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为王[快穿] 作者:甲子亥
第80节
八皇子瞳仁一紧:“怎么,顾世安终于想好怎么处置我了?” 他有恃无恐,反正再差也不会比现在更差就是了。 “你猜的不错。” 笑过之后,陶安两眼一暗,挥了挥手:“奉万岁旨意,令逆犯顾世淮自裁。” 只看见他身后的一名小太监端着一套酒具站了出来。 “你说什么?”八皇子神情一乱,一脸不可置信的说道:“他怎么敢,我可是他亲弟弟啊,他就不怕将来史书工笔戳他的脊梁骨吗?还有文武百官还有皇叔爷怎么可能会答应?” 陶安端起一杯鸩酒:“怎么不可能,你以为在你知道了先帝是被我毒害的事情之后,还能有活路?” 看着陶安手中的酒杯,八皇子面上闪过一抹惊慌,连带着语气都凌乱了几分:“陶安,我自问与你无冤无仇,你为什么要这么害我?” “无冤无仇?”陶安一把掐住了他的下巴,冷声说道:“唐王殿下还真是贵人多忘事。您可还记得,十五年前,那个被你当小马骑,却因为发着烧,手脚不利索,一不小心把你跌到地上,最后却被明明安然无恙的你下令活活打死的那个老太监?” 八皇子勉强压下心底的慌乱,仔细回想,却一无所获,他哪还记得这些ji毛蒜皮的小事。 “呵。”陶安冷笑一声,一字一句:“那老太监是我的义父。” 这也是为什么当初萧氏找上门来的时候,他毫不犹豫的选择背叛广德帝的主要原因。 说完,他拿着酒杯往八皇子嘴里灌酒。 “不,噗……”八皇子拼命的反抗,哪里还顾得上其他。 眼看着杯子里的酒水全都洒了出来,陶安一不做二不休,从小太监手里端着的托盘上拿过酒壶就往八皇子嘴里灌。 “还有你那一大家子,一个都别想逃,你那母妃做姑子实在是太可惜了,当年好歹也是名动一方的大美人,你放心,我会找人好好照顾她的。” “你……”八皇子睚眦欲裂,不经意间张开了嘴,然后就被灌了一口的酒水:“不,呜呜……” 陶安不依不饶:“还有你那王妃和孩子,皇陵是什么地方,每年死一两个人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吗。你放心,在杂家死之前,一定会把他们都送去地府见你。” 说完,他松开手,轻喘着气,看着地上蜷成一团,鼻涕眼泪糊了一脸,拼命想要肚子里的鸩酒吐出来的八皇子,接过身旁小太监递过来的手帕,擦干净洒到手上的酒水。 “陶安,你、你一定会不得好死……” 没一会儿的功夫,鸩酒就发作了起来,八皇子以头抢地,身体痉挛不止。 “这话,您还真就说错了。”陶安随手将手帕扔在八皇子脸上,凑到他耳边,小声说道:“当今万岁可是我的亲外甥,只要我恪守本分,得一个善终想来是不成问题的。” 闻言,八皇子的瞳孔瞬间放大了一圈。 陶安一脸愉悦:“你猜的不错,当今万岁的确不是你顾家的种。” “噗——” 鲜血浸红了盖在他脸上的手帕,脖子一梗,人也跟着没了呼吸。 竟是死不瞑目。 陶安轻哼一声,一身轻松,他站起身来,拍了拍袍子上并不存在的灰尘,只说道:“回吧。” 当天晚上,孟则知就收到了钱博裕(郑国公世子,孟则知名义上的舅舅)的奏本。 “好好好。”孟则知喜不自禁。 “万岁,到底是有什么喜事让您这么高兴?”候在一旁的陶安笑眯眯的问道。 孟则知不介意与他分享自己的喜悦,他重重的舒了一口气:“捷报,盘踞在东南诸省的倭寇已尽数被荡平,共歼敌六千余人,我军仅伤亡二百余人,东南沿海倭患已除。” “恭喜万岁,贺喜万岁。”陶安当即躬身贺道。 