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知道,秦戮微微点头,也不卖关子,说起来,倒和父皇有些关系。
    父皇?刚刚在顾砚书脑海中出现的那丝感觉又重新浮现了出来。
    秦戮微微点头,语气颇有些无奈:
    前些天王府不是让我给父皇送了一副老花镜和放大镜吗?
    随后,秦戮便将这些天皇帝所做的事同顾砚书说了一遍。
    顾砚书听得简直是目瞪口呆,完全没有想到皇帝居然会做出这种事。
    原来那天在收到秦戮送去的望远镜等物后,皇帝先是稀罕了一番望远镜。
    但苦于在皇宫,望远镜的作用有限,皇帝稀罕了一阵后,
    便无奈搁置在了一旁。
    这个时候,皇帝又想到了厉王府送来的眼镜以及放大镜。
    随后便将东西拿出来用了用。
    这一用,皇帝发现东西果然好用,眼睛不花了,看东西也不困难了,处理奏章的速度也比往常快了不少。
    于是这两样东西便成了皇帝的心头好,走哪儿都带着。
    昨日皇帝召集诸位大臣到御书房议事,说着说着,皇帝在看公文的时候便将眼镜和放大镜拿了出来。
    当时在御书房中的无一不是朝堂上的肱股之臣,大多都是为天齐效力了十年,乃至二十年甚至是三十年的老臣。
    胆子自然也就比那些初入朝堂的臣子们大不少。
    在看到皇帝拿出的两样以前没有见过的东西的时候,自然是有人忍不住心中的疑问了。
    直接站了出来,询问皇帝这两样是什么东西。
    皇帝当时还处在兴头上,一听到大臣的询问。
    当即正事也不说了,公文也不看了,直接向几位臣子介绍起了这两件新得的宝贝。
    言语间炫耀之极,直接将放大镜和老花镜夸得那叫一个天上有地上无。
    而当时在御书房的臣子们,大多都是兢兢业业为天齐服务的老臣,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眼睛看不清的老毛病。
    一听还有眼镜和放大镜这种好东西,哪里还坐得住?
    当即便有胆子大的表示,也想试一试这两样东西的神奇之处。
    这个时候,皇上已经体会到了向别人炫耀自己的宝贝的爽处,自然没有不准的道理。
    当即大手一挥,便将这两样东西让臣子们自己感受了一番。
    朝臣们年龄不同,眼睛的度数也不尽相同,当初顾砚书为了让皇帝可以使用老花镜,度数做的稍微有些偏小。
    所以对于某些年龄较大的朝臣来说,老花镜的效果其实并不尽如人意。
    但那放大镜,却是个没有度数,人人都可以使用的。
    不过感受了片刻,朝臣们便已经体会到了这两样东西的好处,一时间竟然有些不愿意还给皇帝了。
    皇帝见状,直接将东西抢了回来。
    但到底都是忠心耿耿的老臣,看到诸君欲言又止,看着老花镜以及放大镜渴望的眼神,皇帝也心中有所不忍。
    直接告
    诉这些大臣,东西是厉王府送来的,想要就去问厉王要。
    炫耀了个过瘾的皇帝,就这样直接把烂摊子丢给了厉王府。
    于是才有了今日诸多位高权重的大臣争相给厉王府递拜帖的情况。
    父皇还真是
    饶是顾砚书,此时也不知道该如何评价皇帝的这一番行为了。
    若是王妃不想见,便都拒
    秦戮看到顾砚书揉着额头的举动,误以为顾砚书是为了这些拜帖感到头疼。
    然而话还没说完,便被顾砚书打断了:
    哪能都拒了?王爷在这些老臣心中是什么形象,王爷自己不清楚?现在机会难得,自然是要见的!
    可不是机会难得么?
    若是无事,厉王府同这些朝臣们相交,少不得会被大皇子一派抓住小辫子。
    说厉王府这是结党营私,心怀不轨。
    然而现在这些朝臣们递拜帖的行为,可都是在皇上那里过了明路的,任谁也不能说出个错来。
    秦戮被顾砚书一斥责,也不敢再乱发表意见,便交由了顾砚书全权处理。
    但这林林总总近二十张拜帖,饶是顾砚书,也不能做到一一接见。
    最后顾砚书干脆抓着秦戮一起,给这些朝臣一一写上了回帖。
    表示诸位递拜帖的意思,厉王府已经明白了。
    按理来说诸位都是朝廷的肱股之臣,现在又有了需求,厉王府也不应推脱。
    但眼镜这样东西较为特殊,需要按照每个人现在眼镜的状况量身定做,所以还是得请诸位大人们亲自上门一趟。
    恰逢厉王府主院即将修葺完工,若是大人们不嫌弃,可在五日后来参与王府所举办的温居宴。
    这些大臣在御书房中见识过老花镜以及放大镜之后,心里可谓是渴望至极。
    从这些最后不惜舍下老脸也要向厉王府地上拜帖的举动也能看出,其对老花镜以及放大镜的渴望。
    现在收到了厉王府的请帖,焉能有拒绝的道理?
