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会派我下山么?姜恒说。
罗宣:先生不让你下山,你就不去了?
姜恒心里清楚得很,为什么收他为徒,令他学习诸子百家之学,哪怕纵横之道,鬼先生考校之言,学以致用,定有让他入世的一天。
这一天就在眼前了。
我教你点别的。罗宣等姜恒吃完,收拾了食盒,扔到一旁,说道。
夜,姜恒坐在镜前,罗宣两手上涂抹了粘粉,拈着一张人皮面具,朝姜恒扬眉示意。
姜恒见过罗宣搁在书阁角落的箱子,却没有去打开看过,想来是易容之术。
罗宣先是自行易容,很快便装扮成了鬼先生的模样。
像么?罗宣道。
除却衣物,简直一模一样!姜恒不禁感慨,说道:教我,师父!
罗宣答道:唯独声音、身材不好伪装,易容也并非万能,像松华,我就伪装不了。
接着,罗宣开始教姜恒,如何伪装成老妪、老翁、青年人,甚至妇人。
翌日,姜恒再来到鬼先生面前,鬼先生抚琴,提出了第二个问题。
你觉得,能担任未来神州天子的人,应当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鬼先生又问。
姜恒经过昨日之问,已明白了鬼先生的意思。
这将是他的使命不久后的未来,鬼先生一定会让他到人间去,寻找一个有能力成为天子的人,号令天下,终结乱世。
我觉得,他可以是随便一个人。姜恒答道。
这个回答,倒是大出鬼先生的意料,只见他一手按着琴弦,扬眉询问道:何解?
罗宣皱眉,看了眼姜恒,示意他想清楚再回答。
天下之乱,乱在人心,姜恒答道,人心不平,神州不平。天子是人,只要是人,便有其私欲,难不成还找一名圣人来当天子么?上哪儿找去?何况,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圣人当天子,就一定比小人当得更好吗?
姜恒想了想,又说:哪怕有一代圣君,我们还能代代圣君不成?
鬼先生点了点头,殿内一片寂静。姜恒想了很久,道:要让天下维持有序,不受国君私欲影响,便须得令它像个水车般,千秋万世,源源不绝地自行转动。换句话说,天子是什么人,不该是决定天下动乱或平静的要素。
鬼先生沉默不语,姜恒又说:甚至有没有天子,都不重要。想让神州恢复升平盛世,就要做好哪怕是名屠夫,成为九五之尊,百姓也不会受到干扰的准备。
那就要重立朝廷了,鬼先生答道,天子归权于天下。
姜恒叹道:是。至于如何去做,很难。
鬼先生:只是你须得先找到这样的一个人,让他愿意归权于天下。
姜恒点头道:是啊,太难了。
罗宣不太明白,本想出言,见姜恒与鬼先生一问一答,又十分自然,便不再打断。
第二问很快就结束了。
鬼先生原本准备了许多破题之言,欲追问姜恒,孰料姜恒如此作答,接下来的话反而没有再说的必要。
本该明日有第三问,鬼先生沉默片刻,而后说,既今天尚有时暇,便一并问了你也不妨。
姜恒恭敬答道:是。
以你所学,鬼先生又道,若选一国,平定天下,须得如何做?需要多长时间?
松华在一旁抖开一幅地图,哗啦一声,地图飞卷,落在殿内。上面是蜿蜒的长城与玉璧关,以及五国地图,延伸向塞外疆域与北方的茫茫大地。
北方雍国都城落雁、中原梁国都城安阳、东海之滨,郑国都城济州、蜀地群山簇拥中,代国国都西川、汉中两城。南方万湖之滨,绮丽的郢都江州尽在画中。
星罗棋布,神州大地大大小小一百二十七城,千户到万户,以各国绵延国境划开。
罗宣手握一把棋子,递到姜恒手中。
师父,先生,姜恒说道,海女。我学艺未精,只能纸上谈兵,尽力一试。
说着,姜恒跪到地图上,把第一枚棋子放在郑国的国都,济州上,抬头道:如我先前所言,郑,是发起这场终结大争之世的第一个地方,也是落棋的第一处。
而雍国,必须尽快把他们赶出塞外,重夺玉璧关。姜恒推动郑国的棋子,联合其他三国,逼近玉璧关,说,关内四国只要能齐心,消灭雍国虎狼之骑不难。
鬼先生说:多次联军,都无功而返。雍都背水一战,反而不断坐大,你当真觉得关前迎战汁雍,再掀起一场生灵涂炭的大战,是最好的打算?
