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唐掌柜见周老三如此不懂规矩,心下便是一惊。
要知道顾砚书在承恩侯府的时候,就不是一个好相与的。
现在听到周老三如此不客气,岂不是要发火?
于是连忙赶在顾砚书之前,呵斥出声:
周老三!这可是厉王妃殿下,你说话
然而唐掌柜话还没说完,便被顾砚书给打断了:
复工的事,等我先去窑洞里面看过了再说。
从顾砚书此时的语气便能听出,他并没不打算追究周老三刚刚的无礼。
意识到这一点,唐掌柜微微在心中松了一口气。
倒是周老三,在听到顾砚书的回答时并不十分满意。
什么叫做先去窑洞里面看过了再说?
万一看过之后这厉王妃直接说今年不复工了呢?
到时候窑上的这些工人们怎么办?
顾砚书几乎一眼便能够看出周老三心中的顾虑,当即便轻轻笑了笑:
周老三是吧?你放心,我进窑洞看过之后,年前一定会让你们复工。就算是不复工,这窑厂里面的所有工人,今年过年的工钱也都照发!
当真?周老三一听这话,
脸上的表情顿时好了不少,但依旧有些不相信。
当真,你不信我,总要相信厉王府吧?顾砚书扬了扬下巴。
那周老三一听到厉王府的名头,脸上的犹豫便顿时一扫而空,直接点下了头:
好!那我周老三这就带你去窑洞!
说完,便直接转身向身后的窑洞走去,并不忘示意顾砚书跟上。
王妃
等到周老三向前走了几步后,唐掌柜才开口叫了顾砚书一声。
对上顾砚书询问的目光后,犹豫了片刻,唐掌柜才像是下定决心一般,问出了心中所想:
刚刚王妃说,即使今年不复工,这窑上的工人们的工钱,也会同往常一样发放?
自然。顾砚书想也不想便点了头。
可是
听到肯定的回答,唐掌柜顿时便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这陶然窑厂中的工人,几乎都是在窑厂中干了几年甚至是十几年的老工匠了。
唐掌柜平日里虽然与他们没有什么交集,但依旧有那么一两分钟感情在,自然不想看到他们过年的时候无米下锅的情况。
但若是这窑厂今年不复工,就代表陶然居那边的困境没有办法解决。
到时候陶然居和顾砚书的损失可不仅仅是现在积压在库里的这三万两银钱的货物这么简单,这种情况下若是再给工人们工钱
我刚看了看,这厂里的工人,应该都在这里干了不少时间了吧?
顾砚书一眼便能看出唐掌柜心中在想什么,微微笑了笑:
都是窑厂里的老人了,对陶然居没有功劳也都有苦劳,要真是复不了工,这笔钱就当是给他们的补偿了。
旁的不说,就说在末世之前。
这公司就算是倒闭了,也会给公司的员工发上最后一笔工资和遣散费,更别提现在眼见着马上就要过年了。
顾砚书说完后,见唐掌柜的表情依旧有些微奇怪,于是在停顿片刻之后,便又加上了一句:
唐掌柜便放心吧,本少爷现在什么都缺,唯独不缺钱!
说完,便不再理会周掌柜,直接急行了两步,跟在了周老三的身后。
唐掌柜在这个时候
才突然想到,没错,厉王妃前几日才从长乐赌坊赢回了一百二十一万两。
就算是陶然居现在便直接宣布关门,厉王妃也赔得起!
