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故宫装猫的日子[综]——洛娜215(218)
事实上不光是他不会相信,就连秦国也不会相信赵国会做出这么不要脸的事情。否则秦国怎么会做出先撤军再等着赵王交出六城的事情来?如果换成韩王或者魏王这样的老油条,他们绝对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派军队进去驻扎把地方占用下来再说。
所以吕不韦听闻异人的话之后就笑了,他缓缓摇了摇头公子,国与国之间,只有手段,只有胜负,没有脸面。
脸面这种东西是君子之间的游戏,而国与国之间是政客的互相切磋,战场更是在这个世界上最污浊的地方,互相博弈之间比拼的就是手段和算计,谁能多算一分便是将胜算握在了掌心之中。
也是他大意,吕不韦也没有想到过这一可能,因为赵王在他的心中鲁莽形象已成定式,他没有想到这个年轻的国王也会有一个合格政客的思维模式,并且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就能够从之前的巨大失败中振作并且开始成长起来。
若是放到过往,吕不韦可能会称赞一句赵王未来可期,但现在他可不会有这样的想法。
赵王这一串举动打乱了他的计划,这对于一个精于谋算之人绝谈不上是什么好的体验。
异人对吕不韦一向都是绝对信任的,在吕不韦表现出如此笃定的态度下他没有再表示怀疑,而是当下就开始思考对策:吾若是写信给父亲他顿了顿,露出了无奈之色。
来不及了。
如果赵王当真打算耍赖的话,如今也没有转圜余地了,如今秦军早就回到了秦国,大军要整装再出发谈何容易?时机这东西,哪怕差的是一两日,错过了就是错过了。
异人摇摇头,他现在只能关心赵国想要如何待他,是不是会真的假戏真做送他回家。
吕不韦这次并不像之前异人问策时候回答的爽快,他一直思考到日色低垂,才低低说道无论赵国打算如何,某以为公子都必须离开赵国。
若吾所料不差,赵王是想要借和秦国商讨公子归国事宜拖延时间,而一旦大王反应过来,定然会羞恼至极出兵攻打邯郸。
异人瞠目:这怎么行?到那是赵国一定已经准备好了!不过他转而又放松了些无妨,丞相应当会劝住祖父。
丞相怕是拦不住,吕不韦摇了摇头丞相站在了主和一派,和武安侯背道,而如今赵国出尔反尔于大王而言其便是起因。
而且有一点吕不韦没说,范雎和白起之间已经出现了将相不和的征兆,而在秦王想要攻打赵国之时,他必须要拉拢白起,而要拉拢白起他就一定会打压范雎。
哪怕范雎求和的决定有他默许的成分,哪怕当时的撤兵确实是秦国没办法再打下去了,但到了这一刻,作为君主,秦王会将之全数忘却。
这一切白起知道吗?他当然知道,但哪怕他知道范雎可能是无辜的,他也只能和范雎杠到底。
贯穿整个世界历史,从来只有臣子给皇帝背黑锅的,哪有皇帝自己举着黑锅往身上背还生怕别人看不到的呢?
在秦王看来,如果他当时没有听范雎的话和谈撤兵,那么白起就会继续东进打到邯郸,那现在赵王不过是一个阶下囚,要如何处置尽听他意,他如今就不会面对一个被毛头小子欺骗的尴尬窘境。
但秦王就算找再多借口迁怒再多的人,诏令是他下的,撤兵是他决定的,如果赵国当真玩弄了秦国,那么就等于他被一个年龄只有自己三分之一的毛头小子欺骗了。
所以秦王一定会出兵,一来为了泄愤,二来也是证明他攻打邯郸不过是探囊取物,当时撤兵并非是不得已,只是他当时不想要而已。
异人的嘴唇抖了抖,想要说什么斟酌了下却没有说出口,他现在心头思绪繁杂,最后全汇聚成了一声无声的叹息。
他太了解自己的祖父了。
在此时此刻自然是无从反驳。
不过很快他就打起精神来问道可是因为秦赵之间会再开战,所以先生让某早日离开?那他就不明白了此前焦灼之时,先生为何并未提到过此事?