姜恒说:不需要进攻雍都,也不需要让无辜百姓死于非命,我们要的是消耗雍国的兵力。他们如今所面临最大的麻烦,就是国内近乎人人为兵,逃一个,便少一个,死一个,便少一个
只要夺回玉璧关,姜恒跪着爬到代国的方向,便成功了一半。以长城为界,郑、代二国,可以犄角之势呼应,锁住雍国。雍国只要遭遇大败,兵力被耗,国内族裔混杂,一定会掀起大乱。封锁他们的商路,劫掠他们的粮食,二十年内,本来就不稳固的雍国朝堂,一定会瓦解。梁国经连番挫败后,元气大伤
夕阳的光芒照进大殿,投在姜恒背上,他的影子则投在地图上,他已经说了两个多时辰,天下所有的兵力,已经集合到了郑国王都,而郑的版图,也扩大到了神州大地的近八成。
综上,这么一来,未来的二十年里,天下还会再因战争,死去近四十万人。姜恒答道,但只要大部分地区尽入郑国手中,百姓便可真正地不再遭受战乱、瘟疫与饥荒。让他们回到田地上去耕作,再接下来
姜恒擦了把汗,从郑国朝外扩散的棋子,已铺满了整个中原。
就是整顿国内朝廷的事了。姜恒抬头,朝鬼先生说。
鬼先生淡淡道:接下来的,明天再说罢。
姜恒点头,十分疲惫,答道:是,先生。
这夜,罗宣依旧在书阁里调着他的易容术面具,教会姜恒最后的本领,朝这小徒弟道:会了?
姜恒说:会一点。
师徒二人对着镜子端详,罗宣为姜恒换了个脸,姜恒却不知道是谁,也是青年人。
姜恒:这是谁?
罗宣漫不经心道:随手捏的,不过今天的你,比四年前的你,已经大不一样,声音也变了,哪怕再回到王都洛阳,也不会有人认出你来。不过是教教你,以备不时之需。
姜恒与罗宣身着单衣,在镜里静静地看着彼此。
末了,罗宣打破了这寂静,说:你来试试?给我换张脸。
姜恒于是用了易容的石粉,调开,把手放在罗宣的脸上,又给他修了下眉毛。肌肤相触时,姜恒的手指碰到罗宣发烫的脸庞。
师父,姜恒低声说,你会下山吗?
不会。罗宣冷漠地说,你总算可以滚了。
姜恒笑了起来,去拿眉笔,说道:谢谢你,师父。
什么都学不会,罗宣冷淡道,浪费老子时间,蠢得和头驴一般。
姜恒说:今天,我忽然有点怕。我本来以为,这辈子兴许就待在这儿,不会走了。
罗宣看着镜子,忽然问:谁的脸?
姜恒看了一会儿,没有回答。
罗宣说:这就是你哥吗?
姜恒按着记忆,为罗宣易容,片刻后说:我不知道我记不清了,如果他还活着,或许已不是这个模样。
那只是姜恒记忆里,耿曙的模样,甚至许多细节,连他都变得模糊了,不过是短短五年而已,当他回忆起耿曙的眉眼、耿曙的嘴角,竟是一时无从下手。
罗宣侧过头,看着姜恒,不说话。
离开以后,姜恒说,我还能回来吗?
