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看得很透。项余答道,但其他的,恕我不能多言了,还请姜大人谅解。
    姜恒得到了他要的答案,果然如此,起初郢王与太子安意见不一,国君与储君之间分歧严重,太子安希望与汁琮平分天下,郢王则也许认为这会助长敌人气焰,引狼入室。
    最后太子安让项余去说服了他,用的是长生不老的理由,至于熊耒是真的愿意,还是给亲儿子一个台阶下,就很难说了。
    那么你又是谁的人呢?姜恒在心里问自己,起初他总觉得,项余对熊耒十分忠诚,现在看来,则未必,说不定他真正效忠的主人,是储君。
    我赌他不会出兵打自己人。姜恒说,但我要是汁琮,就会趁机出关,与聂与汁淼两相呼应。儿子打南边的照水,父亲打北边的国都安阳。
    项余说:很合理,他反而会认为姜大人帮了他一个大忙。
    这么一来,梁国就被瓜分了,甚至没能等到五国联议开始,姜恒说,变故往往就发生在一夜之间。
    项余嗯了声。
    姜恒又轻轻地说:于是雍成功地出玉璧关,问鼎中原;郢则占了照水,黄河成为新的南北分界线,郢、雍一河之隔,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
    郑、代未灭,项余说,兄弟之盟,依旧将维持下去,姜大人倒是不必太操心。
    希望如此。姜恒一字一句道。
    还不睡吗?项余说,您已经很累了。
    姜恒叹了口气,说:睡罢。
    于是项余平持长剑,横过,抵住灯芯,熄了灯,满室月光。
    深夜,玉璧关。
    汁琮面对摆在面前的信件出神。
    他在做什么?汁琮难以置信道。
    信上盖着熊安的太子印鉴,约定与他一同出兵,雍击安阳,郢取照水,眼看这数百年国祚的中原大国,竟是顷刻间就要迎来灭国之难!
    卫卓说:殿下倏然出兵,这不合常理,莫非是姜大人被扣住了?
    不,汁琮说,不可能!这是我的儿子?
    汁琮只觉耿曙最近仿佛变了一个人般,举止简直反常!
    王陛下,卫卓说,咱们打么?
    汁琮无言以对,但就在此刻,外头通传太子殿下到。
    汁泷?汁琮忽然回过神,这是他们的计划?
    太子泷风尘仆仆,连夜抵达玉璧关,此刻他应在落雁城才对。汁琮一见儿子,马上就开始怀疑这先斩后奏的路数,不可能是耿曙自己想出来的。
    我也是才知道,太子泷说,父王,咱们该出关了。
    汁琮冷淡地说:姜恒给你送信了?他说的什么?
    太子泷摇头,那是源自于他与姜恒一直以来相处的习惯,只要听见他在外头做了什么,太子泷第一个念头不是质疑,而是揣摩他的深意,并马上着手,设法配合。
    事实上耿曙和姜恒什么也没有说,甚至不曾给他送信。
    而以如今的默契,不必再说了。
    我已经在准备联议了。汁琮说。
    他们提前动手,一定有原因。太子泷说,但这是送上门的好机会,良机莫失,父王!
    这个时候,太子泷与汁琮的态度便有了明显的区别,汁琮第一个想到的是:自己的养子,去帮别人打仗?
    而太子泷想的却是,要怎么样不浪费这个好机会!
    汁琮几乎是咆哮道:汁淼是不是疯了!送一封信给他!
    回来再说!太子泷道,父王!待他回来再说!您的霸业,马上就要成功了!
    朝臣都很清楚事关重大,只有太子泷能劝住汁琮,这也是他夤夜前来的原因。
    汁琮瞬间清醒过来,注视儿子。
    打。汁琮决定先不计较耿曙的背叛,说道,我亲自带兵,明天一早便出发。
    太子泷道:我一定让哥给一个交代,父王。
    从这点上,汁琮可以看出太子泷事先也毫不知情,国事为重,于是决定带兵,出征。
    月夜,汉中平原。
    这是一个不利于潜行的夜晚,不像那夜漆黑一片。狂风吹散了云层,明月千里。
    王军抵达汉中与黄河交界处,最后一处军营,这里驻扎着一万兵马。
    想在平原上发起突袭很难。耿曙麾下骑兵的马蹄全部包了棉布,三千前锋辗转突进,每到一个地方先作简单整备,再绕过一切有人烟之地,专挑偏僻的丘陵北侧行军。
    哨楼前,耿曙拉开长弓,一箭飞去,月夜里,百步外正中哨兵喉头,哨兵应声而坠,值守的伙伴尚未发出示警,又一箭飞来。
    几处哨楼纷纷被成功端掉,没有风羽的侦查,耿曙始终无法灵活展开突袭,只能在有限的条件下尽量歼灭敌军。
    讨命的来了,耿曙冷冷道,准备接天子的怒火,放火烧营!
