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第一百二十一章
    在那人问完之后,顾砚书下一刻,便听到了一道略微有些低沉,让人听起来十分舒服的声音:
    在下对诸位的意见,的确无法苟同。
    那人微微顿了顿,似乎是停下来喝了一口水,而后甚至没有给其他人丝毫反驳的机会,开口便是一顿输出:
    诸位口口声声说日报刊登广告是沾染了商人气息,浑身铜臭,然而诸位是不是忘记了,一份报纸才仅仅五文钱。
    在座的诸位都是读书人,对宣纸的价格应当都心知肚明,即便是最次最粗糙的宣纸,想要买上一份日报的数量,也需要二十五文钱。
    梁兄,我记得令堂的娘家便是做纸张生意的吧?怎么?令堂没有告诉你,一份日报所用的熟宣,成本要多少?
    即便诸位不知道成本多少,这些天应该在学堂看到过不少囊中羞涩的同窗该用报纸做草稿,就是为了省下买宣纸的那十几文钱吧?
    除去印刷所用的熟宣,印刷所用的油墨、工匠的工钱、店铺所需的维护费用,甚至是各位大人的笔墨稿费难道都不需要钱?
    在想观诸位义愤填膺的模样,也还以为报社的一份报纸并非是五文钱,而是五十文钱呢。
    怎么?诸位现在的意思是,报社有了亏损,就必须这样一直亏损下去,不能想办法从其他地方将这一部分亏损收回来?
    越说到后面,这位范公子的声音便越高,可以听出,这是如同最开始挑起话题那人一样,是故意说给包厢外的旁人听的。
    原本在酒楼中喝着小酒,看着戏,觉得刚刚那些人说的颇有道理,报社的确不该在报纸上刊登广告的看客,此时的心态也略微发生了转变:
    没错,报纸售价低是京中百姓人尽皆知的事实。
    君不见现在谁家墙上缺了点什么东西需要糊上一糊,甚至是街边的小摊贩需要用到宣纸包装的时候,都该用了报纸。
    问及为何如此,得到的答案便是便宜。
    但是在此之前,却从未有人去思考过,这便宜二字的背后,隐藏了报社多大的亏损。
    现在被人点出来,他们才发现,有些事情,的确是他们想当然了。
    这个时候,那个包厢中又有声音传了出来:
    范公子你看咱们这就是随口说笑,你怎么还较其真来了?宁公子的出发点也是好的,不过是考虑不周而已,你就
    然而还不等这人将劝解的话说完,便直接被刚刚那范公子给打断了:
    在下看宁公子这不是考虑不周,而是考虑地太周到了吧?宁公子既然目下无尘,见不得报社如此商人**气重的做派,不若日后宁公子自掏腰包,将报社每日的亏空补上?
    在下相信,若是宁公子愿意,报社定然愿意遵从宁公子的意思,还宁公子一片净土。
    告辞!
    随后,便是一阵响动,顾砚书低头向下,恰好便看到了一穿着月色锦袍的男子从楼梯上下来。
    见那步履匆匆的模样,应当便是刚刚在包厢中疯狂输出的范公子了。
    看着范公子的衣着,也是出手阔绰之人,怎么说起这生意经来,却是如此面面俱到?
    不多时,顾砚书便知道了答案。
    因为刚刚不知何时离开的止戈,恰巧从门外走了进来,低头向顾砚书和秦戮说了一番那包厢中的情况。
    挑起话题的是宁国公府旁支庶出的二少爷,宁才良。
    虽说挂上了宁国公府的名号,但又是旁支又是庶出的,这个关系,其实就已经与宁国公府远了十万八千里了。
    也是因为如此,这位宁才良千方百计地都想和宁国公府搭上关系,现在正在一心一意为大皇子办事。
    最开始出声附和的几人,也基本都是和宁才良较为交好之人。
    而且从止戈调查出来的情况来看,这些人自从京都日报开始刊登广告之后,便没少在公共场合说这些话。
    对此,顾砚书倒是没有丝毫意外。
    毕竟那宁才良从出声开始,话语中的导向性便十分明显,要说没有利益冲突,还真有些说不过去。
    不过顾砚书倒是对最后开口的那位范公子比较感兴趣。
    时间虽然短,止戈到底也将那人的身份摸了个七七八八。
    这位范公子名为范知远,是从外地来的,出身商贾,和宁才良的关系不远不近。
    虽然在当今登基之后,废除了商人之后不可入仕的禁令,但在大部人眼中,商贾之流有就是下九流的身份。
    也是因着这一层,宁才良等人其实对范知远并不怎么看得上。
    但又因为范知远的身份,算得上是他们之中出手最为阔绰之人,所以虽然看不上范知远,宁才良等人也会带着范知远一起玩儿。
    随后止戈还给顾砚书说了一个极为有意思的事儿。
    那便是这范知远虽然出身商贾,来京都的时间也不长,但其才能与学问都十分过人。
    文章策论甚至在学院之中一骑绝尘,饱受夫子赞扬,被夫子们称为最有可能夺取冠军的人选之一。
    若非其身份拖了后腿,恐怕此时早已在京中名声大噪。
    从刚刚范知远的那一番话便能听出,这个人看东西的确十分透彻。
    既然如此,他不可能看不出来宁才良等人心中的想法,那为什么又要和他们混在一起,又为什么要选在这个时候和这群人撕破脸?
