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乃是废帝,做了七年皇帝,就算不死,也出不得临安城,困于一方天地罢了。元莞打断周暨的想法,哪里有那种好事。
周暨就困惑了,悄悄地拽了拽她身上的毯子,忐忑道:你也要嫁人的,不如嫁我,我去求大长公主。
元莞恨铁不成钢地拍了拍她的脑袋:你脑子里装的是花露吗?元乔不会同意,就算她同意,周大人会肯吗?如今他避嫌还来不及,会让你上赶着同我这个罪人有关系?
这个周暨,想得太简单了。
废帝不过一杯酒罢了,她读史,也曾知晓历来对废帝的处置,最好的就是囚禁终生。不过她这般模样,去哪里都是一样的,不如在宫内待着,免得出去祸害旁人。
周暨吃瘪,惦记着元莞,又不知该如何帮她,思忖间外间传来脚步声,吓得她忙下榻,元莞笑话她:瞧你吓的,赶紧出宫去,免得胆子越吓越小。
你怎地一点都不害怕?周暨奇怪,按理被人拉下皇位,不是哭天抢地,就是愤恨大骂,再或是黯然神伤,可元莞倒好,平静如常,瞧不出一丝悲伤,就连怨恨也没有。
害怕也无用。元莞疲惫一笑,笑生两靥,瞅着周暨惊恐之色,道:不知怎地,我也不怕。担忧很多年,就连做梦都梦到自己被拉下皇位,可真正面对,又感到痛快。
元莞平静如水,尤其那双眸子染着秋水,叫周暨看得一阵想哭,我以前道大长公主对陛下真心,如今一看,她只对自己真心,旁人都是虚情假意。
元莞不介意她骂人,横躺下来,觉得身上一阵发软,大概风寒未愈,她摆手示意周暨快走:你再不走,被元乔发现了,连带你父亲都会遭殃。
周暨本就害怕,被她这么一说,怕得更加厉害,抬脚想走,又不放心元莞,便道:我明日再来,你想吃什么?
她对点心尤为拿手,元莞仔细一想,口中苦涩,回道:甜的就成,越甜越好。
成,我明日还来。周暨决然道,说了狠话后,心中稍作安慰,这才离开。
外间是落霞,她捧着粥食而来,见到永安侯仓惶离开的背影后,心中梗得厉害,此时也就永安侯傻气地闯进宫来,就连苏相等人都不过问陛下安危。
元莞躺在榻上,昏昏欲睡,听着脚步声走近后,紧张地坐起来,见是落霞,复又躺下去,无力道:你无事就去歇着,跟着我无用。
奴也无事,陛、您饿了吗?落霞嘴笨,及时改口,还是看到元莞的眼睫颤了颤,她将白粥放在小几上,半蹲下来,低声道:方才大长公主说福宁殿照旧,您大可安心。
嗯。元莞侧躺着身子,闻到白粥的清香味后,也没有胃口,翻过身子,背对着落霞:你下去休息,我还想睡会儿,晚膳你再唤我。
落霞为难:这就是晚膳,您不吃吗?
那、那就亥时再叫我。
声音低了不少,落霞不好违逆她的意思,只得将粥原封不动地捧了出去。
福宁殿安静,早早地就熄了灯火,而垂拱殿内灯火通明,苏闻等人依旧还在,太后早就离去,元乔坐在一侧,平静如水,苏闻与魏律在一整日的惊恐中早就安定下来。
他二人坐于殿内,汗流浃背,本以为皇帝会争执一番,至少会仗着殿前司而反抗,不想她简单放弃,不知与大长公主说了什么,就回福宁殿而去,整日不出,就连殿前司也很安静。
眼下的局势很明朗,要么在宗室中择立新君,要么就是拥大长公主登位。宗室子弟良莠不齐,一时难以抉择,倒不如殿内端坐的元乔来得合适。
再者元乔一番筹谋,也未必没有登位问鼎的心思,他二人跟随元乔多年,知她秉性与心计,唯有她来问鼎,于大宋而言,才是最好的抉择。
只是话如何出口,却是难事,眼下以皇帝染恙为由唬住天下人,可终究是要择立新君的。
元乔自从福宁殿回来一言不发,苏魏二人待她恭谨更胜往昔,她明其心,而不愿承其意,时间在指尖流逝,她不得不道:实不相瞒,孤确有新帝人选,可人失踪了。
苏闻起身揖礼:不知殿下择的是何人?
