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意识蹭了蹭脸下温暖的被子,顾砚书的眼皮逐渐向下合拢,眼见马上便要陷入沉睡,却在入睡前的最后一刻,突然清醒了过来:
    秦戮这是把他直接丢到了床上?
    意识到这一点,顾砚书顿时清醒了不少,当即便准备翻身起床。
    然而他才刚刚有所动作,还不等他坐直身子,便感觉到了肩膀上多了一道力。
    顺着这道力,顾砚书又重新陷入了温暖的被窝,随后,便看到了秦戮向他靠近的身影。
    这个时候,顾砚书似乎有些明白,秦戮刚刚的那一句话是什么意思了!
    然而还不等他提出抗议,秦戮便已经自顾自地完成了手中的动作。
    这一个除夕夜,顾砚书也不知道他有没有守岁成功。
    但他却知道,若是能够再给他一个机会,他一定不会再拒绝秦戮一而再,再而三地要求他去休息的提议。
    因为第二天,大年初一,顾砚书醒来的时候,早就已经日上三竿。
    这是顾砚书除了新婚第二日之外,起的最晚的一天。
    王爷说昨夜守岁,王妃休息的晚,特地吩咐了奴才,不让奴才们打扰王妃休息。
    听到顾砚书询问为何不叫他起床的时候,白术是这样回答的。
    正在用膳的顾砚书手里的动作几不可闻地顿了顿,就连耳尖也微微染上了一丝红霞:
    守岁
    得亏秦戮说的出口!
    他昨晚那叫守岁吗?
    当然,这些话顾砚书自然是不可能同白术说的。
    微微喝下两口汤,压下心底的异样,顾砚书才来得及询问秦戮的去向。
    今日卯时,王爷便入宫了。
    怎么又进宫了?
    顾砚书下意识皱了皱眉,按照天齐的规定,大年三十到初六休沐,就是勤政如皇上,也会在这几日休朝。
    秦戮在
    离开之前似乎知道顾砚书会有这样的疑问,特地向兴仁提了两句:
    属下隐约听王爷提了两句,似乎依旧是绍城的事。
    我知道了。
    顾砚书手中喝汤的动作未停,脑海却已经开始飞速地运转了起来。
    昨日将人叫入宫中议了大半日事,今日又不顾初一,便又开始上朝,晌午都快过了,秦戮都还没回来,看来绍城的事,比他想象中的更严重一些。
    只是秦戮还没有回来,顾砚书也不知道具体的情形。只能暂且先放下。
    秦戮因为绍城的事,被迫提前上班,顾砚书一个人,也没了什么休假的心情。
    用过午膳之后,索性让兴仁套了马车,直接出了门,准备去报社看看。
    报社之事虽然是由温清霄的全权负责,但在这个期间,温清霄也时常与顾砚书交流。
    所以对报社之事,顾砚书可以说是了若指掌。
    报社坐落于育德路,相对于顾砚书的其他产业,这个地理位置其实算不上太好。
    不过温清霄既然将报社的地址选在这个地方,自然是有他的道理。
    育德路虽然并不繁华,但却与天齐京都最出名的两座学堂毗邻,可谓是京中学子最经常路过之地。
    也是因为如此,育德路上大多是卖笔墨纸砚等学习用品的店铺。
    对于将学子当做主要消费群体的日报来说,这个位置再好不过。
    在加上刚好育德路上有一家带三进院子的店铺出售。
    这个店铺,可谓是为了报社量身打造,前面的铺面虽然不大,但用作卖书与日报,却是绰绰有余。
    而后面三进的院子面积不小,完全可以满足日报的印刷以及的工人休息还有温清霄办公等需求。
    也是因为这个,温清霄当初可以说是一眼便看中了此地。
    顾砚书后来也去过一次,在现场考察过后,顾砚书也不得不承认,温清霄眼光的犀利之处。
    那院子,的确十分适合用来办报社。
    还没等到报社,顾砚书便能够感觉到这日报在京中惊起的波澜了。
    这还得归功于育德路与王府相隔较远,一路走来,
    顾砚书又喜欢时不时向马车外张望上两眼。
    马车没走出多远,顾砚书便发现街上有人的手中,拿着他们的《京都日报》。
    是的,在经过了的几番讨论之后,顾砚书最终将日报的名称,定为了《京都日报》。
    在发现第一个拿着《京都日报》的人后,顾砚书便留了几分心神观察街上的行人。
    今日是大年初一,道路两旁不少店铺都挂上了红灯笼,满是喜庆的模样,可谓是年味十足。
    而道路上的行人,并不在少数。
    随着马车向前行进,顾砚书发现,越向育德路靠近,手持《京都日报》的行人便越来越多。
    而其中拿着《京都日报》大多数人,都是一副书生打扮的模样。
    待到距离育德路只有一条街的位置时,顾砚书甚至还能隐隐听到一些关于《京都日报》的讨论。
    只是坐在马车之中,这些讨论,顾砚书听得也并不真切。
    隐隐约约只能听到一些日报、清霄公子、首辅大人、科举、时事政事等关键字眼。
    就算是对这些讨论听得并不真切,但从这一路过来,在街上所看到的《京都日报》的持有人数,顾砚书也能大致推断出:
    这日报的发行,比他预测之中的更加顺利。
    恰逢这个时候,马车也缓缓在一门前停了下来,随后车外便传来了兴仁额通禀声,报社到了。
    今日的报纸已经售罄!
