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宁帝也不解,看向顾郡辰。顾郡辰挑眉,不知道。他只知道洛儿最近挺忙的,他们好几天没一起睡了。有未婚妻不能睡的感觉,太子殿下心里也很哭。
你们退下,郡辰留下。照宁帝道。
诺。
众位大臣从御书房出口,每个人向李洛行了注目礼,看的李洛有些冷飕飕的。
发什么呆,进来。顾郡辰已经到了门口,看着他在外面傻愣着,忍不住提醒。
李洛咧开嘴:太子哥哥也在啊。
顾郡辰瞥了他一眼,又瞥了他身后的户部侍郎一眼:户部有情况?
李洛点头:来找皇上商量户部的事情。
找朕商量什么事情?照宁帝道。
李洛行了礼,起身后坐到一边分析,户部侍郎站到他的身后:皇上,我们国库的收入主要是人口税和田地税,是不是?
这不是众所皆知的吗?照宁帝不解李洛为什么这么问。
我们华国一共4000万左右的人,及笄和弱冠以下的人约莫10 万,剩下的3000万人中,每年有6000万的银子。国家的税是年初交上一年的,也就是说,去年的税在今年的年初才上交,小臣实在无法理解那6000万两的银子去了哪里?
有些地方穷,税根本无法上交。顾郡辰道,比如西北地区,谁都知道西北穷的一塌糊涂,哪里交的上田地税和人口税?
对,就拿我养母家来说,当年我还在的时候,家里一年到头的存款都没有几辆银子,却要交近二十两的人口税,这不是官逼民反吗?李洛道。
洛儿。顾郡辰蹙眉。这小混蛋,官逼民反的话能说得出口吗?
无妨,这也是为什么国库应该有6000万的人口税,却连240 万的军饷都拿不出的原因。所谓的税收律法,不过摆摆样子,根本没有钱。难不成为了钱,真的把人给杀了?
所以,税法要更改。李洛道。
更改税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照宁帝道,而且,你想怎么改?
女子及笄以上开始收税、男子弱冠以上开始收税,这一点很好。但是再往上也要有条件限制,比如我那养母家,曾奶奶也还在,年纪这么大的老婆子,行动都有问题,哪里还交的出税?李洛道,既然老百姓交不出税,我们都没有办法,何不给老百姓一点人情,想办法免了一些税呢?
说来听听。
比如,女子的人口税在及笄上五十以下,男子的人口税在弱冠以上,五十五以下。李洛道。
为什么女子在五十以下,男子在五十五以上?顾郡辰问。
因为男子是家主,比女子地位重。如同女子十五岁开始交,男子十八岁开始交。李洛道,这是人口税的改革,还有土地税的改革。一户人家如果有十个人,但是田地的拥有不超过十亩,则不需要缴税,超过十亩的地方,再每亩150斤大米缴税。
只有百姓的生活条件好了,国家才能富裕。如果国家的富裕是建立在百姓的贫穷上,那么这个国家,不会真正的富裕。李洛又道。
顾郡辰,你觉得可行吗?照宁帝问。
顾郡辰想了想:我觉得可行,而且这个税保护的是百姓的利益。
大臣们那边
大臣们会反对什么?顾郡辰冷冷一笑,他们也是百姓中的一员,也维护了他们的利益,让他们少缴税,他们巴不得还在偷笑呢。
既如此,洛儿你明日早朝提出。照宁帝没问题了。
明日还不行。李洛道,待小臣拟定好相关的制度,再给皇上折子。
行。
小臣告辞。
去吧。
顾郡辰送李洛出来的,两人一高一矮,并排走着。突然,李洛停下脚步,他抬头瞪着顾郡辰:你看着我干什么?这人,从出了御书房,就一直垂眸看着自己。虽然李洛觉得自己的定力很好的,但是被那么看着,他也会脸红的好不好?
