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嫂。
李洛转过身,对着杨夫人微微一笑:赶明儿我跟杨大人聊一聊什么叫礼仪,也许你转眼间就成了下堂妇了。
你你好狠的心,竟然诅咒我。杨夫人气死了。
你回去之后去打听打听,公开侮辱正一品侯爷、正二品的尚书,是什么罪。李洛道,纪管家,把她给我扔出去,以后不允许杨家的人进门,违我命令的人直接发卖。
是
洛儿,你不能这么做,你好歹是你舅母。李杨氏道。
李洛看向李杨氏:母亲贵为侯夫人,应当以侯府的名誉危险。一个公开辱骂本侯的人,她打的是侯府的脸面,是你的脸面。母亲要记得,只有我好好的,你的荣华富贵才在后面。
说着,毫不犹豫的走开了。
魏生跟上。
李杨氏的脸转为黑色、再黑色转为白色,今天李洛的话,把她的脸,重重的打了。而且还丝毫不留余地,她强忍着,觉得自己委屈。就算是侯爷又怎样?还不是庶子?却爬到她的头上了。
之前呢?说什么来着?世子会从鸿哥儿的子嗣中选择,可是现在呢?又说子嗣必须是从鸿哥儿媳妇的肚子里出来的,谁知道鸿哥儿媳妇还能不能生。
李晖媳妇原本是杨夫人吵架的正主,见杨夫人把矛头指向李洛了,她可高兴了。杨夫人是傻瓜,李杨氏才是最大的傻瓜。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舅母,也配到洛哥儿面前拿乔,又不是真正的舅母。偏偏李杨氏还不知道维护洛哥儿,洛哥儿有句话说的对,他好了,李杨氏才有荣华富贵。
忠勇侯的确是二弟打下来的,但是现在撑起门第的是洛哥儿。
这个二弟妹哟,真是傻,难怪和洛哥儿的关系处不好。如果她是二弟妹,有这么个儿子,就算是庶子,也马屁拍的紧紧的。
纪管家把杨府人赶出去了,杨夫人又在侯府门口骂了一通,把附近的人都引来了。骂爽了之后,她回去了。回到家,杨烟正等着她。娘亲,谈的怎么样了?
杨夫人哼了声:气都被气死了。
谁惹您生气了?杨烟赶忙扶着她坐下,然后给她捏了捏肩膀。
还不是李洛。杨夫人道。
李洛,他怎么了?杨烟心头一跳,有种不好的预感,您去惹他干什么?这件事左右是苏府的私事,他便是侯爷,也管不到的。
李杨氏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我说错了吗?他不仅长辈,就是不孝顺。
娘。杨烟现在才知道,原来她这个母亲脑子不聪明。你一开始就错了。如同他说的,这件事于侯府没有关系,你跟他商量什么?而且还说他不孝顺,他堂堂侯爷,还要来孝顺您吗?
你你这是什么话?他见了我,连声舅母都不肯叫。杨夫人道。
便是他不肯叫,他没礼,那你说他干什么?白白降低了自己的身份,咱们不管他就是了。朝廷那么多大臣在金銮殿都说不过李小侯爷,她娘亲竟然打肿脸去充胖子。杨烟才是真正被气死的一个。
第264章 李洛去讨债
杨夫人虽然觉得杨烟说的话有礼,但自己好歹一个长辈,被李洛这么说,心里总是不痛快的。当初李满怀孕的时候就说把孩子打掉,不该把她抬进状元府。现在好了,儿子都生了,你肚子还没有消息。杨夫人怕的是女儿受了委屈。
娘亲,我们要打掉,以李家的地位,人家是不会同意打掉的。而且她是先怀孕再抬进状元府的,如果要打掉孩子,他们便不会同意让李满进府。但苏家呢?好歹是苏慕的孩子,苏家却是明确表示要这个儿子。杨烟道,我原本想着,每天给她好好养着,到时候难产,不管是男是女,没有生母的孩子,还不是任我拿捏,可哪里知道就前几天走漏了风声,昨儿晚上被她逃了出去。看上去愚蠢的人,竟然也有点脑子。
事情都已经发生,再计较也没有用。杨夫人道,左右也不过是庶子,而且以后能不能长大还不知道。
我也是这么想的,让人把她结婚苏家,日子还长着呢,对付这么一个人,我有的是办法。杨烟声音甜美,但眼神却是冷漠无情。
我女儿说的对,当家主母,还拿捏不了一个妾室?
