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人]焚香祭酒——积羽成扇(82)
后世之人大多承认荀攸的才干与建树,认为他可为曹营谋士之首,荀攸之谋划如此,得到陈寿如此评语的郭嘉,又怎会是泛泛之辈?
而嘉黑者曹操赤壁之战惨败后大哭郭嘉只是作秀之举这一论断也存在着可质疑的地方。诚然,曹操哭郭嘉此举不乏政/治成分,但不知诸君是否有听过这么一句俗语:若要被人利用,首先需要有利用得到的地方。
如果郭嘉是个徒有其名,只会讨曹操欢喜的庸碌者,曹操在众人面前哭郭嘉,到底有什么意义?
结合语境思考,这就好比,公司近期的业绩滑铁卢,整个公司愁云惨淡,这个时候,你的领导在众人面前哭诉:
唉,要是前头走的那个XX经理还在就好了。
如果那个XX经理只是个草包,你老板这么哭诉,你只会觉得老板脑子有包。
曹老板当然不是脑子有包,他既然做出了哭郭嘉这件事,不管理由是什么,目的是什么,都说明郭嘉值得他一哭。
比起曹操前期的其他知名谋士,郭嘉可以说是最年轻的。年纪轻,资历浅,去世早,却与大他十岁,数十岁的功臣们并列,在史书中留下一席之地,这样的人,纵然他非惊世之才,也绝非庸碌之人。
可正是因为他年纪轻,资历浅,去世早,在史书的春秋笔法之下,令后世之人对他的能耐生出疑虑,形成两种天差地别的评估。
可不管后世如何点评,郭嘉在史书中占据一席之地是事实;与程昱等知名谋士共同列传是事实;被著书者赞誉,受曹操欣赏与信重,在死后被曹操三次恸哭,写信追思也是事实。
甚至,著名军事家、文学家、政治家,伟大的领袖□□也曾向身边的众人推荐《三国志郭嘉传》,并多次提及郭嘉的事迹,对他的战略思想表示高度赞扬。
崔颂自穿越前便对郭嘉这个角色心存好感与惋惜。穿越后的一番相处,不但增进了他对郭嘉的了解,使他心中的郭嘉从一个单薄的形象变成有血有肉的3D模型,更使郭嘉在他心中占据了一个重要而特殊的位置。
因此,在听到有人说郭嘉的坏话后,崔颂想也未想,当面与人顶了回去。
作者有话要说: [1][2]出自晋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注。
我爱嘉吹,但是我讨厌过分的嘉吹。
过分的嘉吹和无底线的嘉黑一样讨厌。
每次看到弹幕上刷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就有一种毛骨悚然的尬感,隐约明白为什么那么多黑郭嘉的了。恳请同好们讲点基本法想想鲁迅先生的话,多智则近妖。
=========
感谢在20191028 16:14:07~20191111 16:33:2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 天颜若素 1个;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喵节操 2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给我好好学习啊混蛋 2个;小哥基佬团团长、秋水不染尘、佚、青鸢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澜ゎ微儿 165瓶;┈━═喵了个咪★ 150瓶;阿飘飘飘飘飘飘飘 98瓶;水中君、柯夙 66瓶;子路| 60瓶;沧海一栗浮生焉 30瓶;渺无人烟、 天颜若素 20瓶;槐安 15瓶;洵、南瓜瓜与南瓜瓜、念空、终池、听尘、慕惜玉、幸村榛子、佚、飞流将 10瓶;30337265 8瓶;曲长倾 6瓶;哀梨寸剪 5瓶;青苔绘碧痕 3瓶;茗若萱、谢昕白 2瓶;风肆萧凉、墨鎖流年、晴宝宝、云巅之巅 1瓶;
口舌之争
因着曹操的态度, 不少府臣对新来的崔颂起了重视之意。朝廷与司空府还未传来正式辟召的文书, 就有文臣雅客的请帖三天两头地送到他那儿, 邀请他参加各种名头的小会与聚宴。
崔颂推了那些小规模、目的性明显的聚会, 只接了一张以文会友的酒帖, 按时入场。
哪知才找了个不起眼的位置入座,就听到旁边的人在说郭嘉的坏话。
论出生与资历, 他不及二荀;论名望与文才,他不如孔文举与您;此人既无建树,又无英才, 何德何能, 得主公偏爱?
