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离京,为何要急着处理刘氏。
元莞心思不定,她对元乔少了那份痴迷与执着,多的是理智,也清醒地意识到她与元乔不可能的。且说没有女子光明正大成婚之例,就凭借着皇帝的身份,此事便是一生的污名。
她笑了笑,你半生所为,可做明君。
元乔不明,我从未想过明君二字,不过是她恍惚顿住,不过是秉承先帝遗志罢了,先帝教授她如何处理政事,给她活路,她自得要感恩。
不过是问心无愧。元乔,你可知你想得到我,与之前我想得到你的心思一般,不知为何你突然就改变心意了,可你登上城门看看,看看你的江山与之百姓,你若同我在一起,就先愧对他们。元莞好整以暇地等着她的反应。
元乔心中最重的便是大宋将士和政事,其余的事加起来都不重要,她以此来搪塞,元乔必会退缩。
元莞的话听来就像是忠臣所劝,合情合理。
嗯,待掌控住城防军后,便可。元乔很平静,没有困惑、没有为难,甚至连眼睛都未曾眨一下。
她年长元莞七岁,懂得非是一星半点,从登基开始就已筹谋,想的更比元莞多。与元莞口头上的喜欢不同,她为帝,面对的是满殿朝臣、文人之口、武将刀刃,光说喜欢是没有用的。
她要令元莞彻底安心,就需将临安城内的兵权都掌控在手中,给她最好的屏障。徐徐图之,可元莞比起政事更让她头疼。
这点令元莞自叹不如,比起她当初所为,元乔胜过很多。她望着元乔,认真道:陛下觉得我可以轻易放下废帝的怨恨?亦或者你放心我这个废帝不会在你背后捅刀子、下.毒?
你可以试试的。元乔平静,面前的元莞眼中毫无怨意,亦无之前清晰可见的情意,她伸手去握住元莞的手:你若有此心,之前住在垂拱殿时,有很多机会,你怎地不动手。
她的手很柔,在殿内时间待久了,也很暖,握着很舒服,元莞还是不肯让她碰,背到身后:我不恨你,亦对你无意。
嗯,我等你。元乔长叹一口气,或许说了心中积攒多日的话,心口处松懈不少,看着外间虚空,淡淡一笑:等豫王发丧之后,我便着手地方军替城防军一事。
地方军中有她的兵,先调回来,城防军便是她的人,走一步算一步。
因此,眼下刘氏不能死,一死临安城内就乱了,到时再往后拖延,就更加难了。
元莞不回答她的话,元乔的深谋远虑不需她担忧的,她只需顾好自己的事就成,陛下说完了,我该回府了。
今日都已初六,明日就要开朝,元乔应当没有时间同她纠缠了,开年之初,政事繁多,又多了一件豫王的事,听着就让人头疼。
带着孤鹜。元乔道。
我有落霞,不需他。
落霞太过单纯,被你卖了都不知晓,孤鹜不会在意旁人的看法。若不肯,你再待上几日也可。元乔轻言威胁,气得元莞瞪她。
元莞咬牙:我记着。说完,带着孤鹜出宫去了。
她记着?如何记?元乔好笑,分神间人影都已消失了,跑得真快,她弯唇一笑,看着几上被不小心丢下的游记,她看了看,命人去翰林院请人过来,让人将整本书都翻译成大宋文字。
陆连枝的才情见识,临安城内确实无人能及,这大概就是她的魅力所在。
不知元莞如何想的,人在低谷中,若遇到温暖,十之八九会动心。
看着游记,她有些慌张。
****
豫王是在初八这日发丧的,百官送信,皇帝未曾出面,就连魏国长公主也送出城再回头。
豫王世子元清则继承侯爵之位,他长得清秀,言辞温润,与其父嚣张之色大为不同,谦逊有礼,为着服丧,皇帝令他留在,待丧仪后再回封地。
那厢回府的元莞在府里扎花灯,她手不好,这些年学了很多精细的伙计,灵活很多,她跟着婢女后面学,做了几日也未曾做出像样的。