庶人元淮,按理他是先帝侄子,血脉也算亲近。元乔道。
当年先帝废黜兄弟爵位,并非隐秘之事,苏魏二人记忆犹新,唏嘘不语。
几近亥时,宫门已关,元乔命人去收拾宫殿让两位宰执歇息,自己趁着无事踱步去了福宁殿。
远远看去,灯火早就熄了,往日热闹的宫殿,今夜添了几分萧条冷清,让人不由想到冷宫,元乔自己提着灯走近,落霞尽职地守在廊下。
她见到元乔,如旧日般揖礼,恭敬道:她歇下了。
就连落霞都不知该怎么称呼元莞,她伺候元莞十多年,对元莞的性子也知晓些许,今日之事发生得突然,虽说不怨大长公主,可往日里信任有加的人,陡然心生背叛,是人都会觉得难以承受。
元乔将灯火递给落霞,欲言又止,不知该说些什么,最后才问:永安侯今日过来,可曾说了什么?
奴在熬粥,回来时永安侯恰好离开,并未听到二人说什么。落霞回道。
元乔知趣,不问了。今日之事,元莞想必早就察觉,却坦然面对,对她说,不想同她争罢了。
不想同她争元乔心口堵着厉害,深深呼吸才觉得好受,她望着紧闭的殿门,脚步黏在地下,竟迈不动分毫。
落霞不知何故,见大长公主站立良久,不走也不进,她不敢多言,跟着站立。
站立许久之后,她腿脚发麻,却见元乔的背影中透着说不清道不明的落寞哀伤。
雨夜冷风,吹得人遍体生寒,元乔好久未曾有过这般迷茫、惶恐又不知所措的情绪,看着那道殿门,她恍惚不知自己在做什么。
今日元莞道她之所求,不过是大宋基业,自己无愧于心。
其余的什么都没有了。想来可笑,这么多年来,她将先帝的话当作圣言,辅佐元莞,也无旁的心思,如今又亲手拉下她。
筹谋之际,她犹在想,将事情办得妥帖,元莞虽做不成皇帝,可什么都不会缺,十七岁的少女恣意,也是一桩好事。
她在公主府里留了庭院,异想天开指望元菀会随她出宫。
然今日她才明白忽略一点,元莞气的大概是她与太后联盟,同时体会背叛与反悔的滋味。
她无愧于大宋、万民,这才是最讽刺的。
元莞知晓她的筹谋,若是争一争,或许废帝之事也不会来得这么快。
半日里,元莞的聪明让她不知所措,殿前司按兵不动,让她的计策成了笑话,不动一兵一刃的废帝,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也难怪朝臣看着她的眼神愈发恭谨。
在他们眼中,她就是杜撰身世将侄女拉下皇位的人,一旦自立,那些骂声就会扑面而来。
元莞给了她最大的困扰。
大长公主不走,落霞也不陪着她站了,打了哈欠后提醒道:殿下,时辰不早,您该回去,夜间风大。
元乔不语,她就长叹一口气,靠着壁柱闭眼睡会儿。
惊心动魄的一日,总是令人难眠,唯独元莞一日睡得深沉,两府宰执府上彻夜灯火,都在商议新帝人选。宫内禁军守在原地,风平浪静,就连皇城司都按兵不动。
苏闻出宫回府,府上就聚集不少臣僚,个个为自己前程而担忧,跟随皇帝的人亦在恐惧,新帝继位必然会换一波朝臣,他们的处境堪忧,
就连作为帝师的苏闻亦是如此,大长公主提及的元淮,他曾有耳闻,却不识此人,品性如何是不知晓的,他良久一叹:新帝择的好,便是大宋福祉。
不好,便是大宋的灾难。臣僚如何不明,一人提议道:禁军都不曾动,是否都在大长公主的掌控中?
苏闻否道:并非如此。
那人又道:若陛下有兵力,今日为何束手就擒?哪怕拼一拼,也是有机会的。
正是,臣下觉得大长公主似有问鼎之心,如今也无人比她合适,她乃是文宗幺女,先帝庶女。自小养在德惠太后膝下,见解与谋略,我等都已领教过,何不顺水推舟?
