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故宫装猫的日子[综]——洛娜215(211)
= = =
正当吕不韦于宴上舌战四方之时,他的儿子吕小安也在家门口围观一场舌战群儒。
起因很简单,吕安本来是站在自家园子里头看书的。此时正是春末夏初时,空气中已经带上了几分燥意,小孩子火力旺,吕安怕热,而园子里凉风习习比起屋子里面可舒服多了。
而他是被门外的喧闹声吵到的。
吕宅的宅子原来是一大官的院落,所在之处地段上佳,远离闹市十分清静。吕家人住进来之后为了出行方便整修了一下后门的道路。
这也算是一个潜规则,城市内的主干道以外的道路基本都得各家自己修整,商业街一般大家都凑钱一起修,而个人的门前道路就要靠自己了。
现代有句俗语是各扫门前雪,而战国时代则是各修门前路。
穷一些的就只把土层夯实,稍微有钱一些的还会铺个石子路,特别特别有钱的就会拿砖石铺路。吕家虽然有钱,但是也不想太打眼,所以后门的一条小巷都是石子路。
石子路其实也挺好的,又能承重又不容易积水。这种道路其实已经属于私路,无论是安全考量还是方便,有些人家会禁止外人踏入。而吕家行商,讲究与人为善,也乐意给人方便,所以平日里后头的路都是任由人来去的。
但今日这种吵吵闹闹的情况还是第一次发生。
吕小安毕竟是小孩儿,心不定,他侧耳听了半响,发现门外是两拨人在辩论,见有热闹好看,他当下就走到了后门处,那儿早就有家丁在探头探脑看热闹啦!
吕安又听了一会,听到外头吵得愈加激烈,心中好奇便蹲下身子从家丁探听的缝隙中哧溜钻了出去,家丁阻挡不及只能赶紧跟在小主人身后跑出去。
在这些人吵起来之后身边很快熙熙攘攘围了好几波人,人一多自然挡住了后门开启的动静,并没人知道主人家终于被他们惊动也来看热闹了。
吕安仗着个子小,左钻右钻就跑到了队伍的最前面。他听了一会就弄明白他们在吵什么了。这两方人都是儒生,吵得就是儒家如今很火的一个话题人性的善恶。
因为吕家老太爷习儒,这事吕安从爷爷那里听到过。儒学自孔子传下,经孟子修习完善又加以发扬至今已近两百年,而孟子的所思所想更是被公认为正确思想,可这些年横空出世一于儒学的研究上颇有建树的的学者,名唤荀况,此前任天下文化大国齐国之祭酒。原先众人对于他有大期待,哪知道而此人走的路子却和如今的儒家思想大不同,他对儒家典籍的理念在不少儒生们看来简直就是大逆不道,全然违背了孔子的理念和教诲,更过分的是荀卿的儒并非是单纯的儒,他还往里头填入了不少别的诸子百家的理念,这在不少儒生看来就是完全不能接受的。
如今的儒家学派以孟子的理念为正统,荀子的许多想法在他们看来自是不妥,尤其在他最近的主张是人性生便有恶之后,更是掀起了轩然大波。儒生自是不能接受,然而,然而这人太会狡辩了,找其论道者不知凡几,均是被其驳倒而归。
在如今的儒家世界里,主流思想就是荀卿VS儒家各学派。
现在也是这样,坚持性善论是五个儒生,而性恶论的只有一人,所以这是一场1V5的舌战。
但人多无用,面对车轮战目前还是那一个人的学子占据了上风。
这学子还是少年模样,站在几个成人面前于身高上并不占优,却身姿笔挺长身玉立,他语速不快,可谓慢条斯理,虽如此却一点一点将对方的论点拆段驳斥,对方辩友无论从何角度切入他均可轻松接招,大招化小,小招化为虚无。
他甚至还能接下对方说到一半之语,一幅【我知道你要说什么,提前一步给你堵住路叭,也给你省些力气】的模样可气极了,而这对学子们的打击也是巨大的,最后竟是硬生生逼得对方一句话也说不出。
整个过程中,他全程面上都带着温柔端方的笑容,不疾不徐颇有君子之态。
但这个年纪的年轻人显然是不容易服输的,几个哑口无言的年轻人眼珠子一转就看到了站在人群前端正在看热闹的小郎君。那小儿也不知道是谁家的孩子,四五岁模样,长得玉雪可爱极其乖巧。
几人交换了一个眼神,其中一个年轻人上前两步忽而将这娃儿抱起放到那儒生面前道:你既认为人生而性恶,你倒是说说这个小郎君有什么恶的?