侯府。
李洛看着李晖媳妇:大伯母有事?
洛哥儿。李晖媳妇现在对李洛也是很怕的,但又勉强挤出一个笑容,你二姐刚刚生下孩子,这月子里不能移动,所以能让她在侯府坐月子吗?
无妨。李洛答应的也很爽快。
那那她坐月子的期间,我可否过来照顾她?你放心,就我和几个下人。李晖媳妇又小心翼翼的问。
当然可以了。李洛也不是不通情理的人。只要他们不闹事,他还是很随意的。不过有件事他得告诉她,大伯母知道满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意外吗?
肯定是杨烟那个贱人害的。说到这个,李晖媳妇恨得牙痒痒的。根本不用想,也知道是谁。只是李满嫁过去之后,日子过的还好,精神也是好的,她以为不会有事情,哪里知道事情会在生产的时候。真是好手段。
李洛冷笑了一声:以满姐的脑子,肯定是斗不过杨烟的。便是孩子安然生下,以后会怎么样也不知道。再者满姐和苏慕的事情,对苏慕的影响也是挺大的,毕竟妾在正室之前生下孩子。苏家人并不喜欢满姐,要的是她肚子里的孩子,而杨烟连她肚子里的孩子都不想要。
李晖媳妇也不是傻瓜,从李洛的话中,她联想到了:你的意思是,以后满姐儿回了状元府还有可能
李洛挑眉:大伯如果有了妾室,妾室在大伯母之前生了儿子,以大伯母的性格,怕也不会善罢甘休的。
李晖媳妇被她说的有些不好意思。的确是,主母还没有生下孩子,哪里允许妾室来做大。那你的意思是?
如果远在象州的苏太太对这个孩子是真心疼爱的话,不如送到象州,让苏太太去养,或者满姐和孩子不回苏家。李洛道,当然,这只是我的想法,也许是安全的。
我再想想。李晖媳妇觉得,以女儿的性格,肯定两个都不会同意的。
随意,那我不送伯母了。
魏生查出来的结果,李满在状元府的时候,杨烟对她不错,而这不错,都是伪装的,等的就是难产血崩,可是李满不知道。所以李洛也是好意提醒了一下,至于他们听不听,是另外一回事。
但一个月后,李满还是乖乖回了状元府,摆着孩子,但状元府连孩子的满月酒都没有。当然没有,妾生子在主母之前,本来就不是正经人家会做出来的事情,如果再摆满月酒,主母的面子在哪里?
