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故宫装猫的日子[综]——洛娜215(204)
吕不韦也挺直腰板表示我不可能叫不醒,他还看了眼儿子道:既然安儿没有尿床,那我就更不可能叫不醒了。
吕小安也立刻GET到了这一点:阿爹既然没有被叫不醒,那么安儿就肯定没有尿床!
是的,为了自己的尊严,父子二人坚定得站在了同一战线,他们面对眼下带着些青黑的吕夫人齐齐露出了理直气壮的表情。
吕夫人的视线转到了正晒着太阳的被褥上头,又看看儿子换了一身的衣服,复又看看精神奕奕的丈夫,最后呵呵一笑,什么都没说。
等到用罢早膳,吕不韦整理了下衣冠,一脸肃穆得踏入了父亲的书房,吕翁已经在等他许久了。父子二人两相对视,自有默契在。
吕翁居于上位,他看着拜倒在地的儿子沉默了许久,方才,他的孩儿对他说了一件极其冒险之事,他打算以人为商品,以吕家全部身家为赌注,行一场前所未有的赌博。
若是赢了,荣华富贵改换门庭富贵荣宠都不会少,若是败了,绝非人头落地那般简单,整个吕家都会化为尘土。
而且最重要的是,此举便是吕家要站队投向秦国了。
在秦赵正在对战的如今,此举不可谓之不冒险,按照他儿子的意思,他正是想要抓住如今秦赵两国局势未名之时放下赌注,唯有在寒风凛雪之中送上温暖,才能使得这位公子永远记住他。
若是以往,他未必会答应这过于风险之事。
只是现在
他慢慢取出了一卷竹卷,展开放在了儿子面前我儿且先来看看这字,是否带有秦风。
吕不韦:明明在说正经事为什么突然研究书法了????
第149章 战国风云(3)
吕家虽已败落, 但曾经亦是家底丰厚。吕翁幼时也跟着先祖学了不少鉴赏功夫,当时孙子随手一划拉的字迹他本身没有留意,但等到他同夫人判定孙子得天所授之后吕翁便日日琢磨孙子随意写出来的几个字。
孙子被上天教授了知识, 使用的字体当然也应当是天人的文字。
作为一个文化人,当他发现更高一层的文化世界的时候本能就想要深入挖掘, 要是能够品出几分韵味, 岂不极美?只可惜孙子手骨软,写字时候手抖, 他虽可见其字形, 却不太能抓住其规律。
然而, 看着看着,他渐渐发现出了其中有几分微妙的地方。
孙子写的字有些像秦字,字形特别像。
他最初有了这个发现的时候只觉背后汗毛根根炸开。但紧接着他就找到了可以说服自己之处:在周皇室东迁之前, 其王都便是秦人如今最繁荣的都城咸阳地区。而周皇室东迁之后,秦王赶走了戎人,并且将当时被劫掠走的周人抢了回来当做自己的国民。这些人都是有知识有才华的人, 均被当时的秦国重用。
因此,说到文字的传承, 的确是秦国比之东边诸国要更加标准(当然也可以说是毫无进步), 所以孙子使用的文字,说是周文也可以说得通。
但问题就在于, 就算是周文,若说周皇室得天庇佑,其字习自仙人之类的吕翁本人与周边诸多学者打听后均都未曾听闻。
吕翁在脑中不断进行头脑风暴,为了这个字体一事硬生生熬白了好几根头发。而这一切的煎熬在儿子说出有些像秦字之后终于尘埃落定。
吕翁叹了口气, 喃喃道:这莫非就是天意?