情况不同了,吕不韦垂下眼睑,肃然道先前长平之战无人想到会打到那般境地,便是我也以为那只是一场寻常作战,没想到会成了不死不休的结局。
而有长平战役在先,赵国民众对秦仇恨至致,若是秦军当真来攻,其满心仇恨,自是群起而抗,赵王已经得罪狠了秦国也不差再多一点触怒陛下之处,所以某以为,赵王很可能通过伤害公子的方式来激励士气。
也就是杀他祭旗。
异人单手成拳头,表情却没有太多惊讶,他双目灼灼并不慌张先生所言有理,只是我们要怎么做?虽然我长久不曾出门,但是这府邸周围应当遍是赵国的眼线吧?
吕不韦神秘一笑公子,如今我们看透了赵国的打算,我们便是暗,赵王在明。
赵王想要用归秦之计稳住公子,当然不可能想到公子在现在想要逃跑,我们在奇。
兵法中很重要的一招叫做出奇制胜。
什么叫奇?别人想不到的就是奇,那要别人怎么想不到?就是颠覆认知。
譬如直肠子玩心眼,譬如老实人说谎话。
譬如耿直BOY赵王对着狡诈如狐的昭襄王玩心眼。
譬如在赵王以为他绝对不会逃的环境下出逃。
那什么是一个人绝对不会做的事情?那就是这样事情已经仅在面前唾手可得,而这个人却刻意去绕一个圈再得到它。
自由,于异人而言,就是这样东西。
但想要出逃还得从长计议。
短时间内异人还走不了,一方面是赵姬还怀有生孕不好挪动,另一方面也是如今赵王没到完全放心的时候,他们必须静候时机。
异人这边还要继续和赵王周旋做出期待模样,而吕不韦也需要趁着这段时间上下游走谋划一番,逃走这件事只有一次机会。
赵王绝不会给异人第二次机会。
数日后,吕宅爆发出了一场巨大到这个街巷几乎人尽皆知的争吵,这家的男主人竟然忽而带回了一个身怀六甲即将待产的女人,据说这个女人出身不干不净,他却同其妻说要正式纳她做妾,吕夫人当即表示反对。
按照如今的社会常态,纳妾只能发生在良籍之上,也就是譬如赵姬那样的正常人家出身的女子才能做家里的妾,而如果是奴婢或者是娼妓一流虽然称为妾,但是她们是不会经过一个正规流程,在户籍上更是只能属于奴婢一流可以随意买卖欺辱。
吕不韦带回来的女人便是贱籍,但男人就像是被迷了心智一般要将人纳入家中。吕不韦如今的举动将吕夫人气得不轻,连着许多日不允许吕不韦归家,吕不韦便在外头另外寻了一处宅院。大量的药物补品,和孩子的吃食用具被送入宅院,女子虽还未入籍,却已经做出了衣服宠妾灭妻姿态。
这事惹得赵国旁人嗤笑其果真商籍鄙陋,但嘲笑归嘲笑,围观看戏的还是一个都没拉下,甚至还有人怂恿支招,面上都一派【都是男人,我懂】的模样。
如此情状自也惹得吕夫人气怒,吕夫人当下也顾不上面子,接连进出秦公子异人宅院,便是希望公子异人能够说服丈夫。
秦公子无奈,召请二人频繁入府,在公子异人的劝和之下,吕不韦稍有收敛之姿,但夫妻二人还是有貌合神离之态。
这世界什么消息传得最快?当然是八卦,而八卦中的战斗机就桃色八卦,于是这事很快便是赵王也有所耳闻,在会面之时还向异人求证。
异人能怎么样?异人也很无奈啊,但他当然不能拆自家先生的台,只能苦笑。
赵王:寡人懂了!!
于是满城皆知
卫国来的商人吕不韦,收了个揣了个崽的二房,因此后院失火,甚至还闹到了他学生出面说和的地步。
啧啧啧!当真是鄙陋娃遇到了鄙陋妈,鄙陋到家啦!