陆连枝亲自过来,请她上元节去赏灯,被她拒绝。
反是元乔令人送盏灯,依旧是六幅小人图,不过这次心思好了不少。六幅图从周岁那年开始画的,总角之龄、逃出宫的脏兮兮小孩子,六幅图就将她二十年尽画其中。
落霞惊叹元乔的画工,指着那副周岁图:你这般挺可爱的,陛下记忆真好,这么多年还记得。
元莞嗤笑:惺惺作态。
落霞不敢说了,恐惹她不高兴,伸手要将灯取走,元莞按住她的手:我给她送一回礼,如此才是礼尚往来。
您送什么?落霞不解。
元莞想了想:送副春.景图。
春.景图甚好,落霞亲自去研磨,元莞坐在案后不动,想起沐浴那次,水中若隐若现的身子。她笔力不足,怕是画不出精细的图,画一出沐浴也可。
沐浴之际,水雾缭绕,白皙的肌肤欺霜赛雪,恰是若隐若现,令人生起遐思。角度甚好,姿势也是恰到好处,不会太过露骨,亦不会太含蓄,对付元乔内敛的性子,足以。
依照元乔的性子,只怕几月都不会来见她的。
作者有话要说:
圆碗:对付元乔,就该这么来。
第65章 刺杀
图画好之后, 封入匣子里,又上了锁,钥匙放在孤鹜手中, 以此确保万无一失。
孤鹜狐疑, 不知匣子里装的是什么, 诚惶诚恐地将匣子送到垂拱殿。
元莞许久不曾送礼, 元乔见到匣子的那刻, 眼皮子一跳,猜测礼非好礼, 尤其是孤鹜忐忑不安的神色。
皇帝接过匣子, 孤鹜将钥匙奉上,迅速退下,不敢留下。
面对元莞的礼,元乔生起退却之心,尤其是上次临走之际,她道记着了,莫非是来报复了?
她猜测几番,不知元莞会送什么, 思来想去一番, 选择将匣子打开, 里面仅一幅画。
看到画轴, 那颗七上八下的心忽而掉了下来,打开之后,目光所及, 袒.露出来的肩膀将心中的羞耻扩大。
几乎展开的瞬间就合上, 元莞这是在报复她
*****
陆连枝被拒绝后,周暨又来府上邀请。
有了与苏英的彻谈后, 她选择对她敬而远之,周暨似是不知,坦诚道:是阿英让我来邀请你去玩的。
苏英防她就跟防狼一般,断然不会来请她去玩,其中必有缘故。
她屏退婢女,同周暨道:你家夫人是不是设了鸿门宴,等着瓮中捉鳖?
你是鳖吗?周暨反问,她不明白元莞的意思,怎地就是鸿门宴了,阿英是好心,在白楼定了雅间,足可容纳十几人。
十几人?元莞抓住重点,见周暨满面诚恳,试探道:近日你家夫人见了何人?
调令在年前就已发了下来,近日结冰,水路不好走,就晚上几日。永安侯府应该忙碌离赴任一事,见过的人应该不多。
元莞问,周暨自然坦诚回答,思索一阵道:近日阿英回了魏国公主府,见过父母,另外陆县主来送了临行礼,其他就没有了。
你且回去,我不去看灯,待十五后,我设宴请你与苏英,当作给你践行。元莞明白过来,苏英避她不及,不会主动见面,还是应承陆连枝的请求。
周暨劝道:你当真不去吗?这次定的雅间很好,足可看尽整个灯会,还有各色杂耍。
不去。元莞不为所动。
那你一人在府上岂非无趣,是要入宫见陛下吗?我观陛下近日心情不错,是不是同你和好了?周暨眨了眨眼睛,抿唇不悦,总感觉元莞会再次被骗的。
朝堂上的朝臣一直都没有放过立皇夫、过继储君一事,元莞这般无名无分,会吃亏的。她担忧不已,主动开口:我听阿爹说,两府在劝谏陛下立皇夫,毕竟陛下已二十七。
二十七这般的年龄,寻常人家都是儿女绕膝,然而元乔还是孤单一人,朝臣谏议也是常事。
元莞托腮,明白群臣的心,她不过二十,魏国长公主就急得不行,元乔二十七了,也该催一催,她想了想,凑近周暨:可有哪些人选?
