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人生[重生] 作者:捂脸大笑

    分节阅读29

    能没什么大问题,但是国外的也参与引进?现在世界上每年上映的电影数量有少,中国引进了少?别说电视台播放的,如今中国的电影院线就没上映过部美国电影,你又想怎么说服两边的决策者呢?”

    话说的非常实际,但是陈远鸣并不觉得这是个无法突破的壁障,恰恰相反,这时代正是东西方交融加深的关卡,如果没有记错,第部美国分账大片《亡命天涯》1994年就会在国内上映,从而拉开大片引进的序幕。

    至于后世不少人口诛笔伐的广电总局,其实早期的电影过审标准也堪称奇葩,像《黑太阳731》这样的电影,其他国家能不标注nc17公开上映?或者敢在cctv这样的国家电视频道里直接播放?偏偏中国就正大光明的放了,还不只放映了次。其他诸如张艺谋的《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或者陈凯歌的《霸王别姬》,不也都题材独特,有着十足的“犯禁”潜质,但是在90年代前期,他们确实是公开放映,而且广受好评的。

    这个时代最为神奇的地方就在于它在闭塞的同时,也是勇于尝试的,只要遵循那位老人的路线,就不会犯错,至少不会犯大错。而那些优秀的影片,包括香港电影鼎盛时期的佳作,不该只通过省市的闭路电视频道,或者乌烟瘴气的录像厅偷偷摸摸盗拍盗映,它们本该有另种方式,正大光明的进入观众眼帘。

    所以面对林学文的诘问,陈远鸣没有半点犹疑,而是笑了笑,“我为这个公司投入了超过5千万人民币,而你不过是个策划案负责人,我都不怕,你怕什么。既然敢投入,我自然就玩得起,也输得起,所以不妨走点超越前人的路子。志当存高远,敢为天下先嘛。”

    “你……”林学文的嘴角抽了抽,好悬没飙出脏话。但是在认真打量了对方半天后,他发现眼前这个少年真的不是在耍人玩儿,也没有彻底疯掉,而是很认真的叙述着自己的想法,或者说,是为了这只飞燕谋划着未来远景。

    敢为天下先?哈,自己这个策划人又何尝不是开了中国先河。身为人大经济系的硕士毕业生,难道他的勇气和智慧还比不过个十几岁的毛孩子?而且老实说,开办公司后除了几个小到不好意思说出口的单子外,他至今仍没有个能够拿出手的策划案例,如果把飞燕vcd作为自己的第个杰作,又会为事业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激将法用的可不赖。”半天后,林学文哂然笑,重新悠哉的靠回了椅背上。

    陈远鸣微微笑,“那也得对的是将才。”

    “哈哈。”林学文这次倒是没在意对方耍的花腔,“不过话说在前面,如果重新制作这个策划案,我要分到的可就不只是百万的价码了。”

    “哦,说道这里……”陈远鸣的神情中带出几分揶揄,“我倒是有两个方案,个是直接付给你五百万人民币作为报酬,另个嘛,则是给你飞燕公司3%的股份,你要选哪个呢?”

    “你……”这刻,林学文脸上的表情简直精彩极了,嘴唇抖了两下,他终于噗的声笑了出来,“你行啊,连白条都打上了,这是想空手套白狼?”

    “是空手还是金山,不也要看看你自己的水平吗?”

    林学文闭上了嘴,仔细端详了面前的少年片刻,终于起身来,再次朝他伸出了右手,“你是个挺有趣的家伙,你的公司也是。这次就算上我个吧。”

    陈远鸣笑了笑,坦然的握住了那只手,“我对自己的眼光相当自信,也希望这次能够合作愉快。”

    三天后,带着自己工作室的7人团队,林学文坐上飞机,跟陈远鸣起驶向了飞燕的大本营。

    (本章完啦嘿嘿嘿)

    作者有话要说:发现小伙伴们纷纷被林先生的霸气震慑到了……哼唧,难道窝家远鸣就不霸气咩!!

