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他的母亲从未有过如此寡淡的神情,他险些将眼前这位美妇错认。
    崔母听他说完来意,冷淡地应了一声,让侍女从后堂取出一个包裹,便起身抚平裙上的褶皱送客。
    崔颂不解地离开周府,回家拆了包裹,发现里面是两套崭新的单衣,一小袋金子,还有一封帛书。
    展开帛书,上面只有短短的七个字:
    往之。予之。勿告之。
    三个之,是三个意思完全不同的代词。
    崔颂来回念了两遍,才弄懂这句话的意思
    去那个地方。东西给你。不要告诉你爹。
    不由的,他长叹了口气。
    在古代做阅读理解太难了。在古代做夹心子女太难了。
    在弄清楚崔母与崔父的相处模式之前,崔颂选择静观其变,依照帛书上的要求,没把这事告诉崔父。
    他知道这事其实瞒不过崔父,但他乐得装聋作哑,毫无心理负担地睡了一个长觉,养足精神,与华佗共同上路。
    回到荆州,却是扑了个空。
    荀攸与戏志才已然离开。
    告诉他这件事的是貂蝉。荀攸与戏志才离开的时间正好是三日前。
    崔颂不由觉得遗憾失落,同时升起一分疑惑:以荀攸与戏志才的行事,若要离开荆州,理应会和写一封信和他说明才对。
    貂蝉见他神色微疑,惊讶道:还以为公子是收到急信这才匆匆赶回公子此番模样,怎似不知?
    两相核对,原来荀攸与戏志才预备去鄄城,早早就写信给崔颂说明情况,却没想到中途出了岔子,走丢了信,没有送到崔颂手里。
    因为情况紧急,二人等不得回信,便整顿一番,一同离开荆州。
    志才重疾未愈,去鄄城做什么?
    荀门郎接到族叔急信,欲往北地。先生坚持要与荀门郎一同前去,我等劝说不得。
    荀攸的族叔?莫非,是荀彧?
    站在一旁的华佗见崔颂的情绪起伏不定,朗声笑道:无妨,我本就要往北走,你我马上动身,去往鄄城便是。
    崔颂郑重道谢。貂蝉得知华佗是崔颂请来为戏志才医治的名医,声名在外,忙款款下拜,朝华佗行了一个大礼。
    崔颂与华佗坐着马车北上,途中,崔颂想到另一个自己留下的札记,其中有一部分内容涉及到药理学,他读得晦涩难懂,便向华佗请教。华佗没有藏私的心思,对他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经过一路的交谈,崔颂对华佗极力专研医术的精神深有感触,华佗亦感慨于崔颂的博闻强识,二人之间亲近了些许。
    待抵达鄄城,崔颂总算明白荀攸与戏志才来这是为了什么
    此刻掌控鄄城这个地方的人,名字叫做曹操。
    荀攸与戏志才二人,是为择明主而来。
    崔颂隐约记得荀攸在曹操迎汉献帝到许县后才加入曹魏阵营,如今提前许久,便是所谓的蝴蝶效应了。
    根据得到的情报,曹操于几个月前被陈宫、张邈等人背叛,失去兖州这个大本营,被迫撤兵徐州。
    如今曹操仅剩鄄城与范、阿两个弹丸小县,粮草尽绝,眼看便要走向绝路;鄄城中人人自危,行者匆匆,但凡路边见到的人,面上都凝着一分郁色。
    考虑到华佗与曹操在野史逸闻中的恩恩怨怨,崔颂没有着急寻找志才,而是与华佗一同在一家客舍住下。
    整顿了两日,他打听到司马府,往那递了一封信。
    司马,正是荀彧如今在曹操手下说谋的职位。
    没几日,荀彧匆匆而至。
    崔颂定计(上)
    见到荀彧, 崔颂露出一分喜色。
    两相见礼,各自寒暄,崔颂最终知道曹操如今的窘迫见荀彧眉间隐有倦意,关切道:文若可是未休息好?