被架着咯吱窝的小娃儿眨眨眼,似乎还没搞清楚状况。那一位俊朗的少年原先带笑的面庞渐渐冷了下来,他伸出手将小娃接过来,换了个更舒适的姿态抱在怀中,他还安抚地拍了拍小娃的后背。
在将小儿的脸轻轻转向自己不让他看着外头之后,少年看向那几个年轻人,语带愠怒,诸君也不是幼童了,怎会干出这等事来?对着一个小郎评头论足,可是君子所为?
那几人本是病笃乱投,本也知道不妥,只是一时意气,如今被人指出表情都有些讪讪,但其中一人尚且嘴硬,这,这不是你说的性恶
在下从不曾说过人生而性恶。少年剑眉小小蹙起,面上带了几丝不耐,先生所言,是人生而朴,朴即无善恶,而人生而有欲,过度放纵才是恶,孩童无约束未受到教,故而显恶。
诸君断章而强取歧义不依不饶至今他一字一顿,也当适可而止了吧。
吕安被人抱在怀中并未直面此人的怒气,他在刚想要抬起脸看他的时候被人轻轻按住了,但是他可以从鸦雀无声的场面中知晓如今情况,他动了动小胳膊安抚地拍了拍这人的胸口,示意他不要生气啦!
莫生气莫生气,人生就如一场戏,因为有缘才相聚。
那少年人并不知晓他在想什么,感觉到怀中幼儿的动静恍然惊觉,他用目光扫视四周试图找到怀中幼儿的家人,但目所及处并无面露焦急之色的人,更无靠上前想要接手的人。
这小儿莫不是自己跑出来的?
少年一皱眉,他低头问小孩,你家在何处?近来街上危险,你一人在外过于危险,我先将你送回家。
吕安眨眨眼,他抬头看了眼人群中被他目光定在原地的家丁,又看了看这个味道很好闻长得也好看的小哥哥,有心想要多赖一会,但又怕家人担心,于是自我感叹自己是个乖孩子的率小孩抬手指了指自己家,这儿~
哪料那年轻人抬头看看关的好好的大门,眉头一皱,却是抱着吕安继往外头走去了,一边走他一边问怀中小娃的名字,得知他姓名后才绕了一圈扣响了吕家的大门。
吕夫人得知儿子从后门跑出去看热闹的时候也被吓了一跳,她忙匆匆走向正门待客,刚到厅堂门口就看到自己儿子赖在人家少年人怀中和人家奶声奶气聊天的样子,顿时宽心。
见到母亲到来,吕安忙从抱着他一路的少年人身上跳下来,跑到母亲身边露出了讨好的笑容。吕夫人伸手拧了下他的鼻子,在客人面前当然不会教育儿子,她客客气气向送儿子归来的年轻人道谢,并且邀请对方进来喝一杯茶。
年轻人犹豫了一下,想要拒绝,然而当他看到迈着小短腿跑过来拽住他下摆的小豆丁圆嘟嘟的胖脸大眼睛时竟是什么都说不出口,不由自主跟着他走了进去。
在下魏国学子尉缭,随先生前来赵国游学。
此前应是某与几个学子论辩之声太响才惊动了小郎君,是缭之过。
作者有话要说:
儒家是这样,孔子孟子荀子,微妙的是这三人都不曾见过前一代,虽然理论来说孟子和荀子应该有一段重合时期,但是历史没有留下两人见面的记录,这是个谜团。
孟子继承的是仁这一块,荀子是礼,然后从礼又进一步发展,他是属于实用主义者,就是你这个教派的东西很有道理,和我儒家没有冲突,可以糅杂一点进来。
