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人]焚香祭酒——积羽成扇(39)
你要做什么
既然睡不着,郭嘉道,我们来作赋吧。
zzzz
听到身边忽然变得绵长粗重的呼吸声子琮
zzzz
郭嘉无声一笑,重新躺了回去。
好梦。
最终装睡变真睡的崔颂,又一次来到久违的现代。
不同于这边的天寒地冻,那边正是炎炎夏日,崔颂一个人坐在寝室里,穿着t恤,咬着绿豆棒冰,脖子上挂着毛巾,显然刚从篮球场回来。
sat你好崔颂问候道。
被用法语招呼的崔颂
他感觉自己的小心脏又受了一回刺激上次是英文,这次连法语都学了
下次见面,不会精通十六国语言了吧
崔颂满不在意只会这一句而已前几天有个法国籍的学妹找我问路,顺便学会的。
见崔颂眉目间带着倦色,崔颂道,几天没见,你怎么没精打采的
崔颂把这几日发生的事告诉他就是这样线索又断了。
乔姬跟你说,刺客用来自杀的药中有一味恤草
崔颂没在意他特意咬中的两个字是。
崔颂咬了口冰,缓缓道恤草无色无味,不致命唯有一点特殊,此草,只在渭桥生长。
对汉朝地名全无概念的崔颂渭桥
渭桥临近长安。
崔颂隐约有了不好的预感你的意思是
无妨。崔颂丢了冰棒棍子,用毛巾擦去手上的汁液,不管是不是有意为之,去一趟长安便是。
去长安
既然对方抹了所有的线索,只给我们留下这一个线索那就如他的意。总要他现出形,才好抓住他的尾巴。一边说着,崔颂又拆了一根冰棍,总归是我惹出来的麻烦,肯定是要帮你解决的。
崔颂也不跟他客气别的另说,你再教我两招,这样我也有点底。
崔颂用实战教他被敌人制住的时候该怎么反击,大约是动作大了些,隔壁同学过来砸门
525,你们寝室养熊呢安静点
崔颂应了一声,往书桌上一坐,抄着双手刚才教你的都会了
差不多吧。估量着时间,崔颂觉得自己也该醒了,我走了。
嗯。崔颂说道,临走前还是再给你个建议比较好。
什么
不要轻易地相信人。
崔颂不明白另一个自己为何突然这么说你
记住了。
崔颂仿佛从云层掉落,惊醒的时候,天色已经大亮。
郭嘉正在旁边吃早点,见他醒来,放下手中的陶碗饿了吧,快去洗漱,先喝点豆汤垫垫胃。
等崔颂坐在食案前,脑中犹在回想另一个自己与他说的那些话。
郭嘉见他神思不属,没动几下筷子,摘了个蒸糕塞进他的嘴里发什么呆
崔颂取下蒸糕,脱口而出道我要去长安。
郭嘉执著的手一顿。
他放下碗筷,转头凝视着崔颂。
为何
崔颂总不能说这是另一个自己的意思,也不可能说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般凭白让人担心的话来,他只能故作无事,含糊道我去长安寻个人。
郭嘉深深地看了他一眼,起身走到榻边,削牍研磨。
没过多久,他拿着一卷写好的竹简,放进木盒中,扣上锁扣交给他。
这是
嘉在长安有一旧识,若是子琮有为难之处,可拿着此书前去,他定会全力相助。
崔颂接过这分量极重的简书,正要道谢,被郭嘉制止。
嘉倒想与你同去,只是
他不能丢下需要照顾的长辈与幼侄。
郭定已然时日无多,而郭奕还小,亦不可能冒着寒冰朔风,长途跋涉。
因而,纵然心中再是担忧,他也只能将所有不切实际的想法压下,托远方的好友多为照顾。
崔颂也知道这点,本就没想过和他同行,但见郭嘉对那好友似乎十分信任,他不由生出几分好奇。