七月底,八个军营的烈士墓全部建造完毕。烈士墓里供奉了石碑,每个石碑上写着烈士的名字。为此,朝廷此举,引来了全国将士的欣慰。与此同时,西北六万将士的军饷,也都补给了将士的家属们。
八月初,李洛再次上折子,关于人口税和土地税的改革,在朝廷引起了震动。但是,这项改革,不仅有利于百姓,也有利于朝廷命官,所以非常顺利的通过了。没有人会嫌银子多的,朝廷命官也不例外。而且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没有人会关心国库多少银子,他们觉得这是皇上的事情。所以他们也不管这个改革会减少国库的收入。
八月底,关于人口税和土地税的改革已经记录进了国家的律法里,并下发全国12个州和扶丘。
朝廷此举,引来了全国百姓的拥戴,人口税和土地税的改革,对穷苦的百姓来说,就像一道曙光。
九月初,户部尚书李洛代天巡抚,说的实在一点,就是追讨银子去了。全国12个州,一个州一个州的讨。不过,没有人知道,皇帝私下,把帝令给了他。
随行的有李长诚、魏生、辛饱、户部主事、二白、三白、平安、年红,护卫十人。
太子顾郡辰派遣了亲卫军二百人随行。
照宁帝派遣了一千御林军作为钦差卫队随行。
李洛嫌太子亲卫军和钦差卫队太惹眼了,所以和他们分开行动华国十二州:象州、横州、琼州、黄州、宁州、云州、巴州、宿州、郸州、骈州、富州、北州。李洛此番第一个去的地方,就是象州。
一州三个县,象州下面的县有:伊宁县、吉祥县、新沙县。第一个县,伊宁县,李洛让魏生安排护卫去调查伊宁县各村的情况,自己则在伊宁县带着李长诚等人游山玩水。劳逸结合,才是工作最好的状态。
象州是个富裕的州,其中伊宁县为最。伊宁县有两大世家,吕家和苏家。吕家是李鸿媳妇的娘家,虽然吕大人和吕夫人搬到了京城,但是袓籍还在伊宁县。而苏家和李洛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两大世家的关系不错,而且不管是吕家还是苏家都是有名望的人家。一个地方,如果世家不闹事,那么该地方的名声不会差。所以伊宁县的名声挺好的。伊宁县有个非常有名的学院,叫苏贤学院。苏家不喜欢入朝又有功名的人,都在这里教书。而苏贤,就是苏家先辈的名字,这个书院原就是他成立的,后来又苏家后辈手中,又扩建了。苏贤学院还有女院,虽规模不大,但培养一些世家小姐,也是有模有样的。
少爷,听说书贤书院一年一度的大比试这两天就要开始了,咱们也去瞧个热闹?辛饱好动,很想去看看。
哦?李洛好奇,怎么个大比试法?
奴才都打听清楚了,有女子比试也有男子比试。分别又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女子还有跳舞呢。辛饱见识少,听到这种比赛自然是有兴趣的。
既如此,去看看也无妨,左右魏生调查情况也需要好几天。李洛带上平安和年红,也是有这个原因,这次全国调查,不是一个月两个月就够的,身边没有婢女,生活起居不方便。
苏贤书院在伊宁县城里比较安静的地方,位置有些偏,靠山而建,也因此风景很美。书院,本来就是需要安静的地方。不过每一年,书院大比试的时候,却是格外的热闹。那一天书院对外开放,但凡会些墨水的人,都可以进去。不过进去也有规矩,要在门口写首诗。是写诗,而不是作诗。其实,通俗一点的意思,就是知识的人才可以进。
大比试开始的这一天,书院门口排着长长的队伍。
好多人,大家都要进去。辛饱看着长长的队伍,给李洛递水,少爷,您渴了吧?
李洛推开:进去再喝。不然排队排到一半,尿急了可不好。这次来看大比试,李洛只带了辛饱、李长诚和户部主事。平安和年红两个婢女没让来,她们到底是女孩子,李洛也不想他们抛头露面。
辛饱闻言,把水壶收了起来:少爷,这书院大比试每年都有,怎么人还这么多?这些人不会厌惓?
还没等李洛回答,前头排队的人开口:一听你们就是外地来的吧?
对啊。辛饱点头。
苏贤疏远每年大比试的时候,象州其他学院、其他文人都回 来,一则得了名次名声好听,二则还有奖励,银子、文房四宝都有。所以每年人都很多,大家特意来。对方解释。
原来如此,大哥你也是读书人吧?辛饱笑着和对方聊天。
我就懂几个,来凑个热闹。对方爽朗一笑,也许才对一个谜底,还能臝一些银子。大大方方的说出自己的目的,也不难为情。
这人的性情倒是好,李洛颇为欣赏。这年头,这般坦诚的人很少了。约莫过了半个时候,轮到李洛他们了。辛饱不会写诗,无辜的看着李洛。李洛微微一笑,拿起了毛笔。
第265章 书院大比试
等辛饱看完李洛写的诗之后,整个人都傻眼了。
通过,几位里面请。
多谢。李洛洒脱的走了进去。
辛饱赶忙跟上,但是满脸的不解:少爷,您怎的不写好一点的诗?