三位儒生的时代不同,学说也会受到时代影响,但总体来说荀子的时代更有思维冲击力。
尤其是秦国。
秦国对于儒生的三观其实有很大的冲击力,我们都知道诸子百家的思想本质是治国思想,而秦国的治国之法是以法、还是严苛到极点的法令来治国、而且非常得不尊重人命(无论自己人还是敌人都不尊重)。
这在儒生看来绝对是错误的,偏偏秦国成功了,虽然还不至于让儒生对自己的理念推翻,但是动摇是肯定的。
这就好像你坚持勾股定律可以解开三角函数,然后你美滋滋得写了一堆解题过程,虽然最后没能解出来但是自我感觉还有一步之遥,然而秦国告诉你老子用尺子量也能解出来一样,最后他居然还拿了个满分一样。
简直是天大的打击。
所以在战国末期的思维会变得更加的实用主义。
荀子的思维如此,吕氏春秋的思维也是如此。
他们会更加包容,也不再像诸子百家时期彼此ANTI到极点,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反而开始彼此融合。
春秋战国到秦汉的思想就和我们现代的思想一样,大家的很多价值观人生观都是在动摇的,甚至你有可能同时接受到两个相反的思维,今天刚被这边说服明天就被那边说服。
而你去看别的朝代,在思想上基本都是继承传承,很少有人站出来1V无数人说:我觉得圣人的话是错的,正确的是嘚啵嘚啵嘚啵,千百年来真是掰着手指头能算得出来的几个人。
最多也就是在之前的思想上再开花很少有推倒重来的。
中国现在就在第三次思想变革中,所以现在想一想,自己随便写下的文章就有可能成为后人朗读并且背诵全文,亦或者是某某学派的灵感来源,甚至有可能在N年之后被称为祖师爷,是不是有些酸爽?
这待遇可不多有,也就四五千年一次吧。
所以勇敢的少年们,赶快拿起笔给后代人增加负担叭。
第158章 战国风云(11)
吕夫人和这位名唤尉缭的年轻人一番寒暄后惊喜地发现这郎君言之有物, 礼仪谈吐无一不佳,再一打听,原来尉缭师从如今的大家荀况。她面上不动, 心里头却有了想法。
待到吕不韦夜里归来后她便将今日之事告诉了自家夫君,一并将打算说出征询他的意见。
吕不韦今天一整天都在舌战四方, 硬生生靠着自己的口才将平阳侯的幕僚们逼得一言不可发, 目的达成一半心情正好,听闻夫人之意, 当下便拍板应了。
不韦今日的收获倒是比不上夫人。吕不韦笑着捧起了吕夫人的双手如此调笑, 我们安儿若能得此良师, 可谓大善。
倒也不是我。吕夫人抽出一只手来点了点在堂内午睡的儿子,那可是你儿子自己找回来的。
吕不韦的表情丝毫不动,那也是夫人之功, 咱们安儿这般聪慧,一看便是夫人生得好也教得好。
被吹了彩虹屁的吕夫人闻言挑眉,她上上下下打量了自己夫君半晌, 似笑非笑道:夫君今日可是有什么要同妾说的?
