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周长生闻弦歌而知雅意,对方这是饿得呀,所以,才会一碰就倒,现在是想吃东西了。好说,好说,小老弟随我来。周长生搀着中年男子到了把兄弟家里。这时候,宴席已经到了尾声,客人们都走得差不多了。村子里人办酒席,饭菜都是宁可多做一些不能少的,不然不够吃了显得不体面。因此,饭菜还余下不少。好多来主家帮忙的人还没走,大家也知道,周长生是主家的把兄弟,三里五乡的,也都认识,纷纷用眼神和周长生互相打了打招呼。再看中年男子的这身打扮,也猜出了大概的真相。无非是路遇此地,遇上了难处,没吃饭,然后周长生碰上了,把人领来了。今天是主家大喜的日子,谁都不至于吝啬这一顿饭,再说,也算是给刚出生的孩子积德了。周长生找了个桌子,让中年男子坐下。又亲自去张罗了几个菜和馒头端了过来。小老弟,饿了吧,先垫垫肚子。吃了赶紧把事了了。多谢老哥。中年男子可能也是饿坏了,拿起筷子,不顾形象地狼吞虎咽起来。不一会,三盘菜,一个比成年人手掌还大的馒头,都风卷残云似的被消灭光了。多谢这位老哥。中年男子打了个饱嗝,冲周长生抱了抱拳。没事没事。周长生摆了摆手,今天这顿饭,他沾把兄弟的光,借花献个佛。还是那句话,只要对方不是故意找事儿的就成。我袁某闯荡多年,人都说我铁口神断,只是没想到,医人者不自医啊,居然在这里窄住了。如此狼狈,让老哥见笑了。中年男子苦笑着摇了摇头。小老弟太客气了。周长生又摆了摆手。只是,老哥你中年男子望着周长生,欲言又止。小老弟有话请讲。周长生不禁纳闷道,难道对方还要说什么不吉利的话不成?真的不怕一会儿挨揍吗?自己好歹对他也有一饭之恩,虽然这饭是把兄弟出的吧,可要不是自己的面子,他也吃不上啊。老哥,你本是个老太爷的命。中年男子笃定地说道。此话怎讲?周长生一听,对方这话,后面还有但是啊。你家的祖坟,经过多年蕴养,再加上祖宗积德,族人行事还算清正,俗话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如今,风水之势已成。你族中本该文运昌盛的。你的大儿子,本来应该是举人之命,你族中,到今天为止,最少也应该出五名秀才,一名举人,甚至还有一位同进士。只是,如今的状况和我说的差别很大吧?
族长的儿子,在科举上也是奋战了多年了,到现在为止,依然是个童生。周家族中现在连上周正海在内,也就两名秀才。另一位秀才今天也五十多了,早就放弃了科考。周长生一听就懵了,什么情况?
他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来主家帮忙的人们一听,嘿,这么大一瓜,都纷纷聚拢了过来。
第14章 弃子的复仇(三)
这是有人用了邪术,吸了你全族的文昌运,然后集中到一个人身上了啊。中年男子感叹道。把全族的文昌运集中到一个人身上,岂不是好事?一个吃瓜群众不解问道。好多人家里,家里兄弟好几个的,都是一个爹生娘养的,哪就能分出来哪个读书特别好哪个就差太多了?没办法,供一个读书的不容易,也都是全家选出一个来,专供这一个,然后盼着这个人在科举上有点出息后,再拉拔其他的兄弟们。要是能把全族的文运集中到一个人身上,估计好多族长都会想办法这么做。虽然对没被选中的人来说,可能不太公平。但是寒门就是这样,与其一大堆人一起平庸,真不如集中所有力量,哪怕只供出一个举人来,家族在十里八乡就可以横着走了,族人也能得到更多的荫庇。这位兄台的话问得好啊。中年男子看了这个吃瓜群众一眼,只是,若是如此就好了。中年男子冷哼一声。此话怎讲?这个吃瓜群众追问道。这每个家族和每个家族的文运是不一样的,本来你们周家现在是文运正盛,咱们打个比方,如果说别人家族的文昌运只有一百两百,你们周家的文昌运就有一千。当然,比起一些权贵之家,动不动就一溜进士翰林的,要差得远了,但在你们当地来说,也是数得着的,最起码在寒门之家来说,已经很不错了。毕竟不是每个家族都能出一个同进士的。
听到这里,吃瓜群众都附和得点了点头,别说同进士,就是个举人,好多家族就求之不得了。在乡下,要是哪家有个秀才,整个家族都会让乡邻高看一眼哩。这文运嘛,分配到每个人身上是不一样的,那个人身上可能只有二十,那其他人的合起来就是九百八。因为他是用了邪术,也只能吸收别人的一成罢了。算下来,他只吸引了九十八,一共有一百多了,他倒是能中举人了,可也只是个举人了。一百多,还不足以中到同进士。可家族其他人呢,因为好多文运都被他吸收了,想从科举上再进一步就难了,要他不这么干的话,你们家族,早就有好几个秀才举人和同进士了。
周长生和周围的吃瓜群众们听完是目瞪狗呆,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这,这,这这人说的这事是不是真的呀?
