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君【重生】 作者:涩涩儿
分卷阅读50
君烨的“乱七八糟”的想法,谁知对萧君烨而言,那些正经事才是最不重要的事情,反而“乱七八糟”的想法,才是萧君烨最在乎的事情。
因此萧君烨听了,颇有些哀怨的看向萧无尘,见萧无尘歪着脑袋奇怪的看他,很是不解风情,只得又灌了一杯凉茶,然后招手,让人送上一壶热茶来,接着就再一次靠近萧无尘,拉着萧无尘的手,一起坐在了铺了柔软的皮毛的石凳上。
然后哀怨的看向萧无尘:“皇叔来,自然是因着思念无尘了。”见少年严肃着脸,双颊却染上了红晕,萧君烨心下大好,却仍旧道,“数日不得相见,皇叔心中思念无尘久矣,竟不知无尘心中,是否也在思念皇叔?”
萧无尘:“……”其实没必要问的那么清楚的不是?且方才抱都抱过了,现在才问,是不是有些晚了?
萧无尘欲要反驳,然而抬眼看到萧君烨热切执着的眸子,又不好说出那番话了。心中掂量了一会,只得含蓄地道:“我在东宫多日,每日见得人都是身边宫人,心中自然是……有些想念平日见不得的人,譬如皇叔了。”
果然是格外的含蓄又让人跳不出错来。
萧君烨听罢,一味地就把萧无尘的手抓得更紧。
“皇叔当真只是尘儿思念的人的其中之一?”
萧无尘:“……”其实也是没错的啊。可是此时此刻,他倒难得不敢说实话了。
沉吟片刻,萧无尘只得艰难地开口道:“皇叔于我,自然是不同的。”
萧君烨这才高兴了起来。
他就知道,他的无尘虽然平日里不爱说话,但心里头还是非常非常看重他的!
而且,他们二人都互相许了承诺,将来是要生同寝,死同棺的,他的无尘怎么会不看重他呢?
萧君烨如是一想,心中越发豁然开朗。
他忍不住又抱住了萧无尘。
将少年抱得紧紧地。
萧无尘有些懊恼,有些不明白萧君烨为什么这么喜欢抱他。
他心中疑惑着,嘴上也就问了出来。
萧君烨低低一笑,待得阿药换了茶水上来,他才凑近了萧无尘的耳边,低声道:“傻无尘,这才哪儿到哪儿啊?皇叔心中想的,有何止是这般抱着你这么简单?”
萧无尘不知想到了甚么,双颊刷的一下子红了。
萧君烨心中一动,在萧无尘脸上亲了一下,又亲了一下,末了在怀中人似要挣脱的适合,又咬住了怀中人的耳垂,含在口中细细赏玩了许久,才松开已经滚烫的耳垂,感受着怀中人和自己一样越发急促的呼吸。
“皇叔……”萧无尘忍不住开口道,“咱们是不是该用膳了?”
萧君烨一怔,随即看看大上午的好日头……这个时候,不早不晚的,可是那顿饭都吃不上的。
他愣了片刻,随即低低一笑,不去回答萧无尘的话,反而叹息一声,道:“皇叔倾慕无尘久矣。不只是心中倾慕,身体……亦是倾慕。因此皇叔除了想要无尘的心,想要无尘心中有我,还想如同这世间的普通夫妻一般,能早一日同床共枕……”
“皇叔想要,给无尘这世上最大的快活。”
萧无尘怔了好一会,才终于听明白了萧君烨话中的意思。
萧君烨在向他求欢。
可是他该不该答应?