吕不韦表情略僵。
自己夫人自己了解,吕夫人出身书香之家, 温柔是真的温柔, 但脾气却也不小,手段也不弱。
吕安出生后几年不开口, 吕家没有任何反应和责难固然有吕夫人嫁过来之后就跟着他们受苦的原因,另一个也是吕夫人手段高超之故。
老太爷和老妇人心疼她这姑娘嫁过来之后丈夫转入商籍,觉得有些骗婚之嫌,对她极是宽宥, 但吕家的几个小叔子小婶子可没这想法。
吕不韦长期不在家,吕家风气再好也免不了一些腌臜事, 吕安却被自己的母亲护得好好的,这一切吕夫人不会同吕不韦说,但吕不韦心里头亦是知晓。
同样,吕夫人也知道吕不韦这几年没有生孩子也是在无声地表态支持,一旦吕不韦有了第二个孩子,哪怕是和她生的,吕安的地位都会受到挑战。
有些话在夫妻间不必说明,这是他们对彼此的尊重和信任。
虽然聚少离多,但聪明人之间交流总是带着几分默契和了然的,譬如现在吕夫人就能从吕不韦那微妙的态度中看出男人的底气不足。
她慢慢地挑起了一边的眉梢,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见状,吕不韦干咳一声,遂将事情一五一十地同夫人说了。
其实事情很简单,赵姬怀孕了。
怀的当然是异人的孩子。吕不韦一年多未归,归来后也没有同赵姬同房过,这一点异人十分清楚,他再糊涂再想讨好吕不韦也不至于做出混淆赢姓血脉之事。因此虽然讨了赵姬回去,却是在赵姬葵水结束后方才圆房。
也因此他向吕不韦提出了一个请求请吕夫人照拂一下赵姬。
异国他乡,异人没有孩子,他也没有同母弟弟,对妇人间的事情搞不清楚,在这时聘请此道之人也难说放心。此处在敌后方,焉知赵人是否会混到他们身边来加以谋害?而皇权的传递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稳固,如果他能够安然诞育健康聪慧的下一代,等到回到秦国后也是一个筹码。
所以他希望自己的第一个孩子能够安全诞生,这个孩子也必须能够诞生,无论男女。
若说异人可以信任的人,那就只有吕不韦了,他和吕不韦是绝对的利益共同体。而且就吕不韦的角度来说,他定然也乐于一人的第一个孩子由更有羁绊的赵姬腹中诞生。
听闻这一要求后,如他所想吕不韦也没有拒绝,他甚至给异人的担忧点了个赞,然后就开始细心谋划。
吕不韦计划是从老家带人过来,用赵国人他确实不放心,但这事发生得有些突然,虽然吕不韦已经派人去卫国,一时半会之间人还到不了。
赵姬刚刚坐怀,正是容易出差错之际,最是需要人照拂。无奈,吕不韦只能回来和自己的夫人商量一下能否帮忙去看看。
但他再傻也清楚赵姬和夫人之间的尴尬关系。
赵姬如今一夕之间身份骤变,他觉得赵姬会给自己的夫人委屈受,这份踌躇便被动作带了出来,并且被吕夫人敏感地捕捉到。
吕夫人几乎没有思考便答应了,面对夫君面上的疼惜她只是摇头轻笑示意无妨,而这一举动更是被吕不韦当做了夫人的委曲求全。当下,吕不韦便伸手将夫人的肩膀揽过来,拍了拍妻子的肩膀,正想做些更加亲密的小动作,却忽而和一双黑眼睛对上了。
吕不韦手上的动作一僵:
吕安:豁。
吕不韦尴尬地放开搂住妻子肩膀的手,难得一次和妻子亲密却被儿子看了个正着的老父亲现在非常愤怒。
怒气持续上升中的老父亲长腿一跨,就将意识到不妙想要逃跑奈何腿短的儿子提溜了起来。吕安非常机灵地对父亲示好:阿父,安儿今天学到了一个道理。
哦?你说说。
人生而便有欲,而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欲望才不会成为一个恶人嗷!!虽然知道儿子的欲望指的应该不是他想的那个意思,但是吕不韦还是没能忍住动手的欲望,他在儿子的脑袋瓜上敲了一下,见小儿立刻皱巴了一张脸才将人放下,安儿,你已经是个成熟的郎君了,该学会不要和父母一同睡了。
