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且我见王妃刚刚的神情,想来心中早就有了主意,让五皇弟贸然插
    手,弄不好还会弄巧成拙。
    秦戮自认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已经对顾砚书有了大致的了解。
    就刚刚顾砚书在得知韵瓷斋同大皇子的关系后那个表情。
    秦戮便知道自家这个看起来温润有礼,看起来很是好欺负的王妃,肚子里指不定在冒着什么坏水呢。
    顾砚书对于秦戮的这一番话,既没有否认,也没有承认,只问了另外一个问题:
    王爷对我就这么有信心?
    秦戮微微微微沉默片刻后,才重新开口:
    王妃聪颖过人,本王自然是很有信心的。
    若是此时秦灏还在书房,少不得会被秦戮的这番话给惊掉下巴:
    他家沉默寡言,平时连多说一个字也懒得的三皇兄,什么时候开始学会拍人马屁了?
    然而被拍马屁的顾砚书本人,脸上除了笑意比刚刚更加明显之外,丝毫没有任何意外的神情:
    那王爷若是猜错了呢?
    五皇弟能够解决的事,本王也能解决。秦戮想也没想便给了顾砚书答案。
    噗嗤
    顾砚书终于确定,刚刚自己觉得秦戮看着秦灏的眼神似乎多了一股不耐并不是他的错觉。
    在笑过之后,顾砚书不忘顺着秦戮的毛安抚了一番:
    到时候我若是解决不了,一定来向王爷求助。
    果然,在听到这话后,秦戮的表情立刻便柔和了两分,就连唇角也出现了一丝几不可闻的弧度。
    作者有话要说:秦晟:看我搞价格战把你的铺子搞黄!
    43、第四十三章
    原本顾砚书在听到韵瓷斋想要和陶然居打价格战的时候。
    第一个想法是先找韵瓷斋背后的东家, 看看是不是陶然居与其有什么误会。
    若是双方能够心平气和地将话说开,和平协商,将问题解决, 自然是皆大欢喜。
    然而在听到韵瓷斋和大皇子的关系后,顾砚书便立刻改变了心中的想法
    韵瓷斋这番举动, 明显是想要将陶然居挤兑到关门,还协商什么协商?
    顾砚书从来不是一个被别人打了左脸, 还要将右脸送出去给别人打的人。
    他会做的, 只会是反手把这个巴掌抽回去, 顺便再抽掉对方半条命。
    所以在听到白术回报的当天下午, 顾砚书便去了陶然居一趟。
    见过王妃, 王妃这怎么还亲自过来了?
    见到顾砚书的那一刻,唐掌柜的脸上略微有些惶恐。
    特别是在看到跟在顾砚书身后的止戈时,脸上的表情便愈发小心了起来。
    面对唐掌柜谨小慎微的模样, 顾砚书倒是非常随意:
    韵瓷斋那边的事我都已经听说了, 索性今天没什么事, 便想过来看看, 唐掌柜不必多礼。
    说话的同时,顾砚书便直接一脚跨进了陶然居的大门。
    顾砚书以前虽然没有来过陶然居,但今日来之前, 顾砚书已经将陶然居的账册翻出来重新看了一遍。
    现在进门不过一盏茶的功夫,顾砚书便能够结合着账册上的内容, 将陶然居的情况摸个七七八八。
    陶然居的定为是做中高端的瓷器,面临的客户都是小康以上的中产家庭以及大户人家。
    这一点, 从陶然居的这间店铺的情况中也能看一二。
    陶然居的地理位置非常不错,虽然不是在京城最为繁华的地段,但平时这外面人来人往的也极为热闹。
    门面总共上下两层。
    第一层大多是些碗勺碟盘之类寻常的小玩意儿, 做工虽然不错,但也算不上有多精良。
    到了第二层,便就多了一些花瓶摆件之类精细的东西了,从釉面和花色上,也能看出来比一楼的东西高出了一个档次。
    可无论是一楼那
    些做工不算顶级的小玩意儿,还是二楼这些精细的物件,都不是寻常人家能够消费得起的。
    将整个店铺上下两层都看过一遍之后,顾砚书心中也大概有了底:
    看来这次韵瓷斋降价,的确对陶然居影响不小。
    别的不说,就说现在已经逐渐开始进入了瓷器店的旺季,客人无论如何都会比寻常时间多上一些。
    顾砚书出门的时候,还特地挑选了一天之中客流量最大的时间段。
    可就算是这样,此时的陶然居内依旧冷冷清清,连一个进门闲逛的人也没有,便足以说明问题了。
    唐掌柜的脸上也出现了一丝苦涩与无奈的神情:
    王妃明鉴,自从那韵瓷斋前几日开始降价后,咱们这陶然居中的客人便一日比一日少了,今日情况最为严重,到现在都还没开张呢。
    若不是这样,唐掌柜也不至于如此心急火燎。
    然而顾砚书却像是没有听出唐掌柜的着急上火似的,又问出了另外一个问题:
    现在店里的库存应当不少吧?