你这位旧识是
他姓钟,郭嘉道,单名繇,表字元常。
第52章 与子绸缪
钟繇
崔颂差点因为过度惊讶而把盒子磕地上。
对三国历史有一定了解的人, 多少听过这个名字,此人是魏朝三公之一, 至于另外两公,一个是据说被诸葛亮骂死的王司徒,另一个则是传闻心思不定, 被管宁割席断义的华歆。
崔颂之所以对钟繇有印象,还要得益于一款名为三国杀o的卡牌游戏。这款游戏里钟繇的技能十分好用, 以至于他天天选钟繇玩,玩的久了, 这个名字也就烙进了他的心底。
崔颂万万没有想到, 郭嘉给他介绍的好友, 竟然是钟繇。
比起实际的行动, 所有的言语都显苍白。崔颂没有多说客套话, 只暗暗记住郭嘉的心意。
见郭嘉仍有些不放心, 崔颂半玩笑道莫非奉孝对我毫无信心
郭嘉忧虑道刺客一事未定, 终究令人难安。
崔颂也觉得刺客的事就像达摩克里斯之剑, 一直挂在他的头顶,让他一刻都不得放松。所以他毫不犹豫地同意了另一个自己的提议,希望能在长安把事情解决。
就算他寻不到幕后黑影,不是还有大神崔颂给他抱腿吗总会有办法的。
崔颂想得很开,郭嘉见他如此乐观,忍不住沉下声。
记得防备你身边的人。
崔颂被吓了一跳此话何解
另一个崔颂让他不要轻信, 现在郭嘉又让他防备身边的人难道他们发现了什么
郭嘉徐徐道嘉只是奇怪为何每一次刺客都能未卜先知, 在子琮落单的时候下手
第一次便也罢了, 哪怕对崔府的地形与府内之人的作息十分熟悉,还能说是巧合第二次,崔颂与荀家车队分开不过半柱香的时间,竟与刺客狭道相逢时机之精准,绝非一个巧合就可盖过。
崔颂听懂了他的未尽之意,不由细思恐极。
我身边的人有问题他知道郭嘉既然说了这番话,心中必有决断,你觉得谁可疑
郭嘉喟叹一声嘉不知道。
未等崔颂开口,他又道,除了普通家仆,徐、甘、乔三人皆有殊异之处。
三个人看起来都有问题
在崔颂的惊愕中,郭嘉将自己的所见所思全盘托出。
徐濯作为他的护卫,每次都赶得凑巧。看似及时地赶走刺客,保卫了他的安全,可实际上,一不能生擒,二不击杀,三则从不在第一时间赶到如果不是崔颂自带武艺,每次都能与刺客周旋,等徐濯赶到的时候,他早就变成一具尸体了。
再说刺客服毒自杀一事,当时离刺客最近的是徐濯,外人并不知道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乔姬说他那几天恰好肠胃不适,一个身体一向强壮的武士,怎么突然好端端的闹起了肚子寨中的食物都是统一处理的,连稚嫩的幼儿吃了都没事,他一个习武的成年人,突然就水土不服了虽说他的手臂收了重伤,差点去了半条命,然而这个世上,可是有苦肉计这一说法
乔姬作为他的近侍,懂医毒之术,且前两次事发时都不在现场,刺客服毒时又最早赶到亦有几分可疑。由徐濯的证词可知,刺客当时意图逃走,后来被他阻了,于是服毒自尽。这在郭嘉看来亦是奇怪得很。刺客若有自杀之心,无需等到这个时候,在牢里自戮岂不痛快。他既忍了刑罚之苦,有心逃走,就不会因为一时的困窘而自尽。
如此一来,善医善毒的乔姬又多了几分可疑。
最后是甘姬。甘姬亦是他的近侍,会武,看起来无甚可疑之处。唯独两点巧合令郭嘉有些不对味。一是第二次刺杀时,她与徐濯最早赶至,后来去寻乔姬,却与乔姬一同失踪,一去不返。
二是刺客服毒的那天,为崔颂递送汤药的甘姬无声无息地站在帐外,恰巧听见白荣与他们的谈话。