想到这里,唐掌柜脸上的表情便顿时释然了,也加快了步伐,跟在了顾砚书的身后。
顾砚书同唐掌柜刚刚的那一番话并没有特地压低音量,所以在窑厂中那几个工人也都听了个清楚。
原本还对顾砚书的话有所怀疑的工人们,这个时候才算是彻底放下了心。
甚至还有几个人在低声交流了几句后,便转身快步离开了窑厂,一看便知道是给那些今天不在窑厂的工人传递这个好消息去了。
这个时候,顾砚书已经跟在周老三的身后走进了窑洞。
虽然现在已经到了深秋,眼见着就要立冬了,而这窑洞里面也停了两三天火了。
但在走到窑洞入口的位置,顾砚书还是能够感觉到一股明显的热气铺面而来。
低头,便能在窑洞四周看到不少瓷器的半成品。
有刚刚晒好的泥胚,还有一些已经上色的胎,甚至还有一些已经上好了釉,就剩下进窑烧制的半成品
能够看出来,唐掌柜让窑厂停工的命令下的有些匆忙,而窑里的工人执行命令也有些仓促。
可就是因为这样的匆忙仓促,让顾砚书发现。
无论是周老三还是窑厂的其他工人,对于上司命令的无条件服从。
对于这一点,顾砚书还是非常满意的。
平时工人们揉泥拉胚还有晒胚都在窑洞外面,王妃若是想,一会儿小的也可以带你去看看
或许是因为得到了顾砚书工期照发的承诺,周老三的态度好了不少,怕顾砚书进了这窑洞看不懂,还时不时向顾砚书讲解着这窑洞里各处用途。
说到最后,周老三又不由地加上了几句:
这瓷器在烧制之前,都会晒胚,这晒出来的泥胚,烧出来的瓷器总是比阴乾出来的泥胚要好上一些的,这几日老天爷赏脸,阳光正好,用来晒胚最是不错
说到后面,周老三似乎是想到了窑厂现在停工的现状,又重新闭上了嘴。
至于顾砚书?
则像是
没有听到周老三这番别有暗示的说辞似的,只在窑洞内外逛了逛。
然后又转身在烧制失败的瓷器堆里翻看了一番,然后还蹲下身子划拉了几片在烧制过程中不小心打碎的碎瓷片,不知道是在寻找着什么。
就在周老三和唐掌柜因为顾砚书的这番举动满头雾水的时候,便看到顾砚书站起了身子,将手中刚刚划拉出来的几片碎瓷丢了出去。
随手接过白术递过来的手帕,擦了擦手中的灰尘后,顾砚书转头看向站在一旁的周老三:
揉泥拉胚的地方我就先不去看了,厂里现在工龄最久和技术最好的师傅现在在哪儿?
若说工龄最久的,小的还真不清楚,只不过要问这技术最好的,那便是这周老三了。
这一次,是唐老三给顾砚书回的话。
当初唐掌柜会选择将这窑厂交给周老三来打理,便是看中了他这一手烧瓷的本事。
别看这周老三外表一副五大三粗的模样,但是这厂里的所有人加在一块儿,烧出来的瓷器都没周老三漂亮。
毕竟真要说起来,这周老三在烧瓷的本事上,可是有家学传承的。
这老周家往上两代都在窑厂里工作,说的上是窑厂里的老匠人了。
是么?
顾砚书听到唐掌柜说周老三家往上两辈家中都是烧瓷的匠人后,眉头微微动了动。
转头上下打量了周老三一番后,又像是想到了什么:
周师傅好像对厉王府极为信任?
顾砚书问这话,自然是因为刚刚在他说到会将工人过年的工钱照发的时候,这周老三上一秒还是满脸不信任的表情。
但是在下一秒在听到厉王府的名头后,这周老三不仅相信了,甚至还毫无怀疑。
这样明显的态度转变,即便是三岁小孩,也能看出不同来。
对。被问到这个问题,周老三也不忸怩,很是爽快地点头承认了下来。
为什么?顾砚书轻轻笑了笑,着厉王府和厉王殿下的名声,可都不算好。
小的不知道那名声不名声的。
周老三非常直接地摆了摆手:
小的只知道,当初是因
为厉王殿下去了边关,咱们天齐才能打胜仗,咱们天齐的老百姓才能安安心心地过日子!