削藩之事一出,宫外的藩王和藩王质子闹翻了天,宫里头的一些和藩王有关系的女人也开始在心中闹翻了天。
饶是太后这等经历了先帝宫中夺取后位的女人,在骤然听到说承光帝已经下定了主意要削藩的事情之后,也是一怔。
蜀王正趴伏在她的脚下,痛哭流涕。
“皇祖母快快救救孙儿罢!孙儿这王位,可是先皇给了父王,父王传给孙儿的!这是祖宗留下来的规矩,是先皇给了父王的王位,如何能说削藩就削藩?孙儿命苦,从前只道皇叔父是好人,因此皇叔父开口让孙儿留在洛阳城里,孙儿只道皇叔父是好意,竟当真留了下来。”
蜀王痛哭道,“却没想到皇叔父心中所想,竟是要除去孙儿的藩王之位!不但如此,皇叔父要对付的不只是孙儿,还包括其余诸多藩王!须知咱们这些藩王,是太祖亲口所说,为使大兴江山永固,所以才分封的。藩王与君王共享天下,亦是太祖皇帝亲口所说。可是现在、可是现在皇叔父竟然张口就要废除藩王,将我等的藩地和藩地上的权力收回,我等如何能甘心?皇祖母,孙儿求求皇祖母,无论如何,让孙儿安然离开洛阳城,返回蜀地去罢!这洛阳城,再繁华富饶,也不是孙儿该待得地方了!”
他放弃了。他放弃去争那个虚无缥缈的皇位了。
毕竟,与那个皇位相比,一旦承光帝当真削藩,头一个要动手的,必然就是唯二留在洛阳城里的他和元王。
元王好歹是承光帝的嫡亲的孙子,自己却是承光帝的侄子而已。孰轻孰重,一看就明。
蜀王心中知道,如果承光帝当真的是强制性的要动手,那么,自己这个傻乎乎待在洛阳城长住的蜀王,必然是承光帝的第一个磨刀石。
因此他必然要走。
可是如今他身边到处都是承光帝安排的人,想要离开洛阳城,何其艰难?因此他思虑种种之后,才会如此来哭求太后。
太后居高临下的看着跪在她脚下的蜀王,良久不语。
逃?逃得了一时,还逃得了一世么?
纵然换了她是皇帝,她也是迟早要行削藩的事情的。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从前太祖皇帝初初立朝,彼时尚且还要向匈奴那等蛮夷卑躬屈膝,为安定大兴朝,广立藩王,让藩王帮他驻守大兴边境也是应有之义。
只是现在,大兴两次大败匈奴鲜卑,已然在周遭蛮夷小国之中站稳了脚跟。外敌已然不足为虑,可不就是到了将大兴之内的权力收回的时候了?
单单只看,承光帝到底还有多少日子可活了。
太后微微眯了眯凤眼,看着匍匐在她脚下的不争气的蜀王,冷冷的哼了一声。
第46章 逼宫
长乐宫里,蜀王趴伏在太后脚下,一心想要求着太后,赶紧帮他离开这危险的洛阳城。
他从前只道自己有那么些小聪明,虽然这皇位明显很难轮到他这个承光帝的侄子来做——但是,太子萧无尘打小就是个病秧子,谁知道到底养不养的活?那八皇子萧无坛更是年纪小小,脸上还被满脸的坑印毁成那个样子,将来如何能做得这一国之君?至于那废太子和废太子的儿子,他就更加不看在眼中了。
更何况他还有一位太后皇祖母活着,蜀王心中只觉,他定是有大造化的,定是有希望能夺取皇位的!
可是现在,蜀王心中唯一所求,就是不要沦为承光帝头一个要杀掉的藩王。
“皇祖母,孙儿膝下还有幼子幼女,如何能死?若是孙儿死了,他们如此年幼,如何能在蜀地存活?皇叔父又如何能饶得过他们的性命?说不得,根本不等孙儿死后在天上寻到皇祖父为孙儿做主,孙儿的儿女,就已然在天上与孙儿团聚了!”