看你好看。顾郡辰道。
李洛嘴角开了又闭上,对太子殿下这样的话,他真的无言发博。
顾郡辰嘴角勾起,看到李洛词穷的样子,他很是开心。伸手,摸了摸李洛的头,柔柔的头发,就像他的肉肉一样,摸起来真舒服。不用这么拼命。
啊?李洛听到顾郡辰这么说,不由的睁大了眼睛。
你还小,不用这么拼命,我会做好的。顾郡辰道。
李洛却笑着摇了摇头:人生总有目标的,我喜欢为你做这些事情。我说过不会让你后悔选择我。
心,暖暖的,像是被阳光包围了起来。
李洛朝着顾郡辰勾勾手指。顾郡辰挑眉:怎么?
蹲下来,说悄悄话。李洛道。
蹲下去实在不符合太子殿下的身份,但他还是蹲下去了。却不料,李洛的身影突然前倾,在他的脸上亲了一下,然后笑着跑开了太子殿下的脸,刹那间红了。赶忙左右看了看,发现没人看向这边,他才松了一口气。大庭广众之下,洛儿太孟浪了。
第263章 杨夫人做作
户部衙门
侯爷,午饭送来了。衙门里的饭菜不好吃,所以李洛的伙食是辛饱每天去送的,琼极院的厨子特意准备的。
李洛招招手:跟爷来说说今天家里的事情。上班、吃饭、听八卦,在古代,这也算是仅有的乐趣了。
今天早上您去上朝之后,李满小姐就醒了,后来婴儿也好转了。孟神医又给他们开了药方,抓了药,然后窝在您的书房里不出来了。辛饱道。因为侯府只有一房了,所以侯府的下人称呼李满为李满小姐,而不是二小姐了。
不用管孟神医,大房那边。李洛道。真是的,这个笨小厮,主次都分不清楚。
大夫人今天搬来侯府了,为了照顾李满小姐。而后状元府的人也上门了,杨烟小姐、苏状元都来了,接着杨烟小姐又和李满小姐和大夫人吵了一架。辛饱回想那个场面,他们吵的很凶,没把奴才的胆子给吓死。
你就这个胆子?李洛嗤笑。
辛饱嘿嘿了一声:奴才是为了说的动容一点嘛。后来他们把老夫人吵来了,但是老夫人说,这是苏家的私事,她不参与。她说没有姑姑参与侄女家事的道理,也没有姨娘的亲戚管姨娘私事的道理。
李杨氏这话有些狠,讽刺的是李满是个妾室。
李杨氏也许说者无意,但是李洛猜想,那个大伯母当时听了肯定不舒服。
二白和三白都喂了吗?李洛又问。
三白比二白晚了几天出声,不过三白是母的。
喂了,肉洗的干干净净,奴才亲手切的肉条给他们吃的。
辛饱想求表扬。
只是,李洛瞥了他一眼,哪里不知道他的心思:你父亲快要回来了。辛鹏离开已经三个月了,早稻的丰收已经完成了。当初说了900万斤,但是因为西北军死了六万,将士还没补上,剩下的四万将士李洛每个月给他们60万斤的大米。
只一点,一些堆积剩下的大米,放在西北的仓库里。六万将士,不知道朝廷补不补上。如果不补,损失的是顾郡辰的兵马。
李洛不去想这些,对他来说,现在最重要的是户部银子的事情李洛对上下班的时间观念是很强的,朝廷对他来说,朝廷对他来说就像是工作,一到下班时间,他飞一般的走了。户部侍郎对这个小尚书是非常尊敬的,但是,也非常好奇的。他觉得这个小尚书真是一个能人。
魏生在门口等着他,李洛一出来,就跟上了。他是皇上赐给李洛的护卫,无论李洛去哪里,便是进了皇宫,他也是跟着的。你的宅子买好了吗?李洛问。
魏生是个孤儿,但是有一笔存款。内卫的私房钱还是不少的。谁都没有想到蟒县一行,竟然给魏生找了一个媳妇,能被寇海峰的孙女看上。