第164章 战国风云(17)
满城风雨之间, 时光轮转进入了冬日,岁末,赵姬终于发动。
她这胎坐得很稳当, 春日显怀,冬日生产, 这孩子硬生生在赵姬肚子里待满了十个月才有了瓜熟蒂落的迹象。
这着实难得, 头胎通常都会早产,所以赵姬也提早做好了准备。结果等啊等, 等了足足两个月, 从恐慌等到淡定, 一直到在遛弯腹胀痛有垂坠感的时候,她已经没什么紧张的情绪在了。
甚至有些盼着这一日快些到来,好早点卸货。
就连被请到异人宅邸的卫国产婆都表示赵姬当真是她见过最沉稳的产妇了, 赵姬甚至还在见红之初还头脑清醒镇定自若地吩咐他们去寻吕夫人。
与之相对应的,异人便是她见过最为焦躁的准爸爸。
在这个世界上,最能让人念念不忘感情最深的就是第一个和最后一个, 于异人来说自然也不例外。
赵姬是他的第一个女人,赵姬腹中的孩儿是他的第一个孩子。而且赵姬对他的意义也和别的女人不一样, 她陪他度过了在异国他乡无数个难熬的日日夜夜, 赵姬怀上身孕这件事更是他重压生活中的唯一一抹亮色,给了他喘息的机会和奋斗的目标。
种种感情叠加, 异人对于一身血被送入产房的赵姬充满了惶恐和担忧,他甚至不顾仪态地抓住了匆匆而来的吕不韦的袖摆,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先生!赢异人在此时表现出了少见的脆弱和不知所措。
吕不韦立刻握住了他的手以示安抚, 并且给自己的妻子使眼色。吕夫人点头,旋即转身入了产房。
这是他们事先就已经说好的。赵姬的孩子实在是太重要了, 甚至可以说是他们计划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吕不韦必须要保证这其中不会有人为造成的闪失。
在这点上,他能全然信赖的只有自己的妻子。
此时的产房还没有如后世般被附加上各种负面定语,但也是寻常人不愿意靠近的地方,普通人家的产房甚至不会设在家中。此时的流行做法是在路边搭一个棚子,铺上稻草,孩子就生在稻草上,所以落草二字也就有了婴儿出生的含义。
若非是血脉亲人,就算是女人也很少会进另一个女人的产房。所以在看到吕夫人入了产房后,赵姬立刻露出了几分错愕,随后便被感动到了,向吕夫人伸出了手。
此时,吕夫人却半点没有理会赵姬伸出来想要求安慰的小手,她四下里扫视了一番,立刻皱了眉让人赶紧将室内的炭盆挪开,放到距离床榻更远的位置,又开了一点小窗,以屏风挡住了直冲入内的寒风,使得室内的气温下降到了让人觉得寒凉却不至于觉得寒冷的程度。
另外,她还让人将一脸懵逼的赵姬扶坐起来,在她背后垫上厚厚的被褥,让她用坐着的姿势生产。此时赵姬正处于宫缩的停歇时间,整个人也较为轻松,在仆佣不赞同的目光中,她毫不犹豫地选择相信了吕夫人。
然后,她又在吕夫人的吩咐下吃下了两个鸡子,一小碗盖着炖肉的米饭,接下来几乎她每隔几次阵痛的间隙都要被吕夫人塞点东西吃,有时是一小碗排骨汤,有时是甜汤,量都不大,将将垫个底,但就算如此累积起来也颇为可观了。
后来赵姬都无奈地抱着肚子开玩笑道:阿姐,我现在都不知道我这鼓鼓囊囊的肚子里头是吃食还是孩子了。
吕夫人微微一笑,又往她嘴里塞了一块果干:说的什么傻话,当然是孩子!你才吃了多少?不过若是你觉得吃得撑了那不妨站起来动动,也消消食,给你孩儿空出些空来。说着,她还让人给正鼓着腮帮子咀嚼的赵姬披上斗篷,搀扶着在屋内行走。
虽然众人表现得轻松,但实际上赵姬的情况并不算好,从见红开始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大半日了,阵痛发作得越来越密集频繁,宫口也已经打开,但是赵姬就是没有要生产的样子。
吕夫人和产婆交换了下视线,吕夫人使了个眼色,后者微微点头,在赵姬遛弯的时候悄悄地走了出去。
怎么样?产房外等候的异人见产婆出来立刻迎了上去,因为没有听到里头的动静,现在异人倒是没有方才那般紧张了,但他却得到了在他意料之外的回答,产婆说,孩子下不来,要是再过一个时辰还是如此,便要下催产药了。
异人闻言呼吸一窒,又听产婆说:公子还是做好准备吧。说罢,她没等到异人说些什么,就转身又入了室内,徒留下两个男人在外头胆战心惊。
准备?什么准备?自然是保大还是保小的准备。
可是异人完全不明白,他瘫软在坐榻之上不住捶头,之前不是还好好的吗?赵姬这胎非常稳健,孩儿活泼好动,还是足月生,一切都很顺利,怎么会难产呢?
