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人]焚香祭酒——积羽成扇(45)
崔颂同样没把这个小插曲放在心上。救急不救穷,他们只是恰逢其会,正巧救了人。城中的情形远比他们所想的恶劣,非个人之力能够扭转。
然而崔颂万万没有想到,他会在这间矮小昏暗的土坯房里,见到一个对历史而言说关键又或许不那么关键的人物。
正巧在几人即将离开之际,一道轻柔的声音在门外响起,带着少许犹疑阿父你有客人吗
来人是任神医的女儿,崔颂不经意地扫了一眼,只见她低眉垂首,带着家侍的柔顺姿态,侧身向他们行女子礼。即使未曾看见正脸,只露出一小半白皙的侧颜,亦让人觉得面容娇好,赏心悦目。
如果只是如此,那倒也罢,崔颂最多感慨这假神医的女儿真是一点也不像他。就在崔颂几人走出房门,准备沿路返回的时候,小土坯房中传来刻意压低,但还是能让人隐约捉到一耳朵的对话。
红昌,你怎么回来了
阿父,我
姓任,名叫红昌
崔颂的表情顿时变得有些怪异。
任红昌,这个看似普通的名字,或许大部分人对它毫无印象。但是听过戏曲,或是读过野史的人,或许知道任红昌是谁。
这是一个在民间传说中广为流传,但不管是在正史,还是三国演义中都不曾出现过的名字。
但要是说起这位任姑娘在三国演义中的大名,可谓是如雷贯耳,家喻户晓。
她叫貂蝉。
子琮戏志才停下脚步。
崔颂不想让戏志才看出异常,面不改色地抬步跟上,只暗中记下这间矮房的地址。
不过他很快就发现认路的行为其实没有必要,因为,不过两天的时间,他就再次见到了任姑娘。
第61章 郭氏子弈
说到貂蝉, 不免让人想起三国演义中著名的离间计。
而历史上的吕布确实也是因为与董卓的侍女私通,与董卓嫌隙更深。
既然真的有貂蝉这一号人的存在,若想除去董卓, 最快的方式便是顺水推舟, 推动历史的进程。
在崔颂看来,三国中最擅长离间计的,非贾诩莫属。
可惜贾诩此人深谙自保之道, 对他没有好处的事,他不可能去做。如今贾诩算是董卓部下,想要借他的力除去董卓, 难。还有可能会被他反咬一口。
如此想着, 崔颂与戏志才回到驿站。戏志才道了句另有他事,再次踏门而出。
崔颂正欲回房小歇,却被人叫住。
来人是那名叫江遵的士子,仍是谦和的模样,端方有礼地朝他一揖。
说完几句寒暄的话, 崔颂才从古代文人惯有的婉转含蓄中听出江遵的来意。
君可曾拜访王温侯,崔颂一时没反应过来王温侯是谁, 毕竟说到温侯大家首先想到的基本会是吕布。待江遵说了下文, 崔颂才明白过来这所谓的王温侯竟是王允的代称。
原来, 历史上的王允虽然没像演义里那样向董卓进献貂蝉,但因为曲意逢迎, 很受董卓信任与重用, 不但官拜司徒, 录尚书事,还被册封为温侯。
温侯这个封号仿佛自带毒性,两个温侯都没有好结果
江遵这话问的很有意思。他一个身无官职、还未成年的毛头小子,问他有没有去拜访位列三公的王允作为一个国家的主要领导人,日理万机,若是随便哪个士子心血来潮都去拜访一下,王允还要不要干活了
因此崔颂猜测,江遵的意思大概是你有意向王允毛遂自荐,成为他的幕僚吗
这个问题让崔颂有些意外,虽然他也想过身为名士向王允自荐,被征用的几率是多少,可他向不向王允自荐和江遵有什么关系
虽觉疑惑,崔颂还是如实答道
不曾。