爷写的不好?李洛好笑的问。
辛饱赶忙摇头:奴才看他们看到您写的诗时,表情都懵了。李洛写的不是什么好听的诗句,就是启蒙后,一般人都会的鹅鹅鹅这不,辛饱看到以后,也是傻眼了。
傻子,这是人家的地方,我们是来看热闹的,又不是来出名的。李洛教导,什么样的身份,做什么样的事情。何况他们还有皇命在身呢。
辛饱懂了:谢少爷指点。
走,进去看看。
本来嘛,李洛是不打算出名的,就是来看热闹的。可哪里知道,这热闹也不是白看的。每个区域有不同的热闹。但是要进区域,只能闯关。比如大家刚进来的时候,所有人都在第一区,第一区比的是基本的东西,对对子、猜字谜,通过了,才能去第二区。
少爷,咱还要继续吗?辛饱问。
李洛瘪瘪嘴:当然继续了。这脸打的,真是晦气。
来苏贤书院的人很多,第一区的对对子、猜字谜难度不大,不过有个规定,只能取前100人,也就是说,越后面的人,根本进不去。而这边对子和字谜那么多,那要怎么通过呢?,对子和字谜加起来,答出20题的人可以通过。
其实吧,如果让李洛按照古代人的思路写诗作词,他肯定是不行的。但是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在,唐诗宋词好歹也是都念过的,对对子和猜字谜又怎么难得住他?
他们来到对对子的摊子,有六个书生管着。李洛道:给我们一个对子。
以往每一届大比试的时候,也有大人带着孩子来玩的,所以对于李洛,他们也没有在意,就在身后取下一对对子,一对对子有两块木板,书生把其中一块木板给李洛,并道:对出木板上的对子,便给你绿牌,绿牌表示通过。拿到二十块绿牌,就可以进入二区
。
谢谢。李洛个子不够高,手也不够长,由辛饱接了对子木板,交给李洛。其实这样的对子摊子有好几处,因为参加的人多,如果就一处摊子的话,太拥挤了。故而这样的毯子很多。李洛看着对子,内容是:强对弱,对对错。开对关,阳对阴。
恋耽美
李洛转过身,对着杨夫人微微一笑:赶明儿我跟杨大人聊一聊什么叫礼仪,也许你转眼间就成了下堂妇了。
你你好狠的心,竟然诅咒我。杨夫人气死了。
你回去之后去打听打听,公开侮辱正一品侯爷、正二品的尚书,是什么罪。李洛道,纪管家,把她给我扔出去,以后不允许杨家的人进门,违我命令的人直接发卖。
是
洛儿,你不能这么做,你好歹是你舅母。李杨氏道。
李洛看向李杨氏:母亲贵为侯夫人,应当以侯府的名誉危险。一个公开辱骂本侯的人,她打的是侯府的脸面,是你的脸面。母亲要记得,只有我好好的,你的荣华富贵才在后面。
说着,毫不犹豫的走开了。
魏生跟上。
李杨氏的脸转为黑色、再黑色转为白色,今天李洛的话,把她的脸,重重的打了。而且还丝毫不留余地,她强忍着,觉得自己委屈。就算是侯爷又怎样?还不是庶子?却爬到她的头上了。
之前呢?说什么来着?世子会从鸿哥儿的子嗣中选择,可是现在呢?又说子嗣必须是从鸿哥儿媳妇的肚子里出来的,谁知道鸿哥儿媳妇还能不能生。
李晖媳妇原本是杨夫人吵架的正主,见杨夫人把矛头指向李洛了,她可高兴了。杨夫人是傻瓜,李杨氏才是最大的傻瓜。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舅母,也配到洛哥儿面前拿乔,又不是真正的舅母。偏偏李杨氏还不知道维护洛哥儿,洛哥儿有句话说的对,他好了,李杨氏才有荣华富贵。
忠勇侯的确是二弟打下来的,但是现在撑起门第的是洛哥儿。
这个二弟妹哟,真是傻,难怪和洛哥儿的关系处不好。如果她是二弟妹,有这么个儿子,就算是庶子,也马屁拍的紧紧的。
纪管家把杨府人赶出去了,杨夫人又在侯府门口骂了一通,把附近的人都引来了。骂爽了之后,她回去了。回到家,杨烟正等着她。娘亲,谈的怎么样了?