苏闻犯难了,他与元乔有些不和,眼下拥护她登位,也不知是好是坏。
不仅苏闻犯难,魏律同样如此,面对臣僚的提醒,他亦有感觉,宫内三司不动,显然是大大长公主筹谋已久之兆。
两府不宁,至天明时才散。元乔于殿外枯站一夜,落霞不耐,跟着她站了一夜,累得双腿酸疼,她在天明之际,就像事外人一般徐徐离去。
回到垂拱殿,两府中人早就等候在殿外,她略有些意外,也没有露出异样的情绪,抬脚入殿。
福宁殿内的元莞睡到午时才醒,脑袋沉重,鼻尖呼吸难受,风寒又重了些,殿内照旧空无一人。
翻过身子,又继续躺下,迷迷糊糊间见到太医来诊脉,她不耐,欲抽回手,落霞急急地拉着她的手,问太医:太医,如何,可要紧?
风寒入体,不好好保养,喝再多的药都是无用。
太医口吻不好,态度也是漫不经心,时移世易,落霞最懂人心,也不好多话,让人去跟着取药。
一番不敬的话让元莞彻底醒了过来,揉了揉脑袋,嘴里苦涩,想起周暨今日要来,偷偷问落霞:永安侯来了吗?
还未曾来。落霞不知两人的约定,服侍她穿好外衫,不放心道:您今日莫要出去走动了,外间风停了,可还是没有殿内暖和,等病好了再走动也不迟。
元莞不甚在意,猜想周暨不会来了,喝过药,吃了碗粥,就要出去。落霞拉着不让,一张脸上全是哀求,您消停些,永安侯来了,会入殿的。
听你的。元莞拗不过她,只得在殿内坐着,又觉得无趣,令人取了书来看。
落霞拿了她常看,是从公主府带回来的游记,之前爱不释手,就给取了来。元莞随手一翻,觉得眼睛疼,让落霞取了火盆来。
您冷吗?落霞担忧地碰了碰她的手,并不冷,这才放心去取。
待火盆取来后,就见元莞将那些书都丢进火盆里,她急道:您怎地都烧了。
不喜欢就丢,这是你告诉我的。元莞一口气都丢了干净,看向龙床,想起暗格里的傀儡娃娃,又起身爬上去,连带着木盒都丢进火里。
火光愈发大,烧得落霞连连后退,她捂着鼻子,呛得喉咙疼,回身去打开窗户,再去开殿门。
殿门开启之际,又见大长公主站在门口,目光遥遥地落在殿内的火盆上,她心里咯噔一下,陛下烧的都是大长公主所赠之物。
她下意识挪动脚步,挡住元乔的视线,故作一问:殿下可要进去?
殿内的元莞脸色依旧不大好,被火光映得脸色红扑扑的,元乔看了一眼,就道:开窗透气,莫要告诉她我来过。
说完便走了,落霞不大明白,大长公主来与不来,陛下好像不曾在意的。
元莞烧过之后,就感觉遍身乏力,咳嗽两声后,被落霞压着在榻上躺着。
她病得昏沉,接连几日都昏睡着,醒来之际就见元乔在榻前站着,似做梦一般,她翻过身子,也不顾是梦还是醒着,不去理会元乔。
大概只有她病着的时候,元乔才会过来,以前觉得喜欢,现在却厌恶,心思转换后,她继续躺着。
元乔不知她醒了,见她将自己缩在被子里,伸手就将被子往下掖了掖,吩咐落霞去取些热水。
元莞无法装了,翻身看着她,大长公主找到元淮了?
没有。元乔被她凶狠的眼神看得心口发憷,也不好继续再待着,站起身来,吩咐宫人好生照顾元莞。
元莞冷哼一声,扶着榻沿就坐起来,目光一阵迷离,元乔回身望着她呆滞的样子,唇角不觉弯了弯,先行离开福宁殿。
她一走,周暨就像一阵风样溜了进来,手中提着食盒,元莞眼前一亮:你如何进来的?