    嘴上虽然是在询问,但从顾砚书语气中的笃定,便能知道他的心中其实已经有了答案。
    唐掌柜现在自然是不敢对顾砚书有丝毫隐瞒:
    是,而且不仅是店里,就连窑上,现在也压了不少存货。
    这一点,倒是真的不能怪唐掌柜。
    毕竟在这之前,唐掌柜也不知道韵瓷斋会闹出这么多幺蛾子。
    为了能够有充足的准备来迎接旺季,早在半个月前,唐掌柜便已经依照往年的经验,让窑中开始加班加点增大生产量。
    结果那边库存还没出货,这边唐掌柜就收到了韵瓷斋降价的噩耗。
    最让唐掌柜觉得为难的,便是这天齐辞旧迎新换新瓷的习俗,瓷器更换地频繁,这瓷器上的花色自然也就变幻地迅速。
    在这天齐之中,几乎年年时兴的瓷器样式都不一样。
    往前十几年,大家都还喜欢花样繁复,颜色喜庆的彩瓷,到了前几年,人们的喜好又变成了颜色单一素雅的纯色瓷器,到了近两年,大家又更加青睐色彩相对不那么复杂,但图纹繁多的青花瓷。
    旁的不说,现在陶然居中所积压的,有八成瓷器都是青花瓷。
    若是到了明年,众人的喜好与口味都变了样,那这些青花瓷便会直接砸在陶然居手中,到最后,一文不值。
    顾砚书同样也清楚这一点,抬眼看了看陶然居内被摆的满满当当的货架:
    现在店里和窑上的库存加起来,一共有多少?
    一共有三万两上下的货物。
    唐掌柜很快便给出了答案,说着说着,唐掌柜便觉得口中发苦,若是这批货卖不出去
    顾砚书微微点了点头,又问了另外一个问题:
    窑厂在什么地方,能带我去看看吗?
    陶然居能够将瓷器生意做这么大,成为京中仅次于韵瓷斋的第二间瓷器店,自然是有自己的窑厂的。
    唐掌柜虽然不明白顾砚书为什么会想要去窑厂查看,但做了二十多年的下人,唐掌柜早就明白主家的话少反驳,照做便是的道理:
    就在京外离城门不远的一处庄子上,王妃若是想,现在小的便能带您过去。
    行,拿走吧。顾砚书想也不想便挥了挥手,示意唐掌柜带路。
    唐掌柜见状自然也不敢耽误,随手招过店内的一位伙计,低声吩咐了几句后,便带着顾砚书出了门。
    如同唐掌柜所说的那样,陶然居拥有窑厂的确离京城城门不远。
    几人坐着马车,出了城门之后也才行驶了不到半个时辰便到了。
    到达目的地之后,顾砚书并没有先急着去看窑厂,反而是先看了看窑厂周围的环境。
    同陶然居一样,窑厂的地理位置同样不错,位于一片田庄之后,又与田庄有一段距离,能够做到平时与田庄之内的人互不打扰。
    而窑厂的另外一边,则是一片山林。
    看了一会儿后,顾砚书便像是想到了什么,指了指窑厂附近的田庄和背后的那片山林:
    这片田庄和那片山林也是我的?
    顾砚书记得,在自己的嫁妆清单之中,他的确在京郊的位置拥有一片田庄和山林。
    只不过因为顾小公子对京郊的状况着实不很了解,顾砚书也不能确定
    他嫁妆中的产业具体是在什么位置。
    回王妃的话,是的。
    唐掌柜对此倒是知道一些内情:
    原本这一片不在王妃的嫁妆中,是大少爷为了方便王妃日后管理,所以专门卖了以前的田庄和山头,购置下来的。
    说到这里,唐掌柜的语气中便不由多了一次感慨。
    大少爷对小少爷如何,他们这些跟在大少爷身边的老人心中可都是门儿清。
    以前见小少爷对大少爷的态度就像是对仇人一般,他们也是看在眼中急在心里,私底下甚至还隐隐为大少爷感到过不值。
    只是前些日子见大少爷心情较以往好了不少,有胆子大的询问过后才知道,这小少爷与大少爷之间的关系居然破冰了。
    见到大少爷终于苦尽甘来,唐掌柜心中自然同样为其感到高兴。
    现在听到顾砚书问这个问题,自然忙不地帮顾砚礼说着好话。
    顾砚书又怎们会听不出唐掌柜这番话的意思?
    微微点了点头,对此表示了赞同:
    大哥向来便考虑地极为周到。
    那现在小的现在便带王妃去窑厂看看?
