协,包括军方的人。
    多到季椽这种对外界反应迟钝的人都寒毛炸起的程度,宋冀宁更是敏锐,早在到A市的第一天发现被监视时,他就已经冲过去揪出了一个人。
    那人是宋洪成的同事,本以为监视两名少年,随随便便就好,没想到会被揪出来。他惊讶的同时,对宋冀宁也大起好感,居然一个劲的鼓动他:他很机灵嘛,以前练过?有没有兴趣来当外围,通过考核后可以摸木仓的哦!
    宋冀宁自然拒绝,要是读初中那会他倒有兴趣答应,但现在他要读大学,要陪缘缘搞研究,要管理自选商场,忙得不可开交,哪还有时间兼职其他单位的工作。
    今年的参赛学校比去年又翻了一倍,举办方再三增加难度,最后参与总决赛的学校仍旧比去年多了三十多所,即多了三百多人。
    比赛场地被安排在了更大的国家体育馆,十几家电视台加上几家经过审批的外国媒体参与了报道。
    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在第三届的时候,终于成为了家喻户晓,并在多家电视台进行跟踪报道的国家盛事。
    不管对手有多少,季椽和宋冀宁所在的一高仍旧高歌猛进,始终占据第一的位置。此次比赛中其实有好几次惊险,参赛的学生越来越精明厉害,一高差点输了,但因为有季椽和宋冀宁这两个辗压同级生的外挂存在,一高每次都能险胜,让所有人不得不佩服,不愧是连胜两届的冠军队。
    这次周冲等小伙伴在省决赛时就被淘汰了,对手进步太大,他们没能跟上。但宋冀宁通过总决赛认识的精英朋友更多了,几乎到了见谁都能聊天的程度。季椽还是老样子,除了一起争夺冠军的几个学校比较熟外,再多人跟他打招呼,他除了觉得面熟外,想半天都想不起这是谁,每次都要宋冀宁给他打圆场。
    好在季椽在高中生中名声足够,不需要他认识别人,反正谁都认识他,从主动打招呼的人数来算的话,他的人缘比宋冀宁更好。
    这次比赛,季椽不打算再制造什么了。
    他本来就不擅长机器人,到现在已经算江朗才尽,弄不出什么新意了。上次的陆基中段防御系统认真算的话,根本不是机器人,只是因为技术水平比较高才获得冠军罢了。但季椽不打算再弄一次了,他研究的主业全部属于军工类,很多真的不适合曝露。
    至于其它比较平民化的制造,就只有像电暖器,电烤箱等线路简单的电器了,再复杂点的电器,其实他也不懂,毕竟术业有专攻。
    反正比分已经在第一名,只要最后一项比赛不出错,哪怕继续用常规的蜘蛛型机器人或蛇型机器人,也足够稳拿冠军了。
    原本季椽是这么打算的,宋冀宁永远表示支持。
    然而对他们抱有期待的人实在太多了。
    还没到最后一项比赛呢,就频频有举办方,即中科协的办事员跑来问:季椽,决赛你们决定好要做什么了吗?需要什么帮助吗?
    季椽:啊?
    举办方帮助参赛学生?这是赤果果的徇私枉法了吧?
    看懂了季椽的眼神,那名办事员拼命摆手:不不不,你误会了!我是说,你们需要申请实验室吗?需要什么设备和工具吗?
    尽管这样也算某一程度的徇私,但毕竟季椽制作的东西和普通学生不同,中科协愿意为他的特殊成果买单。
    季椽摇头:不用了,这次只打算做普通的机器人,不需要实验室。
    真的不需要吗?
    真的,谢谢。
    那名办事员转身欲走,又有些不甘心的回来问:你真的只做普通的机器人?
    对。
    不做点特别的?实验室和设备工具都能申请哦?
    季椽:
    说得他都有点心动了。自重生后,季椽能摸到的最好的设备就是蓝裕田他们那个研究所的机器,但因为属于军部,条例严格,他们只允许看看,不能使用。至于蒋教授那儿,以大学教授的身份而言,他的研究设备已经非常好,但比起军部研究所肯定有差距。
    然而他总不可能跟人说:给我几台RSS测试机,咱研究一下舰载机甲板调度路径的优化方法。或者给我一艘潜艇,咱研究一下UUV无人作战系统对敌潜艇的战术打击吧?
    这些都是他前世的研究项目,闭着眼睛他都能写一份论文出来,然而他如何拿出来,如何向别人解释为什么自己一个高中生对军工那么熟?