我拿着你的令牌就进来了。周暨走过去,闻到一阵药味,双眉一蹙:你喝了多少药,早知我给你带些熏香过来,去去药味。
你连熏香都会?元莞诧异,周暨真是穿着男儿装的女子,竟什么都会。
周暨将带来的樱花糕、梅花饼,还有玫瑰花露等甜点都取了出来,摆在元莞面前,元莞眨了眨眼,伸手去拿樱花糕,落霞按住她的手:不能吃。
元莞悻悻地收回手,看见她手里黑乎乎的汤药,抱着被子就往榻里躲:醒来不该用膳吗?
难得有孩子气的一面,落霞不理会,将药往她面前一推:殿下说了,醒来就得喝药。
殿下、殿下元莞嘀咕两遍,接过药喝了,皱得眉眼都拧在一起,伸手去抓樱花糕吃。
周暨眯眯眼睛,坐在踏板上望着她:元莞,我去向陛下求娶你,好不好?
呆子说傻话,容易被人打。元莞讽一句,想起元乔故作姿态的模样,不屑一顾道:待新帝登基,我大概就要搬出去,你莫要再来了。
新帝?周暨一怔,张口要说话,落霞踢了她一脚,她就不说了,改口说其他的事:你的病什么时候好,我们出宫去玩,听说此时狩猎会很有趣。
不去。元莞不为所动,吃了两块甜点后,就觉得有些反胃,见周暨巴巴地盯着她望,拍了她脑袋:莫要盯着我,你会很危险的。
元莞,你为何输得那么快?周暨不解,外间都道大长公主蒙蔽元莞,才会令她输得这么彻底,她就好奇是怎么蒙蔽的。
元莞不大想提这些,拍拍手道:知道得太多,容易被灭口。
周暨显然不怕她了,爬起来坐在榻上,低声道:他们都说是、是陛、是大长公主蒙蔽你,如何蒙蔽?
蒙蔽?元莞重复道,周暨狠狠点头,她起了玩心,凑到周暨面前:她以色蒙蔽我。
以色蒙蔽?周暨惊得睁大眼睛,想到元乔的为人,摇首不信:我不信。
元莞嗤笑:你为何觉得不信,她不美吗?
美。周暨诚恳点头。
恋耽美
周暨就困惑了,悄悄地拽了拽她身上的毯子,忐忑道:你也要嫁人的,不如嫁我,我去求大长公主。
元莞恨铁不成钢地拍了拍她的脑袋:你脑子里装的是花露吗?元乔不会同意,就算她同意,周大人会肯吗?如今他避嫌还来不及,会让你上赶着同我这个罪人有关系?
这个周暨,想得太简单了。
废帝不过一杯酒罢了,她读史,也曾知晓历来对废帝的处置,最好的就是囚禁终生。不过她这般模样,去哪里都是一样的,不如在宫内待着,免得出去祸害旁人。
周暨吃瘪,惦记着元莞,又不知该如何帮她,思忖间外间传来脚步声,吓得她忙下榻,元莞笑话她:瞧你吓的,赶紧出宫去,免得胆子越吓越小。
你怎地一点都不害怕?周暨奇怪,按理被人拉下皇位,不是哭天抢地,就是愤恨大骂,再或是黯然神伤,可元莞倒好,平静如常,瞧不出一丝悲伤,就连怨恨也没有。
害怕也无用。元莞疲惫一笑,笑生两靥,瞅着周暨惊恐之色,道:不知怎地,我也不怕。担忧很多年,就连做梦都梦到自己被拉下皇位,可真正面对,又感到痛快。
元莞平静如水,尤其那双眸子染着秋水,叫周暨看得一阵想哭,我以前道大长公主对陛下真心,如今一看,她只对自己真心,旁人都是虚情假意。
元莞不介意她骂人,横躺下来,觉得身上一阵发软,大概风寒未愈,她摆手示意周暨快走:你再不走,被元乔发现了,连带你父亲都会遭殃。
周暨本就害怕,被她这么一说,怕得更加厉害,抬脚想走,又不放心元莞,便道:我明日再来,你想吃什么?
