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子的红楼生涯 作者:木璃
第18节
贾琏这会儿也两岁多了,正是可爱的时候,看到张氏擦着眼泪伤心,忙奶声奶气地问怎么回事:“母亲,你怎么伤心了??”
张氏瞧着贾琏那小小的身子,想到当年贾瑚也是这般白嫩可爱的模样,一把抱过了小儿子,痛哭起来:“我的琏儿,我的瑚儿啊……”
贾赦愁眉苦脸从贾代善那里回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张氏贾琏抱着一起痛苦,苏妈妈金妈妈在一旁束手无策的画面,眉头一皱,在张氏旁边坐了下来,烦躁道:“好好地,你这是干什么?”猛然想起张氏今儿是去了大舅子那里,心下一个咯噔,险些没跳起来,心瞬间剧烈跳动起来,紧张地看着张氏,惊问道:“难道是瑚儿在宫里出什么事了?”
“呸呸呸!”张氏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你个乌鸦嘴,瑚儿在宫里好好的呢,哪会出什么事?你是不是巴望着瑚儿出事啊?”
贾赦这才微微放下了心,松了口气,对着满脸不快的张氏,拧着眉道:“你这是发的哪门子火气?要不是你一直抱着琏儿哭,我能想歪了去?”
张氏两眼一瞪,正要发火,贾琏从她怀里探出头,对着贾赦道:“母亲是想哥哥了。父亲,哥哥什么时候回家啊?琏儿也想哥哥了!”
因为才将将哭过,贾琏圆圆黑亮的大眼睛里水汪汪的一片,眼眶四周还泛着红,嘟着红艳艳的小嘴,要哭不哭地说着想念,张氏瞧着这样的小儿子,眼泪倏地又掉了下来。抱着贾琏,冲着贾赦直哭道:“你看看,连琏儿这么大个人也知道想念哥哥了,你倒好,你还是做父亲的呢,儿子在宫里受苦你不管也就算了,我好容易得了消息你也不上心。你要是不待见我们母子,你直说就是了,何必这样惺惺作态的,还装着关心瑚儿。”
贾赦好不冤枉,莫名其妙道:“我哪里不关心瑚儿了,那可是我的长子,我时时刻刻心里都惦念着呢,怎么就不上心了?我也不是故意不回来,实在是被绊住了。”
张氏冷笑:“上心?你的上心就是每天去陪老爷说笑聊天?你都忘记了老爷对咱们瑚儿多无情,连找人疏通人脉都不肯了,你还这么每天去每天去,连我得了瑚儿消息也不回来。老爷能有什么紧要事,前些天你不也去了,除了让你少出去在家里呆着,还说什么了?你就不能早回来?”张氏几乎都要脱口而出贾代善是想要贾赦呆在家里,少出去惹是生非,嫌他出去丢人。到底还留了一份理智,硬生生把这话忍了下来。
贾赦被张氏这胡搅蛮缠地耍脾气弄得心头烦躁,正要发火,抬眼就看见张氏那红肿了的双眼和满脸泪痕,不知怎么的,心突然就软了下来。
自嫁给他,张氏就没过过什么舒心舒坦的日子,自己以前也混账,自暴自弃的吃酒看戏,浑浑噩噩度日,张氏人前背后,不知道听了多少话。可她,却还是一心和自己过日子,还给他生了贾瑚贾琏两个好儿子……
叹息一声,贾赦的怒火又消了下去,无奈地看着张氏道:“老爷这次找我,是真有事。”
凝重的口吻,没有半丝玩笑。张氏擦着眼泪的手一顿,狐疑地瞧了眼贾赦,贾赦不避不闪,只微微点了点头,张氏心头一跳,忙擦了眼泪,让苏妈妈金妈妈抱了贾琏回去,自己则拉着贾赦担心问道:“怎么了?是出什么事了?”
贾赦点点头:“今儿东府那边敬大哥来了,说了些事。”张氏双眉紧皱一起,有种不祥的预感,而贾赦接下去说的话,果不其然地证明了这一点,“咱们家里,怕是要出大事了。”贾赦苦笑着坐在椅子上,怒火早在先头贾代善的书房时已经宣泄殆尽,如今的贾赦只剩下满身疲惫,再没有力气来生气了。“如今这样混乱的局面,敬大哥来了,只说要请父亲帮忙,却没有明说什么事。我只知道,今天父亲格外的焦躁烦恼,可无论我怎么问他,他都不肯说到底是什么事。”
张氏听得越发心惊肉跳,着急道:“如今这全城人心惶惶的,敬大哥还要做些什么?他还嫌不够乱啊。大爷,你可不能犯糊涂,咱们儿子还陷在宫里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呢,这时候,你可别再搀和进旁的麻烦里去了。”
贾赦苦笑,无奈道:“这事哪是我能决定的?你不知道咱们家里是谁当家做主的?最麻烦的是,我现在根本不知道敬大哥到底想要做什么。今儿见到敬大哥后,我就有预感,怕是这些天父亲让我呆在家里,也跟敬大哥有关……你说我现在,哪有心情管这些事?偏敬大哥、父亲……我就担心,咱们家会卷进什么大麻烦里……”
张氏本就焦躁的心越发着急上火,几乎是拍着桌子吼道:“麻烦麻烦麻烦,咱们家什么时候少过麻烦了?!什么事你都说不知道,关于瑚儿你也没办法把他带出来,你才是一家之主,我和瑚儿的依靠,如今你什么都说不知道不能,那你叫我怎么办?!”说着,已是失声痛哭起来。“你知不知道,哥哥在跟我说瑚儿在宫里过得不错的时候表情有多心虚,他根本在撒谎,我们瑚儿在宫里,过得一点也不好。他不定受了多少委屈……这个时候,你一点也帮不上忙,你还被拉着做别的事……”
贾赦从不是宽宏大度的人,张氏这般不客气的指责,他当即便是怒火冲天,可张氏在他面前失声痛哭,甚至都没了平日的仪态的时候,贾赦莫名的,突然心酸起来。
他见过这样的张氏,三次。张老侯爷去世的时候,贾瑚摔下假山生死不知的时候,还有、现在……
贾赦手抬起来,想要拥张氏入怀,却在双手将将要触碰到她的时候蓦然僵住了,停住良久,贾赦缩回了手。每次张氏被挤到悬崖边上,无助的时候,他似乎,从来没有帮助过她。张老侯爷去世时,他看着她被自己父母刁难,却没有帮上半点忙。贾瑚摔下假山濒死的时候,张氏难产、醒过来知道贾瑚还没醒的时候哭得撕心裂肺连他在屋子外面也能听见的时候,他心虚地甚至不敢再在那里呆下去。而这次,打听贾瑚在宫里的消息,想办法传送消息,全是张氏在忙里忙外……
贾赦闭上眼睛,再睁开眼,贾赦珍重道:“我跟你保证,这次,无论父亲到底想要做什么,只要危害到我们,我绝对不会妥协。”无论贾代善如何要求!他、现在要多为自己的小家着想了。
张氏慢慢收了眼泪,看着他,冷笑:“如果你能说到做到!”收拾起了心情,“正好,瑚儿传了信出来,你便连敬大哥的事一起叫人查查吧……”
81、第八十一章
贾赦这次确实没有叫张氏失望,不几天,就查到了各家族里的不对来。
“父亲虽然没说,可我派了人去看着敬大哥,敬大哥如今跟史家的人还有石家走得极近,我派出去的人跟了两天,他们都会面了三次。还有四国八公的其他几家,全都气氛凝重,我让人去找刘二郎,陈三郎喝酒,可他们都推脱了……看着,是家里不让随便出来……”贾赦凝重地告诉了张氏,想到这些天查到的一串串反常肃穆,不无忧虑道,“这些事,太过纷杂,瑚儿正病着,还跟他说这些,怕不好吧?!”
瑚儿还小呢,在宫里不好好安心静养,跟他说这些,不是添乱吗?他再聪明,也就是个六岁孩子,能知道这许多?没得浪费了时间精力去白操心这许多,还不利于身子修养。
张氏还能不知道贾赦的想法,无非是认为贾瑚年纪小不懂事。其实张氏心里也不觉得贾瑚年纪小小,能懂那么多外面的事。他能知道家里的纷争,帮着她,帮着贾赦出谋划策,已经是了不得了,至于外面朝堂上的纷争,他能懂什么?
可,这是贾瑚自己提出来的要求啊。她还陷在宫里,生着重病是生是死都难以断言,身边甚至没有个亲人在的儿子自己提出来的要求啊,她,怎么能拒绝?
“大哥找的人,一共带了三次消息出来。”张氏拿着笔快速用蝇头小字将贾赦得来的消息一一誊写在纸上,埋着头只低声道,“每一次,瑚儿总说自己很好,有太医看诊,宫人伺候,喝了药,身体好多了,身上的水泡擦了药也不很痒,只等过些日子彻底好了,就回来给我们承欢膝下。”一滴水滴掉落在纸上,打花了刚刚写就的小字,墨色晕染开来,看着是补救不了了,张氏直接扔了不用,重新又拿了一张纸,重头开始重新写起来。
贾赦坐在椅子上,看着茶杯里袅袅冒起的白烟,沉默着没说话。张氏的声音已然哽咽了,重重吸口气,半晌,才掷地有声道:“不管旁人怎么看怎么说,这会儿,就是瑚儿要天上的月亮,我也悬赏天下给他想个法子出来!”停顿片刻,又细声低低说道,“他在宫里,要能有点事做,也是好的。”
四四方方的那么一小块地方,重兵把守禁止出入,每天还要跟病痛抗争。能多想想旁的,总好过每日浑浑噩噩。
贾赦再不说话,见张氏还在奋笔疾书,放下了茶杯,拿起墨条,仔细给她研起墨来。张氏瞟了他一眼,低头接着写道:“……家中一切安好,勿需挂念,只盼你早日康复,一家团圆,再无他求!”