虽然这么说有些自恋,但此时此刻吕翁觉得自家也是被上天选定的, 就和他们的祖先姜太师一样,有着辅佐君王的神圣职责。
也不怪他这样想,这一切都过于凑巧啊。
他们家就在要过不下去面临巨大变化的时候,儿媳妇怀孕了;孙子出生时候,儿子下定决心外出了;孙子接受完天人的教育醒来时候,儿子接触过秦公子回来了,而孙子如今写的文字又和秦文有几分相似。
这说明什么?说明秦国确实是天命啊。
虽然,他并不喜欢秦国。
吕翁是个学者,修习的还是儒学。
儒家以人命为重,最不喜的便是秦不把人当人而是当做军功的做派,虽然长久受到的教育如此,但他并不迂腐,这个时代的学者所有的学习目标都是治国。
靠着自己的所学、所知改变身边的一切,能够使得祖国更加强盛,这便是他们的全部动力。
而卫国的学者的心理负担比起别的国家要更加大一些,别国学者是为祖国之崛起而念书,卫国则是为祖国不被灭国而读书。
卫国国土不大,所在地点也算不上交通险要、兵家必争之地,每代国王也足够无能以至他国轻视,因此就靠着一代代卫国学子的努力以及卫国国主不间断的作死,卫国便苟到了最后。
也因此,卫国的学者是诸多学家之中最通变通之道的人。从卫国出去的才子们绞尽脑汁,一切行动的宗旨和目标都要捆绑上卫国。实不相瞒,他们在就职之后还要想办法帮衬一下自己的祖国,其手段包括但不限于挑选当时最强大的国家去任职,想办法做到管理层,然后靠自己的存在给自己的祖国开挂添加保护伞等等。
比起别的国家因为仕途不顺投向他国之后,扭头坑自己祖国都半点不带犹豫的诸多读书人,卫国的学子们真的可以称得上是战国爱国学者典范了。
在这样的氛围之下,吕翁对于自己无意间连猜带蒙看到的某些未来而生出的复杂情绪只停留了几瞬,便转而消失。
无声叹息之后,他便抬眸看着不明所以的儿子,问道:有几成把握?
两成。吕不韦见父亲无意为他解释也不多问,他抬起双眸静静与父亲对视,足够了。
两成的把握,对于一场滔天富贵而言确实已经足够,吕不韦抖了抖嘴唇,父亲,事在人为。
事实上,无论有没有这字迹的事,吕翁最后都会答应。
吕家欠长子诸多。
吕不韦天资极高,聪慧过人,如果不是当时家中实在困苦,他之道路绝不会是商道。吕家,本就是长子撑起来的。可以说吕家全家都是在吸长子的血才有如今的日子。而现在,既然儿子有了需要,他们也敢陪着拼上一拼。
只是如今最大的变数就是小孙孙。
吕翁沉吟了片刻,看着静静坐在他面前,面色刚毅的儿子道:为父此次唤你回来其实是想要同你说一事
如他预料的,在听闻吕安生而知之后,吕不韦面露愕然,他放在膝上的双手猛然间攥紧,从归乡到现在他所接受的诸多讯息瞬间连在了一块。
浴盆里的
是安儿。
街道上说我们有将冷田改做暖田的法子?
是安儿。
那垄田堆肥?
都是安儿。
吕翁看着儿子的表情露出了一抹笑,放心,老夫还没老糊涂,这事只有你知道,对外自是寻了借口。
只要有安儿在,便不怕吕家无富无贵。就算如此,你也要去搏那一场富贵吗?
父子二人视线交缠,片刻后吕不韦缓缓垂下了视线主动避开了父亲宛若利刃一般的视线。他双手成拳,一时之间竟不知该如何说道,最后他轻轻叹了口气,父亲,安儿得此机遇,难道不正是我应当去搏此一回的理由吗?
他复又抬头,直直对上了父亲双眸。多年不见,父亲已经鬓染霜色,面上的皱纹亦是多了好几条,只是看着他的眼神依然熟悉,吕不韦恍惚间想到了那日自己对父亲说想要去经商之时父亲也是这样看他的。
他稳下心神,凝声道:安儿如今年岁尚幼,诸多神异之处尚可隐藏,但藏得住一时藏不住一世,一个卫国
顿了一下后,他摇摇头,卫国装不下他。
难道你觉得秦国能护住他?吕翁觉得有几分可笑,他以指尖叩击了下桌案,秦以强道强国,以霸道治其国,其均是蛮横之道,你若是进了那个旋涡你连你自己都保不住,谈何能够护住我孙儿?
他一字一顿,声音中带着些许锐利,不韦,你何时变得如此自大?