还有,这老周家是谁这么缺德啊?
不懂就问,有个吃瓜群众就说道。那先生你看,这个吸引别人文运的是谁呢?其实,大家心中对人选也隐隐有了猜测。周家又不是什么家族平均学历都举人那种,还在科举上奋斗的也不多啊。与其猜来猜去,不如直接问省事儿。我也不清楚。中年男子摇了摇头,只能从卦像看出来,这人家道中落,受妻子嫁妆供养,方得继续科举。还育有一子,还有,因为用此邪术,这次秋闱,他会高中举人。
大家一听,互相对望一眼儿,这还有谁?周正海呗。这次周家去科举的,只有他一个。家道中落,拿妻子嫁妆供养,有一子,条件也都对得上老哥也不要觉得,我是看不得你们家族有人出息,想离间你们。现有对证,我把话放在这里,估计大家都会认为他们夫妻恩爱,其实不然,这个人在外面,还和青梅勾搭成奸,此邪术就是其青梅所做。反倒是家中妻子和孩子被蒙在鼓里。此次他中科举,必要酬青梅之功,休了原配,娶青梅进门的。
中年男子淡淡地说道。先生所说,可有破解之法?周长生沉默了半晌,不动声色地问道。对于中年男子的话,他是有些半信半疑的。首先,这人来得太突然,他甚至有点怀疑,这人是不是故意撞到他身上的?是不是有人看不得他们周家好,怕他们家族起势,故意找人来离间他们的?
这周正海去了府城,要么中举,要么不中。搞不好对方就是未雨绸缪呢。这周正海要是不中就算了,也就是找这个人过来,到他耳边挑拨上这么几句,也不破费什么。这人眼生,应该不是他们本地人,从外地找个生人过来,说几句就走,给个在县城打一天零工的钱,有的是人愿意干。轻松啊。噢,不止,这人还白蹭了一顿饭。要是周正海中了呢,自己听到这话,肯定对周正海不满,自己不满之下,必然要对周正海进行打压,正好让周正海和家族离了心,到时候家族指望周正海就指望不上了。可人家也说了,周正海在外面还有奸情,勾搭的还是青梅,这次还要酬青梅之功。这是不是的,等周正海回来就知道了。他故意这么问,看对方给的破解之法是什么,如果是要太多钱的,多半就是江湖骗子了。这个嘛,简单,有两个方法,不过第一个方法嘛,我要说了,老哥肯定会怀疑我不怀好意,故意让你得罪举人老爷了。我就直接说第二个吧。这个邪术,既然是青梅所做,到时候,大家往其青梅身上多泼点五谷轮回之所产出之物,自然就能压制住其夺运之术,拿回属于自己家的文运。
嗯?五谷轮回之所?
大家齐刷刷地看向主家的茅厕。我去,这是一条有味道的建议啊!
行了,我今天受老哥一饭之恩,如今,也算了了咱们的因果,后会有期。中年男子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冲周长生抱了抱拳,转身出门而去。大家还没从震惊中回过神儿来的时候,中年男已经飘然而去。*
这年头,群众的文化生活少啊,平常有点小瓜,大家都恨不得添个油加个醋的,让它茁壮成长,如今,有这么一个如此劲爆的大瓜,还等什么?
