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百五十二章 江南来信
第五百五十二章 江南来信</p>
颜如松道:“嗯!好好陪母亲说说话!告诉她,我一定会给她挣个诰命回来的。”</p>
颜十七怔然,刚才指责颜秉正的话不会都让他听了去吧?</p>
三月大考,紧锣密鼓的到来。</p>
因礼部尚书谷克言称病在家,主考官便落在了刑部尚书简森屹身上。</p>
副主考有两个,一个是礼部侍郎孙连跃,另一个就是国子监祭酒耿绪常。</p>
颜十七却觉得谷克言这病多半是故意为之,为的就是避嫌。毕竟他未来的女婿就在这次的大考中。</p>
颜如松倒是一派轻松,闲适的进了考场,又轻松自在的走了出来。</p>
完全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p>
颜十七就知道,他肯定考的不错。</p>
但心中却还是有着隐隐的担忧。</p>
江南出了官场贪墨案,今岁大考会不会再出一个科考舞弊案呢?</p>
为此,颜十七惴惴不安了几日,特意回了帝师府一趟。</p>
高老爷子听着她的担忧,捋着胡须笑了笑,安抚她道:“皇上也在防着此事呢!所以,才点了简森屹的名字。简森屹那个人,一身正气,这么多年来有目共睹。”</p>
“不是还有个孙连跃吗?”颜十七不无担忧的道,“如若我猜测没错,他可是太子的人。”</p>
高老爷子道:“你认为太子在这个时候,还敢找事吗?皇上在这个时候彻查江南官场,除了铜钱的问题外,也是为了牵扯一下太子的势力。太子如果不是个傻的,就不该在这个时候轻举妄动。”</p>
颜十七松了口气,道:“那倒也是!”</p>
高老爷子道:“皇上既是重才之人,在三年一度选拔人才的大考上,必然会非常看重的。别把皇上想的太无能了。如若不是皇上有意放权,太子是不会如现在这般势大的。”</p>
颜十七撇嘴,“我哪敢看轻他啊!那可是手握生杀大权的人!”</p>
高老爷子摇头笑,“你等着看吧!只有皇上不要的权力,没有收不回来的权力。”</p>
颜十七道:“易放难收啊!”</p>
高老爷子目光炯炯,“焉知这不是考验人的好时机?”</p>
颜十七怔然,考验的是谁?</p>
赵翀还是沅王?</p>
高老爷子道:“槿儿,你安心待嫁吧!”</p>
颜十七道:“最后一个问题,耿绪常是谁的人?不会也是太子的人吧?”</p>
“也?”高老爷子挑了挑眉头。</p>
颜十七道:“孙连跃不就是太子的人?”</p>
现在,还不是提耿绪常的哥哥耿继常的时候。</p>
高老爷子道:“耿绪常现在是沅王的人。”</p>
颜十七咬唇,“也就是说曾经------”</p>
高老爷子道:“耿家曾经是那么个情况,从前是无心站队的。但是他的儿子救回来后,他就只有报*恩了。”</p>
颜十七道:“只是,他那儿子还能好吗?”</p>
高老爷子道:“那就要看他自己的意志力了!但是现在,据说还是傻傻呆呆的。有时候也有清醒的时候,但更多的时候却是躁狂。时日尚短,慢慢养吧!”</p>
颜十七道:“那崔尧,皇上还打算留到几时?”</p>
“秋后算账!”高老爷子抛出四个字。</p>
颜十七也只得暂时把担忧收了起来。</p>
想明白了,也觉得是自己过于小心了。</p>
江南有赵翀,她既是相信他的,他这一去自然有法子震住场子。</p>
若是心中没底,也就不会放出三个月后完婚的豪言壮语了。</p>
京城别说有她外祖父了,不是还有个沅王嘛!</p>
那个既是皇上拿来推翻太子的人选,总不会是个庸庸碌碌的。</p>
所以,京城之中,她还有什么好担心的?</p>