蜀王再拜:“孙儿不求其他,只求皇祖母看在孙儿的孩子的面上,想法子把孙儿给送出去罢!只要能让孙儿离开,安全回到蜀地,孙儿、孙儿总归是能保住自己的性命!至于将来……”他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孙儿或许自己不成器,做不了大事。但如今皇叔父的削藩一事一出,就是公然和大兴的十位萧姓藩王和两位异姓王为敌。这些藩王里头,总有那么一两个能成气候的。将来、将来孙儿总归能想法子回来,再在皇祖母膝下,孝敬皇祖母的!”
蜀王的一番话,说的格外情真意切。仿佛将来,他当真会回来孝顺太后一般。
太后冷冷的哼了一声。
她心中自然明白,她一旦让蜀王活着离开,承光帝就必然会知道这其中是她在出手阻挠。到时……承光帝必然越发的容不下她。
而蜀王的这些承诺……于她一个老婆子,又有甚么用处呢?她左不过年纪大了,将来就算依照蜀王所说,有那等藩王成了事,怕也是一二十年之后的事情了,到时候,她还是不是活着都不一定。
太后心中如此想罢,目光微闪,便低头看向蜀王,轻声叹道:“你只道那些藩王迟早会成事,却是不知,那些藩王若要成事,到底要付出多少代价?自来改朝换代,皆是耗尽一二十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你如今年岁小,自是等得,可是哀家年纪大了,又如何能有命等得到那一日?倒不如就随着皇帝去。随他怎么折腾好了。”
蜀王一脸恐惧,还要再求,见太后已经不想看他了,拍了拍手,就道:“好了,你且看昭王,只要老老实实的,交出封地,你依旧还是蜀王,只是封地没了而已,你的滔天富贵,依旧是逃不掉的。何苦这般忧愁?走罢,走罢。”
蜀王哪里肯走?只抱着太后的小腿,就开始痛哭流涕。
如果说他先前还有伪装,此刻那些伪装就已经尽数退去,只恨不能剖心掏肺,向太后表明忠心孝心,好求着太后出手,无论如何,保下一命,逃离洛阳城,然后返回蜀地……继续做他的土皇帝。
——太后所言确实有理,但是,他既然做过了有人有兵有权有钱的土皇帝,又如何肯放弃这些,再去做一个空有名号,甚么都没有了的空头王爷呢?
他不甘心。
“皇祖母、皇祖母,您一定要救救孙儿!”
翻来覆去,依旧是那几句话。
太后终究听得烦了,挥手让宫人退下,才将蜀王扶了起来,道:“你当真是糊涂。你只道那等藩王起事,当真能有成功一日。却不知道,就算藩王成事,不但要耗费几十年的时间,他成事之后,你又得到多少好处?与其去和他们合作,倒不如就近扶植现有的皇子。”
蜀王一怔,随即恍然大悟:“皇祖母是说……八皇子?是了,八皇子年幼,还是如今真真正正的嫡子。只要咱们法子得当,八皇子幼年登基,所娶皇后是咱们自己人,将来权柄俱都归到皇祖母手中……这样的法子,何愁不比和那些藩王一起谋皮来的划算?”
太后见蜀王终于开窍,这才满意了下来。
是啊,八皇子虽貌丑,但他最大的好处就是年幼。一旦扶持了这个年幼的皇子,那么,将来这天下的权柄,未必就不能落到她的头上!
这天下的权柄啊!