    身后亲随拉开火箭,一箭飞上天空,发出信号。霎时无数火箭飞上天空,抛投向营寨之中,上风口处,耿曙一骑当先,率领三千人冲进了大营!
    梁军在熟睡之中毫无防备,操起武器迎出,砍杀,迎接他们的,却是滚滚而来的铁骑与洪流。
    我只说需要侦查,宋邹最后赶来,见敌营已成火海,无奈道,殿下,您只有三千人,不要总是这样,发起突袭。
    耿曙看着远处,眼里仿佛出现了多年前的洛阳化为火海的一刻,赵竭的怒火,直到如今尚未熄灭,即将卷向整个梁国。
    宋邹最后退让道:但能提前消耗敌军实力,总是好的,这样他们就无法回援照水了。
    兵贵精不贵多,耿曙冷冷道,向来如此。这里留给你收拾,我去下一个地方。
    数日后的清晨,风羽来到了江州。
    海东青径直飞进东宫,把所有人吓了一跳,姜恒抬头,便喊道:风羽!
    风羽停在姜恒案前,太子安说:是你饲养的猛禽?
    太子安正伸手要摸,姜恒忙道:殿下当心。
    太子安险些被啄,即将酿成又一起汁泷的血案时,幸亏姜恒及时制止了他。
    我看看信,姜恒说,雍都的消息来了
    但话音落,姜恒一愣。
    没有信。
    风羽被耿曙放回,前去通知界圭,让他前来保护姜恒,但风羽回来,既没有带着人,又没有捎信。
    这是怎么回事?姜恒眉头拧了起来。
    怎么?太子安问。
    姜恒摇摇头,说:我送一封信给我哥去。说着心事重重,抱着风羽,回了寝殿。
    第144章 漫山树
    风羽当天饮食完毕后, 复又振翅离开,带着姜恒的信件,飞往北方。抵达耿曙身边时, 王军已完成了从陆路包围照水的整个部署。
    梁东, 照水城附近的所有军队驻地共计四万守军, 都被耿曙沿途一一拔除,落败梁军或是为俘,或是逃回了安阳。
    这样就轻松多了。耿曙在高处一块石头上坐下,手腕翻转,随手玩着手里烈光剑,挽了几个剑花,居高临下,注视远处的照水城。
    现在敌方城中,剩下三万不到的守军。而郢国的八万水军也沿河道前来, 堵住了这座大城的水路。
    照水城背山临水, 耿曙与宋邹开始计议突破之法,风羽回来,顿时减轻了斥候的负担, 耿曙放它出去, 侦查城墙处兵力,取下信件看了一眼。
    照水城地基为黏泥较多, 初春时节山峦化雪,河水水位高涨耿曙说, 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耿曙颇有点头疼,姜恒提供了他的见闻,却没说怎么用, 八个字说起来简单,真正要找到执行的方法却属实不易,况且还要在尽最大可能,减少伤亡的前提下。
    但行军布阵,攻城之策,并非姜恒所擅长,耿曙必须自己想办法。
    我去走走。耿曙朝宋邹说。
    宋邹知道耿曙需要静下来思考的时间,便不阻拦他,只派人远远跟着。
    瀑布中满是融化的冰水,寒冷刺骨,耿曙来到山涧内,抬头看了一会儿,脱下外袍,只穿一条长衬裤,打着赤膊,走上瀑布下的石块,盘膝而坐,任由冰水打在自己身上,凝神思考。
    远方传来海东青的鸣叫声,那一刻,耿曙的目光仿佛越过山峦,看见了茂密的森林。
    一刻钟后,耿曙走下瀑布,浑身朝下滴着水,低头看赤脚下踩着的泥土。
    我有办法了。耿曙回到营帐时,郢国派来的上将军屈分正在与宋邹商议,侧旁还有几名穿水军铠甲的将士。
    他见过屈分好几次,大多在王宫中,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他与姜恒应邀前往水榭,与太子安谈判时。屈分身材高大,就像一头熊般,快顶到帐篷,说话粗声粗气,藤铠顶着肚腩,犹如一个大老粗,言谈中却对耿曙很尊敬。
    殿下打仗当真了得,屈分说,这下咱们只要集中力量,解决照水城就足够了。
    宋邹说:屈将军,我看城中早已士气低落,不若还是劝降为主。
    屈分摆手道:随意!随意!出来时,王都已吩咐过,淼殿下说了算!