属下已经付了钱,离侯府约莫一刻钟的时间,一座三进的房子。
一刻钟,等于半个小时,距离倒是挺近的。但是:那个地方的房子不便宜吧?他们这里是顶好的地段。三进一般都是官宦人家买的,商人不会挤进这里,因为附近都是做官人家的。
3800两。魏生道。
魏生,原来你是个有钱人。李洛笑眯眯的看着他。
3800两,把属下存了一辈子的银子全拿出来了。魏生道,就等着侯爷请属下吃饭了。
魏生跟李长诚最大的区别,微臣稍微幽默一点,毕竟工作性质不同。李长诚稍微沉默一点,长子压力大。
行,咱们晚饭就去外面吃。李洛道,今儿想吃饺子。
还以为能混一顿大餐,魏生觉得小侯爷请客吃饺子,实在是太小气了。更重要的是,不是在大酒馆里吃,还是在摊子上吃。
老板,来两碗饺子。李洛道。
来了来了。老板是一个老婆子,虽然是个小摊子,但是整理的非常干净。一会儿就上了两碗的饺子。
老板,再给我一碟子醋。李洛道。现代人喜欢用醋,但是古代人没有这个传统。
魏生对饺子这种食物,没什么感觉。当内卫的时候饺子也没少吃,但看李洛吃的津津有味,他实在就不明白了,这饺子有什么好吃的。小侯爷,您喜欢饺子?
倒也不是。李洛道,以前每年元宵会吃饺子。
元宵不是吃汤圆吗?魏生虽然没有亲人,但这些基本的常识还是知道的。
不,地方不同,吃的东西也不同。李洛说的是现代。就是不知道在未来的又不知名时空的家人,现在好不好。
吃完了饺子,李洛要给钱的时候,老婆子道:李小侯爷您是个好人,今儿您来老婆子这里吃饺子,老婆子高兴都来不及了,怎么会要您的银子。不要不要。
李洛是真的没有想到,自己的名声这么大了。不行,老人家这个时候还在摆摊子,必然家里条件不怎么好,我怎么能白吃呢?最多下次我来的时候,老人家给我多加两个饺子就是了。
不不不_
您别客气。李洛给了她一两银子。
那我找您
不了,天色也不早了,您早点回家。一个人回家的晚了,总是不安全的。李洛道。
老婆子看着手里的一两银子,眼眶红红的。李小侯爷真的是个好人,为老百姓着想,又不摆大少爷的架子。
回到侯府,里面吵吵闹闹的。这是怎么了?李洛问守卫。
苏家人和杨家人都来了。守卫道。
李洛赶忙转身:魏生,今晚上去太子府过夜。
魏生很是无语,堂堂小侯爷,竟然被这些妇人给吓到了。可岂料,李洛还没转身离开,门口便响起了声音:洛哥儿回来了,既然洛哥儿回来了,这件事就问问洛哥儿的意见。说话的是杨夫人,李杨氏的大嫂。
李洛觉得倒霉,今天出门没看黄历。他转过身:杨夫人,什么事情需要我做主?侯府内院的事情母亲做主,需要我做主的便是朝廷中的事情,我想杨夫人与我,应该没有谈论朝廷大事的可能。
杨夫人被李洛的一声杨夫人叫的不高兴,觉得李洛不给她面子,一声舅母都不敢叫。不过现在也不是说这个的时候:关于李满的事情,既然是你们侯府的事情,洛哥儿便是可以做主的。
李满的事情怎么就是我们侯府的事情?李洛反问。
她是你们李家的人。杨夫人道。
杨夫人错了。李洛轻笑,出嫁前,她虽然是李家的人,但是她有父母,怎么就轮到隔房的侯府来做主?便是父母死了,还有袓父、袓母。便是袓父、袓母死了,她还有大哥大嫂,所以没有我们侯府做主的道理。何况现在她已经出嫁了,出嫁了,就有夫家做主。如果她不满意夫家做的主,那么请她父母出面,跟侯府没有关系。