杨夫人哼了声:气都被气死了。
谁惹您生气了?杨烟赶忙扶着她坐下,然后给她捏了捏肩膀。
还不是李洛。杨夫人道。
李洛,他怎么了?杨烟心头一跳,有种不好的预感,您去惹他干什么?这件事左右是苏府的私事,他便是侯爷,也管不到的。
李杨氏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我说错了吗?他不仅长辈,就是不孝顺。
娘。杨烟现在才知道,原来她这个母亲脑子不聪明。你一开始就错了。如同他说的,这件事于侯府没有关系,你跟他商量什么?而且还说他不孝顺,他堂堂侯爷,还要来孝顺您吗?
你你这是什么话?他见了我,连声舅母都不肯叫。杨夫人道。
便是他不肯叫,他没礼,那你说他干什么?白白降低了自己的身份,咱们不管他就是了。朝廷那么多大臣在金銮殿都说不过李小侯爷,她娘亲竟然打肿脸去充胖子。杨烟才是真正被气死的一个。
第264章 李洛去讨债
杨夫人虽然觉得杨烟说的话有礼,但自己好歹一个长辈,被李洛这么说,心里总是不痛快的。当初李满怀孕的时候就说把孩子打掉,不该把她抬进状元府。现在好了,儿子都生了,你肚子还没有消息。杨夫人怕的是女儿受了委屈。
娘亲,我们要打掉,以李家的地位,人家是不会同意打掉的。而且她是先怀孕再抬进状元府的,如果要打掉孩子,他们便不会同意让李满进府。但苏家呢?好歹是苏慕的孩子,苏家却是明确表示要这个儿子。杨烟道,我原本想着,每天给她好好养着,到时候难产,不管是男是女,没有生母的孩子,还不是任我拿捏,可哪里知道就前几天走漏了风声,昨儿晚上被她逃了出去。看上去愚蠢的人,竟然也有点脑子。
事情都已经发生,再计较也没有用。杨夫人道,左右也不过是庶子,而且以后能不能长大还不知道。
我也是这么想的,让人把她结婚苏家,日子还长着呢,对付这么一个人,我有的是办法。杨烟声音甜美,但眼神却是冷漠无情。
我女儿说的对,当家主母,还拿捏不了一个妾室?
侯府。
李洛看着李晖媳妇:大伯母有事?
洛哥儿。李晖媳妇现在对李洛也是很怕的,但又勉强挤出一个笑容,你二姐刚刚生下孩子,这月子里不能移动,所以能让她在侯府坐月子吗?
无妨。李洛答应的也很爽快。
那那她坐月子的期间,我可否过来照顾她?你放心,就我和几个下人。李晖媳妇又小心翼翼的问。
当然可以了。李洛也不是不通情理的人。只要他们不闹事,他还是很随意的。不过有件事他得告诉她,大伯母知道满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意外吗?
肯定是杨烟那个贱人害的。说到这个,李晖媳妇恨得牙痒痒的。根本不用想,也知道是谁。只是李满嫁过去之后,日子过的还好,精神也是好的,她以为不会有事情,哪里知道事情会在生产的时候。真是好手段。
李洛冷笑了一声:以满姐的脑子,肯定是斗不过杨烟的。便是孩子安然生下,以后会怎么样也不知道。再者满姐和苏慕的事情,对苏慕的影响也是挺大的,毕竟妾在正室之前生下孩子。苏家人并不喜欢满姐,要的是她肚子里的孩子,而杨烟连她肚子里的孩子都不想要。
李晖媳妇也不是傻瓜,从李洛的话中,她联想到了:你的意思是,以后满姐儿回了状元府还有可能
李洛挑眉:大伯如果有了妾室,妾室在大伯母之前生了儿子,以大伯母的性格,怕也不会善罢甘休的。
李晖媳妇被她说的有些不好意思。的确是,主母还没有生下孩子,哪里允许妾室来做大。那你的意思是?
