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月初三的夜晚,天气依旧寒冷,京城人燃放焰火的热情却丝毫不减。
无论在京城的哪个角落,只要抬头就能看见天光艳丽,看得多了反而觉得太过热闹,以至于有些拥挤。
而镇卫塔里仍旧黑漆漆的,空气中飘着一股淡淡的霉味。陈述之吃力地拾级而上,他不明白梁焕为何突然叫他来这个在记忆中有些褪色的地方。
他其实并不喜欢这座塔,对于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来说,爬七层高塔实在是太累了。好不容易喘着粗气上到塔顶,果然看见了那个高挑的身影,正一个人站在窗边向外望着,窗外烟花一朵朵炸开。
陈述之以为回到这个地方,故人故景能让自己心中多少泛起些波澜,可他四下看看,能分辨出上次和他一起来时待的位置,却没产生任何情绪。
于是他坦然走上前去,不带任何语气地唤了一声:陛下。
梁焕闻声立即转过头来,见陈述之跪在自己面前,一丝不苟地念着:臣拜见陛下。
这次梁焕没被他这副模样弄出气来,而是温和地上手扶他,把他拉到窗边,轻快道:上次与你来这里,烟花还没有这么多,新年时才叫热闹。
看向窗外,天上果然五颜六色,咫尺可摘。就是太闹腾了,陈述之觉得有些头疼。他以为梁焕只是随口提起过去,也不知他有什么事,便顺着他:是挺美的。
梁焕见他这样说,就开始得寸进尺:你还记得么,上次我们一起来这里
陛下叫臣来这里,是有什么事吗?陈述之目光低垂,用淡淡的话音打断他。
第20章 大言
手上便被塞了个东西,陈述之拿起来看看,是装着那把梳子的木盒。
这个还是送你。梁焕小心地说。
这东西陈述之是一点也不想看到了,也不知道他为什么那么看重,居然还特意找了回来。
他既然送了,陈述之便只能收下,想着拿回去压箱底就好。
送完东西,梁焕忽然转过身,望着眼前埋头的人,抓住他双手,认真道:行离,你看着我。
陈述之只得抬眼,眼神空空的,里面什么也没有。
过去我做过一些错事是我对不起你。我也不是故意的,我是真不知道。
这话说得谨慎而诚恳,在窗外热烈的烟花下反衬得格外寂寥。
一开始陈述之不知道他为何突然说这个,仔细一想又明白过来,他既然拿到了梳子,肯定也看了那些纸。
那时候不愿说,不想让他看,是因为不确定自己是否已经彻底放下,怕在他面前显得丢人。不过现在往事已矣,看了就看了吧,无所谓。
他刻意地一勾唇角,话音云淡风轻:没关系,都过去了。
梁焕听到这个回答,面上现了喜色,满怀希望道:你不怪我,原谅我了,是吗?
臣从不敢怪您。陈述之不假思索地说。他说的基本上也就是事实。
听到这里,梁焕便身子往前凑了凑,捧起他面无表情的脸。忽明忽灭的烟花下,他的容颜阴晴不定,弄得梁焕莫名一阵慌张。
上次在这里,他这样看着自己时,也是这般慌张吗?
他用了多少勇气,倾注了多少情意,才做得出那样的事?
然而这时候的梁焕并没有过多犹豫,他觉得陈述之本来就有意,而且说了不怪他,那还有什么好怕的?
这一步该由他来迈,迈出去之后,这个人就是他的了。
一簇大红色烟花在窗前绽开,目光交会间碰撞出了绮靡的意蕴。
陈述之愣怔地看着眼前这张威仪持重的面容一点点靠近自己,然后俯下身来稍稍歪了头,猛然向前,在未被察觉前便捕获了自己的双唇。
谨慎地触碰,耐心地开启,温柔地占有,陈述之感到唇齿之间一片濡湿,口中被陌生的东西塞满。
他的每一个移动和按压都深切而柔缓,去到下一处时,好似还在贪恋上一处的滋味,好似想一次获得这口中的全部,却没有足够的从容,只能一处处细品。
透过那些动作,陈述之明显感受到了他的渴念,这种情绪不像上次那般疯狂,而是克制而隐晦地表达,也不知是不是害怕和上次一样弄疼了自己。
他一下下做得缓慢,整个过程拖了很久,久到陈述之都开始想,他到底要干什么。
叫自己来这种地方做这种事,莫非是心血来潮想回忆过去?可那些过去对他来说有什么好回忆的?还是又要编一个谎言,从自己这里获得什么东西?