江遵露出惊讶之色以君之才,足以在王公帐下居一席之地,何以不至
崔颂谦虚道承江兄谬赞,纸上谈兵之士,不敢到王司徒府上班门弄斧。
已经到王允府上班门弄斧过的江遵多看了崔颂两眼,不确定他这是真的自谦还是在讥讽自己。
却见崔颂神色坦荡,看不出一丝真实想法,江遵捉摸不透,只得收起那些隐晦的心思。
所谓交浅言深,是在下莽撞了。江遵作了一揖,道别离去。
正准备听下文的崔颂
崔颂当然不是在嘲讽江遵,但他确实对王允无意或者应该说,在其他人面前,他必须对王允无意。
浪得嗨,死得快。且不说他还没想好以自己的半桶水智谋要不要踩王允这趟浑水,就说现在的格局王允是什么人他可是站在权力中心的大佬,虽说是董卓事件的赢家,但他的同好可没有那么幸运。枪打出头鸟,一枪崩死一个,君不见伍孚等人是什么下场更别说王允还没有笑到最后,没笑两声就被郭汜他们清算了。
所以,就算他要为王允做事,他也要当站在幕后的那个人。
崔颂的这些想法,江遵半点也不知道。他被崔颂那句疑似嘲讽的话惹得胡思乱想,以为自己的小心思被崔颂看穿。然而他的心里还抱着一分侥幸,倘若崔颂并未看出他的意图,在他说出道罪的那一番话后定会出声挽留,因而他故意放慢脚步。然而等了半天,也没等来崔颂开口。
实际上崔颂并不是江遵所想的那样,他只是还没习惯古人的这些弯弯绕绕,完全没想到自己应该意思意思一下,客套地留人而已。
崔颂觉得跟这些古人沟通真是心累,每天都要提心吊胆不说,还一个个藏着掖着,猜个意思猜上大半天。此时他不免怀念起郭嘉来。也就只有和郭嘉在一起的时候,他感觉不到时代的隔阂感,自然交谈,无需端着紧张,不用提起十二万分的心思来应对。也不知道郭嘉现在过得怎样,有没有离开氐人的营寨了
另外,戏志才今日表现的有些奇怪早上他可完全没表露出要出门的意向,刚才却神色肃穆,说有要事要办。究竟是什么要事,让他临时起意,在已经变天、随时可能降大雨的情况下出门
同一时刻,身在阳翟的郭嘉鼻子一痒,腾出一只手揉了揉鼻尖,另一只手稳稳地抱着怀里的婴儿,走进一座隐蔽的庄园。深入十几丈,被一个穿着朴素青衫的文士拦住去路。
十六子侄,你可别忘了我族祖训非郭氏一族,不得踏入此地避难。
他看着郭嘉怀里的婴儿,眼中尽是不赞同之色
郭嘉没有因为文人的严厉而退缩,他坦然一笑,脚步不停地往庄内走,从叔多虑了,这正是郭家子。
文士讶异道你还尚未娶妻,怎会
郭嘉没有直接回答十二从兄1是否已经平安归来
文士曰因逢战乱,道路不通,郭文广仁孝,接到族长书信后立即辞去学业,回乡守孝。现已归家多日。
郭嘉辞谢文人,抱着婴儿朝郭瀚郭文广家走去。
郭嘉步伐飞快,等他走远,文人才反应过来郭嘉一回来就去寻找郭瀚,莫非他怀里的婴儿是郭瀚的
却说郭嘉一路来到郭瀚的住所,大门紧闭,叩响房门无人应答。问左邻右舍,得知郭瀚有事出门,还要好一会儿才能回来。
本该在家中好好守孝的人此时竟不在家,纵是郭嘉等得,他怀里的小婴儿也等不得。郭嘉毫不犹豫地调转脚步,往自家的宅邸走去。
所过之处,房屋稀稀拉拉的散着,要问人烟,竟比房屋还要稀少。
他这一脉早已凋零,尤其是他这一家,三代单传,到他这儿,父、祖皆亡,只剩下他一个孤家寡人。
郭嘉推开已然掉漆的大门,走入家中。里面冷冷清清,带着久无人居住的萧条,只有两三个旧仆在院中打扫。见他归来,两人皆是一怔,赶忙抛掉手中的扫帚,慌张地上前朝他问好,带着几分生疏。