如果远在象州的苏太太对这个孩子是真心疼爱的话,不如送到象州,让苏太太去养,或者满姐和孩子不回苏家。李洛道,当然,这只是我的想法,也许是安全的。
我再想想。李晖媳妇觉得,以女儿的性格,肯定两个都不会同意的。
随意,那我不送伯母了。
魏生查出来的结果,李满在状元府的时候,杨烟对她不错,而这不错,都是伪装的,等的就是难产血崩,可是李满不知道。所以李洛也是好意提醒了一下,至于他们听不听,是另外一回事。
但一个月后,李满还是乖乖回了状元府,摆着孩子,但状元府连孩子的满月酒都没有。当然没有,妾生子在主母之前,本来就不是正经人家会做出来的事情,如果再摆满月酒,主母的面子在哪里?
七月底,八个军营的烈士墓全部建造完毕。烈士墓里供奉了石碑,每个石碑上写着烈士的名字。为此,朝廷此举,引来了全国将士的欣慰。与此同时,西北六万将士的军饷,也都补给了将士的家属们。
八月初,李洛再次上折子,关于人口税和土地税的改革,在朝廷引起了震动。但是,这项改革,不仅有利于百姓,也有利于朝廷命官,所以非常顺利的通过了。没有人会嫌银子多的,朝廷命官也不例外。而且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没有人会关心国库多少银子,他们觉得这是皇上的事情。所以他们也不管这个改革会减少国库的收入。
八月底,关于人口税和土地税的改革已经记录进了国家的律法里,并下发全国12个州和扶丘。
朝廷此举,引来了全国百姓的拥戴,人口税和土地税的改革,对穷苦的百姓来说,就像一道曙光。
九月初,户部尚书李洛代天巡抚,说的实在一点,就是追讨银子去了。全国12个州,一个州一个州的讨。不过,没有人知道,皇帝私下,把帝令给了他。
随行的有李长诚、魏生、辛饱、户部主事、二白、三白、平安、年红,护卫十人。
太子顾郡辰派遣了亲卫军二百人随行。
照宁帝派遣了一千御林军作为钦差卫队随行。
李洛嫌太子亲卫军和钦差卫队太惹眼了,所以和他们分开行动华国十二州:象州、横州、琼州、黄州、宁州、云州、巴州、宿州、郸州、骈州、富州、北州。李洛此番第一个去的地方,就是象州。
一州三个县,象州下面的县有:伊宁县、吉祥县、新沙县。第一个县,伊宁县,李洛让魏生安排护卫去调查伊宁县各村的情况,自己则在伊宁县带着李长诚等人游山玩水。劳逸结合,才是工作最好的状态。
象州是个富裕的州,其中伊宁县为最。伊宁县有两大世家,吕家和苏家。吕家是李鸿媳妇的娘家,虽然吕大人和吕夫人搬到了京城,但是袓籍还在伊宁县。而苏家和李洛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两大世家的关系不错,而且不管是吕家还是苏家都是有名望的人家。一个地方,如果世家不闹事,那么该地方的名声不会差。所以伊宁县的名声挺好的。伊宁县有个非常有名的学院,叫苏贤学院。苏家不喜欢入朝又有功名的人,都在这里教书。而苏贤,就是苏家先辈的名字,这个书院原就是他成立的,后来又苏家后辈手中,又扩建了。苏贤学院还有女院,虽规模不大,但培养一些世家小姐,也是有模有样的。
少爷,听说书贤书院一年一度的大比试这两天就要开始了,咱们也去瞧个热闹?辛饱好动,很想去看看。
哦?李洛好奇,怎么个大比试法?