崔颂眉峰一皱, 到底忍住心中的不快, 替自己斟了一杯酒。
可他按捺住了星星点点的火气, 对方却没甚么眼色, 偏要过来招惹。
这位小郎君, 你意如何?
崔颂放下酒杯,冷然地看了对方一眼。只一照面, 他便确定对方并不识得自己,发此言论纯粹是为了得到认同,而非刻意的针对与挑衅。
敢问这位仁兄姓甚名何, 在何处高就?
那人未曾察觉崔颂眼中的冷意,自矜道:我乃弘农杨氏,单名观,字云台, 乃郭属官吏下的百石佐史。我比你虚长几岁,你唤我杨兄即可。
这杨观极力表现出一副仁和的模样,可他的言辞完全没半点仁和的意思。
属官是某一类官职的统称。别看在座的仕官都能尊称一声属官,其中的差别可谓是天与地。
上有侍中、中常侍等,乃是少府属官,待遇仅次于州牧、九卿,甚至在某种情形下,地方诸卿也能列为属官的一种。
下有各府门令史,乃是各部门从属,待遇与县吏、乡吏差不多,可能还略有不如。
杨观强调自己是百石待遇的佐史,正是为了说明自己不是边缘小官的门吏,而是正经的属官从掾,在无形中抬高自己的身价。
这点小九九瞒不过崔颂,但他的关注点并不在杨观的低调自矜上。比起不分场合说人闲话的杨观,他更在意被对方顺了一嘴的郭属官。
崔颂将目光右移,落到坐在杨观上首的中年文士身上。
那中年文士衣着讲究,文质彬彬,眉眼间却藏着几分躁戾与郁色。
在杨观高谈阔论的时候,此人虽然没有附和,神色间却尽是畅快之意,已然引起崔颂的恶感。
而今细看之下,对方的口鼻部位竟让他觉得有些熟悉,想到前些日子见过的郭奕,崔颂恍然。
这便是果丞门下的郭文广,郭散吏吧?幸会幸会。
原来这坐在杨观上座的中年文士正是郭嘉的族兄,郭奕的亲父郭瀚。
那郭瀚听了崔颂毫无诚意的寒暄,立即黑了脸。
郭瀚在曹操这儿只领了个闲职,辅助果丞负责城内果务说白了就是负责达官贵人水果供应的。郭瀚一向以此为耻,最恨别人拿他的官职说事。平日里与他来往的官吏俸禄比他还低,自然不会不长眼地戳他伤疤,反而拿话语捧着,一口一个郭属官叫得利索。
久而久之,郭瀚忘了这个职位带给他的耻辱感,甚至产生一种奇妙的错觉他和诸卿、国相等高位属官也不差什么。
在云层中飘了许久的郭瀚,今日被崔颂直白地戳破美梦,一声郭散吏,毫不留情地点出他目前的官职不过是一个散吏小官,职位低微;又是掌管水果这种无关紧要的杂事,叫郭瀚羞恼不已。
偏偏崔颂言辞态度平和,说的又是实话,让他想发作也找不到由头。
旁边的杨观知道郭瀚心底的症结,暗骂崔颂不识眼色。
他一向对郭瀚多有吹捧,还在郭瀚面前贬低与自己毫无过节的军师祭酒,正是为了讨好郭瀚。现在眼前这个学子打扮的年轻人口无遮拦,惹了郭瀚不快,他顿时歇了礼贤下士的心,没了好脸色。
你一届白身,见了官吏竟不知道起身行礼,口出狂言以平辈相居,文人学士的谦逊被你丢到了何处?
崔颂面不改色地为自己斟酒,长袖翻云,行云流水,别有一番闲适之态:杨散吏,红口白牙诬陷人,莫非是你的绝技不成?