    连忙便差人送了回帖给厉王府,表示五日后一定会按时来厉王府赴宴。
    厉王府与这些大臣们的这番交流,并没有做任何遮掩。
    可想而知,自然也传入了大皇子的耳中。
    这些日子秦戮时不时地给皇帝送东西
    ,刷好感度的同时,自然也压了大皇子一头。
    大皇子为此正是着急上火的时候,现在又听到这么多位高权重的大臣同厉王府相交,哪里还坐得住?
    一时间,大皇子府上的茶具又不知道被摔碎了多少个。
    他哪里来的这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
    面对大皇子这灵魂一问,几位幕僚们是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作答。
    他们若是能知道厉王府中的事,就不会在这里坐着了。
    倒是有人心中有些隐隐约约的猜测,但在看到大皇子暴怒的神情之时,最终还是将到嘴边的话给咽了回去:
    还是算了,无影的猜测,说出来之后自己也讨不找好。
    大皇子在自己的府中急的焦头烂额,顾砚书则是在府中继续写着自己的请帖。
    那些答应了五日后来府上参加温居宴的大臣们无一不位高权重,平日里除了上朝便不见人影。
    现在厉王府能够一次性将人全都请来,可谓是机会难得。
    可不得好好抓住这次的时机,让自己手底下的那些人也露露脸?
    最重要的是要给温清霄那边也送上一份。
    这些位极人臣的文臣们,无一不在文学上拥有着极高的造诣,同时也在文人的心中拥有着极高的地位。
    年后日报便要开始发行了,恰好可以让温清霄趁着这个机会,多约几份稿子,留作备用。
    作者有话要说:小天使们除夕快乐呀,过年了,留言可领取红包哦~
    老臣们:这玩意儿不错,给臣也整一个!
    顾软软:来来来,要老花镜和放大镜的这边排队了!一篇文章换一个,童叟无欺童叟无欺啊!
    75、第七十五章
    既然邀请了朝中重臣来府上参加宴会, 顾砚书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都留在了府中操持宴会的事宜。
    这些大臣最年轻的,也几乎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龄了。
    若是因为什么地方照顾不周出了什么意外, 反而违背了顾砚书一开始举办这场宴会的初衷。
    府中的下人们也看出了顾砚书对这次宴会的重视。
    没见王妃为了准备宴会, 不仅把交接周家绸缎生意的事都交给底下的人去做了。
    就连那两座废了不少心思的茶楼开业, 王妃也没去看一眼, 只听了一下赵掌柜和姚娘子的汇报吗?
    在顾砚书的带动下, 厉王府中的下人自然也是丝毫不敢懈怠, 一个个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在厉王府全府上下的严阵以待下,约定好的时间悄然而至。
    这天巳时刚过,京中的部分嗅觉敏锐的百信, 便察觉到了不对。
    往日里大门紧闭的厉王府,不知什么时候, 居然将门大打开了。
    就在这些人在心中暗暗猜测厉王府此举寓意为何的时候, 便发现有辆马车从远处缓缓行驶而来, 最终停在了厉王府大门处。
    不一会儿,便有人从马车中走了出来, 有眼力过人的很快便认出,这个人是翰林学士温大人。
    在看清楚来人后, 当即便有人瞪大了双眼,满脸的不可置信:
    翰林学士是谁?
    现在的翰林院院首,待到他日首辅致仕, 这就是接任首辅的不二人选!
    首辅又是谁?
    首辅可是皇上的心腹,朝堂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
    厉王府是什么时候和翰林学士有了交情?
    然而很快,这些人便发现,翰林学士的到来还远远不是结束。
    紧接着,一辆又一辆看似低调的马车接二连三地行驶而来, 而从马车上下来的,无一不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人物
    礼部尚书孙大人、吏部尚书沈大人、太师程大人
    最后甚至就连首辅裴大人,也同样慢悠悠的坐着自己的马车,缓缓地来到了厉王府门前。
    有细心的人大致数了数,一直到午时三刻,一共有林林总总二十三位官员进了厉王府。
    得到这个结论
    之后,那人在心中感慨了一番:
    我滴个乖乖,这已经包含了现在朝臣的半壁江山了吧?
    厉王府门前的这番动静不小,就是触觉不那么敏锐的,到了最后也对此事有所耳闻。
    对于这些大臣们的举动,百姓们不知内情只能胡乱猜测。
    然而猜到最后,也没人猜出了个结果。
    但几乎所有人心中都隐隐约约有了一个答案:
    这京城,恐怕是要变天了。
    以往厉王府同大皇子府上明争暗斗一直没有分出个结果,认真说起来还都可以被称为是小打小闹。
    追根究底,便是因为皇上毫无立储之意,同时也没有表现出对任何一个皇子的偏颇。
    这些一个个如同老狐狸成了精的大臣们自然也是态度不明,保持中立。
    现在这些人一个个都到了厉王府上,是不是说明,对于立储事宜,心中已经有了决断?
