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先去梧州确实最为稳妥,但与许自慎正面相对,就算能胜也要在很久之后,且会付出一定代价,这不是宋青阁想要的胜仗,而先去闵州则可趁其不备,打许自慎一个措手不及,运气好能拿下闵州也说不准。
这个策略看起来就不太像是宋青阁自己的主意,他征战多年,作战风格已然固定,就算想赢也不太可能会想着做冒险的事,去闵州是一场搏命之战,必须要把握好每一个时机和节点,抢在每一步动作之前先发制人才能大胜,还要提防闵州是否存在陷阱,这更像是沈辞会选的策略。
定然是有人跟宋青阁说了什么,而这个人是宋青阁信任的人。
查到的情况说华扬舲离京前没有再找过宋青来,怎么会?杜若手心都渗出了一层汗,总不能他在上次宋青阁入京时就想好了这个策略,可那时连许自慎都没动,谁知道他要会不会想着先去梧州,难不成是许自慎自己告诉他的?
应该是通过其他方法告诉宋青来的,没有当面说。谢如琢平复了一番因过于紧张而引得胸闷的思绪,朕已经让东厂的人去宋青来家时时盯着他了。
现在最让人心惊肉跳的事还是万一他们派去池州的人没赶上宋青阁的动作怎么办,而许自慎那边万一又早就得知这一计划了怎么办,可能这一行军路线图只是一个给对方下一步计划行方便的东西,上面包含了华扬舲对之后战局的所有猜测与思考,于大昭而言是个好东西。
但愿赶得上。杜若看谢如琢三魂七魄都要没了一半了,也只能安慰一句,宋总兵吉人天相,会没事的。
谢如琢闭目点点头,杜若犹豫再三,还是问道:陛下,华扬舲他究竟是为何?若想出人头地,想往上爬,并不是没有机会,他在刑部做得很好,日后升任侍郎尚书都有可能,这又是何必?
因为这远非他所想要的全部。谢如琢苦笑一声,他比你想得有野心多了。
他想入阁?杜若叹道,也并非不可能。
谢如琢却摇头道:入阁还不够,他自诩惊世之才,不输于你,不输于孙秉德,可一直怀才不遇,他不堪屈居于任何人之下,要做就要做文官之首,做这天下第一人。
杜若也没话说了,想不明白这个人是怎么会变成这样。
前世谢如琢得知华扬舲叛变时也很想不通,他明明给了华扬舲想要的东西,权力、地位、信任,一样不少,华扬舲到底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后来听华扬舲死前亲口跟他说,他才知道即使这般,华扬舲也不满意。
因为他更信任杜若,更青睐杜若,而杜若也早就是他心中定下的下一个内阁首辅,日后杜若才是文官之首,才是与他并肩开大虞盛世的第一人。
华扬舲从前嫉妒杜若出身比他好,嫉妒杜若一帆风顺,到了最后还是嫉妒杜若能站在比他更高的巅峰,能得到比他更多的东西。
既然大虞不能成全他的宏图伟业,那就去大昭,帮助大昭一统天下,他就是那个站在巅峰的天下第一人,世上不会再有杜芳洲,只会有他华上沅。
数十年的坎坷没有造就华扬舲坚韧的心性,反而把他往越来越阴暗的一面推去,对权力和地位的追求也到了偏执癫狂的地步,要做就要做真正的人上人,不甘心再被人压一头,再过那样怀才不遇的日子。
这已是一个在很多年前就扭曲了心性的人,是他谢如琢瞎了眼,错信这种人十年。
谢如琢当天一夜未眠,在等锦衣卫的审问结果,也在等池州的消息,他害怕自己没有第一时间接到任何消息,会错过什么而又酿成不可逆转的悲剧。
前线没有急报传来,商队的人在诏狱的审讯手段下该说的都说了,卫央将所有供词都呈给谢如琢,他也显然熬了一夜,眼中全是血丝,应当也是担心得不行,嗓音都哑了:衡川北部的墨商在两年前就背靠大昭户部尚书卢靳这棵大树,那边的生意都是卢靳的官家卢元在背后偷偷地操纵,商队的人也全是卢家的心腹。他们和华扬舲传递消息和陛下猜的差不多,墨斋老板是没问题,有个伙计被他们收买了,华扬舲来买墨的时候就把需要的东西传过去,但这伙计身家清白,平时没帮他们做过其他事,所以我们之前没查到有什么问题。人已经死了,在得知商队的人被抓了之后,畏罪自尽的,家里没搜到有用的东西,应该就是帮忙递递东西。
谢如琢点点头,道:朝中应该不少人听说风声了,你们把消息放出去吧,把查到的都昭告天下。
卫央应了一声,默了默,又道:宋青来说,华扬舲离京后他在一份文书里拿到此人留下的字条,要宋总兵去闵州,字条已经烧了,他当时没敢说,怕怕对宋家有什么不利,写信把字条的内容告诉了宋总兵。
谢如琢早就有了心理准备,骂不出口宋青来愚蠢,也不愿说造化弄人,只能闭眼道:华扬舲的家和刑部,还有他那家墨斋再彻彻底底搜查一遍。
卫央也不知道还能这么办,只能麻木地又应了一声,匆匆告退去处理这些杂乱的事。
这一天谢如琢几乎没怎么吃东西,一直在等池州的消息。
而派往池州的几个东厂番子一路快马加鞭,此时刚进池州地界,但他们已觉不妙,本该在宣颐府的宋青阁已离去。
作者有话要说: 每天大喊三遍:我要完结!!!