贾瑚韩昹自搬进了徒宥昊处,吃住一起,果然待遇比之以前好了许多,那些宫女太监怎么也不敢给徒宥昊送冷饭冷菜冷药来,免得到时候徒宥昊有个什么,累得他们一起死,倒是便宜了贾瑚韩昹,每日里总算也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了。
便是吩咐宫人做事,徒宥昊开口说话,也是比他们好使了许多。借着这机会,贾瑚韩昹干脆便让人着重把西厢房正房仔细清扫了一遍,两张软榻一起放在了徒宥昊床左侧,三个人,可真是坐卧一处了。
人聚在一起,那话自然就多了。偏韩昹对徒宥昊心里藏着病,并不待见这位主子,没事轻易不与之说半个字,只挑着贾瑚絮叨,谁也不是傻的,还能看不出他是存心的,徒宥昊气得脸色涨红,偏又碍着贾瑚手里的消息,气得半夜说梦话都是咬牙切齿的。
还是贾瑚存着息事宁人,同住一处不好闹得太僵的想法劝了韩昹暂且把过往的恩怨放一边,先过了眼前的难关,这才让韩昹勉强压下了不满,不再刻意孤立徒宥昊了。
只是徒宥昊气量也不很大,韩昹虽然是退了一步,可这梁子也结下了,面上没怎么样,话里可没少夹枪带棍的。
贾瑚去门口拿侍卫扔进来的书信的时候,安义就在他身边守着,帮着看风。如今这琼芳殿偏殿虽是被隔离了,还算安静,可要让人瞧见在宫闱内私递消息,那多多少少也是个把柄。皇帝心情好了自然轻轻揭过,要搁着他心情不好,从重处罚,那就不好了。贾瑚看准了安义在宫里过得窘迫,许了他五百两银子,安义便跟着他尽心办差了。
拆开信件快速扫了一遍,贾瑚心里有了数,对着隔了三丈远的侍卫笑道:“多亏了赵大哥您,还要劳烦您稍等。”打开了带来的笔墨袋子,快速写了封信,扔给那赵侍卫,恳切道,“这一路,可是辛劳赵大哥了。”
那赵侍卫嫌恶地用带着手套的左手捡起了那封信,用张油皮纸抱起来放进怀里,不耐道:“行了,我个粗人,当不得贾公子客气,那人钱财为人办事,这是规矩。要公子没什么事,我便先走了。”
贾瑚也不生气,依旧笑道:“没有旁的了,近来瞧着这偏殿看守的人越来越多了,想来定是事忙。赵大哥只管忙,不耽误你了。”
话音落地,那赵侍卫嘀咕了两句:“最近可不是忙得脚不沾地的。”看了眼贾瑚,眼神里颇有些不满,“没得还来干这种跑腿的活儿。”说完掉头就走,毫不客气。
对此,贾瑚也不以为意,收了信,面色自若的往回走。倒是安义,暗暗打量了贾瑚的神情,眼神平和呼吸平缓,果不是生气的模样,寻思着,要不就是贾瑚这肚量,着实宽阔。要不,就是他如今落难无可奈何,打算事后秋后算账。安义心里琢磨着,也不知道贾瑚到底是哪一种想法。
正出神,贾瑚却突然问道:“安义,这些天,你有没有听人说起,宫里的事?比如说,其他几位皇子殿下和公主殿下的病情,皇上如今都忙些什么?”
安义自嘲的笑了笑,弓下腰:“我的贾公子,您这问的,奴才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粗使太监,担着最低等的洒扫活计,如今又在这偏殿里,哪能知道这许多事?更不要说,皇上的踪迹了。打探帝踪,这可是大罪。”顿了顿,复又压低了声量,道,“不过奴才们这些下人多少也能听到些事,外面送饭的小太监就曾唠叨过几句,说是几位殿下如今用饭不多,御膳房里的药膳每天都在做,这些天,做的都是发散去毒的药膳。”
发散去毒的?这就是说还在发烧,疱疹也没完全凝浆,毒素还没完全发散出来?贾瑚心里有了数,往怀里掏出了一个荷包随手扔给了安义:“这是赏你的。”
荷包是旧的,大红绫罗的底,一面上绣着五子采莲蓬的图案,一面用金丝银线绣了平安康健四个字。绣工精致,用料讲究,拿出宫外去卖,也值个三五两银子。安义接过手里,粗糙长着老茧的手摸过一遍就不敢再乱动,生怕那粗茧勾破了那丝去,忙不迭把荷包收进了怀里,笑着问道:“公子爷可还有什么吩咐?”
贾瑚摇头:“你去看着那饭菜,什么时候送来了,就赶紧拿过来。”
打发走了安义,回到屋里,韩昹坐在榻上,脸色涨得通红,徒宥昊则坐在自己床上,满面得色,贾瑚不用问都知道,这两人怕又是吵了嘴,而且定是韩昹吃了亏,徒宥昊赢了。暗自无奈,自己也是倒了大霉了,偏这落难了,居然跟两个孩子绑在了一起,这般轻不得重不得,说不听劝不进的,忒的烦死人。
看见他,徒宥昊忙问道:“怎么也,贾家又给你送信了?说了什么没有?”其实徒宥昊一开始并不相信贾家能给贾瑚传递外面的信息。本来,便是嫡长子又如何,年纪这般小,哪家大人会把这样重要的事告知给个孩子?没成想,贾瑚竟果真拿了张氏送进来的信给他看,说了如今徐家贾家张家都在寻找治天花的偏方,还说了些如今宫里其他几位皇子皇女的情况,皇帝的心情……不致叫三人闷在这小天地里,成了睁眼瞎。
贾瑚把信递给了殷切盼望的两人,脸色却不大好,说道:“如今外面可是风雨欲来,人心惶惶了。好些人家都禁止了子弟外出,生怕这档口惹出事来烦扰了皇上……几位殿□上的病症也没减轻,看来,还是不好。”
徒宥昊把信往韩昹方向一扔,也不理气急的韩昹,幸灾乐祸道:“往日还说我那两位皇兄如何文武双全,现如今,一样得天花,我还生龙活虎有力气和你们说话,那边他们反倒不好了。哼!”很是不屑的模样。
韩昹瞟眼他,反驳说道:“大抵我们是病症轻些吧。到底咱们分量轻,就是下黑手,也不至于针对我们,大皇子二皇子三皇子几位殿下,怕才是那幕后之人最为针对的对象才是。”摆明了是说徒宥昊地位不高,想害他的人都没把他放在眼里。
徒宥昊气结:“同是皇子,要那幕后黑手真想害父皇子嗣,还能留下我?我与皇兄皇弟皆为父皇血脉,难道害我们,还要分个轻重?”
韩昹只无辜道:“这可难说。”
徒宥昊咬咬牙,正要发脾气,眼角余光瞄到贾瑚沉吟着也不知道在想什么,硬生生忍住了将要出口的喝骂,问贾瑚:“你在想什么?是想到什么了?”
贾瑚看眼他们,微有些迟疑,可徒宥昊一再追问,便不再隐瞒,只怀疑道:“我只是被你们一说,才想起来,我们虽然得了天花,可病症却不如听说的那样严重,甚至还能活动一二,如今虽还有低烧,精神头却很好……我听说,有些人见喜,整个人躺在床上,都是昏迷的……”
韩昹点点头:“可不是,我也是这么听说的。”他那得了天花死掉的庶出堂兄,当时就是昏迷着不省人事。
贾瑚便看着他们:“那为什么,我们得了天花,病症反不严重?”还不是一个人,是三个,三个人都还能说能走的。
贾瑚突然怀疑起来,他们,真的是得了天花吗?要不是,那又是什么?
这背后,到底是谁在操纵着这一切?
作者有话要说:这一情节过后,就是长大了
82、第八十二章
心里存了怀疑,贾瑚徒宥昊韩昹三个便开始仔细观察起来。只是他们并不曾得过天花,三个人里,也就只有韩昹是最近距离接触过这种事,但对此的认知,也就停留在他庶出堂兄是因天花死了,‘天花是种险症,一不留神,就能要了人的命’的粗浅印象上,细致处,却也是说不出个一二三四来。
再看那些宫女太监,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地避着他们,就是不得不伺候他们,也小心得不肯碰他们吃过的东西,用过的器具,每一次,都是小心翼翼谨慎用沸水煮开了放在院子里暴晒后,放在一边用的。贾瑚问过安义,那些宫女太监每次伺候完回去,总要喝几口药茶,拜拜菩萨,保佑自己千万不要染上这样的绝症。那些染了病被带出去的太监宫女,也着实是发烧身上起水泡的……就是太医,每次给他们诊完脉,都是愁眉紧锁的模样,那害怕祸及己身的忧虑,毫不作伪。
不过两日,韩昹便率先叫了起来:“贾瑚,怕是你猜错了吧。满太医院的人都说了是天花,还能有假?这阵子,皇城里闹得如何沸反盈天,所有殿下都被拖下了水,京城里都闹翻天了,分明是有人要害皇子殿下和公主,这天花,怎么会是假的呢?!”
连日相处,徒宥昊却是知道贾瑚比之旁人多了几分见识,很有些敏锐厉害,虽然嘴上不说,心里倒是对他有几分信任,加之他不比韩昹,生活顺遂,被人千娇万宠着,倒是更相信贾瑚的说辞——他们这次病症,比之人人笔直如洪水猛兽般的说法,未免,也太过轻易了。而且,不过就是三个孩子被隔离的居所,至于派这许多的侍卫把手吗?
徒宥昊是在皇宫里的长大的,这是天下最富丽权重的地方,同时也是这世上最肮脏险恶的地方,徒宥昊自小看惯了这后宫的勾心斗角,对一些事比韩昹更多了几分接受能力,先头没注意也就罢了,注意了,自然就知道不对。尤其他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这个四皇子,看着是高位妃子所出,排名仅下两位嫡出皇子和淑妃的孩子,好似非常风光一般,但事实上,在宫里,还真没人怎么看重他。尤其是淑妃,对他可是厌恶的紧。说来可笑,陈妃虽然是为了淑妃固宠才进的王府入的后宫,可等及陈妃生了孩子,淑妃便怎么看陈妃就怎么不顺眼。想来,她也是没想到,陈妃命这么好,不过是得宠过那么一小段时间,就能有了身子。徒宥昊对于淑妃来说,那就是她不得不让出自己丈夫的证据,让她防备着陈妃,提醒她,便是她再得宠,也难以全占了皇帝,她不是皇后,要失去皇帝的宠爱,她就什么都不是……这样的情况下,淑妃明着对徒宥昊慈爱有加,背地里,却是恨其欲死。否则,他也不会被隔离到这么个偏远的琼芳殿里,伺候的都是些歪瓜裂枣的宫人了——据贾瑚得来的消息,其余的皇子可都是受到了良好的照顾。
淑妃这种女人,哪怕是在最危险的时候,也会做出最有利自己的决定,要是有机会,她可以暂且扔下亲生儿子徒宥昃,先毒死了其余所有可能威胁到徒宥昃地位的皇子,除掉自己的眼中钉。这种人,在他被隔离得这么偏远的地儿这样的情况下,居然没人乘机给他下毒,只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淑妃突然转了性子不再针对他了,一种,就是现在这种情况下,她根本不能做什么。徒宥昊想都不用想,就知道是第二种。
外面一定是发生什么事了!这一刻,徒宥昊恨死了自己的无能为力。他明明知道,他的命就悬在了刀尖上,明明知道,一定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可是,他是这般弱小,这般无能,什么都做不了,什么都不能做,前者是他没这个能力,后者,是他根本虚有其名,这个皇子,当得半丝权利都没有。就是那个太监安义,要不是贾瑚贿赂他,他又哪里会这般尽心尽力伺候?