恭迎郎主归家。
物是人非,触景伤情。
郭嘉虽有些伤感,却没有说什么多余的话。他让两人先去准备婴儿能吃的食物。家中并没有现成的乳汁,下仆只能一家家地敲响附近人家的大门,终于在一户尚且富庶的人家家里淘来一只母羊,要来一碗羊奶。郭嘉询问二人,弄清楚是哪一户之后,亲自前去,用价值不菲的玉佩与那家兑换了这只母羊。
再说郭嘉所寻的郭瀚,他其实并未走远,而是在与族中出众的年轻士子一起商讨未来的出路。正说到酣畅之际,三叔祖家的嫡次子来找,并告诉郭瀚,自家二叔在族中碰到了郭嘉,郭嘉还抱着一个婴儿,还问郭瀚在不在族里。
十六弟找我郭瀚不免有些奇怪,他和郭嘉关系不过尔尔,并不亲密,不知道郭嘉一回来就找他是因为什么。
郭原年纪尚小,又与郭瀚关系极好,听到郭瀚的反问,他直剌剌的道真是怪事,十六从兄1说那婴儿是我郭家的子嗣,然而十六从兄尚未娶妻,族中有训,尚未娶妻者不可纳妾,这不足岁的婴儿又是哪来的莫非十六从兄在外养了外室不成郭原纳罕地看了郭瀚一眼,半开玩笑地道,只是十六从兄为何一回来就找十二从兄,总不至于这孩子是十二从兄的吧
郭瀚本没有把郭嘉找他这件事放在心上,可听郭原这么一说,他心中一跳,升起一道不安的预感。这孩子莫非是他佯作不在意地询问孩子的大致月龄,与心中不可外道的那件事对上一对。发现时间恰好能接的上,他顿时心下一沉,强笑道怎么可能我一直在恩师处学习孔孟之道,倘若妻妾有孕,又怎会不知
郭原笑笑,未将这番话放在心上。他不知道郭瀚的心中早已翻江倒海。郭瀚不动声色地询问郭嘉近年来的动向,得知他竟然去西北寻找西迁的郭氏族人,郭瀚基本确定郭嘉就是为了寻他而来,那婴儿还真有可能是他的骨肉。
然而他并不想承认这个孩子。他是谁阳翟英才,名士管幼安的高徒。怎么能让人知道,他当初因为贪生怕死,找寻借口抛弃学业,悄悄跟随一部分郭家族人西迁又怎么能让人知道,他为了逃离外族的残杀,不惜引诱外族少女,利用她,哄骗她,乃至与她翻云覆雨,麻痹外族人的警惕心而他为了成功逃离,狠心抛弃族人,独自逃离一事,更是绝对不能让人知道的阴私。
他一个大男人,想要怎么样的孩子没有外族人生性放荡,凶残而不知羞耻,谁知道那外族少女肚子里的孩子是不是他的
郭瀚打定主意,不管郭嘉怎么说,他都不会承认那个孩子是他的。
然而他等了半天,也没有等到郭嘉的到来。直到天黑,他终于坐不住,主动来到郭嘉家中。
下仆迎他进门。郭瀚走到堂中,看见正在逗弄怀中的婴儿的郭嘉,见到他来,也只是不平不淡的打了声招呼。
郭瀚假意咳了一声。
听说十六弟找我,所为何事
郭嘉定睛看了郭瀚一眼,缓缓道我自西北归来,在六叔祖临终前见到了他。
说到这,他停顿了一会儿,竟不再继续说下去。
郭瀚心中有鬼,不及细想这停顿是什么意思,作出一副急切悲痛的模样你竟见到了我祖父我祖父他们究竟被何人所害
郭嘉没有回答,仿佛第一次认识郭瀚一般,将他上上下下地看了个遍,直看得郭瀚心里发毛。
六叔祖的临终之言,十二兄真的不知道
郭瀚有一瞬间的慌张,但想到自家祖父哪怕再恨铁不成钢,也必定会维护自己,不由放下心来十六弟这是何意,我自三年前至管先生处求学,已有许久不曾见过祖父如何知晓祖父的临终之言