蜀王与太后又说了许多话,便定下主意,一个去宫外找寻魏阳侯谈事,一个则想法子去联系八皇子的生母皇贵妃。
元王和四公主,姑侄二人摒弃前嫌,又仿佛好的犹如母子一般。元王仿佛一下子就忘了四公主从前其实是更希望自己被圈禁的父王登基的事情,四公主也仿佛忘了,元王曾经不听她的话的事情。
二人与宁阳侯府联系上,元王的封地距离洛阳城近,又和封地上的妻子以及靠近他的封地上的两位藩王联系上,行动之间,似有所动。
与此同时,昭王萧君烨,频频被承光帝招进宫中议事。
只不过,承光帝常常是把萧君烨叫去道馆和那位道
分卷阅读50
分卷阅读50
君烨的“乱七八糟”的想法,谁知对萧君烨而言,那些正经事才是最不重要的事情,反而“乱七八糟”的想法,才是萧君烨最在乎的事情。
因此萧君烨听了,颇有些哀怨的看向萧无尘,见萧无尘歪着脑袋奇怪的看他,很是不解风情,只得又灌了一杯凉茶,然后招手,让人送上一壶热茶来,接着就再一次靠近萧无尘,拉着萧无尘的手,一起坐在了铺了柔软的皮毛的石凳上。
然后哀怨的看向萧无尘:“皇叔来,自然是因着思念无尘了。”见少年严肃着脸,双颊却染上了红晕,萧君烨心下大好,却仍旧道,“数日不得相见,皇叔心中思念无尘久矣,竟不知无尘心中,是否也在思念皇叔?”
萧无尘:“……”其实没必要问的那么清楚的不是?且方才抱都抱过了,现在才问,是不是有些晚了?
萧无尘欲要反驳,然而抬眼看到萧君烨热切执着的眸子,又不好说出那番话了。心中掂量了一会,只得含蓄地道:“我在东宫多日,每日见得人都是身边宫人,心中自然是……有些想念平日见不得的人,譬如皇叔了。”
果然是格外的含蓄又让人跳不出错来。
萧君烨听罢,一味地就把萧无尘的手抓得更紧。
“皇叔当真只是尘儿思念的人的其中之一?”
萧无尘:“……”其实也是没错的啊。可是此时此刻,他倒难得不敢说实话了。
沉吟片刻,萧无尘只得艰难地开口道:“皇叔于我,自然是不同的。”
萧君烨这才高兴了起来。
他就知道,他的无尘虽然平日里不爱说话,但心里头还是非常非常看重他的!
而且,他们二人都互相许了承诺,将来是要生同寝,死同棺的,他的无尘怎么会不看重他呢?
萧君烨如是一想,心中越发豁然开朗。
他忍不住又抱住了萧无尘。
将少年抱得紧紧地。
萧无尘有些懊恼,有些不明白萧君烨为什么这么喜欢抱他。
他心中疑惑着,嘴上也就问了出来。
萧君烨低低一笑,待得阿药换了茶水上来,他才凑近了萧无尘的耳边,低声道:“傻无尘,这才哪儿到哪儿啊?皇叔心中想的,有何止是这般抱着你这么简单?”
萧无尘不知想到了甚么,双颊刷的一下子红了。
萧君烨心中一动,在萧无尘脸上亲了一下,又亲了一下,末了在怀中人似要挣脱的适合,又咬住了怀中人的耳垂,含在口中细细赏玩了许久,才松开已经滚烫的耳垂,感受着怀中人和自己一样越发急促的呼吸。
“皇叔……”萧无尘忍不住开口道,“咱们是不是该用膳了?”
萧君烨一怔,随即看看大上午的好日头……这个时候,不早不晚的,可是那顿饭都吃不上的。
他愣了片刻,随即低低一笑,不去回答萧无尘的话,反而叹息一声,道:“皇叔倾慕无尘久矣。不只是心中倾慕,身体……亦是倾慕。因此皇叔除了想要无尘的心,想要无尘心中有我,还想如同这世间的普通夫妻一般,能早一日同床共枕……”
“皇叔想要,给无尘这世上最大的快活。”
萧无尘怔了好一会,才终于听明白了萧君烨话中的意思。
萧君烨在向他求欢。
可是他该不该答应?