父亲吕不韦深吸了一口气,秦如今是诸侯国之间最是开放也最注重人才的一国,只爱才一道,便可见其未来不可估。我于秦国也算是有些门路,就算此事不成,也未必就会丢了性命。以如今天下之势,若是秦国之势不可借,便无人可借。
见吕翁沉默,吕不韦又补充道:若是入秦,安儿长大后喜欢做什么就去做什么,我还不至于为了些许利益就去利用自己的孩儿。他还小,只要开心平安地长大就好。
吕翁瞥了他一眼,有些疲惫地抬起了手掌心朝他竖起,示意这次谈话暂时结束。吕不韦见状忙伏地而拜,刚要说什么,忽而就听到屋外一声高亢嘶鸣。
那声音极其惨烈,听得见多识广的未来大秦丞相也愣了愣。
无妨,是安儿在煽彘。吕翁平淡说道,见儿子面露愕然,他只是摆摆手,一副平静寻常模样让他自己出去看。
吕不韦快步而出。猪圈所在距离吕家宅院并不算远,他赶到时就看到才五岁的儿子拿着一把小匕首利落下手,被仆佣死死捆绑住的一头黑彘发出了惨叫。
他软乎乎的,还会因为挠痒痒在榻上滚来滚去的儿子现在却一手拿刀一边同身侧的一个仆役说些什么,小表情特别严肃正经。
吕不韦惊呆了。
可能是他的眼神过于炙热,也可能是因为父子感应,不过几息之后,吕安小朋友就回身看到了他,一双大眼睛立刻就眯了起来,他挥舞了下小手,爹爹!
就在他挥手的时候,小孩手上拿着的一个肉块啪嗒一下落在了地上,吕不韦的视线不由自主挪了过去。
吕不韦:
他刚刚说什么来着?孩子太小还需要他保护?
对了,吕不韦忽然想起来第一眼见到儿子的时候他看的好像也是那个部位。他,他家孩儿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爱好?
吕安小朋友很快就被父亲提溜走了,然后父子间进行了一番男人的对话。吕不韦当即体会到了老父亲的无奈,问儿子是不是喜欢阉割动物,小孩摇摇头,表示他只是喜欢吃红烧肉。
红烧肉是什么?不知道。为什么阉彘?因为要吃红烧肉。
于是,很快对话就进入了死循环。
一切的关键所在就是什么是红烧肉,但一人不知道,一人解释不清,父子二人对视片刻后只能齐齐跳过这个话题。
吕不韦将儿子抱起来,一手拿过他看起来让人胆战心惊的小刀递给仆妇,小孩骤然间被父亲抱起,双手举得高高的,大眼睛因为惊讶瞪圆了,看起来特别可爱。
颠了颠儿子,吕不韦见小孩一脸的无措顿时笑了,抱住爹爹的头就好。
吕安犹豫了一下,用干净的那只手轻轻搂住了父亲的头颈。见他整个小身子都格外僵硬,吕不韦心知儿子还是有些生疏,他心下一软,忽而脚下一蹬往前边快速跑了过去。
吕安小朋友对父亲的忽然加速毫无准备,尖叫一声后本能地紧紧搂住了男人的头颈,小脸蛋更是死死贴在了吕不韦颈项里头,片刻后没发现异常才小心翼翼地探出头来,就像小动物离开巢穴之前一样小心翼翼地查看周围一般左顾右探。
吕不韦对儿子的表现恍若未觉,他一路小跑,还故意颠着手,安儿想要更好玩的吗?
想!
行。吕不韦调整了一下姿势,他将小孩放了下来,然后撑住儿子的腰将他架在了自己脖子上,等他站起来之后这突然抬升的高度立刻让儿子吓得抱住了他的脑袋做出了依赖的姿态,安儿,上头看得远吗?
小豆丁被分散了注意力,他愣了愣,抬头看向外面,然后他立刻露出了笑容,远哒!
他小腿不由蹬了蹬,为了前所未有的视角而兴奋,安儿可以看到门和阿耶的头顶啦!
顿了顿,他悄悄低下头对父亲说:爹爹,阿耶的头顶头发好少耶
咳!吕不韦忙说,这话可不能在你阿耶面前说,阿耶会哭的。
闻言,吕安立刻拿小肉手捂住了嘴巴,那安儿不说!
儿子真是太乖了!!!