再不完结我要崩了,这篇文实在是耗费了我所有精力,完结后一定要好好休息一段时间再准备新文。
感谢在20210719 18:03:19~20210720 18:00:2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saya 2瓶;落隰渊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34章 变故犹生
何小满跟着宋青阁一起来的池州, 最初他们停在梧州附近,所有人都以为宋青阁是要在梧州与许自慎一战, 这是最稳妥也最合理的战术。
然而何小满渐渐发现宋青阁的心根本就不在梧州,梧州的布防并没有加固的意思,问了宋青阁,他说想去突袭闵州。
何小满不懂战事,不好多插手作战计划,但他也知道这是一招险棋, 一不小心可能就会有去无回。
几次试探后,何小满意识到宋青阁态度坚决,是非去不可,他也明白了归根到底这还是缺钱的祸,宋青阁需要一场绝对的胜仗来与朝廷做交易,梧州帮不了宋家, 铤而走险去闵州却或许可行。
何小满不止一次劝阻过宋青阁, 尤其还有谢如琢的嘱咐在前, 他更是不敢大意,对宋青阁说,钱的事他可以想办法, 不管怎么样都会问朝廷要来。
宋青阁却摇摇头, 直言这是宋家自己的事,只有宋家自己能解决,而且其中水深, 也不想拉其他人下水。
何小满心底郁郁, 无论是宋青阁还是宋青来都把他当外人,不想他多掺和不想害他是一回事,但防备他也是真的。
在宋青阁决定离开宣颐府时, 何小满的眼皮就跳个不停,他再一次苦苦劝说,分析利弊,可宋青阁却是铁了心的,这次为了宋家,宋青阁确实也是豁出去了。
军中说了算的自然还是宋青阁,出征前朝廷甚至不会多插手主将的作战计划,毕竟战场上瞬息万变,谁也算不准会出现什么变故,而且沈辞和宋青阁的实力大家都很放心,也不想过多干涉他们的决定,希望给他们最大的变通空间。
因而出征前宋青阁上报给朝廷的作战计划本身就有两套,一套是入驻梧州,先防守再慢攻,稳妥为上,一套是先入闵州,突袭许自慎后方,走快攻的路子,两套计划要根据战局的变化再确定,谢如琢当时对此也没说什么,只嘱咐宋青阁务必小心为上,不要轻易冒进。
但几乎所有人都倾向于宋青阁会选择入驻梧州,这是最符合他作战风格的计划,整体来说,也是最稳当的办法,对手是许自慎,就是沈辞这种喜欢冒险的人也不敢每次都在许自慎眼皮底下剑走偏锋。
何小满猜应当是有人劝宋青阁选择了这个计划,宋青阁这个人就是这样,从小的经历注定了他是个谨慎过头的人,但骨子里又掩盖不住那一点冲动,有人给他说清楚利害关系,权衡之后他刻板的轨迹就会发生偏离。
当初第一次南下去救谢明庭时,沈辞就是这样说动了宋青阁同意他带着一部分去搏命。
这样想想,何小满又叹了口气,只能说宋青阁天生并不是现在这样一个人,也许他从前是一个像沈辞这样的人,又或者像宋青来,也是张扬又狂放的,只是宋家把他锻造成了如今这把内敛的刀,沉稳又刻板。
那个劝宋青阁的人,何小满也猜到了八成是宋青来,宋青阁这么谨慎的人,对谁都有几分戒备,唯独对自己弟弟毫无设防,说什么都是全然相信的。
此时已入夜,宋青阁领着五万兵马趁着夜色停在梧州与闵州之间的山谷间,暂时安营扎寨,何小满睡不着,出了营帐见宋青阁的营帐也还亮着灯,便走了过去。
路上看营地里的情况,宋青阁恐怕是想夜袭,不久就将去闵州城下,何小满心里一沉,愈发焦虑不安,掀开帐帘看宋青阁坐在桌前擦刀,看见是他只点了点头。
宋总兵,我看外面在点兵,是一会就要去闵州?何小满低声道,我知道我不该干涉你的决定,也不是不相信你,但我想问一句,是谁告诉你先去闵州的?