你杨夫人被李洛说的哑口无言,因为理是这个理。
以后跟侯府无关的事情不要来打扰我。李洛是对着纪管家说的,爷户部的事情都忙不过来,还整天被这些事情烦,你们这些人都是干什么的?指桑骂槐,杨夫人的脸色很差。
说杨夫人固然是打李杨氏的脸,但是李满终究是李家的人,在侯府,他要维护的还是李家的脸面。
所以,听到这些话的李杨氏,脸色也不好。
是,老奴知道了。纪管家道。他知道,侯爷看似骂自己,但其实不是。
如果大家是来侯府做客的,晚上让母亲好好的招待一顿。如果是来闹事的,全都给我滚。李洛搁下最后一句话走了。
大家看着他的背影,心道,这个小孩真狠。
连大房、三房和李老太太都被他赶出去了,能不狠吗?杨夫人不满意了:洛哥儿,这就是你的孝心?一点都不准备长辈,你还是侯爷、还是朝廷命官呢。
大家听到杨夫人的喊声,不得不佩服她的胆子。连李老太爷这个嫡亲的袓父在李洛面前,都不敢大声说话,这个杨夫人向谁借的胆子。
李杨氏上前拉了拉杨夫人,示意她别说了。可是杨夫人不接受她的好意,反而说她:小姑子,你好歹也是杨府出来的,我们杨府虽然不是大户人家,但也是腐书网的人家。洛哥儿虽然是侯爷,但也是你的庶子,这般没有礼貌你就不教教他吗?
大少,你不要再说了。李杨氏沉下脸。这说到她的心坎了你怕什么?杨夫人道,自古嫡母教育庶子那是天经地义的,何况他就是不孝顺。你怎么说也是侯夫人,怎么就怕他怕成那样?弟妹,是不是他威胁你了?
恋耽美
你们退下,郡辰留下。照宁帝道。
诺。
众位大臣从御书房出口,每个人向李洛行了注目礼,看的李洛有些冷飕飕的。
发什么呆,进来。顾郡辰已经到了门口,看着他在外面傻愣着,忍不住提醒。
李洛咧开嘴:太子哥哥也在啊。
顾郡辰瞥了他一眼,又瞥了他身后的户部侍郎一眼:户部有情况?
李洛点头:来找皇上商量户部的事情。
找朕商量什么事情?照宁帝道。
李洛行了礼,起身后坐到一边分析,户部侍郎站到他的身后:皇上,我们国库的收入主要是人口税和田地税,是不是?
这不是众所皆知的吗?照宁帝不解李洛为什么这么问。
我们华国一共4000万左右的人,及笄和弱冠以下的人约莫10 万,剩下的3000万人中,每年有6000万的银子。国家的税是年初交上一年的,也就是说,去年的税在今年的年初才上交,小臣实在无法理解那6000万两的银子去了哪里?
有些地方穷,税根本无法上交。顾郡辰道,比如西北地区,谁都知道西北穷的一塌糊涂,哪里交的上田地税和人口税?
对,就拿我养母家来说,当年我还在的时候,家里一年到头的存款都没有几辆银子,却要交近二十两的人口税,这不是官逼民反吗?李洛道。
洛儿。顾郡辰蹙眉。这小混蛋,官逼民反的话能说得出口吗?
无妨,这也是为什么国库应该有6000万的人口税,却连240 万的军饷都拿不出的原因。所谓的税收律法,不过摆摆样子,根本没有钱。难不成为了钱,真的把人给杀了?
所以,税法要更改。李洛道。
更改税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照宁帝道,而且,你想怎么改?