孟则知眉开眼笑,能打胜仗,说明练兵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接下来就可以放心的去进行海上贸易了。 “李澜,拟旨。” “是。”中书舍人李澜当即回道。 孟则知一共叫他写了四份圣旨。 一是命神机营调三千官兵押运两千只火枪,一万五千基数的弹药南下支援钱博裕。 二是命钱博裕为正使,刘文山为副使,率士兵一万人,领战船一百艘,宝船七十艘(原本只有四十艘,剩下的三十艘是最近几个月造的)出使西洋,允许自行筹备力士、买办、翻译等随行人员若干。 三是命皇商方家将早先筹备好的丝绸瓷器、火柴香皂等货物交付给出使船队。 四是命工部左侍郎奔赴东南沿海诸省兴建炮台,加强海防。 做完这些,孟则知心旷神怡。 该做的都做了,接下来就等着真金白银源源不断的落进他的口袋里了。 因着这件事情,接下来的好几天,孟则知的心情都非常不错,直到八月初五这天—— “砰砰砰……” 沉闷的鼓声惊醒了孟则知,他半梦半醒:“怎么回事?” 王广志(陶安的干儿子)急急忙忙的跑了进来:“启禀万岁,有人敲了登闻鼓?” 登闻鼓? 孟则知脑中的睡意一扫而光,刷的一下坐起身来。 古人素有击鼓鸣冤一说,不同于一般府县衙门口的大鼓。登闻鼓,是悬挂在午门外的一面大鼓,是皇帝的鼓。 依《大扬律》,非敌兵围城、太子驾薨、民有冤情,不得击鼓。凡登闻鼓响,不管皇帝在干什么,都必须上朝。 作者有话要说: 上一章ji,ng彩评论: 三七:我还记得攻曾经只是个老·处男·学究,岁月不饶人啊!第78章 皇帝上朝,百官自然也要到场。 看见赵令武进来, 一众官员纷纷拱手见礼:“宋国公。” 赵令武满面红光:“卢大人, 赵大人, 刘大人……” 自从宁武帝登基之后,宋国公府在一众勋贵里的位置便水涨船高, 俨然成了领头羊一般的存在,便是正儿八经的国舅爷郑国公父子也差他家一筹。 谁让宁武帝喊了他二十多年的父亲呢,偏偏宁武帝又是个孝顺的, 登基不过两个月, 赏赐便如流水般抬进宋国公府, 哪怕这份孝顺主要是针对萧氏,可说到底获利的还是他赵令武。 托他的福, 赵以敬前些日子又说了一门亲事, 女方是长兴侯家的嫡女, 年纪比赵以敬小了一轮不止——如今的宋国公府权势滔天, 就像当年赵令武获封宋国公之后再无人敢提及他赘婿的身份一样,赵以敬和庶妹乱l,u,n的丑闻自然也在一夜之间烟消云散。 所以总的来说, 两家还算门当户对。 他宋国公府总算是熬出头了。 赵令武抚着胡须, 喜上眉梢。 就在这时, 有一太监高声喊道:“皇上驾到!” 众臣当即回到自己的位置站好,原本热闹的大殿瞬间安静了下来。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孟则知走到御座上坐好:“众爱卿平身。” “谢万岁。” 等了一会儿也不见有人出班奏事,孟则知开口问道:“大理寺卿何在?” 登闻鼓归大理寺管辖。 众臣面面相觑:“臣等不知。” “陶安。” 孟则知正要派人去传唤, 随后便听见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大理寺卿小跑着走进来, 跪下说道:“微臣肖云旗,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孟则知沉了沉气:“你可知登闻鼓被敲响一事?” “启禀万岁,臣正是从午门而来。”大理寺卿一脸迟疑:“只是臣等实在是拿不了主意。” “怎么?”孟则知说道。 “回万岁,”肖云旗直起身来,手持芴板:“依《大扬律》,为防止无端刁民恶意上访,规定凡击登闻鼓者,先廷杖三十。” “对。”