周老三声若洪钟,说这话时没有一丝犹豫。
顾砚书定定地看了周老三一会儿后,思索了片刻,终是点了点头:
行,就你了!
什么周老三虽然不知道顾砚书这番举动是为了什么,但直觉却告诉他,接下来发生的事很重要。
而下一刻,顾砚书的表现,也证实了周老三的心中所想。
只见从一开始脸上不是没有什么表情,便是挂着一丝淡笑的顾砚书,神情突然变得严肃了起来:
我现在需要你帮我做一件东西,无论做成与否,这件东西的制作方法都必须对外保密,即使是你的家人和妻儿,也不能向其透露半分,你能够做到吗?
45、第四十五章
不怪顾砚书如此严肃, 实在是因为他接下来要拿出来的这个东西,是现在能够解决陶然居困境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虽然在末世之前,价格战这种战略方式其实已经略微有些落后。
顾砚书所面临的竞争对手中, 也从来没有使用过这一手段。
但在接管顾家之前,顾砚书也同样见过不少打价格战的案例。
所以顾砚书明白, 现在陶然居所面临的状况,解决的方法无非也就那么几种。
要么, 便是同韵瓷斋一般, 压低物品的售价。
但是这样的方法, 比拼可就不仅仅是存在于陶然居韵瓷斋之间了。
而是会直接将战火波及到韵瓷斋身后的周家以及陶然居的拥有者顾砚书身上。
到那个时候, 便只能看周家顾砚书谁的财力更加雄厚, 谁先支撑不下去了。
先不说周家家底到底如何,就说顾砚书才刚刚从长乐赌坊中赢回的这一百二十万两。
即使是去掉秦戮分账的那一部分最开始押注的本金,也净赚了五十一万两。
五十一万两虽然不能同一百二十万两相比, 但也同样不是一个小数目。
对于陶然居韵瓷斋来说, 更加不是一个小数目。
所以只要顾砚书想, 就用这从长乐赌坊中赢来的这五十一万两, 也足够可以拖垮韵瓷斋。
若是运作得当,也未尝不能动摇韵瓷斋身后的周家的根基。
但顾砚书并不想这样做。
先不说顾砚书不想将这五十万两浪费在这种毫无意义的事情上。
就说在价格战之中,跟着对手一起降价无疑是一种比较愚蠢的办法。
特别是在陶然居是面临中高端客户的精品品牌的情况下。
顾砚书本身便是出自豪门, 没有人比他更了解这些所谓的上流社会的人心中的想法了。
这些人自诩高人一等,方方面面都想彰显出与普通人的不同来。
这种心理, 在天齐国这样的封建制度国家之中尤为明显。
若是陶然居这次跟着韵瓷斋一起降价,等到价格足够低的时候, 自然便会迎来哄抢。
到那个时候,以前那些买不起陶然居的瓷器的群体,自然也就能够消费得
起了。
这样的情况下, 陶然居原本的客户群体心中定然有所不满,这种不满,最终便会转移到陶然居这个品牌身上。
届时这些人便会觉得,普通收入的百姓也能用上陶然居的瓷器,可见这陶然居的瓷器也并不是什么精致名贵的物品。
这样的思维一旦形成,想要重新扭转过来可就太难了。
君不见末世之前多少女孩子愿意省吃俭用买上一个过季打折的大牌包包。
但若是平日里以性价比或者是平价著称的品牌,偶然出了一件略微精致但价格却比较高昂的物品时。
这个品牌的客户群体多半会说上一句:
疯了吧?我买你家东西就是冲着你家便宜,这个价格我还不如去买某某大牌!