第150章 战国风云(4)
吕不韦想了想自己在赵国遇到的那些个调皮捣蛋的小郎君, 再想想自己肩膀上这个,顿时觉得有些心疼。
男孩哪有不调皮的,作为长兄治过好几个弟弟的吕不韦比谁都清楚这一点, 自家孩子这般乖巧绝非因为天性,完全是因为生活环境的缘故。
一方面是父亲小心翼翼, 另一方面和最近频繁登门参观的客人和环境也有关系。吕不韦心中一动, 心中打定了主意。
十日后,吕不韦带着吕夫人和儿子站在家门口同父母依依惜别, 吕媪连连抹泪, 就连吕翁也讷讷难言, 吕不韦这一去目的很明确,他要搅和进入秦国夺嫡事务之中。自古以来谋取此事者均是不成功便成仁,因此, 为了避免连累在卫国的家人,在大事成功之前吕不韦便不会再归来,就连吕翁一家也会在此后搬家离开暂且隐姓埋名。此行一去, 何时能再相见将全然未知。
事实上,吕翁对于吕不韦要带走吕安一事极为不满, 他认为孙子如今还应当以低调为主, 然而吕不韦说服了他。
吕不韦认为在濮阳,人人皆知吕安幼时有异, 儿子的种种特殊之处已经广为流传,故而此地关注他的人很多。若是去了邯郸则不同,邯郸到底是大城市,赵国也是大国, 在那里吕安不过是一介商贾之子,根本不会有人注意到他。
而等到了邯郸, 过上几年后,吕不韦可以动用自己的人脉为吕安找一个先生。卫国精英荟萃,文风鼎盛,赵卫之间相隔颇远,彼此之间都不了解,万一吕安说了什么不同寻常的话语,彼此都会以为他是在对方那儿所学所得,人们反倒不会觉得异常。
而且吕不韦认为,吕安如今的情况还是养在自己身边更好。作为男儿,吕安有些过于小心翼翼了。
对此老爷子当然有不同看法,他认为吕小安是因为和父亲之间还较为陌生所以隐藏了自己的性格,平时的吕安明明是个调皮捣蛋的孩子。有他纵着,吕安已经足够恣意,但是就在此刻他忽然发现,他竟然没有能够应证实这一想法的实例。
恋耽美
吕小安也立刻GET到了这一点:阿爹既然没有被叫不醒,那么安儿就肯定没有尿床!
是的,为了自己的尊严,父子二人坚定得站在了同一战线,他们面对眼下带着些青黑的吕夫人齐齐露出了理直气壮的表情。
吕夫人的视线转到了正晒着太阳的被褥上头,又看看儿子换了一身的衣服,复又看看精神奕奕的丈夫,最后呵呵一笑,什么都没说。
等到用罢早膳,吕不韦整理了下衣冠,一脸肃穆得踏入了父亲的书房,吕翁已经在等他许久了。父子二人两相对视,自有默契在。
吕翁居于上位,他看着拜倒在地的儿子沉默了许久,方才,他的孩儿对他说了一件极其冒险之事,他打算以人为商品,以吕家全部身家为赌注,行一场前所未有的赌博。
若是赢了,荣华富贵改换门庭富贵荣宠都不会少,若是败了,绝非人头落地那般简单,整个吕家都会化为尘土。
而且最重要的是,此举便是吕家要站队投向秦国了。
在秦赵正在对战的如今,此举不可谓之不冒险,按照他儿子的意思,他正是想要抓住如今秦赵两国局势未名之时放下赌注,唯有在寒风凛雪之中送上温暖,才能使得这位公子永远记住他。
若是以往,他未必会答应这过于风险之事。
只是现在
他慢慢取出了一卷竹卷,展开放在了儿子面前我儿且先来看看这字,是否带有秦风。
吕不韦:明明在说正经事为什么突然研究书法了????
