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 233 章
暴君宠妃:夫君欠收拾 作者:十三娇
第 233 章
吴国城门戒严,到处都有士兵拿着她的画像找她,为了不暴露身份,她脸上仍贴着那块人皮面具,她当掉了自己所有的首饰作为盘缠,而客栈不接受没有身份证明的人,她便一路风餐露宿。
终于来到了最后一扇城门,过了那道门,就是魏国的地界了。
她幻想了无数次回到宫里与他重逢的样子。
他,一定在等她吧。
她下了马,和普通的百姓站在一起,在城门一侧的小门那里排着队,一个个校验过身份或者缴纳过通关的税费之后,便可以顺利通过那道城门了。
终于轮到了她,诸葛莹从怀中的锦囊里小心翼翼的拿出,加盖了官戳,印有她姓名家世的文书递给了城门的士兵,一边还害怕着那个士兵会忽然对她行礼引发轰动,谁知那个士兵直接将那张文书一扔,神色不耐的对她伸出了手,“税费。”
诸葛莹一脸不解:“我是魏人,为何要交税费?”
那士兵嗤笑了一声,“你就别逗本大爷开心了,拿着一张假文书还想蒙混过关,看你身上还穿着吴国宫女的衣服,是吴人吧,赶紧交钱吧!”
诸葛莹捡起地上的文书,指着上面的官戳,冷着脸扬声道:“这文书上印有衙门的官戳,白纸黑字,你为何说是假的?”
守城的士兵哈哈大笑,指着她对着后面的排队的人道:“这疯娘们的文书上的身份是魏国的王后娘娘,大家信吗?”
她身后的几个魏国百姓都笑了起来。
诸葛莹的脸色一白,“你为何不信?本宫,之前一直被软禁吴国,现在终于获救,回到了魏国,尔等狂徒!竟敢如此对待本宫!”
守城士兵不以为然,依旧满脸戏谑,“那王后娘娘,我们,是不是还要给你下跪啊?”
正文 第两百二十章 城西李氏
魏国正值国丧,所有的人,都知道魏国的王后薨逝了,举国百姓都在头上别着一枚小白花,戴满一个月才能摘下。
那些后面拍着队的魏国百姓们的头上也都戴着。
守城的士兵驱赶着诸葛莹,让她闪到一边。诸葛莹最终迫于无奈交了税费才让进魏国的国门。
如今,她被当作了吴国的人进了魏国的城门,想想就觉得讽刺。
天空飞扬起了细细的雪花,这是魏国的初雪。
诸葛莹漫无目的的在街上走着,满街的百姓,头上都戴着小白花。
“魏国没有王后了……”她目光发直,喃喃自语,“那我是谁?”
“驾!驾!”身后一匹快马飞驰而来,她并没有注意。直到那匹马从她身边急速穿过,她被疾风一甩,直直摔到了地上。
那匹马在经过她几丈后停下,马上的年轻男子跳了下来,转身朝她走来,扶起了她:“姑娘,姑娘?”
她抬起手。发现手心被蹭出了血,男子立即从袖子掏出一张湘黄色的绢帕,裹住了她受伤的手。
诸葛莹仍沉浸在方才的情绪里,并没有什么反应。
男子着急着赶路,又放不下她,顿时无措,“姑娘,我送你去医馆吧。”
“不必了,我没有什么事情。”诸葛莹摇了摇头。
男子想了想,诚恳道:“那李某便先行离去了,如果姑娘身体出现了什么问题,就去城西李家来找我。”
“城西李家?”
这是魏国边陲的一座城市,离魏国的王宫还有百里之遥。诸葛莹走进了一间客栈,由于证明她身份的文书已经失效,便是在魏国她也无法住宿。
还是尽早与诸葛氏联系吧,现在,只有家人能帮到她了。
在客栈的木桌上,诸葛莹摊开一张纸写道:“爹,娘,见字如晤,我是莹儿……”
诸葛莹到驿馆将信寄了出去,准备在这座小城待一阵子,等诸葛氏的人来接她。百无聊赖,她便先去了医馆,找人清理手上的伤口。
解下手上的绢帕,诸葛莹看到上面用金丝绣线绣了一个龙飞凤舞的“逸”字,手帕上散发着淡淡的香气,触手柔软,一摸就是用的上好的蚕丝。便好奇的问那个给他包扎的大夫:“您可听过城西李氏?”