杨观怒目而视:我何时红口白牙诬陷人?
自我入座起,杨散吏就没说过一句君子之言。先是随口置喙郭祭酒的才德与出身,后对曹司空的认人之德颇有怨言,如今,又污蔑我口出狂言。您这红口白牙,还真是含了口血喷人,却不忘将自己的尖牙擦得干干净净。
被暗指不说人话的杨观脸黑如锅底。他既恼怒于崔颂软刀子一般的嘲讽,又惶恐于他口中的对曹操有怨言。此时杨观顾不上崔颂闲适得令人恼火的态度与刀刀见血的讥诮,只想立即将自己对曹操有怨言的罪名撇清,以免话传到曹操耳中,平白得罪最大的BOSS。
你这小子才是含血喷人!我什么时候对曹司空的认人之德有所怨言了?!
想也不想地喊了这一嘴后,杨观慢一拍地想起自己对郭嘉的贬低,以及那句何德何能,得主公偏爱的结语。
觉得郭嘉无德无能,却得主公偏爱很不合理,这不就是暗指曹操无脑偏心,识人不清吗?
杨观脑后的冷汗立即落了下来。他不敢再在这个话题上落人口舌,铁了心要装傻充愣,试图揭过自己之前的言论,把一切干戈推到崔颂身上:我不过是因为看不惯你的无礼之举,稍加指点了一番,你竟记恨如此,故意扭曲我的言行,拿来编排我?
似是为了让自己显得占理,杨观这几句话说得义正言辞,音量不经意间放大了许多,引来周围人的注意。
见此,杨观愈加卖力地指责崔颂的不是,直到一华冠曲裾罩对襟长衫的年轻士人闻声而来,朗声道:尊客在此喧哗,可是此宴有什么招待不周之处。
来人以主人位自居,话语客气,却是柔中带刚,暗藏锋芒。
杨观是识得此人的。
弘农杨氏自西汉开始便是当地的名门,祖上出任过许多高官名士,经百年而不衰,是与袁氏同有四世三公之美誉的簪缨之族。杨观自个儿常打着弘农杨氏的旗号,实际上他根本不是大名鼎鼎的世家弘农杨氏的一员,连庶支都称不上,不过是刚好挨了个姓氏与地域的边,讨了个小巧罢了。
而眼前这位,却是大世家弘农杨氏的主支,前司空杨赐之孙,太常杨彪之子杨修。
杨观立即收敛气焰,胁肩谄笑道:观一时几份激愤,扰了杨中郎雅兴,恕罪,恕罪。
杨修扬手制止道:扫我的兴倒算不得什么。办此宴会的处士是我好友,我替他张罗诸事,故而不管几位有何恩怨,我都是要管上一管的。还请几位不要嫌修多事。
哪敢,哪敢。杨观连忙将前因后果解释了一遍当然不可能真的和盘托出,而是颠倒了双方的动机,专挑着有利自己的说,以此暗示自己的无辜,凸显崔颂的无礼与狂妄。
然而,任凭杨观如何唾沫横飞,崔颂都安然若素地坐在原位,有一口没一口地饮着杯中淡酒,好似被杨观极力污蔑抹黑的人并不是他。
杨修唇角上扬的弧度不变,眼中的笑意却渐渐冷了下来。
他语调清扬地道:杨佐史,这当中是否有什么误会?
我也希望是误会。可我不过是委婉地指出这位年轻学子的不当之处,就被他倒打一耙,以妄议尊主之名污蔑我,杨观不敢在曹操的事上透露太多,轻描淡写地转了话题,我实在气不过,想与他理论,一时心急,这才打扰了诸位
我想,杨散吏你确实是误会了。杨修的声音渐趋冷淡,哪怕脸上在笑,眼中的凉意亦激得杨观一个激灵,隐约察觉到事态的发展有些不对。
这位是我请的贵宾,杨修朝崔颂拱手行了一礼,司空部丞,崔子琮。你口中的对命官无礼,莫非是指秩比六百石的司空府属官,要向秩比二百石的果丞佐官与秩比一百石的果丞佐史行迎礼?