恋耽美
正当吕不韦于宴上舌战四方之时,他的儿子吕小安也在家门口围观一场舌战群儒。
起因很简单,吕安本来是站在自家园子里头看书的。此时正是春末夏初时,空气中已经带上了几分燥意,小孩子火力旺,吕安怕热,而园子里凉风习习比起屋子里面可舒服多了。
而他是被门外的喧闹声吵到的。
吕宅的宅子原来是一大官的院落,所在之处地段上佳,远离闹市十分清静。吕家人住进来之后为了出行方便整修了一下后门的道路。
这也算是一个潜规则,城市内的主干道以外的道路基本都得各家自己修整,商业街一般大家都凑钱一起修,而个人的门前道路就要靠自己了。
现代有句俗语是各扫门前雪,而战国时代则是各修门前路。
穷一些的就只把土层夯实,稍微有钱一些的还会铺个石子路,特别特别有钱的就会拿砖石铺路。吕家虽然有钱,但是也不想太打眼,所以后门的一条小巷都是石子路。
石子路其实也挺好的,又能承重又不容易积水。这种道路其实已经属于私路,无论是安全考量还是方便,有些人家会禁止外人踏入。而吕家行商,讲究与人为善,也乐意给人方便,所以平日里后头的路都是任由人来去的。
但今日这种吵吵闹闹的情况还是第一次发生。
吕小安毕竟是小孩儿,心不定,他侧耳听了半响,发现门外是两拨人在辩论,见有热闹好看,他当下就走到了后门处,那儿早就有家丁在探头探脑看热闹啦!
吕安又听了一会,听到外头吵得愈加激烈,心中好奇便蹲下身子从家丁探听的缝隙中哧溜钻了出去,家丁阻挡不及只能赶紧跟在小主人身后跑出去。
在这些人吵起来之后身边很快熙熙攘攘围了好几波人,人一多自然挡住了后门开启的动静,并没人知道主人家终于被他们惊动也来看热闹了。
吕安仗着个子小,左钻右钻就跑到了队伍的最前面。他听了一会就弄明白他们在吵什么了。这两方人都是儒生,吵得就是儒家如今很火的一个话题人性的善恶。
因为吕家老太爷习儒,这事吕安从爷爷那里听到过。儒学自孔子传下,经孟子修习完善又加以发扬至今已近两百年,而孟子的所思所想更是被公认为正确思想,可这些年横空出世一于儒学的研究上颇有建树的的学者,名唤荀况,此前任天下文化大国齐国之祭酒。原先众人对于他有大期待,哪知道而此人走的路子却和如今的儒家思想大不同,他对儒家典籍的理念在不少儒生们看来简直就是大逆不道,全然违背了孔子的理念和教诲,更过分的是荀卿的儒并非是单纯的儒,他还往里头填入了不少别的诸子百家的理念,这在不少儒生看来就是完全不能接受的。
如今的儒家学派以孟子的理念为正统,荀子的许多想法在他们看来自是不妥,尤其在他最近的主张是人性生便有恶之后,更是掀起了轩然大波。儒生自是不能接受,然而,然而这人太会狡辩了,找其论道者不知凡几,均是被其驳倒而归。
在如今的儒家世界里,主流思想就是荀卿VS儒家各学派。
现在也是这样,坚持性善论是五个儒生,而性恶论的只有一人,所以这是一场1V5的舌战。
但人多无用,面对车轮战目前还是那一个人的学子占据了上风。
这学子还是少年模样,站在几个成人面前于身高上并不占优,却身姿笔挺长身玉立,他语速不快,可谓慢条斯理,虽如此却一点一点将对方的论点拆段驳斥,对方辩友无论从何角度切入他均可轻松接招,大招化小,小招化为虚无。
他甚至还能接下对方说到一半之语,一幅【我知道你要说什么,提前一步给你堵住路叭,也给你省些力气】的模样可气极了,而这对学子们的打击也是巨大的,最后竟是硬生生逼得对方一句话也说不出。
整个过程中,他全程面上都带着温柔端方的笑容,不疾不徐颇有君子之态。
但这个年纪的年轻人显然是不容易服输的,几个哑口无言的年轻人眼珠子一转就看到了站在人群前端正在看热闹的小郎君。那小儿也不知道是谁家的孩子,四五岁模样,长得玉雪可爱极其乖巧。
几人交换了一个眼神,其中一个年轻人上前两步忽而将这娃儿抱起放到那儒生面前道:你既认为人生而性恶,你倒是说说这个小郎君有什么恶的?