第149章 战国风云(3)
吕家虽已败落, 但曾经亦是家底丰厚。吕翁幼时也跟着先祖学了不少鉴赏功夫,当时孙子随手一划拉的字迹他本身没有留意,但等到他同夫人判定孙子得天所授之后吕翁便日日琢磨孙子随意写出来的几个字。
孙子被上天教授了知识, 使用的字体当然也应当是天人的文字。
作为一个文化人,当他发现更高一层的文化世界的时候本能就想要深入挖掘, 要是能够品出几分韵味, 岂不极美?只可惜孙子手骨软,写字时候手抖, 他虽可见其字形, 却不太能抓住其规律。
然而, 看着看着,他渐渐发现出了其中有几分微妙的地方。
孙子写的字有些像秦字,字形特别像。
他最初有了这个发现的时候只觉背后汗毛根根炸开。但紧接着他就找到了可以说服自己之处:在周皇室东迁之前, 其王都便是秦人如今最繁荣的都城咸阳地区。而周皇室东迁之后,秦王赶走了戎人,并且将当时被劫掠走的周人抢了回来当做自己的国民。这些人都是有知识有才华的人, 均被当时的秦国重用。
因此,说到文字的传承, 的确是秦国比之东边诸国要更加标准(当然也可以说是毫无进步), 所以孙子使用的文字,说是周文也可以说得通。
但问题就在于, 就算是周文,若说周皇室得天庇佑,其字习自仙人之类的吕翁本人与周边诸多学者打听后均都未曾听闻。
吕翁在脑中不断进行头脑风暴,为了这个字体一事硬生生熬白了好几根头发。而这一切的煎熬在儿子说出有些像秦字之后终于尘埃落定。
吕翁叹了口气, 喃喃道:这莫非就是天意?
虽然这么说有些自恋,但此时此刻吕翁觉得自家也是被上天选定的, 就和他们的祖先姜太师一样,有着辅佐君王的神圣职责。
也不怪他这样想,这一切都过于凑巧啊。
他们家就在要过不下去面临巨大变化的时候,儿媳妇怀孕了;孙子出生时候,儿子下定决心外出了;孙子接受完天人的教育醒来时候,儿子接触过秦公子回来了,而孙子如今写的文字又和秦文有几分相似。
这说明什么?说明秦国确实是天命啊。
虽然,他并不喜欢秦国。
吕翁是个学者,修习的还是儒学。
儒家以人命为重,最不喜的便是秦不把人当人而是当做军功的做派,虽然长久受到的教育如此,但他并不迂腐,这个时代的学者所有的学习目标都是治国。
靠着自己的所学、所知改变身边的一切,能够使得祖国更加强盛,这便是他们的全部动力。
而卫国的学者的心理负担比起别的国家要更加大一些,别国学者是为祖国之崛起而念书,卫国则是为祖国不被灭国而读书。
卫国国土不大,所在地点也算不上交通险要、兵家必争之地,每代国王也足够无能以至他国轻视,因此就靠着一代代卫国学子的努力以及卫国国主不间断的作死,卫国便苟到了最后。
也因此,卫国的学者是诸多学家之中最通变通之道的人。从卫国出去的才子们绞尽脑汁,一切行动的宗旨和目标都要捆绑上卫国。实不相瞒,他们在就职之后还要想办法帮衬一下自己的祖国,其手段包括但不限于挑选当时最强大的国家去任职,想办法做到管理层,然后靠自己的存在给自己的祖国开挂添加保护伞等等。
比起别的国家因为仕途不顺投向他国之后,扭头坑自己祖国都半点不带犹豫的诸多读书人,卫国的学子们真的可以称得上是战国爱国学者典范了。
在这样的氛围之下,吕翁对于自己无意间连猜带蒙看到的某些未来而生出的复杂情绪只停留了几瞬,便转而消失。
无声叹息之后,他便抬眸看着不明所以的儿子,问道:有几成把握?
两成。吕不韦见父亲无意为他解释也不多问,他抬起双眸静静与父亲对视,足够了。
两成的把握,对于一场滔天富贵而言确实已经足够,吕不韦抖了抖嘴唇,父亲,事在人为。
事实上,无论有没有这字迹的事,吕翁最后都会答应。
吕家欠长子诸多。
吕不韦天资极高,聪慧过人,如果不是当时家中实在困苦,他之道路绝不会是商道。吕家,本就是长子撑起来的。可以说吕家全家都是在吸长子的血才有如今的日子。而现在,既然儿子有了需要,他们也敢陪着拼上一拼。
只是如今最大的变数就是小孙孙。
吕翁沉吟了片刻,看着静静坐在他面前,面色刚毅的儿子道:为父此次唤你回来其实是想要同你说一事
如他预料的,在听闻吕安生而知之后,吕不韦面露愕然,他放在膝上的双手猛然间攥紧,从归乡到现在他所接受的诸多讯息瞬间连在了一块。
浴盆里的
是安儿。
街道上说我们有将冷田改做暖田的法子?