如今自己对他百依百顺,所有的拒绝都是在乞求,他如果想要什么,自己根本没有不给的余地。既然如此,他又何必搞这么一出?
也不知过了多久,梁焕终于尝遍了每一个角落,虽然意犹未尽,却觉得总这样占着人家不太好。这才是第一次,以后有的是机会。
于是他恋恋不舍地退出,随即衔接了一个动作,轻柔地把面前的人拥入怀中,一手放在他头上,顺着脊柱缓缓滑落到腰间,然后再稍稍用力将他抱紧。
行离,既然你不怪我,那再相信我一次,好吗?
梁焕问得很郑重,他觉得这个问题的答案应该是一句严肃的承诺,没想到却听见陈述之迷茫地问了一句:相信什么?
他只得自己严肃地说:相信我会一直对你好,不会再抛下你不管。
陈述之被他勒得喘不过气,往后退了退,皱眉道:臣不明白您的意思。
被他这样一说,梁焕便有些着急,两手在一起揉搓一会儿,一字一句道:我想和从前一样。
陈述之愈发不明白他的意思了,臣现在住的地方,旁边没有邻居,什么也听不到。您想要什么,臣能给得起的,您直说就是了。不用讨好,也不用拿什么东西来换。
我想要你像从前那样对我。梁焕的话音带着些许颤抖。
这下陈述之听懂了,听懂之后,虽然觉得不应该,但他还是对面前这人生出一股强烈的愤怒。
从前还知道编个借口来遮掩,现在已经要明目张胆地索取了么?他整天那么多人伺候还不够,非要骗取人的真心做什么?难道因为他一事无成,所以必须要通过这种方式来证明自己的能耐?
想到这里,他知道自己过分了。他又怕抑制不住自己的愤怒,真的会在梁焕面前发火,于是打算立刻离开这里。然而当他抬头,不经意间对上他渴慕的目光时,他又有些不忍心了。
一次又一次的不忍心,让他占尽了便宜。
陈述之到底还是跪在他面前,淡漠地回应:臣对陛下尽忠竭力、一片丹心,绝无非分之想。
梁焕怔怔地望着面前这个看似无比恭敬的人,好似被什么东西狠狠砸了一下,早就知道结果,却又不死心,非要去撞墙:怎么会你明明在意我的!你为什么不承认
陈述之心头微微一颤,又故作无事发生:
陛下是看了臣从前写的东西?他拿出那个木盒,既然把这些都放在那里给您看,就是说已经放下了,不在乎了。若非如此,臣现在也无法这样平静地同您说话。您吩咐什么,臣都可以尽力去做,但您这样要求,臣不是故意要违抗您,实在是无能为力。
眼前的情形和期望形成巨大的落差,梁焕本以为今天会非常顺利,根本没想到过去的事对陈述之来说那么严重。他开始手足无措,觉得他说得十分在理,令自己无法反驳,却不愿就这样放弃。
他忽然嫌外面的烟花很吵,拉着他一起躲进了墙壁后的黑暗中。被慌乱的情绪驱使,他粗鲁地去抱他,把他死死按在怀里。
既然道理讲不通,他就使用一贯的招数,瘪着嘴跟他耍赖,还掉下两滴泪来:你就是怪我骗过你对不对?可我这次是认真的,你为什么不相信我?行离,恩公你救了我,就是要管我一辈子的,怎么可以丢下我一个人走了,你就忍心看我难过么
陈述之刚才想发火的冲动还没完全下去,听了他这一通话,早就冒出了好几个反驳他的理由。可看到他那个样子,不由得又开始心软。
他也想按照最好的可能来想他,便打算说些话,给他那不知道有多少的真心去听。陈述之搜肠刮肚,忽然退后站好,埋着头道:陛下,臣侍奉您吧。
听到这话,梁焕先是有些错愕,明白过来之后,话音顿时冷了下来:然后呢?
