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有桃源 作者:魏香音
探进一旁的人工湖中。而水泵的出水管,则连接上了昨天傍晚由杜云飞和苏合共同制作的大号滤水器。
接下来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决定入户水管的走向。
“水泵不可能一天24小时地开启着,即便不考虑噪音,也得考虑机身的损耗和燃料问题。而不开启水泵,就没办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来水。”
提出这个矛盾的杜云飞,随即又给出了解决的办法:“所以我们必须把水引到屋顶上,在屋顶建造蓄水池,让水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然下落。”
而相对更加专业的林幼清也已经考虑过了这个问题:“段……段鲸不是让我们从工地里搬了一个搅拌桶吗?那个做水箱应该很合适。”
他们立刻从堆放各种材料的草地上找出了那只硕大的塑料桶。桶身上有凸起的型号说明,容量是1000升。
杜云飞有过在缺水区生活的经验,他又熟练地做起了计算:“每人每天洗一次15分钟淋浴,用水量在6080升之间。使用节水型马桶,一人一天冲水20升左右。再加上洗漱和料理、清洁,1000升足够七个人使用一天。所以水泵每天只需定时开启一次。”
这显然是再完美不过的状态,事不宜迟,三个人立刻着手开始安置水箱。
将差不多一人高的塑料搅拌桶搬上屋顶着实耗费了好一番功夫。相比之下接通从滤水器到屋顶的管道倒显得十分轻松了。
两层楼高的粗大塑料管,与屋檐下的落水管牢牢绑定,顶端衔接屋顶水箱的顶部。而林幼清又在塑料水箱侧面的高处和底部各开了两个口,分别用作通气和出水之用。
最后一道工序――将水箱出水口的管道通过二楼洗手间的窗户伸进女厕所,与那里的主水管衔接。
大功告成!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杜云飞回到了楼下的水泵旁,苏合和林幼清则站到了楼顶的水箱边。两边打了个招呼,准备开始实验。
趁着杜云飞调试水泵的时间,苏合从口袋里掏出了两颗巧克力,其中一颗递给了林幼清。
“这是人类文明最后的甜蜜了,你吃不吃?”
林幼清知道苏合有低血糖,摇摇头谢绝了他的救命糖,想了想却又多说一句:“谢谢你。”
“嗯?”
苏合将巧克力糖含进嘴里,腮帮子鼓鼓的,声音含含糊糊:“你吃的又不是我的糖,谢我干什么。”
就在这时,只听见一阵咕咚咕咚的水声,楼底下的水被抽了上来,打在塑料水箱里擂鼓似的作响。
两个人像小孩儿似的,赶紧跑到水箱出气孔朝里头张望――开头的一段水是灰蒙蒙的,可是很快就变得澄清起来,肉眼看上去竟然和自然水没有什么两样。
林幼清留下来继续守着水桶,苏合快步跑到楼下进了洗手间,将洗手台上的两个龙头全部打开。只听一阵呼呼的空气声过后,浑浊的水流哗哗涌出。与水箱一样,水流很快变得澄清干净。
试过二楼的厕所,苏合又跑到一层的厨房和洗手间做了实验,事实证明新的自然水系统大获成功。
放掉了最初的脏水之后,水箱开始了正常的蓄水。等清水漫过预估的吃水线,林幼清示意杜云飞关上抽水泵。不过此刻水箱里的水除了冲厕所之外,还不能直接使用。
离开h市的时候,杜云飞随身带了一点漂白粉。等他上了楼,就通过出气孔将粉末按照配比加入水中。虽然漂白粉的剂量所剩不多,但是好在工地里有大量的熟石灰,与电解后的海水发生反应,就是很好的消毒剂替代品。
他们从上午八点多钟开始忙碌,一转眼已经过了中午十二点。好在外出巡逻的另外一组人提前回来准备了饭菜,大家坐下来吃饭喂狗,倒也是有说有笑。
经过这两三天的连续搜索,基本上可以确定,植物园里的丧尸已经被全部肃清。即便在极小概率下还存在一两个落网之鱼,也必定是被锁在某个封闭的小区域里。只要每天按时巡视、提高警惕,也不会造成太大威胁。
万事俱备,终于可以考虑搬回到陆地上来居住了。
吃过午餐之后有一段休息时间。段星泽直接躺在大厅的桌子上睡起了午觉,而几个成年人则迫不及待地拿出了新得到的大型“玩具”。
八心八箭的无人机在经过充电之后蓄势待发。由段鲸完成初始设置之后,操控起飞。一群人则围拢过来,通过安装在笔记本电脑上的软件观看实时采集的视频画面。