事实上,足月于胎儿是好事,但是对母亲来说则未必。孩子在母亲肚子里呆得越久,长得就会越大,等到生产时自然会成为母亲的负担。吕不韦见多识广隐约知道些,但他侧目看了面色煞白的异人,最后什么都没说。
保孩子,那就是下猛药或者剖腹取子;保大人,那么产婆就会有特殊的手法将孩子自体内「压」出,但这样的手段会伤到孩子的头颅,最后出生的定然是死婴。但如果不尽快做决定,最大的可能就是一尸两命。
这个决定没有人能够帮助异人下,就算吕不韦是他的先生也一样。
好在现在还没有到山穷水尽之时,还不需要异人下最后的决定。亦是在此时,产房内出来了一个女婢,她小步快走冲向吕不韦,吕先生,吕夫人请你快些将小公子带来。
小公子?吕不韦愕然。他不明白妻子为什么会让他在这个紧要关头把孩子带来,但看了看六神无主的异人,又看了看一片忙碌的产房,吕不韦没有多问,他点头表示知道后同异人说了声,便派人快马而去,将正在书院念书的吕安接回。
约莫一个时辰后,吕安风尘仆仆地抵达,他虽被侍人包在了裘皮内,但在冬天骑马也不是个好体验,入府的时候,小孩鼻子小脸都已经冻得通红,尽管如此他还是仪态得当,丝毫没出差错。
吕不韦一边让小孩入了暖房暂歇,一边派人去告诉吕夫人。在等待吕夫人指示的间隙,吕安已经知晓了如今面临的情况,但父子二人面面相觑,都感觉有些莫名其妙。
吕安的确很关心正在生娃娃的赵姬,但是母亲让他来有什么用?他又不能帮赵姬生娃娃呀?
异人脑中倒是有一个猜测,他看了看被包得圆滚滚的小男娃,抬抬手让人送来热汤给他洗手洗脸,又点燃火盆给他取暖,随后各色点心茶点接连送上。
吕安小口小口地啜饮着,刚刚喝完了一碗甜汤觉得暖和了许多,将碗送回去正要道谢,就见仆佣快手快脚给他又添了一碗。吕小安勉强喝完了第二碗,客客气气和人说不要了,却见那仆佣好像什么都没听见一样又倒了第三碗。
吕安:
恋耽美
所以吕不韦听闻异人的话之后就笑了,他缓缓摇了摇头公子,国与国之间,只有手段,只有胜负,没有脸面。
脸面这种东西是君子之间的游戏,而国与国之间是政客的互相切磋,战场更是在这个世界上最污浊的地方,互相博弈之间比拼的就是手段和算计,谁能多算一分便是将胜算握在了掌心之中。
也是他大意,吕不韦也没有想到过这一可能,因为赵王在他的心中鲁莽形象已成定式,他没有想到这个年轻的国王也会有一个合格政客的思维模式,并且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就能够从之前的巨大失败中振作并且开始成长起来。
若是放到过往,吕不韦可能会称赞一句赵王未来可期,但现在他可不会有这样的想法。
赵王这一串举动打乱了他的计划,这对于一个精于谋算之人绝谈不上是什么好的体验。
异人对吕不韦一向都是绝对信任的,在吕不韦表现出如此笃定的态度下他没有再表示怀疑,而是当下就开始思考对策:吾若是写信给父亲他顿了顿,露出了无奈之色。
来不及了。
如果赵王当真打算耍赖的话,如今也没有转圜余地了,如今秦军早就回到了秦国,大军要整装再出发谈何容易?时机这东西,哪怕差的是一两日,错过了就是错过了。
异人摇摇头,他现在只能关心赵国想要如何待他,是不是会真的假戏真做送他回家。
吕不韦这次并不像之前异人问策时候回答的爽快,他一直思考到日色低垂,才低低说道无论赵国打算如何,某以为公子都必须离开赵国。
若吾所料不差,赵王是想要借和秦国商讨公子归国事宜拖延时间,而一旦大王反应过来,定然会羞恼至极出兵攻打邯郸。
异人瞠目:这怎么行?到那是赵国一定已经准备好了!不过他转而又放松了些无妨,丞相应当会劝住祖父。
丞相怕是拦不住,吕不韦摇了摇头丞相站在了主和一派,和武安侯背道,而如今赵国出尔反尔于大王而言其便是起因。
而且有一点吕不韦没说,范雎和白起之间已经出现了将相不和的征兆,而在秦王想要攻打赵国之时,他必须要拉拢白起,而要拉拢白起他就一定会打压范雎。
哪怕范雎求和的决定有他默许的成分,哪怕当时的撤兵确实是秦国没办法再打下去了,但到了这一刻,作为君主,秦王会将之全数忘却。
这一切白起知道吗?他当然知道,但哪怕他知道范雎可能是无辜的,他也只能和范雎杠到底。
贯穿整个世界历史,从来只有臣子给皇帝背黑锅的,哪有皇帝自己举着黑锅往身上背还生怕别人看不到的呢?