他贵为皇子,还不如个臣子家的!
被打击了的徒宥昊越发刻薄,暗地里,却没少跟着贾瑚仔细观察,听贾瑚对事的分析,拿着张氏托人送来的信翻来覆去的看,品味里面的意思。越看,就越同意,这次所有皇子皇女被一网打尽全部得了天花的事,实在不寻常。
便是那有心要谋逆的,难道就真的这么十拿九稳,所有皇子皇女都一并死了?天花这病症,虽然凶险,也不是没人能熬过去的。万一里面有个漏网之鱼呢?闹出这么大动静,皇帝还不震怒深究?到时候全城戒严彻查,谁敢担保就一定能躲过去?便是已经准备起事谋反,可这种事,不是该越出其不意越好吗?如今这番举措,就如同你要偷袭别人,还大喊一声,我准备要偷袭你了,你好好看仔细了。
这不是蠢到家了吗?
这一来,事情就又回到了原点,为什么、所有皇子皇女,都会得天花呢?
徒宥昊沉吟半响,只能道:“太医诊断,我们身上所有病症都表明,我们得的是天花无疑。这一点,该是不会错的。至于外面这许多的动静,少不得有猫腻在,却也是肯定的。”
韩昹翻个白眼,小声咕哝:“说了跟没说一样。”也不理会徒宥昊甩过来的眼刀,只看向贾瑚问道,“贾瑚,你怎么看?”
贾瑚这些天也一直琢磨着这事。要他们不是得的天花,没理由所有太医都是一样担心害怕的模样。可要说是天花,这病症,分明比传闻中的要轻许多……贾瑚一时也是糊涂了,见问,也只能缓缓摇头道:“如今我也是一头雾水,实在分析不出个什么结果来。”
韩昹当即失望地挎下了脸,就是徒宥昊,也冷哼一声,撇过了头去。
不多久,太医按例来给他们诊脉。今儿来的,是几天前新换的黄太医,擅长内科,是太医院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一个人物,今年四十好几了,也是太医院里的老人,精通世故的。进得屋来,先就给徒宥昊见礼:“见过殿下。”
就冲着他这般的规矩,徒宥昊就挺喜欢他的。“黄太医不必多礼,今儿我觉得好多了,似乎也没发烧了。太医你给我诊诊脉,看看,是不是要换方子了。”
黄太医看着很是惊喜:“果然已经不发烧了?”想要伸手去摸徒宥昊额头,抬眼看见徒宥昊脸上还泛着脓浆的水泡,伸出去的手半道很自然地摸上了徒宥昊的左手腕,细细把过脉,摸着短胡须高兴道,“殿□内的毒素已经全部发出来了,烧虽还没完全退,不过也就是一点点热度,没什么大碍了。”又去看徒宥昊脸上的水泡,开始没仔细看还没发现,这一看,那些前头泛着白色脓浆的水泡,可不是隐隐有些瘪下去了!“太好了,殿下这次,可是大好了。”皇子好转,自己这个太医也算是可以松口气了。黄太医当即欣喜地直给徒宥昊报喜,“殿下养得好,不曾弄破了水泡,等及这些水泡全结痂脱落,指不定连疤都不会留下,丝毫不会损毁殿下的风姿玉质。”
没人不希望自己赶紧病好的,黄太医这般一说,徒宥昊欢喜得都有些不敢置信:“果然?我真的快好了?”
黄太医肯定道:“臣不会看错的,殿下的病,已经快要见好了。”又去摸贾瑚韩昹的脉息,竟然也是快要大好的样子,更是欢喜,“周太医的指点果然没错,两位公子的脉象显示,两位公子也度过危险了。”
韩昹比之徒宥昊还有不如,瞠大了双眼,好半天没反应过来,等及回过神,哆嗦了嘴唇,眼泪都出来了:“我好了?我好了?……”
黄太医也不笑他们,从鬼门关上绕一圈回来,成人都受不了,更何况个孩子,失态也是正常的。心里也跟着高兴,自己这次的差事,算是没搞砸。
贾瑚也是欢喜,给黄太医道谢道:“多亏了黄大人这些时日为我三人操的心,要没有黄大人和其他几位太医妙手回天,我们三人怕……等小可出去,定上门拜谢。”
韩昹也忙道:“是是是,等我回去了,定让家里带我,亲自上门拜谢。”
就是徒宥昊也跟着说了一句:“黄太医辛苦了。”
徒宥昊皇子不说,贾家韩家如今正是鼎盛的时候,黄太医一个太医院寻常太医,能攀上这两家,可说是大惊喜了,还有徒宥昊这般的和颜悦色,饶是他极力克制,贾瑚三个,还是能清楚看见,他止不住上扬的嘴角来。“臣也是尽自己职责,尽心办事,当不得殿下夸奖。”又对贾瑚韩昹道,“我既领了差事,自要尽心。本事分内事,没什么大不了的。”顿顿,又道,“若说殿下和两位公子能好转,这主要功臣,老实说,还得归功于周太医,若不是他研制出了新方子,怕这天花,也好不了这么快。”
“周太医?”贾瑚心头一动,问道,“莫不是哪位老太医?竟能研制出治天花的有效方子,着实是了不得。”
黄太医脸色有些微妙,却还保持着风度,笑道:“说来惭愧,周太医年纪比我还小两岁,如今已是这般成就。”给几人解释道,“周太医是上任太医院正周老爷子的长子,自小学医,医术极佳。远非我可及。”
他这一番举动,倒叫贾瑚三个对他印象好了许多,虽然又不甘又嫉妒,到底还能保持平和,不会昧功,不会背后诋毁,在官场里,这已是难得了。
徒宥昊点头笑道:“家门渊源,这一说,怕是这方子还有周老太医的一份功劳。”也是暗指着,叫黄太医不要往心里去的意思。人家便是研制出了好方子,谁知道这里面多少人帮衬。
黄太医也听明白了,笑道:“周老爷子医术超群,周太医尽得其父真传,也是真才实学。两人一起,可不是造福了天下,天花一病,每年害了多少人,如今有了这方子,不说百分百,到底八成人可以救下来了,真真是功德无量。”
韩昹深有感触的点点头,要早能治天花,他家堂兄也不会死了。
贾瑚却有些疑惑:“怎么这方子还不是十成十有效吗?如今我们三个可都好了?”
黄太医摇摇头,道:“此次是殿下和两位公子的病症不重,还是粗浅阶段,发病时间也短,病得不重,才有这般好的效果,有两个发病重的太监,就没熬过去。不过所幸,各皇子殿下和公主殿下都病症不重,用过药,病情都稳定了,没有恶化。”
贾瑚脑海中快速划过一丝什么,来不及细想,奇怪问道:“发病重的太监?我们不是最早被发现见喜的吗?怎么还有太监病的比我们还重?”
黄太医想了想,道:“要说发病时间,那也差不多。也就是前后脚的,就被发现了,周太医亲自看诊用药,我们也过去看过,他们身上的脓包和高烧,都比殿下两位要严重的多。用药,根本没什么效果了。”
又是周太医亲自看的。贾瑚只觉困扰自己多时的问题终于有了个头绪,仔细梳理了一番,状似不经意道:“这样的方子,总不会是一时半会儿能研制出来的,也不知道周太医都研制了多久时间?”
黄太医摇头:“这怎么好说,这可是治疗天花的方子,没个几年功夫,哪能有这般好的效果。”
贾瑚点点头,又问:“这么说,几位皇子殿下和公主殿下,都是有惊无险了?”
黄太医回答道:“想来应该是了。”
贾瑚便不再问,由着黄太医换了方子,嘱咐宫人按时给他们煎药后离开,一个人坐在了软榻上,复杂地看了徒宥昊,既有些怜悯,又有些气怒,好半响,才冷笑道:“我曾听说,当年先皇在时,义忠亲王乃是诸皇子中的第一人,几十年里,皇宠不断,天下人无不以其为太子,尽心效忠,京中勋贵重臣,对其更是恭敬有加,谁也不曾想,呼啦啦一瞬便是大厦倾倒。常言道,树倒猢狲散,当年煊煊赫赫的义忠亲王府,到如今,却是越发低调了。”
徒宥昊韩昹奇怪地看着贾瑚,不明白他好好地,怎么说起了义忠亲王这个已死之人。却又听贾瑚说道:“当年义忠亲王突然有不轨之心,骤然发难,生生将先帝气坏了身子,险些就驾崩了,索性有皇上英明,察觉其野心,率兵平乱。义忠亲王见大势已去,服毒自尽。先帝白发人送黑发人,痛不欲生,不久也驾崩大行西去。只是临死前,却是放下了对义忠亲王的恨意,嘱咐依旧保持他亲王爵,按制入皇陵,其后代子孙免死……”
韩昹还有些不明白,徒宥昊却是浑身一个激灵,抬头看贾瑚,正正对上来他看过来的视线,那眼里的意味,叫他浑身开始打颤。
义忠亲王当年倒得太快,又有先帝压制,其势力,当真完全铲除了?可先皇遗命,如何能不遵从?
周家的治天花方子已经研制许久了……只对病症轻者有效……那些勋贵之间的奇怪反应……义忠亲王身边当年围聚的各豪门勋爵人家……
徒宥昊惨白着脸,手脚冰冷……
83、第八十三章
景元六年,京都里动摇飘摇,血雨腥风掀起的巨浪,足足持续了一个季度有余,菜市口的泥土里,都带上了暗沉的血色,打这经过,远远就能闻到一股恶臭。城外乱葬岗上,到处觅食的流浪野狗倒是吃了个滚肚溜圆,毛色都漂亮了不少。
许多豪门家族就此消失,也有人乘势而起,一朝变身为新贵。老百姓战战兢兢,宵禁令下来,一到晚上便紧闭门户,偶尔听见门外有动静,一家人抱在一起缩在被窝里瑟瑟发抖,把天上各路神佛都拜了个遍,只求不要倒霉到自家来,家门口的那扇子木门,都被时不时来‘搜查乱党’的兵丁推得都有些摇摇晃晃了。
倒是那些雕梁画柱的富丽宅子,并不曾受影响。旧主子被抄家灭族了,自然有新主子进来,少不得还要再粉刷装饰一番,本就精美的宅院,越发显得华丽来。
登基六年余,新帝终于将朝中势力,尽握手中。当年赫赫扬扬的义忠王府,如今血脉断绝,最后,也不过留了当年的义忠亲王世子妃、如今的一个孤老婆子,常伴青灯古佛,了此余生。
先帝时京城的势力布局,来了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贾瑚韩昹徒宥昊等被恩准可以出来时,回想到当初的那一些事,依旧是心有余悸,夜不能寐。
彼时,贾瑚和徒宥昊从片面的消息里猜度皇帝的心意,一个是精于世故老辣干练,一个是置身其中聪明早慧,虽不敢置信,却依旧忍不住怀疑着,莫不是皇帝真的为了铲除义忠亲王残留的势力,故意来了一处苦肉计?正好借着周家治疗天花的方子,把自己所有骨血都推进了险地,以此来诬陷义忠亲王?