杨观原本因为激烈发言而充血涨红的脸顿时变得煞白,他不敢置信地转向仍在悠闲喝酒的崔颂,脚下立时如面条般松软:不是我
郭瀚同样脸色难看。他来投效曹操已近月余,虽然没有得到重用,但对当地的官吏知晓得一清二楚。
先前的许都命官中根本没有崔子琮这一号人,由此可见,此人是这几日才被曹操授官,一出仕就任比六百石的司空部丞,这叫人如何接受?
杨修就算了,四世三公之家,年纪轻轻就获得一个郎中的官职也不算稀奇。这崔子琮又是何人?之前从未听过此人名号,且他年岁还不到三十,凭什么,凭什么他能踩在自己头上,一举获得曹操重用?
郭瀚心绪翻滚。他自以为自己隐忍得极好,可在场多是人精,如何看不出他僵硬的容色与眼中的暗妒?
其中一人有心向崔颂卖好,笑着起身,端着酒卮走向暴风雨中心,抬手一敬。
作者有话要说: (鞠躬)很抱歉,耽误大家半分钟时间看一下相关说明:
虽然假条挂了有一段时间了,但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会与质疑,先放一章更新并统一解释一下:
1、文案假条属实。之所以比考试结束时间多设了几天,是为了以防万一,提供调节弹性,并不是非要等假条到期那一天才回来。因为考试时间是二月末,回归时间不出意外应是三月初。
2、我目前一边备考一边存稿,并非用考试的理由躲避更新。请长假也是在我深思熟虑之后决定的,与其因为备考一个月断断续续地更几章,导致不连贯,倒不如请长假+存稿,等考完连续地发出来。
3、对所有买v支持正版的读者表示深切的感谢与抱歉。真的非常感谢以及非常对不起,这篇文因为各种三次元原因+自身身体原因,导致较长一段时间内无法稳定更新,但是我还没放弃。感谢至今为止仍蹲在坑底的所有正版读者,不管对哪个行业的创作者来说,支持正版等于延续生命。爱你们。我会努力在假条结束后一口气把这篇文更完的。
恋耽美
而嘉黑者曹操赤壁之战惨败后大哭郭嘉只是作秀之举这一论断也存在着可质疑的地方。诚然,曹操哭郭嘉此举不乏政/治成分,但不知诸君是否有听过这么一句俗语:若要被人利用,首先需要有利用得到的地方。
如果郭嘉是个徒有其名,只会讨曹操欢喜的庸碌者,曹操在众人面前哭郭嘉,到底有什么意义?
结合语境思考,这就好比,公司近期的业绩滑铁卢,整个公司愁云惨淡,这个时候,你的领导在众人面前哭诉:
唉,要是前头走的那个XX经理还在就好了。
如果那个XX经理只是个草包,你老板这么哭诉,你只会觉得老板脑子有包。
曹老板当然不是脑子有包,他既然做出了哭郭嘉这件事,不管理由是什么,目的是什么,都说明郭嘉值得他一哭。
比起曹操前期的其他知名谋士,郭嘉可以说是最年轻的。年纪轻,资历浅,去世早,却与大他十岁,数十岁的功臣们并列,在史书中留下一席之地,这样的人,纵然他非惊世之才,也绝非庸碌之人。
可正是因为他年纪轻,资历浅,去世早,在史书的春秋笔法之下,令后世之人对他的能耐生出疑虑,形成两种天差地别的评估。
可不管后世如何点评,郭嘉在史书中占据一席之地是事实;与程昱等知名谋士共同列传是事实;被著书者赞誉,受曹操欣赏与信重,在死后被曹操三次恸哭,写信追思也是事实。
甚至,著名军事家、文学家、政治家,伟大的领袖□□也曾向身边的众人推荐《三国志郭嘉传》,并多次提及郭嘉的事迹,对他的战略思想表示高度赞扬。