在秦王看来,如果他当时没有听范雎的话和谈撤兵,那么白起就会继续东进打到邯郸,那现在赵王不过是一个阶下囚,要如何处置尽听他意,他如今就不会面对一个被毛头小子欺骗的尴尬窘境。
但秦王就算找再多借口迁怒再多的人,诏令是他下的,撤兵是他决定的,如果赵国当真玩弄了秦国,那么就等于他被一个年龄只有自己三分之一的毛头小子欺骗了。
所以秦王一定会出兵,一来为了泄愤,二来也是证明他攻打邯郸不过是探囊取物,当时撤兵并非是不得已,只是他当时不想要而已。
异人的嘴唇抖了抖,想要说什么斟酌了下却没有说出口,他现在心头思绪繁杂,最后全汇聚成了一声无声的叹息。
他太了解自己的祖父了。
在此时此刻自然是无从反驳。
不过很快他就打起精神来问道可是因为秦赵之间会再开战,所以先生让某早日离开?那他就不明白了此前焦灼之时,先生为何并未提到过此事?
情况不同了,吕不韦垂下眼睑,肃然道先前长平之战无人想到会打到那般境地,便是我也以为那只是一场寻常作战,没想到会成了不死不休的结局。
而有长平战役在先,赵国民众对秦仇恨至致,若是秦军当真来攻,其满心仇恨,自是群起而抗,赵王已经得罪狠了秦国也不差再多一点触怒陛下之处,所以某以为,赵王很可能通过伤害公子的方式来激励士气。
也就是杀他祭旗。
异人单手成拳头,表情却没有太多惊讶,他双目灼灼并不慌张先生所言有理,只是我们要怎么做?虽然我长久不曾出门,但是这府邸周围应当遍是赵国的眼线吧?
吕不韦神秘一笑公子,如今我们看透了赵国的打算,我们便是暗,赵王在明。
赵王想要用归秦之计稳住公子,当然不可能想到公子在现在想要逃跑,我们在奇。
兵法中很重要的一招叫做出奇制胜。
什么叫奇?别人想不到的就是奇,那要别人怎么想不到?就是颠覆认知。
譬如直肠子玩心眼,譬如老实人说谎话。
譬如耿直BOY赵王对着狡诈如狐的昭襄王玩心眼。
譬如在赵王以为他绝对不会逃的环境下出逃。
那什么是一个人绝对不会做的事情?那就是这样事情已经仅在面前唾手可得,而这个人却刻意去绕一个圈再得到它。
自由,于异人而言,就是这样东西。
但想要出逃还得从长计议。
短时间内异人还走不了,一方面是赵姬还怀有生孕不好挪动,另一方面也是如今赵王没到完全放心的时候,他们必须静候时机。
异人这边还要继续和赵王周旋做出期待模样,而吕不韦也需要趁着这段时间上下游走谋划一番,逃走这件事只有一次机会。
赵王绝不会给异人第二次机会。
数日后,吕宅爆发出了一场巨大到这个街巷几乎人尽皆知的争吵,这家的男主人竟然忽而带回了一个身怀六甲即将待产的女人,据说这个女人出身不干不净,他却同其妻说要正式纳她做妾,吕夫人当即表示反对。
按照如今的社会常态,纳妾只能发生在良籍之上,也就是譬如赵姬那样的正常人家出身的女子才能做家里的妾,而如果是奴婢或者是娼妓一流虽然称为妾,但是她们是不会经过一个正规流程,在户籍上更是只能属于奴婢一流可以随意买卖欺辱。
吕不韦带回来的女人便是贱籍,但男人就像是被迷了心智一般要将人纳入家中。吕不韦如今的举动将吕夫人气得不轻,连着许多日不允许吕不韦归家,吕不韦便在外头另外寻了一处宅院。大量的药物补品,和孩子的吃食用具被送入宅院,女子虽还未入籍,却已经做出了衣服宠妾灭妻姿态。
这事惹得赵国旁人嗤笑其果真商籍鄙陋,但嘲笑归嘲笑,围观看戏的还是一个都没拉下,甚至还有人怂恿支招,面上都一派【都是男人,我懂】的模样。
如此情状自也惹得吕夫人气怒,吕夫人当下也顾不上面子,接连进出秦公子异人宅院,便是希望公子异人能够说服丈夫。
秦公子无奈,召请二人频繁入府,在公子异人的劝和之下,吕不韦稍有收敛之姿,但夫妻二人还是有貌合神离之态。
这世界什么消息传得最快?当然是八卦,而八卦中的战斗机就桃色八卦,于是这事很快便是赵王也有所耳闻,在会面之时还向异人求证。
异人能怎么样?异人也很无奈啊,但他当然不能拆自家先生的台,只能苦笑。
赵王:寡人懂了!!