削藩之事一出,宫外的藩王和藩王质子闹翻了天,宫里头的一些和藩王有关系的女人也开始在心中闹翻了天。
饶是太后这等经历了先帝宫中夺取后位的女人,在骤然听到说承光帝已经下定了主意要削藩的事情之后,也是一怔。
蜀王正趴伏在她的脚下,痛哭流涕。
“皇祖母快快救救孙儿罢!孙儿这王位,可是先皇给了父王,父王传给孙儿的!这是祖宗留下来的规矩,是先皇给了父王的王位,如何能说削藩就削藩?孙儿命苦,从前只道皇叔父是好人,因此皇叔父开口让孙儿留在洛阳城里,孙儿只道皇叔父是好意,竟当真留了下来。”
蜀王痛哭道,“却没想到皇叔父心中所想,竟是要除去孙儿的藩王之位!不但如此,皇叔父要对付的不只是孙儿,还包括其余诸多藩王!须知咱们这些藩王,是太祖亲口所说,为使大兴江山永固,所以才分封的。藩王与君王共享天下,亦是太祖皇帝亲口所说。可是现在、可是现在皇叔父竟然张口就要废除藩王,将我等的藩地和藩地上的权力收回,我等如何能甘心?皇祖母,孙儿求求皇祖母,无论如何,让孙儿安然离开洛阳城,返回蜀地去罢!这洛阳城,再繁华富饶,也不是孙儿该待得地方了!”
他放弃了。他放弃去争那个虚无缥缈的皇位了。
毕竟,与那个皇位相比,一旦承光帝当真削藩,头一个要动手的,必然就是唯二留在洛阳城里的他和元王。
元王好歹是承光帝的嫡亲的孙子,自己却是承光帝的侄子而已。孰轻孰重,一看就明。
蜀王心中知道,如果承光帝当真的是强制性的要动手,那么,自己这个傻乎乎待在洛阳城长住的蜀王,必然是承光帝的第一个磨刀石。
因此他必然要走。
可是如今他身边到处都是承光帝安排的人,想要离开洛阳城,何其艰难?因此他思虑种种之后,才会如此来哭求太后。
太后居高临下的看着跪在她脚下的蜀王,良久不语。
逃?逃得了一时,还逃得了一世么?
纵然换了她是皇帝,她也是迟早要行削藩的事情的。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从前太祖皇帝初初立朝,彼时尚且还要向匈奴那等蛮夷卑躬屈膝,为安定大兴朝,广立藩王,让藩王帮他驻守大兴边境也是应有之义。
只是现在,大兴两次大败匈奴鲜卑,已然在周遭蛮夷小国之中站稳了脚跟。外敌已然不足为虑,可不就是到了将大兴之内的权力收回的时候了?
单单只看,承光帝到底还有多少日子可活了。
太后微微眯了眯凤眼,看着匍匐在她脚下的不争气的蜀王,冷冷的哼了一声。
第46章 逼宫
长乐宫里,蜀王趴伏在太后脚下,一心想要求着太后,赶紧帮他离开这危险的洛阳城。
他从前只道自己有那么些小聪明,虽然这皇位明显很难轮到他这个承光帝的侄子来做——但是,太子萧无尘打小就是个病秧子,谁知道到底养不养的活?那八皇子萧无坛更是年纪小小,脸上还被满脸的坑印毁成那个样子,将来如何能做得这一国之君?至于那废太子和废太子的儿子,他就更加不看在眼中了。
更何况他还有一位太后皇祖母活着,蜀王心中只觉,他定是有大造化的,定是有希望能夺取皇位的!
可是现在,蜀王心中唯一所求,就是不要沦为承光帝头一个要杀掉的藩王。
“皇祖母,孙儿膝下还有幼子幼女,如何能死?若是孙儿死了,他们如此年幼,如何能在蜀地存活?皇叔父又如何能饶得过他们的性命?说不得,根本不等孙儿死后在天上寻到皇祖父为孙儿做主,孙儿的儿女,就已然在天上与孙儿团聚了!”