然后您需要的话,多久都可以。
谁要你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梁焕别过头去,抽着鼻子小声咕哝,你的一切我都想要,只一样不行。
只听烟花炸开的声音就足够了,陈述之没有再说话。他想要,自己给不了,那还是闭嘴吧。
片刻之间,梁焕想了很多事。
从他十岁来到京城以来,一直面对着太多无奈,他通常的选择就是坦然接受,从未想过试图改变。既是因为他不敢,也是因为那些改变并不诱人。什么经济民生,到了他手里就只是一堆数字,很难让他产生触动。
现在摆在他眼前的局面,若说惧怕,自然也是怕的。可如果不去改变
只是想想都觉得肝肠寸断,失去这个人,就会像十岁那年离开晋州的家来到陌生的京城,那段日子一样痛苦。
但他不再是十岁的自己了,现在的他,已经有能力为了得到想要的而有所作为。
在这种情形下,他没有万全的把握,但他不允许自己连试都不试。
想清楚后,梁焕缓慢地开口,话音像自言自语,却十分坚定:你不愿意是吧,好,我又不是等不起。你没这个心思,我就给你种出来。你不肯信我,我就让你无可反驳。还有什么?
臣不能有这种心思,这不合礼法。陈述之也不知自己为何会回答他这个问题。
好,那我就让你可以全然不顾什么礼法。
似是把什么寻常事情随口一说,并没听出有多繁重。陈述之不由得扯了扯嘴角,好大的口气。
梁焕拉过他的手,紧紧握着,恳切道:好么,行离,你让我试试。
陈述之被这个问题弄得哭笑不得,臣说不好有用么?
没用。
这句话之后,陈述之没再反抗,于是这事就这么定下了。
梁焕一路扶着他送到家门口,走时在门口扑到他怀里抱了一下,这时不会与他目光相对,他便带着些歉疚说:对不起,是我不知轻重,冒犯你了。
没事。陈述之也不能说什么,他都纡尊降贵跟自己道歉了,有事也得变成没事。
回到路口的马车上,梁焕看见卢隐,沉声道:告诉所有的护卫,以后朕同这个人在一起时,你们怎样保护朕,便怎样保护他,不许他伤着毫发。
*
陈述之的新年没有特别的事要做,原本打算每天睡到中午,这一天却早早被敲门声吵醒。
他简单缠了一下头发,披上件外衣就去开门,结果看到门口站的几个人身着宫里小太监的衣裳。
为首的那个说:宫里赏赐了东西。
陈述之吓了一跳,正要回去整理仪容,那太监又道:您别麻烦了,陛下说了,放下就走,不必谢恩了。
他这样说,陈述之只好看了眼他们手捧的箱子,疑惑道:是什么东西?为何要赏赐?
太监回答道:都是些您用得上的东西,倒也不知是什么由头,陛下说您喜欢就赏了。
陈述之莫名其妙地把那个沉甸甸的箱子搬回家里,小心翼翼地打开
这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
作者有话要说: 我居然写接吻写了五六百字(毕竟脖子以上hhh
脖子以下也会有的,在后面!我开车贼稳!
第21章 拙诚
箱子里放了一堆各式摆件,什么瓷瓶、烛台、屏风之类的,陈述之不太懂这种东西,只觉得看上去就很昂贵,反正他家里是用不起。
箱底是几个卷轴,他展开来,是几幅字画,署名都是前代大家。这么珍稀的东西,应该都是仿制品吧。
所以,送这么一大堆东西来,却一句话都不说,是什么意思?