未有明确的证据,郭嘉不好妄自断言,只能直言提醒崔颂,要留心这三人,不要太过信任。
所谓疏不间亲,如此直白地让他警惕身边的从者,可见郭嘉真的把他看做是自己人,并且一心为他打算。
崔颂向来是人报我三千,我回人一万,郭嘉如此,他自是对郭嘉更加亲厚。
有了这番插曲,再加上徐濯有伤在身,在透露自己要去长安的信息后,崔颂本想让徐濯留下,但架不住他的强烈反对。兼之郭嘉说了一句此时朔风酷寒,不若稍等几天,等天暖一些了再走,于是崔颂没有立即动身;缓了小半个月,等徐濯伤势好转,他带上这段时间准备的物资,与众人道别。
长亭外,郭嘉递给他一只被蓝色布带缠绕的硬物。
崔颂解开布带,发现里面是一柄小巧精致的匕首。
这把匕首崔颂见过,不止见过,他还曾用它破开山壁,带郭嘉逃离绝境。
这正是二人困在山洞时,郭嘉交给他的那把匕首。
那个时候他们一逃出山洞就落入水里,匕首也在那时遗失了。后来,元娘因为感激他们,特意带着族人去河里打捞,郭嘉的匕首,崔颂的佩剑,都被他们找到,物归原主。
如今,这把匕首和在山洞时一样,被郭嘉一分为二,其中刻着睚眦的子匕首被套上特质的刀鞘,用布带牢牢裹着,送给了他。
至于另外一半,自然还在郭嘉手上。
虽然只是其中的一半,但整个刀刃锋利流畅,完全看不出被分开的痕迹,而且威力不减,仍然削铁如泥,无需多想便知这是不可多得的宝物。
崔颂觉得这件礼物有些贵重,可他突然想到在古代,赠刀似乎是一种郑重的礼节,代表朋友间的信任与重视,不好拒绝。
崔颂只能收下这把匕首,思索了片刻,取下腰间不离身的玉坠,回赠给郭嘉。
郭嘉道此刀名为绸缪,与另一把独觞本为一体,今赠与子琮,望子琮一路顺风,好自珍重。
崔颂有些不舍。到底是他在古代第一个投缘的朋友,不似荀氏叔侄那样的君子之交,颇有些现代好哥们的感觉。
奉孝也要保重,他郑重道,酗饮伤身,万不可贪一时之欢而不顾惜身体。
充当背景板的白米忍不住嘀咕先生要能真记住才好
郭嘉重重地咳了两声。
崔颂将目光转向旁边的白米,此事还需要白兄多做监督。
白米表示义不容辞您放心吧,我一定会时刻看牢先生,不让寨里的人卖酒给他。
郭嘉无言只是偶尔小酌
不过他这小酌的量,比一般人多一点罢了。
最终,崔颂带着家仆等人上路。
他的白驹宝马搦朽在白氐族变乱的时候被人扣住,后来不见所踪。也不知怎么回事,这马四处乱走,兜兜转转,竟来到女羌族的牧场偷吃,被抓了个正着。
为了逃跑,白驹在牧场里搅风搅雨,最后还是来帮忙的徐濯认出了它,说这是崔颂的马,方才结束一场闹剧。
崔颂找回这个小祖宗,也算了却一桩心事。几人一路北上,等抵达长安的时候,正是开春时节,同时,他们听到了一则消息
董卓迁都了。
许多人以为董卓迁都是被十三路诸侯演义18路,正史13路给吓的,其实不然。董卓迁都,最主要是因为白波军与匈奴的威胁。
知道董卓迁都的事,崔颂便对长安之行抱了疑虑。最终他还是选择继续前进,以不变应万变。
期间他在梦中回过一次现代,就绸缪是什么寓意这一问题咨询了另一个自己。
作为一个文盲,他压力很大,古人这动不动就给东西取名,还引经据典、追求雅致深意、用意象表明心迹的习惯,每次都让他觉得自己是个俗人。
另一个崔颂问是筹谋还是绸缪
他在纸上用隶书写下绸缪二字。
崔颂有些惊讶看来这位朋友确实对你情谊不浅。
这话怎么说