徒宥昊惊得满身冷汗,可这怀疑,却仿佛在脑海中扎了根,怎么也挥之不去。
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义忠亲王当年何等势大,有先皇遗命,若无个好借口,皇帝又怎么下杀手?帝王多疑,皇帝当年在潜邸时蛰伏多久才得来这皇位,不彻底铲除了义忠亲王府的势力,他又如何放心?
只是天花此疫,凶险非常,便是有方子,也难保万无一失。那死去的太监宫女,便是明证。虎毒不食子,皇帝拼了骨血的安危来设这个局,果真是天家无父子。
总是徒宥昊早习惯了皇帝的漠视冷淡,可一想到平日里他对前头三个皇子的重视,心里依旧忍不住一阵阵泛凉。真真是……
瞧着徒宥昊失魂落魄的模样,贾瑚看他的眼神里,也多了几分可怜,嘱咐了韩昹别再跟他对着干,贾瑚当即就给张氏去了信。
信里不比往常,只说些自己的事,这里,贾瑚还提了徐渭、张家、贾家,甚至,还单独给小贾琏写了好一段话,给他出了题让他猜字,嘱咐着张氏一定要贾琏看,猜出谜底来。
张氏收到信,好一阵哭笑不得,琏儿才几岁呢,瑚儿就迫不及待地教他认字了。亏得他有耐心编出一段段的故事让贾琏指认着学三字经上的字。
张氏寻思着,儿子还有这闲情雅致,想必在宫里的日子该是过得不错,算是微微放了心,回到家里,想着儿子的千叮万嘱,让金妈妈去把贾琏叫来,决意下午就陪着贾琏玩了。
贾琏如今虽小,但也知道不少事了,话说的溜顺,被贾瑚□着,已经认识了不少字了,平日里,最缠贾瑚这个哥哥,听说哥哥写信来,好不开心,钻进张氏怀里,非要看贾瑚写的信。
张氏把信拿高了给他看,直笑道:“你才认识多少字就想看信,你看得懂吗?”
贾琏不理他,一个字一个字看过去,遇到认识的,就大叫起来。他奶嬷嬷赵妈妈陪着笑道:“琏哥儿跟瑚哥儿好,这是想哥哥了呢。别管看不看懂,都是弟弟记挂着哥哥。”
张氏听着心里舒坦,低头哄着贾琏:“你哥哥给你出了题呢,我们琏哥儿来猜猜,哥哥出的题,谜底是什么好不好?”
贾琏拍着手高兴地大叫:“好好好,我要跟哥哥玩游戏。”
贾琏跟贾瑚是玩惯了的,游戏也不难,不过是贾瑚编了些短句解释字词,对应着三字经里的某个字,让贾琏先死记硬背了,然后再抽问着让贾琏记忆,小孩子有人陪着玩,果然把三字经里的那些字大半背熟了,还知道了大致的意思。此时虽然有段时间没玩了,有些生疏,可不过几个问题,记忆回来,贾琏是越答越顺溜,睁大了圆溜溜的黑亮大眼睛,直等着张氏夸他。
张氏这会儿哪还有心思理他?贾瑚编的这些问题,叫贾琏猜出谜底来,竟然连成了一句,里面透出的消息,直叫她真个人都打起了哆嗦,随口敷衍了贾琏几句,让赵妈妈把贾琏带了回去。一边迭声叫着下人备车,她要去靖远侯府。
苏妈妈金妈妈都是随时伺候的,贾琏猜出的字,她们多少也听了一耳朵,虽不是很懂,可见张氏这般慌张,便知道不是什么好事了,可是……“奶奶早上才从靖远侯府回来,这会儿又去,要叫太太知道了,怕要又是一通说法了。”
“她要不舒服就不舒服了。如今这事可拖不得了。”宁肯拼着贾母不高兴,瑚儿传出来的消息,张氏也非得赶紧弄明白了不可,“叫人不要耽搁,马上套好车,耽搁片刻,我就把他们都卖到煤矿里去。”
这般狠话撂下来,谁都不敢疏漏,不多久,马车就载着张氏飞奔着往靖远侯府去了。贾母得到消息,直气得对赖大家的道:“如今可是越来越不把我放在眼里了,出了嫁有了孩子的人了,还一个劲儿的往娘家跑,打量我好欺负不敢怎么她呢?还有没有把荣国府放在眼里?!”
张氏不知道自家婆母又在心底给她记了一笔,慌乱地到了靖远侯府,也不等人通传禀报,直带了人就去了靖远侯张侯爷处。张侯爷正在看书,看见妹妹,吓了一跳:“你怎么来了?”
张氏也不回答,叫了人都出去,吩咐苏妈妈金妈妈亲自守着院子门口,整个外间天井都不许站人,自己去开了所有窗户,果然看不见了人了,拉了张侯爷在屋中间站了,低着声颤抖道:“我方才发现了瑚儿藏在书信里的暗语,大哥,可是出大事了。”
张侯爷瞧妹妹这样被吓坏了的模样,忙宽慰她:“你先缓缓、先缓缓,再大的事,还有大哥在呢,没事儿。瑚儿到底传了什么消息给你,叫你吓成这样?”
张氏抬起头,凑在了张侯爷耳边道:“瑚儿说,疫从紫薇来。”
张侯爷身子一僵,眼睛瞬间收缩了一下,好半天不敢置信,沉声道:“瑚儿莫不是搞错了吧?”
张氏摇头:“瑚儿说,周太医研制出了治疗天花的方子,他和四皇子韩家的公子都已经开始康复了。”
张侯爷和张氏都是经过世事的,自然知道,天花这样的病症,解济绝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研制出来的。在这档口了,突然出现这样的方子……张侯爷想到如今外面的局势,不由叹息:“瑚儿好生敏锐的心思。”
张氏摇头苦笑:“他如今和四皇子在一起,知道的,怕比咱们多些。”徒宥昊可是皇帝的亲生儿子,可不比旁人要了解皇帝的性子。贾瑚跟他一起,知道的多,自然也更能发现问题。
张侯爷低喃道:“因为众殿下一齐见喜,如今朝局动荡,皇上在朝堂上已经发了好几次脾气,最近犯事的官员,一律都是从重处罚……”顿了顿,长长叹息了一声,“从殿下们发病到如今,还不过一个月,皇上已经发落了好些人,其中义忠亲王、义勇亲王的人居多,都是当年夺嫡时站错了队,可后来一直没有发作的。前些日我们还为今上不平,说今上宽厚待人,并不曾因为当年夺嫡之争而大肆清理朝堂。若不是此次那居心叵测之辈实在过火,皇上也不至于如此狠辣……却不想,原来,这一切都是皇上的手笔。”
张侯爷的声音越来越小,越来越小,张氏也多有苦涩,艰涩道:“父亲当年说、今上宽厚仁德,对自己人甚为护短仁厚,将来必是传世明君。”
兄妹两对视一眼,站在原地,苦笑不已。
最后,张侯爷嘱咐张氏:“若一切尽在皇上掌握,你回去好生提点着恩侯,让他老实本分在家呆着。我这就去找徐世叔,徐张两家是世交,他平日对我们多有照顾,又是瑚儿的老师,我们也合该跟他商量商量。至于以后怎么办,等见了他,我再告诉你。”
张氏没有意见,心惊肉跳着回了荣国府,到晚间,恍恍惚惚地被贾母借题发挥,站着伺候了贾母吃饭喝茶……
不等张家徐家传来信让张氏安心,告诉她接下来该怎么办,外头传来消息,被贬为了庶民的义忠亲王世子起兵叛乱了!
84、第八十四章
对于义忠亲王世子的举兵谋反,可说是在众人意料之中,却又有那么一点出乎意料。
意料之中的是如今这局面,摆明了皇帝是疑心了自己的几个兄弟,这些日子,不仅义忠亲王残余势力被查了个底朝天战战兢兢做人,就是其余的几位当年和今上竞争过帝位的义勇亲王、和亲王等都没逃过今上的发作,虽不曾大动作,但那怀疑的眼神,足够叫那些攀附的人避而远之。其中,义忠亲王一派势力情况尤其严重,皇帝近乎八成的怒气,全往这边来了。义忠亲王世子要再不反抗,只怕就连这条命都要送了。
可真等义忠亲王世子造了反,大家不由得却又都是大惊:居然,真的就谋反了?好大的胆子!
今上登基也不是一年两年了,早就打稳了根基,在民间的威望也已形成,天下间,谁不知道当今皇帝景元帝宽厚仁德?义忠亲王世子这会儿起兵叛乱,不是把自己往刀尖上送吗?他怎么就认定自己能赢?当真是胆大包天,豁出去命去了。
众人皆摇头叹息,义忠亲王府被贬都近七年了,还有什么能耐?便是再屈辱,忍忍也就罢了,好歹留条性命。自然,也有些人忍不住就怀疑,莫非宫中众殿下的天花病疫,真的是义忠亲王府干的?不然,皇上就算雷霆之怒下彻查个王府,平生不做亏心事,夜半敲门心不惊。你没做过,就算再彻查,又有什么好怕的?继而悚然大惊,这义忠亲王府好大的能耐,都被发落的贬为庶人圈禁了,竟还有这般的手段,害了宫内所有的殿下!当年义忠亲王府全盛时,也不知道是何等的光景,如今有还剩下了多少……
再去打听,更是大吃一惊。义忠亲王世子也不知道哪里来的武器兵士,怎么跟禁军扯上的关系,所帅六千兵马,竟有好些是那上过战场的老兵,身穿着正经的西大营官造的锁甲,有的配的是军中常用的长枪,有的背上背着硬弓弓箭,有的腰间还配了刀,个个凶悍凌厉,威武肃穆,周身泛着股浓烈的杀气。
义忠亲王世子帅着这么一支队伍,骤然发难,从西坊大阳街一路杀向皇宫北门正华门,途中也不知道多少无辜百姓死于刀剑之下。偏一路直到正华门门前了,竟还没有人收到消息,门口只一小队人在巡逻勘察,看见这么一大队人马过来,想要报警提醒,早有准备好了的弓箭手一箭射死了那要敲警钟报信的侍卫,义忠亲王世子右手一挥,身后悍勇奔赴上前,不几个回合,那些守门的侍卫就尽丧于刀下,顷刻,那些来支援的侍卫也尽皆被拿下,地上一片血红。
义忠亲王世子眼中尽是疯狂和喜悦,高声对众兵士喊道:“景元帝听信谗言,错待血脉亲缘,如此暴君,如何可配天下?!将士们,跟我一起冲,拿下暴君,重振朗朗朝纲!”
“拿下暴君!拿下暴君!”