就是这大考,既然没有人在考试中做手脚,试后的阅卷,就更没有多少人敢给颜如松小鞋穿了。</p>
有了皇上给颜如松赐婚这一出,不管颜如松的考卷如何,他写的策论,皇上是不可能不看的。</p>
就冲着颜如松是“师兄”这个身份,皇上也是不会放过他的。</p>
如此想来,的确是她杞人忧天了。</p>
就在颜十七一门心思放在绣嫁衣上的时候,江南却来信了。</p>
信是罗跟让报晓带进来的,走的这一渠道就知道这信必然是不能让人知晓的。</p>
颜十七以为他这一趟必然是忙极,就算是给她写信也不过是只言片语。</p>
却没想到,竟是洋洋洒洒写了五页纸。</p>
“阿七,见字如面------”只这六个字,颜十七的眼中已是泪光点点。</p>
人都说字如其人!</p>
赵翀的字,也如他的人般,沉稳而内敛。</p>
信中,说了江南的多雨,总是淅淅沥沥的,身上的衣服好像没有干着的时候。</p>
绿树的树干上都满布着青苔,他却想念京城的杏花飘落。</p>
这么多年,一直都在外漂泊,从来都是随遇而安。却从来没有如这次般,刚一离开京城,就已经朝思暮想。</p>
说着思念京城的一草一木,归根结底还是记挂着人。</p>
还写着满满的遗憾,错过了今年的风筝节,错过了春风细雨中的野外踏青,只能等到来年再补了。</p>
一封信,颜十七是看的又哭又笑。</p>
从来不知道那样冷硬的一个人,原来也有这般缱绻柔情的一面。</p>
她甚至怀疑,他是不是把这封信当成策论来写了呢?</p>
来来回回看了三遍,颜十七才将信塞到了枕头底下。</p>
每日睡前都要看一遍,清晨便会笑着醒来。</p>
对于嫁人,竟是愈发急切的期待了起来。</p>
这个时候,定国公府的请期也已经到了,给了三个日子。</p>
五月中旬一个,五月下旬一个,六月上旬一个。</p>
</p>
颜如松道:“嗯!好好陪母亲说说话!告诉她,我一定会给她挣个诰命回来的。”</p>
颜十七怔然,刚才指责颜秉正的话不会都让他听了去吧?</p>
三月大考,紧锣密鼓的到来。</p>
因礼部尚书谷克言称病在家,主考官便落在了刑部尚书简森屹身上。</p>
副主考有两个,一个是礼部侍郎孙连跃,另一个就是国子监祭酒耿绪常。</p>
颜十七却觉得谷克言这病多半是故意为之,为的就是避嫌。毕竟他未来的女婿就在这次的大考中。</p>
颜如松倒是一派轻松,闲适的进了考场,又轻松自在的走了出来。</p>
完全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p>
颜十七就知道,他肯定考的不错。</p>
但心中却还是有着隐隐的担忧。</p>
江南出了官场贪墨案,今岁大考会不会再出一个科考舞弊案呢?</p>
为此,颜十七惴惴不安了几日,特意回了帝师府一趟。</p>
高老爷子听着她的担忧,捋着胡须笑了笑,安抚她道:“皇上也在防着此事呢!所以,才点了简森屹的名字。简森屹那个人,一身正气,这么多年来有目共睹。”</p>
“不是还有个孙连跃吗?”颜十七不无担忧的道,“如若我猜测没错,他可是太子的人。”</p>
高老爷子道:“你认为太子在这个时候,还敢找事吗?皇上在这个时候彻查江南官场,除了铜钱的问题外,也是为了牵扯一下太子的势力。太子如果不是个傻的,就不该在这个时候轻举妄动。”</p>
颜十七松了口气,道:“那倒也是!”</p>
高老爷子道:“皇上既是重才之人,在三年一度选拔人才的大考上,必然会非常看重的。别把皇上想的太无能了。如若不是皇上有意放权,太子是不会如现在这般势大的。”</p>
颜十七撇嘴,“我哪敢看轻他啊!那可是手握生杀大权的人!”</p>