女子及笄以上开始收税、男子弱冠以上开始收税,这一点很好。但是再往上也要有条件限制,比如我那养母家,曾奶奶也还在,年纪这么大的老婆子,行动都有问题,哪里还交的出税?李洛道,既然老百姓交不出税,我们都没有办法,何不给老百姓一点人情,想办法免了一些税呢?
说来听听。
比如,女子的人口税在及笄上五十以下,男子的人口税在弱冠以上,五十五以下。李洛道。
为什么女子在五十以下,男子在五十五以上?顾郡辰问。
因为男子是家主,比女子地位重。如同女子十五岁开始交,男子十八岁开始交。李洛道,这是人口税的改革,还有土地税的改革。一户人家如果有十个人,但是田地的拥有不超过十亩,则不需要缴税,超过十亩的地方,再每亩150斤大米缴税。
只有百姓的生活条件好了,国家才能富裕。如果国家的富裕是建立在百姓的贫穷上,那么这个国家,不会真正的富裕。李洛又道。
顾郡辰,你觉得可行吗?照宁帝问。
顾郡辰想了想:我觉得可行,而且这个税保护的是百姓的利益。
大臣们那边
大臣们会反对什么?顾郡辰冷冷一笑,他们也是百姓中的一员,也维护了他们的利益,让他们少缴税,他们巴不得还在偷笑呢。
既如此,洛儿你明日早朝提出。照宁帝没问题了。
明日还不行。李洛道,待小臣拟定好相关的制度,再给皇上折子。
行。
小臣告辞。
去吧。
顾郡辰送李洛出来的,两人一高一矮,并排走着。突然,李洛停下脚步,他抬头瞪着顾郡辰:你看着我干什么?这人,从出了御书房,就一直垂眸看着自己。虽然李洛觉得自己的定力很好的,但是被那么看着,他也会脸红的好不好?
看你好看。顾郡辰道。
李洛嘴角开了又闭上,对太子殿下这样的话,他真的无言发博。
顾郡辰嘴角勾起,看到李洛词穷的样子,他很是开心。伸手,摸了摸李洛的头,柔柔的头发,就像他的肉肉一样,摸起来真舒服。不用这么拼命。
啊?李洛听到顾郡辰这么说,不由的睁大了眼睛。
你还小,不用这么拼命,我会做好的。顾郡辰道。
李洛却笑着摇了摇头:人生总有目标的,我喜欢为你做这些事情。我说过不会让你后悔选择我。
心,暖暖的,像是被阳光包围了起来。
李洛朝着顾郡辰勾勾手指。顾郡辰挑眉:怎么?
蹲下来,说悄悄话。李洛道。
蹲下去实在不符合太子殿下的身份,但他还是蹲下去了。却不料,李洛的身影突然前倾,在他的脸上亲了一下,然后笑着跑开了太子殿下的脸,刹那间红了。赶忙左右看了看,发现没人看向这边,他才松了一口气。大庭广众之下,洛儿太孟浪了。
第263章 杨夫人做作
户部衙门
侯爷,午饭送来了。衙门里的饭菜不好吃,所以李洛的伙食是辛饱每天去送的,琼极院的厨子特意准备的。
李洛招招手:跟爷来说说今天家里的事情。上班、吃饭、听八卦,在古代,这也算是仅有的乐趣了。
今天早上您去上朝之后,李满小姐就醒了,后来婴儿也好转了。孟神医又给他们开了药方,抓了药,然后窝在您的书房里不出来了。辛饱道。因为侯府只有一房了,所以侯府的下人称呼李满为李满小姐,而不是二小姐了。
