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教你做人 作者:南岛樱桃
分卷阅读500
田里的稻子真的能亩产上千斤吗?
“今年不能,明年给你看看阿爹的本事。”
哪怕条件如此落后,乔越也没停下过研究的步伐,他经过尝试已经找到适合临州这片的杂交方案,完成制种之后来年准备干票大的。乔越已经将这个进展报给周知府,让衙门那边准备好耕牛,水田要犁,要好好犁。说不准到时候还要夏夏帮点忙,她最会使唤家禽家畜。
乔越全副心思都扑在杂交水稻上了,这笔干成,必定震惊全朝,皇帝都得坐不住。
这么说吧,稻米在这个时代是富裕人家才吃得起的,种稻的收成很差,一亩良田也就收个二三百斤。乔越是学农业的,他知道,杂交水稻从问世到发展到超级杂交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刚开始失败过,成功之后试验田的亩产也经过好几次飞跃,这都是育种方案的变化带来的,从四百公斤到六百公斤到八百公斤到他学农业的时候已经能达到一千多公斤……
不过这是试验田的亩产,试验田是不计成本堆产量,到普通农户这边产量会打折扣,亩产千斤以上是能达到的。
毕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乔越直接选择了最优的育种方案,经过不断尝试制出了最合适在临州种植的稻种。他同周知府提到明年要把手伸向水稻,说假如顺利能让朝廷大吃一惊,具体能达到怎样一个产量就没做担保,只是让周知府耐心点,等着看。
周知府不知道,阿荣听他继爹提过,他继爹是这么说的:“先把目标放低,试验田亩产订在两千斤,一切顺利来年朝廷就得给爹送金砖银瓦来,跟爹种地要什么没有,不比傻读书强?”
阿荣已经摸清楚继爹的性子,不和他唱反调,想想应该才刚中举没两年还在挣扎着往上爬的渣爹,这继爹的确能耐。
他多年轻?
他就取得这么大成就了!
他说得也没错,都不说两千斤,假使水稻的亩产达到上千斤,不,哪怕八百斤六百斤,朝廷能把他供起来,那样确实没人敢动他。
想想跟着继爹种地的确不赖。
当晚,阿荣躺在床上,连四书五经都不默了,他不断复习最近学的农业基础知识,直到困意涌上才香喷喷睡过去。
阿荣来乔家的第一年就是在长个头长肉长力气长见识之中度过的。后来家中摆宴,族老们受邀来吃席,看到这小子都不敢认。
他看起来变了很多,肯张嘴好好说话了,还听他娘的给当初为他犯愁那些族老赔了不是。
乔福来在旁边打圆场,说这孩子乖巧懂事,人也聪明,教他什么都学得快,刚来的时候是有些闷,不怎么开口,做大人的耐心点,等半个月一个月他就接受你了,讲规矩也知道喊人。
“你们不知道,他每天最早起来,收拾好了就去小越房门前等着,等着问安。才多大?不过四岁,就在认字了,《三》《百》《千》都能背下来。”乔福来就想让人知道,这孩子当初一脸防备那是心中不安,安定下来自然就好了,他也不是养不熟的白眼狼,他好得很。
光说族老们铁定不信,可人就在这里,都长了眼睛都看得到,他们互相交换一个眼神,说那还真是气运。
“当初谁都不肯接,你们心善,留下他,这不就得了福报。”
“人啊,总归得存着善心。”
“瞧他现在这样,不知他亲娘会不会后悔?”
“她后悔?她凭什么后悔?她改嫁了就不是我们乔家人,这孩子却是我们乔家的。”
看族老们更正了对阿荣的印象,家中上下都很高兴,送走客人之后郁夏就捏捏他肉嘟嘟的脸,夸他棒!“阿荣真棒,答应娘的都做到了,表现很好!”