孟则知记得有这么一个说法,他端起御桌上的茶碗,润了润喉咙。 “可那击鼓之人,是、是奉圣夫人。”说完,肖云旗拜倒在地。 “什么?”孟则知喝茶的动作一停。 “奉圣夫人?” “这、这算什么事?” “是啊,好端端的……” …… 一时之间,满朝皆惊,文武百官们议论纷纷,而后又像是想起了什么,齐齐看向站在武官之中的赵令武父子。 好一会儿,赵令武才回过神来,许是心里有鬼,他蓦地握紧了拳头,心中升起一股浓烈的不安来。 孟则知心下了然,而后猛然间拔高了声音:“人你已经打了?” “臣等不敢。”大理寺卿连忙说道。 他还没蠢到那种地步,奉圣夫人是谁,宁武帝的眼珠子。莫说是能把人打个半死的廷杖了,就是磕一下碰一下都没什么好果子吃。 孟则知放下心来,沉默了好一会儿,他清了清嗓子,说道:“朕于七月二十九日曾说过,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奉圣夫人自然也不例外。” 他顿了顿,缓声说道:“只是奉圣夫人年纪也大了,三十廷杖怕是挨不住,这样吧,怎么说奉圣夫人也抚养了朕这么多年,这三十廷杖,朕替奉圣夫人受了。” 说着,孟则知站起身来,就要走下御座。 众臣一听,纷纷跪倒在地,喊道:“不可,万岁千金之躯,怎可受廷杖之辱。” 廷杖可不同于一般的打板子,是要扒去裤子,露出tu,n部和腿部,然后由数十名军士一边哈喝壮威,一边轮流执杖施刑。打完之后,还要用厚布将人裹起,几个人一齐用力,将案犯抛起,掷到地上。 强壮的人可坚持八十下,超过一百的往往当场毙命。便是不死,也要割去败r_ou_数碗,医治半年以上。 廷杖,不仅是对受刑人r_ou_体上的折磨,更是ji,ng神上的折辱。 ……
第80节
恋耽美
第80节
八皇子瞳仁一紧:“怎么,顾世安终于想好怎么处置我了?” 他有恃无恐,反正再差也不会比现在更差就是了。 “你猜的不错。” 笑过之后,陶安两眼一暗,挥了挥手:“奉万岁旨意,令逆犯顾世淮自裁。” 只看见他身后的一名小太监端着一套酒具站了出来。 “你说什么?”八皇子神情一乱,一脸不可置信的说道:“他怎么敢,我可是他亲弟弟啊,他就不怕将来史书工笔戳他的脊梁骨吗?还有文武百官还有皇叔爷怎么可能会答应?” 陶安端起一杯鸩酒:“怎么不可能,你以为在你知道了先帝是被我毒害的事情之后,还能有活路?” 看着陶安手中的酒杯,八皇子面上闪过一抹惊慌,连带着语气都凌乱了几分:“陶安,我自问与你无冤无仇,你为什么要这么害我?” “无冤无仇?”陶安一把掐住了他的下巴,冷声说道:“唐王殿下还真是贵人多忘事。您可还记得,十五年前,那个被你当小马骑,却因为发着烧,手脚不利索,一不小心把你跌到地上,最后却被明明安然无恙的你下令活活打死的那个老太监?” 八皇子勉强压下心底的慌乱,仔细回想,却一无所获,他哪还记得这些ji毛蒜皮的小事。 “呵。”陶安冷笑一声,一字一句:“那老太监是我的义父。” 这也是为什么当初萧氏找上门来的时候,他毫不犹豫的选择背叛广德帝的主要原因。 说完,他拿着酒杯往八皇子嘴里灌酒。 “不,噗……”八皇子拼命的反抗,哪里还顾得上其他。 眼看着杯子里的酒水全都洒了出来,陶安一不做二不休,从小太监手里端着的托盘上拿过酒壶就往八皇子嘴里灌。 “还有你那一大家子,一个都别想逃,你那母妃做姑子实在是太可惜了,当年好歹也是名动一方的大美人,你放心,我会找人好好照顾她的。” “你……”八皇子睚眦欲裂,不经意间张开了嘴,然后就被灌了一口的酒水:“不,呜呜……” 陶安不依不饶:“还有你那王妃和孩子,皇陵是什么地方,每年死一两个人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吗。