这可把他愁坏了,他把这些东西的名称写在纸上,颠来倒去地拼凑,还以为能谐音出一句话,最后却一无所获。
*
正月初八,崇景五年的第一次朝会,年前的三本奏疏被拿了出来。
事情很容易查证,弹劾的那三件事件件货真价实,谁也赖不掉。
于是梁焕便说:在朝官员德行有亏,都不是什么祸国殃民的大事,朕也不好严惩。这样吧,你们三个回去各自拟个本子上来,把事情说清楚。只要认个错,把能改的都改了,朕也就不追究了。
本来这件事可以到此为止了,但是所有人都没忘记,这事的本质是对欧阳清的一次挑衅,不会就这么不咸不淡地结束。
果然,欧阳清开口了:短短几日便有接连三份奏疏揭发朝中要员的劣迹,足以说明大平朝堂仍有更多劣迹尚未被检举。臣提议,在京官员每人写一份奏疏,自陈过往失德之事,交御史台审阅。若其情轻微,有过能改者,可不予惩戒;若有大过,亦从轻处置。
他的意思是,不是说他的人有问题吗?那好,大家都来挑挑问题,看是不是人人都有问题,说不定别人的问题比他还多呢。
梁焕也知道,上次欧阳清妥协了,这次又来,他肯定会反抗。好在管御史台的张鑫田是林烛晖的人,所以,梁焕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欧阳清的提议。
百官上疏骂自己,这道圣旨很快传遍了京城。雍州会馆的人听说了这事,还争相帮清正廉洁的陈述之出主意,建议他骂自己二十四岁了还不娶亲实在是不孝。然而翰林院庶吉士没有品级,根本不在这次骂自己的行列中。
趁这个机会,著名贪官张鑫田当然狠狠捞了一笔,不过在捞钱之余他能够坚定自己的立场。
所以,他提交了审查的结果:大家写得都挺好,态度都很端正,也没犯过什么大错,就都不用处置了。但是有一个人态度不认真,可千万不能放过他。
这个人就是吕殊。
其实也不能怪张鑫田针对他,吕殊是自己找死。
他被贾宣骂了,当着大家的面揭穿自己过去的丑事,感到十分不快。他根本没打算好好认错,觉得张鑫田不会一本本仔细看,所以交上去的东西一共就五句话,其大意是:我错了。我都改。怎么改?都是过去的事了,没得改了。就这样吧,算了吧。
恋耽美
正月初三的夜晚,天气依旧寒冷,京城人燃放焰火的热情却丝毫不减。
无论在京城的哪个角落,只要抬头就能看见天光艳丽,看得多了反而觉得太过热闹,以至于有些拥挤。
而镇卫塔里仍旧黑漆漆的,空气中飘着一股淡淡的霉味。陈述之吃力地拾级而上,他不明白梁焕为何突然叫他来这个在记忆中有些褪色的地方。
他其实并不喜欢这座塔,对于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来说,爬七层高塔实在是太累了。好不容易喘着粗气上到塔顶,果然看见了那个高挑的身影,正一个人站在窗边向外望着,窗外烟花一朵朵炸开。
陈述之以为回到这个地方,故人故景能让自己心中多少泛起些波澜,可他四下看看,能分辨出上次和他一起来时待的位置,却没产生任何情绪。
于是他坦然走上前去,不带任何语气地唤了一声:陛下。
梁焕闻声立即转过头来,见陈述之跪在自己面前,一丝不苟地念着:臣拜见陛下。
这次梁焕没被他这副模样弄出气来,而是温和地上手扶他,把他拉到窗边,轻快道:上次与你来这里,烟花还没有这么多,新年时才叫热闹。
看向窗外,天上果然五颜六色,咫尺可摘。就是太闹腾了,陈述之觉得有些头疼。他以为梁焕只是随口提起过去,也不知他有什么事,便顺着他:是挺美的。
梁焕见他这样说,就开始得寸进尺:你还记得么,上次我们一起来这里
陛下叫臣来这里,是有什么事吗?陈述之目光低垂,用淡淡的话音打断他。
第20章 大言
手上便被塞了个东西,陈述之拿起来看看,是装着那把梳子的木盒。
这个还是送你。梁焕小心地说。
这东西陈述之是一点也不想看到了,也不知道他为什么那么看重,居然还特意找了回来。
他既然送了,陈述之便只能收下,想着拿回去压箱底就好。
送完东西,梁焕忽然转过身,望着眼前埋头的人,抓住他双手,认真道:行离,你看着我。
陈述之只得抬眼,眼神空空的,里面什么也没有。
过去我做过一些错事是我对不起你。我也不是故意的,我是真不知道。
这话说得谨慎而诚恳,在窗外热烈的烟花下反衬得格外寂寥。
一开始陈述之不知道他为何突然说这个,仔细一想又明白过来,他既然拿到了梳子,肯定也看了那些纸。
那时候不愿说,不想让他看,是因为不确定自己是否已经彻底放下,怕在他面前显得丢人。不过现在往事已矣,看了就看了吧,无所谓。
他刻意地一勾唇角,话音云淡风轻:没关系,都过去了。
梁焕听到这个回答,面上现了喜色,满怀希望道:你不怪我,原谅我了,是吗?