    没了?刚刚不是还有吗?
    那是最后一份儿了!
    那什么地方还能买到?
    除了咱们这儿,其他地方都没有卖的!
    那明日还有吗?
    咱们这报纸既然是叫日报,明日自然是还有的,只是明日这报纸上的内容,便与今日不一样了。
    啊?那今日的报纸,还能买到吗?
    这样吧,若是您真想要,我先去请示一下,看看能不能再印上一些,如何?
    如此便有劳了!
    顾砚书甚至还没有下马车,便已经听到了这样的对话。
    待到他刚从马车上下来,就又听到了那店内抬高了音量的一句今日报纸
    已经售罄,一听便知那伙计应当是将他当做了来买报纸的客人。
    抬眼,便发现那伙计又被店内来买报纸的人围着问话了。
    看着此时店内店外明显没有买到报纸的书生,顾砚书眉头微微挑了挑,眼中划过了一丝意外:
    第一期日报的印刷量是他和温清霄依据朝中统计的近来京中书生的数量一同订下的。
    若是朝中给的数据没错,今日的日报数量只有多没有少,怎么也不应该还有这么多人没有买到。
    难道是有什么地方,是他与温清霄没有考虑到的?
    103、第一百零三章
    报社现在的情况,的确有些出乎顾砚书的意料。
    看着此时报社用来做门面的店铺中一个挨着一个的人,顾砚书甚至没有思索,便转过身,直接向后面院子的侧门走去。
    别看前面门面的伙计忙的脚不沾地的,但却丝毫没有影响到后院的秩序。
    兴仁敲开侧门后,不多时,便已经有人迎了出来:
    见过殿下,殿下是来找六公子的?
    清霄也在?
    顾砚书脸上闪过了一丝惊讶,脚上的步伐顿了顿。
    回殿下的话,六公子说虽然早已将一切事宜安排妥当,但今天到底是日报第一天发行的日子,不亲眼看着放不下心,今儿个辰时刚过六公子便来了。
    来的人微微俯了俯身,恭敬地回答着。
    不得不说,温清霄的确有先见之明,没见今日报社刚刚开那会儿,简直就是状况百出。
    若非六公子主持大局,现在他们定然手忙脚乱,不知该如何办事。
    说话间,顾砚书便已经走到了温清霄办公的房间外。
    还没进屋,便听到了屋内温清霄低沉清冷的嗓音:
    那便让工匠们再辛苦一些,再印一批今日的报纸出来。
    紧接着,屋内便传来了一道略带一丝为难的声音:
    但是公子,现在外面的情况,一批恐怕不够。
    温清霄想也不想便给出了答案:
    不够也只有这么多,告诉他们,今日加印已是破例,若不想下次再发生这样的情况,就尽量赶早!
    是,小的这就去告诉他们。
    随后,便有一人从屋内退了出来,从他身上的短褐便不难看出,这是在报社里做事的伙计。
    那伙计也没想到会看到顾砚书,稍稍愣了一会儿,才像是回过了神似的:
    小的见过厉王妃殿下。
    这一声问安,直接引起了屋内温清霄的注意力:
    殿下怎么来了?
    免礼,王爷进宫去了,我在王府闲着也是闲着,便想着今日过来看看。
    顾砚书随意对那伙计挥了挥手,直接抬脚进屋。
    听到顾砚书的回答,温清霄低声笑了笑:
    他竟然对顾砚书这个回答,丝毫也不感到意外。
    顾砚书先是在办公室内看了看,随后才将目光落在温清霄身上。
    更准确地说,应该是落在了温清霄身下的轮椅上:
    怎么样?还用的习惯么?