从这一点便可以看出,一个品牌的定位有多么重要。
顾砚书无意拉低陶然居的档次,所以跟随着韵瓷斋一起降价的行为自然不可取。
既然不能降价,现在想要破局,便只能选择另外一个方法了:
引进新品。
但是在选择被引进的新品时,也同样有所讲究。
这个新品必须要足够稀奇,同时也要足够罕见,才能在这样的情况下,压倒已经在价格上占据绝对优势的韵瓷斋。
天齐国因为每年换新瓷的习俗,瓷器制作工艺其实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所以对于旁人来说,要想想出这么一个新品来破局,还真算得上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
但这对于从末世而来,见过了不少科技时代下的高科技产物的顾砚书来说,却像是做幼儿园的题一样简单。
比如说,在末世之前极其常见甚至是可以称得上是廉价的一件物品
玻璃。
玻璃与瓷器相通,就连烧制方法也有不少相似的地方。
只不过因为玻璃烧制的温度要求更高,在天齐这样科技比较落后的朝代,想要达到玻璃烧制所需要的温度较较为困难,所以玻璃出现的时间才会比陶瓷晚上许多年。
可不管是提高火焰的温度,还是降低烧制玻璃所需要的温度,对于顾砚书来说,都不是什么困难的事。
所以在想到引进新物品的时候,顾砚书想也没想,便
选择了制造玻璃。
而周老三虽然并不知道顾砚书想让他做的东西是玻璃,但他从顾砚书此时的神情以及语气,都能够明白这个物品的重要性。
在对上顾砚书严肃的表情时,周老三想也没想便点下了头:
这一点王妃尽管放心,小的可以做到。
顾砚书得到周老三的承诺后,没有说话,而是对站在自己身后的白术挥了挥手。
白术见状,直接上前一步,从兜里掏出了两张纸,递到了周老三的面前。
等到周老三伸手将那两张纸接了过去后,才开口解释:
我这个人,做事向来比较谨慎,为了防止以后我们因为这件事起冲突,你将这契约看一看,若是没问题,就签个字。
顾砚书自末世而来,在末世之前,手中也掌握着一个极大的商业帝国。
作为一个合格的商人,顾砚书比谁都明白合同的重要性。
任由合作伙伴和竞争对手嘴上说的天花乱坠,在签下合同之前,一切都是空谈。
恋耽美
要知道顾砚书在承恩侯府的时候,就不是一个好相与的。
现在听到周老三如此不客气,岂不是要发火?
于是连忙赶在顾砚书之前,呵斥出声:
周老三!这可是厉王妃殿下,你说话
然而唐掌柜话还没说完,便被顾砚书给打断了:
复工的事,等我先去窑洞里面看过了再说。
从顾砚书此时的语气便能听出,他并没不打算追究周老三刚刚的无礼。
意识到这一点,唐掌柜微微在心中松了一口气。
倒是周老三,在听到顾砚书的回答时并不十分满意。
什么叫做先去窑洞里面看过了再说?
万一看过之后这厉王妃直接说今年不复工了呢?
到时候窑上的这些工人们怎么办?
顾砚书几乎一眼便能够看出周老三心中的顾虑,当即便轻轻笑了笑:
周老三是吧?你放心,我进窑洞看过之后,年前一定会让你们复工。就算是不复工,这窑厂里面的所有工人,今年过年的工钱也都照发!
当真?周老三一听这话,
脸上的表情顿时好了不少,但依旧有些不相信。
当真,你不信我,总要相信厉王府吧?顾砚书扬了扬下巴。
那周老三一听到厉王府的名头,脸上的犹豫便顿时一扫而空,直接点下了头:
好!那我周老三这就带你去窑洞!
说完,便直接转身向身后的窑洞走去,并不忘示意顾砚书跟上。
王妃
等到周老三向前走了几步后,唐掌柜才开口叫了顾砚书一声。
对上顾砚书询问的目光后,犹豫了片刻,唐掌柜才像是下定决心一般,问出了心中所想:
刚刚王妃说,即使今年不复工,这窑上的工人们的工钱,也会同往常一样发放?