    荀彧坦言:主公遇急,故不得安。
    崔颂知道曹操如今的窘迫, 不好多言, 问:怎不见公达与志才?
    前几日公达来信, 说是路上耽搁了,大约还要七八日方能入城。
    闻言, 崔颂陡然一惊:莫非志才旧疾复发?
    荀彧见他心急, 忙缓声宽解道:并非如此,子琮且看。
    遂从怀中取出尺书,交予崔颂一观。
    崔颂看了尺书, 确认荀攸与戏志才二人是因为别的事耽搁,这才放下心。
    又听荀彧提起城中诸事:陈宫因与曹操产生龃龉, 趁其出兵征讨陶谦, 联合陈留太守张邈等人反叛,迎吕布入兖州主事。兖州各郡太守接连叛曹, 一时之间,曹营腹背受敌,陷入岌岌可危的境地。
    如今吕布拿下兖州, 必会趁着主公还未率军回返, 先一步调兵遣将, 围攻三城。
    荀彧言明, 他虽有把握劝吕布暂时退兵,却是分身乏术。他被曹操任命为鄄城的守官,不得轻离。何况此地与吕布之所在距离颇远,来回需要数日。若亲去谈判,城中事务必然耽搁,且镇守城池的主官一旦离城,指不定又有人伺机发作,策谋反叛;若不亲去,身边又无信得过、并且善于机变的辩客,这九分把握,便只剩下三分。
    崔颂闻弦歌而知雅意,笑道:这有何难,我恰好与那吕将军有几分交情,替文若走这一遭便是。
    荀彧起身纳拜,被崔颂一把扶住:
    文若这是作甚,几年不见,莫非与我生分了?
    荀彧郑重道:非为彧自己,而是代我曹公,为这三城的百姓向君致谢。
    迟则生变,崔颂即刻前往吕布的营地,递书拜谒。
    他没有用鄄城来使这一名头,而是以故人旧交自称。
    吕布一听小兵禀报:有一个自称是自己老朋友的人来访,心中微疑,再看名刺,见来人是崔颂,大喜,让亲兵将人领进主帐,起身相候。
    待见到崔颂,他让亲兵去取几坛美酒,饮崔颂入座。
    上次离别的时候,多亏子琮予以忠告,否则我必和王允一样,死在高枕无忧的假象里。
    说到王允,吕布不由唏嘘。说句实在话,王允对他确实不错,不会像丁原那样以信任之名阻他的青云路,也不会像董卓那样喜怒无常动辄打骂辱人尊严。不管是高官厚禄,美人爵位,金玉神驹,王允都眼也不眨地奉上,对他那是相当的大方。
    只可惜,王允虽有治民之才,在其他方面实在缺乏敏锐度,以致轻易被董卓余/孽攻破城池,命丧九泉。
    崔颂陪着他一同感慨王允这戏剧的一生,绝口不提自己的来意。
    最终,吕布率先按捺不住,问起崔颂:子琮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崔颂淡笑道:我欲往南边走,恰好路过此地。听闻将军在此,故厚颜前来。
    吕布笑道:难为子琮有这份心却不知子琮是因为何事去往南方,若有我能帮上忙的,尽管吩咐。
    话里话外透着要替崔颂解决难事,让他留下的暗示,显是起了招揽之意。
    崔颂道:我昨日来到鄄城,本想着此地民风淳朴、适宜定居,却不曾料到,城内居民竟神色惶惶、面色枯败。略一打听,原来鄄城这几日并不太平,兴许会有战事颂不敢久留,欲往南方避祸。
    吕布抚掌大笑:我当是何事子琮不必担心,等我打下鄄城,你想在鄄城住多久,就住多久。
    崔颂故作惊讶:我听闻欲攻鄄城的是兖州之主原是将军。
    遂向吕布道喜。
    吕布欣悦地接受,正等崔颂投效,却见崔颂眉宇微蹙,迟疑片刻,最终叹了口气。
    吕布的欣悦顿时灰飞烟灭:怎的好端端的叹起气来?