大家不由加快了干活的速度,赶紧的,把这里收拾完了好回家,有瓜啊。这帮人干完了活,在回家的路上碰到熟人不免就说起了这事儿。哎呀,新瓜!保甜!
吃到瓜的群众们,瓜子花生小板凳,也都准备了起来!有新瓜了,串门去!
在吃瓜群众的齐心协力之下,这个瓜飞速地就传遍了三里五乡。周家的周正海,要中举人了!他本来命里没有这个运的,是用了邪术,强行从其他族人身上夺过来的气运呢。唉,老周家好好的气运,都让他给糟蹋了。哦,对了,帮他用夺运之术的,是他勾搭成奸的青梅,这次周正海中举后,就要休妻迎娶青梅呢。可怜了他的老婆孩子。特别是他老婆,周正海成亲之前就家道中落,这些年来一直是他老婆拿钱供他读书呢。有一个在摆酒的人家帮忙的,家就是镇上的,他堂姐就是嫁到周家了,还生了一个外甥,这外甥也是从小读书,只是,如今十六了,连个童生都没考上。虽然是堂姐,但他们家也没分家,还和爷爷奶奶叔叔伯伯的住一块儿,他一听就明白了,原来不是他家外甥不够努力,也不是外甥不够聪明,是有人夺了外甥的文运,这还了得!
从主家帮完忙出来,他在路人都没心思和人谈这事儿,而是赶紧回了家,给家人汇报这个新情况。家里人一听,也急眼了。他们家外甥家里条件还可以,不然也不可能让外甥考这么多年啊。谁家不希望外甥有出息,然后拉拔自家一把呢。他妈的,这个王八蛋周正海,是要生生断了他们家一条上进的路啊。家里还专门开了个会,把所有人聚齐了,研究对策。最后,老人们觉得这个算命先生说的未必是事实,再说,要是周正海中了举,那就是举人老爷了,也不是他们平民百姓能惹得起的,不能轻易得罪,先看看他有没有带青梅回来吧。要是带了青梅回来,还要休妻的话,那多半这事儿就是真的了。到时候怎么办?那还用说吗,跟外甥家说,告诉他们,要用五谷轮回之所出来的东西伺候!
*
到了下午,周安他娘吴氏就从来串门的街坊嘴里得着信儿了街坊们甚至还推断出了这个周正海的青梅,应该就是和周正海一起长大的刘梅。说起刘梅来,街坊们又是一阵鄙夷。当初她家里和周正海一家算是心有默契,就等他们俩长大了就办婚事,哪成想周正海家家道中落,刘梅受不得穷,转头就攀了别的高枝。听说是嫁到省城去了。当时周正海他娘也气坏了,放话说,以后周刘两家老死不相往来。村里人私下说起刘家,也没什么好话,当初周家条件好的时候,没少帮衬你刘家,那可是超出了街坊邻里之间的情谊的,为什么?还不是因为两家要做儿女亲家。结果,你们背信弃义啊。刘家倒是不在乎这个,风评又不当饭吃。周家眼看败落了,女儿要是嫁到周家,估计他们连个聘礼也要不出多少来,但女婿家里就不一样了,聘礼就二十两银子呢。女儿嫁到省城,吃香的喝辣的,不比在周家受穷强?
至于信用什么的,两家当时确实有意把两人做堆儿,可也就口头这么一说,又没白纸黑字得写下来,有证据吗?你周家也没提前下过聘!
虽然刘家人总把刘梅的日子说的千好万好,什么夫家是富户啊,家里不愁吃喝啊,不过有去过省城的邻村人说,刘梅的男人家里要论富也算富,有两个铺子,生意都不错,不过他男人前头还有个老婆,后来得病没了,给她男人留下了两个儿子。刘梅嫁过去的时候,人家前头妻子生的儿子都成婚了。刘梅是过去做填房的,后来她倒是生了个儿子,四五岁上在河里淹死了,是前头的儿子搞鬼还是单纯的意外,就不知道了。去年她男人也得病没了。这么一想也知道,刘梅在夫家,反正吧,日子不那么如意就是了。要是周正海真中了举的话,刘梅会粘上来也说不定,刘家人就那德性,无利不起早,有奶就是娘的。只是周正海就太不讲究了,你周正海能读书到现在,凭的是什么啊?是老婆的嫁妆!如今一朝高中,就过河拆桥了。就是换老婆,换个家里有钱有势的或者青春貌美的也就罢了,咱们把道德搁在一边,也算是图了一样对吧,万万没想到,居然是吃的回头草!