见郭嘉不答,他只得自己引入话题,郭原那小子净爱胡闹,竟说十六弟带回来的是我的孩儿
郭嘉本是静静地看着他的表演,闻言,冁然一笑十二兄多虑。
在郭瀚不解的注视中,郭嘉一点点地拢紧婴儿身上的包被,还未与十二兄介绍这是奕儿,我郭嘉郭奉孝的儿子。
远在长安的董卓府,一个卫兵朝青衣士子行了一礼,为他拨开竹帘。
戏先生,太师已恭候多时。
第62章 再遇貂蝉
戏志才进去的时候, 董卓正在大发雷霆。
自董卓排除异己,诛杀袁家几十人,杀死张温等对自己有威胁的人后, 底下人心浮动。原本对他呈观望姿态的世家, 对他的态度开始微妙起来。一些自诩忠君爱国的士人,竟当面与他顶着干。董卓杀鸡儆猴地杀掉这些士人,盛怒之下还烹煮了几个大臣, 本以为能震慑一二,没想到起到了反效果,反而引得更多人公然反抗, 甚至密谋行刺。
董卓自是不能放过这些人, 抓到几个就杀几个,不知不觉间,他手下的鲜血越来越多。等他反应过来不能再这么下去的时候,他杀的人已经数不胜数。底下人对他的敢怒不敢言,士人们对他的怨气, 都已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
更让董卓焦头烂额的是,被屠了族人的袁绍与袁术组织了一支关东义军, 趁着他与匈奴及白波贼互掐的时候, 拉了忠君爱国的大旗来讨伐他。
一言不合被围殴, 不逃是傻蛋。董卓就此迁都长安,把大本营往西边迁, 自己留在洛阳与敌人对战。
因为在政敌和对外关系的处理上太过粗暴, 董卓吃了不少闷亏。无奈之下, 他接受了李儒的引荐,将某位声名不显的戏姓士子奉为上宾。
一开始他还不怎么瞧得上这毫无名气的年轻寒士,直到对方提出几点有预见性的论断并一一实现,他才收起轻视,真正地礼遇对方。
恋耽美
然而崔颂万万没有想到,他会在这间矮小昏暗的土坯房里,见到一个对历史而言说关键又或许不那么关键的人物。
正巧在几人即将离开之际,一道轻柔的声音在门外响起,带着少许犹疑阿父你有客人吗
来人是任神医的女儿,崔颂不经意地扫了一眼,只见她低眉垂首,带着家侍的柔顺姿态,侧身向他们行女子礼。即使未曾看见正脸,只露出一小半白皙的侧颜,亦让人觉得面容娇好,赏心悦目。
如果只是如此,那倒也罢,崔颂最多感慨这假神医的女儿真是一点也不像他。就在崔颂几人走出房门,准备沿路返回的时候,小土坯房中传来刻意压低,但还是能让人隐约捉到一耳朵的对话。
红昌,你怎么回来了
阿父,我
姓任,名叫红昌
崔颂的表情顿时变得有些怪异。
任红昌,这个看似普通的名字,或许大部分人对它毫无印象。但是听过戏曲,或是读过野史的人,或许知道任红昌是谁。
这是一个在民间传说中广为流传,但不管是在正史,还是三国演义中都不曾出现过的名字。
但要是说起这位任姑娘在三国演义中的大名,可谓是如雷贯耳,家喻户晓。
她叫貂蝉。
子琮戏志才停下脚步。
崔颂不想让戏志才看出异常,面不改色地抬步跟上,只暗中记下这间矮房的地址。
不过他很快就发现认路的行为其实没有必要,因为,不过两天的时间,他就再次见到了任姑娘。
第61章 郭氏子弈
说到貂蝉, 不免让人想起三国演义中著名的离间计。
而历史上的吕布确实也是因为与董卓的侍女私通,与董卓嫌隙更深。
既然真的有貂蝉这一号人的存在,若想除去董卓, 最快的方式便是顺水推舟, 推动历史的进程。
