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氏不仅是统领大理的皇族,同时也是武林名门,诸多人考据段氏祖上的武林高手,将大理开国皇帝段思平认定是六脉神剑的创始人。
    开国皇帝,各种事迹皆在百姓、后人口中传唱,六脉神剑这么一门奇功,却不被后人知晓,却是一处疑点,要知道,那大宋的太祖长拳可是人人都知晓的武功啊!
    然而现在这疑似段思英的和尚使出六脉神剑,却让唐无易对六脉神剑的开创者产生了疑问。
    难不成,真是段思平创的武功?
    问题是,除了段誉凭借主角光环,这大理段氏应当没人能练好这门武功才是,这疑似段思平之子的和尚又是怎么回事?
    如果这骨相看起来只有不惑之年的俊美和尚,不是段思英,而是早已去世多年的、武学天分极高的段思平的话,大理现在这个帝系旁移的局面,又是怎么回事?
    简直是细思恐极了有没有!
    第43章 逍遥
    虽然和尚的脸确实不错,但是收了这么一个弟子,即使只是记名你还好意思和我说你的收徒条件严苛?唐无易的右手支着下巴,看着对面那个容貌俊美的青年。
    老友的面子,还是要给的。况且他这琴棋书画星相占卜九宫八卦,倒也学得马马虎虎。
    我看不是什么老友的面子起作用,而是拿人手短吧!小青啊,你学坏了!
    第一,虽然按照辈分来说,你是我的表舅,但是我好歹大你几十岁吧?第二,我的名字叫青南,不叫小青。
    好的,小南。
    这段对话发生在一处风景优美的小山谷中,从产权上说,这处山谷是唐无易名为青南的表外甥的私有财产。
    至于来源嘛,是当年段思英同学还是大理皇帝的时候,青南从段思英手上买的。
    作为废帝,段思英自然也被编排了诸多罪名,只是能被人详细列出来的,却没多少,作为一个昏君,没有类似于纣王、周幽王、南朝宋废帝刘子业等人闻名于世的暴行,怎么看也不应该被人在他登基一年之后就忍无可忍地废掉,仔细想来,只能是他触及了别人的利益。
    据说段思英登基的时候想着一朝天子一朝臣,想要扶持自己的母家抗衡朝中的权臣世家他这母家底子还不怎么干净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幸好大理开国皇帝段思平做事没做绝,待前朝不错,所以他自己的儿子被整的时候,也只是被迫退位为僧,并为之后的大理段氏皇帝开了先河。
    段思英虽然最为人诟病的是他倒行逆施、不遵先政的行为,但是无故将土地赐封给一个道人虽然青南用他的记名弟子的身份和自己的武学向段思英购买了这土地,但这显然是不足为外人道的显然也能成为段思英诸多罪名里的一条。
    连山小舅舅你都能随意出谷了,显见世上所谓的条件,都是随人心意变动的。我说这段思英能当我的记名弟子,难道还有别人能替我做主拒绝不成?
    唐无易漫不经心点点头,行吧,反正收徒什么的,也不关他的事,见到表外甥也只是意外。
    前头他将那中年和尚段思英认成了大理开国皇帝段思平,可是真正交手,就能发现,段思英还没有属于自己的武道,他的武功都是继承来的,是属于他人的武学。
    如果说这个剧情开场前约百年前的时代,能被称为人中龙凤,为后人称道的武林高手,不过寥寥几个,但各个都是风云人物。
    逍遥派的逍遥子自然不必多说,慕容家的先祖慕容龙城,段氏的开国皇帝段思平,也都是武功高强之辈。
    若是能遇上段思平,唐无易在遗憾之余,自然也是想要与之交手的,可是对手换成了高仿版的段思英,那就没意思了。
    若论武道境界,段思平等人能做他的道友,小辈们就只有立于一旁侍奉的资格。
    不过教段思英武功的那人,唐无易倒想见见是谁。
    段思英使出的功夫,除了残缺版本的六脉神剑是的,他也没能修炼完整倒有颇多道家武功的痕迹。
    这边的风气是崇佛,只看崇圣寺是佛寺而不是道观就知道了,段思英的武功路数却满是道家的飘逸之气。
    若说家学渊源,除了佛门刚正的武功,段思平定鼎天下,行功路数想来也是刚猛酷烈居多。
    而后唐无易就见到了他的表外甥。
    唐无易的祖父有一儿一女,而他那姑姑,又有个外向好动的女儿,虽然年龄相差了百余岁,他那未曾谋面的表姐却同他一样对谷外的生活颇为好奇。
    唐无易那表姐真正是土生土长的原住民,去到外面的花花世界便被人骗身骗心,长春谷二百年来头一回与外人成婚便应在她身上。
    祖上原也有出谷成婚留下血脉的,只是那毕竟在少数,且外面世道乱,并不是所有拥有长春谷血脉的人都能长寿,等到过了几代,那些拥有长春谷血脉的谷外家族,族中长寿的老人,寿数也不会有二甲子、三甲子这般明显了,百岁左右的人瑞虽然少见,但到底不会惹出什么大乱子了。
    唐无易他们家这两辈返祖却特别明显,他那表姐与外人生下的孩子,太有谷内人的特点了。
    尔后无非是爱憎会、怨别离,待到唐无易出生,他那外甥早已入道出家做了游方道士,却并未改名,只是隐了姓,唤作青南道人。
    这些年来不怎么见面,但到底双方有着血缘关系,虽不曾刻意联络,遇上了,也会好好交流感情。
    随便讨论了一下不甚重要的段思英,两个人便进入了会面的正题。
    外甥好歹知根知底,顶着十岁外表的成年小舅和自己在这个时代已经能算是老年人的外甥好好切磋了一番,并对外甥的实力给出了高度的评价。
    就是感觉这个武功路数怎么看怎么有些不对。
    唐无易狐疑地盯着表外甥看。
    说起来,纵然有谷中人的血脉,若是选择了在谷外生活,便也不能再随意进出不老长春谷了。
    唐无易这种出来游历的不算,青南道人这种,显而易见已被当成了外人,因他知晓些谷中的秘密,反倒比纯粹的外人更危险些。
    你这武功《太上广元青木无上妙典》?你是怎么得来的?