宋青阁抬眸淡淡看过来,回道:不管是谁之前告诉过我,最后做决定的是我,督主放心,没有人逼我,是我自己想去。
何小满当然知道没有人逼他,但有没有人骗他可不一定,何小满也管不了那么多了,直接说道:是青来告诉你的是不是?青来不可能想这么多,他从哪里知道的?何小满目光如炬地看着他,是华扬舲对不对?
在宋青阁眼里,何小满的逼问让人很不舒服,他想当然地认为何小满在替谢如琢问,话音不自觉冷下来:这似乎无需督主操心。
如果是华扬舲说的,绝对不能去!何小满双手撑在桌上,急切道,我也不瞒着你了,大军出征前,陛下一直在查华扬舲,怀疑华扬舲有异心,这样一个人的话,宋总兵你敢听吗?
宋青阁淡然回视他:那请问陛下查出什么了吗?
何小满哑然,在他离京时,谢如琢确实什么也没查出来,离京后的事他就无从得知了,就算有了新的消息也要等京中送过来。
看他沉默,宋青阁笑了一下,道:陛下动用了东厂和锦衣卫,却什么也没查出来,督主你说,到底是华扬舲的话不该听,还是你们的话不该听?
宋青阁的眉眼本就清淡柔和,像读书人,平时不苟言笑才有一点不怒自威的锋利感,但一旦他笑一下,锋利感又会消失不见,只不过他很少笑就是了,然而此时何小满看着他的笑,却感受到了更锋利的冷意。
宋总兵,陛下不会害你,相反,他很需要你,也愿意信任你,我更不会害你。何小满闭了闭眼,陛下登基以来从没大张旗鼓查过任何一个臣子,他不是胡乱猜忌的人,对华扬舲的怀疑绝非空穴来风。
宋青阁沉默片刻,道:我相信陛下有自己的判断,但同样的,这件事我也有自己的判断,我已经派斥候去闵州附近探了许多回,许自慎并没有重兵压在那里,城中只有寻常的守军。这些天的观望也不难看出许自慎意在梧州,于我而言,我有稳妥和冒险两条路可走,对许自慎而言也是,他若选稳妥,就是在闵州等我去打,败了我就可以往北进。但他很了解我,知道我基本不可能走闵州这条路,也就自然而然地选择打梧州,而这也符合他的风格,不愿处于被动地位,喜欢掌握主动,猛攻快进,一招制敌。所以不管怎么看,先去闵州并不是什么荒唐的举动,我有深思熟虑过,也做过许多详细的计划,没有冲动行事。
何小满蜷起手指,不知还能怎么劝,只能疲惫道:陛下让我此次跟着你来,是担心你,我也答应青来定会让你平安。就算为了青来,为了宋家我们选稳妥一点的法子行吗?