你放心,在杂家死之前,一定会把他们都送去地府见你。” 说完,他松开手,轻喘着气,看着地上蜷成一团,鼻涕眼泪糊了一脸,拼命想要肚子里的鸩酒吐出来的八皇子,接过身旁小太监递过来的手帕,擦干净洒到手上的酒水。 “陶安,你、你一定会不得好死……” 没一会儿的功夫,鸩酒就发作了起来,八皇子以头抢地,身体痉挛不止。 “这话,您还真就说错了。”陶安随手将手帕扔在八皇子脸上,凑到他耳边,小声说道:“当今万岁可是我的亲外甥,只要我恪守本分,得一个善终想来是不成问题的。” 闻言,八皇子的瞳孔瞬间放大了一圈。 陶安一脸愉悦:“你猜的不错,当今万岁的确不是你顾家的种。” “噗——” 鲜血浸红了盖在他脸上的手帕,脖子一梗,人也跟着没了呼吸。 竟是死不瞑目。 陶安轻哼一声,一身轻松,他站起身来,拍了拍袍子上并不存在的灰尘,只说道:“回吧。” 当天晚上,孟则知就收到了钱博裕(郑国公世子,孟则知名义上的舅舅)的奏本。 “好好好。”孟则知喜不自禁。 “万岁,到底是有什么喜事让您这么高兴?”候在一旁的陶安笑眯眯的问道。 孟则知不介意与他分享自己的喜悦,他重重的舒了一口气:“捷报,盘踞在东南诸省的倭寇已尽数被荡平,共歼敌六千余人,我军仅伤亡二百余人,东南沿海倭患已除。” “恭喜万岁,贺喜万岁。”陶安当即躬身贺道。 孟则知眉开眼笑,能打胜仗,说明练兵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接下来就可以放心的去进行海上贸易了。 “李澜,拟旨。” “是。”中书舍人李澜当即回道。 孟则知一共叫他写了四份圣旨。 一是命神机营调三千官兵押运两千只火枪,一万五千基数的弹药南下支援钱博裕。 二是命钱博裕为正使,刘文山为副使,率士兵一万人,领战船一百艘,宝船七十艘(原本只有四十艘,剩下的三十艘是最近几个月造的)出使西洋,允许自行筹备力士、买办、翻译等随行人员若干。 三是命皇商方家将早先筹备好的丝绸瓷器、火柴香皂等货物交付给出使船队。 四是命工部左侍郎奔赴东南沿海诸省兴建炮台,加强海防。 做完这些,孟则知心旷神怡。 该做的都做了,接下来就等着真金白银源源不断的落进他的口袋里了。 因着这件事情,接下来的好几天,孟则知的心情都非常不错,直到八月初五这天—— “砰砰砰……” 沉闷的鼓声惊醒了孟则知,他半梦半醒:“怎么回事?” 王广志(陶安的干儿子)急急忙忙的跑了进来:“启禀万岁,有人敲了登闻鼓?” 登闻鼓? 孟则知脑中的睡意一扫而光,刷的一下坐起身来。 古人素有击鼓鸣冤一说,不同于一般府县衙门口的大鼓。登闻鼓,是悬挂在午门外的一面大鼓,是皇帝的鼓。 依《大扬律》,非敌兵围城、太子驾薨、民有冤情,不得击鼓。凡登闻鼓响,不管皇帝在干什么,都必须上朝。 作者有话要说: 上一章ji,ng彩评论: 三七:我还记得攻曾经只是个老·处男·学究,岁月不饶人啊!第78章 皇帝上朝,百官自然也要到场。 看见赵令武进来, 一众官员纷纷拱手见礼:“宋国公。” 赵令武满面红光:“卢大人, 赵大人, 刘大人……” 自从宁武帝登基之后,宋国公府在一众勋贵里的位置便水涨船高, 俨然成了领头羊一般的存在,便是正儿八经的国舅爷郑国公父子也差他家一筹。 