她对点心尤为拿手,元莞仔细一想,口中苦涩,回道:甜的就成,越甜越好。
成,我明日还来。周暨决然道,说了狠话后,心中稍作安慰,这才离开。
外间是落霞,她捧着粥食而来,见到永安侯仓惶离开的背影后,心中梗得厉害,此时也就永安侯傻气地闯进宫来,就连苏相等人都不过问陛下安危。
元莞躺在榻上,昏昏欲睡,听着脚步声走近后,紧张地坐起来,见是落霞,复又躺下去,无力道:你无事就去歇着,跟着我无用。
奴也无事,陛、您饿了吗?落霞嘴笨,及时改口,还是看到元莞的眼睫颤了颤,她将白粥放在小几上,半蹲下来,低声道:方才大长公主说福宁殿照旧,您大可安心。
嗯。元莞侧躺着身子,闻到白粥的清香味后,也没有胃口,翻过身子,背对着落霞:你下去休息,我还想睡会儿,晚膳你再唤我。
落霞为难:这就是晚膳,您不吃吗?
那、那就亥时再叫我。
声音低了不少,落霞不好违逆她的意思,只得将粥原封不动地捧了出去。
福宁殿安静,早早地就熄了灯火,而垂拱殿内灯火通明,苏闻等人依旧还在,太后早就离去,元乔坐在一侧,平静如水,苏闻与魏律在一整日的惊恐中早就安定下来。
他二人坐于殿内,汗流浃背,本以为皇帝会争执一番,至少会仗着殿前司而反抗,不想她简单放弃,不知与大长公主说了什么,就回福宁殿而去,整日不出,就连殿前司也很安静。
眼下的局势很明朗,要么在宗室中择立新君,要么就是拥大长公主登位。宗室子弟良莠不齐,一时难以抉择,倒不如殿内端坐的元乔来得合适。
再者元乔一番筹谋,也未必没有登位问鼎的心思,他二人跟随元乔多年,知她秉性与心计,唯有她来问鼎,于大宋而言,才是最好的抉择。
只是话如何出口,却是难事,眼下以皇帝染恙为由唬住天下人,可终究是要择立新君的。
元乔自从福宁殿回来一言不发,苏魏二人待她恭谨更胜往昔,她明其心,而不愿承其意,时间在指尖流逝,她不得不道:实不相瞒,孤确有新帝人选,可人失踪了。
苏闻起身揖礼:不知殿下择的是何人?
庶人元淮,按理他是先帝侄子,血脉也算亲近。元乔道。
当年先帝废黜兄弟爵位,并非隐秘之事,苏魏二人记忆犹新,唏嘘不语。
几近亥时,宫门已关,元乔命人去收拾宫殿让两位宰执歇息,自己趁着无事踱步去了福宁殿。
远远看去,灯火早就熄了,往日热闹的宫殿,今夜添了几分萧条冷清,让人不由想到冷宫,元乔自己提着灯走近,落霞尽职地守在廊下。
她见到元乔,如旧日般揖礼,恭敬道:她歇下了。
就连落霞都不知该怎么称呼元莞,她伺候元莞十多年,对元莞的性子也知晓些许,今日之事发生得突然,虽说不怨大长公主,可往日里信任有加的人,陡然心生背叛,是人都会觉得难以承受。
元乔将灯火递给落霞,欲言又止,不知该说些什么,最后才问:永安侯今日过来,可曾说了什么?