刘梅她,已经是半老徐娘了啊!当初还是背叛过你的半老徐娘!
到底怎么想的啊。至于周正海和刘梅的事是不是真的,反正吧,大家觉得,无风不起浪,人家算命先生说的有板有眼的,估计就是有这么回事了。再有,周正海可是考举人考了几次了,都没有得中,人家算命先生就敢铁口直断,说这科周正海一定能中,肯定是有两下子的。他能不能中,过几天就有结果,谁会愿意撒这种马上就会被揭穿的谎言呢,那不自打脸吗?
本来呢,要是有周氏族人压制话题,帮忙辟个谣的,估计消息也不会传这么快。只是,周家族人都沉浸在他们的文运可能已经被周正海夺走的震憾中,就没有想过辟谣的事。辟什么谣哦,如果周正海的事儿是真的,他们还要指着舆论帮他们谴责他呢。周安他娘一听也慌了,送走了几波来送瓜的街坊们,想了想,决定明天带儿子回娘家找自家哥哥商量商量对策。周安去了和算命先生约好的地方,结清了余下的四十五两银子。咱们可有言再先,你要是执意留在这里,将来那位举人老爷收拾你
行了,行了,我知道了,你以为我愿意在你们这个破地方啊,不过就是想攒点回家的路费。就是想再做这行,换个地方岂不是更好,我脑子又没毛病,何苦非要呆在这里,等着这位举人老爷报仇啊?算命先生深觉智商受到了侮辱,接过银票揣在怀里,冷哼一声,扬长而去。没等周安他娘回娘家,到了晚上,周安他舅舅吴中汉听到信儿就来了。这是怎么个情况?他要问清楚了,周正海这事是不是真的,有没有发现苗头?当然,最重要的是,要做好应对措施!
他们吴家虽然没什么权势,但也不是给他人做嫁衣裳的。
第15章 弃子的复仇(四)
哥!
送走了街坊坊后,吴氏心里就七上八下的。一见哥哥来了,眼泪当时就止不住了,跟断了线的珠子似的,是哗哗得往下流啊。好了,别哭了,别哭了,都是当娘的人了,别哭了,咱们屋里说。吴中汉拉着妹妹的手,往屋里走。哎!吴氏哽咽着,拉住了哥哥的手。到了屋里,坐下后,吴氏这眼泪就又止不住了,哥,这该怎么办啊?我听说正海他,他中了举要休妻呜呜呜
吴氏贤惠是贤惠,就是经不住事儿,不然上辈子也不至于被刺激得早早地就抑郁而终了。吴中汉心里也特别堵得慌。妹妹嫁到周家这些年,过得也不容易,上有老下有小,照顾里里外外这一大家子,就连嫁妆田里的出息,也都用来供周正海读书了。这么多年辛辛苦苦,就盼着周正海在科举上能有所斩获,结果就出了这档子事儿。说起来,以前妹妹每次回娘家,他们问起来,都说妹夫对她挺好的,两人很是恩爱,按理说不应该啊。可话又说回来,以前周正海是靠着妹妹的嫁妆读书呢,他要是敢对妹妹不好,他们吴家能答应?
恋耽美
族长的儿子,在科举上也是奋战了多年了,到现在为止,依然是个童生。周家族中现在连上周正海在内,也就两名秀才。另一位秀才今天也五十多了,早就放弃了科考。周长生一听就懵了,什么情况?