于是满城皆知
卫国来的商人吕不韦,收了个揣了个崽的二房,因此后院失火,甚至还闹到了他学生出面说和的地步。
啧啧啧!当真是鄙陋娃遇到了鄙陋妈,鄙陋到家啦!
第164章 战国风云(17)
满城风雨之间, 时光轮转进入了冬日,岁末,赵姬终于发动。
她这胎坐得很稳当, 春日显怀,冬日生产, 这孩子硬生生在赵姬肚子里待满了十个月才有了瓜熟蒂落的迹象。
这着实难得, 头胎通常都会早产,所以赵姬也提早做好了准备。结果等啊等, 等了足足两个月, 从恐慌等到淡定, 一直到在遛弯腹胀痛有垂坠感的时候,她已经没什么紧张的情绪在了。
甚至有些盼着这一日快些到来,好早点卸货。
就连被请到异人宅邸的卫国产婆都表示赵姬当真是她见过最沉稳的产妇了, 赵姬甚至还在见红之初还头脑清醒镇定自若地吩咐他们去寻吕夫人。
与之相对应的,异人便是她见过最为焦躁的准爸爸。
在这个世界上,最能让人念念不忘感情最深的就是第一个和最后一个, 于异人来说自然也不例外。
赵姬是他的第一个女人,赵姬腹中的孩儿是他的第一个孩子。而且赵姬对他的意义也和别的女人不一样, 她陪他度过了在异国他乡无数个难熬的日日夜夜, 赵姬怀上身孕这件事更是他重压生活中的唯一一抹亮色,给了他喘息的机会和奋斗的目标。
种种感情叠加, 异人对于一身血被送入产房的赵姬充满了惶恐和担忧,他甚至不顾仪态地抓住了匆匆而来的吕不韦的袖摆,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先生!赢异人在此时表现出了少见的脆弱和不知所措。
吕不韦立刻握住了他的手以示安抚, 并且给自己的妻子使眼色。吕夫人点头,旋即转身入了产房。
这是他们事先就已经说好的。赵姬的孩子实在是太重要了, 甚至可以说是他们计划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吕不韦必须要保证这其中不会有人为造成的闪失。
在这点上,他能全然信赖的只有自己的妻子。
此时的产房还没有如后世般被附加上各种负面定语,但也是寻常人不愿意靠近的地方,普通人家的产房甚至不会设在家中。此时的流行做法是在路边搭一个棚子,铺上稻草,孩子就生在稻草上,所以落草二字也就有了婴儿出生的含义。
若非是血脉亲人,就算是女人也很少会进另一个女人的产房。所以在看到吕夫人入了产房后,赵姬立刻露出了几分错愕,随后便被感动到了,向吕夫人伸出了手。
此时,吕夫人却半点没有理会赵姬伸出来想要求安慰的小手,她四下里扫视了一番,立刻皱了眉让人赶紧将室内的炭盆挪开,放到距离床榻更远的位置,又开了一点小窗,以屏风挡住了直冲入内的寒风,使得室内的气温下降到了让人觉得寒凉却不至于觉得寒冷的程度。
另外,她还让人将一脸懵逼的赵姬扶坐起来,在她背后垫上厚厚的被褥,让她用坐着的姿势生产。此时赵姬正处于宫缩的停歇时间,整个人也较为轻松,在仆佣不赞同的目光中,她毫不犹豫地选择相信了吕夫人。
然后,她又在吕夫人的吩咐下吃下了两个鸡子,一小碗盖着炖肉的米饭,接下来几乎她每隔几次阵痛的间隙都要被吕夫人塞点东西吃,有时是一小碗排骨汤,有时是甜汤,量都不大,将将垫个底,但就算如此累积起来也颇为可观了。
后来赵姬都无奈地抱着肚子开玩笑道:阿姐,我现在都不知道我这鼓鼓囊囊的肚子里头是吃食还是孩子了。