罗宣没有回答,起身,姜恒于是看着耿曙走到一边,坐在榻畔。
罗宣抱着膝盖,想了很久,答道:你这学得不行,还没到下山的时候,再学几年罢。
姜恒忽然笑了起来,他明白了罗宣这句话下的意思,那是他从来不愿表现,埋藏在总是不耐烦的表情下,不提防时漏出的几分不舍。
师父,姜恒轻轻地说,我知道,我该走了。
就像面前的这一幕,死而复生的耿曙正看着他,仿佛在说,他一直在中原大地,等待着他的到来。而终有一天,若他能结束这大争之世,还百姓一个太平人间,将是与他重逢时,最好的礼物。
罗宣起身去洗脸,姜恒沉默地收起一应物什,天亮了。
第34章 红尘路
太难了。松华在大殿内说, 最可能的下场,就是你这关门徒弟,三个月内死在乱军之中, 身首异处。
姜恒正在接续昨日, 在假想中, 郑国一统天下后,开始安排他的国内施政与变法步骤, 以及一系列的政变,排除异己,整顿朝廷。
听到海女这话时, 姜恒不禁抬头, 哭笑不得。
松华旁若无人, 根本不在乎他在场, 又朝鬼先生说:若项州尚在,兴许还能守护他。你放他独自一人,去这虎狼环伺的五国之中, 无异于送死。
鬼先生说:既是应劫之人,又何惧荆棘?何况,别忘了他手中还有一物。
姜恒说:嗯, 还有天子交托于我的金玺。
是日,殿内松华、鬼先生看着姜恒, 完成他协助明君、平定天下的最后一步。每一步都走得惊心动魄,每一步都险象环生,每一步, 都是掉脑袋的走法, 自己掉脑袋,还会连累不知道掉多少人的脑袋。
而且最大的问题是, 每一步,都存在于姜恒的假想之中,纸上谈兵,毫无印证。但凡任何一环出了问题,姜恒便要死无葬身之地,这大争之世,亦无法结束。
但我有信心。姜恒答道。
治世的信心?鬼先生说。
姜恒认真地说:对天下气运的信心。千年以来,每一次,中原大地都将拯救自己,战乱不是永恒,治世也不是永恒,就像阴阳轮转,分则合,合而后分,哪怕我没有办到,来日神州大地,也会再次迎来新生。
鬼先生道:从长远来看是这样不错,只是对每个置身其中的人而言,短短一生,不过数十年光阴,是救赎,还是沉沦,又什么时候才是头呢?
殿内安静了一会儿,姜恒架构了一个新的朝廷,却听见鬼先生很轻很轻地叹了口气。
不必再推演下去。鬼先生道,现在,先生予你最后一问。
今天罗宣没有来,姜恒本以为,鬼先生的考校就此结束,却没想到还有问题,在等待他的抉择。
因为罗宣舍不得你,愿意用很重要的东西来换,再三求情,所以,我们给你一个选择的余地。
这次,却是海女松华开了口,她毫无感情的声音回荡在殿内,犹如空灵的仙女。
留在沧山海阁,松华缓缓道,值守玄武七星,你可拥有无限阳寿、不老的容颜,但人世间的一切,与你再无相关。
姜恒抬眼,看着松华。
入红尘去,从今往后,海阁将对你关上大门。你须得去应那神州的千年之劫,无论死活,再不能朝师门求助。
松华声音停下,四面仿佛还有回声在飘荡。
清晨时分,沧山一片寂静,偶有几声鸟叫,更显神山空灵。
姜恒走过这收留了他五年的仙山楼阁,风铃在廊下轻轻作响。
罗宣坐在面朝长海的台阶下,脚下放着一个收拾好的包袱,看了姜恒一眼。
我就知道你会拒绝他。罗宣沉声道。
师父。姜恒眼眶发红,坐在一旁,伸手去抱罗宣,他知道罗宣一定恳求了松华与鬼先生,让他永远留在海阁中,只要点头留下,他就可以拥有永生不死的生命、返老还童的容颜但他没有接受,他已经是死过一次的人了,在他的身上,有更重要的责任。
那是姬珣亲手交给他的金玺,是母亲与项州在战火中的离去,是耿曙的死而这所有的遗憾,只有在大争之世结束的那一天,才能完满。
滚!别挨过来!像什么样?罗宣不耐烦地一手抵着姜恒,把他脑袋推开。
姜恒笑了起来,罗宣却别过头去。
东西都给你收拾好了,罗宣说,这就滚罢,别再回来了。
姜恒起身,将包袱背在身后,到得台阶前,朝罗宣跪下,磕了三个头。
师父,姜恒最后说,下辈子,我愿意当你的当你的
姜恒想了很久,说:当什么都行。
这辈子都不听话,罗宣嘲讽道,还说什么下辈子呢,滚罢。下山以后,好好活着,别丢我的人。
罗宣起身,没有理会姜恒,背对他拾级而上,回往大殿内。
姜恒慢慢地走下山去,遥遥回头,忽然看见了大殿顶端,站着一个人影。
师父!姜恒带着泪,大喊道。
那个人影跃下大殿,消失了。
傍晚时分,残阳如血,倒映在长海上,波光粼粼,划出一道血色的长河。姜恒撑着竹筏,在风里渡过长海去。
罗宣在他的包袱里放了易容匣、几锭银两、一个药瓶,瓶里是三丸丹药,姜恒想起四年前就见罗宣在炼这药,能治伤重、中毒之人。
除此之外,尚有一把卷起的软剑,乃是海阁神兵,刻有玄武徽的利剑,名唤绕指柔,以及一身换洗的衣服。
金玺与黑剑沉在湖底,姜恒决定先不取出,毕竟来日方长。
恋耽美
罗宣:先生不让你下山,你就不去了?