    毕竟今日到厉王府上的官员看起来很多,但没来人也不少。
    譬如工部尚书以及刑部尚书
    这些大臣是否更偏向于大皇子?
    但依照现在的情况来看,大皇子的局势不妙啊!
    顾砚书可不知道此事这些人心中的猜测。
    若是知道,一定会告诉他们,这番猜测简直就是大错特错。
    工部尚书以及刑部尚书没来,是因为这两位相对年纪,较大的刑部尚书今年也才刚过不惑,眼睛都还好,不需要用到眼镜罢了。
    而现在的顾砚书,正忙着招待这些老臣们,根本顾不上京中其他人的想法。
    或许是因为有求于厉王府,这些老臣们来的时候可谓是客客气气礼数周全。
    不仅都带了伴手礼来,说话的语气也极为亲和客气。
    这样的态度,倒是让厉王府中严阵以待了好几天的下人们心中微微松了一口气。
    即便如此,这些人依旧完全不敢懈怠。
    既然是以温居的名义请来了这些大臣,顾砚书便直接将宴会的地点设立在了刚刚修葺好的王府主院。
    当初在修葺王府主院的时候,顾砚书就没有对整体构造进行大改动。
    所以现在的王府主院,依旧是被分成了三个部分:
    卧房,书房以及会客厅。
    可想而知,会客厅的面积并不小
    ,即使今日邀请了诸多大臣,依旧绰绰有余。
    而这些见多识广的朝臣们,在被带进王府主院的那一刻,心情便一直在惊讶与惊奇间不断转换。
    这些朝臣不是没有见过厉王府中其他地方的模样:
    粗犷、冷硬。
    一如厉王这个人一般,一眼望去,便让人感觉不近人情。
    但走进王府主院后,却像是完全来到了另外一个地方。
    经过顾砚书亲自布置的主院,大气又不失优雅,矜贵又不失讲究。
    除此之外,顾砚书还在主院中放了一些以前的厉王府绝对不会出现的物品。
    例如秋千、玻璃花房以及此时栽种在园中的那几株开的正艳的梅树。
    这些东西看似与厉王府格格不入,但若仔细观察,又会觉得与眼前的主院是相得益彰。
    若说王府中其他的地方是塞外沙漠,一望不见边际,那么这座主院,便像是沙漠中的绿洲。
    让人耳目一新的同时,心中也划过了一丝暖流。
    原本大臣们因为主院外厉王府中的布置略微有些沉重的心,在走进主院的时候,也松快了不少。
    恰逢这个时候,秦戮也带着顾砚书从会客厅中走了出来。
    下官参见厉王殿下、参见厉王妃殿下,殿下万安。
    注意到两人的到来,刚刚还在院中打量的大臣们连忙整理了一番仪态,向两人行礼。
    诸位大人免礼。
    秦戮微微向众人点了点头,便算作是回礼了。
    顾砚书是知道秦戮的性子的,除了在他面前话稍稍多一些,在外人面前那是多说一个字也难。
    现在这个时候,自然是接下了外交的担子,微微笑了笑:
    今日辛苦各位大人拔冗前来,本殿与王爷有失远迎,还望各位大人见谅。
    对于顾砚书突然开口的行为,倒是有人觉得意外。
    毕竟传闻中,这位厉王殿下可是颇为不近人情,对这位男王妃也是淡淡。
    但今日顾砚书当着秦戮的面便如此作为。
    再转眼一看厉王殿下,脸上非但没有任何不快,反而还里里外外都透着一股理所当然。
    这些人便知道,厉王同厉王妃的关系,与传闻中有所不符。
    但到底都是老狐狸成了
    精,心中的想法再多,脸上依旧可以做到不露神色,微微向顾砚书俯身:
    厉王妃殿下言重。
    他们虽然在朝中位高权重,但与厉王之前到底君臣有别。
    现在厉王以及厉王妃能够在院中来迎,便已经是礼数周到了,又怎么敢让两人去大门处迎接?
    现在时辰已然不早,府内已经备上了一些粗茶淡饭,不若大人们先同本殿一起入席?
    现在时间已经临近晌午,这些大臣也都是上了年龄饿不得的,现在听到顾砚书这话,自然没有推辞的道理。
    微微向顾砚书同秦戮行礼谢恩后,便跟随着两人走进了会客厅。
    恋耽美

章节目录


王妃他富可敌国(穿越)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隔壁的加菲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隔壁的加菲猫并收藏王妃他富可敌国(穿越)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