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霁。
    他叫的似乎是这青年的名字,因为这青年应了一声来了,就看了他们俩一眼,放下茶盘,进去了。
    谌文看了一眼连君玉,后者显然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这个贵气的青年,似乎也不过是个随从而已,那里面的那位,身份已经昭然若揭。
    这个年纪,这个身份,又在这里
    谌文低下头,抿了抿唇,端起了茶杯。
    杯子是钧窑,天青釉,金口,杯里是上好的明前龙井,根根分明地竖在水中,如同云雾缭绕的森林。但谌文看的不是这个。
    茶盏之下,黑色托盘上,团着一条金漆的五爪金龙。
    第12章 纹饰文官绣的是禽,武官绣的是兽
    但凡王侯子弟,就算败落了,有些东西是不会丢的,比如深入骨髓的礼仪,再比如,对纹饰形制背后代表的地位的敏感。
    谌家虽然败落,但家里的老物件是在的,他小时候在母亲房里读书,最熟悉的是一架十六开的屏风,上面绣的是开朝时的英雄人物,金紫辉煌,虽然有了年岁,却比新屏风都好看,他读书读累了,也曾看过那屏风上的故事。这屏风讲的是大周太宗皇帝在凌烟阁分封十八位功臣的事,隐去了两位,一位是谌家的先祖,一位就是母亲的先祖。这屏风是母亲出嫁时带来的,一架屏风中,就隐藏着两支渊源久远的功臣家族联姻的故事。据说是母亲亲手所绣,订婚三年,闺阁小姐的心意,都隐晦地藏在这一针一线里。
    他小时候不懂,为什么上面的人物都面目模糊,看起来都差不多,衣服却非常清晰。连衣服上绣的是什么飞禽走兽都清清楚楚。后来渐渐懂了。
    凌烟阁上的十八位功臣,他们长得如何并不重要,他们的衣服就足够说明身份。文官绣的是禽,武官绣的是兽,仙鹤是太宗的军师、后来登阁拜相的叶慎,云中雁是后来隐入深山的谋士罗良思,麒麟是后来镇守边疆的宁西王容凌,斗牛是如今被写成演义故事的陈三武
    权力场中,人人都是面目模糊,真正象征身份的,恰恰是衣服的形制,和纹饰上的飞禽走兽,市井中人都说,先敬罗衣后敬人,不是没有道理。
    就如同这一刻,他们俩看着托盘上团着的五爪金龙,里面那人的身份已经呼之欲出。
    大周宫廷的形制,除去分封在棘手之地的几个亲王,整个宫中,能用五爪金龙的,也还有两人。一位,是正在卧病的皇帝,还有一位,是未来这天下的主人,一国储君。
    太子景衍。
    两人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惧意。
    言君玉真是胆大,到了这时候,还敢朝他做了个嘘的表情。他自己则是压低了声音,嘱咐谌文。
    别怕,我们没说什么坏话。他有模有样地安慰谌文:太子不会把我们怎么样的。
    太子确实没对他们怎么样事实上,太子压根没再理过他们,大概把这事当成了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过了就忘了。
    但他们还是一样的惨。
    中午一放学,年幼皇子那边先出来了,七皇子萧栩是走在最前边的,急匆匆出来,看见言君玉跪在那里,又慢了下来。神色阴鸷,慢慢走了过来。
    得,他又要找我麻烦了。言君玉压低声音:谌文,我走啦,你自己小心。
    你也小心。
    萧栩慢腾腾走过来,极轻蔑地瞥了言君玉一眼。
    还跪着干什么,走了!