姜恒心里清楚得很,为什么收他为徒,令他学习诸子百家之学,哪怕纵横之道,鬼先生考校之言,学以致用,定有让他入世的一天。
这一天就在眼前了。
我教你点别的。罗宣等姜恒吃完,收拾了食盒,扔到一旁,说道。
夜,姜恒坐在镜前,罗宣两手上涂抹了粘粉,拈着一张人皮面具,朝姜恒扬眉示意。
姜恒见过罗宣搁在书阁角落的箱子,却没有去打开看过,想来是易容之术。
罗宣先是自行易容,很快便装扮成了鬼先生的模样。
像么?罗宣道。
除却衣物,简直一模一样!姜恒不禁感慨,说道:教我,师父!
罗宣答道:唯独声音、身材不好伪装,易容也并非万能,像松华,我就伪装不了。
接着,罗宣开始教姜恒,如何伪装成老妪、老翁、青年人,甚至妇人。
翌日,姜恒再来到鬼先生面前,鬼先生抚琴,提出了第二个问题。
你觉得,能担任未来神州天子的人,应当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鬼先生又问。
姜恒经过昨日之问,已明白了鬼先生的意思。
这将是他的使命不久后的未来,鬼先生一定会让他到人间去,寻找一个有能力成为天子的人,号令天下,终结乱世。
我觉得,他可以是随便一个人。姜恒答道。
这个回答,倒是大出鬼先生的意料,只见他一手按着琴弦,扬眉询问道:何解?
罗宣皱眉,看了眼姜恒,示意他想清楚再回答。
天下之乱,乱在人心,姜恒答道,人心不平,神州不平。天子是人,只要是人,便有其私欲,难不成还找一名圣人来当天子么?上哪儿找去?何况,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圣人当天子,就一定比小人当得更好吗?
姜恒想了想,又说:哪怕有一代圣君,我们还能代代圣君不成?
鬼先生点了点头,殿内一片寂静。姜恒想了很久,道:要让天下维持有序,不受国君私欲影响,便须得令它像个水车般,千秋万世,源源不绝地自行转动。换句话说,天子是什么人,不该是决定天下动乱或平静的要素。
鬼先生沉默不语,姜恒又说:甚至有没有天子,都不重要。想让神州恢复升平盛世,就要做好哪怕是名屠夫,成为九五之尊,百姓也不会受到干扰的准备。
那就要重立朝廷了,鬼先生答道,天子归权于天下。
姜恒叹道:是。至于如何去做,很难。
鬼先生:只是你须得先找到这样的一个人,让他愿意归权于天下。
姜恒点头道:是啊,太难了。
罗宣不太明白,本想出言,见姜恒与鬼先生一问一答,又十分自然,便不再打断。
第二问很快就结束了。
鬼先生原本准备了许多破题之言,欲追问姜恒,孰料姜恒如此作答,接下来的话反而没有再说的必要。
本该明日有第三问,鬼先生沉默片刻,而后说,既今天尚有时暇,便一并问了你也不妨。
姜恒恭敬答道:是。
以你所学,鬼先生又道,若选一国,平定天下,须得如何做?需要多长时间?
松华在一旁抖开一幅地图,哗啦一声,地图飞卷,落在殿内。上面是蜿蜒的长城与玉璧关,以及五国地图,延伸向塞外疆域与北方的茫茫大地。
北方雍国都城落雁、中原梁国都城安阳、东海之滨,郑国都城济州、蜀地群山簇拥中,代国国都西川、汉中两城。南方万湖之滨,绮丽的郢都江州尽在画中。
星罗棋布,神州大地大大小小一百二十七城,千户到万户,以各国绵延国境划开。
罗宣手握一把棋子,递到姜恒手中。
师父,先生,姜恒说道,海女。我学艺未精,只能纸上谈兵,尽力一试。
说着,姜恒跪到地图上,把第一枚棋子放在郑国的国都,济州上,抬头道:如我先前所言,郑,是发起这场终结大争之世的第一个地方,也是落棋的第一处。
而雍国,必须尽快把他们赶出塞外,重夺玉璧关。姜恒推动郑国的棋子,联合其他三国,逼近玉璧关,说,关内四国只要能齐心,消灭雍国虎狼之骑不难。
鬼先生说:多次联军,都无功而返。雍都背水一战,反而不断坐大,你当真觉得关前迎战汁雍,再掀起一场生灵涂炭的大战,是最好的打算?