高老爷子摇头笑,“你等着看吧!只有皇上不要的权力,没有收不回来的权力。”</p>
颜十七道:“易放难收啊!”</p>
高老爷子目光炯炯,“焉知这不是考验人的好时机?”</p>
颜十七怔然,考验的是谁?</p>
赵翀还是沅王?</p>
高老爷子道:“槿儿,你安心待嫁吧!”</p>
颜十七道:“最后一个问题,耿绪常是谁的人?不会也是太子的人吧?”</p>
“也?”高老爷子挑了挑眉头。</p>
颜十七道:“孙连跃不就是太子的人?”</p>
现在,还不是提耿绪常的哥哥耿继常的时候。</p>
高老爷子道:“耿绪常现在是沅王的人。”</p>
颜十七咬唇,“也就是说曾经------”</p>
高老爷子道:“耿家曾经是那么个情况,从前是无心站队的。但是他的儿子救回来后,他就只有报*恩了。”</p>
颜十七道:“只是,他那儿子还能好吗?”</p>
高老爷子道:“那就要看他自己的意志力了!但是现在,据说还是傻傻呆呆的。有时候也有清醒的时候,但更多的时候却是躁狂。时日尚短,慢慢养吧!”</p>
颜十七道:“那崔尧,皇上还打算留到几时?”</p>
“秋后算账!”高老爷子抛出四个字。</p>
颜十七也只得暂时把担忧收了起来。</p>
想明白了,也觉得是自己过于小心了。</p>
江南有赵翀,她既是相信他的,他这一去自然有法子震住场子。</p>
若是心中没底,也就不会放出三个月后完婚的豪言壮语了。</p>
京城别说有她外祖父了,不是还有个沅王嘛!</p>
那个既是皇上拿来推翻太子的人选,总不会是个庸庸碌碌的。</p>
所以,京城之中,她还有什么好担心的?</p>
就是这大考,既然没有人在考试中做手脚,试后的阅卷,就更没有多少人敢给颜如松小鞋穿了。</p>
有了皇上给颜如松赐婚这一出,不管颜如松的考卷如何,他写的策论,皇上是不可能不看的。</p>
就冲着颜如松是“师兄”这个身份,皇上也是不会放过他的。</p>
如此想来,的确是她杞人忧天了。</p>
就在颜十七一门心思放在绣嫁衣上的时候,江南却来信了。</p>
信是罗跟让报晓带进来的,走的这一渠道就知道这信必然是不能让人知晓的。</p>
颜十七以为他这一趟必然是忙极,就算是给她写信也不过是只言片语。</p>
却没想到,竟是洋洋洒洒写了五页纸。</p>
“阿七,见字如面------”只这六个字,颜十七的眼中已是泪光点点。</p>
人都说字如其人!</p>
赵翀的字,也如他的人般,沉稳而内敛。</p>
信中,说了江南的多雨,总是淅淅沥沥的,身上的衣服好像没有干着的时候。</p>
绿树的树干上都满布着青苔,他却想念京城的杏花飘落。</p>
这么多年,一直都在外漂泊,从来都是随遇而安。却从来没有如这次般,刚一离开京城,就已经朝思暮想。</p>
说着思念京城的一草一木,归根结底还是记挂着人。</p>
还写着满满的遗憾,错过了今年的风筝节,错过了春风细雨中的野外踏青,只能等到来年再补了。</p>
一封信,颜十七是看的又哭又笑。</p>
从来不知道那样冷硬的一个人,原来也有这般缱绻柔情的一面。</p>
她甚至怀疑,他是不是把这封信当成策论来写了呢?</p>
来来回回看了三遍,颜十七才将信塞到了枕头底下。</p>
每日睡前都要看一遍,清晨便会笑着醒来。</p>
对于嫁人,竟是愈发急切的期待了起来。</p>
这个时候,定国公府的请期也已经到了,给了三个日子。</p>
五月中旬一个,五月下旬一个,六月上旬一个。</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