    不客气的说,他虽然是个死宅,但要比对军工的熟悉,部队里大部份人都不比他更了解,毕竟他们使用的不少东西都是他们研制的。就连宋洪成等国安人员,也不会比他懂得更多。
    真正想要的设备不可能拿到,季椽还是拒绝了办事员的建议,决定还是弄个普通机器人就算了。为免别人再来啰嗦,他甚至提前画好了图纸,并交给其他队员制作。毕竟是团队比赛,他想给其他人更多的学习和表现机会。
    一直在关注季椽的其他参赛小队,外媒,评委,中科协等等,发现他们已经开始最终决赛的制作时,频频跑来刺探,让一高的参赛队员们烦不胜烦。
    最后季椽干脆直接公布一高的决赛项目:蜘蛛型机器人。
    普通的,不会加一双翅膀也不会多几条腿那种。
    这让满怀期待的人们很失望:真的是普通机器人?会不会像上届比赛一样,能射出武器什么的?
    没有没有,绝对没有!一高的参赛队员们受不了的再三澄清:图纸我们看过了,就是普通机器人,最普通最普通的那种!
    其他人都失望的歇了,季椽正待松口气,宋洪成找上门来了。
    你们真打算做普通机器人?
    第130章 +无人作战系统
    季椽囧!
    这些人究竟对一名高中生怀有怎样的期待?!
    宋洪成还在追问:不打算做点别的吗?有需要的设备我们可以提供。
    季椽摇头:不,普通机器人就够了。
    宋洪成露出了失望的神情。
    呃虽然季椽也觉得自己挺不错的,但身份上他只是一名普通高中生,这些人未免对他期待太大了吧?指望着他一个在校学生能弄出什么不得了的东西来吗?
    大伯,你想让我制造什么?
    宋洪成摆摆手,说:不是想让你制造什么,你也别有心理负担。只是你上次制造的陆基中段防御系统方向很正确,尽管理论不足,但研究院的人都说你很有想法和实践性,因此我们都很期待你有新的发明创造。
    并非理论不足,而是现在的技术和科研水平没跟上,美帝都研究了四年呢!
    不过季椽也明白他们的意思了。以前他进研究所时,也经常被老教授要求写项目申请,因为老教授们认为年轻人的想法新奇大胆,尽管可能因理论不足导致方向错误,但他们接受和理解新技术的能力以及想法都让人眼前一亮。而这些亮点,有时候正是老教授们需要的。
    爱因斯坦都说了,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而季椽由于陆基中段防御系统的成就,获得了大家对他的肯定和期待。
    宋洪成说你别有心理负担,季椽倒真没有什么负担。只是他以前在研究所时,军部告诉他们想要发展某方面武器,他们就会尽全力研究,已经成了习惯,他很难拒绝来自军方的期望。
    其实有一项实验倒是可以试试看。说这句话的时候,季椽眼里闪过怀念的神色。
    宋洪成并未注意,他只问季椽:有什么需要我提供的?
    一间实验室,一艘潜艇他见宋洪成瞪大眼,笑了笑:模型。以及足够的工具和零件。
    宋洪成拿着季椽写下的设备要求走了,宋冀宁后脚进来,问季椽:我大伯找你有什么事?
    还是为了机器人最终赛的事。
    又叫你不要做普通机器人?宋冀宁最近也被问烦了,安慰的拍拍季椽:别理他们,想拿什么参赛是我们自己的事,那些人管得也太多了。
    季椽听着宋冀宁絮絮叨叨说着关心的话语,偏头靠在他胸口,立即被宋冀宁抱住,担心的问:怎么了?不舒服?还是累了?要睡一会吗?
    季椽点头,懒洋洋的被小宋哥抱回床上,并坐在他旁边不停的抚摸他的额头,确认他的体温正常。
    只是累了还是哪不舒服?我还是叫医生来检查一下
    季椽伸手,握住小宋哥的手掌:小宋哥,一起来睡吧
    宋冀宁立即脱鞋上床,将季椽揽在怀里,轻轻拍他的背:怎么了,突然撒娇?
    季椽闭上眼:不是撒娇,只是我们现在需要补足睡眠。还有,抱歉,小宋哥。
    啊?怎么了?
    从明天开始,我们又要忙到没时间睡觉了。
    前世季椽刚进入老师研究院时,为了让他们这批新人尽早适应工作,老师带着他们做了项小研究。
    《无人作战系统在未来体系作战中的作用研究》。
    好吧,名字听起来超级高上大,其实内容并没那么复杂和危险,只是研究水下机器人在水中的协同工作模式,是否能对指定区域进行编队搜索作业、是否能进行舰队周围、重要港口和码头的预警航行,是否能对敌潜艇进行战术打击等等。
    季椽也是因此才开始接触机器人的,虽说是为了让他们适应研究院的工作程序,但当时的研究,可是直接在海军部队,用真战舰和真潜艇做的现在就只有模型了。
    恋耽美

章节目录


国家制造(重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千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千萌并收藏国家制造(重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