自然。顾砚书想也不想便点了头。
可是
听到肯定的回答,唐掌柜顿时便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这陶然窑厂中的工人,几乎都是在窑厂中干了几年甚至是十几年的老工匠了。
唐掌柜平日里虽然与他们没有什么交集,但依旧有那么一两分钟感情在,自然不想看到他们过年的时候无米下锅的情况。
但若是这窑厂今年不复工,就代表陶然居那边的困境没有办法解决。
到时候陶然居和顾砚书的损失可不仅仅是现在积压在库里的这三万两银钱的货物这么简单,这种情况下若是再给工人们工钱
我刚看了看,这厂里的工人,应该都在这里干了不少时间了吧?
顾砚书一眼便能看出唐掌柜心中在想什么,微微笑了笑:
都是窑厂里的老人了,对陶然居没有功劳也都有苦劳,要真是复不了工,这笔钱就当是给他们的补偿了。
旁的不说,就说在末世之前。
这公司就算是倒闭了,也会给公司的员工发上最后一笔工资和遣散费,更别提现在眼见着马上就要过年了。
顾砚书说完后,见唐掌柜的表情依旧有些微奇怪,于是在停顿片刻之后,便又加上了一句:
唐掌柜便放心吧,本少爷现在什么都缺,唯独不缺钱!
说完,便不再理会周掌柜,直接急行了两步,跟在了周老三的身后。
唐掌柜在这个时候
才突然想到,没错,厉王妃前几日才从长乐赌坊赢回了一百二十一万两。
就算是陶然居现在便直接宣布关门,厉王妃也赔得起!
想到这里,唐掌柜脸上的表情便顿时释然了,也加快了步伐,跟在了顾砚书的身后。
顾砚书同唐掌柜刚刚的那一番话并没有特地压低音量,所以在窑厂中那几个工人也都听了个清楚。
原本还对顾砚书的话有所怀疑的工人们,这个时候才算是彻底放下了心。
甚至还有几个人在低声交流了几句后,便转身快步离开了窑厂,一看便知道是给那些今天不在窑厂的工人传递这个好消息去了。
这个时候,顾砚书已经跟在周老三的身后走进了窑洞。
虽然现在已经到了深秋,眼见着就要立冬了,而这窑洞里面也停了两三天火了。
但在走到窑洞入口的位置,顾砚书还是能够感觉到一股明显的热气铺面而来。
低头,便能在窑洞四周看到不少瓷器的半成品。
有刚刚晒好的泥胚,还有一些已经上色的胎,甚至还有一些已经上好了釉,就剩下进窑烧制的半成品
能够看出来,唐掌柜让窑厂停工的命令下的有些匆忙,而窑里的工人执行命令也有些仓促。
可就是因为这样的匆忙仓促,让顾砚书发现。
无论是周老三还是窑厂的其他工人,对于上司命令的无条件服从。
对于这一点,顾砚书还是非常满意的。
平时工人们揉泥拉胚还有晒胚都在窑洞外面,王妃若是想,一会儿小的也可以带你去看看
或许是因为得到了顾砚书工期照发的承诺,周老三的态度好了不少,怕顾砚书进了这窑洞看不懂,还时不时向顾砚书讲解着这窑洞里各处用途。
说到最后,周老三又不由地加上了几句:
这瓷器在烧制之前,都会晒胚,这晒出来的泥胚,烧出来的瓷器总是比阴乾出来的泥胚要好上一些的,这几日老天爷赏脸,阳光正好,用来晒胚最是不错
说到后面,周老三似乎是想到了窑厂现在停工的现状,又重新闭上了嘴。
至于顾砚书?
则像是
没有听到周老三这番别有暗示的说辞似的,只在窑洞内外逛了逛。
然后又转身在烧制失败的瓷器堆里翻看了一番,然后还蹲下身子划拉了几片在烧制过程中不小心打碎的碎瓷片,不知道是在寻找着什么。
就在周老三和唐掌柜因为顾砚书的这番举动满头雾水的时候,便看到顾砚书站起了身子,将手中刚刚划拉出来的几片碎瓷丢了出去。
随手接过白术递过来的手帕,擦了擦手中的灰尘后,顾砚书转头看向站在一旁的周老三:
揉泥拉胚的地方我就先不去看了,厂里现在工龄最久和技术最好的师傅现在在哪儿?