臣从不敢怪您。陈述之不假思索地说。他说的基本上也就是事实。
听到这里,梁焕便身子往前凑了凑,捧起他面无表情的脸。忽明忽灭的烟花下,他的容颜阴晴不定,弄得梁焕莫名一阵慌张。
上次在这里,他这样看着自己时,也是这般慌张吗?
他用了多少勇气,倾注了多少情意,才做得出那样的事?
然而这时候的梁焕并没有过多犹豫,他觉得陈述之本来就有意,而且说了不怪他,那还有什么好怕的?
这一步该由他来迈,迈出去之后,这个人就是他的了。
一簇大红色烟花在窗前绽开,目光交会间碰撞出了绮靡的意蕴。
陈述之愣怔地看着眼前这张威仪持重的面容一点点靠近自己,然后俯下身来稍稍歪了头,猛然向前,在未被察觉前便捕获了自己的双唇。
谨慎地触碰,耐心地开启,温柔地占有,陈述之感到唇齿之间一片濡湿,口中被陌生的东西塞满。
他的每一个移动和按压都深切而柔缓,去到下一处时,好似还在贪恋上一处的滋味,好似想一次获得这口中的全部,却没有足够的从容,只能一处处细品。
透过那些动作,陈述之明显感受到了他的渴念,这种情绪不像上次那般疯狂,而是克制而隐晦地表达,也不知是不是害怕和上次一样弄疼了自己。
他一下下做得缓慢,整个过程拖了很久,久到陈述之都开始想,他到底要干什么。
叫自己来这种地方做这种事,莫非是心血来潮想回忆过去?可那些过去对他来说有什么好回忆的?还是又要编一个谎言,从自己这里获得什么东西?
如今自己对他百依百顺,所有的拒绝都是在乞求,他如果想要什么,自己根本没有不给的余地。既然如此,他又何必搞这么一出?
也不知过了多久,梁焕终于尝遍了每一个角落,虽然意犹未尽,却觉得总这样占着人家不太好。这才是第一次,以后有的是机会。
于是他恋恋不舍地退出,随即衔接了一个动作,轻柔地把面前的人拥入怀中,一手放在他头上,顺着脊柱缓缓滑落到腰间,然后再稍稍用力将他抱紧。
行离,既然你不怪我,那再相信我一次,好吗?
梁焕问得很郑重,他觉得这个问题的答案应该是一句严肃的承诺,没想到却听见陈述之迷茫地问了一句:相信什么?
他只得自己严肃地说:相信我会一直对你好,不会再抛下你不管。
陈述之被他勒得喘不过气,往后退了退,皱眉道:臣不明白您的意思。
被他这样一说,梁焕便有些着急,两手在一起揉搓一会儿,一字一句道:我想和从前一样。
陈述之愈发不明白他的意思了,臣现在住的地方,旁边没有邻居,什么也听不到。您想要什么,臣能给得起的,您直说就是了。不用讨好,也不用拿什么东西来换。
我想要你像从前那样对我。梁焕的话音带着些许颤抖。
这下陈述之听懂了,听懂之后,虽然觉得不应该,但他还是对面前这人生出一股强烈的愤怒。
从前还知道编个借口来遮掩,现在已经要明目张胆地索取了么?他整天那么多人伺候还不够,非要骗取人的真心做什么?难道因为他一事无成,所以必须要通过这种方式来证明自己的能耐?