崔颂把手机递给他度娘在手,天下你有。
恋耽美
既然睡不着,郭嘉道,我们来作赋吧。
zzzz
听到身边忽然变得绵长粗重的呼吸声子琮
zzzz
郭嘉无声一笑,重新躺了回去。
好梦。
最终装睡变真睡的崔颂,又一次来到久违的现代。
不同于这边的天寒地冻,那边正是炎炎夏日,崔颂一个人坐在寝室里,穿着t恤,咬着绿豆棒冰,脖子上挂着毛巾,显然刚从篮球场回来。
sat你好崔颂问候道。
被用法语招呼的崔颂
他感觉自己的小心脏又受了一回刺激上次是英文,这次连法语都学了
下次见面,不会精通十六国语言了吧
崔颂满不在意只会这一句而已前几天有个法国籍的学妹找我问路,顺便学会的。
见崔颂眉目间带着倦色,崔颂道,几天没见,你怎么没精打采的
崔颂把这几日发生的事告诉他就是这样线索又断了。
乔姬跟你说,刺客用来自杀的药中有一味恤草
崔颂没在意他特意咬中的两个字是。
崔颂咬了口冰,缓缓道恤草无色无味,不致命唯有一点特殊,此草,只在渭桥生长。
对汉朝地名全无概念的崔颂渭桥
渭桥临近长安。
崔颂隐约有了不好的预感你的意思是
无妨。崔颂丢了冰棒棍子,用毛巾擦去手上的汁液,不管是不是有意为之,去一趟长安便是。
去长安
既然对方抹了所有的线索,只给我们留下这一个线索那就如他的意。总要他现出形,才好抓住他的尾巴。一边说着,崔颂又拆了一根冰棍,总归是我惹出来的麻烦,肯定是要帮你解决的。
崔颂也不跟他客气别的另说,你再教我两招,这样我也有点底。
崔颂用实战教他被敌人制住的时候该怎么反击,大约是动作大了些,隔壁同学过来砸门
525,你们寝室养熊呢安静点
崔颂应了一声,往书桌上一坐,抄着双手刚才教你的都会了
差不多吧。估量着时间,崔颂觉得自己也该醒了,我走了。
嗯。崔颂说道,临走前还是再给你个建议比较好。
什么
不要轻易地相信人。
崔颂不明白另一个自己为何突然这么说你
记住了。
崔颂仿佛从云层掉落,惊醒的时候,天色已经大亮。
郭嘉正在旁边吃早点,见他醒来,放下手中的陶碗饿了吧,快去洗漱,先喝点豆汤垫垫胃。
等崔颂坐在食案前,脑中犹在回想另一个自己与他说的那些话。
郭嘉见他神思不属,没动几下筷子,摘了个蒸糕塞进他的嘴里发什么呆
崔颂取下蒸糕,脱口而出道我要去长安。
郭嘉执著的手一顿。
他放下碗筷,转头凝视着崔颂。
为何
崔颂总不能说这是另一个自己的意思,也不可能说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般凭白让人担心的话来,他只能故作无事,含糊道我去长安寻个人。
郭嘉深深地看了他一眼,起身走到榻边,削牍研磨。
没过多久,他拿着一卷写好的竹简,放进木盒中,扣上锁扣交给他。
这是
嘉在长安有一旧识,若是子琮有为难之处,可拿着此书前去,他定会全力相助。
崔颂接过这分量极重的简书,正要道谢,被郭嘉制止。
嘉倒想与你同去,只是
他不能丢下需要照顾的长辈与幼侄。
郭定已然时日无多,而郭奕还小,亦不可能冒着寒冰朔风,长途跋涉。
因而,纵然心中再是担忧,他也只能将所有不切实际的想法压下,托远方的好友多为照顾。
崔颂也知道这点,本就没想过和他同行,但见郭嘉对那好友似乎十分信任,他不由生出几分好奇。
你这位旧识是
他姓钟,郭嘉道,单名繇,表字元常。
第52章 与子绸缪
钟繇
崔颂差点因为过度惊讶而把盒子磕地上。