崔颂自穿越前便对郭嘉这个角色心存好感与惋惜。穿越后的一番相处,不但增进了他对郭嘉的了解,使他心中的郭嘉从一个单薄的形象变成有血有肉的3D模型,更使郭嘉在他心中占据了一个重要而特殊的位置。
因此,在听到有人说郭嘉的坏话后,崔颂想也未想,当面与人顶了回去。
作者有话要说: [1][2]出自晋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注。
我爱嘉吹,但是我讨厌过分的嘉吹。
过分的嘉吹和无底线的嘉黑一样讨厌。
每次看到弹幕上刷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就有一种毛骨悚然的尬感,隐约明白为什么那么多黑郭嘉的了。恳请同好们讲点基本法想想鲁迅先生的话,多智则近妖。
=========
感谢在20191028 16:14:07~20191111 16:33:2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 天颜若素 1个;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喵节操 2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给我好好学习啊混蛋 2个;小哥基佬团团长、秋水不染尘、佚、青鸢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澜ゎ微儿 165瓶;┈━═喵了个咪★ 150瓶;阿飘飘飘飘飘飘飘 98瓶;水中君、柯夙 66瓶;子路| 60瓶;沧海一栗浮生焉 30瓶;渺无人烟、 天颜若素 20瓶;槐安 15瓶;洵、南瓜瓜与南瓜瓜、念空、终池、听尘、慕惜玉、幸村榛子、佚、飞流将 10瓶;30337265 8瓶;曲长倾 6瓶;哀梨寸剪 5瓶;青苔绘碧痕 3瓶;茗若萱、谢昕白 2瓶;风肆萧凉、墨鎖流年、晴宝宝、云巅之巅 1瓶;
口舌之争
因着曹操的态度, 不少府臣对新来的崔颂起了重视之意。朝廷与司空府还未传来正式辟召的文书, 就有文臣雅客的请帖三天两头地送到他那儿, 邀请他参加各种名头的小会与聚宴。
崔颂推了那些小规模、目的性明显的聚会, 只接了一张以文会友的酒帖, 按时入场。
哪知才找了个不起眼的位置入座,就听到旁边的人在说郭嘉的坏话。
论出生与资历, 他不及二荀;论名望与文才,他不如孔文举与您;此人既无建树,又无英才, 何德何能, 得主公偏爱?
崔颂眉峰一皱, 到底忍住心中的不快, 替自己斟了一杯酒。
可他按捺住了星星点点的火气, 对方却没甚么眼色, 偏要过来招惹。
这位小郎君, 你意如何?
崔颂放下酒杯,冷然地看了对方一眼。只一照面, 他便确定对方并不识得自己,发此言论纯粹是为了得到认同,而非刻意的针对与挑衅。
敢问这位仁兄姓甚名何, 在何处高就?
那人未曾察觉崔颂眼中的冷意,自矜道:我乃弘农杨氏,单名观,字云台, 乃郭属官吏下的百石佐史。我比你虚长几岁,你唤我杨兄即可。
这杨观极力表现出一副仁和的模样,可他的言辞完全没半点仁和的意思。
属官是某一类官职的统称。别看在座的仕官都能尊称一声属官,其中的差别可谓是天与地。