想到这里,他知道自己过分了。他又怕抑制不住自己的愤怒,真的会在梁焕面前发火,于是打算立刻离开这里。然而当他抬头,不经意间对上他渴慕的目光时,他又有些不忍心了。
一次又一次的不忍心,让他占尽了便宜。
陈述之到底还是跪在他面前,淡漠地回应:臣对陛下尽忠竭力、一片丹心,绝无非分之想。
梁焕怔怔地望着面前这个看似无比恭敬的人,好似被什么东西狠狠砸了一下,早就知道结果,却又不死心,非要去撞墙:怎么会你明明在意我的!你为什么不承认
陈述之心头微微一颤,又故作无事发生:
陛下是看了臣从前写的东西?他拿出那个木盒,既然把这些都放在那里给您看,就是说已经放下了,不在乎了。若非如此,臣现在也无法这样平静地同您说话。您吩咐什么,臣都可以尽力去做,但您这样要求,臣不是故意要违抗您,实在是无能为力。
眼前的情形和期望形成巨大的落差,梁焕本以为今天会非常顺利,根本没想到过去的事对陈述之来说那么严重。他开始手足无措,觉得他说得十分在理,令自己无法反驳,却不愿就这样放弃。
他忽然嫌外面的烟花很吵,拉着他一起躲进了墙壁后的黑暗中。被慌乱的情绪驱使,他粗鲁地去抱他,把他死死按在怀里。
既然道理讲不通,他就使用一贯的招数,瘪着嘴跟他耍赖,还掉下两滴泪来:你就是怪我骗过你对不对?可我这次是认真的,你为什么不相信我?行离,恩公你救了我,就是要管我一辈子的,怎么可以丢下我一个人走了,你就忍心看我难过么
陈述之刚才想发火的冲动还没完全下去,听了他这一通话,早就冒出了好几个反驳他的理由。可看到他那个样子,不由得又开始心软。
他也想按照最好的可能来想他,便打算说些话,给他那不知道有多少的真心去听。陈述之搜肠刮肚,忽然退后站好,埋着头道:陛下,臣侍奉您吧。
听到这话,梁焕先是有些错愕,明白过来之后,话音顿时冷了下来:然后呢?
然后您需要的话,多久都可以。
谁要你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梁焕别过头去,抽着鼻子小声咕哝,你的一切我都想要,只一样不行。
只听烟花炸开的声音就足够了,陈述之没有再说话。他想要,自己给不了,那还是闭嘴吧。
片刻之间,梁焕想了很多事。
从他十岁来到京城以来,一直面对着太多无奈,他通常的选择就是坦然接受,从未想过试图改变。既是因为他不敢,也是因为那些改变并不诱人。什么经济民生,到了他手里就只是一堆数字,很难让他产生触动。
现在摆在他眼前的局面,若说惧怕,自然也是怕的。可如果不去改变
只是想想都觉得肝肠寸断,失去这个人,就会像十岁那年离开晋州的家来到陌生的京城,那段日子一样痛苦。
但他不再是十岁的自己了,现在的他,已经有能力为了得到想要的而有所作为。
在这种情形下,他没有万全的把握,但他不允许自己连试都不试。
想清楚后,梁焕缓慢地开口,话音像自言自语,却十分坚定:你不愿意是吧,好,我又不是等不起。你没这个心思,我就给你种出来。你不肯信我,我就让你无可反驳。还有什么?
臣不能有这种心思,这不合礼法。陈述之也不知自己为何会回答他这个问题。
好,那我就让你可以全然不顾什么礼法。
似是把什么寻常事情随口一说,并没听出有多繁重。陈述之不由得扯了扯嘴角,好大的口气。
梁焕拉过他的手,紧紧握着,恳切道:好么,行离,你让我试试。
陈述之被这个问题弄得哭笑不得,臣说不好有用么?