伴随着旋翼正常工作的嗡嗡声响,八心八箭平稳地从门前的小路上起飞。苏合将画面切换成底部摄像头,随着无人机越飞越高,从别墅的屋顶到一旁的热带雨林温室,慢慢地,整座佛光岛植物园的全景,第一次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绿树成荫,百花绚烂。湖泊静谧,还有轻盈如水泡一般的温室和停泊在岸边的洁白帆船……
“这里就是我们的新家。”
不知道是谁轻声说道。
没有人再说什么,但是这些天来所经历的颠沛流离,惊恐和悲伤,仿佛都在此刻、在如此美景的陶冶下,得到了治愈。
无人机在植物园上空盘旋一阵,完成了几个基本动作,确认了各项功能并没有问题之后,开始朝着东面前进。
沿着洁白如带的跨海大桥,飞过波光粼粼的海峡。昨天中午竖起来的防御墙静静地伫立在码头上,等待着众人来装上最后的铁门。
无人机越过高墙继续向东面飞行。跨海大桥与陆地衔接的部分就是古海岬的末端。道路的西南侧是荒凉的山脊,而东北边则是大片滩涂。
无人机改变方向,开始沿着海岸线向东北方向前进。
“这些滩涂都围着铁丝网,看起来像是有人照看的。”海臣指着电脑屏幕,“滩涂底下肯定有东西,估计是因为这儿偏僻,所以开辟成了蛏塘。”
往北飞行了大约十公里左右,滩涂这才逐渐被沙滩代替。沙滩很快又变成了防波大堤。距离堤岸数百米的地方,出现了一批修建中的楼盘工地。
这里应该就是苏合之前口中的“高档住宅区”,稍远处的地方还有公园和看起来好像运动场的设施,应该也还在施工完善之中。
无人机飞得更远了一些,地面上开始出现绿色农田。为了看清楚种植着什么样的作物,无人机降低了高度,很快就发现都是低矮的桑树。
“江南地区多桑蚕,可是这么多的桑叶,以后又有什么用处。”林幼清低声感叹了一句。
“是啊。”苏合也心有戚戚焉:“真后悔只带了一套真丝睡衣,还特么被你们给抢了。”
飞过桑田,前面出现了一些破旧的废弃厂房。应该是为了配合附近区域的商业计划而进行了搬迁。厂房的北面就是z市远郊的城乡结合部。低矮的建筑和狭窄的街道,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城中村。
无人机一直保持着十多米左右的低空飞行。因此可以清楚地看见地面上的情况――通往城中村的道路旁,有一辆中巴车侧翻在了大约五米深的排水沟里。破碎的玻璃窗上血迹斑斑,四周散落着鞋子,行李和其他杂七杂八的物品。
但是最触目惊心的,还是东一滩西一滩的血泊,以及一个失去了下半身,却依旧在血泊中蠕动着的丧尸。
如同身临其境,众人顿时紧张起来。
无人机继续向前飞,最终来到城中村的上方。这里显然也经历过了一场浩劫,狭窄的街道上凌乱不堪,几乎每家每户的门都大敞着,有一些的屋檐下还遗留着晾晒的衣物。
然而这些衣物的主人们,或许已经再也不需要它们了。
“丧尸!”
吕如蓝发出了一声警告,同时伸手点了点电脑操作屏幕右侧的一个小画面。那是无人机的右前摄像头。画面中有一座三层水泥小楼,一只丧尸就站在顶楼的阳台上,目不转睛地盯着无人机,仿佛随时都有可能会扑过来。
众人看得手心直冒冷汗,赶紧让段鲸提升高度,避免这台贵重的集体财产遭受灭顶之灾。
或许是因为这里人口密度比较高的关系,越往北走,丧尸的数量开始明显地增多。它们不再像刚出事的那天夜晚那样狼奔豕突,而是看似漫无目的地在街道上游走着。
“不,不是没有目的的。”
苏合突然皱紧了眉头:“它们……在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
第42章 触手怪
无人机视频采集的主画面被切换成了正前方的镜头。段鲸一边提升着无人机的高度,一边跟随尸潮向前走。
可以清楚地看见,地面上的丧尸越来越多。它们或踽踽独行,或三五成群,很快就挤满了整条街道,远远看去就像海洋里洄游的鱼群大约又往前飞行了一两百米,无人机终于拍摄到了尸群汇聚的源头。
那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临街店面,招牌上写着“佳洁干洗店”五个红色大字,店的右边开着一道院门。院子很小,也许只有几十个平米。可里头黑压压的,目测居然挤了上百只丧尸!