这倒没有。阿爹说苏相因豫王死在狱中而被罚了俸禄,险些失了枢密院知事一职,两府内的人都跟着不安,哪里敢再提此事,反是御史台想提,只是未曾提到名姓。周暨道。
周暨的消息大都来自枢密院,政事堂内必然有人提及的,不然不会传出来。元莞也有所耳闻,未曾在意,元乔毕竟是手握权柄的皇帝,不比她这个傀儡,不会轻易就范。
且没有豫王在,这些人难以成事,她安慰周暨:都是道听途说,不必在意。
周暨悄悄道:我听说陆连枝喜欢你
话没说完,元莞就捂住她的嘴巴:你莫要提她,她与我不合适。陆家很干净,哪里容得下我这个隐患,旁人面前不能再提。
周暨点了点头,元莞才松手,周暨捂住自己嘴巴,不忘道:我瞧着陆连枝对你心思很深,与阿英说话时,言辞里都是欢喜。
元莞头疼,不愿同周暨言语,指不定回去就告诉周英,跟着陆连枝也知晓了,她想了想,果断将人赶走,不予理会。
在周暨走后,令人将府门关起来,不见外人。
安稳几日后,花灯也扎了起来,模样丑了些,挂在屋檐下尚可,外间早就是热闹非凡,她一人在府里赏着自己的灯。
不想陆连枝竟舍弃了外间的热闹,敲门入府,带着自己的灯而来。
孤鹜见到陡然而来的客人,不肯让人进府,惊动到元莞后,只得放行。
陆连枝穿了一身狐裘,提着精致的桃花灯,顺势挂在院子里的树上,嫣然一笑:你不愿出府,我就来陪你。
她走了一路,脸蛋冻得通红,食盒里的点心早就凉了,又命婢女去热一热,她这次过来没有带酒。
上次陛下之意,是怪她带坏元莞。
圣意不可违,她这次就不敢带酒了。
陆连枝忽然过来,元莞吃惊,不能将人赶出去,只得好生请进厅。屋外冰冷,入屋后才感觉暖和,陆连枝脱去大氅,一身红裳极为贴身,她在炭盆前烤火,落霞给她奉茶。
落霞望她一眼,不知这人上元佳节来做什么,不好多问,只得俯身退了出去。
孤鹜靠着壁柱守着,见到她出来,将人拽向一侧,陆县主来做什么?
我怎地知晓。落霞也是狐疑,这么大的人怎地总往她们府上跑,再者今日就该陪陪府上双亲,无事来叨扰她们做甚。
屋内的元莞没有那么深的抵触,只是与陆连枝保持距离,眼前人的心思与曾经的周暨很像,不过陆连枝比起周暨更为聪慧,经商之人,心思活络,不容忽视。
陆连枝做了各色的点心,还带着临安城内女子都爱吃的果子,摆了满满一桌,琳琅满目,元莞看得眼花,随意吃了颗蜜饯果子,眯眼道:你怎地过来了?
一人看灯无趣,不如找你喝茶吃点心。陛下上次吩咐我不准同你喝酒,我就不敢带酒来了,只好做了这么一桌点心,我们聊聊也好过在外面挨冻。陆连枝选了块梅花饼,让人端了桃胶羹,推给元莞。
这是我去岁做的,一直放在冰窟里养着,今日我做成了羹,口感很好,也很养人的。
元莞看着晶莹的胶状物,闻着香甜,忍不住吃了一口,桃味果酱很甜,冬日里吃来很舒服,她吃了一盏才停手。
陆连枝自己也吃了一盏,剥着果子,顺口道:今日陛下召我赴宴,我没去,偷偷溜出府来找你玩。对了,我要回隆兴府了,你的事情可做完了?
没有。元莞道,元乔阻止她杀太后,只能再等等,她等事情做完之后再去外间看看。
元乔雪盲,将政事都交给她,心中忽而平静下来,被困在临安城内近二十年,或许她不属于这里,独自一人去领略山水之美,也是不错的一条路。
近日几次彻谈后,元乔的筹谋令她望而兴叹,明君之选,她何必与这样的一人纠缠不清,不如自己离开,也自由自在些。
陆连枝吃饱了,见元莞在吃坚果,就给她剥了些,试探道:你何时处理完,我可以等你,你想去哪里,我都可以引路,有我在,你可以放心。
短日内处理不完,且极为棘手。元莞好意拒绝,她一人行走成习惯,带上落霞就够了,其他人都是累赘。
陆连枝不好勉强,咬着梅花饼才觉得口中甜了些,她吞尽口中点心,不自信道:元莞,我哪里不好吗?