    不过这人真的不是cp,这是个现实中真实存在的人物,只是为了避讳换了假名。把他给掰弯这种跌破底限的事情窝还没胆做……囧……所以都先把口水擦擦吧……

    目前还在事业线,等到vcd告段落,也等远鸣真正18岁时,就会拉开感情线的序幕啦。

    咳嗽,我知略有点慢,不过这奏是个慢热文咩……蠕动逃走

    55第五十五章

    “你花了少?”看着面前神态自若的少年,孟力生忍不住又问了遍。

    “3%的股权,稀释我自己那份。”陈远鸣端起手边的茶杯,品了口,如今飞燕董事长办公室的茶叶品级也升了好几档,喝起来口齿留香。

    “只为了个广告策划?那小子给你下迷药了吗?”孟力生忍不住拍桌面,“远鸣你真是……”

    “你急什么。”坐在旁的燕教授伸手拦住好友,把刚才翻看的资料塞了过去,“先看看这个策划案再说,听远鸣说这还是初稿?真是让人叹为观止啊……”

    “不就是个企划,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孟力生嘟嘟囔囔翻开了本子,照着大纲看了下去,谁知眼过去就钉在了那里,眼睛几乎都不带眨的刷刷往下翻去,半个小时愣是没吱声。

    过了许久,他终于挪开了视线,愕然的看向陈远鸣,“这玩意是他写的?全都是?”

    “是啊,只花了4天时间。”陈远鸣不紧不慢的答道,顺便又扔出个砝码,“而且这玩意是只值1百万的初稿,3%股权那还在写呢。”

    孟力生简直要说不出话来了,都写到这种程度了,还只值1百万?!如果这个构思能够顺利实现,飞燕在中国做大简直就是必然,vcd盘片根本就不用愁,宣传方式是别致到让人击节而赞,这玩意还不是最终?!

    “我也挺好奇的。”燕教授推了推眼镜,“都把企划做到这种程度了,还有什么可不满的,你那3%到底花哪儿去了。”

    “从中国到世界啊。”陈远鸣笑了,“别忘了硅谷实验室,等到mpeg2正式确立,下代光盘诞生,这桩生意就不只限于大陆这块土地了。”

    “好大的气魄。”燕乔森哑然失笑,“当初跟我说扩大实验室时,你就想进军好莱坞了?”

    “既然飞利浦和索尼能制定‘红皮书’,我们凭什么不能参与制定个白皮书呢?”

    所谓“红皮书”是指音乐cd的规格文件书,划定了所有音乐形式的cd光盘标准,也是进入cd光盘制造业必须要遵守的规则。从cd光盘开始,所有光盘标准都由几大公司把持,最开始是飞利浦和索尼,后来扩展到先锋,构成了cd业界的3c巨头。然后是日立、松下、三菱电机、时代华纳、东芝、jvc联盟的dvd标准6c集团,再加上杜比公司、dts以及mpegla等等,层层迭迭的标准专利像道道枷锁卡住了中国dvd业的命脉,让这个庞然大物举步维艰,沦为利益集团的盘中餐,砧上肉。

    然而现在呢?如果想制定vcd标准,飞燕就会成为个无法绕开的存在,有了vcd标准,有了mpeg格式和css算法,任谁都无法轻易抛开他们单独行动。但是光有这些还不足够,比起那些国际巨头,飞燕的身板太脆弱了,根本无法抗击他们的合力冲击,所以才必须凝结起个同样可观的利益集团,以这个身份介入下次dvd标准之战。

    在座的没有傻子,孟力生摸了摸下巴,“制定个什么白皮书也不是不可能,不过如果真按照这种思路前进,我们飞燕家是不是就太势单力孤了?”

    “我们可能需要的不只是光盘厂,也不只是影业公司,是不是也要有同等分量的制造商呢?就像飞利浦和索尼,进军同样的领域,却又是合作联盟,这种良性的竞争反而有利于产业发展。”燕乔森也琢磨出了点门道,若有所思的说道。

    陈远鸣这次是真的松了口气,是啊,如果想要真正发展壮大,只有飞燕家vcd机制造厂也是不够的,他们需要的是加强大的联盟,是家甚至几家共享专利权的盟友。然而飞燕毕竟不是他个人的,想要通过这个思路,就必须说服眼前两位合伙人。增加盟友就意味着放弃独大和垄断这两条极其诱人的香饵,其中利益得失足够让人纠结万分。

    谁知还没等他开口,这两人就已经抓住关键问题,而且主动提了出来。陈远鸣不由再次感到了由衷的庆幸,这两位虽然没有足够的经商天赋,但是他们的心胸和气魄依旧让人赞叹,敢为天下先又何尝不需要大智大勇呢?