第18节
恋耽美
第18节
贾琏这会儿也两岁多了,正是可爱的时候,看到张氏擦着眼泪伤心,忙奶声奶气地问怎么回事:“母亲,你怎么伤心了??”
张氏瞧着贾琏那小小的身子,想到当年贾瑚也是这般白嫩可爱的模样,一把抱过了小儿子,痛哭起来:“我的琏儿,我的瑚儿啊……”
贾赦愁眉苦脸从贾代善那里回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张氏贾琏抱着一起痛苦,苏妈妈金妈妈在一旁束手无策的画面,眉头一皱,在张氏旁边坐了下来,烦躁道:“好好地,你这是干什么?”猛然想起张氏今儿是去了大舅子那里,心下一个咯噔,险些没跳起来,心瞬间剧烈跳动起来,紧张地看着张氏,惊问道:“难道是瑚儿在宫里出什么事了?”
“呸呸呸!”张氏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你个乌鸦嘴,瑚儿在宫里好好的呢,哪会出什么事?你是不是巴望着瑚儿出事啊?”
贾赦这才微微放下了心,松了口气,对着满脸不快的张氏,拧着眉道:“你这是发的哪门子火气?要不是你一直抱着琏儿哭,我能想歪了去?”
张氏两眼一瞪,正要发火,贾琏从她怀里探出头,对着贾赦道:“母亲是想哥哥了。父亲,哥哥什么时候回家啊?琏儿也想哥哥了!”
因为才将将哭过,贾琏圆圆黑亮的大眼睛里水汪汪的一片,眼眶四周还泛着红,嘟着红艳艳的小嘴,要哭不哭地说着想念,张氏瞧着这样的小儿子,眼泪倏地又掉了下来。抱着贾琏,冲着贾赦直哭道:“你看看,连琏儿这么大个人也知道想念哥哥了,你倒好,你还是做父亲的呢,儿子在宫里受苦你不管也就算了,我好容易得了消息你也不上心。你要是不待见我们母子,你直说就是了,何必这样惺惺作态的,还装着关心瑚儿。”
贾赦好不冤枉,莫名其妙道:“我哪里不关心瑚儿了,那可是我的长子,我时时刻刻心里都惦念着呢,怎么就不上心了?我也不是故意不回来,实在是被绊住了。”
张氏冷笑:“上心?你的上心就是每天去陪老爷说笑聊天?你都忘记了老爷对咱们瑚儿多无情,连找人疏通人脉都不肯了,你还这么每天去每天去,连我得了瑚儿消息也不回来。老爷能有什么紧要事,前些天你不也去了,除了让你少出去在家里呆着,还说什么了?你就不能早回来?”张氏几乎都要脱口而出贾代善是想要贾赦呆在家里,少出去惹是生非,嫌他出去丢人。到底还留了一份理智,硬生生把这话忍了下来。
贾赦被张氏这胡搅蛮缠地耍脾气弄得心头烦躁,正要发火,抬眼就看见张氏那红肿了的双眼和满脸泪痕,不知怎么的,心突然就软了下来。
自嫁给他,张氏就没过过什么舒心舒坦的日子,自己以前也混账,自暴自弃的吃酒看戏,浑浑噩噩度日,张氏人前背后,不知道听了多少话。可她,却还是一心和自己过日子,还给他生了贾瑚贾琏两个好儿子……
叹息一声,贾赦的怒火又消了下去,无奈地看着张氏道:“老爷这次找我,是真有事。”
凝重的口吻,没有半丝玩笑。张氏擦着眼泪的手一顿,狐疑地瞧了眼贾赦,贾赦不避不闪,只微微点了点头,张氏心头一跳,忙擦了眼泪,让苏妈妈金妈妈抱了贾琏回去,自己则拉着贾赦担心问道:“怎么了?是出什么事了?”
贾赦点点头:“今儿东府那边敬大哥来了,说了些事。”张氏双眉紧皱一起,有种不祥的预感,而贾赦接下去说的话,果不其然地证明了这一点,“咱们家里,怕是要出大事了。”贾赦苦笑着坐在椅子上,怒火早在先头贾代善的书房时已经宣泄殆尽,如今的贾赦只剩下满身疲惫,再没有力气来生气了。“如今这样混乱的局面,敬大哥来了,只说要请父亲帮忙,却没有明说什么事。我只知道,今天父亲格外的焦躁烦恼,可无论我怎么问他,他都不肯说到底是什么事。”
张氏听得越发心惊肉跳,着急道:“如今这全城人心惶惶的,敬大哥还要做些什么?他还嫌不够乱啊。大爷,你可不能犯糊涂,咱们儿子还陷在宫里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呢,这时候,你可别再搀和进旁的麻烦里去了。”
贾赦苦笑,无奈道:“这事哪是我能决定的?你不知道咱们家里是谁当家做主的?最麻烦的是,我现在根本不知道敬大哥到底想要做什么。今儿见到敬大哥后,我就有预感,怕是这些天父亲让我呆在家里,也跟敬大哥有关……你说我现在,哪有心情管这些事?偏敬大哥、父亲……我就担心,咱们家会卷进什么大麻烦里……”
张氏本就焦躁的心越发着急上火,几乎是拍着桌子吼道:“麻烦麻烦麻烦,咱们家什么时候少过麻烦了?!什么事你都说不知道,关于瑚儿你也没办法把他带出来,你才是一家之主,我和瑚儿的依靠,如今你什么都说不知道不能,那你叫我怎么办?!”说着,已是失声痛哭起来。“你知不知道,哥哥在跟我说瑚儿在宫里过得不错的时候表情有多心虚,他根本在撒谎,我们瑚儿在宫里,过得一点也不好。他不定受了多少委屈……这个时候,你一点也帮不上忙,你还被拉着做别的事……”
贾赦从不是宽宏大度的人,张氏这般不客气的指责,他当即便是怒火冲天,可张氏在他面前失声痛哭,甚至都没了平日的仪态的时候,贾赦莫名的,突然心酸起来。
他见过这样的张氏,三次。张老侯爷去世的时候,贾瑚摔下假山生死不知的时候,还有、现在……
贾赦手抬起来,想要拥张氏入怀,却在双手将将要触碰到她的时候蓦然僵住了,停住良久,贾赦缩回了手。每次张氏被挤到悬崖边上,无助的时候,他似乎,从来没有帮助过她。张老侯爷去世时,他看着她被自己父母刁难,却没有帮上半点忙。贾瑚摔下假山濒死的时候,张氏难产、醒过来知道贾瑚还没醒的时候哭得撕心裂肺连他在屋子外面也能听见的时候,他心虚地甚至不敢再在那里呆下去。而这次,打听贾瑚在宫里的消息,想办法传送消息,全是张氏在忙里忙外……
贾赦闭上眼睛,再睁开眼,贾赦珍重道:“我跟你保证,这次,无论父亲到底想要做什么,只要危害到我们,我绝对不会妥协。”无论贾代善如何要求!他、现在要多为自己的小家着想了。
张氏慢慢收了眼泪,看着他,冷笑:“如果你能说到做到!”收拾起了心情,“正好,瑚儿传了信出来,你便连敬大哥的事一起叫人查查吧……”
81、第八十一章
贾赦这次确实没有叫张氏失望,不几天,就查到了各家族里的不对来。
“父亲虽然没说,可我派了人去看着敬大哥,敬大哥如今跟史家的人还有石家走得极近,我派出去的人跟了两天,他们都会面了三次。还有四国八公的其他几家,全都气氛凝重,我让人去找刘二郎,陈三郎喝酒,可他们都推脱了……看着,是家里不让随便出来……”贾赦凝重地告诉了张氏,想到这些天查到的一串串反常肃穆,不无忧虑道,“这些事,太过纷杂,瑚儿正病着,还跟他说这些,怕不好吧?!”
瑚儿还小呢,在宫里不好好安心静养,跟他说这些,不是添乱吗?他再聪明,也就是个六岁孩子,能知道这许多?没得浪费了时间精力去白操心这许多,还不利于身子修养。
张氏还能不知道贾赦的想法,无非是认为贾瑚年纪小不懂事。其实张氏心里也不觉得贾瑚年纪小小,能懂那么多外面的事。他能知道家里的纷争,帮着她,帮着贾赦出谋划策,已经是了不得了,至于外面朝堂上的纷争,他能懂什么?
可,这是贾瑚自己提出来的要求啊。她还陷在宫里,生着重病是生是死都难以断言,身边甚至没有个亲人在的儿子自己提出来的要求啊,她,怎么能拒绝?
“大哥找的人,一共带了三次消息出来。”张氏拿着笔快速用蝇头小字将贾赦得来的消息一一誊写在纸上,埋着头只低声道,“每一次,瑚儿总说自己很好,有太医看诊,宫人伺候,喝了药,身体好多了,身上的水泡擦了药也不很痒,只等过些日子彻底好了,就回来给我们承欢膝下。”一滴水滴掉落在纸上,打花了刚刚写就的小字,墨色晕染开来,看着是补救不了了,张氏直接扔了不用,重新又拿了一张纸,重头开始重新写起来。
贾赦坐在椅子上,看着茶杯里袅袅冒起的白烟,沉默着没说话。张氏的声音已然哽咽了,重重吸口气,半晌,才掷地有声道:“不管旁人怎么看怎么说,这会儿,就是瑚儿要天上的月亮,我也悬赏天下给他想个法子出来!”停顿片刻,又细声低低说道,“他在宫里,要能有点事做,也是好的。”
四四方方的那么一小块地方,重兵把守禁止出入,每天还要跟病痛抗争。能多想想旁的,总好过每日浑浑噩噩。
贾赦再不说话,见张氏还在奋笔疾书,放下了茶杯,拿起墨条,仔细给她研起墨来。张氏瞟了他一眼,低头接着写道:“……家中一切安好,勿需挂念,只盼你早日康复,一家团圆,再无他求!”