她经历过各国风情,性子开朗,面对元莞的拒绝也没有放弃,且元莞很聪慧,性子又好,她很喜欢,更不会在一次被拒后就放弃。
阿爹说她情路艰难,肯定的在元莞这里被拒绝的,不会这般顺畅。
元莞抬首就见到陆连枝眼中的执着,索性笑问:我哪里好?其实我性子不好,为帝多年养成自以为是的性子,你只见过我数面,不知我内在的性子,不知我私下里是何模样。不要被表面所蒙蔽了。
最后一句也是说给自己听的,元乔的表面就是光风霁月。
能说出这番话的,性子未必就会坏,且魏国长公主说过你性子好,不会有错的。陆连枝开心一笑,眼前的人微微皱眉,比起平日里冷漠时反添几分生动,她忍不住多看了几眼,元莞,我知你喜欢女子。
这话多半是周暨说的。元莞一猜就猜到了,毕竟除了周暨外,无人知晓此事的。
就连魏国长公主也是不知,真是败在了旧日皇夫手里,下次见到周暨,定要好好将人骂一顿。
她连否认的机会都没有,沉吟了须臾,开口:我喜欢女子不假,可对你并无太多的心思,且陆家家世好,你又是县主,不愁没有喜欢你的女子。
喜欢我有什么用,我要的是我喜欢的。陆连枝骄傲地开口,见元莞不懂感情,就好心道:你或许不知喜欢一人是很开心的事,见一面都很欣喜,心中的感触都是无法忽略的。
我元莞欲言又止,她自然知晓这份欢喜,多年前她对元乔就是这般心思,看一眼、得她一句赞赏,亦或见到她一个笑容,就觉得满足了。
陆连枝将这位废帝当作是不懂感情的人,讲解一番后感觉自己有很大的希望,懵懂无知的人最不懂感情一事,她多指引一番,就会开窍了。
恋耽美
元莞心思不定,她对元乔少了那份痴迷与执着,多的是理智,也清醒地意识到她与元乔不可能的。且说没有女子光明正大成婚之例,就凭借着皇帝的身份,此事便是一生的污名。
她笑了笑,你半生所为,可做明君。
元乔不明,我从未想过明君二字,不过是她恍惚顿住,不过是秉承先帝遗志罢了,先帝教授她如何处理政事,给她活路,她自得要感恩。
不过是问心无愧。元乔,你可知你想得到我,与之前我想得到你的心思一般,不知为何你突然就改变心意了,可你登上城门看看,看看你的江山与之百姓,你若同我在一起,就先愧对他们。元莞好整以暇地等着她的反应。
元乔心中最重的便是大宋将士和政事,其余的事加起来都不重要,她以此来搪塞,元乔必会退缩。
元莞的话听来就像是忠臣所劝,合情合理。
嗯,待掌控住城防军后,便可。元乔很平静,没有困惑、没有为难,甚至连眼睛都未曾眨一下。
她年长元莞七岁,懂得非是一星半点,从登基开始就已筹谋,想的更比元莞多。与元莞口头上的喜欢不同,她为帝,面对的是满殿朝臣、文人之口、武将刀刃,光说喜欢是没有用的。
她要令元莞彻底安心,就需将临安城内的兵权都掌控在手中,给她最好的屏障。徐徐图之,可元莞比起政事更让她头疼。
这点令元莞自叹不如,比起她当初所为,元乔胜过很多。她望着元乔,认真道:陛下觉得我可以轻易放下废帝的怨恨?亦或者你放心我这个废帝不会在你背后捅刀子、下.毒?