若说工龄最久的,小的还真不清楚,只不过要问这技术最好的,那便是这周老三了。
这一次,是唐老三给顾砚书回的话。
当初唐掌柜会选择将这窑厂交给周老三来打理,便是看中了他这一手烧瓷的本事。
别看这周老三外表一副五大三粗的模样,但是这厂里的所有人加在一块儿,烧出来的瓷器都没周老三漂亮。
毕竟真要说起来,这周老三在烧瓷的本事上,可是有家学传承的。
这老周家往上两代都在窑厂里工作,说的上是窑厂里的老匠人了。
是么?
顾砚书听到唐掌柜说周老三家往上两辈家中都是烧瓷的匠人后,眉头微微动了动。
转头上下打量了周老三一番后,又像是想到了什么:
周师傅好像对厉王府极为信任?
顾砚书问这话,自然是因为刚刚在他说到会将工人过年的工钱照发的时候,这周老三上一秒还是满脸不信任的表情。
但是在下一秒在听到厉王府的名头后,这周老三不仅相信了,甚至还毫无怀疑。
这样明显的态度转变,即便是三岁小孩,也能看出不同来。
对。被问到这个问题,周老三也不忸怩,很是爽快地点头承认了下来。
为什么?顾砚书轻轻笑了笑,着厉王府和厉王殿下的名声,可都不算好。
小的不知道那名声不名声的。
周老三非常直接地摆了摆手:
小的只知道,当初是因
为厉王殿下去了边关,咱们天齐才能打胜仗,咱们天齐的老百姓才能安安心心地过日子!
周老三声若洪钟,说这话时没有一丝犹豫。
顾砚书定定地看了周老三一会儿后,思索了片刻,终是点了点头:
行,就你了!
什么周老三虽然不知道顾砚书这番举动是为了什么,但直觉却告诉他,接下来发生的事很重要。
而下一刻,顾砚书的表现,也证实了周老三的心中所想。
只见从一开始脸上不是没有什么表情,便是挂着一丝淡笑的顾砚书,神情突然变得严肃了起来:
我现在需要你帮我做一件东西,无论做成与否,这件东西的制作方法都必须对外保密,即使是你的家人和妻儿,也不能向其透露半分,你能够做到吗?
45、第四十五章
不怪顾砚书如此严肃, 实在是因为他接下来要拿出来的这个东西,是现在能够解决陶然居困境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虽然在末世之前,价格战这种战略方式其实已经略微有些落后。
顾砚书所面临的竞争对手中, 也从来没有使用过这一手段。
但在接管顾家之前,顾砚书也同样见过不少打价格战的案例。
所以顾砚书明白, 现在陶然居所面临的状况,解决的方法无非也就那么几种。
要么, 便是同韵瓷斋一般, 压低物品的售价。
但是这样的方法, 比拼可就不仅仅是存在于陶然居韵瓷斋之间了。
而是会直接将战火波及到韵瓷斋身后的周家以及陶然居的拥有者顾砚书身上。
到那个时候, 便只能看周家顾砚书谁的财力更加雄厚, 谁先支撑不下去了。
先不说周家家底到底如何,就说顾砚书才刚刚从长乐赌坊中赢回的这一百二十万两。
即使是去掉秦戮分账的那一部分最开始押注的本金,也净赚了五十一万两。
五十一万两虽然不能同一百二十万两相比, 但也同样不是一个小数目。
对于陶然居韵瓷斋来说, 更加不是一个小数目。
所以只要顾砚书想, 就用这从长乐赌坊中赢来的这五十一万两, 也足够可以拖垮韵瓷斋。
若是运作得当,也未尝不能动摇韵瓷斋身后的周家的根基。
但顾砚书并不想这样做。
先不说顾砚书不想将这五十万两浪费在这种毫无意义的事情上。
就说在价格战之中,跟着对手一起降价无疑是一种比较愚蠢的办法。
特别是在陶然居是面临中高端客户的精品品牌的情况下。