上有侍中、中常侍等,乃是少府属官,待遇仅次于州牧、九卿,甚至在某种情形下,地方诸卿也能列为属官的一种。
下有各府门令史,乃是各部门从属,待遇与县吏、乡吏差不多,可能还略有不如。
杨观强调自己是百石待遇的佐史,正是为了说明自己不是边缘小官的门吏,而是正经的属官从掾,在无形中抬高自己的身价。
这点小九九瞒不过崔颂,但他的关注点并不在杨观的低调自矜上。比起不分场合说人闲话的杨观,他更在意被对方顺了一嘴的郭属官。
崔颂将目光右移,落到坐在杨观上首的中年文士身上。
那中年文士衣着讲究,文质彬彬,眉眼间却藏着几分躁戾与郁色。
在杨观高谈阔论的时候,此人虽然没有附和,神色间却尽是畅快之意,已然引起崔颂的恶感。
而今细看之下,对方的口鼻部位竟让他觉得有些熟悉,想到前些日子见过的郭奕,崔颂恍然。
这便是果丞门下的郭文广,郭散吏吧?幸会幸会。
原来这坐在杨观上座的中年文士正是郭嘉的族兄,郭奕的亲父郭瀚。
那郭瀚听了崔颂毫无诚意的寒暄,立即黑了脸。
郭瀚在曹操这儿只领了个闲职,辅助果丞负责城内果务说白了就是负责达官贵人水果供应的。郭瀚一向以此为耻,最恨别人拿他的官职说事。平日里与他来往的官吏俸禄比他还低,自然不会不长眼地戳他伤疤,反而拿话语捧着,一口一个郭属官叫得利索。
久而久之,郭瀚忘了这个职位带给他的耻辱感,甚至产生一种奇妙的错觉他和诸卿、国相等高位属官也不差什么。
在云层中飘了许久的郭瀚,今日被崔颂直白地戳破美梦,一声郭散吏,毫不留情地点出他目前的官职不过是一个散吏小官,职位低微;又是掌管水果这种无关紧要的杂事,叫郭瀚羞恼不已。
偏偏崔颂言辞态度平和,说的又是实话,让他想发作也找不到由头。
旁边的杨观知道郭瀚心底的症结,暗骂崔颂不识眼色。
他一向对郭瀚多有吹捧,还在郭瀚面前贬低与自己毫无过节的军师祭酒,正是为了讨好郭瀚。现在眼前这个学子打扮的年轻人口无遮拦,惹了郭瀚不快,他顿时歇了礼贤下士的心,没了好脸色。
你一届白身,见了官吏竟不知道起身行礼,口出狂言以平辈相居,文人学士的谦逊被你丢到了何处?
崔颂面不改色地为自己斟酒,长袖翻云,行云流水,别有一番闲适之态:杨散吏,红口白牙诬陷人,莫非是你的绝技不成?
杨观怒目而视:我何时红口白牙诬陷人?
自我入座起,杨散吏就没说过一句君子之言。先是随口置喙郭祭酒的才德与出身,后对曹司空的认人之德颇有怨言,如今,又污蔑我口出狂言。您这红口白牙,还真是含了口血喷人,却不忘将自己的尖牙擦得干干净净。
被暗指不说人话的杨观脸黑如锅底。他既恼怒于崔颂软刀子一般的嘲讽,又惶恐于他口中的对曹操有怨言。此时杨观顾不上崔颂闲适得令人恼火的态度与刀刀见血的讥诮,只想立即将自己对曹操有怨言的罪名撇清,以免话传到曹操耳中,平白得罪最大的BOSS。
你这小子才是含血喷人!我什么时候对曹司空的认人之德有所怨言了?!
想也不想地喊了这一嘴后,杨观慢一拍地想起自己对郭嘉的贬低,以及那句何德何能,得主公偏爱的结语。
觉得郭嘉无德无能,却得主公偏爱很不合理,这不就是暗指曹操无脑偏心,识人不清吗?
杨观脑后的冷汗立即落了下来。他不敢再在这个话题上落人口舌,铁了心要装傻充愣,试图揭过自己之前的言论,把一切干戈推到崔颂身上:我不过是因为看不惯你的无礼之举,稍加指点了一番,你竟记恨如此,故意扭曲我的言行,拿来编排我?