他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来主家帮忙的人们一听,嘿,这么大一瓜,都纷纷聚拢了过来。
第14章 弃子的复仇(三)
这是有人用了邪术,吸了你全族的文昌运,然后集中到一个人身上了啊。中年男子感叹道。把全族的文昌运集中到一个人身上,岂不是好事?一个吃瓜群众不解问道。好多人家里,家里兄弟好几个的,都是一个爹生娘养的,哪就能分出来哪个读书特别好哪个就差太多了?没办法,供一个读书的不容易,也都是全家选出一个来,专供这一个,然后盼着这个人在科举上有点出息后,再拉拔其他的兄弟们。要是能把全族的文运集中到一个人身上,估计好多族长都会想办法这么做。虽然对没被选中的人来说,可能不太公平。但是寒门就是这样,与其一大堆人一起平庸,真不如集中所有力量,哪怕只供出一个举人来,家族在十里八乡就可以横着走了,族人也能得到更多的荫庇。这位兄台的话问得好啊。中年男子看了这个吃瓜群众一眼,只是,若是如此就好了。中年男子冷哼一声。此话怎讲?这个吃瓜群众追问道。这每个家族和每个家族的文运是不一样的,本来你们周家现在是文运正盛,咱们打个比方,如果说别人家族的文昌运只有一百两百,你们周家的文昌运就有一千。当然,比起一些权贵之家,动不动就一溜进士翰林的,要差得远了,但在你们当地来说,也是数得着的,最起码在寒门之家来说,已经很不错了。毕竟不是每个家族都能出一个同进士的。
听到这里,吃瓜群众都附和得点了点头,别说同进士,就是个举人,好多家族就求之不得了。在乡下,要是哪家有个秀才,整个家族都会让乡邻高看一眼哩。这文运嘛,分配到每个人身上是不一样的,那个人身上可能只有二十,那其他人的合起来就是九百八。因为他是用了邪术,也只能吸收别人的一成罢了。算下来,他只吸引了九十八,一共有一百多了,他倒是能中举人了,可也只是个举人了。一百多,还不足以中到同进士。可家族其他人呢,因为好多文运都被他吸收了,想从科举上再进一步就难了,要他不这么干的话,你们家族,早就有好几个秀才举人和同进士了。
周长生和周围的吃瓜群众们听完是目瞪狗呆,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这,这,这这人说的这事是不是真的呀?
还有,这老周家是谁这么缺德啊?
不懂就问,有个吃瓜群众就说道。那先生你看,这个吸引别人文运的是谁呢?其实,大家心中对人选也隐隐有了猜测。周家又不是什么家族平均学历都举人那种,还在科举上奋斗的也不多啊。与其猜来猜去,不如直接问省事儿。我也不清楚。中年男子摇了摇头,只能从卦像看出来,这人家道中落,受妻子嫁妆供养,方得继续科举。还育有一子,还有,因为用此邪术,这次秋闱,他会高中举人。
大家一听,互相对望一眼儿,这还有谁?周正海呗。这次周家去科举的,只有他一个。家道中落,拿妻子嫁妆供养,有一子,条件也都对得上老哥也不要觉得,我是看不得你们家族有人出息,想离间你们。现有对证,我把话放在这里,估计大家都会认为他们夫妻恩爱,其实不然,这个人在外面,还和青梅勾搭成奸,此邪术就是其青梅所做。反倒是家中妻子和孩子被蒙在鼓里。此次他中科举,必要酬青梅之功,休了原配,娶青梅进门的。
中年男子淡淡地说道。先生所说,可有破解之法?周长生沉默了半晌,不动声色地问道。对于中年男子的话,他是有些半信半疑的。首先,这人来得太突然,他甚至有点怀疑,这人是不是故意撞到他身上的?是不是有人看不得他们周家好,怕他们家族起势,故意找人来离间他们的?
这周正海去了府城,要么中举,要么不中。搞不好对方就是未雨绸缪呢。这周正海要是不中就算了,也就是找这个人过来,到他耳边挑拨上这么几句,也不破费什么。这人眼生,应该不是他们本地人,从外地找个生人过来,说几句就走,给个在县城打一天零工的钱,有的是人愿意干。轻松啊。噢,不止,这人还白蹭了一顿饭。要是周正海中了呢,自己听到这话,肯定对周正海不满,自己不满之下,必然要对周正海进行打压,正好让周正海和家族离了心,到时候家族指望周正海就指望不上了。可人家也说了,周正海在外面还有奸情,勾搭的还是青梅,这次还要酬青梅之功。这是不是的,等周正海回来就知道了。他故意这么问,看对方给的破解之法是什么,如果是要太多钱的,多半就是江湖骗子了。这个嘛,简单,有两个方法,不过第一个方法嘛,我要说了,老哥肯定会怀疑我不怀好意,故意让你得罪举人老爷了。我就直接说第二个吧。这个邪术,既然是青梅所做,到时候,大家往其青梅身上多泼点五谷轮回之所产出之物,自然就能压制住其夺运之术,拿回属于自己家的文运。
嗯?五谷轮回之所?