被架着咯吱窝的小娃儿眨眨眼,似乎还没搞清楚状况。那一位俊朗的少年原先带笑的面庞渐渐冷了下来,他伸出手将小娃接过来,换了个更舒适的姿态抱在怀中,他还安抚地拍了拍小娃的后背。
在将小儿的脸轻轻转向自己不让他看着外头之后,少年看向那几个年轻人,语带愠怒,诸君也不是幼童了,怎会干出这等事来?对着一个小郎评头论足,可是君子所为?
那几人本是病笃乱投,本也知道不妥,只是一时意气,如今被人指出表情都有些讪讪,但其中一人尚且嘴硬,这,这不是你说的性恶
在下从不曾说过人生而性恶。少年剑眉小小蹙起,面上带了几丝不耐,先生所言,是人生而朴,朴即无善恶,而人生而有欲,过度放纵才是恶,孩童无约束未受到教,故而显恶。
诸君断章而强取歧义不依不饶至今他一字一顿,也当适可而止了吧。
吕安被人抱在怀中并未直面此人的怒气,他在刚想要抬起脸看他的时候被人轻轻按住了,但是他可以从鸦雀无声的场面中知晓如今情况,他动了动小胳膊安抚地拍了拍这人的胸口,示意他不要生气啦!
莫生气莫生气,人生就如一场戏,因为有缘才相聚。
那少年人并不知晓他在想什么,感觉到怀中幼儿的动静恍然惊觉,他用目光扫视四周试图找到怀中幼儿的家人,但目所及处并无面露焦急之色的人,更无靠上前想要接手的人。
这小儿莫不是自己跑出来的?
少年一皱眉,他低头问小孩,你家在何处?近来街上危险,你一人在外过于危险,我先将你送回家。
吕安眨眨眼,他抬头看了眼人群中被他目光定在原地的家丁,又看了看这个味道很好闻长得也好看的小哥哥,有心想要多赖一会,但又怕家人担心,于是自我感叹自己是个乖孩子的率小孩抬手指了指自己家,这儿~
哪料那年轻人抬头看看关的好好的大门,眉头一皱,却是抱着吕安继往外头走去了,一边走他一边问怀中小娃的名字,得知他姓名后才绕了一圈扣响了吕家的大门。
吕夫人得知儿子从后门跑出去看热闹的时候也被吓了一跳,她忙匆匆走向正门待客,刚到厅堂门口就看到自己儿子赖在人家少年人怀中和人家奶声奶气聊天的样子,顿时宽心。
见到母亲到来,吕安忙从抱着他一路的少年人身上跳下来,跑到母亲身边露出了讨好的笑容。吕夫人伸手拧了下他的鼻子,在客人面前当然不会教育儿子,她客客气气向送儿子归来的年轻人道谢,并且邀请对方进来喝一杯茶。
年轻人犹豫了一下,想要拒绝,然而当他看到迈着小短腿跑过来拽住他下摆的小豆丁圆嘟嘟的胖脸大眼睛时竟是什么都说不出口,不由自主跟着他走了进去。
在下魏国学子尉缭,随先生前来赵国游学。
此前应是某与几个学子论辩之声太响才惊动了小郎君,是缭之过。
作者有话要说:
儒家是这样,孔子孟子荀子,微妙的是这三人都不曾见过前一代,虽然理论来说孟子和荀子应该有一段重合时期,但是历史没有留下两人见面的记录,这是个谜团。
孟子继承的是仁这一块,荀子是礼,然后从礼又进一步发展,他是属于实用主义者,就是你这个教派的东西很有道理,和我儒家没有冲突,可以糅杂一点进来。