    耿曙说:地图摊开,我看看。
    众人端详照水城附近地形,耿曙道:我有一个办法,山上春来化雪,水量充沛,从这里掘开缺口,让河流改道,便可漫灌城外之地。
    宋邹说:先前说过,放水淹城乃是下策,殿下。
    非是邓水。耿曙说。
    照水临二水为城,两河相照,北边是自山而下的宾河,南方则是长江支流的邓水。自古以来,照水几次被破城,都是邓水水量湍急,被掘堤后洪水淹没全城,每一次死伤都在十万人数。
    耿曙所掘的,却是水量不多的宾河,宾河自山而下,在城前拐弯,汇入邓水。一旦水量突然加大,便会在拐口处冲破河湾,卷向城墙。
    可这用处不大啊。屈分说,宾河水量太少了,冲到城墙前不过半丈,就会被城墙挡住,史上照水陷落,多是被水攻,他们如今可不傻,早就加高了城墙。
    宋邹沉吟不语,望向耿曙,知道他一定有用意。
    耿曙说:落雁城教会我不少事。从山上伐四十万棵树下来,要多长时间?
    四十万棵?屈分一惊,问,你要做什么?
    宋邹说:得让水军都过来,伐木花不了多少时候,运送木材却很费时费力,您要运到哪里呢?
    耿曙:城墙前。
    宋邹说:可以利用宾河运木,但没有这么多斧头,军中只有三千把。
    现在开始,耿曙说,这就去办,轮班。屈分,把你的士兵都叫过来,伐木之后全部堆到城墙前去。
    屈分满脸疑惑,但江州作了指示,只能照做。
    江州城中,海东青飞回,带着耿曙的信。
    姜恒说:陪他打仗,风羽,暂时别回来,我很安全,照顾好他。
    姜恒抚摸风羽的羽毛,在它耳畔轻轻说话,仿佛那话是朝耿曙说的,再次将它放走。
    项余这几天里都陪在姜恒身边,看他处理文书,调动十万人的大军,乃是一项非常繁重的任务,姜恒必须盯着粮草,作好长时间围城的准备。
    太子安乐得让他去全权处理,不就是花钱么?王室搜刮了这许多年的民脂民膏,又很少打仗,多的是钱。
    想去前线看你哥么?项余说,我看姜大人在王宫只坐不住,不如犒军去罢了。
    姜恒笑了起来,说:还没打下来呢。
    项余说:应当快了,但保护你的那个刺客,我却不见影子,是界圭吗?
    也许其他的事,把他绊住了罢。姜恒轻轻地说。
    话音刚落,太子安麾下的首席谋士芈罗快步前来,说道:姜大人,项将军。
    姜恒抬眼,见芈罗脸上带着喜色,问:战事有进展?
    也算有进展。芈罗把信放在案上,说,汁琮出关了,带着他的所有部队,以汁绫为前锋,开始攻打梁国国都,安阳。
    姜恒心道终于来了,汁琮不会放任这个机会白白错过。
    芈罗笑道:现在梁国南北两面受敌,招架不住了。
    姜恒见芈罗满脸兴奋,只嗯了声。芈罗说:太子殿下让我第一时间来回报您,照水局势稳了,我先告退,东宫还在商议设郡。
    芈罗走后,项余说:你似乎不太高兴。
    因为汁琮与我哥不一样,姜恒想了想,说,国君的功业下,俱是百姓的白骨,当然高兴不起来。
    事实上就连耿曙出征一事,姜恒也从未觉得是好事,只是别无选择。
    天底下不是我杀了你,就是你杀了我。项余扬眉,眼神却很温柔,不想被杀,就要学会杀人,你师父没有教过你么?
    教过。姜恒笑了笑,说,但天性使然,学不会。
    然而有什么办法呢?梁军照样冲进洛阳,大杀四方,连天子也敢拖下王座;郑军攻破落雁时,从未有过手下留情。大争之世,王道式微,唯杀戮以平神州。
    不想这个了,姜恒说,能做的事都做了,等待结果罢。
    四月初五,梁国南照水
    、北安阳同时告急,被郢、雍二国围攻,代国迟迟按兵不动,郑国则以最快的速度调集兵马,率军出崤关来援。这一仗从郢启动,郢地派出了他们近乎所有的精锐,紧接着卷入了另三国兵马,引发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混战。
    雍参战六万人,梁国全境兵马共十万,郢水军八万,耿曙所率领的王军近三万人,郑军八万,共计三十五万之数。
    这规模堪比七年前洛阳一战,而这次将势必彻底打破势力的平衡,将天下带入一个百年来前所未有的全新局面。
    恋耽美

章节目录


山有木兮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非天夜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非天夜翔并收藏山有木兮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