奴才都打听清楚了,有女子比试也有男子比试。分别又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女子还有跳舞呢。辛饱见识少,听到这种比赛自然是有兴趣的。
既如此,去看看也无妨,左右魏生调查情况也需要好几天。李洛带上平安和年红,也是有这个原因,这次全国调查,不是一个月两个月就够的,身边没有婢女,生活起居不方便。
苏贤书院在伊宁县城里比较安静的地方,位置有些偏,靠山而建,也因此风景很美。书院,本来就是需要安静的地方。不过每一年,书院大比试的时候,却是格外的热闹。那一天书院对外开放,但凡会些墨水的人,都可以进去。不过进去也有规矩,要在门口写首诗。是写诗,而不是作诗。其实,通俗一点的意思,就是知识的人才可以进。
大比试开始的这一天,书院门口排着长长的队伍。
好多人,大家都要进去。辛饱看着长长的队伍,给李洛递水,少爷,您渴了吧?
李洛推开:进去再喝。不然排队排到一半,尿急了可不好。这次来看大比试,李洛只带了辛饱、李长诚和户部主事。平安和年红两个婢女没让来,她们到底是女孩子,李洛也不想他们抛头露面。
辛饱闻言,把水壶收了起来:少爷,这书院大比试每年都有,怎么人还这么多?这些人不会厌惓?
还没等李洛回答,前头排队的人开口:一听你们就是外地来的吧?
对啊。辛饱点头。
苏贤疏远每年大比试的时候,象州其他学院、其他文人都回 来,一则得了名次名声好听,二则还有奖励,银子、文房四宝都有。所以每年人都很多,大家特意来。对方解释。
原来如此,大哥你也是读书人吧?辛饱笑着和对方聊天。
我就懂几个,来凑个热闹。对方爽朗一笑,也许才对一个谜底,还能臝一些银子。大大方方的说出自己的目的,也不难为情。
这人的性情倒是好,李洛颇为欣赏。这年头,这般坦诚的人很少了。约莫过了半个时候,轮到李洛他们了。辛饱不会写诗,无辜的看着李洛。李洛微微一笑,拿起了毛笔。
第265章 书院大比试
等辛饱看完李洛写的诗之后,整个人都傻眼了。
通过,几位里面请。
多谢。李洛洒脱的走了进去。
辛饱赶忙跟上,但是满脸的不解:少爷,您怎的不写好一点的诗?
爷写的不好?李洛好笑的问。
辛饱赶忙摇头:奴才看他们看到您写的诗时,表情都懵了。李洛写的不是什么好听的诗句,就是启蒙后,一般人都会的鹅鹅鹅这不,辛饱看到以后,也是傻眼了。
傻子,这是人家的地方,我们是来看热闹的,又不是来出名的。李洛教导,什么样的身份,做什么样的事情。何况他们还有皇命在身呢。
辛饱懂了:谢少爷指点。
走,进去看看。
本来嘛,李洛是不打算出名的,就是来看热闹的。可哪里知道,这热闹也不是白看的。每个区域有不同的热闹。但是要进区域,只能闯关。比如大家刚进来的时候,所有人都在第一区,第一区比的是基本的东西,对对子、猜字谜,通过了,才能去第二区。
少爷,咱还要继续吗?辛饱问。
李洛瘪瘪嘴:当然继续了。这脸打的,真是晦气。
来苏贤书院的人很多,第一区的对对子、猜字谜难度不大,不过有个规定,只能取前100人,也就是说,越后面的人,根本进不去。而这边对子和字谜那么多,那要怎么通过呢?,对子和字谜加起来,答出20题的人可以通过。
其实吧,如果让李洛按照古代人的思路写诗作词,他肯定是不行的。但是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在,唐诗宋词好歹也是都念过的,对对子和猜字谜又怎么难得住他?
他们来到对对子的摊子,有六个书生管着。李洛道:给我们一个对子。
以往每一届大比试的时候,也有大人带着孩子来玩的,所以对于李洛,他们也没有在意,就在身后取下一对对子,一对对子有两块木板,书生把其中一块木板给李洛,并道:对出木板上的对子,便给你绿牌,绿牌表示通过。拿到二十块绿牌,就可以进入二区
。
谢谢。李洛个子不够高,手也不够长,由辛饱接了对子木板,交给李洛。其实这样的对子摊子有好几处,因为参加的人多,如果就一处摊子的话,太拥挤了。故而这样的毯子很多。李洛看着对子,内容是:强对弱,对对错。开对关,阳对阴。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