三位儒生的时代不同,学说也会受到时代影响,但总体来说荀子的时代更有思维冲击力。
尤其是秦国。
秦国对于儒生的三观其实有很大的冲击力,我们都知道诸子百家的思想本质是治国思想,而秦国的治国之法是以法、还是严苛到极点的法令来治国、而且非常得不尊重人命(无论自己人还是敌人都不尊重)。
这在儒生看来绝对是错误的,偏偏秦国成功了,虽然还不至于让儒生对自己的理念推翻,但是动摇是肯定的。
这就好像你坚持勾股定律可以解开三角函数,然后你美滋滋得写了一堆解题过程,虽然最后没能解出来但是自我感觉还有一步之遥,然而秦国告诉你老子用尺子量也能解出来一样,最后他居然还拿了个满分一样。
简直是天大的打击。
所以在战国末期的思维会变得更加的实用主义。
荀子的思维如此,吕氏春秋的思维也是如此。
他们会更加包容,也不再像诸子百家时期彼此ANTI到极点,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反而开始彼此融合。
春秋战国到秦汉的思想就和我们现代的思想一样,大家的很多价值观人生观都是在动摇的,甚至你有可能同时接受到两个相反的思维,今天刚被这边说服明天就被那边说服。
而你去看别的朝代,在思想上基本都是继承传承,很少有人站出来1V无数人说:我觉得圣人的话是错的,正确的是嘚啵嘚啵嘚啵,千百年来真是掰着手指头能算得出来的几个人。
最多也就是在之前的思想上再开花很少有推倒重来的。
中国现在就在第三次思想变革中,所以现在想一想,自己随便写下的文章就有可能成为后人朗读并且背诵全文,亦或者是某某学派的灵感来源,甚至有可能在N年之后被称为祖师爷,是不是有些酸爽?
这待遇可不多有,也就四五千年一次吧。
所以勇敢的少年们,赶快拿起笔给后代人增加负担叭。
第158章 战国风云(11)
吕夫人和这位名唤尉缭的年轻人一番寒暄后惊喜地发现这郎君言之有物, 礼仪谈吐无一不佳,再一打听,原来尉缭师从如今的大家荀况。她面上不动, 心里头却有了想法。
待到吕不韦夜里归来后她便将今日之事告诉了自家夫君,一并将打算说出征询他的意见。
吕不韦今天一整天都在舌战四方, 硬生生靠着自己的口才将平阳侯的幕僚们逼得一言不可发, 目的达成一半心情正好,听闻夫人之意, 当下便拍板应了。
不韦今日的收获倒是比不上夫人。吕不韦笑着捧起了吕夫人的双手如此调笑, 我们安儿若能得此良师, 可谓大善。
倒也不是我。吕夫人抽出一只手来点了点在堂内午睡的儿子,那可是你儿子自己找回来的。
吕不韦的表情丝毫不动,那也是夫人之功, 咱们安儿这般聪慧,一看便是夫人生得好也教得好。
被吹了彩虹屁的吕夫人闻言挑眉,她上上下下打量了自己夫君半晌, 似笑非笑道:夫君今日可是有什么要同妾说的?