似是为了让自己显得占理,杨观这几句话说得义正言辞,音量不经意间放大了许多,引来周围人的注意。
见此,杨观愈加卖力地指责崔颂的不是,直到一华冠曲裾罩对襟长衫的年轻士人闻声而来,朗声道:尊客在此喧哗,可是此宴有什么招待不周之处。
来人以主人位自居,话语客气,却是柔中带刚,暗藏锋芒。
杨观是识得此人的。
弘农杨氏自西汉开始便是当地的名门,祖上出任过许多高官名士,经百年而不衰,是与袁氏同有四世三公之美誉的簪缨之族。杨观自个儿常打着弘农杨氏的旗号,实际上他根本不是大名鼎鼎的世家弘农杨氏的一员,连庶支都称不上,不过是刚好挨了个姓氏与地域的边,讨了个小巧罢了。
而眼前这位,却是大世家弘农杨氏的主支,前司空杨赐之孙,太常杨彪之子杨修。
杨观立即收敛气焰,胁肩谄笑道:观一时几份激愤,扰了杨中郎雅兴,恕罪,恕罪。
杨修扬手制止道:扫我的兴倒算不得什么。办此宴会的处士是我好友,我替他张罗诸事,故而不管几位有何恩怨,我都是要管上一管的。还请几位不要嫌修多事。
哪敢,哪敢。杨观连忙将前因后果解释了一遍当然不可能真的和盘托出,而是颠倒了双方的动机,专挑着有利自己的说,以此暗示自己的无辜,凸显崔颂的无礼与狂妄。
然而,任凭杨观如何唾沫横飞,崔颂都安然若素地坐在原位,有一口没一口地饮着杯中淡酒,好似被杨观极力污蔑抹黑的人并不是他。
杨修唇角上扬的弧度不变,眼中的笑意却渐渐冷了下来。
他语调清扬地道:杨佐史,这当中是否有什么误会?
我也希望是误会。可我不过是委婉地指出这位年轻学子的不当之处,就被他倒打一耙,以妄议尊主之名污蔑我,杨观不敢在曹操的事上透露太多,轻描淡写地转了话题,我实在气不过,想与他理论,一时心急,这才打扰了诸位
我想,杨散吏你确实是误会了。杨修的声音渐趋冷淡,哪怕脸上在笑,眼中的凉意亦激得杨观一个激灵,隐约察觉到事态的发展有些不对。
这位是我请的贵宾,杨修朝崔颂拱手行了一礼,司空部丞,崔子琮。你口中的对命官无礼,莫非是指秩比六百石的司空府属官,要向秩比二百石的果丞佐官与秩比一百石的果丞佐史行迎礼?
杨观原本因为激烈发言而充血涨红的脸顿时变得煞白,他不敢置信地转向仍在悠闲喝酒的崔颂,脚下立时如面条般松软:不是我
郭瀚同样脸色难看。他来投效曹操已近月余,虽然没有得到重用,但对当地的官吏知晓得一清二楚。
先前的许都命官中根本没有崔子琮这一号人,由此可见,此人是这几日才被曹操授官,一出仕就任比六百石的司空部丞,这叫人如何接受?
杨修就算了,四世三公之家,年纪轻轻就获得一个郎中的官职也不算稀奇。这崔子琮又是何人?之前从未听过此人名号,且他年岁还不到三十,凭什么,凭什么他能踩在自己头上,一举获得曹操重用?
郭瀚心绪翻滚。他自以为自己隐忍得极好,可在场多是人精,如何看不出他僵硬的容色与眼中的暗妒?
其中一人有心向崔颂卖好,笑着起身,端着酒卮走向暴风雨中心,抬手一敬。
作者有话要说: (鞠躬)很抱歉,耽误大家半分钟时间看一下相关说明:
虽然假条挂了有一段时间了,但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会与质疑,先放一章更新并统一解释一下:
1、文案假条属实。之所以比考试结束时间多设了几天,是为了以防万一,提供调节弹性,并不是非要等假条到期那一天才回来。因为考试时间是二月末,回归时间不出意外应是三月初。
2、我目前一边备考一边存稿,并非用考试的理由躲避更新。请长假也是在我深思熟虑之后决定的,与其因为备考一个月断断续续地更几章,导致不连贯,倒不如请长假+存稿,等考完连续地发出来。
3、对所有买v支持正版的读者表示深切的感谢与抱歉。真的非常感谢以及非常对不起,这篇文因为各种三次元原因+自身身体原因,导致较长一段时间内无法稳定更新,但是我还没放弃。感谢至今为止仍蹲在坑底的所有正版读者,不管对哪个行业的创作者来说,支持正版等于延续生命。爱你们。我会努力在假条结束后一口气把这篇文更完的。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