    不难看出,此时温清霄坐着的轮椅,早就已经不是以前的那一个了。
    而现在温清霄所用的这个轮椅,则是顾砚书今年送给他的年礼。
    温清霄以前的轮椅是温家花了大价钱,找能工巧匠特地定制的。
    虽然那工匠技巧不错,但做出来的轮椅依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想要推动轮椅,便需要用极大的力气,这对于坐在轮椅上,无处借力的使用者来说,无非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即便温清霄并非什么文弱书生,但也没有办法一直推动轮椅,大多数时候,依旧需要下人的帮助。
    这无异于是在另外一种程度上,增加了温清霄活动的难度。
    顾砚书在第一次与温清霄见面的时候,便发现了这个问题。
    当时他心中便已经有了想帮温清霄将这轮椅改良一下的想法,不求有多精良,至少也能做到像后世的轮椅一般,能够让使用者轻松操作。
    顾砚书前些日子在王府中做那些小玩意儿的时候,便收了不少能工巧匠进府。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和改良,倒还真的做出来了符合顾砚书要求的轮椅。
    又因为轮椅做出来的时候,恰好是各府中交换年礼的时候,顾砚书便直接将其当做年礼之一,送到了温清霄的小院里。
    倒是没想到,温清霄这才收到,居然就已经换上了。
    很好用,比清霄之前用的那个轻便不少。
    温清霄低头看着自己身下的轮椅,微微笑了笑。
    虽然坐在轮椅上总是不如自己行走方便,但至少现在,他不必让下人时时刻刻跟在自己身后了。
    顾砚书当然也能看到温清霄眼中一闪而过的落寞,顿时也有些沉默。
    顾砚书当然也知道,依靠这些外在的工具,都不如让温清霄康复来的方便。
    在改良轮椅之前,顾砚书也询问过顾砚礼关于温清霄的具体情况,想看看能不能想办法通过手术的方式,给温清霄一些治疗。
    但得出来的结论,却完全不如人意。
    不得不说,温清霄的确是赶上了,当初那马蹄好巧不巧直接踩在了温清霄左脚的脚踝骨上。
    听到这话时,顾砚书内心的感觉便不是很好了。
    脚踝,这是一个非常敏感的位置
    当初温清霄是被马蹄踩了一脚,这一脚踏下来,粉碎性骨折都是轻的。
    就是放在末世之前,恐怕也没有任何一家医院敢保证,脚踝骨粉碎性骨折在手术后会没有后遗症,更别说是在天齐这样医疗技术本来就落后的时代。
    后来通过顾砚礼的描述,顾砚书也证实了自己的猜测。
    温清霄的脚踝,的确不太好。
    别看现在从外表上看不出来什么区别,但其实温清霄的左脚脚踝里面,骨头早就已经彻底坏死了。
    当初若不是皇上垂怜,差了大半个太医院的太医前来为其诊治,恐怕温清霄连这外表的完整这保不住。
    顾砚礼说到这里的时候,便有些说不下去了。
    接下来的话,顾砚书也不需要再多问,心中便已经有了答案:
    温清霄这样的情况,若是放在末世后,有治疗系的异能者愿意出手相助,或许并非什么难事。
    只可惜,在天齐,并没有异能者的存在,所以即使长袖善舞如顾砚书,在这样的情况下,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话来安慰温清霄才会更好。
    好在温清霄早就已经从伤痛中走了出来,脸上的落寞不过是一闪而过,随后,便主动转移了话题:
    不知殿下来时可看见了前院的场景?日报的发行,比清霄与殿下预测的顺利了许多,第一刊日报在小半个时辰前便已经售罄了。
    温清霄主动转移了话题,顾砚书自然不会再去提起,微微颔首,直接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我恰巧想同你说这个,第一刊日报的数量怎么会缺这么多?
    是因为我们都低估了老师的影响力。
    温清霄在顾砚书来之前,便已经想过了这个问题,并且也已经得到了答案。
    顾砚书下意识反问:
    裴大人?
    在下与殿下敲定第一刊日报的印刷量时,只考虑到了京中的书生,以及能够识文断字的人,却完全忽略了老师在百姓心中的地位。
    温清霄微微点头,将自己观察到的情况同顾砚书说明了一番:
    但今日的报刊中有老师的文章,内容又与科举息息相关的消息传出去后,不少不识字的百姓也凑热闹买了一份。
    顾砚书闻言了然,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除此之外,报纸的定价恐怕也是原因之一吧?
    殿下洞若观火,的确是如此。
    五文钱一份的报纸,就是但从旁的店里买上一份报纸所需要用到的宣纸,也不止五文钱。
    恋耽美

章节目录


王妃他富可敌国(穿越)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隔壁的加菲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隔壁的加菲猫并收藏王妃他富可敌国(穿越)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