你可以试试的。元乔平静,面前的元莞眼中毫无怨意,亦无之前清晰可见的情意,她伸手去握住元莞的手:你若有此心,之前住在垂拱殿时,有很多机会,你怎地不动手。
她的手很柔,在殿内时间待久了,也很暖,握着很舒服,元莞还是不肯让她碰,背到身后:我不恨你,亦对你无意。
嗯,我等你。元乔长叹一口气,或许说了心中积攒多日的话,心口处松懈不少,看着外间虚空,淡淡一笑:等豫王发丧之后,我便着手地方军替城防军一事。
地方军中有她的兵,先调回来,城防军便是她的人,走一步算一步。
因此,眼下刘氏不能死,一死临安城内就乱了,到时再往后拖延,就更加难了。
元莞不回答她的话,元乔的深谋远虑不需她担忧的,她只需顾好自己的事就成,陛下说完了,我该回府了。
今日都已初六,明日就要开朝,元乔应当没有时间同她纠缠了,开年之初,政事繁多,又多了一件豫王的事,听着就让人头疼。
带着孤鹜。元乔道。
我有落霞,不需他。
落霞太过单纯,被你卖了都不知晓,孤鹜不会在意旁人的看法。若不肯,你再待上几日也可。元乔轻言威胁,气得元莞瞪她。
元莞咬牙:我记着。说完,带着孤鹜出宫去了。
她记着?如何记?元乔好笑,分神间人影都已消失了,跑得真快,她弯唇一笑,看着几上被不小心丢下的游记,她看了看,命人去翰林院请人过来,让人将整本书都翻译成大宋文字。
陆连枝的才情见识,临安城内确实无人能及,这大概就是她的魅力所在。
不知元莞如何想的,人在低谷中,若遇到温暖,十之八九会动心。
看着游记,她有些慌张。
****
豫王是在初八这日发丧的,百官送信,皇帝未曾出面,就连魏国长公主也送出城再回头。
豫王世子元清则继承侯爵之位,他长得清秀,言辞温润,与其父嚣张之色大为不同,谦逊有礼,为着服丧,皇帝令他留在,待丧仪后再回封地。
那厢回府的元莞在府里扎花灯,她手不好,这些年学了很多精细的伙计,灵活很多,她跟着婢女后面学,做了几日也未曾做出像样的。
陆连枝亲自过来,请她上元节去赏灯,被她拒绝。
反是元乔令人送盏灯,依旧是六幅小人图,不过这次心思好了不少。六幅图从周岁那年开始画的,总角之龄、逃出宫的脏兮兮小孩子,六幅图就将她二十年尽画其中。
落霞惊叹元乔的画工,指着那副周岁图:你这般挺可爱的,陛下记忆真好,这么多年还记得。
元莞嗤笑:惺惺作态。
落霞不敢说了,恐惹她不高兴,伸手要将灯取走,元莞按住她的手:我给她送一回礼,如此才是礼尚往来。
您送什么?落霞不解。
元莞想了想:送副春.景图。
春.景图甚好,落霞亲自去研磨,元莞坐在案后不动,想起沐浴那次,水中若隐若现的身子。她笔力不足,怕是画不出精细的图,画一出沐浴也可。
沐浴之际,水雾缭绕,白皙的肌肤欺霜赛雪,恰是若隐若现,令人生起遐思。角度甚好,姿势也是恰到好处,不会太过露骨,亦不会太含蓄,对付元乔内敛的性子,足以。
依照元乔的性子,只怕几月都不会来见她的。
作者有话要说:
圆碗:对付元乔,就该这么来。
第65章 刺杀
图画好之后, 封入匣子里,又上了锁,钥匙放在孤鹜手中, 以此确保万无一失。
孤鹜狐疑, 不知匣子里装的是什么, 诚惶诚恐地将匣子送到垂拱殿。
元莞许久不曾送礼, 元乔见到匣子的那刻, 眼皮子一跳,猜测礼非好礼, 尤其是孤鹜忐忑不安的神色。
皇帝接过匣子, 孤鹜将钥匙奉上,迅速退下,不敢留下。
面对元莞的礼,元乔生起退却之心,尤其是上次临走之际,她道记着了,莫非是来报复了?
她猜测几番,不知元莞会送什么, 思来想去一番, 选择将匣子打开, 里面仅一幅画。
看到画轴, 那颗七上八下的心忽而掉了下来,打开之后,目光所及, 袒.露出来的肩膀将心中的羞耻扩大。
几乎展开的瞬间就合上, 元莞这是在报复她
*****
陆连枝被拒绝后,周暨又来府上邀请。
有了与苏英的彻谈后, 她选择对她敬而远之,周暨似是不知,坦诚道:是阿英让我来邀请你去玩的。
苏英防她就跟防狼一般,断然不会来请她去玩,其中必有缘故。
她屏退婢女,同周暨道:你家夫人是不是设了鸿门宴,等着瓮中捉鳖?