    连山小舅舅果然深受重视,这么快就认出了谷内的无上妙法。青南道人肯定了唐无易的眼光,却对功法来历不置一词。
    唐无易:呵呵。真以为我是傻白甜,啥都不知道吗?这功法要么是抢的,要么是偷的,绝没有第二种来法了。
    谷□□法不少,但是一应根基皆在仙典之中,世易时移,除却血脉返祖者,反倒是衍生功法更适合修炼,因而寻常族人,只能得授衍生功法,或本典的前几层,绝不会全得的。
    唐无易因为血脉返祖缘故深受重视,基本上有被当成下任大长老培养的趋势,且他幼年期无比漫长,并无多少玩伴,终日浏览谷中藏书,可以说谷中已没有多少藏书能逃过他的眼睛了,即使是这些不传之秘也一样。
    唐无易这一世的名字本不唤无易,无易是他的小字,他名为连山,源于早已失传的《连山易》,便也分了几分心思在易经八卦上。
    青南道人的武功路数,还带着易经八卦的味道,在武学方面,可谓是包纳百川了。
    唐无易越想越觉得不对:你都已经七八十了,能不能学点好啊?好歹是宗师高手了,练自己的武道不比耗时间练仙典强?真以为自己习武的天分够高,就能修仙啊!
    不敢忘记小舅舅的教诲,这秘典,我也不过是借来参悟一二罢了。怪只怪,大长老太小气,我就只能厚着脸把自己当自家人,去借秘典一观了。
    行吧,唐无易已经能想象到大长老暴跳如雷的样子了。
    说起来,这不老长春谷也太多灾多难了,这边来一个青南道人,未来还要迎来逍遥派那位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掌门人逍遥子。
    突然,唐无易意识到了什么。
    青南道人收徒条件严苛,所收徒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包括琴棋书画星相医卜,寿命长久,武道已是宗师之境。
    再加上,青南者,乃自《庄子》名篇《逍遥游》中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一句而得名。
    如此说来唐无易默然无语。
    这个时代最神秘、最强大的武道大家逍遥子,居然有可能是他的表外甥?
    人间处处是亲戚一点都不是一件令人欢喜的事,因为这让唐无易少了很多的挑战。
    算一算,这个世界,能入得他眼的做对手的,只有少林扫地僧以及尚在人世的慕容龙城了。
    唐无易在那里长吁短叹感慨人间不值得,见小舅舅似乎没有继续追究的意思,青南道人也不再出手。
    发觉自己这表外甥很有可能是逍遥子,唐无易就猜到了这处地方的用处:小南,你这是要开宗立派还是怎么的?心气不小啊!
    虽然大理国不算很大,但是那只是相对而言的,地图上的大小和现实根本不能相比,这处被青南道人收入囊中的地方,占地也颇广。
    确实是要开宗立派了。不过此地并非门派所在,只是我见这地方景色优美,想日后做个别院罢了。
    面对这种做个别院的装逼系语言,唐无易倒没有太放在心上。
    无论是他之前就认识的外甥,还是原著里的逍遥派,一个个都把装逼如风,常伴吾身的准则贯彻得极好,他都见怪不怪了!
    既然要开宗立派了,那门派名想好了没?收徒的条件又是怎样?