贾瑚韩昹自搬进了徒宥昊处,吃住一起,果然待遇比之以前好了许多,那些宫女太监怎么也不敢给徒宥昊送冷饭冷菜冷药来,免得到时候徒宥昊有个什么,累得他们一起死,倒是便宜了贾瑚韩昹,每日里总算也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了。
便是吩咐宫人做事,徒宥昊开口说话,也是比他们好使了许多。借着这机会,贾瑚韩昹干脆便让人着重把西厢房正房仔细清扫了一遍,两张软榻一起放在了徒宥昊床左侧,三个人,可真是坐卧一处了。
人聚在一起,那话自然就多了。偏韩昹对徒宥昊心里藏着病,并不待见这位主子,没事轻易不与之说半个字,只挑着贾瑚絮叨,谁也不是傻的,还能看不出他是存心的,徒宥昊气得脸色涨红,偏又碍着贾瑚手里的消息,气得半夜说梦话都是咬牙切齿的。
还是贾瑚存着息事宁人,同住一处不好闹得太僵的想法劝了韩昹暂且把过往的恩怨放一边,先过了眼前的难关,这才让韩昹勉强压下了不满,不再刻意孤立徒宥昊了。
只是徒宥昊气量也不很大,韩昹虽然是退了一步,可这梁子也结下了,面上没怎么样,话里可没少夹枪带棍的。
贾瑚去门口拿侍卫扔进来的书信的时候,安义就在他身边守着,帮着看风。如今这琼芳殿偏殿虽是被隔离了,还算安静,可要让人瞧见在宫闱内私递消息,那多多少少也是个把柄。皇帝心情好了自然轻轻揭过,要搁着他心情不好,从重处罚,那就不好了。贾瑚看准了安义在宫里过得窘迫,许了他五百两银子,安义便跟着他尽心办差了。
拆开信件快速扫了一遍,贾瑚心里有了数,对着隔了三丈远的侍卫笑道:“多亏了赵大哥您,还要劳烦您稍等。”打开了带来的笔墨袋子,快速写了封信,扔给那赵侍卫,恳切道,“这一路,可是辛劳赵大哥了。”
那赵侍卫嫌恶地用带着手套的左手捡起了那封信,用张油皮纸抱起来放进怀里,不耐道:“行了,我个粗人,当不得贾公子客气,那人钱财为人办事,这是规矩。要公子没什么事,我便先走了。”
贾瑚也不生气,依旧笑道:“没有旁的了,近来瞧着这偏殿看守的人越来越多了,想来定是事忙。赵大哥只管忙,不耽误你了。”
话音落地,那赵侍卫嘀咕了两句:“最近可不是忙得脚不沾地的。”看了眼贾瑚,眼神里颇有些不满,“没得还来干这种跑腿的活儿。”说完掉头就走,毫不客气。
对此,贾瑚也不以为意,收了信,面色自若的往回走。倒是安义,暗暗打量了贾瑚的神情,眼神平和呼吸平缓,果不是生气的模样,寻思着,要不就是贾瑚这肚量,着实宽阔。要不,就是他如今落难无可奈何,打算事后秋后算账。安义心里琢磨着,也不知道贾瑚到底是哪一种想法。
正出神,贾瑚却突然问道:“安义,这些天,你有没有听人说起,宫里的事?比如说,其他几位皇子殿下和公主殿下的病情,皇上如今都忙些什么?”
安义自嘲的笑了笑,弓下腰:“我的贾公子,您这问的,奴才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粗使太监,担着最低等的洒扫活计,如今又在这偏殿里,哪能知道这许多事?更不要说,皇上的踪迹了。打探帝踪,这可是大罪。”顿了顿,复又压低了声量,道,“不过奴才们这些下人多少也能听到些事,外面送饭的小太监就曾唠叨过几句,说是几位殿下如今用饭不多,御膳房里的药膳每天都在做,这些天,做的都是发散去毒的药膳。”
发散去毒的?这就是说还在发烧,疱疹也没完全凝浆,毒素还没完全发散出来?贾瑚心里有了数,往怀里掏出了一个荷包随手扔给了安义:“这是赏你的。”
荷包是旧的,大红绫罗的底,一面上绣着五子采莲蓬的图案,一面用金丝银线绣了平安康健四个字。绣工精致,用料讲究,拿出宫外去卖,也值个三五两银子。安义接过手里,粗糙长着老茧的手摸过一遍就不敢再乱动,生怕那粗茧勾破了那丝去,忙不迭把荷包收进了怀里,笑着问道:“公子爷可还有什么吩咐?”
贾瑚摇头:“你去看着那饭菜,什么时候送来了,就赶紧拿过来。”
打发走了安义,回到屋里,韩昹坐在榻上,脸色涨得通红,徒宥昊则坐在自己床上,满面得色,贾瑚不用问都知道,这两人怕又是吵了嘴,而且定是韩昹吃了亏,徒宥昊赢了。暗自无奈,自己也是倒了大霉了,偏这落难了,居然跟两个孩子绑在了一起,这般轻不得重不得,说不听劝不进的,忒的烦死人。
看见他,徒宥昊忙问道:“怎么也,贾家又给你送信了?说了什么没有?”其实徒宥昊一开始并不相信贾家能给贾瑚传递外面的信息。本来,便是嫡长子又如何,年纪这般小,哪家大人会把这样重要的事告知给个孩子?没成想,贾瑚竟果真拿了张氏送进来的信给他看,说了如今徐家贾家张家都在寻找治天花的偏方,还说了些如今宫里其他几位皇子皇女的情况,皇帝的心情……不致叫三人闷在这小天地里,成了睁眼瞎。
贾瑚把信递给了殷切盼望的两人,脸色却不大好,说道:“如今外面可是风雨欲来,人心惶惶了。好些人家都禁止了子弟外出,生怕这档口惹出事来烦扰了皇上……几位殿□上的病症也没减轻,看来,还是不好。”
徒宥昊把信往韩昹方向一扔,也不理气急的韩昹,幸灾乐祸道:“往日还说我那两位皇兄如何文武双全,现如今,一样得天花,我还生龙活虎有力气和你们说话,那边他们反倒不好了。哼!”很是不屑的模样。
韩昹瞟眼他,反驳说道:“大抵我们是病症轻些吧。到底咱们分量轻,就是下黑手,也不至于针对我们,大皇子二皇子三皇子几位殿下,怕才是那幕后之人最为针对的对象才是。”摆明了是说徒宥昊地位不高,想害他的人都没把他放在眼里。
徒宥昊气结:“同是皇子,要那幕后黑手真想害父皇子嗣,还能留下我?我与皇兄皇弟皆为父皇血脉,难道害我们,还要分个轻重?”
韩昹只无辜道:“这可难说。”
徒宥昊咬咬牙,正要发脾气,眼角余光瞄到贾瑚沉吟着也不知道在想什么,硬生生忍住了将要出口的喝骂,问贾瑚:“你在想什么?是想到什么了?”
贾瑚看眼他们,微有些迟疑,可徒宥昊一再追问,便不再隐瞒,只怀疑道:“我只是被你们一说,才想起来,我们虽然得了天花,可病症却不如听说的那样严重,甚至还能活动一二,如今虽还有低烧,精神头却很好……我听说,有些人见喜,整个人躺在床上,都是昏迷的……”
韩昹点点头:“可不是,我也是这么听说的。”他那得了天花死掉的庶出堂兄,当时就是昏迷着不省人事。
贾瑚便看着他们:“那为什么,我们得了天花,病症反不严重?”还不是一个人,是三个,三个人都还能说能走的。
贾瑚突然怀疑起来,他们,真的是得了天花吗?要不是,那又是什么?
这背后,到底是谁在操纵着这一切?
作者有话要说:这一情节过后,就是长大了
82、第八十二章
心里存了怀疑,贾瑚徒宥昊韩昹三个便开始仔细观察起来。只是他们并不曾得过天花,三个人里,也就只有韩昹是最近距离接触过这种事,但对此的认知,也就停留在他庶出堂兄是因天花死了,‘天花是种险症,一不留神,就能要了人的命’的粗浅印象上,细致处,却也是说不出个一二三四来。
再看那些宫女太监,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地避着他们,就是不得不伺候他们,也小心得不肯碰他们吃过的东西,用过的器具,每一次,都是小心翼翼谨慎用沸水煮开了放在院子里暴晒后,放在一边用的。贾瑚问过安义,那些宫女太监每次伺候完回去,总要喝几口药茶,拜拜菩萨,保佑自己千万不要染上这样的绝症。那些染了病被带出去的太监宫女,也着实是发烧身上起水泡的……就是太医,每次给他们诊完脉,都是愁眉紧锁的模样,那害怕祸及己身的忧虑,毫不作伪。
不过两日,韩昹便率先叫了起来:“贾瑚,怕是你猜错了吧。满太医院的人都说了是天花,还能有假?这阵子,皇城里闹得如何沸反盈天,所有殿下都被拖下了水,京城里都闹翻天了,分明是有人要害皇子殿下和公主,这天花,怎么会是假的呢?!”
连日相处,徒宥昊却是知道贾瑚比之旁人多了几分见识,很有些敏锐厉害,虽然嘴上不说,心里倒是对他有几分信任,加之他不比韩昹,生活顺遂,被人千娇万宠着,倒是更相信贾瑚的说辞——他们这次病症,比之人人笔直如洪水猛兽般的说法,未免,也太过轻易了。而且,不过就是三个孩子被隔离的居所,至于派这许多的侍卫把手吗?
徒宥昊是在皇宫里的长大的,这是天下最富丽权重的地方,同时也是这世上最肮脏险恶的地方,徒宥昊自小看惯了这后宫的勾心斗角,对一些事比韩昹更多了几分接受能力,先头没注意也就罢了,注意了,自然就知道不对。尤其他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这个四皇子,看着是高位妃子所出,排名仅下两位嫡出皇子和淑妃的孩子,好似非常风光一般,但事实上,在宫里,还真没人怎么看重他。尤其是淑妃,对他可是厌恶的紧。说来可笑,陈妃虽然是为了淑妃固宠才进的王府入的后宫,可等及陈妃生了孩子,淑妃便怎么看陈妃就怎么不顺眼。想来,她也是没想到,陈妃命这么好,不过是得宠过那么一小段时间,就能有了身子。徒宥昊对于淑妃来说,那就是她不得不让出自己丈夫的证据,让她防备着陈妃,提醒她,便是她再得宠,也难以全占了皇帝,她不是皇后,要失去皇帝的宠爱,她就什么都不是……这样的情况下,淑妃明着对徒宥昊慈爱有加,背地里,却是恨其欲死。否则,他也不会被隔离到这么个偏远的琼芳殿里,伺候的都是些歪瓜裂枣的宫人了——据贾瑚得来的消息,其余的皇子可都是受到了良好的照顾。
淑妃这种女人,哪怕是在最危险的时候,也会做出最有利自己的决定,要是有机会,她可以暂且扔下亲生儿子徒宥昃,先毒死了其余所有可能威胁到徒宥昃地位的皇子,除掉自己的眼中钉。这种人,在他被隔离得这么偏远的地儿这样的情况下,居然没人乘机给他下毒,只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淑妃突然转了性子不再针对他了,一种,就是现在这种情况下,她根本不能做什么。徒宥昊想都不用想,就知道是第二种。
外面一定是发生什么事了!这一刻,徒宥昊恨死了自己的无能为力。他明明知道,他的命就悬在了刀尖上,明明知道,一定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可是,他是这般弱小,这般无能,什么都做不了,什么都不能做,前者是他没这个能力,后者,是他根本虚有其名,这个皇子,当得半丝权利都没有。就是那个太监安义,要不是贾瑚贿赂他,他又哪里会这般尽心尽力伺候?
他贵为皇子,还不如个臣子家的!