多谢督主,我会小心。宋青阁声音平和下来,但此去闵州已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我离开梧州的消息应该此时已经在传给许自慎的路上,后悔也来不及了,要是此时回头,半路就要与许自慎碰上,仓促对战更加得不偿失,督主莫要再劝了。
何小满也知道木已成舟,在他们离开宣颐府的那一刻已经无法改变,这也是为什么宋青阁要他留在梧州坐镇后方即可,而他非要跟来的原因,既然已经这样了,他更是要跟着宋青阁。
为了以防万一,他在离开宣颐府时,还秘密往京中和淀州各递了封信,说清楚了宋青阁的计划,一封给谢如琢,一封给沈辞,离京前谢如琢同他说过,出了什么事可以先找沈辞,淀州并不算远,比京中方便多了。
夜袭凶险,督主就不必去了,在这里守着我们的粮草辎重就好。宋青阁又笑了笑,而且到了前线,我也没办法看顾督主,万一出了什么事,青来可能都不会再认我这个哥了。
何小满闹了个大红脸,咬了咬唇,道了声宋总兵歇息会再出发,落荒而逃。
素来朝廷的监军确实也只有坐镇后方的,不会去前线,因为监军并不会打仗,去了战场反而拖累,当然,个别自不量力没事找事的监军除外,何小满很有自知之明,自然不会去拖累宋青阁。
夜间子时,何小满仰躺在简陋的床上,听得外面号角声起,马蹄声阵阵,宋青阁一声令下,四万兵马随着他离开营地,直奔闵州。
何小满一直睁着眼,心里七上八下的,眼皮又开始跳个不停,最后还是从床上坐了起来,重新点亮灯烛,看了刻漏,已快卯时了,过段时间天也要亮了。
他揉了揉眼皮,想止住这没完没了地跳动,营帐却忽然被人掀开,是跟着他来的东厂番子,因着急声音都有些变了调:督主!京中来人了,出事了!
灯烛被营帐外的风吹得晃了一下,何小满的眼皮终于不跳了,可心有沉到了谷底,全身冰凉,回过神时营帐又被人掀开,进来两个风尘仆仆还喘着气的东厂番子,看到他就扑通一声跪到地上,道:督主,华扬舲叛变属实,陛下要我们速速来找你们,不能让宋总兵去闵州!
何小满已有准备,可还是眼前一黑,踉跄一下险些昏了过去,喃喃道:来不及了现在闵州城外已经打起来了
那名东厂番子把谢如琢写的信递给他,何小满抖着手接过来,快速看完后,缓了几息,冲出营帐,找来留守营地的副将,几乎是揪着副将的衣领说道:马上带人去闵州找宋总兵,劝他退兵!华扬舲已被证实通敌叛国,攻闵州的计划是个陷阱!快去!
恋耽美
这个策略看起来就不太像是宋青阁自己的主意,他征战多年,作战风格已然固定,就算想赢也不太可能会想着做冒险的事,去闵州是一场搏命之战,必须要把握好每一个时机和节点,抢在每一步动作之前先发制人才能大胜,还要提防闵州是否存在陷阱,这更像是沈辞会选的策略。
定然是有人跟宋青阁说了什么,而这个人是宋青阁信任的人。
查到的情况说华扬舲离京前没有再找过宋青来,怎么会?杜若手心都渗出了一层汗,总不能他在上次宋青阁入京时就想好了这个策略,可那时连许自慎都没动,谁知道他要会不会想着先去梧州,难不成是许自慎自己告诉他的?
应该是通过其他方法告诉宋青来的,没有当面说。谢如琢平复了一番因过于紧张而引得胸闷的思绪,朕已经让东厂的人去宋青来家时时盯着他了。
现在最让人心惊肉跳的事还是万一他们派去池州的人没赶上宋青阁的动作怎么办,而许自慎那边万一又早就得知这一计划了怎么办,可能这一行军路线图只是一个给对方下一步计划行方便的东西,上面包含了华扬舲对之后战局的所有猜测与思考,于大昭而言是个好东西。
但愿赶得上。杜若看谢如琢三魂七魄都要没了一半了,也只能安慰一句,宋总兵吉人天相,会没事的。
谢如琢闭目点点头,杜若犹豫再三,还是问道:陛下,华扬舲他究竟是为何?若想出人头地,想往上爬,并不是没有机会,他在刑部做得很好,日后升任侍郎尚书都有可能,这又是何必?