谁让宁武帝喊了他二十多年的父亲呢,偏偏宁武帝又是个孝顺的, 登基不过两个月, 赏赐便如流水般抬进宋国公府, 哪怕这份孝顺主要是针对萧氏,可说到底获利的还是他赵令武。 托他的福, 赵以敬前些日子又说了一门亲事, 女方是长兴侯家的嫡女, 年纪比赵以敬小了一轮不止——如今的宋国公府权势滔天, 就像当年赵令武获封宋国公之后再无人敢提及他赘婿的身份一样,赵以敬和庶妹乱l,u,n的丑闻自然也在一夜之间烟消云散。 所以总的来说, 两家还算门当户对。 他宋国公府总算是熬出头了。 赵令武抚着胡须, 喜上眉梢。 就在这时, 有一太监高声喊道:“皇上驾到!” 众臣当即回到自己的位置站好,原本热闹的大殿瞬间安静了下来。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孟则知走到御座上坐好:“众爱卿平身。” “谢万岁。” 等了一会儿也不见有人出班奏事,孟则知开口问道:“大理寺卿何在?” 登闻鼓归大理寺管辖。 众臣面面相觑:“臣等不知。” “陶安。” 孟则知正要派人去传唤, 随后便听见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大理寺卿小跑着走进来, 跪下说道:“微臣肖云旗,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孟则知沉了沉气:“你可知登闻鼓被敲响一事?” “启禀万岁,臣正是从午门而来。”大理寺卿一脸迟疑:“只是臣等实在是拿不了主意。” “怎么?”孟则知说道。 “回万岁,”肖云旗直起身来,手持芴板:“依《大扬律》,为防止无端刁民恶意上访,规定凡击登闻鼓者,先廷杖三十。” “对。”孟则知记得有这么一个说法,他端起御桌上的茶碗,润了润喉咙。 “可那击鼓之人,是、是奉圣夫人。”说完,肖云旗拜倒在地。 “什么?”孟则知喝茶的动作一停。 “奉圣夫人?” “这、这算什么事?” “是啊,好端端的……” …… 一时之间,满朝皆惊,文武百官们议论纷纷,而后又像是想起了什么,齐齐看向站在武官之中的赵令武父子。 好一会儿,赵令武才回过神来,许是心里有鬼,他蓦地握紧了拳头,心中升起一股浓烈的不安来。 孟则知心下了然,而后猛然间拔高了声音:“人你已经打了?” “臣等不敢。”大理寺卿连忙说道。 他还没蠢到那种地步,奉圣夫人是谁,宁武帝的眼珠子。莫说是能把人打个半死的廷杖了,就是磕一下碰一下都没什么好果子吃。 孟则知放下心来,沉默了好一会儿,他清了清嗓子,说道:“朕于七月二十九日曾说过,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奉圣夫人自然也不例外。” 他顿了顿,缓声说道:“只是奉圣夫人年纪也大了,三十廷杖怕是挨不住,这样吧,怎么说奉圣夫人也抚养了朕这么多年,这三十廷杖,朕替奉圣夫人受了。” 说着,孟则知站起身来,就要走下御座。 众臣一听,纷纷跪倒在地,喊道:“不可,万岁千金之躯,怎可受廷杖之辱。” 廷杖可不同于一般的打板子,是要扒去裤子,露出tu,n部和腿部,然后由数十名军士一边哈喝壮威,一边轮流执杖施刑。打完之后,还要用厚布将人裹起,几个人一齐用力,将案犯抛起,掷到地上。 强壮的人可坚持八十下,超过一百的往往当场毙命。便是不死,也要割去败r_ou_数碗,医治半年以上。 廷杖,不仅是对受刑人r_ou_体上的折磨,更是ji,ng神上的折辱。 ……
第80节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