大家齐刷刷地看向主家的茅厕。我去,这是一条有味道的建议啊!
行了,我今天受老哥一饭之恩,如今,也算了了咱们的因果,后会有期。中年男子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冲周长生抱了抱拳,转身出门而去。大家还没从震惊中回过神儿来的时候,中年男已经飘然而去。*
这年头,群众的文化生活少啊,平常有点小瓜,大家都恨不得添个油加个醋的,让它茁壮成长,如今,有这么一个如此劲爆的大瓜,还等什么?
大家不由加快了干活的速度,赶紧的,把这里收拾完了好回家,有瓜啊。这帮人干完了活,在回家的路上碰到熟人不免就说起了这事儿。哎呀,新瓜!保甜!
吃到瓜的群众们,瓜子花生小板凳,也都准备了起来!有新瓜了,串门去!
在吃瓜群众的齐心协力之下,这个瓜飞速地就传遍了三里五乡。周家的周正海,要中举人了!他本来命里没有这个运的,是用了邪术,强行从其他族人身上夺过来的气运呢。唉,老周家好好的气运,都让他给糟蹋了。哦,对了,帮他用夺运之术的,是他勾搭成奸的青梅,这次周正海中举后,就要休妻迎娶青梅呢。可怜了他的老婆孩子。特别是他老婆,周正海成亲之前就家道中落,这些年来一直是他老婆拿钱供他读书呢。有一个在摆酒的人家帮忙的,家就是镇上的,他堂姐就是嫁到周家了,还生了一个外甥,这外甥也是从小读书,只是,如今十六了,连个童生都没考上。虽然是堂姐,但他们家也没分家,还和爷爷奶奶叔叔伯伯的住一块儿,他一听就明白了,原来不是他家外甥不够努力,也不是外甥不够聪明,是有人夺了外甥的文运,这还了得!
从主家帮完忙出来,他在路人都没心思和人谈这事儿,而是赶紧回了家,给家人汇报这个新情况。家里人一听,也急眼了。他们家外甥家里条件还可以,不然也不可能让外甥考这么多年啊。谁家不希望外甥有出息,然后拉拔自家一把呢。他妈的,这个王八蛋周正海,是要生生断了他们家一条上进的路啊。家里还专门开了个会,把所有人聚齐了,研究对策。最后,老人们觉得这个算命先生说的未必是事实,再说,要是周正海中了举,那就是举人老爷了,也不是他们平民百姓能惹得起的,不能轻易得罪,先看看他有没有带青梅回来吧。要是带了青梅回来,还要休妻的话,那多半这事儿就是真的了。到时候怎么办?那还用说吗,跟外甥家说,告诉他们,要用五谷轮回之所出来的东西伺候!
*
到了下午,周安他娘吴氏就从来串门的街坊嘴里得着信儿了街坊们甚至还推断出了这个周正海的青梅,应该就是和周正海一起长大的刘梅。说起刘梅来,街坊们又是一阵鄙夷。当初她家里和周正海一家算是心有默契,就等他们俩长大了就办婚事,哪成想周正海家家道中落,刘梅受不得穷,转头就攀了别的高枝。听说是嫁到省城去了。当时周正海他娘也气坏了,放话说,以后周刘两家老死不相往来。村里人私下说起刘家,也没什么好话,当初周家条件好的时候,没少帮衬你刘家,那可是超出了街坊邻里之间的情谊的,为什么?还不是因为两家要做儿女亲家。结果,你们背信弃义啊。刘家倒是不在乎这个,风评又不当饭吃。周家眼看败落了,女儿要是嫁到周家,估计他们连个聘礼也要不出多少来,但女婿家里就不一样了,聘礼就二十两银子呢。女儿嫁到省城,吃香的喝辣的,不比在周家受穷强?
至于信用什么的,两家当时确实有意把两人做堆儿,可也就口头这么一说,又没白纸黑字得写下来,有证据吗?你周家也没提前下过聘!