“……这是在赶庙会还是抢红包?”
无人机飞到了小院顶部,苏合重新将画面调整成顶视图。这样可以很直观地看出,所有的丧尸全都面朝着小院的中心点缓缓转圈。
“老段,能再降点儿高度吗?”
随着无人机的缓缓下降,苏合操纵鼠标框选出院中心的图像加以局部放大,一样前所未见的东西进入了大家的视线。
“这是……什么鬼?”
画面正中央应该是一株植物,顶部生长着茂盛的红色叶片,乍看之下有点像是槭枫。但现在才四月份,槭枫绝不可能是红色的。
苏合让无人机继续降低高度,改从侧面进行观察。当镜头重新对准这株植物的时候,所有人都愣住了。
这棵树根本就没有树干,那些红色树叶居然漂浮在半空中!
惊愕之余,还是吕如蓝首先道出了真相:“有树干……不过是透明的!”
苏合再次放大画面,这才看清这株植物的确是有主干的,只不过本该粗糙乌黑的树身,居然变成了冰雕一般的透明状态。
“不可能,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苏合连说了三遍不可能――在他的记忆里,自然界并不存在主干完全透明的树木。就算是著名的水晶兰,那也是半透明的。更何况腐生植物根本没有可能会达到这样的高度。
所以说,这究竟是什么东西?
在段鲸灵活的操作下,无人机继续大胆地朝着尸群靠近。苏合很快就有了另一个惊人的发现――
就在这株怪树暗红色的枝叶间,还垂挂着一些细长而透明的“触须”。“触须”与那些围拢过来的丧尸相连。再放画面大仔细观察,透明的触手应该是一条条管道,有疑似血液的暗红色液体正在管道里缓缓流淌着。
“难道这棵树在吸收丧尸的体液?”
就连对生物一窍不通的吕如蓝都看出来了:“这该不会是哪种食虫植物的变异形态吧?”
海臣也跟着起哄:“唷,要玩植物大战僵尸?挺好挺好,那就没我们什么事儿――”
他话还没有说完,只见眼前陡然红光一闪。镜头中那棵怪树竟然
恋耽美
探进一旁的人工湖中。而水泵的出水管,则连接上了昨天傍晚由杜云飞和苏合共同制作的大号滤水器。
接下来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决定入户水管的走向。
“水泵不可能一天24小时地开启着,即便不考虑噪音,也得考虑机身的损耗和燃料问题。而不开启水泵,就没办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来水。”
提出这个矛盾的杜云飞,随即又给出了解决的办法:“所以我们必须把水引到屋顶上,在屋顶建造蓄水池,让水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然下落。”
而相对更加专业的林幼清也已经考虑过了这个问题:“段……段鲸不是让我们从工地里搬了一个搅拌桶吗?那个做水箱应该很合适。”
他们立刻从堆放各种材料的草地上找出了那只硕大的塑料桶。桶身上有凸起的型号说明,容量是1000升。
杜云飞有过在缺水区生活的经验,他又熟练地做起了计算:“每人每天洗一次15分钟淋浴,用水量在6080升之间。使用节水型马桶,一人一天冲水20升左右。再加上洗漱和料理、清洁,1000升足够七个人使用一天。所以水泵每天只需定时开启一次。”
这显然是再完美不过的状态,事不宜迟,三个人立刻着手开始安置水箱。
将差不多一人高的塑料搅拌桶搬上屋顶着实耗费了好一番功夫。相比之下接通从滤水器到屋顶的管道倒显得十分轻松了。
两层楼高的粗大塑料管,与屋檐下的落水管牢牢绑定,顶端衔接屋顶水箱的顶部。而林幼清又在塑料水箱侧面的高处和底部各开了两个口,分别用作通气和出水之用。
最后一道工序――将水箱出水口的管道通过二楼洗手间的窗户伸进女厕所,与那里的主水管衔接。
大功告成!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杜云飞回到了楼下的水泵旁,苏合和林幼清则站到了楼顶的水箱边。两边打了个招呼,准备开始实验。
趁着杜云飞调试水泵的时间,苏合从口袋里掏出了两颗巧克力,其中一颗递给了林幼清。
“这是人类文明最后的甜蜜了,你吃不吃?”
林幼清知道苏合有低血糖,摇摇头谢绝了他的救命糖,想了想却又多说一句:“谢谢你。”
“嗯?”