蜀王再拜:“孙儿不求其他,只求皇祖母看在孙儿的孩子的面上,想法子把孙儿给送出去罢!只要能让孙儿离开,安全回到蜀地,孙儿、孙儿总归是能保住自己的性命!至于将来……”他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孙儿或许自己不成器,做不了大事。但如今皇叔父的削藩一事一出,就是公然和大兴的十位萧姓藩王和两位异姓王为敌。这些藩王里头,总有那么一两个能成气候的。将来、将来孙儿总归能想法子回来,再在皇祖母膝下,孝敬皇祖母的!”
蜀王的一番话,说的格外情真意切。仿佛将来,他当真会回来孝顺太后一般。
太后冷冷的哼了一声。
她心中自然明白,她一旦让蜀王活着离开,承光帝就必然会知道这其中是她在出手阻挠。到时……承光帝必然越发的容不下她。
而蜀王的这些承诺……于她一个老婆子,又有甚么用处呢?她左不过年纪大了,将来就算依照蜀王所说,有那等藩王成了事,怕也是一二十年之后的事情了,到时候,她还是不是活着都不一定。
太后心中如此想罢,目光微闪,便低头看向蜀王,轻声叹道:“你只道那些藩王迟早会成事,却是不知,那些藩王若要成事,到底要付出多少代价?自来改朝换代,皆是耗尽一二十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你如今年岁小,自是等得,可是哀家年纪大了,又如何能有命等得到那一日?倒不如就随着皇帝去。随他怎么折腾好了。”
蜀王一脸恐惧,还要再求,见太后已经不想看他了,拍了拍手,就道:“好了,你且看昭王,只要老老实实的,交出封地,你依旧还是蜀王,只是封地没了而已,你的滔天富贵,依旧是逃不掉的。何苦这般忧愁?走罢,走罢。”
蜀王哪里肯走?只抱着太后的小腿,就开始痛哭流涕。
如果说他先前还有伪装,此刻那些伪装就已经尽数退去,只恨不能剖心掏肺,向太后表明忠心孝心,好求着太后出手,无论如何,保下一命,逃离洛阳城,然后返回蜀地……继续做他的土皇帝。
——太后所言确实有理,但是,他既然做过了有人有兵有权有钱的土皇帝,又如何肯放弃这些,再去做一个空有名号,甚么都没有了的空头王爷呢?
他不甘心。
“皇祖母、皇祖母,您一定要救救孙儿!”
翻来覆去,依旧是那几句话。
太后终究听得烦了,挥手让宫人退下,才将蜀王扶了起来,道:“你当真是糊涂。你只道那等藩王起事,当真能有成功一日。却不知道,就算藩王成事,不但要耗费几十年的时间,他成事之后,你又得到多少好处?与其去和他们合作,倒不如就近扶植现有的皇子。”
蜀王一怔,随即恍然大悟:“皇祖母是说……八皇子?是了,八皇子年幼,还是如今真真正正的嫡子。只要咱们法子得当,八皇子幼年登基,所娶皇后是咱们自己人,将来权柄俱都归到皇祖母手中……这样的法子,何愁不比和那些藩王一起谋皮来的划算?”
太后见蜀王终于开窍,这才满意了下来。
是啊,八皇子虽貌丑,但他最大的好处就是年幼。一旦扶持了这个年幼的皇子,那么,将来这天下的权柄,未必就不能落到她的头上!
这天下的权柄啊!
蜀王与太后又说了许多话,便定下主意,一个去宫外找寻魏阳侯谈事,一个则想法子去联系八皇子的生母皇贵妃。
元王和四公主,姑侄二人摒弃前嫌,又仿佛好的犹如母子一般。元王仿佛一下子就忘了四公主从前其实是更希望自己被圈禁的父王登基的事情,四公主也仿佛忘了,元王曾经不听她的话的事情。
二人与宁阳侯府联系上,元王的封地距离洛阳城近,又和封地上的妻子以及靠近他的封地上的两位藩王联系上,行动之间,似有所动。
与此同时,昭王萧君烨,频频被承光帝招进宫中议事。
只不过,承光帝常常是把萧君烨叫去道馆和那位道
分卷阅读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