那孩子心里又喜欢郁夏亲近,又不好意思,才五岁呢还摆出小大人的模样让你别这样,别捏脸别摸摸头,说他是大人了。
乔越一脸赞同,心道傻儿子说得好。
转身安慰老婆:“儿子长大了,夏夏你要尊重他,用更成熟的方式对他。”
郁夏想了想,有道理。
又一想,阿荣还是死过一回的,的确不能用对幼儿园小朋友的姿态对他。
那行,她改。
郁夏努力在调整对儿子的态度,阿荣心里有一丢丢后悔,又一想他的确不是小毛孩了,要多吃饭快点长大好保护娘还要找老仇人算账。他在乔家的第一年学了很多新东西,第二年就亲眼见证了杂交水稻的问世。
这年的夏天很热,非常热,热到出门一趟就能晒晕了抬回来。可是,整个临州、整个康平、整个陈乡都是躁动的,所有人心中有期待,眼中有渴望。没人关心今天多热明天会不会更热,他们都在等乔越发话,等他说时候到了可以收割。
水稻就生长在田里,泛黄的沉甸甸的稻穗摆在那儿谁都能瞧见,只要不是瞎子从旁边路过就能看出乔越又做到了,他成功了。
继麦子、棒子、马铃薯后,他种出了让人口水直流的超级稻。
有经验的老农说,这亩地目测能收上千斤。
知府大人已经提前赶往陈乡,县令也是一样,试验田外有衙役守着,生怕到最后出什么岔子。
下至农户上至官差都快按耐不住了,派来协助乔越的农事专员从抽穗之后每天都在惊叹,不敢相信自己参与了如此了不起的项目。这些日子乔福来每天都在问,问好了没有?能不能收了?
乔越一直不着急,他拖到了七月初,才点头说时候到了。
作者有话要说: =w=
☆、第203章 农家子的荣华路
收割水稻比挖马铃薯更考验手上功夫,衙门一早就从附近几个乡抽调了最有经验的农户, 被选中这些人也是顶着压力来的, 到收割之前几天他们就被通知提前赶来陈乡, 而出发之前, 乡里训过话了。
说你家的田地你不必管, 乡里会安排, 你去干活还有补贴可拿,是好事。
但别以为这个活就轻松, 知府县令都在边上看着,衙差也等着, 等着把你收割下来的水稻送去脱粒,你干了多少活别人瞧在眼里,平日在乡里偷点懒不妨事, 要是这种时候你敢偷懒又或者把活做坏了连累本乡, 就算官老爷们大人大量,乡里也要惩治你的!
做不下来现在就说, 来得及换人, 别等出了岔子再找借口, 到时候没有借口。
类似这样的训话各乡都有, 老农们是憋着劲儿来的, 都争着想在父母大人面前露脸, 到收割前一日,汇总一看,各乡还是靠谱, 选派来的都是三十多岁的壮年人,不说十分结实,看着也硬朗精干。
他们拿镰刀那架势就是老庄稼把式,金县令心中满意,回身给周知府保证说没问题,定没问题。
第二日清晨吃了
分卷阅读500
分卷阅读500
田里的稻子真的能亩产上千斤吗?
“今年不能,明年给你看看阿爹的本事。”
哪怕条件如此落后,乔越也没停下过研究的步伐,他经过尝试已经找到适合临州这片的杂交方案,完成制种之后来年准备干票大的。乔越已经将这个进展报给周知府,让衙门那边准备好耕牛,水田要犁,要好好犁。说不准到时候还要夏夏帮点忙,她最会使唤家禽家畜。
乔越全副心思都扑在杂交水稻上了,这笔干成,必定震惊全朝,皇帝都得坐不住。
这么说吧,稻米在这个时代是富裕人家才吃得起的,种稻的收成很差,一亩良田也就收个二三百斤。乔越是学农业的,他知道,杂交水稻从问世到发展到超级杂交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刚开始失败过,成功之后试验田的亩产也经过好几次飞跃,这都是育种方案的变化带来的,从四百公斤到六百公斤到八百公斤到他学农业的时候已经能达到一千多公斤……
不过这是试验田的亩产,试验田是不计成本堆产量,到普通农户这边产量会打折扣,亩产千斤以上是能达到的。
毕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乔越直接选择了最优的育种方案,经过不断尝试制出了最合适在临州种植的稻种。他同周知府提到明年要把手伸向水稻,说假如顺利能让朝廷大吃一惊,具体能达到怎样一个产量就没做担保,只是让周知府耐心点,等着看。
周知府不知道,阿荣听他继爹提过,他继爹是这么说的:“先把目标放低,试验田亩产订在两千斤,一切顺利来年朝廷就得给爹送金砖银瓦来,跟爹种地要什么没有,不比傻读书强?”
阿荣已经摸清楚继爹的性子,不和他唱反调,想想应该才刚中举没两年还在挣扎着往上爬的渣爹,这继爹的确能耐。
他多年轻?
他就取得这么大成就了!
