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黄的身影走上丹陛,一声威严的平身响起,众臣起身。
    天乾帝瞧了瞧最靠前的站位,他英俊潇洒自诩风流倜傥的嫡长子正抬头对着他笑,顿时一乐,打趣道:怎么,伤好了?
    一点小伤而已,怎比得了天下重任在身?萧弘抬头挺胸,说这话时脸不红心不跳,特别大公无私。
    站他边上的萧奕已经体会过一遍,没想到这人还真敢厚着脸皮大言不惭地在堂上说出来,难道以为当今皇上那么好糊弄?
    没想到天乾帝一哂,还顺着话头下来:你有这份心,让朕很是欣慰,不过身子也要当心,别落了病根。
    谢父皇关心,儿臣晓得。
    萧铭萧奕:
    众臣:
    天家父子闲聊了几句之后,就见大理寺卿、刑部尚书和右都御史出列。
    大理寺卿手里举着一本折子说:皇上,关于江州名册案三司已逐一审查证据,名册之中四十八人皆罪证确凿,情节依照大齐律例,应斩首三十八人,流放十人,各种详情臣等已尽数写于奏折之中。
    黄公公下了丹陛,取走了奏折,呈于天乾帝。
    帝王打开来一看,顿时冷哼一声:只是斩首就够了吗?两湖总督沈浩所犯之事满门抄斩不为过,改!内阁俞方正欺君罔上,抄家斩首!通州巡抚廖方,辽州巡抚林岑严
    说到这里,天乾帝顿了顿,他看了一眼萧弘跟萧铭,想想四日未上朝的魏国公,便道:便按卿之所奏,立刻行刑。
    抄家可不仅仅是将家产充入国库,就是家眷都要变为低人一等的奴仆,特别是女眷,年轻的多送入教坊司充作官妓,几乎生不如死。
    林家好歹是魏国公府的姻亲,与两位皇子沾亲带故,天乾帝便放了一马。
    是。三司领命。
    江州的风波就这么过去了,可如今闹得沸沸扬扬的贺家除名却依旧受人关注。
    魏国公一连四日未上朝,这仿佛更加坐实贺惜朝忤逆不孝的罪名。
    有些人按耐不住蠢蠢欲动,可看杵在最前头的萧弘却又犹豫着没出列。
    其实贺惜朝究竟孝不孝他们不关心,只是担忧着这样的一个除名之子叛离家族还能步步高升,这于世家,于众多宗亲庞大的家族影响是在太坏。
    萧弘转过身,将朝臣的那些小心思收揽眼底,心里呵呵一声,也不等他们了,直接给京兆府尹一个眼色。
    今日,他就是给他家惜朝造势来的。
    皇上,臣有本奏。京兆府尹姚大人出列道。
    说。
    微臣所奏之事乃是一件较小的刑案,不过牵扯到最近传闻诸多的贺家除名之事,臣觉得有必要禀告皇上。
    京兆府尹乃是四品,站班靠末,向来在朝中不怎么说话,便时常让人忽略。
    萧铭看着他,忽然想到了什么,脸色便不好看了。
    要说这件事上最大的败笔,大概就是林誉之,刺杀也罢,却是未遂。
    萧弘居然也没有恼羞成怒到直接杖杀给贺惜朝出气,而是送了官府!
    原来就在这儿等着!
    既然如此,姚卿就说说吧。天乾帝道。
    姚大人从袖中取出折子,然后道:这除名乃是贺家私事,不过那日英王殿下派人前去报案,说是有人刺杀朝廷命官,下官便亲自带人去了。
    这么说姚大人是在场了,怎么从未听你提起过?忽然王阁老问道。
    是啊,这都过去四天了,外头议论纷纷,朝上也多方争论,也没见您出来澄清一下,今日倒是忽然发声了。有人的目光意有所指地朝站于最前端的萧弘那儿一瞥。
    萧弘幽幽地说:急什么,话都没说完呢。
    姚大人笑了笑道:英王殿下所言甚是,其实微臣并不在场,去的时候,贺惜朝已经被除名了,自然也不知道前因后果。不过一位年轻公子被英王府的侍卫看押着,此乃罪臣林岑严之子林誉之,因刺杀贺惜朝未遂被微臣收押于监。这三日下官便在审问结案之中,便未曾多言。
    这可从来没人说过,众位大臣脸上露出惊讶来。
    辽州与京城可相距甚远,林誉之为何会在京城?谢阁老忽然问。
    姚大人道:林誉之交代,林岑严乃是前任江州知府,吕家伏法传来,林岑严便怕波及自身,请他妻儿老小一同回京打探消息。林家老夫人乃魏国公亲妹,皇上下令三司会审之时,便请魏国公为其周旋保命。众人皆知,英王殿下与此事息息相关,无奈养伤闭门谢客,众人见不得,只好请贺惜朝代为求情,可没想到贺惜朝不顾姻亲之情直接拒绝。林家与贺家不仅是姻亲,往来更是密切贺家族老因此才聚集魏国公府,而贺惜朝哪怕如此也未曾松口,当日皇上下令三日结案,林岑严按照罪行必死无疑,林誉之便愤而杀人,恰好被英王殿下及时拦下,并来衙门报案。
    京兆府尹将折子高举头顶:此乃林誉之口供内容,请皇上过目。
    黄公公取走,呈于圣上。
    京兆府尹所未具体说明除名缘由,只针对于这个刺杀未遂的案件,然而林誉之愤而杀人之因已足够说明一切。
    林岑严已被定下死罪,乃罪大恶极之人,贺惜朝拒绝为此人求情开脱而被贺家除名,这究竟是大义还是大不孝?