是安儿。
那垄田堆肥?
都是安儿。
吕翁看着儿子的表情露出了一抹笑,放心,老夫还没老糊涂,这事只有你知道,对外自是寻了借口。
只要有安儿在,便不怕吕家无富无贵。就算如此,你也要去搏那一场富贵吗?
父子二人视线交缠,片刻后吕不韦缓缓垂下了视线主动避开了父亲宛若利刃一般的视线。他双手成拳,一时之间竟不知该如何说道,最后他轻轻叹了口气,父亲,安儿得此机遇,难道不正是我应当去搏此一回的理由吗?
他复又抬头,直直对上了父亲双眸。多年不见,父亲已经鬓染霜色,面上的皱纹亦是多了好几条,只是看着他的眼神依然熟悉,吕不韦恍惚间想到了那日自己对父亲说想要去经商之时父亲也是这样看他的。
他稳下心神,凝声道:安儿如今年岁尚幼,诸多神异之处尚可隐藏,但藏得住一时藏不住一世,一个卫国
顿了一下后,他摇摇头,卫国装不下他。
难道你觉得秦国能护住他?吕翁觉得有几分可笑,他以指尖叩击了下桌案,秦以强道强国,以霸道治其国,其均是蛮横之道,你若是进了那个旋涡你连你自己都保不住,谈何能够护住我孙儿?
他一字一顿,声音中带着些许锐利,不韦,你何时变得如此自大?
父亲吕不韦深吸了一口气,秦如今是诸侯国之间最是开放也最注重人才的一国,只爱才一道,便可见其未来不可估。我于秦国也算是有些门路,就算此事不成,也未必就会丢了性命。以如今天下之势,若是秦国之势不可借,便无人可借。
见吕翁沉默,吕不韦又补充道:若是入秦,安儿长大后喜欢做什么就去做什么,我还不至于为了些许利益就去利用自己的孩儿。他还小,只要开心平安地长大就好。
吕翁瞥了他一眼,有些疲惫地抬起了手掌心朝他竖起,示意这次谈话暂时结束。吕不韦见状忙伏地而拜,刚要说什么,忽而就听到屋外一声高亢嘶鸣。
那声音极其惨烈,听得见多识广的未来大秦丞相也愣了愣。
无妨,是安儿在煽彘。吕翁平淡说道,见儿子面露愕然,他只是摆摆手,一副平静寻常模样让他自己出去看。
吕不韦快步而出。猪圈所在距离吕家宅院并不算远,他赶到时就看到才五岁的儿子拿着一把小匕首利落下手,被仆佣死死捆绑住的一头黑彘发出了惨叫。
他软乎乎的,还会因为挠痒痒在榻上滚来滚去的儿子现在却一手拿刀一边同身侧的一个仆役说些什么,小表情特别严肃正经。
吕不韦惊呆了。
可能是他的眼神过于炙热,也可能是因为父子感应,不过几息之后,吕安小朋友就回身看到了他,一双大眼睛立刻就眯了起来,他挥舞了下小手,爹爹!
就在他挥手的时候,小孩手上拿着的一个肉块啪嗒一下落在了地上,吕不韦的视线不由自主挪了过去。
吕不韦:
他刚刚说什么来着?孩子太小还需要他保护?
对了,吕不韦忽然想起来第一眼见到儿子的时候他看的好像也是那个部位。他,他家孩儿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爱好?