奴在熬粥,回来时永安侯恰好离开,并未听到二人说什么。落霞回道。
元乔知趣,不问了。今日之事,元莞想必早就察觉,却坦然面对,对她说,不想同她争罢了。
不想同她争元乔心口堵着厉害,深深呼吸才觉得好受,她望着紧闭的殿门,脚步黏在地下,竟迈不动分毫。
落霞不知何故,见大长公主站立良久,不走也不进,她不敢多言,跟着站立。
站立许久之后,她腿脚发麻,却见元乔的背影中透着说不清道不明的落寞哀伤。
雨夜冷风,吹得人遍体生寒,元乔好久未曾有过这般迷茫、惶恐又不知所措的情绪,看着那道殿门,她恍惚不知自己在做什么。
今日元莞道她之所求,不过是大宋基业,自己无愧于心。
其余的什么都没有了。想来可笑,这么多年来,她将先帝的话当作圣言,辅佐元莞,也无旁的心思,如今又亲手拉下她。
筹谋之际,她犹在想,将事情办得妥帖,元莞虽做不成皇帝,可什么都不会缺,十七岁的少女恣意,也是一桩好事。
她在公主府里留了庭院,异想天开指望元菀会随她出宫。
然今日她才明白忽略一点,元莞气的大概是她与太后联盟,同时体会背叛与反悔的滋味。
她无愧于大宋、万民,这才是最讽刺的。
元莞知晓她的筹谋,若是争一争,或许废帝之事也不会来得这么快。
半日里,元莞的聪明让她不知所措,殿前司按兵不动,让她的计策成了笑话,不动一兵一刃的废帝,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也难怪朝臣看着她的眼神愈发恭谨。
在他们眼中,她就是杜撰身世将侄女拉下皇位的人,一旦自立,那些骂声就会扑面而来。
元莞给了她最大的困扰。
大长公主不走,落霞也不陪着她站了,打了哈欠后提醒道:殿下,时辰不早,您该回去,夜间风大。
元乔不语,她就长叹一口气,靠着壁柱闭眼睡会儿。
惊心动魄的一日,总是令人难眠,唯独元莞一日睡得深沉,两府宰执府上彻夜灯火,都在商议新帝人选。宫内禁军守在原地,风平浪静,就连皇城司都按兵不动。
苏闻出宫回府,府上就聚集不少臣僚,个个为自己前程而担忧,跟随皇帝的人亦在恐惧,新帝继位必然会换一波朝臣,他们的处境堪忧,
就连作为帝师的苏闻亦是如此,大长公主提及的元淮,他曾有耳闻,却不识此人,品性如何是不知晓的,他良久一叹:新帝择的好,便是大宋福祉。
不好,便是大宋的灾难。臣僚如何不明,一人提议道:禁军都不曾动,是否都在大长公主的掌控中?
苏闻否道:并非如此。
那人又道:若陛下有兵力,今日为何束手就擒?哪怕拼一拼,也是有机会的。
正是,臣下觉得大长公主似有问鼎之心,如今也无人比她合适,她乃是文宗幺女,先帝庶女。自小养在德惠太后膝下,见解与谋略,我等都已领教过,何不顺水推舟?
苏闻犯难了,他与元乔有些不和,眼下拥护她登位,也不知是好是坏。
不仅苏闻犯难,魏律同样如此,面对臣僚的提醒,他亦有感觉,宫内三司不动,显然是大大长公主筹谋已久之兆。
两府不宁,至天明时才散。元乔于殿外枯站一夜,落霞不耐,跟着她站了一夜,累得双腿酸疼,她在天明之际,就像事外人一般徐徐离去。
回到垂拱殿,两府中人早就等候在殿外,她略有些意外,也没有露出异样的情绪,抬脚入殿。
福宁殿内的元莞睡到午时才醒,脑袋沉重,鼻尖呼吸难受,风寒又重了些,殿内照旧空无一人。
翻过身子,又继续躺下,迷迷糊糊间见到太医来诊脉,她不耐,欲抽回手,落霞急急地拉着她的手,问太医:太医,如何,可要紧?
风寒入体,不好好保养,喝再多的药都是无用。
太医口吻不好,态度也是漫不经心,时移世易,落霞最懂人心,也不好多话,让人去跟着取药。
一番不敬的话让元莞彻底醒了过来,揉了揉脑袋,嘴里苦涩,想起周暨今日要来,偷偷问落霞:永安侯来了吗?
还未曾来。落霞不知两人的约定,服侍她穿好外衫,不放心道:您今日莫要出去走动了,外间风停了,可还是没有殿内暖和,等病好了再走动也不迟。
元莞不甚在意,猜想周暨不会来了,喝过药,吃了碗粥,就要出去。落霞拉着不让,一张脸上全是哀求,您消停些,永安侯来了,会入殿的。
听你的。元莞拗不过她,只得在殿内坐着,又觉得无趣,令人取了书来看。
落霞拿了她常看,是从公主府带回来的游记,之前爱不释手,就给取了来。元莞随手一翻,觉得眼睛疼,让落霞取了火盆来。
您冷吗?落霞担忧地碰了碰她的手,并不冷,这才放心去取。
待火盆取来后,就见元莞将那些书都丢进火盆里,她急道:您怎地都烧了。
不喜欢就丢,这是你告诉我的。元莞一口气都丢了干净,看向龙床,想起暗格里的傀儡娃娃,又起身爬上去,连带着木盒都丢进火里。
火光愈发大,烧得落霞连连后退,她捂着鼻子,呛得喉咙疼,回身去打开窗户,再去开殿门。
殿门开启之际,又见大长公主站在门口,目光遥遥地落在殿内的火盆上,她心里咯噔一下,陛下烧的都是大长公主所赠之物。
她下意识挪动脚步,挡住元乔的视线,故作一问:殿下可要进去?