被打击了的徒宥昊越发刻薄,暗地里,却没少跟着贾瑚仔细观察,听贾瑚对事的分析,拿着张氏托人送来的信翻来覆去的看,品味里面的意思。越看,就越同意,这次所有皇子皇女被一网打尽全部得了天花的事,实在不寻常。
便是那有心要谋逆的,难道就真的这么十拿九稳,所有皇子皇女都一并死了?天花这病症,虽然凶险,也不是没人能熬过去的。万一里面有个漏网之鱼呢?闹出这么大动静,皇帝还不震怒深究?到时候全城戒严彻查,谁敢担保就一定能躲过去?便是已经准备起事谋反,可这种事,不是该越出其不意越好吗?如今这番举措,就如同你要偷袭别人,还大喊一声,我准备要偷袭你了,你好好看仔细了。
这不是蠢到家了吗?
这一来,事情就又回到了原点,为什么、所有皇子皇女,都会得天花呢?
徒宥昊沉吟半响,只能道:“太医诊断,我们身上所有病症都表明,我们得的是天花无疑。这一点,该是不会错的。至于外面这许多的动静,少不得有猫腻在,却也是肯定的。”
韩昹翻个白眼,小声咕哝:“说了跟没说一样。”也不理会徒宥昊甩过来的眼刀,只看向贾瑚问道,“贾瑚,你怎么看?”
贾瑚这些天也一直琢磨着这事。要他们不是得的天花,没理由所有太医都是一样担心害怕的模样。可要说是天花,这病症,分明比传闻中的要轻许多……贾瑚一时也是糊涂了,见问,也只能缓缓摇头道:“如今我也是一头雾水,实在分析不出个什么结果来。”
韩昹当即失望地挎下了脸,就是徒宥昊,也冷哼一声,撇过了头去。
不多久,太医按例来给他们诊脉。今儿来的,是几天前新换的黄太医,擅长内科,是太医院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一个人物,今年四十好几了,也是太医院里的老人,精通世故的。进得屋来,先就给徒宥昊见礼:“见过殿下。”
就冲着他这般的规矩,徒宥昊就挺喜欢他的。“黄太医不必多礼,今儿我觉得好多了,似乎也没发烧了。太医你给我诊诊脉,看看,是不是要换方子了。”
黄太医看着很是惊喜:“果然已经不发烧了?”想要伸手去摸徒宥昊额头,抬眼看见徒宥昊脸上还泛着脓浆的水泡,伸出去的手半道很自然地摸上了徒宥昊的左手腕,细细把过脉,摸着短胡须高兴道,“殿□内的毒素已经全部发出来了,烧虽还没完全退,不过也就是一点点热度,没什么大碍了。”又去看徒宥昊脸上的水泡,开始没仔细看还没发现,这一看,那些前头泛着白色脓浆的水泡,可不是隐隐有些瘪下去了!“太好了,殿下这次,可是大好了。”皇子好转,自己这个太医也算是可以松口气了。黄太医当即欣喜地直给徒宥昊报喜,“殿下养得好,不曾弄破了水泡,等及这些水泡全结痂脱落,指不定连疤都不会留下,丝毫不会损毁殿下的风姿玉质。”
没人不希望自己赶紧病好的,黄太医这般一说,徒宥昊欢喜得都有些不敢置信:“果然?我真的快好了?”
黄太医肯定道:“臣不会看错的,殿下的病,已经快要见好了。”又去摸贾瑚韩昹的脉息,竟然也是快要大好的样子,更是欢喜,“周太医的指点果然没错,两位公子的脉象显示,两位公子也度过危险了。”
韩昹比之徒宥昊还有不如,瞠大了双眼,好半天没反应过来,等及回过神,哆嗦了嘴唇,眼泪都出来了:“我好了?我好了?……”
黄太医也不笑他们,从鬼门关上绕一圈回来,成人都受不了,更何况个孩子,失态也是正常的。心里也跟着高兴,自己这次的差事,算是没搞砸。
贾瑚也是欢喜,给黄太医道谢道:“多亏了黄大人这些时日为我三人操的心,要没有黄大人和其他几位太医妙手回天,我们三人怕……等小可出去,定上门拜谢。”
韩昹也忙道:“是是是,等我回去了,定让家里带我,亲自上门拜谢。”
就是徒宥昊也跟着说了一句:“黄太医辛苦了。”
徒宥昊皇子不说,贾家韩家如今正是鼎盛的时候,黄太医一个太医院寻常太医,能攀上这两家,可说是大惊喜了,还有徒宥昊这般的和颜悦色,饶是他极力克制,贾瑚三个,还是能清楚看见,他止不住上扬的嘴角来。“臣也是尽自己职责,尽心办事,当不得殿下夸奖。”又对贾瑚韩昹道,“我既领了差事,自要尽心。本事分内事,没什么大不了的。”顿顿,又道,“若说殿下和两位公子能好转,这主要功臣,老实说,还得归功于周太医,若不是他研制出了新方子,怕这天花,也好不了这么快。”
“周太医?”贾瑚心头一动,问道,“莫不是哪位老太医?竟能研制出治天花的有效方子,着实是了不得。”
黄太医脸色有些微妙,却还保持着风度,笑道:“说来惭愧,周太医年纪比我还小两岁,如今已是这般成就。”给几人解释道,“周太医是上任太医院正周老爷子的长子,自小学医,医术极佳。远非我可及。”
他这一番举动,倒叫贾瑚三个对他印象好了许多,虽然又不甘又嫉妒,到底还能保持平和,不会昧功,不会背后诋毁,在官场里,这已是难得了。
徒宥昊点头笑道:“家门渊源,这一说,怕是这方子还有周老太医的一份功劳。”也是暗指着,叫黄太医不要往心里去的意思。人家便是研制出了好方子,谁知道这里面多少人帮衬。
黄太医也听明白了,笑道:“周老爷子医术超群,周太医尽得其父真传,也是真才实学。两人一起,可不是造福了天下,天花一病,每年害了多少人,如今有了这方子,不说百分百,到底八成人可以救下来了,真真是功德无量。”
韩昹深有感触的点点头,要早能治天花,他家堂兄也不会死了。
贾瑚却有些疑惑:“怎么这方子还不是十成十有效吗?如今我们三个可都好了?”
黄太医摇摇头,道:“此次是殿下和两位公子的病症不重,还是粗浅阶段,发病时间也短,病得不重,才有这般好的效果,有两个发病重的太监,就没熬过去。不过所幸,各皇子殿下和公主殿下都病症不重,用过药,病情都稳定了,没有恶化。”
贾瑚脑海中快速划过一丝什么,来不及细想,奇怪问道:“发病重的太监?我们不是最早被发现见喜的吗?怎么还有太监病的比我们还重?”
黄太医想了想,道:“要说发病时间,那也差不多。也就是前后脚的,就被发现了,周太医亲自看诊用药,我们也过去看过,他们身上的脓包和高烧,都比殿下两位要严重的多。用药,根本没什么效果了。”
又是周太医亲自看的。贾瑚只觉困扰自己多时的问题终于有了个头绪,仔细梳理了一番,状似不经意道:“这样的方子,总不会是一时半会儿能研制出来的,也不知道周太医都研制了多久时间?”
黄太医摇头:“这怎么好说,这可是治疗天花的方子,没个几年功夫,哪能有这般好的效果。”
贾瑚点点头,又问:“这么说,几位皇子殿下和公主殿下,都是有惊无险了?”
黄太医回答道:“想来应该是了。”
贾瑚便不再问,由着黄太医换了方子,嘱咐宫人按时给他们煎药后离开,一个人坐在了软榻上,复杂地看了徒宥昊,既有些怜悯,又有些气怒,好半响,才冷笑道:“我曾听说,当年先皇在时,义忠亲王乃是诸皇子中的第一人,几十年里,皇宠不断,天下人无不以其为太子,尽心效忠,京中勋贵重臣,对其更是恭敬有加,谁也不曾想,呼啦啦一瞬便是大厦倾倒。常言道,树倒猢狲散,当年煊煊赫赫的义忠亲王府,到如今,却是越发低调了。”
徒宥昊韩昹奇怪地看着贾瑚,不明白他好好地,怎么说起了义忠亲王这个已死之人。却又听贾瑚说道:“当年义忠亲王突然有不轨之心,骤然发难,生生将先帝气坏了身子,险些就驾崩了,索性有皇上英明,察觉其野心,率兵平乱。义忠亲王见大势已去,服毒自尽。先帝白发人送黑发人,痛不欲生,不久也驾崩大行西去。只是临死前,却是放下了对义忠亲王的恨意,嘱咐依旧保持他亲王爵,按制入皇陵,其后代子孙免死……”
韩昹还有些不明白,徒宥昊却是浑身一个激灵,抬头看贾瑚,正正对上来他看过来的视线,那眼里的意味,叫他浑身开始打颤。
义忠亲王当年倒得太快,又有先帝压制,其势力,当真完全铲除了?可先皇遗命,如何能不遵从?
周家的治天花方子已经研制许久了……只对病症轻者有效……那些勋贵之间的奇怪反应……义忠亲王身边当年围聚的各豪门勋爵人家……
徒宥昊惨白着脸,手脚冰冷……
83、第八十三章
景元六年,京都里动摇飘摇,血雨腥风掀起的巨浪,足足持续了一个季度有余,菜市口的泥土里,都带上了暗沉的血色,打这经过,远远就能闻到一股恶臭。城外乱葬岗上,到处觅食的流浪野狗倒是吃了个滚肚溜圆,毛色都漂亮了不少。
许多豪门家族就此消失,也有人乘势而起,一朝变身为新贵。老百姓战战兢兢,宵禁令下来,一到晚上便紧闭门户,偶尔听见门外有动静,一家人抱在一起缩在被窝里瑟瑟发抖,把天上各路神佛都拜了个遍,只求不要倒霉到自家来,家门口的那扇子木门,都被时不时来‘搜查乱党’的兵丁推得都有些摇摇晃晃了。
倒是那些雕梁画柱的富丽宅子,并不曾受影响。旧主子被抄家灭族了,自然有新主子进来,少不得还要再粉刷装饰一番,本就精美的宅院,越发显得华丽来。
登基六年余,新帝终于将朝中势力,尽握手中。当年赫赫扬扬的义忠王府,如今血脉断绝,最后,也不过留了当年的义忠亲王世子妃、如今的一个孤老婆子,常伴青灯古佛,了此余生。
先帝时京城的势力布局,来了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贾瑚韩昹徒宥昊等被恩准可以出来时,回想到当初的那一些事,依旧是心有余悸,夜不能寐。
彼时,贾瑚和徒宥昊从片面的消息里猜度皇帝的心意,一个是精于世故老辣干练,一个是置身其中聪明早慧,虽不敢置信,却依旧忍不住怀疑着,莫不是皇帝真的为了铲除义忠亲王残留的势力,故意来了一处苦肉计?正好借着周家治疗天花的方子,把自己所有骨血都推进了险地,以此来诬陷义忠亲王?