在崔颂看来,三国中最擅长离间计的,非贾诩莫属。
可惜贾诩此人深谙自保之道, 对他没有好处的事,他不可能去做。如今贾诩算是董卓部下,想要借他的力除去董卓, 难。还有可能会被他反咬一口。
如此想着, 崔颂与戏志才回到驿站。戏志才道了句另有他事,再次踏门而出。
崔颂正欲回房小歇,却被人叫住。
来人是那名叫江遵的士子,仍是谦和的模样,端方有礼地朝他一揖。
说完几句寒暄的话, 崔颂才从古代文人惯有的婉转含蓄中听出江遵的来意。
君可曾拜访王温侯,崔颂一时没反应过来王温侯是谁, 毕竟说到温侯大家首先想到的基本会是吕布。待江遵说了下文, 崔颂才明白过来这所谓的王温侯竟是王允的代称。
原来, 历史上的王允虽然没像演义里那样向董卓进献貂蝉,但因为曲意逢迎, 很受董卓信任与重用, 不但官拜司徒, 录尚书事,还被册封为温侯。
温侯这个封号仿佛自带毒性,两个温侯都没有好结果
江遵这话问的很有意思。他一个身无官职、还未成年的毛头小子,问他有没有去拜访位列三公的王允作为一个国家的主要领导人,日理万机,若是随便哪个士子心血来潮都去拜访一下,王允还要不要干活了
因此崔颂猜测,江遵的意思大概是你有意向王允毛遂自荐,成为他的幕僚吗
这个问题让崔颂有些意外,虽然他也想过身为名士向王允自荐,被征用的几率是多少,可他向不向王允自荐和江遵有什么关系
虽觉疑惑,崔颂还是如实答道
不曾。
江遵露出惊讶之色以君之才,足以在王公帐下居一席之地,何以不至
崔颂谦虚道承江兄谬赞,纸上谈兵之士,不敢到王司徒府上班门弄斧。
已经到王允府上班门弄斧过的江遵多看了崔颂两眼,不确定他这是真的自谦还是在讥讽自己。
却见崔颂神色坦荡,看不出一丝真实想法,江遵捉摸不透,只得收起那些隐晦的心思。
所谓交浅言深,是在下莽撞了。江遵作了一揖,道别离去。
正准备听下文的崔颂
崔颂当然不是在嘲讽江遵,但他确实对王允无意或者应该说,在其他人面前,他必须对王允无意。
浪得嗨,死得快。且不说他还没想好以自己的半桶水智谋要不要踩王允这趟浑水,就说现在的格局王允是什么人他可是站在权力中心的大佬,虽说是董卓事件的赢家,但他的同好可没有那么幸运。枪打出头鸟,一枪崩死一个,君不见伍孚等人是什么下场更别说王允还没有笑到最后,没笑两声就被郭汜他们清算了。
所以,就算他要为王允做事,他也要当站在幕后的那个人。
崔颂的这些想法,江遵半点也不知道。他被崔颂那句疑似嘲讽的话惹得胡思乱想,以为自己的小心思被崔颂看穿。然而他的心里还抱着一分侥幸,倘若崔颂并未看出他的意图,在他说出道罪的那一番话后定会出声挽留,因而他故意放慢脚步。然而等了半天,也没等来崔颂开口。
实际上崔颂并不是江遵所想的那样,他只是还没习惯古人的这些弯弯绕绕,完全没想到自己应该意思意思一下,客套地留人而已。
崔颂觉得跟这些古人沟通真是心累,每天都要提心吊胆不说,还一个个藏着掖着,猜个意思猜上大半天。此时他不免怀念起郭嘉来。也就只有和郭嘉在一起的时候,他感觉不到时代的隔阂感,自然交谈,无需端着紧张,不用提起十二万分的心思来应对。也不知道郭嘉现在过得怎样,有没有离开氐人的营寨了
另外,戏志才今日表现的有些奇怪早上他可完全没表露出要出门的意向,刚才却神色肃穆,说有要事要办。究竟是什么要事,让他临时起意,在已经变天、随时可能降大雨的情况下出门