因为这远非他所想要的全部。谢如琢苦笑一声,他比你想得有野心多了。
他想入阁?杜若叹道,也并非不可能。
谢如琢却摇头道:入阁还不够,他自诩惊世之才,不输于你,不输于孙秉德,可一直怀才不遇,他不堪屈居于任何人之下,要做就要做文官之首,做这天下第一人。
杜若也没话说了,想不明白这个人是怎么会变成这样。
前世谢如琢得知华扬舲叛变时也很想不通,他明明给了华扬舲想要的东西,权力、地位、信任,一样不少,华扬舲到底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后来听华扬舲死前亲口跟他说,他才知道即使这般,华扬舲也不满意。
因为他更信任杜若,更青睐杜若,而杜若也早就是他心中定下的下一个内阁首辅,日后杜若才是文官之首,才是与他并肩开大虞盛世的第一人。
华扬舲从前嫉妒杜若出身比他好,嫉妒杜若一帆风顺,到了最后还是嫉妒杜若能站在比他更高的巅峰,能得到比他更多的东西。
既然大虞不能成全他的宏图伟业,那就去大昭,帮助大昭一统天下,他就是那个站在巅峰的天下第一人,世上不会再有杜芳洲,只会有他华上沅。
数十年的坎坷没有造就华扬舲坚韧的心性,反而把他往越来越阴暗的一面推去,对权力和地位的追求也到了偏执癫狂的地步,要做就要做真正的人上人,不甘心再被人压一头,再过那样怀才不遇的日子。
这已是一个在很多年前就扭曲了心性的人,是他谢如琢瞎了眼,错信这种人十年。
谢如琢当天一夜未眠,在等锦衣卫的审问结果,也在等池州的消息,他害怕自己没有第一时间接到任何消息,会错过什么而又酿成不可逆转的悲剧。
前线没有急报传来,商队的人在诏狱的审讯手段下该说的都说了,卫央将所有供词都呈给谢如琢,他也显然熬了一夜,眼中全是血丝,应当也是担心得不行,嗓音都哑了:衡川北部的墨商在两年前就背靠大昭户部尚书卢靳这棵大树,那边的生意都是卢靳的官家卢元在背后偷偷地操纵,商队的人也全是卢家的心腹。他们和华扬舲传递消息和陛下猜的差不多,墨斋老板是没问题,有个伙计被他们收买了,华扬舲来买墨的时候就把需要的东西传过去,但这伙计身家清白,平时没帮他们做过其他事,所以我们之前没查到有什么问题。人已经死了,在得知商队的人被抓了之后,畏罪自尽的,家里没搜到有用的东西,应该就是帮忙递递东西。
谢如琢点点头,道:朝中应该不少人听说风声了,你们把消息放出去吧,把查到的都昭告天下。
卫央应了一声,默了默,又道:宋青来说,华扬舲离京后他在一份文书里拿到此人留下的字条,要宋总兵去闵州,字条已经烧了,他当时没敢说,怕怕对宋家有什么不利,写信把字条的内容告诉了宋总兵。
谢如琢早就有了心理准备,骂不出口宋青来愚蠢,也不愿说造化弄人,只能闭眼道:华扬舲的家和刑部,还有他那家墨斋再彻彻底底搜查一遍。
卫央也不知道还能这么办,只能麻木地又应了一声,匆匆告退去处理这些杂乱的事。
这一天谢如琢几乎没怎么吃东西,一直在等池州的消息。
而派往池州的几个东厂番子一路快马加鞭,此时刚进池州地界,但他们已觉不妙,本该在宣颐府的宋青阁已离去。
作者有话要说: 每天大喊三遍:我要完结!!!