你是鳖吗?周暨反问,她不明白元莞的意思,怎地就是鸿门宴了,阿英是好心,在白楼定了雅间,足可容纳十几人。
十几人?元莞抓住重点,见周暨满面诚恳,试探道:近日你家夫人见了何人?
调令在年前就已发了下来,近日结冰,水路不好走,就晚上几日。永安侯府应该忙碌离赴任一事,见过的人应该不多。
元莞问,周暨自然坦诚回答,思索一阵道:近日阿英回了魏国公主府,见过父母,另外陆县主来送了临行礼,其他就没有了。
你且回去,我不去看灯,待十五后,我设宴请你与苏英,当作给你践行。元莞明白过来,苏英避她不及,不会主动见面,还是应承陆连枝的请求。
周暨劝道:你当真不去吗?这次定的雅间很好,足可看尽整个灯会,还有各色杂耍。
不去。元莞不为所动。
那你一人在府上岂非无趣,是要入宫见陛下吗?我观陛下近日心情不错,是不是同你和好了?周暨眨了眨眼睛,抿唇不悦,总感觉元莞会再次被骗的。
朝堂上的朝臣一直都没有放过立皇夫、过继储君一事,元莞这般无名无分,会吃亏的。她担忧不已,主动开口:我听阿爹说,两府在劝谏陛下立皇夫,毕竟陛下已二十七。
二十七这般的年龄,寻常人家都是儿女绕膝,然而元乔还是孤单一人,朝臣谏议也是常事。
元莞托腮,明白群臣的心,她不过二十,魏国长公主就急得不行,元乔二十七了,也该催一催,她想了想,凑近周暨:可有哪些人选?
这倒没有。阿爹说苏相因豫王死在狱中而被罚了俸禄,险些失了枢密院知事一职,两府内的人都跟着不安,哪里敢再提此事,反是御史台想提,只是未曾提到名姓。周暨道。
周暨的消息大都来自枢密院,政事堂内必然有人提及的,不然不会传出来。元莞也有所耳闻,未曾在意,元乔毕竟是手握权柄的皇帝,不比她这个傀儡,不会轻易就范。
且没有豫王在,这些人难以成事,她安慰周暨:都是道听途说,不必在意。
周暨悄悄道:我听说陆连枝喜欢你
话没说完,元莞就捂住她的嘴巴:你莫要提她,她与我不合适。陆家很干净,哪里容得下我这个隐患,旁人面前不能再提。
周暨点了点头,元莞才松手,周暨捂住自己嘴巴,不忘道:我瞧着陆连枝对你心思很深,与阿英说话时,言辞里都是欢喜。
元莞头疼,不愿同周暨言语,指不定回去就告诉周英,跟着陆连枝也知晓了,她想了想,果断将人赶走,不予理会。
在周暨走后,令人将府门关起来,不见外人。
安稳几日后,花灯也扎了起来,模样丑了些,挂在屋檐下尚可,外间早就是热闹非凡,她一人在府里赏着自己的灯。
不想陆连枝竟舍弃了外间的热闹,敲门入府,带着自己的灯而来。
孤鹜见到陡然而来的客人,不肯让人进府,惊动到元莞后,只得放行。
陆连枝穿了一身狐裘,提着精致的桃花灯,顺势挂在院子里的树上,嫣然一笑:你不愿出府,我就来陪你。
她走了一路,脸蛋冻得通红,食盒里的点心早就凉了,又命婢女去热一热,她这次过来没有带酒。
上次陛下之意,是怪她带坏元莞。
圣意不可违,她这次就不敢带酒了。
陆连枝忽然过来,元莞吃惊,不能将人赶出去,只得好生请进厅。屋外冰冷,入屋后才感觉暖和,陆连枝脱去大氅,一身红裳极为贴身,她在炭盆前烤火,落霞给她奉茶。
落霞望她一眼,不知这人上元佳节来做什么,不好多问,只得俯身退了出去。
孤鹜靠着壁柱守着,见到她出来,将人拽向一侧,陆县主来做什么?