那个大夫看了她一眼:“姑娘是外地来的吧。”
“嗯,城西李氏可是本朝的大族,世代为将,驻守边关,那李家的二公子李逸,被誉为“将星”,年纪轻轻便战功赫赫。”
“哦?原来是个将军。”
诸葛莹将那条绢帕收进袖口,那大夫好奇道:“姑娘,怎么忽然问起李家?”
诸葛莹摇了摇头:“没事。”
李逸匆匆赶往边境是因为听人来报疑似魏国燃起了烽火,登到高高的城台上遥遥一看,才发现冒烟的并不是烽火台的位置,而是,从一个山坡里传来,透过魏国近来所种的层层叠叠的绿树,隐约看到那山坡上有一道白衣。
“是他?”
李逸骑着马过城门,不过半柱香的时间,便来到了那个冒烟的山坡,近前一看,果然是他,竟然坐在那里烤红薯。
看到他,慕容云便扔了壶酒过去。
“红薯配酒,也只有你想得出来。”李逸哈哈大笑着走过去。
“我也想换成羊肉,奈何每次都焦,而且那烟味实在是呛人,还是红薯好烤一些。”
每次,他来到边关,都用这种方式引他出来。
两人自幼相识,当他还山贼的时候两人便已书信来往,而他自从变成了魏国的将军,边关就跑得频繁了些,闲时会以这种方式,约他来相见,一起喝酒。
李逸在他身边坐下,慕容云递给他一个刚烤好的红薯,两人的袍子,一个是白色,一个是明亮的湘黄。
“又被派来种树吗?”
“不,树已经种完了,我被派来找人。”
第 233 章
恋耽美
第 233 章
吴国城门戒严,到处都有士兵拿着她的画像找她,为了不暴露身份,她脸上仍贴着那块人皮面具,她当掉了自己所有的首饰作为盘缠,而客栈不接受没有身份证明的人,她便一路风餐露宿。
终于来到了最后一扇城门,过了那道门,就是魏国的地界了。
她幻想了无数次回到宫里与他重逢的样子。
他,一定在等她吧。
她下了马,和普通的百姓站在一起,在城门一侧的小门那里排着队,一个个校验过身份或者缴纳过通关的税费之后,便可以顺利通过那道城门了。
终于轮到了她,诸葛莹从怀中的锦囊里小心翼翼的拿出,加盖了官戳,印有她姓名家世的文书递给了城门的士兵,一边还害怕着那个士兵会忽然对她行礼引发轰动,谁知那个士兵直接将那张文书一扔,神色不耐的对她伸出了手,“税费。”
诸葛莹一脸不解:“我是魏人,为何要交税费?”
那士兵嗤笑了一声,“你就别逗本大爷开心了,拿着一张假文书还想蒙混过关,看你身上还穿着吴国宫女的衣服,是吴人吧,赶紧交钱吧!”
诸葛莹捡起地上的文书,指着上面的官戳,冷着脸扬声道:“这文书上印有衙门的官戳,白纸黑字,你为何说是假的?”
守城的士兵哈哈大笑,指着她对着后面的排队的人道:“这疯娘们的文书上的身份是魏国的王后娘娘,大家信吗?”
她身后的几个魏国百姓都笑了起来。
诸葛莹的脸色一白,“你为何不信?本宫,之前一直被软禁吴国,现在终于获救,回到了魏国,尔等狂徒!竟敢如此对待本宫!”
守城士兵不以为然,依旧满脸戏谑,“那王后娘娘,我们,是不是还要给你下跪啊?”