    若是大不孝,那置朝廷法纪为何物,天子威严于何物,人伦道义为何物?
    若是大义,那么逼迫其为林岑严求情不成怒而除名的贺家,又是怎样自私自利,面目可憎的存在?
    虽说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可忠毕竟在孝之前。
    天乾帝看完了口供,示意黄公公给百官浏览。
    他看向萧弘问道:弘儿,你也在?
    萧弘道:是,贺家的动向儿臣有所耳闻,惜朝虽未开口,不过儿臣不想让他为难,便想见一见魏国公。可没想到儿臣去晚了,惜朝已经被除名。只是万幸比府尹大人早一些,才恰好看到林誉之拿着匕首偷袭他这危险一幕!那混账东西被我一脚踹晕过去,我本想宰了他,不过惜朝不愿儿臣担一个死刑的名声,非得秉公办理,没办法只能请府尹大人走一趟了。
    说到这里,他摸了摸下巴,冷笑了两声,不过也幸好还留着一条命,不然这外头谣言纷纷,各个对惜朝口诛笔伐,岂不是百口莫辩了?
    说来贺家人心虚装孙子也就罢了,可因为魏国公卧病在床,再加个家族除名,就断定贺惜朝大逆不孝,还言之凿凿,一封又一封狗屁不通的弹劾跟打了鸡血似得往内阁里飘,这种人儿臣以为更加可恶!
    萧弘说着便站出来,对帝王行礼道:父皇,贺惜朝乃儿臣府官,他若是个不忠不孝,忤逆之人,无需他人弹劾,儿臣自当先行请旨责罚。可若是他持身立正,尊礼守法,节气不弯,儿臣自不能让旁人污蔑他,更何况是这种暗藏鬼胎,借机生事的无耻之徒!
    我家惜朝坚持正义,却心有愧疚,在江州殚精竭虑,本就身子虚弱,如今更是一病不起,却还要遭受这般质疑,简直岂有此理!
    天乾帝道:你待如何?
    儿臣将所有弹劾折子都已收集起来,所有毫无根据,凭空捏造的之人,请父皇治一个诽谤之罪!萧弘一掀衣摆,跪下来。玫瑰小说网,玫瑰小说网,大家记得收藏网址或牢记网址,网址m.meiguixs.net 玫瑰小说网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请加qq群:647377658(群号)
    ☆、第218章 一份公道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震惊了。21GGD 21
    皇上, 老臣以为不妥, 大齐广开言路,不以弹劾论罪, 若依英王所言,今后还有谁敢对存疑犯法之人提出质疑?王阁老立刻奏请道。
    皇上,臣附议, 大齐政令清正, 便是因为言论自由宽容, 若是因此获罪, 怕是人人皆不敢直言,皇上耳目闭塞, 此乃朝廷不幸。户部尚书下跪恳求道。
    父皇,贺惜朝追随大哥出生入死,又是相伴长大,大哥为其不平实属正常,可不能因此真断了言路,请父皇三思。
    萧铭跟着跪下来,言辞恳切道。
    真是奇了怪了,本王什么时候断了言路?萧弘冷冷地看了一眼萧铭, 三弟及诸位曲解他人意思的本事真让人甘拜下风。
    萧铭凝了凝气说:虽说诸位弹劾有误,冤枉了贺惜朝, 可那是因为不知事实!自古被家族除名者, 莫不是犯了不可饶恕的错, 大臣们只是依照惯例而言论罢了
    萧弘高声问:既然不知真相,为何随意开口给人定罪?
    那是因为无人说!萧铭脱口而出道。
    萧铭这话一出,便后悔了。
    果然萧弘气极反笑:看来按照三弟的意思,只要不知真相,只要当事人不开口,便可凭空臆断?好,三司都可以撤了,凡是真相迷离的案件无需调查,什么证据,什么口供皆可不要,直接拍着脑袋靠想象定案就是。
    不是我不是这个意思父皇!萧铭急了,顿时相看天乾帝,儿臣只是希望,朝廷众臣不会因为害怕获罪而不敢说话啊!
    萧弘跟着说:父皇,言官又为谏议之臣,有直言劝谏之责,不平之事发声之能,言官耿直不畏强权,乃是大齐之幸,可恰恰没有决断的权力!对与错,该有当今圣上,三司京兆府衙依照罪证来判!三弟,为兄说的对不对?