我怎地知晓。落霞也是狐疑,这么大的人怎地总往她们府上跑,再者今日就该陪陪府上双亲,无事来叨扰她们做甚。
屋内的元莞没有那么深的抵触,只是与陆连枝保持距离,眼前人的心思与曾经的周暨很像,不过陆连枝比起周暨更为聪慧,经商之人,心思活络,不容忽视。
陆连枝做了各色的点心,还带着临安城内女子都爱吃的果子,摆了满满一桌,琳琅满目,元莞看得眼花,随意吃了颗蜜饯果子,眯眼道:你怎地过来了?
一人看灯无趣,不如找你喝茶吃点心。陛下上次吩咐我不准同你喝酒,我就不敢带酒来了,只好做了这么一桌点心,我们聊聊也好过在外面挨冻。陆连枝选了块梅花饼,让人端了桃胶羹,推给元莞。
这是我去岁做的,一直放在冰窟里养着,今日我做成了羹,口感很好,也很养人的。
元莞看着晶莹的胶状物,闻着香甜,忍不住吃了一口,桃味果酱很甜,冬日里吃来很舒服,她吃了一盏才停手。
陆连枝自己也吃了一盏,剥着果子,顺口道:今日陛下召我赴宴,我没去,偷偷溜出府来找你玩。对了,我要回隆兴府了,你的事情可做完了?
没有。元莞道,元乔阻止她杀太后,只能再等等,她等事情做完之后再去外间看看。
元乔雪盲,将政事都交给她,心中忽而平静下来,被困在临安城内近二十年,或许她不属于这里,独自一人去领略山水之美,也是不错的一条路。
近日几次彻谈后,元乔的筹谋令她望而兴叹,明君之选,她何必与这样的一人纠缠不清,不如自己离开,也自由自在些。
陆连枝吃饱了,见元莞在吃坚果,就给她剥了些,试探道:你何时处理完,我可以等你,你想去哪里,我都可以引路,有我在,你可以放心。
短日内处理不完,且极为棘手。元莞好意拒绝,她一人行走成习惯,带上落霞就够了,其他人都是累赘。
陆连枝不好勉强,咬着梅花饼才觉得口中甜了些,她吞尽口中点心,不自信道:元莞,我哪里不好吗?
她经历过各国风情,性子开朗,面对元莞的拒绝也没有放弃,且元莞很聪慧,性子又好,她很喜欢,更不会在一次被拒后就放弃。
阿爹说她情路艰难,肯定的在元莞这里被拒绝的,不会这般顺畅。
元莞抬首就见到陆连枝眼中的执着,索性笑问:我哪里好?其实我性子不好,为帝多年养成自以为是的性子,你只见过我数面,不知我内在的性子,不知我私下里是何模样。不要被表面所蒙蔽了。
最后一句也是说给自己听的,元乔的表面就是光风霁月。
能说出这番话的,性子未必就会坏,且魏国长公主说过你性子好,不会有错的。陆连枝开心一笑,眼前的人微微皱眉,比起平日里冷漠时反添几分生动,她忍不住多看了几眼,元莞,我知你喜欢女子。
这话多半是周暨说的。元莞一猜就猜到了,毕竟除了周暨外,无人知晓此事的。
就连魏国长公主也是不知,真是败在了旧日皇夫手里,下次见到周暨,定要好好将人骂一顿。
她连否认的机会都没有,沉吟了须臾,开口:我喜欢女子不假,可对你并无太多的心思,且陆家家世好,你又是县主,不愁没有喜欢你的女子。
喜欢我有什么用,我要的是我喜欢的。陆连枝骄傲地开口,见元莞不懂感情,就好心道:你或许不知喜欢一人是很开心的事,见一面都很欣喜,心中的感触都是无法忽略的。
我元莞欲言又止,她自然知晓这份欢喜,多年前她对元乔就是这般心思,看一眼、得她一句赞赏,亦或见到她一个笑容,就觉得满足了。
陆连枝将这位废帝当作是不懂感情的人,讲解一番后感觉自己有很大的希望,懵懂无知的人最不懂感情一事,她多指引一番,就会开窍了。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