殿内的元莞脸色依旧不大好,被火光映得脸色红扑扑的,元乔看了一眼,就道:开窗透气,莫要告诉她我来过。
说完便走了,落霞不大明白,大长公主来与不来,陛下好像不曾在意的。
元莞烧过之后,就感觉遍身乏力,咳嗽两声后,被落霞压着在榻上躺着。
她病得昏沉,接连几日都昏睡着,醒来之际就见元乔在榻前站着,似做梦一般,她翻过身子,也不顾是梦还是醒着,不去理会元乔。
大概只有她病着的时候,元乔才会过来,以前觉得喜欢,现在却厌恶,心思转换后,她继续躺着。
元乔不知她醒了,见她将自己缩在被子里,伸手就将被子往下掖了掖,吩咐落霞去取些热水。
元莞无法装了,翻身看着她,大长公主找到元淮了?
没有。元乔被她凶狠的眼神看得心口发憷,也不好继续再待着,站起身来,吩咐宫人好生照顾元莞。
元莞冷哼一声,扶着榻沿就坐起来,目光一阵迷离,元乔回身望着她呆滞的样子,唇角不觉弯了弯,先行离开福宁殿。
她一走,周暨就像一阵风样溜了进来,手中提着食盒,元莞眼前一亮:你如何进来的?
我拿着你的令牌就进来了。周暨走过去,闻到一阵药味,双眉一蹙:你喝了多少药,早知我给你带些熏香过来,去去药味。
你连熏香都会?元莞诧异,周暨真是穿着男儿装的女子,竟什么都会。
周暨将带来的樱花糕、梅花饼,还有玫瑰花露等甜点都取了出来,摆在元莞面前,元莞眨了眨眼,伸手去拿樱花糕,落霞按住她的手:不能吃。
元莞悻悻地收回手,看见她手里黑乎乎的汤药,抱着被子就往榻里躲:醒来不该用膳吗?
难得有孩子气的一面,落霞不理会,将药往她面前一推:殿下说了,醒来就得喝药。
殿下、殿下元莞嘀咕两遍,接过药喝了,皱得眉眼都拧在一起,伸手去抓樱花糕吃。
周暨眯眯眼睛,坐在踏板上望着她:元莞,我去向陛下求娶你,好不好?
呆子说傻话,容易被人打。元莞讽一句,想起元乔故作姿态的模样,不屑一顾道:待新帝登基,我大概就要搬出去,你莫要再来了。
新帝?周暨一怔,张口要说话,落霞踢了她一脚,她就不说了,改口说其他的事:你的病什么时候好,我们出宫去玩,听说此时狩猎会很有趣。
不去。元莞不为所动,吃了两块甜点后,就觉得有些反胃,见周暨巴巴地盯着她望,拍了她脑袋:莫要盯着我,你会很危险的。
元莞,你为何输得那么快?周暨不解,外间都道大长公主蒙蔽元莞,才会令她输得这么彻底,她就好奇是怎么蒙蔽的。
元莞不大想提这些,拍拍手道:知道得太多,容易被灭口。
周暨显然不怕她了,爬起来坐在榻上,低声道:他们都说是、是陛、是大长公主蒙蔽你,如何蒙蔽?
蒙蔽?元莞重复道,周暨狠狠点头,她起了玩心,凑到周暨面前:她以色蒙蔽我。
以色蒙蔽?周暨惊得睁大眼睛,想到元乔的为人,摇首不信:我不信。
元莞嗤笑:你为何觉得不信,她不美吗?
美。周暨诚恳点头。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