    放下了手中的茶杯,陈远鸣笑着摇了摇头,“道理是这样,但是不定马上就要行动,先等vcd上市吧。到时肯定会冒出各种各样的人物来,届时再做考虑就好。”

    这话说的孟力生和燕乔森都是阵苦笑,是啊,就算有了专利权,就算有了利益同盟,在中国这片大地上,会被眼前巨大蛋糕吸引的狂蜂浪蝶又何止二?不过现在确定了盟友计划,将来的问题也会变得简单起来吧。强大的、有实力的,自然可以当做盟友来扶持。而那些没实力又没能力的低端仿造者,合力打压下去就行了。

    “你们这些搞商业的,总是这么套又套。”孟力生发出了声叹息,在这上面他是真的服了,术业有专攻,有些事情不是他努努力就能解决的。

    “不过这么说来,老孟,咱们这次是找对人来吧?”燕教授倒是哂然笑,他毕竟是硅谷出身,早就习惯搞技术的和搞管理的能力差异,如果没有这种天赋,找个有天赋的不就够了。

    听搭档这么提,孟力生也笑了,“是啊,远鸣你给我们来了个突击,我们怎么也要回报你个不是?这段时间我跟老燕也看上了个合作人,正在积极跟他协商,为了拉人过来,我们准备动用那10%的空置股了,算是让他技术入股,直接参与到管理上。”

    陈远鸣眉峰挑,“好家伙,口气用上10%?哪路神仙,这么大来头。”

    孟力生嘿嘿笑,“打工皇帝听说过吗?就是学习机目前的承包人俞永安。”

    什么……饶是陈远鸣做足了准备,也不由被这个消息炸的愣,他们找到了谁?

    看到陈远鸣难得的呆愣模样,孟力生气定神闲的端起了手边已经半凉的茶水,美滋滋的喝上口,“想不到吧?这还要亏了你那个锦囊妙计,目前飞燕刚刚创业,万事都没个头绪,我和老燕才琢磨出了这样个人选,结果交涉,人家兴致非常高,对飞燕目前的筹备是赞不绝口。这人是正经的浙大无线电出身,要技术有技术,要理念有理念,手下还有个相当成熟的团队,绝对称得上大助力啊!”

    陈远鸣简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俞永平,那可不就是跟孟力生拍即合吗?!前世这人毅然离开学习机公司后,开创了自己的电子公司,刚开始是靠电话座机和无绳电话起家,那个“喂?小丽啊~~”的广告简直堪称业内绝。让人啧啧称奇的则是他在后来闯入已经成为混战场的vcd制造业,花费十年时间,在那个波澜壮阔的播放器帝国里打造出了中国排名前三的dvd品牌。这人的眼光之准,能力之强,都堪称中国企业家的楷模。

    谁能料到孟力生如今居然想把他拐上船,这真是……

    看着陈远鸣有些古怪的表情,燕教授也忍不住插嘴,“俞先生的能力真的非常出色,你也别整天惦记学习机的来源问题了,他能把个公司从负债几百万变成年产值10亿,手腕不能说不强。学习机那边体制问题重重,他也早就萌生退意,这次我们甚至都没花少钱就能说服他,完全还是飞燕的股份制和产业前景吸引了他。机会难得,可不能轻易放过了。”

    深深吸了口气,陈远鸣露出了丝苦笑,“这么尊大佛,我怎么可能舍得丢下。只是除了10%股份外,他就没其他条件吗?”