苏合将巧克力糖含进嘴里,腮帮子鼓鼓的,声音含含糊糊:“你吃的又不是我的糖,谢我干什么。”
就在这时,只听见一阵咕咚咕咚的水声,楼底下的水被抽了上来,打在塑料水箱里擂鼓似的作响。
两个人像小孩儿似的,赶紧跑到水箱出气孔朝里头张望――开头的一段水是灰蒙蒙的,可是很快就变得澄清起来,肉眼看上去竟然和自然水没有什么两样。
林幼清留下来继续守着水桶,苏合快步跑到楼下进了洗手间,将洗手台上的两个龙头全部打开。只听一阵呼呼的空气声过后,浑浊的水流哗哗涌出。与水箱一样,水流很快变得澄清干净。
试过二楼的厕所,苏合又跑到一层的厨房和洗手间做了实验,事实证明新的自然水系统大获成功。
放掉了最初的脏水之后,水箱开始了正常的蓄水。等清水漫过预估的吃水线,林幼清示意杜云飞关上抽水泵。不过此刻水箱里的水除了冲厕所之外,还不能直接使用。
离开h市的时候,杜云飞随身带了一点漂白粉。等他上了楼,就通过出气孔将粉末按照配比加入水中。虽然漂白粉的剂量所剩不多,但是好在工地里有大量的熟石灰,与电解后的海水发生反应,就是很好的消毒剂替代品。
他们从上午八点多钟开始忙碌,一转眼已经过了中午十二点。好在外出巡逻的另外一组人提前回来准备了饭菜,大家坐下来吃饭喂狗,倒也是有说有笑。
经过这两三天的连续搜索,基本上可以确定,植物园里的丧尸已经被全部肃清。即便在极小概率下还存在一两个落网之鱼,也必定是被锁在某个封闭的小区域里。只要每天按时巡视、提高警惕,也不会造成太大威胁。
万事俱备,终于可以考虑搬回到陆地上来居住了。
吃过午餐之后有一段休息时间。段星泽直接躺在大厅的桌子上睡起了午觉,而几个成年人则迫不及待地拿出了新得到的大型“玩具”。
八心八箭的无人机在经过充电之后蓄势待发。由段鲸完成初始设置之后,操控起飞。一群人则围拢过来,通过安装在笔记本电脑上的软件观看实时采集的视频画面。
伴随着旋翼正常工作的嗡嗡声响,八心八箭平稳地从门前的小路上起飞。苏合将画面切换成底部摄像头,随着无人机越飞越高,从别墅的屋顶到一旁的热带雨林温室,慢慢地,整座佛光岛植物园的全景,第一次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绿树成荫,百花绚烂。湖泊静谧,还有轻盈如水泡一般的温室和停泊在岸边的洁白帆船……
“这里就是我们的新家。”
不知道是谁轻声说道。
没有人再说什么,但是这些天来所经历的颠沛流离,惊恐和悲伤,仿佛都在此刻、在如此美景的陶冶下,得到了治愈。
无人机在植物园上空盘旋一阵,完成了几个基本动作,确认了各项功能并没有问题之后,开始朝着东面前进。
沿着洁白如带的跨海大桥,飞过波光粼粼的海峡。昨天中午竖起来的防御墙静静地伫立在码头上,等待着众人来装上最后的铁门。
无人机越过高墙继续向东面飞行。跨海大桥与陆地衔接的部分就是古海岬的末端。道路的西南侧是荒凉的山脊,而东北边则是大片滩涂。
无人机改变方向,开始沿着海岸线向东北方向前进。
“这些滩涂都围着铁丝网,看起来像是有人照看的。”海臣指着电脑屏幕,“滩涂底下肯定有东西,估计是因为这儿偏僻,所以开辟成了蛏塘。”
往北飞行了大约十公里左右,滩涂这才逐渐被沙滩代替。沙滩很快又变成了防波大堤。距离堤岸数百米的地方,出现了一批修建中的楼盘工地。
这里应该就是苏合之前口中的“高档住宅区”,稍远处的地方还有公园和看起来好像运动场的设施,应该也还在施工完善之中。
无人机飞得更远了一些,地面上开始出现绿色农田。为了看清楚种植着什么样的作物,无人机降低了高度,很快就发现都是低矮的桑树。
“江南地区多桑蚕,可是这么多的桑叶,以后又有什么用处。”林幼清低声感叹了一句。
“是啊。”苏合也心有戚戚焉:“真后悔只带了一套真丝睡衣,还特么被你们给抢了。”
飞过桑田,前面出现了一些破旧的废弃厂房。应该是为了配合附近区域的商业计划而进行了搬迁。厂房的北面就是z市远郊的城乡结合部。低矮的建筑和狭窄的街道,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城中村。
无人机一直保持着十多米左右的低空飞行。因此可以清楚地看见地面上的情况――通往城中村的道路旁,有一辆中巴车侧翻在了大约五米深的排水沟里。破碎的玻璃窗上血迹斑斑,四周散落着鞋子,行李和其他杂七杂八的物品。
但是最触目惊心的,还是东一滩西一滩的血泊,以及一个失去了下半身,却依旧在血泊中蠕动着的丧尸。
如同身临其境,众人顿时紧张起来。
无人机继续向前飞,最终来到城中村的上方。这里显然也经历过了一场浩劫,狭窄的街道上凌乱不堪,几乎每家每户的门都大敞着,有一些的屋檐下还遗留着晾晒的衣物。
然而这些衣物的主人们,或许已经再也不需要它们了。
“丧尸!”