再不完结我要崩了,这篇文实在是耗费了我所有精力,完结后一定要好好休息一段时间再准备新文。
感谢在20210719 18:03:19~20210720 18:00:2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saya 2瓶;落隰渊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34章 变故犹生
何小满跟着宋青阁一起来的池州, 最初他们停在梧州附近,所有人都以为宋青阁是要在梧州与许自慎一战, 这是最稳妥也最合理的战术。
然而何小满渐渐发现宋青阁的心根本就不在梧州,梧州的布防并没有加固的意思,问了宋青阁,他说想去突袭闵州。
何小满不懂战事,不好多插手作战计划,但他也知道这是一招险棋, 一不小心可能就会有去无回。
几次试探后,何小满意识到宋青阁态度坚决,是非去不可,他也明白了归根到底这还是缺钱的祸,宋青阁需要一场绝对的胜仗来与朝廷做交易,梧州帮不了宋家, 铤而走险去闵州却或许可行。
何小满不止一次劝阻过宋青阁, 尤其还有谢如琢的嘱咐在前, 他更是不敢大意,对宋青阁说,钱的事他可以想办法, 不管怎么样都会问朝廷要来。
宋青阁却摇摇头, 直言这是宋家自己的事,只有宋家自己能解决,而且其中水深, 也不想拉其他人下水。
何小满心底郁郁, 无论是宋青阁还是宋青来都把他当外人,不想他多掺和不想害他是一回事,但防备他也是真的。
在宋青阁决定离开宣颐府时, 何小满的眼皮就跳个不停,他再一次苦苦劝说,分析利弊,可宋青阁却是铁了心的,这次为了宋家,宋青阁确实也是豁出去了。
军中说了算的自然还是宋青阁,出征前朝廷甚至不会多插手主将的作战计划,毕竟战场上瞬息万变,谁也算不准会出现什么变故,而且沈辞和宋青阁的实力大家都很放心,也不想过多干涉他们的决定,希望给他们最大的变通空间。
因而出征前宋青阁上报给朝廷的作战计划本身就有两套,一套是入驻梧州,先防守再慢攻,稳妥为上,一套是先入闵州,突袭许自慎后方,走快攻的路子,两套计划要根据战局的变化再确定,谢如琢当时对此也没说什么,只嘱咐宋青阁务必小心为上,不要轻易冒进。
但几乎所有人都倾向于宋青阁会选择入驻梧州,这是最符合他作战风格的计划,整体来说,也是最稳当的办法,对手是许自慎,就是沈辞这种喜欢冒险的人也不敢每次都在许自慎眼皮底下剑走偏锋。
何小满猜应当是有人劝宋青阁选择了这个计划,宋青阁这个人就是这样,从小的经历注定了他是个谨慎过头的人,但骨子里又掩盖不住那一点冲动,有人给他说清楚利害关系,权衡之后他刻板的轨迹就会发生偏离。
当初第一次南下去救谢明庭时,沈辞就是这样说动了宋青阁同意他带着一部分去搏命。
这样想想,何小满又叹了口气,只能说宋青阁天生并不是现在这样一个人,也许他从前是一个像沈辞这样的人,又或者像宋青来,也是张扬又狂放的,只是宋家把他锻造成了如今这把内敛的刀,沉稳又刻板。
那个劝宋青阁的人,何小满也猜到了八成是宋青来,宋青阁这么谨慎的人,对谁都有几分戒备,唯独对自己弟弟毫无设防,说什么都是全然相信的。
此时已入夜,宋青阁领着五万兵马趁着夜色停在梧州与闵州之间的山谷间,暂时安营扎寨,何小满睡不着,出了营帐见宋青阁的营帐也还亮着灯,便走了过去。
路上看营地里的情况,宋青阁恐怕是想夜袭,不久就将去闵州城下,何小满心里一沉,愈发焦虑不安,掀开帐帘看宋青阁坐在桌前擦刀,看见是他只点了点头。
宋总兵,我看外面在点兵,是一会就要去闵州?何小满低声道,我知道我不该干涉你的决定,也不是不相信你,但我想问一句,是谁告诉你先去闵州的?
宋青阁抬眸淡淡看过来,回道:不管是谁之前告诉过我,最后做决定的是我,督主放心,没有人逼我,是我自己想去。
何小满当然知道没有人逼他,但有没有人骗他可不一定,何小满也管不了那么多了,直接说道:是青来告诉你的是不是?青来不可能想这么多,他从哪里知道的?何小满目光如炬地看着他,是华扬舲对不对?
在宋青阁眼里,何小满的逼问让人很不舒服,他想当然地认为何小满在替谢如琢问,话音不自觉冷下来:这似乎无需督主操心。
如果是华扬舲说的,绝对不能去!何小满双手撑在桌上,急切道,我也不瞒着你了,大军出征前,陛下一直在查华扬舲,怀疑华扬舲有异心,这样一个人的话,宋总兵你敢听吗?
宋青阁淡然回视他:那请问陛下查出什么了吗?
何小满哑然,在他离京时,谢如琢确实什么也没查出来,离京后的事他就无从得知了,就算有了新的消息也要等京中送过来。
看他沉默,宋青阁笑了一下,道:陛下动用了东厂和锦衣卫,却什么也没查出来,督主你说,到底是华扬舲的话不该听,还是你们的话不该听?