    萧弘的询问,萧铭没有回答,前者也没期待,直接面向天乾帝道:父皇,这一封封的弹劾折子,儿臣昨日下午坐在文渊阁中一一翻看,逐字阅读,并分门别类!谢阁老萧弘说到最后忽然唤了一声。
    在众人的目光下,谢阁老从队列之中走出来,接着看向黄公公道:劳烦黄公公前往偏殿一趟,老臣将两个盒子搁在了那里。
    黄公公于是一甩浮尘便离开了大殿,不一会儿捧着两个盒子进来,问谢阁老:可是此物?
    多谢公公,正是。
    众人好奇得望着那两个盒子,天乾帝问:谢卿,里面是什么?
    谢阁老拱了拱手道:皇上,此乃依照英王殿下所言所分,弹劾贺惜朝的所有奏折。因数目较多,分量较沉,老臣不便带入大殿。
    闻言所有人都不禁惊讶了起来,而天乾帝点点头,示意黄公公给萧弘送去。
    萧弘打开其中一个盒子,随便从里面拿起一封看了看,接着全部取出展开在众人面前道:这些奏折是力请父皇严惩贺惜朝,直接以不孝之罪革除其职位,去其功名,甚至下大狱的。言辞之激进,声势之浩大,仿佛有不共戴天之仇,若父皇不以此定罪,便是天下不公,不正,危害人间。可事实证明,这些皆是诽谤!是诬陷!不管是恶意为之,还是稀里糊涂地跟着人云亦云,心思都是同样的恶毒!
    萧弘的目光锐利地扫过周围禁声不语的大臣,最终落在萧铭的脸上,停留许久。
    萧铭暗自握紧拳头,在兄长的逼人气势下,强忍着没有后退一步。
    萧弘看他强撑的模样,嘴角讥讽地一扬,看向天乾帝道:儿臣不会随意揣测,更不会不加审查胡乱给人按上莫须有的罪名,儿臣按照规矩行事!贺惜朝卧病在床,那么儿臣便以受害者的身份状告这些罔顾事实,随意攻讦又无法无天的臣子,以诽谤辱其名誉之罪!这些折子上面可都是有名有姓的,哦,还有联名上奏的,不知道是蠢还是坏,恳请父皇命大理寺接案审查。
    他说着将奏折往盒子里一放,又从袖子里掏出一张纸,哗地一声甩开:儿臣将状纸都写好了,请求一个公道!
    他说完俯下身恭恭敬敬地磕了一个头。
    众人简直被萧弘这神来一笔给惊呆了。
    这样都行?萧奕咋了咋舌,不禁看向帝王。
    而作壁上观的大臣们简直长见识了,特别是武官,他们一般来朝堂上都是当个雕塑的,做个昏昏欲睡的背景板。可今日,真是大开眼界,那点睡意因英王慷慨激昂的声音都消失不见。
    英王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回朝的第一天,就来个大动静!
    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望向了丹陛上的帝王,等待着他的决断。
    父皇这不合这不合什么,萧铭说不出来。
    可他知道,真让萧弘这么一个个状告过来,这些人都得搭进去!
    他心里很心急,折子里的人虽都不是要职,可言官却是朝堂上最要好的尖刀,一些损害他的利益,他又不方便弹劾的人,可以借着言官来扳倒,不能说的话,也可借着言官的口说出来。
    言官因直言相谏而得帝王赏识,从而为一条晋升之路,本就难以拉拢。
    萧铭花了多少时间和心血才有如今这番势力,这要是被萧弘拔了,简直断了一臂。
    他眼中充血,心中不甘,可萧弘不以太子身份压人,不以帝王宠爱直接定罪,照着规矩状告,根本挑不出错。
    最终他情急之下问道:单凭一份口供就能断定事实,是不是太草率了?大哥乃当朝太子,人人惧之,万一
    咳咳。忽然传来一声清咳之声。
    萧铭回头一看,却是户部尚书皱眉对他轻轻摇头。
    萧弘简直气笑了:三弟的想法大哥是不懂了,你是在怀疑为兄指使京兆府尹对林誉之屈打成招吗?
    此话一出,京兆府尹顿时出列,激动道:此乃诬陷!皇上,微臣秉公办事,英王殿下根本未曾插手。林誉之不过是一名涉世未深的少年,根本无需用刑,不过进了牢房就因为害怕便一五一十交代了始末,动机和作案手段一并告知,顺利签字画押。若是这等铁证礼亲王都不信,那下官只能请皇上将人提到这朝堂上,由您亲自看看是否有动刑的痕迹,也可当场再录一份口供!
    大概魏国公亲口承认,三弟才信吧。萧弘嗤笑道。
    萧铭脸皮直跳,脸顿时涨成了红色,尴尬地不知如何是从。
    天乾帝看着成竹在胸的萧弘,和已经弱了气势,乱了阵脚的萧铭,以及看热闹的萧奕,不禁暗自摇了摇头。
    他的御字已经送出去三天了,匾额早该做完,可至今没有挂上去,显然他的儿子正憋着大招呢。
    恋耽美

章节目录


冲啊,太子殿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遥的海王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遥的海王琴并收藏冲啊,太子殿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