    崔颂道:哪怕将军打下鄄城,我也还是要往南方去的。
    吕布摸不着头脑:为何?
    这鄄城,如今是曹孟德(曹操)的治所。崔颂直视吕布,让他清楚地看到自己眼中的忧虑,将军莫非不知,这曹孟德是渤海太守袁本初(袁绍)的发小,二人情谊深厚。
    吕布愈加不明白崔颂的用意:那又如何?
    不过有几分情谊罢了,难道袁绍还会为了曹操吃瘪而替他出气不成?这年头,天子式微,群雄逐鹿,人人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活,难道还会为了儿时的几分情谊,弃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吗?
    崔颂回道:曹孟德为赘阉遗丑,因这出生,历来为名门士族所不齿,你当袁本初为何要屡次抬举曹孟德?因为这几分情谊,袁本初(袁绍)自然愿意为曹孟德(曹操)提供助力袁本初忙于北线作战,向北扩张势力,这南边他便顾不得。曹孟德占领兖州,正与他呈守望相助之势
    说到这,崔颂故意停了片刻,见吕布听进他的话,拧紧了眉,这才接着道:如今曹孟德失了兖州,袁本初的背脊开敞,所幸范、阿、鄄三城犹在。于曹孟德而言,虽伤筋动骨,到底犹可喘息。而袁本初忙于冀州战事,无暇南顾,故而对此处之事不闻不问。但若将军夺下范、阿、鄄三城,那便大不相同。曹孟德失去所有治所,无处可去,必会率领残兵去往袁本初那。而袁本初得了青州兵的全力相助,极有可能迅速平息战事若他知道曹营之地全被将军夺走,如何不怒?待到那时,只恐再兴战事。
    吕布急道:这可与陈公台(陈宫)所言不同!
    崔颂摇头:陈公台本是曹孟德的幕僚,与将军并无旧的交情。冒险迎将军入城,怕是恨透了曹孟德。如此,他定然会劝将军更进一步,占领剩余的三城,让曹孟德不得翻身。
    他顿了一顿,起身拱手:忘了陈公台如今是将军的驭下正所谓疏不间亲,是颂狂妄多言。我这就离去,还望将军原谅我的无状。
    说完,转身便走。
    吕布一惊,连忙起身阻拦。
    崔颂定计(下)
    吕布道:对亏了子琮的金玉良言, 布方能及时从长安脱身。布又岂是好坏不分之人?还请子琮不要避忌, 将事情与我掰扯个清楚。
    崔颂婉言推辞, 见吕布质疑要听, 肃容道:将军可听过一句俗语凡事留一线, 日后好相见?将军已得兖州, 此弹丸三城,于将军而言只是锦上添花。不若卖袁本初一个好, 既可避免曹军穷途末路,拼死与将军决战,又可获得实利, 何乐而不为?
    这可我已夺曹操主业, 放过这区区三城, 如何是向袁本初示好?
    将军此言差矣。袁本初有意扶植曹孟德, 却又不愿见着曹孟德势大。如今这一局面, 正是刚好。曹孟德失兖州,必得仰赖袁本初。将军不正是看着袁本初的面子, 才不对曹军赶尽杀绝的?
    吕布暗道了一声妙哉, 面上不露分毫:只怕那曹孟德不肯轻易罢休。
    曹孟德如何态度,取决于将军。说完,便与吕布附耳。
    吕布:便依君之所言。
    事毕, 宴请崔颂。
    一切便托付子琮了。
    崔颂吃了一顿大餐,打马回鄄城。
    恋耽美

章节目录


[三国同人]焚香祭酒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积羽成扇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积羽成扇并收藏[三国同人]焚香祭酒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