虽然刘家人总把刘梅的日子说的千好万好,什么夫家是富户啊,家里不愁吃喝啊,不过有去过省城的邻村人说,刘梅的男人家里要论富也算富,有两个铺子,生意都不错,不过他男人前头还有个老婆,后来得病没了,给她男人留下了两个儿子。刘梅嫁过去的时候,人家前头妻子生的儿子都成婚了。刘梅是过去做填房的,后来她倒是生了个儿子,四五岁上在河里淹死了,是前头的儿子搞鬼还是单纯的意外,就不知道了。去年她男人也得病没了。这么一想也知道,刘梅在夫家,反正吧,日子不那么如意就是了。要是周正海真中了举的话,刘梅会粘上来也说不定,刘家人就那德性,无利不起早,有奶就是娘的。只是周正海就太不讲究了,你周正海能读书到现在,凭的是什么啊?是老婆的嫁妆!如今一朝高中,就过河拆桥了。就是换老婆,换个家里有钱有势的或者青春貌美的也就罢了,咱们把道德搁在一边,也算是图了一样对吧,万万没想到,居然是吃的回头草!
刘梅她,已经是半老徐娘了啊!当初还是背叛过你的半老徐娘!
到底怎么想的啊。至于周正海和刘梅的事是不是真的,反正吧,大家觉得,无风不起浪,人家算命先生说的有板有眼的,估计就是有这么回事了。再有,周正海可是考举人考了几次了,都没有得中,人家算命先生就敢铁口直断,说这科周正海一定能中,肯定是有两下子的。他能不能中,过几天就有结果,谁会愿意撒这种马上就会被揭穿的谎言呢,那不自打脸吗?
本来呢,要是有周氏族人压制话题,帮忙辟个谣的,估计消息也不会传这么快。只是,周家族人都沉浸在他们的文运可能已经被周正海夺走的震憾中,就没有想过辟谣的事。辟什么谣哦,如果周正海的事儿是真的,他们还要指着舆论帮他们谴责他呢。周安他娘一听也慌了,送走了几波来送瓜的街坊们,想了想,决定明天带儿子回娘家找自家哥哥商量商量对策。周安去了和算命先生约好的地方,结清了余下的四十五两银子。咱们可有言再先,你要是执意留在这里,将来那位举人老爷收拾你
行了,行了,我知道了,你以为我愿意在你们这个破地方啊,不过就是想攒点回家的路费。就是想再做这行,换个地方岂不是更好,我脑子又没毛病,何苦非要呆在这里,等着这位举人老爷报仇啊?算命先生深觉智商受到了侮辱,接过银票揣在怀里,冷哼一声,扬长而去。没等周安他娘回娘家,到了晚上,周安他舅舅吴中汉听到信儿就来了。这是怎么个情况?他要问清楚了,周正海这事是不是真的,有没有发现苗头?当然,最重要的是,要做好应对措施!
他们吴家虽然没什么权势,但也不是给他人做嫁衣裳的。
第15章 弃子的复仇(四)
哥!
送走了街坊坊后,吴氏心里就七上八下的。一见哥哥来了,眼泪当时就止不住了,跟断了线的珠子似的,是哗哗得往下流啊。好了,别哭了,别哭了,都是当娘的人了,别哭了,咱们屋里说。吴中汉拉着妹妹的手,往屋里走。哎!吴氏哽咽着,拉住了哥哥的手。到了屋里,坐下后,吴氏这眼泪就又止不住了,哥,这该怎么办啊?我听说正海他,他中了举要休妻呜呜呜
吴氏贤惠是贤惠,就是经不住事儿,不然上辈子也不至于被刺激得早早地就抑郁而终了。吴中汉心里也特别堵得慌。妹妹嫁到周家这些年,过得也不容易,上有老下有小,照顾里里外外这一大家子,就连嫁妆田里的出息,也都用来供周正海读书了。这么多年辛辛苦苦,就盼着周正海在科举上能有所斩获,结果就出了这档子事儿。说起来,以前妹妹每次回娘家,他们问起来,都说妹夫对她挺好的,两人很是恩爱,按理说不应该啊。可话又说回来,以前周正海是靠着妹妹的嫁妆读书呢,他要是敢对妹妹不好,他们吴家能答应?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