同一时刻,身在阳翟的郭嘉鼻子一痒,腾出一只手揉了揉鼻尖,另一只手稳稳地抱着怀里的婴儿,走进一座隐蔽的庄园。深入十几丈,被一个穿着朴素青衫的文士拦住去路。
十六子侄,你可别忘了我族祖训非郭氏一族,不得踏入此地避难。
他看着郭嘉怀里的婴儿,眼中尽是不赞同之色
郭嘉没有因为文人的严厉而退缩,他坦然一笑,脚步不停地往庄内走,从叔多虑了,这正是郭家子。
文士讶异道你还尚未娶妻,怎会
郭嘉没有直接回答十二从兄1是否已经平安归来
文士曰因逢战乱,道路不通,郭文广仁孝,接到族长书信后立即辞去学业,回乡守孝。现已归家多日。
郭嘉辞谢文人,抱着婴儿朝郭瀚郭文广家走去。
郭嘉步伐飞快,等他走远,文人才反应过来郭嘉一回来就去寻找郭瀚,莫非他怀里的婴儿是郭瀚的
却说郭嘉一路来到郭瀚的住所,大门紧闭,叩响房门无人应答。问左邻右舍,得知郭瀚有事出门,还要好一会儿才能回来。
本该在家中好好守孝的人此时竟不在家,纵是郭嘉等得,他怀里的小婴儿也等不得。郭嘉毫不犹豫地调转脚步,往自家的宅邸走去。
所过之处,房屋稀稀拉拉的散着,要问人烟,竟比房屋还要稀少。
他这一脉早已凋零,尤其是他这一家,三代单传,到他这儿,父、祖皆亡,只剩下他一个孤家寡人。
郭嘉推开已然掉漆的大门,走入家中。里面冷冷清清,带着久无人居住的萧条,只有两三个旧仆在院中打扫。见他归来,两人皆是一怔,赶忙抛掉手中的扫帚,慌张地上前朝他问好,带着几分生疏。
恭迎郎主归家。
物是人非,触景伤情。
郭嘉虽有些伤感,却没有说什么多余的话。他让两人先去准备婴儿能吃的食物。家中并没有现成的乳汁,下仆只能一家家地敲响附近人家的大门,终于在一户尚且富庶的人家家里淘来一只母羊,要来一碗羊奶。郭嘉询问二人,弄清楚是哪一户之后,亲自前去,用价值不菲的玉佩与那家兑换了这只母羊。
再说郭嘉所寻的郭瀚,他其实并未走远,而是在与族中出众的年轻士子一起商讨未来的出路。正说到酣畅之际,三叔祖家的嫡次子来找,并告诉郭瀚,自家二叔在族中碰到了郭嘉,郭嘉还抱着一个婴儿,还问郭瀚在不在族里。
十六弟找我郭瀚不免有些奇怪,他和郭嘉关系不过尔尔,并不亲密,不知道郭嘉一回来就找他是因为什么。
郭原年纪尚小,又与郭瀚关系极好,听到郭瀚的反问,他直剌剌的道真是怪事,十六从兄1说那婴儿是我郭家的子嗣,然而十六从兄尚未娶妻,族中有训,尚未娶妻者不可纳妾,这不足岁的婴儿又是哪来的莫非十六从兄在外养了外室不成郭原纳罕地看了郭瀚一眼,半开玩笑地道,只是十六从兄为何一回来就找十二从兄,总不至于这孩子是十二从兄的吧
郭瀚本没有把郭嘉找他这件事放在心上,可听郭原这么一说,他心中一跳,升起一道不安的预感。这孩子莫非是他佯作不在意地询问孩子的大致月龄,与心中不可外道的那件事对上一对。发现时间恰好能接的上,他顿时心下一沉,强笑道怎么可能我一直在恩师处学习孔孟之道,倘若妻妾有孕,又怎会不知
郭原笑笑,未将这番话放在心上。他不知道郭瀚的心中早已翻江倒海。郭瀚不动声色地询问郭嘉近年来的动向,得知他竟然去西北寻找西迁的郭氏族人,郭瀚基本确定郭嘉就是为了寻他而来,那婴儿还真有可能是他的骨肉。