    若说唐掌柜刚刚对顾砚书尊敬,是畏惧于他的身份,现在则是多上了几分真情实意。
    这一次顾砚书没有再拒绝,直接挥了挥手,示意唐掌柜在前面带路。
    在去往窑厂的路上,顾砚书也没忘记观察这片田庄的情况。
    只是顾砚书上辈子虽然经历过末世,但也从来没有打理过田地里面的事务。
    若说现在是秋季,顾砚书或许还能从农作生长情况看出些什么东西来。
    但是现在因为季节的缘故,这田地里光秃秃的一片,并没有种下任何东西,顾砚书便是两眼一抓瞎,什么也看不出来了。
    只不过田地旁边沟渠的情况,顾砚书也能大致猜测出来,这田庄恐怕也和他手底下的那些店铺一样,被顾砚礼管理的不错。
    就在顾砚书观察着四周的环境时,唐掌柜便已经带着他来到了窑厂附近:
    王妃,前面便是窑厂了。
    顾砚书顺着唐掌柜示意的方向看了看,一眼便看到了眼前那个
    挂着陶然匾额的大门。
    从大门进去,顾砚书一眼便看到了唐掌柜口中那些挤压的瓷器。
    除此之外,顾砚书还发现,此时的窑洞里面并没有开火,就连窑厂里面正在工作的工人也不多。
    现在窑里和店里都压了不少瓷器,陶然居那边的情况不好,小的也不敢贸然行事,就让这边先把工作停了。
    或许是注意到了顾砚书的目光,唐掌柜低声同顾砚书解释着。
    就在唐掌柜说话的同时,窑洞中便走出了一个穿着粗布短褐,体格健壮的男子。
    那人一见到唐掌柜,脸上微微有些烦躁的表情消散了不少,连忙上前两步走路到了唐掌柜面前:
    唐掌柜您怎么来了?是不是咱们这边可以复工了?
    44、第四十四章
    这个穿着粗布短褐, 体格健壮的男人叫周和,因为在家中排行第三,窑上的工人们都叫他周老三。
    现在陶然居的窑厂, 便是由周老三负责管理。
    因为这瓷器行业在天齐国的特殊性,所以这瓷窑上的工人们, 也都不是领取的固定工钱。
    在寻常的时候,这些工人拿到手的工钱会少一些, 虽然不是非常少, 但也只够一家人的生活所需。
    但是等到这年头年尾瓷器店进入旺季之后, 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每年这个时候, 窑上的工人因为工作量比平时大, 有些时候甚至还需要加班加点地连夜倒班轮换,这工钱便会一下比平常时间多上两三倍不止。
    就拿陶然居的这个陶然窑厂来举例吧。
    去年陶然居的生意不错,最后的收成也好, 比起往年来利润多了整整两成。
    于是顾砚礼便做主, 又给窑上的工人们把工钱向上提了提。
    所以去年在陶然窑厂中做事的工人, 在年头年尾最忙的这三个月的时间里, 便挣到了平时一年才能挣到的钱。
    顾砚礼去年的那一番举动,也直接让陶然窑厂的工人们都明白了一个道理:
    他们做出来的瓷器越多,店里的瓷器卖的越好, 他们的工钱才会越多。
    要知道在这窑厂中做工的工人,可都是家家户户的顶梁柱, 这一大家子人都张着口等着窑上的汉子们挣钱回去买米下锅呢。
    过年了,家家户户都想在饭桌上添上那么一两道肉菜, 为自家的媳妇儿孩子添上一两件新衣服。窑上的工人们自然也都不例外。
    这些人前几天还在说今年要多轮几个班次,多挣一点钱拿回家过年之类的话。
    谁知道这才几天功夫?唐掌柜居然就让他们停工了,计划中的肉菜新衣服似乎在一瞬间化为了泡影。
    这让周老三怎么能够不着急?
    咳, 王妃,这位是周老三,现在这个窑厂便是由他负责。
    周掌柜地咳了一声,没有回答周老三的问题,而是先看向顾砚书,向他介绍了一番周老三之后,才转头看向周老三:
    周老三,这位是厉王妃殿下,今天我来,便是带殿下来窑厂看看的。
    厉王妃?小公子?
    周老三先是愣了愣,然后才反应过来,这厉王妃,不就是以前主家的小公子吗?
    周老三平时不是整日里都在窑洞里烧瓷,便是同工人们商量这瓷器的烧制,对外界的事物向来是不怎么关心的。
    对于陶然居和陶然窑厂被原来的主家,也就是顾大公子送给了小公子当嫁妆这件事,周老三也只是隐约有所耳闻。
    现在看到唐掌柜的态度,周老三便知道,这件事恐怕是真的了。
    但对于现在的周老三来说,陶然居和陶然窑厂现在到底是谁的并不重要,他只关心这窑上什么时候才能开火。
    心中关心,周老三也毫不犹豫地问了出来:
    见过王妃殿下,不知殿下可否告诉小的们,咱们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复工?
    或许是因为心中着急,周老三嘴上虽然在向顾砚书问好,但语气并不是那么好听。
    恋耽美

章节目录


王妃他富可敌国(穿越)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隔壁的加菲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隔壁的加菲猫并收藏王妃他富可敌国(穿越)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