    派名不过虚妄,有我在,叫什么名字,都是可以的。倒是收徒别的不说,如你我、族人一般相貌周正,乃是最最必要的。
    在先入为主认定青南道人就是逍遥子的前提下,唐无易默默地评估了一下表外甥的认人水平。
    因为打小见的就是不老长春谷里一群容颜俊美的帅哥美女,自家的基因也一如既往的给力有灵泉和功法在,基本上是固定人口居住的不老长春谷没有发生后辈们越长越歪瓜裂枣的情况导致青南道人有些脸盲,在他的眼里,只有正常人和丑男丑女两种人存在,相貌周正,换成正常人的标准,应该说是极为貌美。
    这也怪不得逍遥派的弟子自己就能闹出这么多事儿来,要是无崖子长得和虚竹似的,怕是逍遥派的破事儿能少一大半。
    第44章 配置
    逍遥派的弟子以颜控闻名,追根究底,还是因为创派祖师自己的标准就很高。
    颜控有什么错?想要看美人,这叫错吗?
    唐无易对青南道人的择徒标准表示了高度认可,还不忘提醒外甥,收的徒弟不仅要聪明,还应该有情商。
    逍遥派的一切恩怨居然来源于最初的三个弟子不甚完满的爱恨情仇,实在是令人汗颜。
    是武功不好练还是秘籍不好看?恋爱什么的,简直就是在浪费生命。
    你浪费就浪费吧,还偏偏三心二意,在不同的人之间转圜不定,真是白瞎了那一身的修为!
    段思英虽是废帝,但天龙寺给他的一应供奉却并不缺少,在他的支持下,逍遥派是的,青南道人为开宗立派,给自己取了逍遥子这个道号,门派也顺势唤作了逍遥派的大理别院便顺顺当当地建了起来。
    门派兴建的过程中,逍遥子却开始在各地寻访,想要将合适的弟子收入门下。
    唐无易只在开头伴着逍遥子一道巡游天下,待到六年过去,这天下走得差不多了,他外貌上也好歹长了两岁,勉强称得上是少年郎,便自己游历去了。
    挑选弟子是个精细活儿,再加上之后的教导,没个三四十年还真说不过去。
    这么长的时间,唐无易能遇着多少隐世的高人呢?
    慕容龙城自从大宋立国之后便抑郁了,虽然他自己放弃了从赵匡胤手上夺取天下,慕容家执着于复国的理念却继续传了下去。
    所以唐无易总觉得这个慕容龙城不太对劲,如果真的放弃,慕容复父子怎么会为了复国几近疯魔呢?
    如果说是假的颓废联想一下他的后代慕容博就有假死的光辉事迹,如果说慕容家搞这种阴谋诡计也是一脉相承的,也说得过去。
    去了慕容家,却没有见到慕容龙城的面,似乎是真的已经仙逝了,自慕容家的新当家手上体验了一回斗转星移,唐无易不禁感叹,也不知道慕容家回光返照出了一个慕容龙城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武道功法,分为法和术,降龙廿八掌是术,六脉神剑是术,这斗转星移,也是术。
    法诀,是武道的根本,而种种招数,不过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内力,发挥出更强大的威力来。
    斗转星移能反转他人武功,自然是天纵奇才的妙想,但这也有不好的地方,未来的慕容家果然将斗转星移当作家传武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世代传承,只是这样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方法,对于武道境界的提高是不利的。
    没有一往无前的信念,只想着借力打力,如何能攀上武道高峰。
    更何况,斗转星移再怎么精妙,也不是法诀,而是招式,自从慕容家将精妙的招式看成家族立身的根本起,舍本逐末,似乎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慕容家再不能得偿所愿的结果。
    斗转星移精妙,却也敌不过境界高强,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让既定剧情里的南慕容慕容复站在他面前,唐无易让他两只手都能吊打他。
    这也是这个世界的天地灵气也处于衰退期的缘故,数百年后,先天便可称雄一方,而这个时代,逍遥子便已登临宗师之境,在探寻成为大宗师的方法。
    这个世界的总体等级不高,宗师境高手,对已触摸到宗师门槛,防御力也与宗师无异的唐无易来说,威胁性一点都不大,只有大宗师级别的高手,才有资格成为唐无易的对手,然而,这样的对手,在这个世界上目前应该是不存在了。
    也就是说,唐无易在这个世界,能做的就是自己调整实验,平衡自身精气神,并选择适当的灵力调整使用方式。
    没有一点挑战性,都是水磨工夫。
    这个世界再怎么样也是一方发展多年的大世界,就这么自己单独一个人闭关不出的话,那还不如在灵力充裕的主世界当咸鱼呢!
    唐无易觉得自己还是需要对手的。
    该选谁呢?
    唐无易在闲暇之余遍数天下英雄,终于想到了一个人。
    与赵匡胤打赌嬴华山的陈抟老祖还在人世呢,在历史上就能活过百岁,绝对不是简单人物。
    等到见了面,更是印证了唐无易的这个判断。
    恋耽美

章节目录


人生赢家的正确崛起方式[综武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长恨歌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长恨歌行并收藏人生赢家的正确崛起方式[综武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