徒宥昊惊得满身冷汗,可这怀疑,却仿佛在脑海中扎了根,怎么也挥之不去。
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义忠亲王当年何等势大,有先皇遗命,若无个好借口,皇帝又怎么下杀手?帝王多疑,皇帝当年在潜邸时蛰伏多久才得来这皇位,不彻底铲除了义忠亲王府的势力,他又如何放心?
只是天花此疫,凶险非常,便是有方子,也难保万无一失。那死去的太监宫女,便是明证。虎毒不食子,皇帝拼了骨血的安危来设这个局,果真是天家无父子。
总是徒宥昊早习惯了皇帝的漠视冷淡,可一想到平日里他对前头三个皇子的重视,心里依旧忍不住一阵阵泛凉。真真是……
瞧着徒宥昊失魂落魄的模样,贾瑚看他的眼神里,也多了几分可怜,嘱咐了韩昹别再跟他对着干,贾瑚当即就给张氏去了信。
信里不比往常,只说些自己的事,这里,贾瑚还提了徐渭、张家、贾家,甚至,还单独给小贾琏写了好一段话,给他出了题让他猜字,嘱咐着张氏一定要贾琏看,猜出谜底来。
张氏收到信,好一阵哭笑不得,琏儿才几岁呢,瑚儿就迫不及待地教他认字了。亏得他有耐心编出一段段的故事让贾琏指认着学三字经上的字。
张氏寻思着,儿子还有这闲情雅致,想必在宫里的日子该是过得不错,算是微微放了心,回到家里,想着儿子的千叮万嘱,让金妈妈去把贾琏叫来,决意下午就陪着贾琏玩了。
贾琏如今虽小,但也知道不少事了,话说的溜顺,被贾瑚□着,已经认识了不少字了,平日里,最缠贾瑚这个哥哥,听说哥哥写信来,好不开心,钻进张氏怀里,非要看贾瑚写的信。
张氏把信拿高了给他看,直笑道:“你才认识多少字就想看信,你看得懂吗?”
贾琏不理他,一个字一个字看过去,遇到认识的,就大叫起来。他奶嬷嬷赵妈妈陪着笑道:“琏哥儿跟瑚哥儿好,这是想哥哥了呢。别管看不看懂,都是弟弟记挂着哥哥。”
张氏听着心里舒坦,低头哄着贾琏:“你哥哥给你出了题呢,我们琏哥儿来猜猜,哥哥出的题,谜底是什么好不好?”
贾琏拍着手高兴地大叫:“好好好,我要跟哥哥玩游戏。”
贾琏跟贾瑚是玩惯了的,游戏也不难,不过是贾瑚编了些短句解释字词,对应着三字经里的某个字,让贾琏先死记硬背了,然后再抽问着让贾琏记忆,小孩子有人陪着玩,果然把三字经里的那些字大半背熟了,还知道了大致的意思。此时虽然有段时间没玩了,有些生疏,可不过几个问题,记忆回来,贾琏是越答越顺溜,睁大了圆溜溜的黑亮大眼睛,直等着张氏夸他。
张氏这会儿哪还有心思理他?贾瑚编的这些问题,叫贾琏猜出谜底来,竟然连成了一句,里面透出的消息,直叫她真个人都打起了哆嗦,随口敷衍了贾琏几句,让赵妈妈把贾琏带了回去。一边迭声叫着下人备车,她要去靖远侯府。
苏妈妈金妈妈都是随时伺候的,贾琏猜出的字,她们多少也听了一耳朵,虽不是很懂,可见张氏这般慌张,便知道不是什么好事了,可是……“奶奶早上才从靖远侯府回来,这会儿又去,要叫太太知道了,怕要又是一通说法了。”
“她要不舒服就不舒服了。如今这事可拖不得了。”宁肯拼着贾母不高兴,瑚儿传出来的消息,张氏也非得赶紧弄明白了不可,“叫人不要耽搁,马上套好车,耽搁片刻,我就把他们都卖到煤矿里去。”
这般狠话撂下来,谁都不敢疏漏,不多久,马车就载着张氏飞奔着往靖远侯府去了。贾母得到消息,直气得对赖大家的道:“如今可是越来越不把我放在眼里了,出了嫁有了孩子的人了,还一个劲儿的往娘家跑,打量我好欺负不敢怎么她呢?还有没有把荣国府放在眼里?!”
张氏不知道自家婆母又在心底给她记了一笔,慌乱地到了靖远侯府,也不等人通传禀报,直带了人就去了靖远侯张侯爷处。张侯爷正在看书,看见妹妹,吓了一跳:“你怎么来了?”
张氏也不回答,叫了人都出去,吩咐苏妈妈金妈妈亲自守着院子门口,整个外间天井都不许站人,自己去开了所有窗户,果然看不见了人了,拉了张侯爷在屋中间站了,低着声颤抖道:“我方才发现了瑚儿藏在书信里的暗语,大哥,可是出大事了。”
张侯爷瞧妹妹这样被吓坏了的模样,忙宽慰她:“你先缓缓、先缓缓,再大的事,还有大哥在呢,没事儿。瑚儿到底传了什么消息给你,叫你吓成这样?”
张氏抬起头,凑在了张侯爷耳边道:“瑚儿说,疫从紫薇来。”
张侯爷身子一僵,眼睛瞬间收缩了一下,好半天不敢置信,沉声道:“瑚儿莫不是搞错了吧?”
张氏摇头:“瑚儿说,周太医研制出了治疗天花的方子,他和四皇子韩家的公子都已经开始康复了。”
张侯爷和张氏都是经过世事的,自然知道,天花这样的病症,解济绝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研制出来的。在这档口了,突然出现这样的方子……张侯爷想到如今外面的局势,不由叹息:“瑚儿好生敏锐的心思。”
张氏摇头苦笑:“他如今和四皇子在一起,知道的,怕比咱们多些。”徒宥昊可是皇帝的亲生儿子,可不比旁人要了解皇帝的性子。贾瑚跟他一起,知道的多,自然也更能发现问题。
张侯爷低喃道:“因为众殿下一齐见喜,如今朝局动荡,皇上在朝堂上已经发了好几次脾气,最近犯事的官员,一律都是从重处罚……”顿了顿,长长叹息了一声,“从殿下们发病到如今,还不过一个月,皇上已经发落了好些人,其中义忠亲王、义勇亲王的人居多,都是当年夺嫡时站错了队,可后来一直没有发作的。前些日我们还为今上不平,说今上宽厚待人,并不曾因为当年夺嫡之争而大肆清理朝堂。若不是此次那居心叵测之辈实在过火,皇上也不至于如此狠辣……却不想,原来,这一切都是皇上的手笔。”
张侯爷的声音越来越小,越来越小,张氏也多有苦涩,艰涩道:“父亲当年说、今上宽厚仁德,对自己人甚为护短仁厚,将来必是传世明君。”
兄妹两对视一眼,站在原地,苦笑不已。
最后,张侯爷嘱咐张氏:“若一切尽在皇上掌握,你回去好生提点着恩侯,让他老实本分在家呆着。我这就去找徐世叔,徐张两家是世交,他平日对我们多有照顾,又是瑚儿的老师,我们也合该跟他商量商量。至于以后怎么办,等见了他,我再告诉你。”
张氏没有意见,心惊肉跳着回了荣国府,到晚间,恍恍惚惚地被贾母借题发挥,站着伺候了贾母吃饭喝茶……
不等张家徐家传来信让张氏安心,告诉她接下来该怎么办,外头传来消息,被贬为了庶民的义忠亲王世子起兵叛乱了!
84、第八十四章
对于义忠亲王世子的举兵谋反,可说是在众人意料之中,却又有那么一点出乎意料。
意料之中的是如今这局面,摆明了皇帝是疑心了自己的几个兄弟,这些日子,不仅义忠亲王残余势力被查了个底朝天战战兢兢做人,就是其余的几位当年和今上竞争过帝位的义勇亲王、和亲王等都没逃过今上的发作,虽不曾大动作,但那怀疑的眼神,足够叫那些攀附的人避而远之。其中,义忠亲王一派势力情况尤其严重,皇帝近乎八成的怒气,全往这边来了。义忠亲王世子要再不反抗,只怕就连这条命都要送了。
可真等义忠亲王世子造了反,大家不由得却又都是大惊:居然,真的就谋反了?好大的胆子!
今上登基也不是一年两年了,早就打稳了根基,在民间的威望也已形成,天下间,谁不知道当今皇帝景元帝宽厚仁德?义忠亲王世子这会儿起兵叛乱,不是把自己往刀尖上送吗?他怎么就认定自己能赢?当真是胆大包天,豁出去命去了。
众人皆摇头叹息,义忠亲王府被贬都近七年了,还有什么能耐?便是再屈辱,忍忍也就罢了,好歹留条性命。自然,也有些人忍不住就怀疑,莫非宫中众殿下的天花病疫,真的是义忠亲王府干的?不然,皇上就算雷霆之怒下彻查个王府,平生不做亏心事,夜半敲门心不惊。你没做过,就算再彻查,又有什么好怕的?继而悚然大惊,这义忠亲王府好大的能耐,都被发落的贬为庶人圈禁了,竟还有这般的手段,害了宫内所有的殿下!当年义忠亲王府全盛时,也不知道是何等的光景,如今有还剩下了多少……
再去打听,更是大吃一惊。义忠亲王世子也不知道哪里来的武器兵士,怎么跟禁军扯上的关系,所帅六千兵马,竟有好些是那上过战场的老兵,身穿着正经的西大营官造的锁甲,有的配的是军中常用的长枪,有的背上背着硬弓弓箭,有的腰间还配了刀,个个凶悍凌厉,威武肃穆,周身泛着股浓烈的杀气。
义忠亲王世子帅着这么一支队伍,骤然发难,从西坊大阳街一路杀向皇宫北门正华门,途中也不知道多少无辜百姓死于刀剑之下。偏一路直到正华门门前了,竟还没有人收到消息,门口只一小队人在巡逻勘察,看见这么一大队人马过来,想要报警提醒,早有准备好了的弓箭手一箭射死了那要敲警钟报信的侍卫,义忠亲王世子右手一挥,身后悍勇奔赴上前,不几个回合,那些守门的侍卫就尽丧于刀下,顷刻,那些来支援的侍卫也尽皆被拿下,地上一片血红。
义忠亲王世子眼中尽是疯狂和喜悦,高声对众兵士喊道:“景元帝听信谗言,错待血脉亲缘,如此暴君,如何可配天下?!将士们,跟我一起冲,拿下暴君,重振朗朗朝纲!”
“拿下暴君!拿下暴君!”
第18节
恋耽美