吕安小朋友很快就被父亲提溜走了,然后父子间进行了一番男人的对话。吕不韦当即体会到了老父亲的无奈,问儿子是不是喜欢阉割动物,小孩摇摇头,表示他只是喜欢吃红烧肉。
红烧肉是什么?不知道。为什么阉彘?因为要吃红烧肉。
于是,很快对话就进入了死循环。
一切的关键所在就是什么是红烧肉,但一人不知道,一人解释不清,父子二人对视片刻后只能齐齐跳过这个话题。
吕不韦将儿子抱起来,一手拿过他看起来让人胆战心惊的小刀递给仆妇,小孩骤然间被父亲抱起,双手举得高高的,大眼睛因为惊讶瞪圆了,看起来特别可爱。
颠了颠儿子,吕不韦见小孩一脸的无措顿时笑了,抱住爹爹的头就好。
吕安犹豫了一下,用干净的那只手轻轻搂住了父亲的头颈。见他整个小身子都格外僵硬,吕不韦心知儿子还是有些生疏,他心下一软,忽而脚下一蹬往前边快速跑了过去。
吕安小朋友对父亲的忽然加速毫无准备,尖叫一声后本能地紧紧搂住了男人的头颈,小脸蛋更是死死贴在了吕不韦颈项里头,片刻后没发现异常才小心翼翼地探出头来,就像小动物离开巢穴之前一样小心翼翼地查看周围一般左顾右探。
吕不韦对儿子的表现恍若未觉,他一路小跑,还故意颠着手,安儿想要更好玩的吗?
想!
行。吕不韦调整了一下姿势,他将小孩放了下来,然后撑住儿子的腰将他架在了自己脖子上,等他站起来之后这突然抬升的高度立刻让儿子吓得抱住了他的脑袋做出了依赖的姿态,安儿,上头看得远吗?
小豆丁被分散了注意力,他愣了愣,抬头看向外面,然后他立刻露出了笑容,远哒!
他小腿不由蹬了蹬,为了前所未有的视角而兴奋,安儿可以看到门和阿耶的头顶啦!
顿了顿,他悄悄低下头对父亲说:爹爹,阿耶的头顶头发好少耶
咳!吕不韦忙说,这话可不能在你阿耶面前说,阿耶会哭的。
闻言,吕安立刻拿小肉手捂住了嘴巴,那安儿不说!
儿子真是太乖了!!!
第150章 战国风云(4)
吕不韦想了想自己在赵国遇到的那些个调皮捣蛋的小郎君, 再想想自己肩膀上这个,顿时觉得有些心疼。
男孩哪有不调皮的,作为长兄治过好几个弟弟的吕不韦比谁都清楚这一点, 自家孩子这般乖巧绝非因为天性,完全是因为生活环境的缘故。
一方面是父亲小心翼翼, 另一方面和最近频繁登门参观的客人和环境也有关系。吕不韦心中一动, 心中打定了主意。
十日后,吕不韦带着吕夫人和儿子站在家门口同父母依依惜别, 吕媪连连抹泪, 就连吕翁也讷讷难言, 吕不韦这一去目的很明确,他要搅和进入秦国夺嫡事务之中。自古以来谋取此事者均是不成功便成仁,因此, 为了避免连累在卫国的家人,在大事成功之前吕不韦便不会再归来,就连吕翁一家也会在此后搬家离开暂且隐姓埋名。此行一去, 何时能再相见将全然未知。
事实上,吕翁对于吕不韦要带走吕安一事极为不满, 他认为孙子如今还应当以低调为主, 然而吕不韦说服了他。
吕不韦认为在濮阳,人人皆知吕安幼时有异, 儿子的种种特殊之处已经广为流传,故而此地关注他的人很多。若是去了邯郸则不同,邯郸到底是大城市,赵国也是大国, 在那里吕安不过是一介商贾之子,根本不会有人注意到他。
而等到了邯郸, 过上几年后,吕不韦可以动用自己的人脉为吕安找一个先生。卫国精英荟萃,文风鼎盛,赵卫之间相隔颇远,彼此之间都不了解,万一吕安说了什么不同寻常的话语,彼此都会以为他是在对方那儿所学所得,人们反倒不会觉得异常。
而且吕不韦认为,吕安如今的情况还是养在自己身边更好。作为男儿,吕安有些过于小心翼翼了。
对此老爷子当然有不同看法,他认为吕小安是因为和父亲之间还较为陌生所以隐藏了自己的性格,平时的吕安明明是个调皮捣蛋的孩子。有他纵着,吕安已经足够恣意,但是就在此刻他忽然发现,他竟然没有能够应证实这一想法的实例。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