正文 第两百二十章 城西李氏
魏国正值国丧,所有的人,都知道魏国的王后薨逝了,举国百姓都在头上别着一枚小白花,戴满一个月才能摘下。
那些后面拍着队的魏国百姓们的头上也都戴着。
守城的士兵驱赶着诸葛莹,让她闪到一边。诸葛莹最终迫于无奈交了税费才让进魏国的国门。
如今,她被当作了吴国的人进了魏国的城门,想想就觉得讽刺。
天空飞扬起了细细的雪花,这是魏国的初雪。
诸葛莹漫无目的的在街上走着,满街的百姓,头上都戴着小白花。
“魏国没有王后了……”她目光发直,喃喃自语,“那我是谁?”
“驾!驾!”身后一匹快马飞驰而来,她并没有注意。直到那匹马从她身边急速穿过,她被疾风一甩,直直摔到了地上。
那匹马在经过她几丈后停下,马上的年轻男子跳了下来,转身朝她走来,扶起了她:“姑娘,姑娘?”
她抬起手。发现手心被蹭出了血,男子立即从袖子掏出一张湘黄色的绢帕,裹住了她受伤的手。
诸葛莹仍沉浸在方才的情绪里,并没有什么反应。
男子着急着赶路,又放不下她,顿时无措,“姑娘,我送你去医馆吧。”
“不必了,我没有什么事情。”诸葛莹摇了摇头。
男子想了想,诚恳道:“那李某便先行离去了,如果姑娘身体出现了什么问题,就去城西李家来找我。”
“城西李家?”
这是魏国边陲的一座城市,离魏国的王宫还有百里之遥。诸葛莹走进了一间客栈,由于证明她身份的文书已经失效,便是在魏国她也无法住宿。
还是尽早与诸葛氏联系吧,现在,只有家人能帮到她了。
在客栈的木桌上,诸葛莹摊开一张纸写道:“爹,娘,见字如晤,我是莹儿……”
诸葛莹到驿馆将信寄了出去,准备在这座小城待一阵子,等诸葛氏的人来接她。百无聊赖,她便先去了医馆,找人清理手上的伤口。
解下手上的绢帕,诸葛莹看到上面用金丝绣线绣了一个龙飞凤舞的“逸”字,手帕上散发着淡淡的香气,触手柔软,一摸就是用的上好的蚕丝。便好奇的问那个给他包扎的大夫:“您可听过城西李氏?”
那个大夫看了她一眼:“姑娘是外地来的吧。”
“嗯,城西李氏可是本朝的大族,世代为将,驻守边关,那李家的二公子李逸,被誉为“将星”,年纪轻轻便战功赫赫。”
“哦?原来是个将军。”
诸葛莹将那条绢帕收进袖口,那大夫好奇道:“姑娘,怎么忽然问起李家?”
诸葛莹摇了摇头:“没事。”
李逸匆匆赶往边境是因为听人来报疑似魏国燃起了烽火,登到高高的城台上遥遥一看,才发现冒烟的并不是烽火台的位置,而是,从一个山坡里传来,透过魏国近来所种的层层叠叠的绿树,隐约看到那山坡上有一道白衣。
“是他?”
李逸骑着马过城门,不过半柱香的时间,便来到了那个冒烟的山坡,近前一看,果然是他,竟然坐在那里烤红薯。
看到他,慕容云便扔了壶酒过去。
“红薯配酒,也只有你想得出来。”李逸哈哈大笑着走过去。
“我也想换成羊肉,奈何每次都焦,而且那烟味实在是呛人,还是红薯好烤一些。”
每次,他来到边关,都用这种方式引他出来。
两人自幼相识,当他还山贼的时候两人便已书信来往,而他自从变成了魏国的将军,边关就跑得频繁了些,闲时会以这种方式,约他来相见,一起喝酒。
李逸在他身边坐下,慕容云递给他一个刚烤好的红薯,两人的袍子,一个是白色,一个是明亮的湘黄。
“又被派来种树吗?”
“不,树已经种完了,我被派来找人。”
第 233 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