顾砚书本身便是出自豪门, 没有人比他更了解这些所谓的上流社会的人心中的想法了。
这些人自诩高人一等,方方面面都想彰显出与普通人的不同来。
这种心理, 在天齐国这样的封建制度国家之中尤为明显。
若是陶然居这次跟着韵瓷斋一起降价,等到价格足够低的时候, 自然便会迎来哄抢。
到那个时候,以前那些买不起陶然居的瓷器的群体,自然也就能够消费得
起了。
这样的情况下, 陶然居原本的客户群体心中定然有所不满,这种不满,最终便会转移到陶然居这个品牌身上。
届时这些人便会觉得,普通收入的百姓也能用上陶然居的瓷器,可见这陶然居的瓷器也并不是什么精致名贵的物品。
这样的思维一旦形成,想要重新扭转过来可就太难了。
君不见末世之前多少女孩子愿意省吃俭用买上一个过季打折的大牌包包。
但若是平日里以性价比或者是平价著称的品牌,偶然出了一件略微精致但价格却比较高昂的物品时。
这个品牌的客户群体多半会说上一句:
疯了吧?我买你家东西就是冲着你家便宜,这个价格我还不如去买某某大牌!
从这一点便可以看出,一个品牌的定位有多么重要。
顾砚书无意拉低陶然居的档次,所以跟随着韵瓷斋一起降价的行为自然不可取。
既然不能降价,现在想要破局,便只能选择另外一个方法了:
引进新品。
但是在选择被引进的新品时,也同样有所讲究。
这个新品必须要足够稀奇,同时也要足够罕见,才能在这样的情况下,压倒已经在价格上占据绝对优势的韵瓷斋。
天齐国因为每年换新瓷的习俗,瓷器制作工艺其实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所以对于旁人来说,要想想出这么一个新品来破局,还真算得上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
但这对于从末世而来,见过了不少科技时代下的高科技产物的顾砚书来说,却像是做幼儿园的题一样简单。
比如说,在末世之前极其常见甚至是可以称得上是廉价的一件物品
玻璃。
玻璃与瓷器相通,就连烧制方法也有不少相似的地方。
只不过因为玻璃烧制的温度要求更高,在天齐这样科技比较落后的朝代,想要达到玻璃烧制所需要的温度较较为困难,所以玻璃出现的时间才会比陶瓷晚上许多年。
可不管是提高火焰的温度,还是降低烧制玻璃所需要的温度,对于顾砚书来说,都不是什么困难的事。
所以在想到引进新物品的时候,顾砚书想也没想,便
选择了制造玻璃。
而周老三虽然并不知道顾砚书想让他做的东西是玻璃,但他从顾砚书此时的神情以及语气,都能够明白这个物品的重要性。
在对上顾砚书严肃的表情时,周老三想也没想便点下了头:
这一点王妃尽管放心,小的可以做到。
顾砚书得到周老三的承诺后,没有说话,而是对站在自己身后的白术挥了挥手。
白术见状,直接上前一步,从兜里掏出了两张纸,递到了周老三的面前。
等到周老三伸手将那两张纸接了过去后,才开口解释:
我这个人,做事向来比较谨慎,为了防止以后我们因为这件事起冲突,你将这契约看一看,若是没问题,就签个字。
顾砚书自末世而来,在末世之前,手中也掌握着一个极大的商业帝国。
作为一个合格的商人,顾砚书比谁都明白合同的重要性。
任由合作伙伴和竞争对手嘴上说的天花乱坠,在签下合同之前,一切都是空谈。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