不用管孟神医,大房那边。李洛道。真是的,这个笨小厮,主次都分不清楚。
大夫人今天搬来侯府了,为了照顾李满小姐。而后状元府的人也上门了,杨烟小姐、苏状元都来了,接着杨烟小姐又和李满小姐和大夫人吵了一架。辛饱回想那个场面,他们吵的很凶,没把奴才的胆子给吓死。
你就这个胆子?李洛嗤笑。
辛饱嘿嘿了一声:奴才是为了说的动容一点嘛。后来他们把老夫人吵来了,但是老夫人说,这是苏家的私事,她不参与。她说没有姑姑参与侄女家事的道理,也没有姨娘的亲戚管姨娘私事的道理。
李杨氏这话有些狠,讽刺的是李满是个妾室。
李杨氏也许说者无意,但是李洛猜想,那个大伯母当时听了肯定不舒服。
二白和三白都喂了吗?李洛又问。
三白比二白晚了几天出声,不过三白是母的。
喂了,肉洗的干干净净,奴才亲手切的肉条给他们吃的。
辛饱想求表扬。
只是,李洛瞥了他一眼,哪里不知道他的心思:你父亲快要回来了。辛鹏离开已经三个月了,早稻的丰收已经完成了。当初说了900万斤,但是因为西北军死了六万,将士还没补上,剩下的四万将士李洛每个月给他们60万斤的大米。
只一点,一些堆积剩下的大米,放在西北的仓库里。六万将士,不知道朝廷补不补上。如果不补,损失的是顾郡辰的兵马。
李洛不去想这些,对他来说,现在最重要的是户部银子的事情李洛对上下班的时间观念是很强的,朝廷对他来说,朝廷对他来说就像是工作,一到下班时间,他飞一般的走了。户部侍郎对这个小尚书是非常尊敬的,但是,也非常好奇的。他觉得这个小尚书真是一个能人。
魏生在门口等着他,李洛一出来,就跟上了。他是皇上赐给李洛的护卫,无论李洛去哪里,便是进了皇宫,他也是跟着的。你的宅子买好了吗?李洛问。
魏生是个孤儿,但是有一笔存款。内卫的私房钱还是不少的。谁都没有想到蟒县一行,竟然给魏生找了一个媳妇,能被寇海峰的孙女看上。
属下已经付了钱,离侯府约莫一刻钟的时间,一座三进的房子。
一刻钟,等于半个小时,距离倒是挺近的。但是:那个地方的房子不便宜吧?他们这里是顶好的地段。三进一般都是官宦人家买的,商人不会挤进这里,因为附近都是做官人家的。
3800两。魏生道。
魏生,原来你是个有钱人。李洛笑眯眯的看着他。
3800两,把属下存了一辈子的银子全拿出来了。魏生道,就等着侯爷请属下吃饭了。
魏生跟李长诚最大的区别,微臣稍微幽默一点,毕竟工作性质不同。李长诚稍微沉默一点,长子压力大。
行,咱们晚饭就去外面吃。李洛道,今儿想吃饺子。
还以为能混一顿大餐,魏生觉得小侯爷请客吃饺子,实在是太小气了。更重要的是,不是在大酒馆里吃,还是在摊子上吃。
老板,来两碗饺子。李洛道。
来了来了。老板是一个老婆子,虽然是个小摊子,但是整理的非常干净。一会儿就上了两碗的饺子。
老板,再给我一碟子醋。李洛道。现代人喜欢用醋,但是古代人没有这个传统。
魏生对饺子这种食物,没什么感觉。当内卫的时候饺子也没少吃,但看李洛吃的津津有味,他实在就不明白了,这饺子有什么好吃的。小侯爷,您喜欢饺子?