    不知道是不是觉得夫子罚得太重了,这次回去后,萧栩都没怎么折腾他,言君玉倒是开心,过了几天安生日子,又从厨房偷了几个点心,不由得想起谌文来。
    谌文那边日子却不太好过,梅先生回来,检查了他的功课,发现进展不大,难得生气,训斥了他一顿。他性子外看温文尔雅,骨子里却是极好强的,宁肯挨训斥,也不好意思说是因为三皇子这些天故意欺负他,还烧了他的书,所以他才落下功课的。
    倒是三皇子,渐渐找到了对付他的方法,现在也不短他的吃穿,只在读书这件事上捣乱,扰得他没有办法,只能一气把带来的书全背了,记在脑子里,日后再慢慢推敲。他的书原是他父亲选好的,一共三箱,一年读一箱,由浅至深,是要循序渐进来的,不能急于一时。前面两箱还好,后面一箱都是当世大儒的著作,艰深晦涩,他是全靠记忆记下来的,一点也不懂,又不敢细想,怕有了误解,以后该学的时候学不进去了,只能让它们梗在那里,如同在脑子里堆了一堆啃不动的石块,饶是他向来记忆力超过常人,也不由得有点吃力起来。
    这天他趁着三皇子午睡,在自己房间里做功课,开着窗,正用功呢,只听见外面几声鸟叫,忽然有个声音低声叫他名字,疑惑地抬起头来,吓了一跳。
    院墙上趴着的那个人,不是言君玉又是谁。
    第13章 杜鹃你注意听杜鹃叫
    谌文吓得连忙扔下笔,走了过去。
    还好,这地方有棵茂密的枇杷树挡着,言君玉今天穿的又是一身水绿色的衫子,倒也不显眼,脸上汗津津的,显然是跑过来的。
    你看书好专心啊。他笑眯眯地告诉谌文:我学杜鹃叫你也听不见。
    谌文不好意思地笑了。
    我以为真是鸟叫,不知道是你。
    傻呀,夏天哪有杜鹃叫,再说皇宫里也没有杜鹃鸟啊。你下次听到这个,记得是我啊。言君玉嘱咐道,不知道想到什么,又从怀里掏出用帕子包着的一堆东西来:给你,我弄来的点心,比馒头好吃,你藏好了。
    谌文本来想告诉他三皇子已经不罚自己挨饿了,但是被言君玉亮晶晶的眼睛一看,也就不好意思说了。
    谢谢你。
    咳,这有什么呀,我还有得是。言君玉不知道踩着什么,安安稳稳地趴在院墙上,只露出手臂和脑袋,还认真跟他聊起天来:你还缺什么吗?我去给你弄来。
    他眼神热切得很,谌文就算不缺什么,也得想个缺的东西出来了。
    别的都好就是三皇子烧了我一些书,你有三礼吗?就是《周礼》、《仪礼》、《礼记》这三本书,梅先生不好讲春秋,喜欢讲三礼,我怕我有些地方背漏了。
    言君玉的眼珠子认真地转了起来。
    三礼?我想想他转了半天,还是放弃了:书壳子是什么颜色的?
    谌文无奈地笑了。
    言君玉不干了:你别灰心啊。你等着,我回去给你找找,我奶奶给我准备了很多书的,来,你写在我手上,我去找找。
    他挽起袖子,把手腕伸出来给谌文,谌文拿了笔来,还是有点犹豫。言君玉的皮肤极白,比什么羊皮纸都来得细腻干净,沾上墨未免太暴殄天物,他自己倒是毫不在意,催着谌文写了,自己一溜烟跑了:等着,我找到就送来给你,你注意听杜鹃叫啊。
    言君玉一路沿着宫墙跑回皇后宫中,刚进院子,被萧栩逮个正者。
    阴鸷却漂亮的少年穿着锦袍,神色不善地等在正堂里。
    你去哪了?
    我出去逛逛。
    他今天倒是没露出那应付神色来,也许是跑得急了,还喘着气,来不及换成敷衍。
    萧栩的心情好了一点。
    别在宫里乱跑。他冷冷地教训他。
    好。
    也别偷厨房的点心了。
    他这话一说,言君玉果然惊讶地抬起头来,那双黑眼珠定定地看着自己,萧栩本能地觉得心情大好。
    看什么?真以为你那点偷偷摸摸的事没人知道?萧栩骂他:蠢东西,皇后宫里的厨房能随便进吗?还好这几天没什么事,要是饮食出了点问题,追查下来,你就是意图谋害皇后知道吗?
    言君玉还是很机灵的,知道混不过去,露出一脸乖巧来。
    知道了。
    知道就好。萧栩冷冷道,从他身边走了出去。
    言君玉正低着头琢磨下次去哪偷馒头呢,听见一个声音冷冷道:下人不是还有厨房吗?再不成,每天撤下去的点心也够吃了,蠢东西。
    他惊讶地抬起头,萧栩已经走了出去,只留给他一个高挑漂亮的背影。
    第14章 宸明如同山岳星辰
    言君玉把自己带来的书翻了一遍,发现竟然没有谌文写的那几本书,不由得有点灰心。七皇子宫里倒是书多,他本来想偷七皇子或者其他伴读的来抄一遍,现在七皇子都知道他偷馒头的事了,就不好下手了。
    还好这天,正好被他撞见,七皇子的另一个伴读黄熙提着一包书要送回去。
    黄熙,这些书哪来的?
    还能哪来的?藏书阁呗,书非借不能读也知道吗?所以圣上特地为宫中皇子设了藏书阁,许多冷门的书都在那里借来,七皇子看书快,隔两天就要送一次呢。
    你跟他说那么多干什么。雍嘉年很不耐烦:让他去送书,咱们玩蹴鞠去,快来,就差你一个了。
    黄熙听了,把书往言君玉手里一塞,连忙跑了。
    哎,你还没告诉我藏书阁在哪呢。
    就在御书房旁边,二楼的小阁子就是了。
    言君玉提着一大包书,走到了藏书阁,其实他把手上的书都翻了一遍,发现七皇子看的书名都稀奇古怪的,什么《公羊古微》,听都没听过。
    御书房常年是很安静的,今天年幼皇子们不上学,只听见年长皇子那边传来朗朗的读书声,有个小太监在扫地,他绕了一圈,总算在正房附近找到了个二楼的小阁子,就是找不到上去的途径,这可难不倒他,他解开包袱皮,把书往背上一捆,抱着一棵树爬了上去。
    二楼更安静了,藏书阁倒挺精致,靠窗的榻上,紫檀小桌还摆着杯茶,有翻开的书,剩下的全是一架架的书,言君玉略看了看,发现这些书比七皇子看过的这些还稀奇古怪,他一边找,一边时不时看看自己手腕上的字,生怕看漏了。
    这一看就被他看出端倪来,这藏书阁的书,不知道被谁在第一页全部盖上了一个朱红色的印,方方正正的,他看了半天,不知道是什么,等到终于翻开一本叫《春秋繁露注》的书,看见上面不只有这印,还有朱笔签的宸明两字。
    哦,原来是萧宸明印。言君玉恍然大悟:这人也是无聊,给这么多书盖了印还不够,还签名干什么!