吕夫人微微一笑,又往她嘴里塞了一块果干:说的什么傻话,当然是孩子!你才吃了多少?不过若是你觉得吃得撑了那不妨站起来动动,也消消食,给你孩儿空出些空来。说着,她还让人给正鼓着腮帮子咀嚼的赵姬披上斗篷,搀扶着在屋内行走。
虽然众人表现得轻松,但实际上赵姬的情况并不算好,从见红开始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大半日了,阵痛发作得越来越密集频繁,宫口也已经打开,但是赵姬就是没有要生产的样子。
吕夫人和产婆交换了下视线,吕夫人使了个眼色,后者微微点头,在赵姬遛弯的时候悄悄地走了出去。
怎么样?产房外等候的异人见产婆出来立刻迎了上去,因为没有听到里头的动静,现在异人倒是没有方才那般紧张了,但他却得到了在他意料之外的回答,产婆说,孩子下不来,要是再过一个时辰还是如此,便要下催产药了。
异人闻言呼吸一窒,又听产婆说:公子还是做好准备吧。说罢,她没等到异人说些什么,就转身又入了室内,徒留下两个男人在外头胆战心惊。
准备?什么准备?自然是保大还是保小的准备。
可是异人完全不明白,他瘫软在坐榻之上不住捶头,之前不是还好好的吗?赵姬这胎非常稳健,孩儿活泼好动,还是足月生,一切都很顺利,怎么会难产呢?
事实上,足月于胎儿是好事,但是对母亲来说则未必。孩子在母亲肚子里呆得越久,长得就会越大,等到生产时自然会成为母亲的负担。吕不韦见多识广隐约知道些,但他侧目看了面色煞白的异人,最后什么都没说。
保孩子,那就是下猛药或者剖腹取子;保大人,那么产婆就会有特殊的手法将孩子自体内「压」出,但这样的手段会伤到孩子的头颅,最后出生的定然是死婴。但如果不尽快做决定,最大的可能就是一尸两命。
这个决定没有人能够帮助异人下,就算吕不韦是他的先生也一样。
好在现在还没有到山穷水尽之时,还不需要异人下最后的决定。亦是在此时,产房内出来了一个女婢,她小步快走冲向吕不韦,吕先生,吕夫人请你快些将小公子带来。
小公子?吕不韦愕然。他不明白妻子为什么会让他在这个紧要关头把孩子带来,但看了看六神无主的异人,又看了看一片忙碌的产房,吕不韦没有多问,他点头表示知道后同异人说了声,便派人快马而去,将正在书院念书的吕安接回。
约莫一个时辰后,吕安风尘仆仆地抵达,他虽被侍人包在了裘皮内,但在冬天骑马也不是个好体验,入府的时候,小孩鼻子小脸都已经冻得通红,尽管如此他还是仪态得当,丝毫没出差错。
吕不韦一边让小孩入了暖房暂歇,一边派人去告诉吕夫人。在等待吕夫人指示的间隙,吕安已经知晓了如今面临的情况,但父子二人面面相觑,都感觉有些莫名其妙。
吕安的确很关心正在生娃娃的赵姬,但是母亲让他来有什么用?他又不能帮赵姬生娃娃呀?
异人脑中倒是有一个猜测,他看了看被包得圆滚滚的小男娃,抬抬手让人送来热汤给他洗手洗脸,又点燃火盆给他取暖,随后各色点心茶点接连送上。
吕安小口小口地啜饮着,刚刚喝完了一碗甜汤觉得暖和了许多,将碗送回去正要道谢,就见仆佣快手快脚给他又添了一碗。吕小安勉强喝完了第二碗,客客气气和人说不要了,却见那仆佣好像什么都没听见一样又倒了第三碗。
吕安: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