    “这个……”孟力生摸了摸鼻子,“也不是没有。主要还是放在管理层面上的,比如建议我们这些创始人释出股份,留住那些技术精英,还有明确ceo年薪和分润制度什么,这种事情我们俩也不好单独做主,还是要跟你这个大老板商量下才好。”

    哈,陈远鸣在心底轻叹声,着眼点不样,所看到的果真就不样。个成功的公司,股份当然不可能全部捏在几个大佬手里,如何分配利益,让所有精英团队融入公司,拧成股绳为公司效力,才是长久生存、保持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如今的中国能看到这点的实在屈指可数,这人加入简直就是个如虎添翼的强援啊。

    笑了笑,陈远鸣终于拢住了心神,坦然答道,“这个问题自然该摆上议程,只是事关飞燕发展,还要有个妥当章程才是。回头联系下这位俞先生吧,我们不妨坐下来慢慢谈。”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整个飞燕公司的发展分成了三大块,方面是以林学文为主的策划团队,根据各种各样的资料重新规划企业的发展路线,敲定公关、广告、销售、合作等等线路;方面是以孟力生和燕乔森为主的建设团队,申请vcd播放器专利权、建设工厂厂房、继续主导mpeg格式研发;另方面则是由陈远鸣居中协调的管理团队,开始接收人才,对企业体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三线齐头并进,时间简直永远都不够用,直忙到了8月底,才堪堪敲定了基本事宜。俞永安正式离开了学习机公司,带着自己的核心精英进入飞燕。孟力生和燕乔森相继卸下了管理职能,把重心放在了新产品研发上,俞永安则根据林学文重新完善的策划案,开始了管理运作。

    跟想象中的不太样,俞永安这人没什么精英相,反而圆头圆脑,有股子憨厚气质。但是实际接触,就能发现他心中确有锦绣,不但理念超前,对于新生事物的接受度和敏感度也堪称绝。在拿到林学文重新制定的策划案后,俞永安窝在办公室里整整研究了三天,三天后就跟林学文称兄道弟起来,钦佩之意溢于言表。

    林学文算是团队里除了陈远鸣最为年轻的个,从来都是锋芒毕露,眼高于顶的模样。被俞永安这个老学长缠,居然慢慢也有了点人样,两边团队的合作简直称得上化学反应,还是那种速燃型的,大陆方面的公关和战略发展转眼就有了点模样。

    趁这机会,陈远鸣也没浪费时间,直接跑到深圳转了圈,通过赛格的销售网挖出了当时口碑最好的软盘制造商,是个浙江商人,名叫杜轩,手下有三条软盘生产线,从做纸盒外包装白手起家。不像其他人着重于降低成本,盲目扩大生产线,杜轩倒是建了个小型研究团队,自行摸索软盘的改良,慢慢才在竞争激烈的华强北稳了脚步。

    不过受限于资金规模,他的公司发展也缺乏真正的竞争力,虽然软盘口碑很好,但是产量直保持在水平在线,没有显著提升。随着软盘业竞争的日趋白热化,这两年他也有点另谋出路的意思了。

    遇到这样位心态良好的经营者,陈远鸣当然乐于把机会送给他试试。经过番商议,最终由陈远鸣出资300万人民币,杜轩提供人力和管理团队,合资新建个cd光盘厂。厂址设在汕头,技术研发则由最近并购的家硅谷光盘研究室支持,陈远鸣占70%的股份。

    如今光盘业在国内也算不上冷门,毕竟港台的cd唱片业发展迅速,对于光盘的需求也在慢慢增大,只是光驱还没有在国内流行起来,光盘仍以cd唱片为主。而vcd说白了就是视频cd,在介质上和普通cd光盘没啥区别,所以投产起来就非常迅速。而关于光盘升级、革新就不是朝夕能够完成的了。

    在确定了光盘厂能够迅速投产,且保证产品质量后,陈远鸣终于松了口气,把目光投向了距离深圳只有河之隔的那个城市:香港。

    作者有话要说:过渡章,这两天单位的事情有点闹心,新量神马大家就别挂怀啦qaq

    等这部分铺垫慢慢收尾,就可以来爽点燃点鸟=w=

    扑进小伙伴怀里嘤嘤滚动,谢谢支持33333

    56第五十六章

    和之前几次孤身行动不同,这次陈远鸣远赴香港带领的是支真正的团队,由飞燕公司公关部、学文创意公司和广州艺申音像公司共同组成。

    其实在vcd发行上,还是遇到了些波折的,目前国内影视发行为录像带或者激光光盘,音频则以磁带为主,同时具备cd灌制生产线的并不见,别提引进vcd灌制事宜,因而即便vcd影碟存在着显而易见的利润,敢于涉足的公司依旧不。这时国内的音像发行也以国营为主,罕少民营机构,对于吃惯皇粮的官老爷们而言,新鲜的螃蟹也未必都是佳肴。