没用。
这句话之后,陈述之没再反抗,于是这事就这么定下了。
梁焕一路扶着他送到家门口,走时在门口扑到他怀里抱了一下,这时不会与他目光相对,他便带着些歉疚说:对不起,是我不知轻重,冒犯你了。
没事。陈述之也不能说什么,他都纡尊降贵跟自己道歉了,有事也得变成没事。
回到路口的马车上,梁焕看见卢隐,沉声道:告诉所有的护卫,以后朕同这个人在一起时,你们怎样保护朕,便怎样保护他,不许他伤着毫发。
*
陈述之的新年没有特别的事要做,原本打算每天睡到中午,这一天却早早被敲门声吵醒。
他简单缠了一下头发,披上件外衣就去开门,结果看到门口站的几个人身着宫里小太监的衣裳。
为首的那个说:宫里赏赐了东西。
陈述之吓了一跳,正要回去整理仪容,那太监又道:您别麻烦了,陛下说了,放下就走,不必谢恩了。
他这样说,陈述之只好看了眼他们手捧的箱子,疑惑道:是什么东西?为何要赏赐?
太监回答道:都是些您用得上的东西,倒也不知是什么由头,陛下说您喜欢就赏了。
陈述之莫名其妙地把那个沉甸甸的箱子搬回家里,小心翼翼地打开
这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
作者有话要说: 我居然写接吻写了五六百字(毕竟脖子以上hhh
脖子以下也会有的,在后面!我开车贼稳!
第21章 拙诚
箱子里放了一堆各式摆件,什么瓷瓶、烛台、屏风之类的,陈述之不太懂这种东西,只觉得看上去就很昂贵,反正他家里是用不起。
箱底是几个卷轴,他展开来,是几幅字画,署名都是前代大家。这么珍稀的东西,应该都是仿制品吧。
所以,送这么一大堆东西来,却一句话都不说,是什么意思?
这可把他愁坏了,他把这些东西的名称写在纸上,颠来倒去地拼凑,还以为能谐音出一句话,最后却一无所获。
*
正月初八,崇景五年的第一次朝会,年前的三本奏疏被拿了出来。
事情很容易查证,弹劾的那三件事件件货真价实,谁也赖不掉。
于是梁焕便说:在朝官员德行有亏,都不是什么祸国殃民的大事,朕也不好严惩。这样吧,你们三个回去各自拟个本子上来,把事情说清楚。只要认个错,把能改的都改了,朕也就不追究了。
本来这件事可以到此为止了,但是所有人都没忘记,这事的本质是对欧阳清的一次挑衅,不会就这么不咸不淡地结束。
果然,欧阳清开口了:短短几日便有接连三份奏疏揭发朝中要员的劣迹,足以说明大平朝堂仍有更多劣迹尚未被检举。臣提议,在京官员每人写一份奏疏,自陈过往失德之事,交御史台审阅。若其情轻微,有过能改者,可不予惩戒;若有大过,亦从轻处置。
他的意思是,不是说他的人有问题吗?那好,大家都来挑挑问题,看是不是人人都有问题,说不定别人的问题比他还多呢。
梁焕也知道,上次欧阳清妥协了,这次又来,他肯定会反抗。好在管御史台的张鑫田是林烛晖的人,所以,梁焕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欧阳清的提议。
百官上疏骂自己,这道圣旨很快传遍了京城。雍州会馆的人听说了这事,还争相帮清正廉洁的陈述之出主意,建议他骂自己二十四岁了还不娶亲实在是不孝。然而翰林院庶吉士没有品级,根本不在这次骂自己的行列中。
趁这个机会,著名贪官张鑫田当然狠狠捞了一笔,不过在捞钱之余他能够坚定自己的立场。
所以,他提交了审查的结果:大家写得都挺好,态度都很端正,也没犯过什么大错,就都不用处置了。但是有一个人态度不认真,可千万不能放过他。
这个人就是吕殊。
其实也不能怪张鑫田针对他,吕殊是自己找死。
他被贾宣骂了,当着大家的面揭穿自己过去的丑事,感到十分不快。他根本没打算好好认错,觉得张鑫田不会一本本仔细看,所以交上去的东西一共就五句话,其大意是:我错了。我都改。怎么改?都是过去的事了,没得改了。就这样吧,算了吧。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