他说得也没错,都不说两千斤,假使水稻的亩产达到上千斤,不,哪怕八百斤六百斤,朝廷能把他供起来,那样确实没人敢动他。
想想跟着继爹种地的确不赖。
当晚,阿荣躺在床上,连四书五经都不默了,他不断复习最近学的农业基础知识,直到困意涌上才香喷喷睡过去。
阿荣来乔家的第一年就是在长个头长肉长力气长见识之中度过的。后来家中摆宴,族老们受邀来吃席,看到这小子都不敢认。
他看起来变了很多,肯张嘴好好说话了,还听他娘的给当初为他犯愁那些族老赔了不是。
乔福来在旁边打圆场,说这孩子乖巧懂事,人也聪明,教他什么都学得快,刚来的时候是有些闷,不怎么开口,做大人的耐心点,等半个月一个月他就接受你了,讲规矩也知道喊人。
“你们不知道,他每天最早起来,收拾好了就去小越房门前等着,等着问安。才多大?不过四岁,就在认字了,《三》《百》《千》都能背下来。”乔福来就想让人知道,这孩子当初一脸防备那是心中不安,安定下来自然就好了,他也不是养不熟的白眼狼,他好得很。
光说族老们铁定不信,可人就在这里,都长了眼睛都看得到,他们互相交换一个眼神,说那还真是气运。
“当初谁都不肯接,你们心善,留下他,这不就得了福报。”
“人啊,总归得存着善心。”
“瞧他现在这样,不知他亲娘会不会后悔?”
“她后悔?她凭什么后悔?她改嫁了就不是我们乔家人,这孩子却是我们乔家的。”
看族老们更正了对阿荣的印象,家中上下都很高兴,送走客人之后郁夏就捏捏他肉嘟嘟的脸,夸他棒!“阿荣真棒,答应娘的都做到了,表现很好!”
那孩子心里又喜欢郁夏亲近,又不好意思,才五岁呢还摆出小大人的模样让你别这样,别捏脸别摸摸头,说他是大人了。
乔越一脸赞同,心道傻儿子说得好。
转身安慰老婆:“儿子长大了,夏夏你要尊重他,用更成熟的方式对他。”
郁夏想了想,有道理。
又一想,阿荣还是死过一回的,的确不能用对幼儿园小朋友的姿态对他。
那行,她改。
郁夏努力在调整对儿子的态度,阿荣心里有一丢丢后悔,又一想他的确不是小毛孩了,要多吃饭快点长大好保护娘还要找老仇人算账。他在乔家的第一年学了很多新东西,第二年就亲眼见证了杂交水稻的问世。
这年的夏天很热,非常热,热到出门一趟就能晒晕了抬回来。可是,整个临州、整个康平、整个陈乡都是躁动的,所有人心中有期待,眼中有渴望。没人关心今天多热明天会不会更热,他们都在等乔越发话,等他说时候到了可以收割。
水稻就生长在田里,泛黄的沉甸甸的稻穗摆在那儿谁都能瞧见,只要不是瞎子从旁边路过就能看出乔越又做到了,他成功了。
继麦子、棒子、马铃薯后,他种出了让人口水直流的超级稻。
有经验的老农说,这亩地目测能收上千斤。
知府大人已经提前赶往陈乡,县令也是一样,试验田外有衙役守着,生怕到最后出什么岔子。
下至农户上至官差都快按耐不住了,派来协助乔越的农事专员从抽穗之后每天都在惊叹,不敢相信自己参与了如此了不起的项目。这些日子乔福来每天都在问,问好了没有?能不能收了?
乔越一直不着急,他拖到了七月初,才点头说时候到了。
作者有话要说: =w=
☆、第203章 农家子的荣华路
收割水稻比挖马铃薯更考验手上功夫,衙门一早就从附近几个乡抽调了最有经验的农户, 被选中这些人也是顶着压力来的, 到收割之前几天他们就被通知提前赶来陈乡, 而出发之前, 乡里训过话了。
说你家的田地你不必管, 乡里会安排, 你去干活还有补贴可拿,是好事。
但别以为这个活就轻松, 知府县令都在边上看着,衙差也等着, 等着把你收割下来的水稻送去脱粒,你干了多少活别人瞧在眼里,平日在乡里偷点懒不妨事, 要是这种时候你敢偷懒又或者把活做坏了连累本乡, 就算官老爷们大人大量,乡里也要惩治你的!
做不下来现在就说, 来得及换人, 别等出了岔子再找借口, 到时候没有借口。
类似这样的训话各乡都有, 老农们是憋着劲儿来的, 都争着想在父母大人面前露脸, 到收割前一日,汇总一看,各乡还是靠谱, 选派来的都是三十多岁的壮年人,不说十分结实,看着也硬朗精干。
他们拿镰刀那架势就是老庄稼把式,金县令心中满意,回身给周知府保证说没问题,定没问题。
第二日清晨吃了
分卷阅读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