姜恒说:不需要进攻雍都,也不需要让无辜百姓死于非命,我们要的是消耗雍国的兵力。他们如今所面临最大的麻烦,就是国内近乎人人为兵,逃一个,便少一个,死一个,便少一个
只要夺回玉璧关,姜恒跪着爬到代国的方向,便成功了一半。以长城为界,郑、代二国,可以犄角之势呼应,锁住雍国。雍国只要遭遇大败,兵力被耗,国内族裔混杂,一定会掀起大乱。封锁他们的商路,劫掠他们的粮食,二十年内,本来就不稳固的雍国朝堂,一定会瓦解。梁国经连番挫败后,元气大伤
夕阳的光芒照进大殿,投在姜恒背上,他的影子则投在地图上,他已经说了两个多时辰,天下所有的兵力,已经集合到了郑国王都,而郑的版图,也扩大到了神州大地的近八成。
综上,这么一来,未来的二十年里,天下还会再因战争,死去近四十万人。姜恒答道,但只要大部分地区尽入郑国手中,百姓便可真正地不再遭受战乱、瘟疫与饥荒。让他们回到田地上去耕作,再接下来
姜恒擦了把汗,从郑国朝外扩散的棋子,已铺满了整个中原。
就是整顿国内朝廷的事了。姜恒抬头,朝鬼先生说。
鬼先生淡淡道:接下来的,明天再说罢。
姜恒点头,十分疲惫,答道:是,先生。
这夜,罗宣依旧在书阁里调着他的易容术面具,教会姜恒最后的本领,朝这小徒弟道:会了?
姜恒说:会一点。
师徒二人对着镜子端详,罗宣为姜恒换了个脸,姜恒却不知道是谁,也是青年人。
姜恒:这是谁?
罗宣漫不经心道:随手捏的,不过今天的你,比四年前的你,已经大不一样,声音也变了,哪怕再回到王都洛阳,也不会有人认出你来。不过是教教你,以备不时之需。
姜恒与罗宣身着单衣,在镜里静静地看着彼此。
末了,罗宣打破了这寂静,说:你来试试?给我换张脸。
姜恒于是用了易容的石粉,调开,把手放在罗宣的脸上,又给他修了下眉毛。肌肤相触时,姜恒的手指碰到罗宣发烫的脸庞。
师父,姜恒低声说,你会下山吗?
不会。罗宣冷漠地说,你总算可以滚了。
姜恒笑了起来,去拿眉笔,说道:谢谢你,师父。
什么都学不会,罗宣冷淡道,浪费老子时间,蠢得和头驴一般。
姜恒说:今天,我忽然有点怕。我本来以为,这辈子兴许就待在这儿,不会走了。
罗宣看着镜子,忽然问:谁的脸?
姜恒看了一会儿,没有回答。
罗宣说:这就是你哥吗?
姜恒按着记忆,为罗宣易容,片刻后说:我不知道我记不清了,如果他还活着,或许已不是这个模样。
那只是姜恒记忆里,耿曙的模样,甚至许多细节,连他都变得模糊了,不过是短短五年而已,当他回忆起耿曙的眉眼、耿曙的嘴角,竟是一时无从下手。
罗宣侧过头,看着姜恒,不说话。
离开以后,姜恒说,我还能回来吗?