    最终达成协议的只有两家公司,是安徽本地的音像出社,由于vcd是新兴产业,还有国家专利和世界第的名头,地方政府对于飞燕公司的建设投产可谓开足了绿灯,本地资金无法参与到飞燕的投资上,自然就把精力转向了vcd影碟制造业,为此安徽音像出社获得了大笔的政府扶持金,根据孟力生等人列出的要求,他们专门花大价钱引进了vcd灌装生产线,还配合林学文等人开始走上级路线,积极向跟各大制片厂、影业公司联系,协商优秀影片的vcd贩卖权。

    这边的精力放在了国内,自然也有人把眼光放在了外面,另家主动联系的就是广州音像出社下属的艺申音像公司。和安徽方面的被动不同,广州这边对于vcd的前景十分看好,对于近在咫尺的香港电影业发展是了如指掌,在听说飞燕有意进驻香港时,马上就派人赶了过来。于是经由广州方面的牵头,陈远鸣等人终于踏上了本次行程。

    八、九十年代的香港,可是说是亚洲流行文化的中枢之,是内地看向世界的窗口。流行音乐、香港电影这两块金字招牌牢牢吸引住了尚在懵懂期的大陆娱乐业,也为后世点燃了波造神热潮。

    不过1993年的香港电影界还远远未到被神话的年代,几大影视公司或萌芽或没落,知名导演们尚在新换代的关卡,老代的张彻、李翰祥、楚原已经进入垂暮之年,徐克、吴宇森、关锦鹏、王家卫等人则刚刚崭露头角。在九七回归的重压下,这群人创造出了大批水平极佳的作品,也把香港武侠片推上了鼎盛。

    然而论资历、论影响力,目前香港影业的龙头还属嘉禾娱乐,自从1987年邵氏兄弟停止电影制作、1989年新艺城解体后,嘉禾面前再无敌手,实力和影响力如日中天,再加上李小龙、成龙这两位国际巨星的号召力,可谓香港功夫片的顶尖代表。早在1992年嘉禾的电影就已经以分账形式进入了大陆院线,也算是目前国内为民众所知最的香港电影公司。

    按照艺申音像的意思,他们就应该从嘉禾入手,跟对方强强连手切入香港电影业的中枢,为飞燕营造出个有利开局。但是这样的构想却不是陈远鸣和林学文的目标所在。

    在入港之前,陈远鸣就跟林学文讨论制定出了对于香港影业的发展远景,在这里他们不再是个需要求人的角色,而是恰恰相反,成为真正的卖方市场。vcd业取代录像机业是任何有商业思维的人都能洞察到的事实,掌握着vcd的所有核心专利权,就意味着任何影视公司想出vcd影碟,都离不开飞燕的支持。不与飞燕结盟,任何张vcd盘片都需要支付给飞燕专利费,没有css密匙,vcd影碟就无法在影碟机上播放。

    有这样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又有着港产片繁盛的巨大后盾,以及整个东南亚庞大的潜在市场,这时反而去找大公司恳求他们合作,那不叫折节相交,应该叫自投罗网、肥肉上门才对。精明如林学文怎么可能干出这种丢人现眼的事情。

    因此这次飞燕在香港将要进行的不是场权收购战,而是场宣传战,个愿者上钩的钓场。

    9月初,陈远鸣等人抵达香港,9月15日,通过香港当时最大的公关部门,飞燕公司在香港九龙召开了个影业内部招待会。由于是大陆厂商举办的招待会,又压根没有明星们助阵点缀,这个酒会看似低调又安静,连狗仔队都无心光顾。但是到场的几乎囊括了当时各大影业的发行部门要员,含金量着实不低。

    在奢华的会场中央,高台上耸立着座由电视屏幕构成的屏幕墙,半连接着台现在流行的索尼录像机,另半则驳接了台尚未上市的飞燕vcd原型机。等到与会人员全部落座后,大厅的灯光暗淡了下来,电视墙两边同时出现了个画面。

    “飞燕vcd播放

    分节阅读29

    欲望文

章节目录


投资人生[重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捂脸大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捂脸大笑并收藏投资人生[重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