    饶是顾砚书,此时也想不清楚这其中的缘由。
    顾砚书这边想不清楚范知远心中是如何想的,另外一边,宁才良也被范知远突如其来的发难气了个够呛。
    若不是旁人拦着,他恐怕刚刚就能和范知远打起来。
    范知远离开之后好一会儿,宁才良才像是回过神似的,低吼着询问:
    今儿个是谁把他叫来的?
    这不是你说最近花销太大了,找个人过来买单吗?
    不一会儿,房中便响起了一道不怎么客气的回答。
    说话的人家世虽然不及宁国公府,但确是家中嫡子,认真论起来,倒和林财良半斤八两,所以也丝毫不畏惧他。
    他就是刚刚被范知远点名,母亲的娘家是做宣纸生意的那位。
    被这样指着鼻子骂了一通,他的脸上也不好看,自然对挑起话题的宁才良没了好脸色。
    宁才良瞪了那人一眼,脸色同样不好看:
    找人买单就一定要找他?
    除了他还有谁能一次性拿出这么多钱?
    这倒是没错。
    十日醉既然请了不少退休御厨以及御厨的后备役来掌厨,饭菜的价格自然也就不便宜。
    再加上那些更甚过夕月酒的烈酒,价格更是不俗,不是普通人家能够轻易消费得起的。
    这些人虽然出身不俗,但到底还受家中父母管教,没月零花都有定数。
    更别说宁才良每次出门都喜欢呼朋引伴,一群人都是不知道节省的,这不,才过月中,便开始捉襟见肘了起来。
    然而范知远却不同。
    据这些人所知道的信息,范知远虽然年纪轻轻,但其实已经在范家开始当家做主了,平日里花销也可以走公中的账目。
    所以大家在每月零花用完只有,都喜欢带上范知远,让他来买单。
    虽然十次里范知远可能只会答应两三次,但也架不住范知远出手阔绰啊!
    这下宁才良是彻底没话讲了。
    但是想到刚刚范知远的那番话,依旧觉得脸上挂不住,心间有一股怒火在肆意燃烧。
    然而还不等宁才良找到泻火的由头,便听到了窗外石掌柜的声音:
    非常抱歉,在下有几句话,需要耽误诸位片刻功夫,稍后在下会让人给每桌奉上一壶半日闲作为赔罪。
    听到会有免费的酒喝,众人心中是没有丝毫不满,直接便点头答应了:
    几句话的功夫而已,石掌柜有事直说便是!
    石掌柜也没有客气,笑眯眯地开了口:
    相信刚刚已经有不少人听到了,有几位客人因为日报刊登广告之事起了争执。
    听到石掌柜提及此事,不少人都觉得有些摸不着头脑。
    这酒楼自开业以来,发生的争执可以说是不计其数,怎么石掌柜单单说起了这件事?
    但是很快,他们心中的疑惑便得到了解答:
    按理来说,这与在下并丝毫干系,但诸位也知道,在下的东家,正是负责报社厉王府。
    就是非常不凑巧,刚刚那几位客人争执之时,王妃殿下正在酒楼中巡查,知道这个情况后,便让在下来说上两句。
    一听这话,刚刚还气焰嚣张的宁才良脸色就变得有些不好看了起来。
    厉王妃和厉王之间关系亲厚,几乎已经是天齐京中公开的秘密了。
    今儿个他在这儿说的这番话被厉王妃听到了,若是厉王妃回去给厉王殿下说嘴,焉能还有他的活路在?
    然而让宁才良没有想到的是,让他难受地,还不仅仅只是这一件事。
    还有便是石掌柜接下来的一番话:
    王妃殿下说,将广告刊登在报纸上,的确如同那位范公子所说,是为了填补日报的亏损,但是殿下也没有想到,居然会让部分客人心中会如此不高兴。
    对此,王妃殿下表示十分抱歉,本着顾客至上的原则,从明日开始,日报便会分成两版印刷,其中一个版本,为了满足部分客人的需求,就不再印刷广告了。
    但是为了不让报社继续亏损下去,没有广告的版本定价为五百文一份,到时候有意向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购买!