罗宣没有回答,起身,姜恒于是看着耿曙走到一边,坐在榻畔。
罗宣抱着膝盖,想了很久,答道:你这学得不行,还没到下山的时候,再学几年罢。
姜恒忽然笑了起来,他明白了罗宣这句话下的意思,那是他从来不愿表现,埋藏在总是不耐烦的表情下,不提防时漏出的几分不舍。
师父,姜恒轻轻地说,我知道,我该走了。
就像面前的这一幕,死而复生的耿曙正看着他,仿佛在说,他一直在中原大地,等待着他的到来。而终有一天,若他能结束这大争之世,还百姓一个太平人间,将是与他重逢时,最好的礼物。
罗宣起身去洗脸,姜恒沉默地收起一应物什,天亮了。
第34章 红尘路
太难了。松华在大殿内说, 最可能的下场,就是你这关门徒弟,三个月内死在乱军之中, 身首异处。
姜恒正在接续昨日, 在假想中, 郑国一统天下后,开始安排他的国内施政与变法步骤, 以及一系列的政变,排除异己,整顿朝廷。
听到海女这话时, 姜恒不禁抬头, 哭笑不得。
松华旁若无人, 根本不在乎他在场, 又朝鬼先生说:若项州尚在,兴许还能守护他。你放他独自一人,去这虎狼环伺的五国之中, 无异于送死。
鬼先生说:既是应劫之人,又何惧荆棘?何况,别忘了他手中还有一物。
姜恒说:嗯, 还有天子交托于我的金玺。
是日,殿内松华、鬼先生看着姜恒, 完成他协助明君、平定天下的最后一步。每一步都走得惊心动魄,每一步都险象环生,每一步, 都是掉脑袋的走法, 自己掉脑袋,还会连累不知道掉多少人的脑袋。
而且最大的问题是, 每一步,都存在于姜恒的假想之中,纸上谈兵,毫无印证。但凡任何一环出了问题,姜恒便要死无葬身之地,这大争之世,亦无法结束。
但我有信心。姜恒答道。
治世的信心?鬼先生说。
姜恒认真地说:对天下气运的信心。千年以来,每一次,中原大地都将拯救自己,战乱不是永恒,治世也不是永恒,就像阴阳轮转,分则合,合而后分,哪怕我没有办到,来日神州大地,也会再次迎来新生。
鬼先生道:从长远来看是这样不错,只是对每个置身其中的人而言,短短一生,不过数十年光阴,是救赎,还是沉沦,又什么时候才是头呢?
殿内安静了一会儿,姜恒架构了一个新的朝廷,却听见鬼先生很轻很轻地叹了口气。
不必再推演下去。鬼先生道,现在,先生予你最后一问。
今天罗宣没有来,姜恒本以为,鬼先生的考校就此结束,却没想到还有问题,在等待他的抉择。
因为罗宣舍不得你,愿意用很重要的东西来换,再三求情,所以,我们给你一个选择的余地。
这次,却是海女松华开了口,她毫无感情的声音回荡在殿内,犹如空灵的仙女。
留在沧山海阁,松华缓缓道,值守玄武七星,你可拥有无限阳寿、不老的容颜,但人世间的一切,与你再无相关。
姜恒抬眼,看着松华。
入红尘去,从今往后,海阁将对你关上大门。你须得去应那神州的千年之劫,无论死活,再不能朝师门求助。
松华声音停下,四面仿佛还有回声在飘荡。
清晨时分,沧山一片寂静,偶有几声鸟叫,更显神山空灵。
姜恒走过这收留了他五年的仙山楼阁,风铃在廊下轻轻作响。
罗宣坐在面朝长海的台阶下,脚下放着一个收拾好的包袱,看了姜恒一眼。
我就知道你会拒绝他。罗宣沉声道。
师父。姜恒眼眶发红,坐在一旁,伸手去抱罗宣,他知道罗宣一定恳求了松华与鬼先生,让他永远留在海阁中,只要点头留下,他就可以拥有永生不死的生命、返老还童的容颜但他没有接受,他已经是死过一次的人了,在他的身上,有更重要的责任。
那是姬珣亲手交给他的金玺,是母亲与项州在战火中的离去,是耿曙的死而这所有的遗憾,只有在大争之世结束的那一天,才能完满。
滚!别挨过来!像什么样?罗宣不耐烦地一手抵着姜恒,把他脑袋推开。
姜恒笑了起来,罗宣却别过头去。
东西都给你收拾好了,罗宣说,这就滚罢,别再回来了。
姜恒起身,将包袱背在身后,到得台阶前,朝罗宣跪下,磕了三个头。
师父,姜恒最后说,下辈子,我愿意当你的当你的
姜恒想了很久,说:当什么都行。
这辈子都不听话,罗宣嘲讽道,还说什么下辈子呢,滚罢。下山以后,好好活着,别丢我的人。
罗宣起身,没有理会姜恒,背对他拾级而上,回往大殿内。
姜恒慢慢地走下山去,遥遥回头,忽然看见了大殿顶端,站着一个人影。
师父!姜恒带着泪,大喊道。
那个人影跃下大殿,消失了。
傍晚时分,残阳如血,倒映在长海上,波光粼粼,划出一道血色的长河。姜恒撑着竹筏,在风里渡过长海去。
罗宣在他的包袱里放了易容匣、几锭银两、一个药瓶,瓶里是三丸丹药,姜恒想起四年前就见罗宣在炼这药,能治伤重、中毒之人。
除此之外,尚有一把卷起的软剑,乃是海阁神兵,刻有玄武徽的利剑,名唤绕指柔,以及一身换洗的衣服。
金玺与黑剑沉在湖底,姜恒决定先不取出,毕竟来日方长。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