对三国历史有一定了解的人, 多少听过这个名字,此人是魏朝三公之一, 至于另外两公,一个是据说被诸葛亮骂死的王司徒,另一个则是传闻心思不定, 被管宁割席断义的华歆。
崔颂之所以对钟繇有印象,还要得益于一款名为三国杀o的卡牌游戏。这款游戏里钟繇的技能十分好用, 以至于他天天选钟繇玩,玩的久了, 这个名字也就烙进了他的心底。
崔颂万万没有想到, 郭嘉给他介绍的好友, 竟然是钟繇。
比起实际的行动, 所有的言语都显苍白。崔颂没有多说客套话, 只暗暗记住郭嘉的心意。
见郭嘉仍有些不放心, 崔颂半玩笑道莫非奉孝对我毫无信心
郭嘉忧虑道刺客一事未定, 终究令人难安。
崔颂也觉得刺客的事就像达摩克里斯之剑, 一直挂在他的头顶,让他一刻都不得放松。所以他毫不犹豫地同意了另一个自己的提议,希望能在长安把事情解决。
就算他寻不到幕后黑影,不是还有大神崔颂给他抱腿吗总会有办法的。
崔颂想得很开,郭嘉见他如此乐观,忍不住沉下声。
记得防备你身边的人。
崔颂被吓了一跳此话何解
另一个崔颂让他不要轻信, 现在郭嘉又让他防备身边的人难道他们发现了什么
郭嘉徐徐道嘉只是奇怪为何每一次刺客都能未卜先知, 在子琮落单的时候下手
第一次便也罢了, 哪怕对崔府的地形与府内之人的作息十分熟悉,还能说是巧合第二次,崔颂与荀家车队分开不过半柱香的时间,竟与刺客狭道相逢时机之精准,绝非一个巧合就可盖过。
崔颂听懂了他的未尽之意,不由细思恐极。
我身边的人有问题他知道郭嘉既然说了这番话,心中必有决断,你觉得谁可疑
郭嘉喟叹一声嘉不知道。
未等崔颂开口,他又道,除了普通家仆,徐、甘、乔三人皆有殊异之处。
三个人看起来都有问题
在崔颂的惊愕中,郭嘉将自己的所见所思全盘托出。
徐濯作为他的护卫,每次都赶得凑巧。看似及时地赶走刺客,保卫了他的安全,可实际上,一不能生擒,二不击杀,三则从不在第一时间赶到如果不是崔颂自带武艺,每次都能与刺客周旋,等徐濯赶到的时候,他早就变成一具尸体了。
再说刺客服毒自杀一事,当时离刺客最近的是徐濯,外人并不知道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乔姬说他那几天恰好肠胃不适,一个身体一向强壮的武士,怎么突然好端端的闹起了肚子寨中的食物都是统一处理的,连稚嫩的幼儿吃了都没事,他一个习武的成年人,突然就水土不服了虽说他的手臂收了重伤,差点去了半条命,然而这个世上,可是有苦肉计这一说法
乔姬作为他的近侍,懂医毒之术,且前两次事发时都不在现场,刺客服毒时又最早赶到亦有几分可疑。由徐濯的证词可知,刺客当时意图逃走,后来被他阻了,于是服毒自尽。这在郭嘉看来亦是奇怪得很。刺客若有自杀之心,无需等到这个时候,在牢里自戮岂不痛快。他既忍了刑罚之苦,有心逃走,就不会因为一时的困窘而自尽。
如此一来,善医善毒的乔姬又多了几分可疑。
最后是甘姬。甘姬亦是他的近侍,会武,看起来无甚可疑之处。唯独两点巧合令郭嘉有些不对味。一是第二次刺杀时,她与徐濯最早赶至,后来去寻乔姬,却与乔姬一同失踪,一去不返。
二是刺客服毒的那天,为崔颂递送汤药的甘姬无声无息地站在帐外,恰巧听见白荣与他们的谈话。
未有明确的证据,郭嘉不好妄自断言,只能直言提醒崔颂,要留心这三人,不要太过信任。