然而他并不想承认这个孩子。他是谁阳翟英才,名士管幼安的高徒。怎么能让人知道,他当初因为贪生怕死,找寻借口抛弃学业,悄悄跟随一部分郭家族人西迁又怎么能让人知道,他为了逃离外族的残杀,不惜引诱外族少女,利用她,哄骗她,乃至与她翻云覆雨,麻痹外族人的警惕心而他为了成功逃离,狠心抛弃族人,独自逃离一事,更是绝对不能让人知道的阴私。
他一个大男人,想要怎么样的孩子没有外族人生性放荡,凶残而不知羞耻,谁知道那外族少女肚子里的孩子是不是他的
郭瀚打定主意,不管郭嘉怎么说,他都不会承认那个孩子是他的。
然而他等了半天,也没有等到郭嘉的到来。直到天黑,他终于坐不住,主动来到郭嘉家中。
下仆迎他进门。郭瀚走到堂中,看见正在逗弄怀中的婴儿的郭嘉,见到他来,也只是不平不淡的打了声招呼。
郭瀚假意咳了一声。
听说十六弟找我,所为何事
郭嘉定睛看了郭瀚一眼,缓缓道我自西北归来,在六叔祖临终前见到了他。
说到这,他停顿了一会儿,竟不再继续说下去。
郭瀚心中有鬼,不及细想这停顿是什么意思,作出一副急切悲痛的模样你竟见到了我祖父我祖父他们究竟被何人所害
郭嘉没有回答,仿佛第一次认识郭瀚一般,将他上上下下地看了个遍,直看得郭瀚心里发毛。
六叔祖的临终之言,十二兄真的不知道
郭瀚有一瞬间的慌张,但想到自家祖父哪怕再恨铁不成钢,也必定会维护自己,不由放下心来十六弟这是何意,我自三年前至管先生处求学,已有许久不曾见过祖父如何知晓祖父的临终之言
见郭嘉不答,他只得自己引入话题,郭原那小子净爱胡闹,竟说十六弟带回来的是我的孩儿
郭嘉本是静静地看着他的表演,闻言,冁然一笑十二兄多虑。
在郭瀚不解的注视中,郭嘉一点点地拢紧婴儿身上的包被,还未与十二兄介绍这是奕儿,我郭嘉郭奉孝的儿子。
远在长安的董卓府,一个卫兵朝青衣士子行了一礼,为他拨开竹帘。
戏先生,太师已恭候多时。
第62章 再遇貂蝉
戏志才进去的时候, 董卓正在大发雷霆。
自董卓排除异己,诛杀袁家几十人,杀死张温等对自己有威胁的人后, 底下人心浮动。原本对他呈观望姿态的世家, 对他的态度开始微妙起来。一些自诩忠君爱国的士人,竟当面与他顶着干。董卓杀鸡儆猴地杀掉这些士人,盛怒之下还烹煮了几个大臣, 本以为能震慑一二,没想到起到了反效果,反而引得更多人公然反抗, 甚至密谋行刺。
董卓自是不能放过这些人, 抓到几个就杀几个,不知不觉间,他手下的鲜血越来越多。等他反应过来不能再这么下去的时候,他杀的人已经数不胜数。底下人对他的敢怒不敢言,士人们对他的怨气, 都已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
更让董卓焦头烂额的是,被屠了族人的袁绍与袁术组织了一支关东义军, 趁着他与匈奴及白波贼互掐的时候, 拉了忠君爱国的大旗来讨伐他。
一言不合被围殴, 不逃是傻蛋。董卓就此迁都长安,把大本营往西边迁, 自己留在洛阳与敌人对战。
因为在政敌和对外关系的处理上太过粗暴, 董卓吃了不少闷亏。无奈之下, 他接受了李儒的引荐,将某位声名不显的戏姓士子奉为上宾。
一开始他还不怎么瞧得上这毫无名气的年轻寒士,直到对方提出几点有预见性的论断并一一实现,他才收起轻视,真正地礼遇对方。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