吕不韦表情略僵。
自己夫人自己了解,吕夫人出身书香之家, 温柔是真的温柔, 但脾气却也不小,手段也不弱。
吕安出生后几年不开口, 吕家没有任何反应和责难固然有吕夫人嫁过来之后就跟着他们受苦的原因,另一个也是吕夫人手段高超之故。
老太爷和老妇人心疼她这姑娘嫁过来之后丈夫转入商籍,觉得有些骗婚之嫌,对她极是宽宥, 但吕家的几个小叔子小婶子可没这想法。
吕不韦长期不在家,吕家风气再好也免不了一些腌臜事, 吕安却被自己的母亲护得好好的,这一切吕夫人不会同吕不韦说,但吕不韦心里头亦是知晓。
同样,吕夫人也知道吕不韦这几年没有生孩子也是在无声地表态支持,一旦吕不韦有了第二个孩子,哪怕是和她生的,吕安的地位都会受到挑战。
有些话在夫妻间不必说明,这是他们对彼此的尊重和信任。
虽然聚少离多,但聪明人之间交流总是带着几分默契和了然的,譬如现在吕夫人就能从吕不韦那微妙的态度中看出男人的底气不足。
她慢慢地挑起了一边的眉梢,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见状,吕不韦干咳一声,遂将事情一五一十地同夫人说了。
其实事情很简单,赵姬怀孕了。
怀的当然是异人的孩子。吕不韦一年多未归,归来后也没有同赵姬同房过,这一点异人十分清楚,他再糊涂再想讨好吕不韦也不至于做出混淆赢姓血脉之事。因此虽然讨了赵姬回去,却是在赵姬葵水结束后方才圆房。
也因此他向吕不韦提出了一个请求请吕夫人照拂一下赵姬。
异国他乡,异人没有孩子,他也没有同母弟弟,对妇人间的事情搞不清楚,在这时聘请此道之人也难说放心。此处在敌后方,焉知赵人是否会混到他们身边来加以谋害?而皇权的传递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稳固,如果他能够安然诞育健康聪慧的下一代,等到回到秦国后也是一个筹码。
所以他希望自己的第一个孩子能够安全诞生,这个孩子也必须能够诞生,无论男女。
若说异人可以信任的人,那就只有吕不韦了,他和吕不韦是绝对的利益共同体。而且就吕不韦的角度来说,他定然也乐于一人的第一个孩子由更有羁绊的赵姬腹中诞生。
听闻这一要求后,如他所想吕不韦也没有拒绝,他甚至给异人的担忧点了个赞,然后就开始细心谋划。
吕不韦计划是从老家带人过来,用赵国人他确实不放心,但这事发生得有些突然,虽然吕不韦已经派人去卫国,一时半会之间人还到不了。
赵姬刚刚坐怀,正是容易出差错之际,最是需要人照拂。无奈,吕不韦只能回来和自己的夫人商量一下能否帮忙去看看。
但他再傻也清楚赵姬和夫人之间的尴尬关系。
赵姬如今一夕之间身份骤变,他觉得赵姬会给自己的夫人委屈受,这份踌躇便被动作带了出来,并且被吕夫人敏感地捕捉到。
吕夫人几乎没有思考便答应了,面对夫君面上的疼惜她只是摇头轻笑示意无妨,而这一举动更是被吕不韦当做了夫人的委曲求全。当下,吕不韦便伸手将夫人的肩膀揽过来,拍了拍妻子的肩膀,正想做些更加亲密的小动作,却忽而和一双黑眼睛对上了。
吕不韦手上的动作一僵:
吕安:豁。
吕不韦尴尬地放开搂住妻子肩膀的手,难得一次和妻子亲密却被儿子看了个正着的老父亲现在非常愤怒。
怒气持续上升中的老父亲长腿一跨,就将意识到不妙想要逃跑奈何腿短的儿子提溜了起来。吕安非常机灵地对父亲示好:阿父,安儿今天学到了一个道理。
哦?你说说。
人生而便有欲,而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欲望才不会成为一个恶人嗷!!虽然知道儿子的欲望指的应该不是他想的那个意思,但是吕不韦还是没能忍住动手的欲望,他在儿子的脑袋瓜上敲了一下,见小儿立刻皱巴了一张脸才将人放下,安儿,你已经是个成熟的郎君了,该学会不要和父母一同睡了。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