吕如蓝发出了一声警告,同时伸手点了点电脑操作屏幕右侧的一个小画面。那是无人机的右前摄像头。画面中有一座三层水泥小楼,一只丧尸就站在顶楼的阳台上,目不转睛地盯着无人机,仿佛随时都有可能会扑过来。
众人看得手心直冒冷汗,赶紧让段鲸提升高度,避免这台贵重的集体财产遭受灭顶之灾。
或许是因为这里人口密度比较高的关系,越往北走,丧尸的数量开始明显地增多。它们不再像刚出事的那天夜晚那样狼奔豕突,而是看似漫无目的地在街道上游走着。
“不,不是没有目的的。”
苏合突然皱紧了眉头:“它们……在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
第42章 触手怪
无人机视频采集的主画面被切换成了正前方的镜头。段鲸一边提升着无人机的高度,一边跟随尸潮向前走。
可以清楚地看见,地面上的丧尸越来越多。它们或踽踽独行,或三五成群,很快就挤满了整条街道,远远看去就像海洋里洄游的鱼群大约又往前飞行了一两百米,无人机终于拍摄到了尸群汇聚的源头。
那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临街店面,招牌上写着“佳洁干洗店”五个红色大字,店的右边开着一道院门。院子很小,也许只有几十个平米。可里头黑压压的,目测居然挤了上百只丧尸!
“……这是在赶庙会还是抢红包?”
无人机飞到了小院顶部,苏合重新将画面调整成顶视图。这样可以很直观地看出,所有的丧尸全都面朝着小院的中心点缓缓转圈。
“老段,能再降点儿高度吗?”
随着无人机的缓缓下降,苏合操纵鼠标框选出院中心的图像加以局部放大,一样前所未见的东西进入了大家的视线。
“这是……什么鬼?”
画面正中央应该是一株植物,顶部生长着茂盛的红色叶片,乍看之下有点像是槭枫。但现在才四月份,槭枫绝不可能是红色的。
苏合让无人机继续降低高度,改从侧面进行观察。当镜头重新对准这株植物的时候,所有人都愣住了。
这棵树根本就没有树干,那些红色树叶居然漂浮在半空中!
惊愕之余,还是吕如蓝首先道出了真相:“有树干……不过是透明的!”
苏合再次放大画面,这才看清这株植物的确是有主干的,只不过本该粗糙乌黑的树身,居然变成了冰雕一般的透明状态。
“不可能,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苏合连说了三遍不可能――在他的记忆里,自然界并不存在主干完全透明的树木。就算是著名的水晶兰,那也是半透明的。更何况腐生植物根本没有可能会达到这样的高度。
所以说,这究竟是什么东西?
在段鲸灵活的操作下,无人机继续大胆地朝着尸群靠近。苏合很快就有了另一个惊人的发现――
就在这株怪树暗红色的枝叶间,还垂挂着一些细长而透明的“触须”。“触须”与那些围拢过来的丧尸相连。再放画面大仔细观察,透明的触手应该是一条条管道,有疑似血液的暗红色液体正在管道里缓缓流淌着。
“难道这棵树在吸收丧尸的体液?”
就连对生物一窍不通的吕如蓝都看出来了:“这该不会是哪种食虫植物的变异形态吧?”
海臣也跟着起哄:“唷,要玩植物大战僵尸?挺好挺好,那就没我们什么事儿――”
他话还没有说完,只见眼前陡然红光一闪。镜头中那棵怪树竟然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