所谓疏不间亲,如此直白地让他警惕身边的从者,可见郭嘉真的把他看做是自己人,并且一心为他打算。
崔颂向来是人报我三千,我回人一万,郭嘉如此,他自是对郭嘉更加亲厚。
有了这番插曲,再加上徐濯有伤在身,在透露自己要去长安的信息后,崔颂本想让徐濯留下,但架不住他的强烈反对。兼之郭嘉说了一句此时朔风酷寒,不若稍等几天,等天暖一些了再走,于是崔颂没有立即动身;缓了小半个月,等徐濯伤势好转,他带上这段时间准备的物资,与众人道别。
长亭外,郭嘉递给他一只被蓝色布带缠绕的硬物。
崔颂解开布带,发现里面是一柄小巧精致的匕首。
这把匕首崔颂见过,不止见过,他还曾用它破开山壁,带郭嘉逃离绝境。
这正是二人困在山洞时,郭嘉交给他的那把匕首。
那个时候他们一逃出山洞就落入水里,匕首也在那时遗失了。后来,元娘因为感激他们,特意带着族人去河里打捞,郭嘉的匕首,崔颂的佩剑,都被他们找到,物归原主。
如今,这把匕首和在山洞时一样,被郭嘉一分为二,其中刻着睚眦的子匕首被套上特质的刀鞘,用布带牢牢裹着,送给了他。
至于另外一半,自然还在郭嘉手上。
虽然只是其中的一半,但整个刀刃锋利流畅,完全看不出被分开的痕迹,而且威力不减,仍然削铁如泥,无需多想便知这是不可多得的宝物。
崔颂觉得这件礼物有些贵重,可他突然想到在古代,赠刀似乎是一种郑重的礼节,代表朋友间的信任与重视,不好拒绝。
崔颂只能收下这把匕首,思索了片刻,取下腰间不离身的玉坠,回赠给郭嘉。
郭嘉道此刀名为绸缪,与另一把独觞本为一体,今赠与子琮,望子琮一路顺风,好自珍重。
崔颂有些不舍。到底是他在古代第一个投缘的朋友,不似荀氏叔侄那样的君子之交,颇有些现代好哥们的感觉。
奉孝也要保重,他郑重道,酗饮伤身,万不可贪一时之欢而不顾惜身体。
充当背景板的白米忍不住嘀咕先生要能真记住才好
郭嘉重重地咳了两声。
崔颂将目光转向旁边的白米,此事还需要白兄多做监督。
白米表示义不容辞您放心吧,我一定会时刻看牢先生,不让寨里的人卖酒给他。
郭嘉无言只是偶尔小酌
不过他这小酌的量,比一般人多一点罢了。
最终,崔颂带着家仆等人上路。
他的白驹宝马搦朽在白氐族变乱的时候被人扣住,后来不见所踪。也不知怎么回事,这马四处乱走,兜兜转转,竟来到女羌族的牧场偷吃,被抓了个正着。
为了逃跑,白驹在牧场里搅风搅雨,最后还是来帮忙的徐濯认出了它,说这是崔颂的马,方才结束一场闹剧。
崔颂找回这个小祖宗,也算了却一桩心事。几人一路北上,等抵达长安的时候,正是开春时节,同时,他们听到了一则消息
董卓迁都了。
许多人以为董卓迁都是被十三路诸侯演义18路,正史13路给吓的,其实不然。董卓迁都,最主要是因为白波军与匈奴的威胁。
知道董卓迁都的事,崔颂便对长安之行抱了疑虑。最终他还是选择继续前进,以不变应万变。
期间他在梦中回过一次现代,就绸缪是什么寓意这一问题咨询了另一个自己。
作为一个文盲,他压力很大,古人这动不动就给东西取名,还引经据典、追求雅致深意、用意象表明心迹的习惯,每次都让他觉得自己是个俗人。
另一个崔颂问是筹谋还是绸缪
他在纸上用隶书写下绸缪二字。
崔颂有些惊讶看来这位朋友确实对你情谊不浅。
这话怎么说
崔颂把手机递给他度娘在手,天下你有。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