宋青阁的眉眼本就清淡柔和,像读书人,平时不苟言笑才有一点不怒自威的锋利感,但一旦他笑一下,锋利感又会消失不见,只不过他很少笑就是了,然而此时何小满看着他的笑,却感受到了更锋利的冷意。
宋总兵,陛下不会害你,相反,他很需要你,也愿意信任你,我更不会害你。何小满闭了闭眼,陛下登基以来从没大张旗鼓查过任何一个臣子,他不是胡乱猜忌的人,对华扬舲的怀疑绝非空穴来风。
宋青阁沉默片刻,道:我相信陛下有自己的判断,但同样的,这件事我也有自己的判断,我已经派斥候去闵州附近探了许多回,许自慎并没有重兵压在那里,城中只有寻常的守军。这些天的观望也不难看出许自慎意在梧州,于我而言,我有稳妥和冒险两条路可走,对许自慎而言也是,他若选稳妥,就是在闵州等我去打,败了我就可以往北进。但他很了解我,知道我基本不可能走闵州这条路,也就自然而然地选择打梧州,而这也符合他的风格,不愿处于被动地位,喜欢掌握主动,猛攻快进,一招制敌。所以不管怎么看,先去闵州并不是什么荒唐的举动,我有深思熟虑过,也做过许多详细的计划,没有冲动行事。
何小满蜷起手指,不知还能怎么劝,只能疲惫道:陛下让我此次跟着你来,是担心你,我也答应青来定会让你平安。就算为了青来,为了宋家我们选稳妥一点的法子行吗?
多谢督主,我会小心。宋青阁声音平和下来,但此去闵州已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我离开梧州的消息应该此时已经在传给许自慎的路上,后悔也来不及了,要是此时回头,半路就要与许自慎碰上,仓促对战更加得不偿失,督主莫要再劝了。
何小满也知道木已成舟,在他们离开宣颐府的那一刻已经无法改变,这也是为什么宋青阁要他留在梧州坐镇后方即可,而他非要跟来的原因,既然已经这样了,他更是要跟着宋青阁。
为了以防万一,他在离开宣颐府时,还秘密往京中和淀州各递了封信,说清楚了宋青阁的计划,一封给谢如琢,一封给沈辞,离京前谢如琢同他说过,出了什么事可以先找沈辞,淀州并不算远,比京中方便多了。
夜袭凶险,督主就不必去了,在这里守着我们的粮草辎重就好。宋青阁又笑了笑,而且到了前线,我也没办法看顾督主,万一出了什么事,青来可能都不会再认我这个哥了。
何小满闹了个大红脸,咬了咬唇,道了声宋总兵歇息会再出发,落荒而逃。
素来朝廷的监军确实也只有坐镇后方的,不会去前线,因为监军并不会打仗,去了战场反而拖累,当然,个别自不量力没事找事的监军除外,何小满很有自知之明,自然不会去拖累宋青阁。
夜间子时,何小满仰躺在简陋的床上,听得外面号角声起,马蹄声阵阵,宋青阁一声令下,四万兵马随着他离开营地,直奔闵州。
何小满一直睁着眼,心里七上八下的,眼皮又开始跳个不停,最后还是从床上坐了起来,重新点亮灯烛,看了刻漏,已快卯时了,过段时间天也要亮了。
他揉了揉眼皮,想止住这没完没了地跳动,营帐却忽然被人掀开,是跟着他来的东厂番子,因着急声音都有些变了调:督主!京中来人了,出事了!
灯烛被营帐外的风吹得晃了一下,何小满的眼皮终于不跳了,可心有沉到了谷底,全身冰凉,回过神时营帐又被人掀开,进来两个风尘仆仆还喘着气的东厂番子,看到他就扑通一声跪到地上,道:督主,华扬舲叛变属实,陛下要我们速速来找你们,不能让宋总兵去闵州!
何小满已有准备,可还是眼前一黑,踉跄一下险些昏了过去,喃喃道:来不及了现在闵州城外已经打起来了
那名东厂番子把谢如琢写的信递给他,何小满抖着手接过来,快速看完后,缓了几息,冲出营帐,找来留守营地的副将,几乎是揪着副将的衣领说道:马上带人去闵州找宋总兵,劝他退兵!华扬舲已被证实通敌叛国,攻闵州的计划是个陷阱!快去!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