倒也不是。李洛道,以前每年元宵会吃饺子。
元宵不是吃汤圆吗?魏生虽然没有亲人,但这些基本的常识还是知道的。
不,地方不同,吃的东西也不同。李洛说的是现代。就是不知道在未来的又不知名时空的家人,现在好不好。
吃完了饺子,李洛要给钱的时候,老婆子道:李小侯爷您是个好人,今儿您来老婆子这里吃饺子,老婆子高兴都来不及了,怎么会要您的银子。不要不要。
李洛是真的没有想到,自己的名声这么大了。不行,老人家这个时候还在摆摊子,必然家里条件不怎么好,我怎么能白吃呢?最多下次我来的时候,老人家给我多加两个饺子就是了。
不不不_
您别客气。李洛给了她一两银子。
那我找您
不了,天色也不早了,您早点回家。一个人回家的晚了,总是不安全的。李洛道。
老婆子看着手里的一两银子,眼眶红红的。李小侯爷真的是个好人,为老百姓着想,又不摆大少爷的架子。
回到侯府,里面吵吵闹闹的。这是怎么了?李洛问守卫。
苏家人和杨家人都来了。守卫道。
李洛赶忙转身:魏生,今晚上去太子府过夜。
魏生很是无语,堂堂小侯爷,竟然被这些妇人给吓到了。可岂料,李洛还没转身离开,门口便响起了声音:洛哥儿回来了,既然洛哥儿回来了,这件事就问问洛哥儿的意见。说话的是杨夫人,李杨氏的大嫂。
李洛觉得倒霉,今天出门没看黄历。他转过身:杨夫人,什么事情需要我做主?侯府内院的事情母亲做主,需要我做主的便是朝廷中的事情,我想杨夫人与我,应该没有谈论朝廷大事的可能。
杨夫人被李洛的一声杨夫人叫的不高兴,觉得李洛不给她面子,一声舅母都不敢叫。不过现在也不是说这个的时候:关于李满的事情,既然是你们侯府的事情,洛哥儿便是可以做主的。
李满的事情怎么就是我们侯府的事情?李洛反问。
她是你们李家的人。杨夫人道。
杨夫人错了。李洛轻笑,出嫁前,她虽然是李家的人,但是她有父母,怎么就轮到隔房的侯府来做主?便是父母死了,还有袓父、袓母。便是袓父、袓母死了,她还有大哥大嫂,所以没有我们侯府做主的道理。何况现在她已经出嫁了,出嫁了,就有夫家做主。如果她不满意夫家做的主,那么请她父母出面,跟侯府没有关系。
你杨夫人被李洛说的哑口无言,因为理是这个理。
以后跟侯府无关的事情不要来打扰我。李洛是对着纪管家说的,爷户部的事情都忙不过来,还整天被这些事情烦,你们这些人都是干什么的?指桑骂槐,杨夫人的脸色很差。
说杨夫人固然是打李杨氏的脸,但是李满终究是李家的人,在侯府,他要维护的还是李家的脸面。
所以,听到这些话的李杨氏,脸色也不好。
是,老奴知道了。纪管家道。他知道,侯爷看似骂自己,但其实不是。
如果大家是来侯府做客的,晚上让母亲好好的招待一顿。如果是来闹事的,全都给我滚。李洛搁下最后一句话走了。
大家看着他的背影,心道,这个小孩真狠。
连大房、三房和李老太太都被他赶出去了,能不狠吗?杨夫人不满意了:洛哥儿,这就是你的孝心?一点都不准备长辈,你还是侯爷、还是朝廷命官呢。
大家听到杨夫人的喊声,不得不佩服她的胆子。连李老太爷这个嫡亲的袓父在李洛面前,都不敢大声说话,这个杨夫人向谁借的胆子。
李杨氏上前拉了拉杨夫人,示意她别说了。可是杨夫人不接受她的好意,反而说她:小姑子,你好歹也是杨府出来的,我们杨府虽然不是大户人家,但也是腐书网的人家。洛哥儿虽然是侯爷,但也是你的庶子,这般没有礼貌你就不教教他吗?
大少,你不要再说了。李杨氏沉下脸。这说到她的心坎了你怕什么?杨夫人道,自古嫡母教育庶子那是天经地义的,何况他就是不孝顺。你怎么说也是侯夫人,怎么就怕他怕成那样?弟妹,是不是他威胁你了?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