    这件事稍后报社也会发出公告,为了不多耽误大家的时间,诸位想要知道更多的信息,可以前往报社咨询详情。
    小二,给诸位客人送酒!
    也不知道是觉得石掌柜言之有理,还是看在那一壶半日闲的面子上,酒楼中的人听着那叫一个连连点头:
    刚刚那范公子也说了,这报社每日的亏损不少,用广告填补亏损实属无奈之举。
    现在厉王妃居然还愿意为了不想看广告的人出一个去掉广告的版本,已经十分贴心了!
    虽然售价贵了一些,但也合情合理!
    顿时,便有人开始赞扬着厉王府做事厚道,甚至还人提高了音量,意有所指地说了一句:
    刚刚那位说日报不该印刷广告的公子,现下应当是极为满意了!
    听得在二楼包间中的宁才良是面色铁青,有火却发不出:
    极为满意?
    他满意个屁!
    明日这没有广告的版本若是真印刷出来了,他到底买哪个版本?
    买有广告的吧,这些天他就没有少宣扬报社不该刊登广告的言论!
    买没有广告的吧,往常五文钱就能买到的报纸现在需要五百文了,就算是家底丰厚也经不起如此花销,更别说他的零花钱还有定数
    这下好了,直接被搞得进退两难!想到这里,宁才良的脸色又难看了几分。
    而造成了这个现状的顾砚书,则是微微笑了笑,抬手给坐在自己对面的秦戮倒上了一杯半日闲:
    王爷,喝酒。
    122、第一百二十二章
    顾砚书向来是个说到做到的,这边才让石掌柜宣布了以后日报会印刷两个版本的决定,还没离开酒楼,那边就直接派人去报社将这件事告诉了温清霄,让他写一张公告出来。
    恰逢此时温清霄人就在报社,听到顾砚书派来的人说完前因后果之后,也没耽误,直接亲自写了一张告示,让人贴了出去。
    自京都日报创办以来,报社的一举一动便广受百姓们的关注,更别提报社最近才开展了售卖广告位的业务,关注着报社的人更是多了不少。
    这边告示才刚刚张贴出去,后脚便直接在京都传了个遍。
    随着这则公告一起传遍京都的,还有宁才良与范知远的那一场争执。
    关于报纸印刷广告的问题,的确是有部分学子并不是很适应。
    但报纸上面板块分工明确,区域与广告区域界限明显,广告的出现并不会影响正常,而且部分广告也极为有新意,让人看着也觉得很有意思。
    所以在最初的别扭之后,大家也就接受了这一点。
    所以不少人在看到这则公告之后,先是觉得有些懵,随后便是感觉完全不能理解:
    若是真的不喜欢日报上有广告,不买也就罢了,一边买还要一边骂又是个什么操作?
    后来又知道了宁才良与范知远争执的全部内容之后,又是一阵无言。
    如同范知远所说的那般,自从日报出现之后,不少寒门学子都将自己写草稿或是练字的纸换成了报纸。
    虽然不如全新的宣纸那般方便,但也能节省下不少钱财了。
    这些寒门学子因为这一点,就不知道有多感激报社了,对于报社刊登广告一事,这些人自然也是第一时间站了出来,表示了支持。
    除此之外,还对宁才良好一顿抨击。
    说宁才良自己家中富有,就不给他们寒门学子留活路。
    好在厉王府体恤,保留了刊登广告的版本,否则日后所有日报都卖五百文一份,他们就算是再省吃俭用,勒紧裤腰带也买不上。
    这样的言论瞬间便得到了广大寒门学子,甚至相当一部分家境尚且不错的学子的支持。
    至此,若是谁再说报纸不该刊登广告一事,就会立刻得到这些人的反驳,并且对其附赠上一句:
    若是不想看广告,不是还有没有印刷广告的版本吗?兄台何不直接去买?
    没几个来回下来,就再也没有人敢对报社印刷广告之事表示反对了。
    对于这个结果,广大学子是满意了,但有一个人却极为不满意,那就是我们的大皇子秦晟。
    宁才良会不停地去散播那一番报纸不应该印刷广告来污染学子的净土的言论,便是受了大皇子的授意。
    毕竟报社在刊登广告之前亏损有多严重,旁人不知,大皇子手底下的幕僚却将其算的一清二楚。
    而且大皇子还知道,这报社虽然是父皇的产业,但实际上从创办到现在,父皇总共也就只给了厉王府十万两白银。
    而这些日子以来,报社的亏损已经远远不止这个数了,而多亏损的部分,自然是由厉王府给补足了。
    若是可以,大皇子自然是希望厉王府可以一直这样亏损下去。
    恋耽美

章节目录


王妃他富可敌国(穿越)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隔壁的加菲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隔壁的加菲猫并收藏王妃他富可敌国(穿越)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