    因为盖印是表示看过,看过且喜欢的,才签上名字。一个声音淡淡答道。
    言君玉吓了一跳,抬起头来,看见一双带着笑意的眼睛,非常漂亮,像传说中的丹凤眼,瞳仁是淡淡的烟灰色,如同山岚一般,本该是非常轻浮的,但是他的眼神中仿佛有某种力量,如同山岳星辰,让人肃然起敬。
    言君玉本能地知道这人不太好惹。
    我我是来还书的。他没有报明七皇子的名号,是做好了万一现在拔腿开溜,这人也找不到他是谁的打算。
    还书?这人的眉毛挑了起来:什么书,给我看看。
    他原是站在书架后面的,只露出一双眼睛来,现在从书架后出来,如同森林中的豹子终于缓缓走了过来,藏书阁有阳光散照,他穿了一身白袍,俊美如神祗。都说白衣卿相,白衣原本是地位卑微的意思,却被他穿出一身贵气,不知道是什么绸缎的料子,暗纹很是漂亮,绣的是龙,团在一起银色的龙,言君玉绝望地数了数爪子。
    是五个。
    这人却不知道他心里动作,翻了翻他背来的书,笑了:老七还这么刁钻,专看这些。
    言君玉犹豫要不要跪下来,他是不喜欢跪的,但按规矩,跟这人说话,是没有站着的道理的。
    为什么跪下了?太子坐在榻边,笑着看他:怎么?那天赏你们的茶不好喝吗?
    第15章 太子钟于萧景衍一人
    敖霁进来的时候,第一眼看见的是太子。
    太子读书时喜静,所以没有宫女在旁边伺候,整个文心阁里窗明几净,外面阳光正好,照得他一身白色锦袍温润如玉,太子的外祖父年初去世,现在正在热孝中,但是圣上身体向来不好,避讳这个,况且也没有君王家反为臣子守孝的道理,所以只是私下穿得素净点罢了。
    就是这样,下面的大臣已经感激涕零了,整天说什么太子孝悌可动天地,堪为天下表率。
    没办法,天下人都知道,庆德帝的皇子虽多,都是庶出,而且教养得也不太好,这其中,皇后嫡出的景衍太子可以说是鹤立鸡群。而且庆德帝和皇后是少年夫妻,感情深厚,皇后娘家又是书香世家,只有清名,没有权势,连外戚这一点也不用担心了。
    所以传位太子,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事。其余皇子都收起野心,一心当个安乐王爷。朝堂上自然是一片叫好了。
    庆德帝也是真心器重太子,亲手教养启蒙,过问功课,这两年身体实在差了,才不得不丢开手,选了当朝几位重臣,入东宫讲学,连已经告老还乡的老丞相都挂了个太师的职,可以说是倾举国之力在培养一位优秀的继承人了。
    太子的老师厉害,伴读自然也不会差,可以说是整个大周朝最优秀的年轻人,都是名门之后,未来的文臣武将,庆德帝亲自为太子挑选的班底,每个人都是面过圣的,比殿试三甲还看重些。如今四五年下来,一个个不说惊才绝艳,至少称得上栋梁之才了。
    敖霁便是其中一位,凌烟阁十八将,他家先祖是第七位,他少时也是天赋卓绝的,心高气傲,对于入宫做伴读是颇有微词的,一心要靠自己考个状元,不想因为祖上的功劳占什么便宜。结果进了宫之后,才知道什么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景衍太子那一拨伴读,个个都是人中龙凤自不必说,最打击人的,其实是太子本人。
    大周皇族传承百年,百年的龙气,钟于萧景衍一人。
    他们不得不服气。
    说起来,敖霁也是京城的世家子弟里极优秀的了,容貌,文才武艺,心性气度,都已经是人中龙凤,但即使是这样,他仍然偶尔会在看见太子时,心中忍不住感慨。
    就比如此刻。
    这种感慨不是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而是像红拂传中,那个一时豪杰的虬髯客看到李世民之后,自愧不如的那种慨叹。又有点像陈三武当年在老君山上当山大王当得好好的,结果见到大周太宗后,纳头就拜,甘为驱驰。
    恋耽美

章节目录


长安少年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明月倾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明月倾并收藏长安少年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